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1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賞析: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xì)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nèi),即樹陰密而且深!都t樓夢》里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dāng)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因此,“夏日長”是和“綠樹陰濃”含蓄地聯(lián)在一起的,決非泛泛之筆。
第二句“樓臺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nèi)的樓臺倒影!叭搿弊钟玫脴O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臺倒影,當(dāng)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臺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fēng)吹來,水光瀲滟,碧波粼粼。詩人用“水精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fēng)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臺倒影,多美!其二,觀賞景致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后才感覺到起風(fēng)了。夏日的微風(fēng)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精簾動微風(fēng)起”。如果先寫“微風(fēng)起”,而后再寫“水精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dāng)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詩的最后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致,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氣!耙辉合恪,又與上句”微風(fēng)起”暗合。
詩寫夏日風(fēng)光,純乎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diào)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xiàn),然而我們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2
《夏初雨后尋愚溪》
悠悠雨初霽,獨繞清溪曲。
引杖試荒泉,解帶圍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營營,嘯歌靜炎燠。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悠悠雨初霽,獨繞清溪曲!膘V是指雨后或雪后轉(zhuǎn)晴。久雨初晴,詩人獨自來到清澈的小溪旁,順著彎彎曲曲的溪岸行走。好像是在暗喻他前半生的經(jīng)歷,如同在綿綿的春雨之中,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彎路,終于找到“愚溪”這塊“世外桃源”。第三、四句:“引杖試荒泉,解帶圍新竹。”寫他看到荒野中的清泉,忍不住舉起手中的拐杖去試探深淺;并且將自己身上的帶子解下,把那些倒伏的嫩竹捆扶起來。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突出自己的行動。似乎是在自我表白:雖然獨自一人被貶到永州,但是他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利用手中的筆,去試探清泉的“深淺”,什么毀謗、誣陷與攻擊,統(tǒng)統(tǒng)撇在了腦后;同時,還要對那些后學(xué)晚輩之類“嫩竹”,盡力給予關(guān)照與扶持。
第五、六句:“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睂懰郧敖(jīng)常為了功名利祿之類事情而沉吟不已,白白地浪費了許多光陰;但為了實現(xiàn)“利安元元”的遠(yuǎn)大抱負(fù)和理想,又懼怕什么孤獨與寂寞呢?那些東西,本來就是自己應(yīng)該預(yù)料得到的結(jié)果。第七、八句:“幸此息營營,嘯歌靜炎燠!睜I營是謀求的.意思;炎燠是指天氣極熱。
《夏初雨后尋愚溪》,跟他同時期的許多詩文都有所不同,格外豁達(dá)、樂觀,不再為自己的處境而煩惱,不再為日后的前程而困擾,給人一種“解脫世俗塵網(wǎng)的束縛、超越人世間煩擾與困惑”的嶄新的精神風(fēng)貌。他堅持了這種在困境中頑強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和勇往直前、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才使得困居“南荒”的十年,成了柳宗元生命里程中嶄新的拼搏時期,鑄就了唐代文學(xué)史與思想的又一座豐碑。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3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賞析:
這首詞較真實地反映了封建社會里,一個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識分子愁苦寂寞的心情。上片寫江南初夏景色,將羈旅愁懷融入景中。下片抒發(fā)飄流之哀。此詞整體哀怨卻不激烈,沉郁頓挫中別饒情味,體現(xiàn)了清真詞一貫的風(fēng)格。
一開頭寫春光已去,雛鶯在風(fēng)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這里化用杜牧“風(fēng)蒲燕雛老(《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紅綻雨肥梅(《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意。兩句對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詞作動詞用,極其生動。“午陰嘉樹清圓”,則是用劉禹錫《晝居池上亭獨吟》“日午樹陰正”句意,“清圓”二字繪出綠樹亭亭如蓋的景象。以上三句寫初夏景物,體物極為細(xì)微,并反映出作者隨遇而安的心情,極力寫景物的美好,無傷春之愁,有賞夏之喜。但接著就來一個轉(zhuǎn)折:“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薄蟀拙右踪H官江州,在《琵琶行》里說的“住近湓江地低濕”,溧水也是地低濕,衣服潮潤,爐香熏衣,需時良多,“費”字道出衣服之潮,一“費”字既具體又概括,形象裊裊,精煉異常,則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作者在這里還是感到不很自在吧。接下去又轉(zhuǎn)寫:此地比較安靜,沒有嘈雜的市聲,連烏鳶也自得其樂!叭遂o”句據(jù)陳元龍注云:“杜甫詩‘人靜烏鳶樂’!苯癖径偶療o此語。正因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領(lǐng)略烏鳶逍遙情態(tài)!白浴弊謽O靈動傳神,畫出鳥兒之無拘無束,令人生羨,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悶。周詞《瑣窗寒》云:“想東園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樣有無窮韻味!靶颉本淙詫戩o境,水色澄清,水聲濺濺,說明雨多,這又與上文“地卑”、“衣潤”等相互關(guān)聯(lián)。小橋外,溪不清澄,發(fā)出濺濺水聲。似乎是一種悠然自得之感。但緊接著又是一轉(zhuǎn):“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白居易既嘆“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詞人在久久憑欄眺望之余,也感到自己處在這“地卑山近”的溧水,與當(dāng)年白居易被貶江州時環(huán)境相似,油然生出淪落天涯的感慨。由“憑欄久”一句,知道從開篇起所寫景物都是詞人登樓眺望所見。
下片開頭,換頭“年年”,為句中韻!稑犯该浴吩疲骸霸~中多有句中韻,人多不曉,不惟讀之可聽,而歌時最要葉韻應(yīng)拍,不可以為閑字而不押,又如《滿庭芳》過處‘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韻,不可不察也!比渥試@身世,曲折道來。以社燕自比。社燕在春社時飛來,到秋社時飛去,從海上飄流至此,在人家長椽上作巢寄身。瀚海,大海。詞人借海燕自喻,頻年飄流宦海,暫在此溧水寄身。既然如此,“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姑且不去考慮身外的'事,包括個人的榮辱得失,還是長期親近酒樽,借酒來澆愁吧。詞人似乎要從苦悶中掙脫出去。這里,點化了杜甫“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絕句漫興》)和杜牧的身外任塵土,尊前極歡娛(《張好好詩》)。“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又作一轉(zhuǎn)。在宦海中飄流已感疲倦而至憔悴的江南客,雖想撇開身外種種煩惱事,向酒宴中暫尋歡樂,如謝安所謂中年傷于哀東,正賴絲竹陶寫,但宴席上的“急管繁弦”,怕更會引起感傷。杜甫《陪王使君》有“不須吹急管,衰老易悲傷”詩句,這里“不堪聽”含有“易悲傷”的含意。結(jié)處“歌筵畔,承上“急管繁弦”!跋劝掺≌,容我醉時眠,則未聽絲竹,先擬醉眠。他的醉,不是歡醉而有愁醉。絲竹不入愁之耳,唯酒可以忘憂。簫統(tǒng)《陶淵明傳》:“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痹~語用此而情味自是不同!叭菸摇倍郑朕o宛轉(zhuǎn),心事悲涼。結(jié)語寫出了無可奈何、以醉遣愁的苦悶。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4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賞析:
首聯(lián),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氣,恰又是雨過天晴的時候。通過描淺白的語言,在春盡夏初之際,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麗畫面躍入讀者的視野。
頷聯(lián),描述了下過雨后,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凈,青翠怡人了。詩人調(diào)動讀者熟悉的.景物布置了一個清明和暖的氣氛,使整首詩充滿了雨和夏的味道。
頸聯(lián),通過描述眼前沒有隨風(fēng)飄蕩的柳絮這一情景。這句是有寄托的,寄托出詩人不是因風(fēng)起舞的柳絮,意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隨便附和。
尾聯(lián),指出了向日葵向著太陽開放這一景象,也是有寄托的。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隨風(fēng)轉(zhuǎn)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陽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
整首詩描述了變化的畫面,詩人不喜雨絲蒙蒙的南山,也不贊隨風(fēng)飛舞的柳絮,而把獨鐘給了葵花,不難發(fā)現(xiàn)詩人非獨愛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詩人久在官場,自是看夠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不愿詩人本人"摧眉折腰"隨風(fēng)飄擺,終而選擇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陽光,這也許才是葵花的可愛之處。詩人托物言志,意即對皇帝忠貞不貳,會永遠(yuǎn)像葵一樣忠心于國家。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5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柳庭風(fēng)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fēng)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賞析:
這首回文詞是作者“回時閨怨”中的“夏閨怨”。上片寫閨人晝寢的情景,下片寫醒后的怨思。用意雖不甚深,詞語自清美可誦!傲ァ倍,關(guān)鍵在一“靜”字。上句云“風(fēng)靜”,下句云“人靜”。風(fēng)靜時庭柳低垂,閨人困倦而眠;當(dāng)晝眠正熟,清風(fēng)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寫“靜”,卻從不同角度著筆。靜中見動,動中有靜,頗見巧思。三、四句,細(xì)寫晝眠的人。風(fēng)吹香汗,薄衫生涼;而在涼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變化在“薄衫”與“薄汗”二語,寫衫之薄,點出“夏”意,寫汗之薄,便有風(fēng)韻,而以一“涼”字串起,夏閨晝眠的形象自可想見。過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動。她那紅潤的手兒持著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而這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紅潤的手兒。上句的“冰”是名詞,下句的“冰”作動詞用。古人常在冬天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詩“公子調(diào)冰水,佳人雪藕絲”,寫以冰水拌藕,猶此詞“手紅”二句意!袄尚︸罱z長,長絲藕笑郎”,收兩句為全詞之旨!芭航z長”,象征著人的情意綿長,古樂府中,常以“藕”諧“偶”,以“絲”諧“思”,藕節(jié)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讀曲歌》:“思?xì)g久,不愛獨枝蓮(憐),只惜同心藕(偶)!弊匀,郎的.笑是有調(diào)笑的意味的,故閨人報以“長絲藕笑郎”之語。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領(lǐng)情或是不識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絲之長,末句始露出“閨怨”本意。
這首詞在格律、內(nèi)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詞的要求,同時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氣派,實為難得。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6
《暑旱苦熱》
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yuǎn)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賞析:
王令是北宋較有才華的詩人,深受王安石贊賞。這首《暑旱苦熱》是他的代表作。詩馳騁想像,得唐李賀詩神髓。 詩圍繞暑熱寫。暑天的清風(fēng)是人喜愛歡迎的,但詩說清風(fēng)本來能送涼,現(xiàn)在卻無力驅(qū)除熱浪,表示對清風(fēng)的失望,加深暑熱給人的難受。詩用了一個“屠”字,令人嘆為觀止。
詩人在用這字時,不言而喻是把風(fēng)當(dāng)作了刀。古人把風(fēng)比作刀,都是說寒風(fēng);賀知章“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歌頌的'是風(fēng)的巧,與說風(fēng)的凜冽屬不同的范疇。王令在這里把風(fēng)比作刀,是寄希望于風(fēng),表示對熱的強烈憎惡。次句與首句一樣,也是故作拗折。日落后天就會涼快一些,可太陽偏偏仿佛膠住了,動也不動,猶如生了翅膀,飛上了山!爸帷倍,固然是由神話傳說日中有三足烏而后世往往以“金鳥”稱太陽聯(lián)想而來,但王令首次運用,充滿生新感。落日飛上天當(dāng)然是假象,卻很深刻地表現(xiàn)了盼望太陽趕快墜落、涼爽快些到來的心理,大似后來《西廂記》中張生盼日落,說太陽黏在天上,“捱一刻似一夏”的迫切難忍的心情。
頷聯(lián)轉(zhuǎn)入議論,還是表現(xiàn)“苦熱”,又照應(yīng)“暑旱”。三伏干旱,其熱尤盛,天旱得久了,眼前的小河小溝便都干涸,但干旱似乎沒有盡頭,使人們不禁擔(dān)心連江海也將枯竭。暑天正是莊稼生長最需要水的時候,如此干旱,收成即將無望,生計將出現(xiàn)危機,于是詩人由擔(dān)心變成對上天的責(zé)問:“天難道不怕銀河也會因此而干枯嗎?”這聯(lián)雖是議論,但由地上的江海而想到天上的銀河,思路廣闊奇特。
頸聯(lián)宕開一層,由熱想到避熱,F(xiàn)實中既然沒有可以躲避的清涼世界,詩人的思緒便飛向了虛幻的神仙世界。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侖山頂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萊島,四季陰涼。對熱想冷,由暑思冰雪,是詩人常用的構(gòu)思,如杜甫《早秋苦熱堆案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履層冰!蓖趿钣杀┒M一步擴展到神仙所居地的高寒,更為奇特。人間苦熱,屬意仙境,詩意到此似乎已盡,王令卻又把思路猛地拉回,說即使有神山仙島、清涼世界,但不能與普天下人一起享受,自己決不會獨個前往。這尾聯(lián)直接展示詩人廣大的胸懷,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完全一致,也是他“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王安石語)的品質(zhì)的表現(xiàn)。同時,“手提天下”,又展現(xiàn)了詩人勃勃壯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
王令這首詩力求生硬,想象奇特而不怪譎,在宋人詩中比較少見,詩既有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又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濟世拯民的思想。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7
《桑茶坑道中》
晴明風(fēng)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賞析:
此詩寫的是桑茶道中所見的兒童牧牛情景,展現(xiàn)了夏日江南田野水邊的景色。此詩詩中有畫,意韻悠長。詩人擷取春末夏初田園憩息的小景,以作畫法表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每一句都是一幅畫面,畫面之間又是相互聯(lián)系著。遠(yuǎn)景寫意,著色粗放淋漓;近景寫人,工筆勾勒,細(xì)致入微。 此詩語言淺顯易懂。首句寫得平易,“晴明風(fēng)日雨干時”,點明一個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陽光透亮,風(fēng)兒流暢,地面的積水正被陽光蒸發(fā),被風(fēng)兒吹干。一雨一晴,風(fēng)調(diào)雨順,又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好時光。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動的!安轁M花堤水滿溪”,在這樣好的氣候條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齊平,這種情景用“滿”字是合適的,常見的;而以“滿”字寫堤上花兒草兒繁盛之狀,原也不足為奇,但“滿”在這里作為動詞,仿佛青草有意識地去裝點堤岸一般,這就生動有趣了。這樣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處啊。于是,詩人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童子柳陰眠正著”,童子在柳樹的濃蔭下酣睡。在詩的節(jié)奏上,第三句是個頓挫。前兩句寫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滿生氣和動態(tài),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潑可愛的孩子),卻呼呼大睡,一動不動。輕快的詩歌節(jié)奏在這里仿佛停了下來,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緒上的頓挫,是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蓖拥呐T谀膬耗?牛兒吃著吃著,已經(jīng)挪到了柳陰的'西邊去了。因為牧童的安然靜止睡眠,使牛兒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動著。畫面因牛的活動,又活動起來。這樣一靜一動,和諧自然。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態(tài)寫活了,富有生活氣息。
這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由雨而晴,由濕而干,溪水由淺而滿,花草于風(fēng)中搖曳,大自然充滿了生機的律“動”;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蔭下酣睡的自然悠閑的“靜”,加上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的時動時靜,形成了這首詩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樸素的美感。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8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賞析: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fēng)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zhì)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jié)不同的風(fēng)光,是足可留戀的。這兩句是寫六月西湖給詩人的總的感受!爱吘埂倍,突出了六月西湖風(fēng)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lǐng)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詩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艷的畫面:“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边@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fēng)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lán)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shù)空間,涂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么嬌艷、那么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zhuǎn)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此破降墓P墨,展現(xiàn)了令人回味的藝術(shù)境地。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9
《夏夜嘆》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xì),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
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況復(fù)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賞析:
《夏夜嘆》一詩從內(nèi)容上看可分四段,開頭一段四句,中間兩段各八句,結(jié)尾一段四句。
開頭四句寫詩人日暮思風(fēng)。詩人感嘆白日漫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到夜晚?崾铍y耐,使詩人的心情煩躁。他希望能夠喚來萬里長風(fēng),疏解夏日的燥熱!坝廊詹豢赡海渍舳疚夷c”是對酷暑的控訴;“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是對清涼的期盼。這四句的日暮思風(fēng)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華月”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夏日夜涼之景: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詩人感嘆仲夏之夜太過于短暫,白日漫長。他的詩道出了人民的心聲,夏日的夜晚哪里是微涼啊,只能說不是很熱罷了,要是夜再長一些,也許會涼快點兒!詩人打開窗戶,能看到夜色下的細(xì)微之物、昆蟲振翅飛翔。他便由此聯(lián)想到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dāng)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這八句寫詩人納涼時的情形,物情各適,引起下文八句的征人。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夜熱之感。詩人由景聯(lián)想到人,想到那些執(zhí)戈的征人(士兵),一年到頭守衛(wèi)邊疆,想到他們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澡呢?他們苦于炎熱,卻只能無可奈何!他們整夜在敲擊刁斗忙于警戒,雖然身穿官服,卻還不如早日回到故鄉(xiāng)。這八句是詩人由納涼時的所見引發(fā)的所思。
最后四句是詩人夜觸所聞,而傷嘆世事。詩人期盼著太平盛世,而這四句詩似乎表現(xiàn)出此時他對唐肅宗以及朝廷中把持大權(quán)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此詩主要寫的是窗下納涼的情景以及引發(fā)的思慮,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對社會民生疾苦的關(guān)懷之情。全詩寫景細(xì)致,寫情深切,語言質(zhì)樸,音調(diào)鏗鏘。
關(guān)于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10
《夏日登車蓋亭》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
賞析:
這首詩,著意刻畫了作者貶官后的閑散之態(tài)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凹埰潦碇穹酱玻志霋仌鐗糸L。”這兩句說:游亭之后,便躺在紙屏遮擋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會兒陶淵明的詩,感到有些倦怠,便隨手拋書,美美地睡了一覺。詩人是“夏日登車蓋亭”的,因而,讀了“紙屏、石枕、方竹床”,寫得氣清意爽;讀了“手倦拋書、午夢長”,表現(xiàn)了詩人閑散之態(tài);并且從“午夢長”中,還透出一點半隱半露的消息,這要聯(lián)系下文來理解。
唐代詩人王維寫過一首《酬張少府》:“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边@首詩一方面明示作者“萬事不關(guān)心”,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聽“漁歌入浦深”的情狀,所以歸隱的題旨比較明顯。而蔡確這首詩,卻僅以“莞然獨笑”、“數(shù)聲漁笛”揭示主旨,這就比王維之詩更形委婉;更具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冻o·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fù)與言!蓖跻荨冻o章句》注:“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濁,喻世昏暗,宜隱遁也。”描寫閑散生活,委婉抒發(fā)歸隱之志,便是這首詩的主旨。
【夏天的詩詞鑒賞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詩詞鑒賞08-16
語文 -詩詞鑒賞08-16
詩詞名句鑒賞11-03
《對酒》詩詞鑒賞03-17
思鄉(xiāng)的詩詞及鑒賞10-01
詩詞鑒賞:現(xiàn)代詩詞古代詩詞08-17
李賀的詩詞鑒賞11-22
漁翁柳宗元詩詞鑒賞12-07
《春望》詩詞鑒賞09-25
古詩詞鑒賞集錦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