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衛(wèi)星運行時間》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衛(wèi)星運行時間》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衛(wèi)星運行時間》說課稿1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衛(wèi)星運行時間》,首先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材來做一些分析。
一、說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jié)課內容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中的第一課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教學,位于書本的第33頁到34頁。
衛(wèi)星運行時間是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在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現的情境雖然離學生生活比較遠,但是學生通過媒體、網絡和書籍已經了解了許多相關的知識,通過情境教學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掌握豎式計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豎式計算。
難點:掌握豎式計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jié)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我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
教法:
《衛(wèi)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拓展的。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學習本課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討論、交流來獲得新的知識。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觀察的教法來進行,同時結合實際操作、思考等輔助教學方式。
學法:作為學生在目前階段已有的知識機構,對豎式計算的方法已經能夠掌握。因而在學法上,我將采取引導及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
五、說教學過程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1、復習
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乘法運算?接著讓學生幫忙解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算式,從而使得已學的豎式計算方法得到復習和鞏固,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提供書上的主題圖: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與繞21圈”這兩個信息,讓學生非常明確地提出問題:21圈要多少時間?并列出算式:114×21。
這樣的設計,減少了學生在此時提出與本課無關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信息、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
3、估算
讓學生先估算一下“衛(wèi)星繞地球21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估算,用自己對數及數量關系的理解,培養(yǎng)數感并對計算結果進行把握,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為下面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計算方法114×21如何解決這道乘法題的計算,是學生面臨的新問題前面的估算環(huán)節(jié)就為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計算提供了多種策略。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豎式計算等。將學生反饋的計算方法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反思。通過觀察發(fā)現各種不同的計算方法中算理與豎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豎式計算,重點講解豎式計算的算理。讓學生在評價和傾聽的過程中,發(fā)現、感悟,從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練習
算一算書本34頁練習第一題。
在學生計算時,教師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和疑問作為糾錯題,再次讓學生自己出診,找出病因,提高運算能力。
針對學生學習實際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改錯題,更有指向性和針對性。
然后,引導學生說一說,通過剛才的計算,在計算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并關注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情況。
6、鞏固性練習
集體獨立計算書本34頁練一練第三題。
數學課是做數學而不是說數學,加強學生的計算練習,從中找到計算的技巧和計算時應注意的地方,也可以進一步讓學生掌握計算算理。
7、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這樣的提問有利于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結能力和自信心,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衛(wèi)星運行時間》說課稿2
今天我講課的內容是:北師大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中的《衛(wèi)星運行時間》即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教學。
一、說課標:
《數學課程標準》對計算這塊知識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教學,應減少單純的技能訓練,避免繁雜的計算和程式化的敘述算理,鼓勵算法多樣化,將運算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等;谝陨蟽热荩覍滩倪M行了分析.
二、說教材
《衛(wèi)星運行時間》一課是學生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根據課程標準具體內容要求,對乘法的整數計算只要求是三位數乘兩位數。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運算意義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進行充分的交流。
三、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學習本課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討論、交流來獲得新知。教材中呈現的情境雖然離學生生活遠些,但學生通過教師簡單介紹,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愛科學、愛祖國教育。
四、教學目標定位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三位數乘兩位數積的范圍,并逐步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2、能結合已有知識,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進行正確計算。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通過對衛(wèi)星運行時間的計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愛科學、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筆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正確筆算
五、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提供書上的主題圖: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這個信息,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分析信息、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與提出問題能力。
2、估算
讓學生先估算一下衛(wèi)星繞地球21圈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估算,用自己對數及其關系的'理解,培養(yǎng)數感并對運算結果進行把握,培養(yǎng)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為下面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計算方法
114×21如何解決這道乘法題的計算,是學生面臨的新問題。前面的估算環(huán)節(jié)就為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提供了多種策略。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如學生提出:114×20+114、100×21+24×21、114×3×7、110×1+4×1+110×20+4×20、10×1+4×1+110×20+4×20、豎式計算等,并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反思。通過觀察發(fā)現各種不同算法中算理與豎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學習豎式計算。讓他們在評價與傾聽的過程中去發(fā)現,去感悟,去提升。
4、形成性練習:
(1)、305x28=
(2)、森林醫(yī)生
。3)、筆算
(4)、解決實際問題
《衛(wèi)星運行時間》說課稿3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本節(jié)課是將已有知識遷移到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學習中。計算上難度不是很大,所以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但學生可能會在估計積的范圍和建立各種算法間內在聯(lián)系上出現問題,特別是算法中出現的表格法要讓學生建立與其他方法的聯(lián)系上會比較難。
三、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兩、三位數乘法的積的范圍。
2.探索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并樂于與同伴交流算法。
3.培養(yǎng)計算興趣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利用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三、教材處理
在理解尊 重教材的基礎上,適當整合并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
1、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加入翟志剛的視頻圖片。
2、變基礎練習試一試“先估后算“為”先算后估“!境鍪尽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重點掌握豎式計算法。
2、教學難點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豎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與各種算法間的聯(lián)系。
五、教法和學法
教法:因這個內容是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觀察比較的同時結合實際操作、思考等輔助教學方式。
學法:從學生目前階段已有的知識結構看,對豎式計算的方法已經能夠掌握。因而在學法上,我將采取引導及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作業(yè)紙、板帖卡片、直尺。
學生準備 教材、練習本、筆、尺
七、教學流程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我從四個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教學流程:
。ㄒ唬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閱兵式方陣圖,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為新知學習做好熱身鋪墊。
2、出示主題圖和翟志剛的視頻圖片,引出課題——衛(wèi)星運行時間。圍繞“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用乘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從而引出衛(wèi)星繞21圈需要多少時間。
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如:1、(圈數為一位數或整十數)需要多少時間?【可直接解決,引導學生再次體會乘法意義,并口算結果。】
2、繞156圈需要多少時間?……【本節(jié)課不能解決或是不適合這節(jié)課解決的,暫時放入問題銀行。等等】
如學生提不出我們所需要的數據時,可以及時的將所需解決的問題直接由教師提出!但一定要先處理三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并板書副標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ǘ、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結合情境進行估算。
2、具體計算,探索計算方法。
。1)獨立計算。
。2)同桌交流。
(3)全班共享
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算法:
、 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
、诳谒悖ǚ纸獬藬担114×21=114×7×3=798×3=2394
【如果把21換成23,不能分解成兩個一位數相乘的形式,引導理解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
、圬Q式筆算
學生介紹,教師適時指導學生表達并輔助板書。理解列豎式計算的思路。
④ 表格口算
如出現這種算法的,教師引導學生表達,表格中每一個數據的。
【對于這種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學生都掌握,這樣學起來就不會很吃力了。】
。4)自讀教材
如果教材中呈現的四種方法沒有全部出現時,教師引導學生看書自學,再由看懂的同學來匯報介紹,這樣不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讓學生有了看書的機會,又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的能力。
、硨φ毡容^,總結方法。
通過比較優(yōu)化算法。比較豎式與口算、表格計算法,發(fā)現計算道理一樣,但豎式又具有書寫簡潔的特點,適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議學生一定要認真學習豎式的方法。
。ㄈ、鞏固練習,應用提升。
基礎練習
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書上34頁試一試中的兩道題)。
2.豎式計算。(書上練一練的第1題)
3、我是森林醫(yī)生。
提高練習
、倬氁痪毜3題
、赑34練一練第4題
(四)、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你認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較好?哪里還需要加強?能說一說乘法豎式計算要注意什么嗎?
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對自己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計算技能。
八、板書設計
恰當的板書設計有利于學生把握本課知識的重、難點。雖然基本清晰地呈現了豎式計算的過程,表明了算理,但規(guī)范的豎式書寫板書及課題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題中獲得的信息,也要以簡明的形式呈現在黑板上,有利于學生把握提問與解答的關鍵。
附板書設計:
衛(wèi)星運行時間——兩、三位數乘法
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繞地球21圈需要多長時間?(2200——2400)
114x21=2394(分)
114×20=2280 1 1 4 1 1 4 ×3 ×7
114×1=114 × 2 1 =342 ×7
2280+114=2394 ———— =2394
1 1 4
2 2 8
————
2 3 9 4
答:繞地球21圈需要23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