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過故人莊》詩詞鑒賞
《過故人莊》詩詞鑒賞1
過故人莊原文及譯文
原文: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要請我到他好客的農(nóng)家。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jié)到來時,再請君來這里觀賞菊花。
過故人莊全詩鑒賞
這首有名的田園詩,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寫。前兩句文字自然簡樸,為互敞心扉鋪設了一個合適的氣氛。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無渲染,招之即來,簡單而隨便。這正是至交之間不用客套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既顯出田家特有風味,又見待客之簡樸。正是這種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能夠為對方打開!熬G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清淡幽靜的'山村,充滿了濃烈的田園生活氣息。詩人顧盼之間,竟是這樣一種清新愉悅的感受,近處是綠樹環(huán)抱,顯得自成一統(tǒng),別有天地;遠處郭外青山依依相伴,使得村莊不顯得孤獨,并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肮嗜饲f”出現(xiàn)在這樣幽靜的自然環(huán)境中,所以賓主臨窗舉杯!伴_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更顯得暢快,令人心曠神怡,賓主之間忘情在農(nóng)事上。詩人被農(nóng)莊生活深深吸引,于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jié)再來賞菊。詩篇把恬靜秀美的農(nóng)村風光和淳樸誠摯的情誼融成一片,語言平淡,出語灑落,渾然省凈,絲毫無雕琢痕跡,于“淡抹”中顯示其魅力無限。
過故人莊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孟浩然隱居鹿門山時,對上姓田的朋友家做客這件事的描寫。作者心曠神怡,贊嘆著美麗的田園風光,創(chuàng)作出這首詩。
過故人莊孟浩然簡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
《過故人莊》詩詞鑒賞2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先簡介作者: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生于湖北襄陽。他沒有做過官,過著隱居生活。他與王維合稱為“王孟”。
這是他隱居鹿門山(離襄陽不遠之處)時寫的一首田園詩。既寫農(nóng)家恬靜的生活情景,也寫他與老朋友之間的情誼。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看,寫作的季節(jié)可能是夏末秋初。
再解釋部分詞語:1.過,拜訪。2.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故人,老朋友;莊,田莊。3.具,準備。4.郭,古城墻有內(nèi)外兩層,內(nèi)層叫城,外層叫郭;這里的郭,應指村莊的外墻。5.場圃,場,是指翻曬糧食,碾軋谷物的空地;圃,菜園。6.把酒,端起酒杯;把,是動詞,不是介詞。8.話桑麻,說說農(nóng)家事。桑麻,指桑樹和麻;這里泛指莊稼。9.就:接近,這里是欣賞的意思。
由于這首詩通俗易懂,加之我對一些詞語做了解釋,所以,就不再用白話翻譯了。
賞析這首詩。
我想試用“起承轉合”這4個字,來分析這首詩獨特的寫作藝術。
一.先說首聯(lián)(即一、二兩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敘事藝術。
這兩句似乎只是一般的敘事,告訴讀者的,就是有人請詩人吃飯而已。但你仔細想想,就會覺得其中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請注意詩句中的兩個人(“故人”“我”)與兩種食物(“雞”“黍”):“故人”和“我”,表明兩人之間的親密關系;“雞”和“黍”,則是告訴讀者,他們吃的是有肉有米的田家飯,而不是山珍海味式的佳肴。此外,還應注意詩人用的3個動詞:“具”“邀”“至”!熬摺笔菧蕚洌灰粋字就寫出了“故人”的盛情;而有“邀”即“至”,則不僅寫出了“故人”對“我”定會應邀的堅信與期盼,也寫出“我”接到“邀”的信息之后的欣喜與迫不及待的行動。于是,詩的起筆兩句,就使農(nóng)家情趣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躍然紙上了。
二.再說頷聯(lián)(即三、四兩句)“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典型化寫景藝術。
1.這兩句是對“至田家”的承接:詩人來到故人的“田家”放眼一望,這里風光無限,使他應接不暇。如何把他感受到的美景分享于讀者呢?詩人匠心獨運,采用了典型化寫景藝術,即是在滿目繽紛的景物中,選取最能代表“田家”恬靜特點的那些鏡頭。這就是,環(huán)繞在村邊的綠樹與橫亙于莊外的青山。一個“綠”字,一個“青”字,把明媚如碧且秀色可餐的世界頓時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用今天的時髦詞語來形容,故人的田莊就是一個天然大氧吧!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兩句詩只10個字,就使我們的'眼睛(視覺)、鼻子(嗅覺),甚至嘴巴(味覺),共同享受到了絕美的農(nóng)村風光與靜謐的田園生活。
三.接著說頸聯(lián)(即五、六兩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轉折藝術。
頸聯(lián)兩句至少有三大特點。
1.由寫物轉到寫人。頷聯(lián)純粹是寫物的,好像詩人用照相機為我們拍攝了兩張風景照片似的;而頸聯(lián)則主要是寫人的。但這種轉折并不突然,因為前面寫的景物太美了,所以就要打開窗戶再看看。這一看不要緊,又發(fā)現(xiàn)了面前的“場圃”,于是又由“場圃”想到了“桑麻”。而其中的“開”和“面”,“把”和“話”這4個動詞,又極其形象地寫出了“我”和“故人”一邊喝酒、一邊神聊的情態(tài)。
2.由寫遠景轉到寫近景!熬G樹”在“村邊”,“青山”在“郭外”,這都是遠景;而“面場圃”與“話桑麻”卻在屋里,在眼前,都是近景。一遠一近,既寫出了“田家”無時不美、無處不妙的景物,更寫出了詩人與故人之間奇景共賞、酒肴共嘗的真摯友情。
3.由靜態(tài)描寫轉到動態(tài)描寫。頷聯(lián)中,不管是“村邊合”的“綠樹”,還是“郭外斜”的“青山”,都是靜景;表現(xiàn)靜景的寫法,就叫做靜態(tài)描寫;而頸聯(lián)中的“場圃”與“桑麻”,由于它們前面有表示動作的“面”與“話”,所以,二者就結合成為活的景物了;寫這樣的景物,我們就稱之為動態(tài)描寫。詩人如此轉化描寫手法,絕不是刻意玩弄寫作技巧,而恰恰是他與故人置身于流觴曲水的環(huán)境中,得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傾訴心聲的最佳方式。
四.最后說尾聯(lián)(即七、八兩句)“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空白藝術。
尾聯(lián)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也是前三聯(lián)的焦點。你看,前面的三聯(lián)共6句詩,寫出摯友相聚時天地所賜的美好景象,以及他們促膝傾談的快樂。但,最后是寫潸然淚下的擁抱呢,還是寫依依不舍的話別呢?如果這一筆寫得無精打采,或者人云亦云,那就如同詩人前面畫出的龍身雖然色彩斑斕,而且活潑可愛,但最后畫出的眼睛卻是暗淡無光,或者缺少靈氣了。而與王維齊名的孟浩然則是獨辟蹊徑,寫出了讀者很難想到的詩句來。他把這天領略到的自然風光與人文佳作,以及他感受到的無窮幸福與深厚情誼,全部集中于最后兩句詩中。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兩句是誰說的?是“故人”說的?還是“我”說的?還是詩人心里想的?有人這樣寫道:“孟浩然深深為農(nóng)莊生活所吸引,于是臨走時,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將在秋高氣爽的重陽節(jié)再來觀賞菊花和品菊花酒。”這顯然是強加于詩人的。也許有人問:“那你說是誰說的?”答曰:“不知道!贝竽懖聹y一下,詩人是不是有意留下一個空白,讓讀者自己想象呢?
2.“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兩句中的“還”字當什么講?我們知道,某一個字的讀音與其含義必須放到一定的語境中,才可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就這首詩而言,“還”字可以有3個讀音,有3種講法:讀 huán時,可當“回”講;讀hái時,可當“再”講;讀xuán時,同“旋”,可當“立即”講。究竟哪一個是詩人的意思呢?詩人沒說,那就只能見仁見智了。可奇怪的是,無論你解釋成哪一個意思,都毫無例外地能夠表達“故人”與“我”之間的親密關系,以及他們對相聚的期待。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兩句是詩的結尾,也是詩的開頭。說結尾,就是起承轉合的“合”,是對全詩的回顧與總結;說開頭,就是繪制了下一首詩的藍圖。
【《過故人莊》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過故人莊作文12-11
《過故人莊》 之一08-16
《過故人莊》 之二08-16
故人莊作文01-07
《詩五首》有關資料:《過故人莊》賞析08-16
古詩兩首贈汪倫過故人莊08-15
余映潮《過故人莊》《游山西村》課堂實錄08-16
韋莊的詩詞02-06
詩詞鑒賞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