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1
一、說教材和學情
。ㄒ唬┙滩
《風箏》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圍繞家庭、親情的主題展開。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最純美的感情。魯迅的《風箏》就是在溫馨與和美中,在矛盾與沖突中展現濃濃的兄弟之情?墒牵氉x作品,作者的立意遠不止于此。這篇散文中,既有魯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戲對于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切感慨。作者以風箏為描述對象,借風箏抒懷、述志;以凝練的語言,表現了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濃郁的感情,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ǘ⿲W情
《風箏》面對的學習群體是一群剛進初中的十一二歲的少男少女,初中一年級學生對于本文這樣意蘊深厚的文章,則容易出現: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故事易,明思想難的現象。所以要考慮讓學生多讀,要保證學生思考的時間,引導幫助學生認真品味文中思想、情感。教師必須兼顧全體,合理設置教學目標,靈活安排教學過程。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必須強調和協(xié)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xié)調發(fā)展。因而我從三方面擬定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2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
過程方法目標: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探討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文中濃濃的手足之情,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2、教學重難點
初一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沒發(fā)展到一定水平,結合本文的特點,預設本文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獲得思想啟迪;抓住關鍵詞語,領會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對“精神虐殺”一幕的理解以及濃濃親情的體驗上;
難點:這篇散文思想深刻,主題的理解是多向的,學生要多角度理解主題,對于學生會存在一定困難。
3、課時安排及目標內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思想的'深邃,選材的精巧,結構的別致,加上語言運用的高超藝術功力,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我在教學上安排兩節(jié)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熟悉課文內容,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課時重點對精神虐殺和悲哀之情進行深刻理解,并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拓展。這里我重點說明第一課時。
三、說教學方法
本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觸魯迅文章,由于他們不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而且文章中疑難的問題較多,所以學起來有一定難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時對沖突、誤解中的親情體會不到或不深,所以要求學生
多讀課文,通過朗讀來感知文本;
以圈畫重要詞句并賞析品讀來落實重點,理解主題;
通過自主質疑、合作探究來啟迪思考。
同時借助于錄音機、圖片以及其它多媒體教學手段,
力求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體現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及策略
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環(huán)節(jié)(一)激情導入,初步感知
。1)情景導入,初步感知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陽春三月放飛風箏的情景以音樂相伴,讓學生回歸到童年放風箏的快樂,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重點品讀,深入分析
首先,讓學生美美的朗讀課文,既積累了詞語,又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
然后具體分析課文每個層次,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3)問題探究,落實重點
在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大意后,我提出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對課文更深入的理解。
全文回憶了一件什么事?你讀了有哪些感受?
為了突出重難點,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哪些地方體現了小兄弟對做風箏的癡迷?
2、“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對于“精神的虐殺”這一幕指哪件事?具體是怎樣的
3、我當時為何要這樣?現在想來是怎樣的心情?為什么“在我是一種驚異與悲哀”?
4、“我”討弟弟的寬恕,弟弟全然忘記了,這說明了什么?
讓學生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學習,解決問題
。4)情感體驗,感悟主旨
了解了作者兄弟兩人的行為和內心感受后,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從魯迅先生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最后說出文章主旨,讓學生理解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一科學道理,并學會自我反省,珍惜兄弟情誼。
。5)生活鏈接,學以致用
假設我們在以后生活中,親人和朋友之間難免會發(fā)生誤解和沖突,該如何處理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學生的理解作正確的引導。
布置作業(yè)
假設弟弟還沒有忘記兒時那件事,為了表達我對弟弟的歉意,擬寫一封道歉信寄給弟弟。
說課稿2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今天要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文章——《泉城》。下面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法學法以及教學流程作具體闡述。
一、教材解讀
《泉城》是一篇寫景文章,介紹了濟南的一種風物特征。從文章的篇章表達形式上來看,本文是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形式進行布局謀篇的;先概述后分述,先面后點;中間并列的分述部分構段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先交代泉的地點在哪里,再通過幾個形象的動詞來交代泉水的特點,如“珍珠泉”是“涌”,“五龍?zhí)丁笔恰皡R注”,“黑虎泉”是“噴吐”,“趵突泉”是“冒”。從文章的語言表達形式來看,文本的總起部分是工筆細描鋪成的,用“四個有的……”這樣的整體描寫讓讀者初步感受泉城的獨特,這個文本跟其他文本有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中間部分采用的是大量白描手法勾勒的。
在寫泉的文章中,老舍先生的《趵突泉》從語言表達上來說更勝一籌,那么這篇文章的價值又在哪里呢?我們可以借鑒從人教版教材編排的特點來審視。崔巒說:“根據教材編排特點,結合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需求,寫景類的文章必須要在四年級完成。三年級上冊做到有物,下冊做到有物、有序;在四年級上冊,學生需要形成的是有物、有序、有特點。到四年級下冊,做到有物、有序、有特點、有具體。寫景類的習作文章基本到此結束,學生完成一個能力訓練。”我們的學生剛好是四上,需要形成“有物、有序、有特點”的寫景類文章的能力,這篇文章正好符合這個年段學生的能力發(fā)展需求,而《趵突泉》在蘇教版中安排在四下的目的也在于此。由此可見,《泉城》的價值在于它的篇章結構更符合該年段的學生搭建寫景類文章一般意義上的圖式。
從寫的角度來反思我們的閱讀教學。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接觸并學習寫總分總,但是大部分到六年級還沒掌握,運用崔巒先生的話說就是“以讀促寫太少了!敝饕褪钦f的太多,寫的太少。
從語用學的角度來說:語用的路徑就是通過寫來帶動對內容的理解。在學本篇課文之前,本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城》、《頤和園》等總分總的寫景類文章。那么,如果我們還從內容上來理解的話,就完全喪失了這篇文本的價值,我們把這篇文本定位于是寫作的一個樣品,(即王榮生博士對文本功能分類中的一類,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主動建構文本的言語形式,表達結構。)以讀促寫,發(fā)展學生的言語。不是學總分總,而是運用總分總的方式來寫,實際上就是幫助建立學生寫景類文章的一般意義上寫作框架,即圖式式地練寫。
二、教學理念
1、以讀促寫,建立圖式。
李海林先生曾說:語文等于言語,等于語言的運用;語文教育等于言語智慧的發(fā)展,F在的語文教學已經到了跟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的時候,轉向了“一個中心——以語言訓練為中心點”,“兩個基本點——聽說讀寫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16字——感受語言,理解語言,品味語言,借鑒語言”,我們始終圍繞為學生的言語智慧發(fā)展而進行教學。我們把這篇文本當做寫作的一個樣品,以讀促寫,發(fā)展學生的言語。幫助建立學生寫景類文章的一般意義上寫作圖式。
2、建立以學為主的生本課堂。
建構學為主的課堂就要關注學生學的完整性、連續(xù)性、層次性、交互性、再生性,真正展開學的過程,完成從老師的教到學生的學的轉變。
本課將文本定位于樣品,因此,本文的教學重在將學生的學作為重要的內容,完成第二文本的建構,即雁蕩瀑布的寫的練習。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特點,擬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隨文識字,學會“濟、剔、”等生字,聯系語境、聯系生活、想象畫面等理解“虎嘯獅吼、明珠散落”等詞語的意思
2、潛心會文,通過圈圈畫畫重點詞、想象畫面等方法品味作者是怎樣寫出泉水的特點。
3、深入文本了解文本結構,關注生活,利用身邊的資源讀寫結合建構學生寫景類文章的基本結構。
在我們的目標體系當中,我們的核心目標是以讀促寫,為真正
實現學生的學而教。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圈圈畫畫重點詞、想象畫面等方法品味作者是怎樣寫出泉水的特點。深入文本了解文本結構,關注生活,利用身邊的資源讀寫結合建構學生寫景類文章的基本結構。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
其實教法和學法是交融、交織的整體,因為教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的過程;因此,在教學行進中,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品味、琢磨、習得則主要采用批注法和體驗法。教師采用“情境引導”“移情體驗”“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法為學生的學習實現提供最大的可能。
五、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擬采用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學習字詞,梳理文章的脈絡,品味文章第一、二節(jié),遷移練寫《雁蕩山瀑布》的開頭、結尾以及大龍湫。
第二課時:品味文章的'三、四、五節(jié),遷移練寫《雁蕩山瀑布》的分述部分,完成第二文本的建構。
下面我將詳細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我預設了“揭題啟課——讀文解構——泉水印象——賞珍珠泉——拓展延伸”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具體操作如下:
一、揭題啟課
教學開始,我這樣導入:孩子們喜歡玩嗎啊?到過哪些地方?玩完回來,最怕什么?預設大部分會說“寫作文”課件:“寫游記有妙招”,接著揭示課題并板書,隨機教學“濟南”,學生書寫“濟”字。
【上課伊始,教師就直接揭示本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解決他們的困難——學寫游記的妙招,簡潔明了!
二、讀文解構。
1、檢查朗讀。先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一節(jié)。在讀的過程中隨機學習“晶瑩剔透、明珠散落、虎嘯獅吼”等詞,并講講該段的主要內容。接著指名讀第二節(jié),說說寫了什么?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中與第二段相似的段落,并挑選其中的一段讀給同桌聽。最后一節(jié)全班齊讀。
2、關注結構。出示文章的機構圖,引導學生發(fā)現文章“總分總”的表達方式。因為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過《富饒的西沙群島》、《長城》、《美麗的小興安嶺》、《頤和園》等總分總的游記,因此這個問題難度不會太大。并適機出示《美麗的小興安嶺》、《頤和園》的總起和總結段,既加深學生的印象,又為下一步的寫作了鋪墊。
3、以讀促寫。你看看,好多作家都用這種方法。如果我們也用這樣的方法來寫雁蕩山的瀑布,怎么寫呢?為了降低難度,請生試著在作業(yè)紙上寫開頭或結尾。個別學困生仍覺得很難下筆,教師將引導他們看課外鏈接資料或者仿課文句式來減低難度。給足學生時間練寫,寫后交流評價。
三、泉城印象。
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我要重點闡述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分:
第一步:走近泉城,感受印象
孩子們,濟南的泉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預設學生說:多、奇、美等,請學生畫出相關句子。并出示: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這句話的教學,我預設以下幾個層次:
1、讀通順、流利。
2、引導想象。孩子們,哪一處的泉水最吸引你?預設有的學生會說我最喜歡“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那么,教師就進一步引導:走近這樣的泉水,你看到了這些浪花有的像——預設學生會說(有的像美麗的牡丹,有的像可愛的喇叭花),你側耳傾聽,你聽到了——預設學生會說(我聽到了“嘩嘩”的聲音,仿佛在唱一首動聽的歌曲)。預設有的學生會說我最喜歡“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苯處熞龑В汉⒆,還沒走近這泉,你就聽到了——預設學生會說(聽到前方傳來了“哄哄”的水聲,那聲音震耳欲聾)。走近他,你聽到的聲音如虎嘯獅吼一般,讓你聽了感覺——預設學生會說(激動、害怕等)。你看,這泉——預設學生會說(這泉噴地很急,水花四濺等)。不管學生說到上面四分句中的哪一句,教師都做進一步的指導,引導他們在“看與聽”方面展開想象并隨機做好朗讀指導。如果個別學生朗讀有困難,老師將采用范讀的方法來指導。
3、引導學生發(fā)現作者是從哪兩個角度來寫“泉”的。由于第二部分充分鋪墊,學生自然就能發(fā)現是從“看和聽”的角度來寫的。及時小結:待會兒我們寫瀑布的時候也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來寫。
4、再次完整的讀句,之后出示圖片觀看并試著引導學生積累背誦。
5、小結批注:孩子們,讀著背著,我們對濟南的泉水有了整體的印象,像這樣的描寫我們就叫做“整體描寫”,給你們二十秒,把這四個字送到這句話的邊上,我們應該留下一些學習的痕跡。
第二步: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1、出示雁蕩山的瀑布圖片讓生欣賞。
2、請生試著說一說。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注重點撥他是從哪個角度來說的如大小、粗細、形狀等,引發(fā)其他學生更多角度的想象。個別學生可能覺得有難度,站起來只能說一兩句。教師就請學生把他們幾個講的連起來講從而形成一句完整的句子。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服務。,
3、聽了你們繪聲繪色的講,我都身臨其境了。孩子們,你最想去欣賞哪個瀑布?預設學生會說單個詞語,如大龍湫、小龍湫等瀑布名。教師引導:把他們的話合起來,——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預設學生會說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大龍湫、小龍湫、梅雨瀑了。
4、課文中也有這樣的句子,出示句子。簡介這樣的句子叫——過渡句。
四、賞珍珠泉
第一步:賞珍珠泉
1、讀文本?磥砦覀兘酉聛砭鸵獙憣戇@些瀑布了,該怎么寫呢?請你們去讀讀課文第二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珍珠泉的,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發(fā)。生自由讀,多讀幾遍。
2、直接聚焦語言。孩子們,喜歡珍珠泉嗎?作者怎樣寫出珍珠泉的美?文中哪些字詞寫出了珍珠泉的美?請拿起筆來圈圈畫畫。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到“涌”。一個“涌”字讓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預設學生會說吐著一個個小泡泡,一個接著一個,就像一串串珍珠等。同時,還請學生關注到“拎”。生活中,你拎過什么東西。預設學生會說拎袋子,拎水桶等。你有想過“拎泡泡”嗎?點出作者用詞的與眾不同。
3、回讀整段話后小結:作者就是這么寫珍珠泉的,用上想象,特別是這些與眾不同的動詞。
第二步:以讀促寫。
1、出示視頻、畫面,請生欣賞。
2、想象畫面:作者眼中泉水涌出的泡泡像一串串珍珠,在你的眼中瀑布又像什么呢?預設學生會說奔騰的駿馬,寶劍,珍珠,天女散花等
3、提煉動詞:這么美的形象你打算用哪些動詞來寫生動呢?預設學生會說奔騰、飛瀉、灑、飄落等詞
4、配樂寫話,教師巡視指導筆并交流修改。
五、拓展延伸
1、小結:孩子們,就這么學著寫著,你們不知不覺把寫游記的妙招都學會了,就這么簡單,按照一定的結構,抓住景物的特點,展開合理的想象,用上準確的詞語就能夠寫出屬于你自己的精彩。
2、布置作業(yè)
在整個教學流程的預設中,我們遵循了如下幾個力點
一、遵循學生學的過程的完整性、連續(xù)性,(幾次的讀寫結合)
二、化教為學,真正實現為學服務。(降低習作的難度,為其做了充分的鋪墊)
三、關注言語特征,關注語用,實現從吸納到表達的過程。
(在第一段:對比發(fā)現作者描寫的不同角度;關注整體描寫與過度句;在第二段引導學生關注“涌、拎”)
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打開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七組課文,一股素雅溫馨的自然風裹挾著夏雨新荷、鳥語花香,月光魚影撲面而來,青山秀水的詩情畫意,語文世界的奇妙和諧剎那間把我吸引了。
傾聽著大自然的聲音,領略著大自然的豐姿,在詩意文字的引領下,我們突然打開了一扇奇異獨特的大門,一直通向我們和大自然的心靈深處——
《望月》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望月”為聚焦點,雖形散卻神聚。其靜謐明雅的月色、清新俊逸的語言、深沉委婉的意境更給學生感受自然之美提供了一個自然、質樸的視角。月亮是美的,看到月亮,使人頓生憐愛之情。而“小外甥”奇妙的想象,則使文章頗添了幾分童話色彩,易于引起學生共鳴,便于啟發(fā)他們同樣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作為本單元的主體文章,《望月》還能通過課外拓展的教學形式,獲得超越文本的意義建構,使學生在品讀、感悟中體會“月亮”所具有的獨特的中國文化內涵,并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相關要求,基于教材特點和學生認識水平,我將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 品讀課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獨特、充滿童趣幻想的句子,感受文本語句的語言美、形象美和意蘊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2、 積累描寫月亮的詩句,領略詩詞意境,體會“月亮”所具有的獨特的中國文化內涵,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是本次教學中的難點。
三、說教學過程
1、在賞析體悟中感受“月光之美”。
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用一個字或詞來概括形容一下自己閱讀后的感受。(板書: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疏理文章的脈絡,以小標題的形式提煉出文章所蘊藏的三個因素的美。(板書:月光之美??古詩之美??想象之美)
。◣煟菏前。缢魈实脑律溃馕渡钸h的詩句美,文中小外甥新奇的想象也很美。如果說文中的美直接感染了讀者的話,課文中哪一句話寫出了在那樣的夜晚,“月光之美”和“古詩之美”曾經深深地打動了作者和他的小外甥呢?)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板書,因勢利導,讓學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且引導他們反復品讀,充分質疑,教師將有價值的問題強調凸顯出來:“月光”和“詩”既不是水,又不是酒,如何讓“我們”沐浴其間,又怎會使“我們”沉醉不已?
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結合中心句讀出自己的體會,深入感受“月色之美”。
【設計意圖】在教學第一部分時,我主要著眼于朗讀的指導與訓練,通過“品讀析情法”、“感悟鑒賞”等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進入語境,同時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個性化的閱讀體會。如從“吐灑”、“晶瑩閃爍”、“鍍”等詞可以體會到月光的淡遠、清幽,正如水一般澄澈;而“隱隱約約”、“黑色剪影”等詞寫出了月光的朦朧、寧靜等等。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感受“月光之美”,培養(yǎng)了語感,提高了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2、在拓展品讀中沐浴“古詩之美”。
(1)是!這明暗互襯、動靜相宜的景,這讓人動心動情的月光的美,如何不叫人沉醉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個中心句,想一想,應該通過朗讀強調哪些詞語?
。2)為什么在這句話中,“詩”這個詞要用逗號隔開呢?
(3)對!令我們“沉醉”的不僅是月光,還有什么?
。4)“誦明月之詞,歌窈窕文章”向來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下面,就讓老師來扮演文中的“我”,同學們都是文中活潑聰穎的“小外甥”,我們還可以盡情發(fā)揮想象,充分調動自己的詩句積累,一起來再現當時“賽詩會”的情景,一起沐浴、沉醉在詩的情感和意境中去吧。
(5)配樂解說:你描繪的是明凈清雅的林中之月。
你展現的是大氣磅礴的沙漠月升。
你勾勒了令人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之月……
或者:通過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詩人月下獨酌時孤寂的身影。
通過你的背誦,我似乎體會到了詩人在月夜快馬加鞭趕回故里的歡暢。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北磉_了詩人的愁緒與綿綿的思念。
……??……
(6)再次回到中心句(幻燈):看來,同學們都是充滿才氣的小詩人,對寫月亮的詩了解得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再回到這個中心句,經過剛才的“賽詩會”,你對這句有什么新的體會?你還能“品”出其它的意味嗎?
。7)小結:多美的意境啊!詩句因為月光多了一份靈動,月光卻因為詩句添了一份厚重。月光和詩互相融合,渾然一體。讓人沐浴其間,使人久久沉醉,不愿離去。
【設計意圖】在教學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時,我盡量通過學科間資源的整合,既增強了古詩詞欣賞的直觀性、情境性,又幫助學生調動主觀情感積極參與,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確立。在具體設計時,采用“想象感悟法”、“積累拓展法”等教學方法,通過“豐富朗讀形式,讀出韻味;渲染課堂氣氛,讀出情味!焙汀凹ぐl(fā)學生想像,讀出意味;巧妙點撥引導,讀出余味!钡榷喾N手段,使學生在立體化閱讀中還語文以畫面、還語文以意象,實現讀者與文本及作者深層次的交流對話,感受到了詩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
3、在遷移創(chuàng)作中放飛“想象之美”。
指名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三部分。讓學生通過描寫小外甥神情、語言等詞句,感受“小外甥”愛幻想、富有童真童趣的特點,并且說一說:“在‘小外甥’眼里,月亮像____________ !保ɑ脽簦瑫r,以“在我的眼里,月亮像_____________ !保ɑ脽簦┻@樣的說話練習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遷移創(chuàng)作,通過編寫詩歌、畫畫,書法或創(chuàng)作童話的方法來具體地表現自己心中獨特的那個月亮。
【設計意圖】在學生的畫里,在學生的筆下,“獨特”的月亮代表著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通過“扶放結合法”、“遷移運用法”,使學生參與主體的語文實踐與創(chuàng)造,把自己對月亮的感性認知、對文章情感的深切體驗以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同時也進一步固化自己的閱讀感受。
4、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和作者與“小外甥”一道,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月光中,沉醉在意象深遠的古詩意境里,沉醉在充滿情趣的創(chuàng)造空間里。正所謂“月兒本無情。情在人心間!比藗冄壑械脑,實際上就是人們心中的月呀!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能“以心觀萬物”,去體會“萬物皆有情”的奇妙和樂趣!
布置作業(yè):(見附頁)
四、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紤]到閱讀教學的特點,在進行《望月》一課的教學預設時,我的理念是充分挖掘文本的情味、韻味和趣味,同時有效地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努力構建開放而充滿活力的語文教育體系。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在賞析體悟中感受“月光之美”、在拓展品讀中沐浴“古詩之美”, 在遷移創(chuàng)作中放飛“想象之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命體驗,培養(yǎng)學生懂得欣賞美的情懷和學會表現美的能力。此外,通過品析研讀、語言積累、句式比較和想象寫話等多種語文實踐活動的綜合運用,學生還體會到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了由“感”而“悟”,由“積累”到“運用”,由“理解”到“創(chuàng)造”的層層深入,并從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
五、說板書設計
24、望月
月光之美
古詩之美“沉醉”
想象之美
六、說作業(yè)設計
☆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項作業(yè)完成。
1、作業(yè)一:(閱讀以下描寫“月亮”的散文語段,積累并背誦。)
【語段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朱自清:《荷塘月色》
【語段二】“泰山月,是很美的。那空明澄碧的月色,令人想起潺潺的清泉。坐在泰山極頂的觀月亮峰上賞月,云淡風清,玉盞般的圓月亮,悄無聲息地懸在空中,那樣的清,那樣的靜,恰似一泓蓄滿瓊漿的晶亮亮的湖,恍如一伸手,就可以掬下一杯清冽的甘露呢!
——沈世豪:《泰山一片月》
2、作業(yè)二:以《望雨》或《觀云》為題,寫一段話。
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燕》是語文版七年級(下)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文章。
在七年級上學期,已經接觸和學習過敘事、記人和寫景等三種類型的記敘文,七年級(下)第一單元的四篇文章均屬于狀物類記敘文,與七年級(上)學習過的另三種類型的記敘文共同構成比較完整的記敘文體系。
《海燕》在本單元中被安排在第2課。我個人認為,《海燕》在描寫上比《石榴》更細致,在情感表達上比《白鵝》更深刻,在寫法上比《鶴群》更“典范”,因此可以說,《海燕》是本單元意蘊最豐富的一篇文章,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好教材,是一篇值得仔細閱讀、品味和借鑒的精品文章。
2、教材的背景和主要內容
《海燕》寫于1927年。當時作者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國巴黎。途中見到海燕,引發(fā)綿綿鄉(xiāng)思,寫成這篇優(yōu)美的詠物寄情散文。文章就是通過對小燕子這一可愛形象的描繪,抒發(fā)了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愁,表達了他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眷戀和熱愛之情。
3、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币虼,結合課文內容,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義,領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詠物抒情(狀物)的表現手法。
。3)情感目標:品味語言,通過朗讀來體會并再現文中的優(yōu)美意境。
需要說明的是,依據“三個維度”設計的這三個目標,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三個目標是互相融合的,只是目標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备鶕吣昙墝W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散文閱讀的基礎,結合本文的特點,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鄉(xiāng)愁”的內蘊。
難點:感受本文的語言美,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
二、說學情
本人所任教班級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后,師生雙方的'配合較為融洽,學生們已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對于像本文這樣有深厚意蘊的散文,學習時則容易出現“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的現象。但大部分學生已養(yǎng)成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深入思考的習慣。因此在教學時要考慮讓學生多閱讀,重視引導學生多運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本文的內涵。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教學要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本著啟發(fā)式原則,通過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可采用問答法;對作者深刻感情的把握,可采用討論法、分析法;對本文語言的品味,可采用點撥法和討論法。
(2)學法: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終還是要落到學生身上,因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標準》),要重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喚起他們的切身感受。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
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要反復朗讀和默讀,理清作品的思路,領會文章的內涵,并對其表現手法有意識地加以學習和運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朗讀默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仿寫法等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教材第一單元的“單元說明”中指出,在學習狀物類記敘文時,“要把握作者筆下的事物的特征,并由此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學習作者觀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 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采取的是“整體感知——品味賞析——拓展延伸”的教學思路,安排兩課時來完成教學。
。ㄒ唬┑谝徊健w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梢哉f,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幾乎是所有的課文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一個重要前提。本課的“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側重于理清文章的基本內容和作者的主要感情。主要教學步驟如下:
1、課前安排預習,通讀全文,疏通字詞。
(設計意圖:在課堂學習之前,初步感知文本,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而字詞的掌握和積累則為文本的學習掃除基本障礙。)
2、簡介寫作背景和作者。
。ㄔO計意圖: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時間以及作者的基本情況,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推測作者的寫作意圖。)
3、聽讀課文,明確文中描寫的對象,找出表現其活動背景以及表現它們各自的外形、飛翔和憩息狀態(tài)的詞句。
。ㄔO計意圖:這是“整體感知”部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事物的特征,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4、討論概括兩種小燕子的異同點,理解作者把海上小燕子“誤認”是故鄉(xiāng)小燕子的原因。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聯想的基礎是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深入理解文中小燕子的形象意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即“鄉(xiāng)愁”——完成教學目標一并突破重點。)
。ǘ┑诙健肺顿p析。
《海燕》是一篇散文,對于這類文學作品,《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只有整體的感知,還不足以體味文章所特有的內涵和意蘊。本課的“品味賞析”環(huán)節(jié)側重于文章中對小燕子的生動、細膩、傳神的刻畫,并簡單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特點。主要教學步驟如下:
1、分別默讀前后兩部分,深入探討這兩部分在描寫對象的特征、活動背景以及作者情感的抒發(fā)等方面的具體寫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狀物應該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寫,并把所寫事物的特點與自己的思想感情聯系起來,為以后的寫作實踐打好基礎。)
2、討論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寫法特點。
(設計意圖:這一內容重在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弄清故鄉(xiāng)的小燕子、海上的小燕子與作者的“鄉(xiāng)愁”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掌握解讀這類文章的一般方法——完成教學目標二。)
3、品讀第1段和第8段的語句,并以此帶動對全文優(yōu)美生動語句的品析。(課外背誦第1段和第8段)
。ㄔO計意圖:本文的語言極有特色,不僅描寫生動、傳神,而且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品味其中的語言,有助于提高學生鑒賞文學語言的能力,積累文學語言,得到審美的樂趣——完成教學目標三并突破難點。)
4、教師從內容和寫法上對全文進行簡要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小結,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方法,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總體印象和理解。
(三)第三步——拓展延伸。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語文教學中,“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程標準》)。這種“實踐能力”,不僅應該包括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的延伸,還應該包括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本課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側重于同題文章的比較閱讀,并將詠物抒情這種表現手法的知識理解轉化為狀物類記敘文的寫作實踐能力。主要教學步驟如下:
1、將本文與高爾基的《海燕》進行比較閱讀,從海燕的特點、生活環(huán)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寫作方法等方面來比較兩篇文章的不同點。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同一事物,在不同作者的筆下,會有不同的特點和表現方法,表達了不同的情感,以此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遷移能力。)
2、搜集課內外有關“鄉(xiāng)愁”的詩句。
(設計意圖:作為課外作業(yè)布置。一方面加深對作者感情的理解,另一方面鍛煉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材料的能力。)
3、模仿《石榴》或《海燕》,寫一篇狀物短文。
。ㄔO計意圖:作為課外作業(yè)布置。本單元的寫作訓練是“寫一篇狀物的文章”。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把學生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寫作實踐的能力。)
(四)教學效果預測
如果以三個教學目標來衡量教學效果的話,前兩個目標以七年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而言,是可以達到的(后期的單元檢測和寫作訓練也證實這兩個目標完成得較好);第三個目標對七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這個目標是貫穿初中三年的學習過程的,我個人認為,在本課學習中,學生能夠有所感悟即可認為是完成目標。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著重體現條理性,反映本文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方法。
說課稿5
一、說教材
《乘車》是新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屬于初步的連加、連減與加減混合運算,它也是進一步學習混合運算的基礎。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為: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fā)展初步的探索意識,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進行正確計算。
3.情感目標:通過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并適當滲透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
教師通過對教材的了解后,將教材中的內容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義,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編排創(chuàng)設了一些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以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中力求
體現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設富有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容易疲勞,因此,我以帶學生去老師家做客為切入點,將數學知識融于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之中,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盡量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去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fā)現新舊知識的聯系,發(fā)現不同于常規(guī)的思維方法和途徑!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5分鐘的新課準備、15分鐘的新授和20分鐘的鞏固練習。下面我詳細的說明一下這三部分。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情境導入:“應數學王國國王的邀請,我們今天要到數學王國去做客,去數學王國的路比較遠,所以得乘車去,可是這一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的數學問題,讓我們跟他們一起去看一看吧!保ò鍟n題)
【設計意圖:由于一年級孩子的特點是都喜歡聽故事,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數學王國游覽記”的故事情境,以此引出新課的學習!
2.復習:“在上車之前,司機叔叔想看看我們有沒有資格去數學王國,所以要考我們10道口算題,大家有沒有信心通過?”
【設計意圖:在此環(huán)節(jié)我用10道口算題復習了學過的10以
3 內的加減法,用開火車的形式是要考察一個小組的掌握情況,用直呼的方法是為了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是對孩子口算能力的一個訓練!
。ǘ┠M演示,探究新知
1.談話導入:“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請大家談談乘車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滲透了“文明出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對孩子們加強了安全教育。】
2.探索連加。
。1)出示情境圖1,“請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此處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了能力目標!
(2)根據圖意提數學問題:車上一共有幾人?
。3)情境表演,理解題意。
(4)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說說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你能不能試著用一個算式表示人數的變化呢? 【設計意圖:此處訓練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老師也能夠了解學生對連加、加減混合運算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后面的教學!
說課稿6
一、說教材
《尊嚴》這篇課文出自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課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候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哈默饑餓難忍,但他拒絕了免費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別人的食物,從這件事我們可以領悟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學習這篇課文,可以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樹立自立,自尊,自強的精神。我的教學目標是: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認識“沃,呈”等6個生字,會寫“尊,沃”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狼吞虎咽,枯瘦如柴”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從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嚴。
根據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結合四年級的知識儲備情況,我將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將體會童話特點,感受童話魅力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我會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講過,語文課要讓孩子們“讀,讀,反復的讀”。的確,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學會朗讀。即通過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讀,讓學生理解內容,體會出感情來,在反復朗讀進入文中情景,感受年輕人的尊嚴,體會尊嚴的含義。
2、品析詞句法。本課教學,通過詞語的比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體會等品析評議,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3、直觀教學法。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理解。
三、說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另外我還會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這篇課文中,我將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分小組討論、勾畫批注、邊讀邊想象等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節(jié)一:談話導入,揭示新課
巧妙的開場白,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上課伊始,我會先問學生:同學們,你們餓了嗎?那大家在很餓的情況下,別人提供免費的食物,你們會接受嗎?在同學們充分交流討論后,我會說,同學們今天我們看看文中年輕人是怎樣做的。以此導入課題。 7尊嚴。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借助談話提問,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環(huán)節(jié)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語。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本課詞語,檢查學生字詞的情況,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沃字右邊不是天字,上面是一撇。僵字是三橫中間兩個田”。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點撥,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
3、接下來,教師請幾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文章脈絡。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huán)節(jié)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fā)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細讀課文,品詞品句
首先,我會問,年輕人是個怎樣的人?以此切入課文的重點部分,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畫出年輕人杰克遜大叔的談話的句子,作批注;然后,全班交流畫出句子,教師給予點撥,要點撥的句子主要有
1、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你有什么活需要我做么?
2、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3、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需要您幫忙,不過等你吃過飯,我再給你派活;
4、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您的活我在吃您的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我會重點點撥第二個句子,這一句子點撥過程我把它設計為五小步;第一步,首先,我會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并問學生年輕人為什么不接受食物?第二步,同學充分交流后,我又會問學生不勞而獲這個詞的意思。第三步,讓學生領悟,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我們想要的東西,不能不勞而獲。說明了年輕人是一個自立,自尊,自強的人第四步,假如你是年輕人,你還會怎樣做呢?第五步,在學生充分想象后,我會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和全班分享。之后,我會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并且讀出感受,其它句子,我也會這樣點撥。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抓關鍵句,在反復品讀中,體會到了年輕人的優(yōu)秀品質。我還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語。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這也是教給孩子閱讀理解的方法。
環(huán)節(jié)四:積累背誦,總結拓展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通過以下三步來完成;
1、同學們,學習本課后,你收獲了什么?以此引導學生總結全文。
2、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語言
3、收集有關尊嚴的故事和同學分享。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終生喜愛讀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布置學生課后收集有關尊嚴的故事,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體現了大語文觀的教育理念。
五、說板書設計
尊嚴
不干活不吃飯
年輕人品質自立自尊自強
干完活接受食物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今天要說的課程是初中語文《愛蓮說》。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將從說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首先我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稅凵徴f》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文章,作者用菊花、牡丹從正反兩方面襯托蓮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并借以自喻。本文寫作的最大特點是托物言志,文雖短而意蘊無窮。
二、說學情
我面授的學生是八年級的學生,這時的他們已經有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識的積累,我將讓他們結合書下注釋,嘗試著進行翻譯。但這個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普遍旺盛,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將用提問互動等形式,將課堂還給我的學生。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目標的要求,語文教學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培養(yǎng)學生。此三維目標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我的設計如下:學生能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字詞,理解說這個文體,通過朗讀、精讀等過程,把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以上也是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學習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感受作者高雅脫俗的情懷,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將采用談話法、品讀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下面我將說一下我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的走進課堂,我將在大屏幕上放一張百花的圖片,并用這樣的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境:一朵盛開的花,是一株怒放的生命,花開有度,花落無聲,面對著人世的悲歡,花無言,花盡知。古往今來,許多的文人騷客都喜歡以花自喻,同學們,能用一句詩來形容一下你們喜歡的花嗎?這時我的學生可能會回答: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蛉碎g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等。我會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熱情,順勢引出本節(jié)的新課《愛蓮說》,讓學生來感受周敦頤先生是如何來描寫他所獨愛的蓮花。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下面我將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大聲朗讀課文,并提示他們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語順,讀出節(jié)奏。在朗讀結束后,找學生示范朗讀,并集體糾錯,如可愛者甚蕃(fán),學生容易讀成可愛者甚蕃(fān)。接下來我會給學生播放一段朗讀錄音,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初步感悟課文的情感。
基于研讀課文的需要,我會讓學生結合書下注釋進行翻譯,并對翻譯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點進行講解,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進而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分析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從標題入手,從而導入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點,說這種文體,即古代用記敘、議論、說明等方式闡述事理的文體,我這樣做不僅是讓學生了解說這個文體,更是為未來學生學習捕蛇者說、馬說、師說,做了鋪設。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體悟作者高潔的品質和高雅的情懷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了使學生體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將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1、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花的?
2、作者明明要贊美蓮花,卻為何要寫菊花和牡丹?
3、三種花分別象征了什么?作者又對其持以一個怎樣的態(tài)度?
通過這樣一個問題鏈,和學生共同總結出:菊花象征著人間的隱逸者,作者對它持贊揚的態(tài)度,運用了正襯的寫作手法;牡丹象征著人間的富貴者,作者對它持鄙棄的態(tài)度,運用的反襯的寫作手法;蓮花象征著人間的君子,作者對它持贊美的態(tài)度,并借以自喻。從而導出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教學重點,即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四)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
那么作者獨愛蓮花,牡丹和菊花等別的花就真的不好嗎?我會這樣來問我的學生,這時有的學生會說牡丹和菊花也好,那么我會就此問題設計一個辯論活動,讓學生暢談愛花的理由。通過辯論,我將告訴學生,花是客觀存在的,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寄托了人的情感,它才變得豐滿且有意義。
(五)小結作業(yè),鞏固提高
在課程的最后,我將與學生一同回顧本課的重點,即說這種文體和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并再一次點明作者說蓮的原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認知。
在作業(yè)部分,我會給學生留一個小練筆,讓學生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贊美自己喜愛的事物,以求讓學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六、說板書設計
下面我來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抓住課文中的三個主體,并將它們的象征意義與作者的情感傾向體現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鞠躬擦黑板)
說課稿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的課題是______________,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語文第_______冊第_______單元_______課《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本單元是_______單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_______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jié)課的訓練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jié)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梢哉f,點撥法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解決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象的一把金鑰匙。
三、說學法: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發(fā)現真理。"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在兼容并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fā)展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達到激發(fā)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積淀的四重境界。(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
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guī)律。
3.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懸念法——帶著問題,鞏固提高。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程序:
。ㄒ唬┘とそ翌},質疑定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發(fā)問:"________________?"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后討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析結構,精讀感悟
劉勰說得好:"觀文者批文以入情。"閱讀教學中應該像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扣"問"展開,結合學法指導,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指導學生讀中悟情。
1、細讀悟理
。1)整體層次:做到思之有序。這部分可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A、提供自學材料;B、個人嘗試練習;C、小組交流反饋。
。2)研讀悟學法:讀中解惑悟情。這部分采用教、扶、放的方式。(導讀、交流、自學)
2、精讀悟情
抓住本課中你認為最精彩的語段進行分析,談談你認為他寫得好在哪里?可進行遣詞造句的錘練。
五、總結遷移,形成積淀。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
學生提出問題,并且?guī)е鴨栴}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目標。而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才是創(chuàng)新型學生應該具備的素質。為此,可以利用這樣的問題總結全篇課文:你認為自己這節(jié)課學得怎么樣?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師這節(jié)課教得怎么樣?有哪些地方你覺得還沒有講清楚?繼而根據學生情況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
一節(jié)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我布置的課外作業(yè)是:__________
說課稿9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高中新課程《化學》第四章是高中化學教材中唯一系統(tǒng)介紹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的一章。從教材體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屬及其化合物學習的延伸,共同完成無機物及其應用這一主題的學習,又是以后學習無素周期律的基礎,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研究方法看,氯氣是典型的非金屬,本節(jié)學習化學特有的科學方法“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影響其存在制備和應用”,對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屬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導意義。從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上具有廣泛的應用,研究它更具有現實意義。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氯氣與水以及堿的反應;
(2)氯離子的檢驗;
難點:探究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學生起點能力分析
。1)知識準備:知道氫氣、鈉、鐵能在氧里燃燒;
。2)技能準備:能獨立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
。3)態(tài)度:好奇心強,但探究意識淡薄,易將科學神化;
4、教學目標的制定
新課程倡導“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因此,只有準確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及其呈現方式所體現的課程目標和教育,深入分析和究掘教材內容的認知價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領會教材內容背后所蘊含的思想、觀點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學教學設計時確定適合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能描述氯氣的物理性質
②掌握氯氣與水以及堿的反應
、壑缆葰馐且环N很活潑的非金屬
、芡ㄟ^探究實驗,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設計并完成實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偻ㄟ^實驗錄像觀察、分析、歸納燃燒的定義
、谕ㄟ^觀看相像,學會篩選信息進行交流
、劢洑v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俑惺苌崆诘某删秃瓦z憾,體會質疑是科學研究的重點品質。
②經歷人類認識燃燒的三個階段,體會科學的歷史和本質。
③關注氯氣泄漏事件,能夠對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做出合理的判斷。
一、教法和學法分析
教學方法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情況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為目的來選擇。本節(jié)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的教學,就不能孤立地死記硬背有關物質的性質,而要突出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加強對典型反應和現象的感知,注重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系,最終使學生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影響其存在、制備和應用”的思維方式,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本人充分挖掘教材的化學史料,采用情景教學的模式,輔以啟發(fā)討論和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同時使所學知識具有良好的遷移性能。
二、 教學設計的思想
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基礎教育承擔的重要任務,也是化學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按照新課程標準,科學素養(yǎng)包括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然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全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卻是一個難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利用科學史料進行教學是一種可行的方法;瘜W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因此新課程注意“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課程體系,充分體現化學課程的的人文內涵,發(fā)揮化學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為了使化學史的教學在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中充分發(fā)揮作用,讓學生在學到化學知識的同時,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感受科學的'發(fā)展和本質,本人從化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出發(fā),結合科學探究的特點,依據化學史料進行“氯氣”的課堂教學設計,利圖打破傳統(tǒng)的以知識為主線的教學模式。
三、教學程序分析
引言:通過舍勒發(fā)現并命名的化學元素約占總量的1/4的成就和發(fā)現氯氣卻沒能給氯氣命名的遺憾形成對比,引起思維上的沖突,“為什么會這樣呢?”此時學生被迅速吸引到該節(jié)課的教學情景中,從而體會質疑是一種可貴的科學品質。
設計意圖:體現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導入新課:“像這樣由于受流行觀點的束縛而不能發(fā)現事物真像的事情,在科學史上時有發(fā)生。我們知道氫氣,金屬鈉和鐵都能在氧氣里燃燒,那么氫氣,金屬鈉、鐵以及不活潑的銅能不能在氯氣里燃燒?”由實驗錄像觀察、分析、歸納燃燒的定義,展開新課的學習。講述人類對燃燒本質認識的三個階段,得出“科學史就是人類不斷消除謬論,發(fā)現真實世界的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如果能夠多一些質疑,少一些盲從,那么人類對燃燒的認識從燃素說到氧化說就不會是漫長的七十年,舍勒也可能由于正確認識氯氣而有更多重要的發(fā)現。”再次重申質疑的可貴。
設計意圖: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探究氯氣的性質:
過渡:“那么曾經讓舍勒百思不得其解的氯氣到底具有怎樣的性質?讓我們走近氯氣,關注液氯泄漏事件。
情景:播放江蘇淮安發(fā)生液氯泄漏事故的有關報道(從發(fā)生到人畜中毒情況)
錄像大約有3分鐘,放完后大家將有半分鐘的時間進行交流,然后請你說出有關氯氣的信息。
學生篩選信息進行交流。
難點的突破:為了引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經歷和獲取新化學知識的體驗。探究程度的把握對探究信心、興趣的影響至關重要。探究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啟發(fā)討論產物中的氯元素的形式是氯離子、氯化氫,而產物次氯酸則直接給出,明確探究任務:檢驗氯離子,測定氯水的酸堿性。氯氣與水反應產物是兩種酸,然而氯水使PH試紙先變紅后裉色,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思維沖突。在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生的求知欲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活躍。在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中,完全放手,讓學生體驗探究的興趣和成功的喜悅。
應用練習:預防中毒
引入:假如你在液氯泄漏事故現場,你會怎么做。
設計意圖: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同時完成知識的梳理。
課后學生活動:
(1)上網進一步了解人類對燃燒本質認識的歷程,談一談你個人的感受
。2)上網進一步了解江蘇淮安液氯泄漏事件,談一談你個人的想法及建議
。3)了解國際上使用化學物質進行自來水消毒的情況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
說課稿10
一、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謠》采用3/4拍節(jié)奏,音樂輕快明朗,是一首曲調優(yōu)美,帶有舞蹈性節(jié)奏的朝鮮族民歌。非常符合三年級小朋友的欣賞學習。歌曲共有七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整首歌曲前后既統(tǒng)一,又有變化,生動地塑造了一個朝鮮族姑娘勤勞活潑的形象。從中,可使學生觸及到朝鮮族優(yōu)秀的特色文化,深刻感受中國豐富的少數民族藝術。
二、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聽、唱、舞、奏、創(chuàng)等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初步感受朝鮮族的民族風格。
2、能邊歌邊舞表演《桔梗謠》,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
3
、鼓勵學生自選伴奏樂器為歌曲伴奏。
其中教學重點、難點設定為:在聽、唱、奏、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體驗感受朝鮮族的民族音樂風格,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三、教學理念及教法、學法的確定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chuàng)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鑒于以上理念, 我決定采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chuàng)等實踐活動穿插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唱中有創(chuàng),動唱結合;聽中有創(chuàng),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那么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圣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四、教學流程及相關考慮:
一)組織教學:
讓學生跟著《朝鮮夢》這富有朝鮮族特色的音樂聲,做拉裙子的動作點步進教室,師生共同律動。
待音樂聲結束后,師生用音樂語言相互問好。
(本課的重點之一就是幫助學生感受朝鮮民族的音樂風格。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了朝鮮族音樂來營造課堂氛圍,其次又通過引導學生聽、律動等形式,為整堂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先請學生欣賞課件演示朝鮮族人民的服飾,民族特色文化活動。
2、然后師生展開關于朝鮮族風情的交流討論。
3、鼓勵學生照著課件上的舞蹈動作,和老師一起學一學,動一動。
4、老師小結。使孩子們明確: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民歌優(yōu)美動聽,富有舞蹈特點。他們的舞蹈舞姿優(yōu)美,富有民族特色。
。ㄔ谶@個環(huán)節(jié)中,借助課件,通過欣賞、交流、學習舞蹈等方式,不僅使學生了解到許多有關內蒙古民族的風土人情,激起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又能促使孩子積極展開想像,引發(fā)創(chuàng)作的靈感,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孩子的審美能力。)
三)、學唱歌曲《桔梗謠》
1、解題:桔梗,是朝鮮族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
2、聆聽范唱,教師邊唱邊舞,激起孩子的興趣
3、學唱曲調:把曲調做成七張卡片,每張卡片4小節(jié),并編號。 然后,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合作練唱、小組比賽唱等形式學會演唱曲調。
4、 再次聆聽范唱,學生跟唱幾遍,接著跟琴填唱歌詞學會演唱歌曲《桔梗謠》。
。ㄟ@個環(huán)節(jié)中,對于曲調的學習我采用了制作卡片的方式,目的是為了易化難點,再通過學生合作練唱、小組比賽唱等形式,使枯燥的練唱活動變成了有意思的學習,即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表現欲望,又增強了群體意識,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
四)表現歌曲《桔梗謠》
1、組織學生討論,這首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意境呢?引出本首歌曲的`主題:勞動可以給人帶來快樂,我們要熱愛勞動。
2、老師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伴奏樂器,按課本上提示,為歌曲伴奏。
3、鼓勵學生自由創(chuàng)編恰當的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4、師生一起復習朝鮮族的舞蹈動作,鼓勵孩子們?yōu)楦枨槲琛?/p>
5、 開個小型的演唱會,請孩子們表演唱、物、奏。
。ㄒ惶靡魳氛n會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愉悅的感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通過唱、舞、奏等創(chuàng)編活動,他們的興趣、創(chuàng)造性、個性、社會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已完全沉醉在音樂本身的樂趣中,此外也進一步地深化主題:勞動能給人帶來快樂。
五)、組織下課
師生互道再見。在《桔梗謠》的音樂聲中,邊舞邊離開教室。
。ㄒ魳方虒W的功能決不僅僅體現在一堂課上,讓孩子們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聲中邊舞邊離開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學生把課堂上所感悟到的,帶到教室外,帶進自己的生活,使音樂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服務。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設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去,我想還應該考慮更多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音樂課能成為孩子們享受音樂美的圣殿,就是我們教師永遠孜孜不倦的追求!
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的前提條,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壓強》是人民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級第九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壓強的概念既是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內容的主線,是對前面學習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續(xù),又為后面學習液體壓強奠定基礎知識。
三、學情分析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為本節(jié)的學習內容奠定一些認知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組織一定的探究實驗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和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等特點,確定本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知道壓強的概念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實驗探究的方式,學習控制變量法,提高觀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提高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并且樂于把理論聯系生活實際。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而確定了本節(jié)的
重點是壓強的概念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難點是探求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
六、教學教法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本身特點,本堂中主要采用講授法、分組練習法、練習題法等多種方法教學
七、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講解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導入新】
在導入新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幻燈片展示一組圖片,通過設置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從下到上身心快速轉換,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角色,進而對本節(jié)堂知識進行學習。此時我會說:“同學們,咱們來看這組圖片,圖片中小紅踩著雪橇版在雪地上輕松的行走,而小明顯得較為吃力,一步一個深深的腳印,深深的陷阱雪地里,請問為什么會這樣呢?”通過學生的回答,我此時并不立馬給予答案,交代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就能解開這個謎底,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興趣。
【講授新】
在講授新環(huán)節(jié),我組織大家進行“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試驗,本著新改的教學理念,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因此在試驗開始之前,結合試驗工具“海綿,砝碼,小桌子”來引發(fā)學生思考,同時說明在設計時我們要控制變量的重要性,此時安排前后左右四人為一小組,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談論如何進行實驗操作,而后根據不同小組的回答,整理得出統(tǒng)一的操作流程。按照設計思路,班級以中線右邊的小組做“在同一海綿上放兩個小桌,其中一個小桌上放一砝碼”,班級中線左邊的小組做“在同一海綿上放兩個小桌,一個小桌上放砝碼,另一個小桌倒置放砝碼”。在此過程我會對學生操作進行指導,經過十分鐘的小組探究總結,請小組代表發(fā)表意見,并且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壓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積。并再次展示雪地圖片,從而學生很快會理解到受力面積不同,發(fā)現雪橇的作用原理。
那么接下來我將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稱之為壓強,在此突出強調這是本節(jié)學習的主題。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上有關壓強的定義: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并提問由學生根據概念寫出壓強的字母表達式以及單位。再次交代根據比值定義法得出公式P=F/S,單位N/2。我將補充:壓強單位除了N/2外,還有專業(yè)名稱:帕斯卡,并且1Pa=1N/2。
【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的環(huán)節(jié),本著對忠于教材,回歸教材的理解,此時我將結合書上例題,來使學生對壓強的概念和公式進行深化理解。并且結合生活實例,比如鋪鐵軌要用寬大的枕木,來說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應用。
【小結作業(yè)】
在小結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我會采用生生總結,師生總結的方式,來使學生重溫本節(jié)的知識內容。
最后結合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指導學生去發(fā)現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實例我們是采用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原理,以此作為小結作業(yè),來深化學生對本知識點的理解,并激發(fā)他們持續(xù)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八、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說課稿12
尊敬的各位評委、專家:
下午好!
我是來自xxx,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網球中的原地正手擊球和變向移動教學。教學對象是大學一年級網球課,第二次課。我的說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器材、預期結果等等。
教學理念:本節(jié)課以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學習和鍛煉。結合學生實際選擇合適的練習手段與方法,在教學方法上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體育游戲這一體育教育的好途徑,通過采用游戲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游戲規(guī)則要求教師言語激勵評價反饋等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公平競爭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品質和優(yōu)秀體育道德作風。
教材分析:本次課屬于綜合課,原地正手擊球為新授課屬于技術類,在網球的各項技術當中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研究表明正手技術在底線的使用率以及場地覆蓋達到三分之二。變向移動屬于復習課屬于身體素質類,有句俗語說網球是靠腳來打的可以想象腳下的快速移動的重要性,然而在網球比賽中無處不在的需要向各個方向的快速移動和快速回位。原地正手擊球是正手擊球的一個基礎的練習,從原地過度到三五米手拋球、網前球拍送球和隔網球拍送球這個順序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正手擊球技術。掌握好原地正手擊球為以后的技術進階做鋪墊。變向跑可以提高學生的下肢力量、移動速度、靈敏、柔韌、協(xié)調等素質。
學情分析:教學對象為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每班40人,大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都發(fā)育成熟,肌肉都具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由于大部分都是剛接觸網球項目的,所以都對新鮮的事物具有較高的興趣,他們學習能力強、判斷能力以及身體的控制能力好,但是大部分表現出協(xié)調性差,肌肉僵硬等問題。通過第一次課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球感與球性。也為本次課打下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1.參與目標:通過集體練習、小組練習、個人練習和有球無球等等方式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加大學生參與的程度。
2.認知目標:了解網球原地正手擊球技術動作的結構,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陳述動作要領。理解變向移動在網球中的重要作用。
3.技能目標:能有80%的學生原地正手擊球成功率達到60%,30%的學生可以動作流暢舒展的完成擊球。變向移動當中80%可以控制身體平衡穩(wěn)定、調整速度和判斷反應的能力。
4.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集體環(huán)境中互幫互助、團結協(xié)作的良好精神品質,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維和自我評價的能力,通過讓動作優(yōu)美舒展的明星、同學進行展示提高審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是擊球的中下部位置和擊球節(jié)奏;難點動作流暢和拍面的控制。
教法與學法:本課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積極性,幫助學生學會體育學習和鍛煉的主題思想,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通過設定一定的情境氛圍,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運動積極性
講解示范法:用規(guī)范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簡練的語言讓學生了解網球原地正手擊球。包括明星動作圖片、老師、同學等多種示范
表揚鼓勵: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
預防和糾正錯誤法、游戲競賽法
學法:模仿練習,互幫互助、觀察法、討論法、小組練習法教學過程: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部分組成
1、準備部分:
。1)課堂常規(guī),集合,整隊,師生問好,宣布本次課的教學內容以及提出要求,安排見習生旁邊觀察學習。目的加強組織紀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興奮性等等;并將上一次課的專門準備活動基礎上融入球感球性結合熱身當中,如顛球跑、拍球跑等等,達到熟悉回顧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更好的為本次課做好鋪墊。
。2)競賽游戲導入,結合球感球性的練習制定相關競賽游戲(循環(huán)接力擊球計分11分),并制定懲罰措施,明確規(guī)則,嚴格按照要求,提高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體驗網球的競技性以及娛樂性并存,并且為學習接下來的新內容做準備和打基礎。
2、基本部分:
。1)網球原地正手擊球
練習內容1原地完整正手擊球動作學習(無球練習)
教師采用講解示范法,學生采用觀察法、思維想象,側面示范為主,正面與背面為輔,位置在底線正手位置,通過邊講解邊示范的方式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動作結構,講解動作要領,包括準備姿勢——轉體引拍——上步擊球——隨揮——回位還原,尤其突出左手臂的位置、引拍結束的'姿勢、擊球點的位置、擊球點的拍面、隨揮結束的姿勢。然后整理隊形呈體操隊形散開間距兩臂距離進行揮拍練習,教師在學生隊形前方的中間位置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交替使用,通過采用口令以及分成五個口令進行統(tǒng)一練習,正面示范與背面示范各五次,然后進行口令組織學生繼續(xù)練習,然后個別進行糾錯指導。然后集隊評價同學們的情況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找出動作舒展流暢的同學進行展示,找一些明星的技術動作視頻和關鍵動作節(jié)點圖片,然后進一步觀察學習,再一次進行教師口令練習,簡化口令準備——轉身引拍——上步擊球隨揮。練習內容2.發(fā)球線半拉拍、短握拍擊落地反彈球(有球練習)(顛球、馬步抓球、揮拍、原地擊球、撿球)
首先通過講解練習內容和示范,以及同伴如何找到合適的位置來放球,側對球網半拉拍、短握拍準備姿勢,然后擊球中下部,最后把擊球隨揮做完整,要求不需要發(fā)力,體會動作、擊球感覺、節(jié)奏、擊球點,動作完整擊球過網,注意擊球時機球反彈到最高點擊球。通過半拉拍、半握拍的方式練習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學習,球感與球性更容易控制和判斷,然后循序漸進的到完整拉拍與正確握拍擊球,更容易找到成功的自信以及喜悅的心情來學習網球技術。組織練習分小組練習,每個小組用半個場地,同伴放球輪流進行,每人5個球,注意強調安全問題,撿球者需要注意各方向的來球,擊球完成后撿球,教師觀察指導糾正,以及語言提醒,同時也可以個別小組講解示范。然后進行集中反饋和評價,同樣選出幾名優(yōu)秀和表現一般的同學進行展示,表現一般在前然后集中討論問題所在,找出解決方案,然后觀察比較優(yōu)秀的同學展示。然后再此基礎上進一步練習。練習同時通過放置目標點如果擊中目標的獎勵5次機會擊球,提高了課堂的氛圍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練習內容3發(fā)球線完整拉拍和正確握拍練習(有球練習)
在上一個練習的基礎上改成完整拉拍和長握拍,同時增加一名輔助同學,利用球拍放在練習同學的拉拍后的動作姿勢,讓其每一次感知到自己拉拍是否完整,同時放球的同學將球拍水平置于練習者的腰部偏上的位置,目的讓練習著感觸到揮拍的動作軌跡應該從其下方通過,然后擊中球的中下部。通過互幫互助同時也提高了幫助者的對動作的學習以及練習時候應注意的問題。同樣設置目標,擊中目標不僅可以多打5個球的機會同時組內其他人需要做三個立臥撐。(也可以進行組間的對比,同時增加了團隊競爭的意識以及學習練習積極性)目的提高學生進行學習體育鍛煉的能力。
。2)變向移動身體素質
練習內容1變換口令以及肢體語言,練習快速啟動和快速移動(目的提高學生觀察、反應、靈敏變換、集中注意力,要求動作快速移動變換)。進階練習反口令練習提高學生思維活躍能力。
練習內容2兩人一組進行夾球練習,(目的結合對球的判斷提高快速啟動和變向的練習,同時可以提高平衡穩(wěn)定和身體控制能力,要求在球第二次落地前完成,完成后立即將球放到指定位置還原到起始姿勢)。練習者左右手各持一球拍,同伴適當距離的隨意方向拋球,練習者通過移動用兩球拍夾住球。
3、結束部分;
繞球場慢跑兩圈然后教師帶領放松操結合柔和的音樂進行。
教師總結本次課講評,歸還器材,布置課下的練習,師生道別
目的:有組織的結束教學活動,逐漸恢復學生的機能。提高學生發(fā)現美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以愉悅的心情結束這次課。
教學器材:網球、球拍、音響、平板、網球場、標志筒。
預計結果:預計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平均心率130——145次/分,運動密度35%——40%。預計技能達成目標80%的學生在完整拉拍擊原地球達標(10次擊球6次進入有效區(qū)域)。30%的學生可以動作舒展流暢的完成。對球有一個很好的控制,發(fā)展了變向移動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身體的控制以及對球的判斷能力,反應靈敏協(xié)調平衡能力都得到提高,通過游戲和競賽的形式提高課堂氛圍和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提高運動興趣,為終身體育打下扎實的身心基礎。同學互幫互助以及小組討論競爭等提高了團隊協(xié)作以及幫助配合,與他人的合作交際關系在教學中得到落實。
說課稿13
各位領導、老師們:
你們好!
首先,我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一單元第二節(jié)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分析
2.四類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分析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jié)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基于本節(jié)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講解水分、無機鹽、糖類和脂類知識。教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系生物學實際,大量列舉生物學事例,通過大量感性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和脂類的相關知識。講解蛋白質和核酸的知識。教師講解時要注意聯系化學知識,聯系具體的生物學事例,聯系生物體的具體功能,幫助理解相關的知識。
由于本節(jié)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生產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問題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問題2:水對于生物體是至關重要的.,水對于生物體、對于細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這種作用是如何體現的?
問題3:無機鹽在生物體內以什么形式存在?無機鹽對于細胞和生物體的作用如何?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發(fā)揮的?
問題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這些糖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生理作用?
問題5:你所知道的脂類有哪些?這些脂類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生理作用?
問題6:你所知道的蛋白質有哪些?這些蛋白質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它們對于細胞和生物體有什么重要生理作用?
說課稿14
一、教材簡析
《組歌》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一單元所選課文全部是散文詩。本文是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組歌》中的兩篇。這兩首散文詩都采用擬人手法,其中海浪的形象是一個博愛者形象,雨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兩文的想像都是緊貼著事物的自然物理特征而展開的。語言優(yōu)美、典雅、清新,其語言風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東西方讀者。
二、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本單元的單元目標是加強誦讀,在熟讀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語境,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語言,積累課文的名言警句。結合課文的特點及其在單元中的地位,目標制定如下:
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美麗的形象、意境。
2、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學習和品味文章語言與特色。
3、激發(fā)學生自由想象能力,引導學生熱愛自然。
本文是由兩首散文詩組成,這兩首散文詩都有鮮明的形象與意境,而《浪之歌》中表現了詩人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腔的愛情,同時兩文的語言優(yōu)美清新,值得反復揣摩,因此,目標1、2定為本課的學習重點。品味語言及文章特色對八年級同學來說還有相當難度,所以目標2定為教學難點。
三、教法學法的選擇
體會詩歌的情感要在朗讀中進行,教法就首選朗讀法;同時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合作交流的方法及發(fā)現探究的能力,學法定為自主合作探究式。
選擇依據:《新課程標準》“要努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是誦讀與感知。第一步,先介紹作者有關情況,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第二步教師范讀,有助于學生體會文章的感情。第三步,學生自由誦讀,全面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第四步,全班交流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在公眾場合說話能力,發(fā)表觀點的能力,同時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情況。
第二板塊是理解與欣賞。第一步,美讀你喜歡的段落、句子,并從任一角度作批注。第二步是交流,先小組再全班。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既尊重學生作為閱讀個體的差異,也讓學生的知識、能力得到互補。第三步是積累。雖然課堂上所給的時間不多,但卻提醒同學們注意積累優(yōu)美語言。
第三板塊是發(fā)現與探究。第一步,讓學生自主發(fā)現,教師對分析思路進行指導。第二步,學生交流。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預計難點是要依據事物的自然物理特征展開想象,如果學生不能發(fā)現,教師需要適時點撥。第三步,仿寫。通過對自然界景物的描繪、思考及想象,引導學生熱愛自然,啟發(fā)學生對社會、人生進行思考。
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本文抓住時間特點選取初秋季節(jié)典型景物的變化,從整體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動物,形象直觀地寫秋天豐收的景象,描繪出一幅天高云淡、五谷豐登的秋景圖,展現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認字和寫字,練習朗讀,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難點:分辨漢字,認識偏旁。了解課文內容。
二、說學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養(yǎng)成閱讀興趣是學生持續(xù)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的保證。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課件、卡片、圖片來吸引學生的興趣。
三、說教法
從本課課文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教學時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圖文結合、隨文識字的教學策略。在生字學習中,鼓勵學生采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識記。在學生識記生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程序,主要設置六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秋季美景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感官,引領學生直觀地感受秋天到來時的景色變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鋪墊。
。ǘ、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閱讀主體,應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地位。
1.請大家打開課文,認識自然段。
2.播放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請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大聲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準字音。
4.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ㄈ㈦S文識字,品讀課文
品讀學習第一自然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本環(huán)節(jié)設計,在隨文識字中,將識字教學置于一定的課文情境中,通過字理識字、加一加、文字與圖片聯系等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學過程中落實了“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的要求,引導學生學會看課文的插圖,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借助圖畫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詞語的含義。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積累豐富的詞語,為學生提供了語言訓練的機會。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扎扎實實落實本課新認識的筆畫書寫,讓學生在寫好筆畫的基礎上進行生字的整體書寫。學生通過觀察生字的結構,加深生字書寫的整體印象,從而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ㄋ模、拓展練習
1.鞏固生字:大雁南飛
2.我會說:用“秋天來了,天氣涼了”說句子。
通過生字認記練習和句式練習說話,鞏固生字的認記,練習說完整的話,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感受秋天的多樣性。
。ㄎ澹、引導學生看板書,試著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板書引領,指導學生背誦。
3.請個別學生展示。用填空形式練習背誦。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于落實本課的目標,力求背誦在課堂上進行。在熟讀的基礎上,結合對課文的內容理解、生活體驗,再現圖片,抓關鍵詞引導學生背誦。
。、作業(yè)布置,拓展延伸
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思考、去感受,從而豐富學生的體驗,為下一節(jié)課的“畫秋天”“說秋天”做鋪墊。
五、說板書設計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卑鍟仁且婚T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本課我抓住了景物的“關鍵詞”,用粘貼畫有形有字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力求言簡意賅,對教材的內容概括得精煉、正確、有趣味性。
【說課稿】相關文章:
彈力說課稿11-14
《挑山工》說課稿04-04
什么是說課稿12-16
《橋》說課稿11-26
草原說課稿12-12
《白楊》說課稿01-17
《村居》說課稿01-17
優(yōu)秀說課稿01-15
《散步》說課稿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