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音樂論文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音樂論文1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二十世紀聯(lián)邦德國音樂家卡爾·奧爾夫本著“一切從兒童出發(fā),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原則創(chuàng)建的一種獨特的音樂教學方法,其特點是富有表現(xiàn)力、強調主動精神及尊重人身上對音樂最原始的熱情,鼓勵學生在親身體驗過程中以主動的姿態(tài)去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目前,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欣賞課堂上有了多方面的應用。
一、優(yōu)化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效果
。1)活躍課堂氛圍
我們熟悉的音樂欣賞課不外乎是老師播放一些經典曲目,這樣的音樂欣賞課帶給學生的僅僅是枯燥的旋律而已,學生對于老師將要進行的教學步驟爛熟于胸,課堂氛圍十分無味。但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每個學生都可以以肢體、表情、聲音等形式來表達自己獲得的感受,課堂氛圍因此變得和諧愉快。
。2)減小學生的課堂壓力
在以往音樂欣賞課堂上,老師通常會為了讓課堂更加活躍而采取讓學生發(fā)言的方式,學生們被強制要求表達自己在音樂欣賞中獲得的體會和感受,這為那些對于音樂相對不敏感的學生帶來了不小的課堂壓力。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讓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音樂欣賞中來,學生會獲得比以往更多的觸動,而且也不用單純地用語言去描繪自己的內心,搖頭、揮手等動作均可流露出自己的感情。
(3)彌補學生對于音樂欣賞的個體差異
傳統(tǒng)音樂欣賞教材大多給出了作品的情感基調和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等信息,這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和禁錮。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卻能彌補這種差異,學生只需用心體會音樂中的情與美并從中獲得自己的獨特體驗即可,不必在乎教材和他人,這給了學生一個更廣闊自由的空間去放飛自己的音樂感覺,從而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
二、擺脫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局限
(1)尊重學生的個體性
傳統(tǒng)音樂欣賞教學不能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感受音樂的空間,教師習慣于將教材上的描述和自己的體驗強加給學生,這讓音樂欣賞失去了意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性,讓學生自由主動地去感受音樂中流淌著的美。
。2)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
每個小學生都是新鮮的生命,他們在任何方面都保留著無限的可能性和創(chuàng)造力。由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通常會采用音樂游戲、隨意舞蹈等方式來啟迪學生,學生有充足的自主空間去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這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有著顯著的作用。
(3)讓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回歸自然
奧爾夫說過:“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音樂家,但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音樂欣賞家。”也許普通人沒有機會也沒有天賦成為演奏技藝高超或能寫出壯麗樂章的音樂家,但是深深扎根于人類最原始血液中的.音樂元素卻能在無形之中讓人類與音樂在靈魂深處產生共鳴,這點在小學生身上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讓學生時刻處于輕松投入的狀態(tài),學生可以用最舒適最自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在音樂欣賞課上產生的獨特感覺。
三、深化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
。1)挖掘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
音樂是自然與生命的交流,它是世界上最為和諧也最能抵達人內心的交流方式。小學音樂教育的本質目的就是發(fā)掘出學生內心深處對音樂的熱枕,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宗旨就是讓兒童在寬松的氛圍下盡可能地激發(fā)出內心對音樂的熱愛。
。2)增加學生在音樂欣賞中的審美體驗
人在音樂中會產生繁雜情感,而這些情感的復雜程度與人的經歷體驗也有關。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一個獨特的方式就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增加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和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能夠感同身受,從作者的角度出發(fā),盡可能深刻而真實地感受作者想要傳達的感情。同時,這樣能激起學生心中更多的共鳴,增加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的審美體驗。
(3)讓學生的音樂感受得以宣泄
音樂是人的本能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宣泄自己在音樂欣賞中獲得的審美感受,而這種最基本的需求在傳統(tǒng)音樂課堂上卻不能得到滿足。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教師不會要求學生做什么,也不會點名要誰說什么,只會用一些必要的語言、表情暗示來引導學生進入一個更唯美的音樂審美空間。
四、結語
奧爾夫教學法的魅力不在于快速教會學生一些歌曲或是演唱技巧,而是在于能讓學生親密接觸音樂,小學音樂欣賞課不必要求學生能夠細致入微地體會到作者創(chuàng)作曲目時的復雜情感,只要學生能在音樂的熏陶中找到對音樂這種高雅藝術形式的濃厚興趣,他們對于音樂的深入鉆研就會水到渠成,只有學生真正主動渴望得到音樂環(huán)繞耳畔的愜意,他們才會去接觸更多的音樂作品,從而提升自己的氣質修養(yǎng)等綜合素質,這也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運用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上的最為重要的意義。
小學音樂論文2
一、口琴改變傳統(tǒng)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學習的一個過程。長期以來音樂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自讀自悟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谇俳虒W中,應該提倡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進行學習,其目的是在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學會口琴吹奏技巧。
。ㄒ唬┛谇俚拇底,讓課堂多了份靈動。
小學音樂課堂中加入口琴的教學,使得課堂模式更加靈動。在教授歌曲時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音準和節(jié)奏,上課時隨手一抽,一支小小口琴就可放在嘴邊吹奏,特別方便。當歌曲舒緩時,加入手震音的配合,音樂情緒就馬上出來了,幽遠綿長;在歌曲的節(jié)奏感較強時,加入“寬嘴和弦”的節(jié)奏配合,課堂氣氛馬上就會活躍、靈動起來,此時再加上打擊樂器的配合,課堂氣氛可以達到高潮,學生會更有興趣,從而主動地去學習歌曲。
在教授欣賞曲目時,除了唱一唱主題旋律,還可以隨手拿出口琴吹一吹主題旋律,學生會在學習吹奏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去主動探究樂譜和節(jié)奏,達到吹奏準確的目標。這樣就有效地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練習中不僅學到了口琴吹奏的技能,而且提升了興趣,同時也挖掘了自身的音樂潛力,提高了音樂賞析能力。
。ǘ┛谇俚妮o助,使課堂多了份扎實。
有效性是課程教學的首要目標,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音樂課程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教學有效性不高。特別是在教授多聲部的歌曲時,我常常會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尷尬。如何讓課堂教學更加扎實有效?我常常這樣反思著。如,在教學五年級《田野在召喚》這首歌曲時,我先直接進行低聲部的演唱教學,待到低聲部總體唱準后再進行高聲部的學習,接著分配一、二大組唱高聲部,三、四大組唱低聲部。一整合,發(fā)現(xiàn)學生在演唱第一部分時還是能配合起來的,而演唱到第二部分就亂糟糟了,高低聲部亂竄,明顯就跑偏了許多,而且中間還時不時地摻雜著零零碎碎的口琴聲音,我馬上意識到可以邀請每組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幾位同學進行吹奏,輔助整個組的旋律音準。很快,我的想法得到了證實,同學們聆聽著本組同學口琴的旋律,輕聲地和著,二聲部的感覺又顯現(xiàn)出來了。
正當我得意洋洋的時候聽到了中間兩個相鄰大組的走調情況比旁邊靠墻的兩個大組嚴重。怎樣解決呢?我決定重新分組,指定中間兩組同學不唱,就是純吹奏,更有效地幫助本聲部的音準。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同學們在口琴的吹奏下確實更快地找準了自己的聲部音準。然后我又讓兩小組同學加入演唱隊伍中去,唯獨留下最中間的兩小組(左邊吹奏高聲部,右邊吹奏低聲部),在演唱歌曲時,課堂氣氛就變得非常和諧有序。最后,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唱自己聲部的同時去關注另一個聲部的走向,并在黑板上用圖形譜的方法畫了上下兩條旋律線,上面高聲部旋律走向,下面低聲部旋律走向,讓同學們更清楚地辨別和演唱。這樣培養(yǎng)了音準、節(jié)奏感,調動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對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口琴陶冶學生,助力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鬃舆@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原因,更加重要的還在于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tài)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后,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使學習過程不再成為一種負擔。在音樂教育中,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是首要任務和目標,也是學生學好音樂的動力。因此,如何使學生對音樂教學保持持續(xù)不斷的興趣是我們的研究課題。
。ㄒ唬┡囵B(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
我校的興趣班團隊——口琴社團,它一直是學校非常重視的一支隊伍,每逢社團招新,校領導總是先讓音樂組老師選人,挑選出各班優(yōu)秀的吹奏小能手。他們都是懷著對小小口琴的喜愛平時勤奮練習,已在班級中嶄露頭角。有了?谇訇犎绱嗣曉谕獾牡讱,有了貝斯、和弦這兩種新型口琴的伴奏,隊員們的學習興趣怎會不被激發(fā)。在最初的興奮、激動的狀態(tài)過后,筆者也考慮到每周的常規(guī)性練習還是會有聽覺疲勞的階段,如何在常規(guī)的練習中自然生成新鮮的、有趣味性的,能大大提高學生對音樂關注度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成了我的研究方向。上周五的下午,口琴隊的學生如平常一樣坐在音樂教室里進行口琴的吹奏練習。這次的任務是培養(yǎng)多聲部協(xié)調、統(tǒng)一的合作。
在吹奏《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曲子時,我先進行四聲部的合奏練習,高音口琴和低音口琴練習吹奏三度音程和五度音程關系的音,和弦口琴和貝斯口琴練習吹奏底下的伴奏,為其吹節(jié)奏、打拍子。起初,各聲部自信滿滿,能跟著老師的指揮熟練地吹奏旋律,接著,我就讓各個聲部依次進入,結果問題就出來了,學生在聲部配合的環(huán)節(jié)上只顧得上自己的聲部,沒有學會很好地傾聽其他聲部的節(jié)奏,現(xiàn)場一團混亂。學生安靜下來尋找原因,思考如何與其他聲部做好配合。我讓同學們組成四人或八人小組,每組必須保證四聲部的完整性,在每組的吹奏過程中尋找到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們思考后告訴我很多種解決途徑:方法一:在吹奏自己聲部的同時注意看同一小節(jié)的其他聲部,最好是以高聲部為準,一邊聆聽高聲部的旋律一邊看自己的簡譜,就能有效進行聲部配合;方法二:這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強弱規(guī)律是:強弱。吹奏時注意看老師的指揮手勢,打的強拍就是每小節(jié)的第一個音,那么吹奏的第一個音和老師打拍子的第一個重音相對應,這樣也能有效進行聲部配合;方法三,用課堂打擊樂器輔助口琴進行訓練也能有效進行聲部配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看到學生自豪的神情,我不禁暗暗竊喜,喜的是按捺住了自己,沒有直接把我積累到的經驗說出來,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掘去發(fā)現(xiàn),這樣學生既主動找到了方法又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增強了自信心,更樂于吹奏接下來的歌曲,我何樂而不為呢!口琴教學對于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通過口琴吹奏曲目的選擇和練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既可以賞析這些口琴吹奏曲目,又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音樂素養(yǎng)。而課外活動也是小學生開展素質教育的較好途徑。如,在教師的組織下,開展樂器大全賞析,吸引那些對不同樂器和音樂感興趣的小學生共同參與,不僅能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力,也能使學生在口琴吹奏過程中接觸到很多經典的音樂作品,通過口琴的學習,學到音樂的知識,體驗音樂的魅力,加深對音樂深層次的認識和學習。
。ǘ⿴椭鷮W生了解不同曲風。
將口琴教學引入小學音樂課堂,可以增加小學生對不同風格歌曲的認識和了解。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在口琴吹奏的選曲時,要以小學生對流行歌曲感興趣為契機,將流行音樂的歷史、分類及發(fā)展歷程講述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流行音樂的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以及東西方音樂文化的差異,加深學生對世界音樂知識的了解和吸收。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選擇一些口琴吹奏曲目,曲目內容根據(jù)流行音樂的不同風格,讓學生進行賞析,然后進行吹奏。同時還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音樂風格,像爵士樂起源于19世紀的美國,是美國黑人在艱難生活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種流行音樂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布魯斯(Blusc)和拉格泰姆(Ragtime),在中國音樂的發(fā)展過程中,借鑒和吸收了爵士樂中的音樂風格,創(chuàng)作出了一大批爵士樂風格的流行歌曲。
。ㄈ┨岣邔W生音樂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
實際上,小學音樂教育中樂器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感受和鑒賞音樂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音樂欣賞打好基礎。新的課程標準也規(guī)定了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他們欣賞音樂的能力,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谇俳虒W進入小學音樂課堂正好是以流行音樂的通俗性和貼近實際生活為契機,選擇吹奏的曲目時,可以以學生感興趣的流行曲目為主,流行音樂的通俗性和大眾性就會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
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既能練習口琴吹奏技能,又能學習到流行音樂的相關知識,體驗到流行音樂的魅力,同時加深了他們對流行音樂的深層次認識和學習?谇俳虒W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教師通過口琴吹奏技巧的教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譜能力,教學生學習樂譜的相關知識,像音高、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及節(jié)奏感,最主要的是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整體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韋仰月。小學音樂口風琴“唱與奏互動”的教學探索[J]。20xx(5):128,137。
。2]曹理。小學口琴教學中的音樂教學論新編[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20xx(4)。
小學音樂論文3
[摘要]現(xiàn)階段老師推崇的教學理念,以“以人為本”為中心。開展老師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文化知識,而現(xiàn)在卻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發(fā)展。小學音樂是小學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開展小學音樂教學促進學生的藝術情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在進行教學時,老師對于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的挑選,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喜好來挑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流行音樂;小學音樂教學;應用
時代的發(fā)展,音樂的發(fā)展得到創(chuàng)新,已經從傳統(tǒng)音樂過渡到流行音樂,兩種音樂完全是不同的風格。在很多老師中,對于流行音樂的認識,大多都是片面的,認為傳統(tǒng)音樂才是好的音樂。隨著教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老師的素質提高,有新的教學理念,流行音樂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得到現(xiàn)在人的喜歡。在教學上合理的運用流行音樂,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后得到放松。能夠使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現(xiàn)階段的教師,還存在對音樂教學不重視的問題,老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教學中運用流行音樂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流行音樂在社會生活中受歡迎程度比較高,小學生對于流行音樂也有一定的之有度。對比在音樂課本上學習的歌曲,學生往往更喜歡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對學生有更強的吸引力,對流行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說,在學習《草原贊歌》這首歌曲時,老師可以播放于《草原贊歌》相關的歌曲,例如:《陪你一起看草原》,《草原之夜》這兩首歌曲,都是與《草原贊歌》有聯(lián)系的流行歌曲,把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同時讓學生對歌頌草原這一類型的歌曲進行了解,增加了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完相關的歌曲之后,再播放草原贊歌這一首歌曲,請班上了解大美草原歌曲的學生為大家唱一首,把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加。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好,讓音樂知識對學生產生求知心理,能夠幫助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水平。
二、激發(fā)學生演唱欲望
流行音樂的特點往往就是容易學習,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用流行音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演唱欲望,讓學生想要把歌曲演唱好,這樣一來,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演唱能力。學習流行音樂的演唱能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對音樂的了解和鑒賞能力。老師可以通過了解大部分學生喜歡音樂的類型,來挑選學生學習的音樂歌曲,符合學生的喜好。比如說,小學生大多數(shù)都喜歡看動漫,老師就可以挑選學生喜歡的動漫主題曲;再比如說學生大多數(shù)喜歡的電影主題曲,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老師播放音樂的時候,讓學生認真的傾聽,感受音樂藝術的美,在老師教唱一遍后,鼓勵學生在講臺上演唱,鍛煉學生的勇氣。也可以讓會的同學給大家演唱一遍,調動學生們的參與性。在演唱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態(tài),唱歌時發(fā)音是否標準這些問題,找出學生不足的地方,在演唱結束后,提出同學們共有的缺點,給學生一些學習音樂的建議,讓學生們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老師與學生一同演唱,能夠增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融洽關系,有利于老師教學工作的.發(fā)展。
三、豐富教學形式
老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如果只按照課本上的教學內容來教學生,外面學教學讓教學內容太單一,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那么就會讓學生學習知識能力下降。流行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使用,就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模式中,通過更多渠道接觸到其他不一樣的音樂。比如說近年來比較受喜歡的歌曲《成都》《南山南》這兩首民謠,用多媒體播放音樂,把歌詞和曲譜在多媒體上展示出來,結合歌詞和曲譜來欣賞這一首歌曲,,讓學生體會到民族音樂的不同點和有趣的地方,對民族音樂的了解更深刻。再比如說學習時先給同學們一首梁靜茹的歌曲《暖暖》,讓同學們感受這首歌的音樂色彩,讓學生吸收的音樂靈感多。很多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并不感興趣,學習起來就沒有那么用心,學習的效果就不好,所以老師要合理的利用音樂資源,用豐富教學方式來教學生,讓學生積極的學到更多的知識。
四、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
現(xiàn)如今,年輕人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審美觀都在隨著流行音樂的改變,把流行音樂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接觸到各種各類不同的音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全面綜合素質,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老師可以在音樂課上給同學們播放音樂演唱節(jié)目,讓學生們喜歡的流行音樂演唱播放給大家看,讓學生在聽音樂演唱的時候,試著讓學生對歌曲進行鑒賞,對歌曲提出建議讓學生的鑒賞能力不斷提高。老師要加強自己的對音樂的了解,給學生鑒賞歌曲提建議。在流行音樂中有比較好的音樂對學生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其中也有品位低俗的作品不適合學生學習的,老師和學生都要學會去分辨,以免一些不好的作品影響到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結語選擇好的流行音樂來教學,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不僅把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還把學生學習音樂知識能力。以學生為中心,選擇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來學習,教學要考慮到學生喜歡的方式。在教學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學習音樂,探索音樂的奧秘。把流行音樂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演唱音樂的欲望提高,豐富教學內容從這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把流行音樂的真實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在學習流行音樂后,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
參考文獻:
[1]許迎.流行音樂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xx(17).
[2]楊漢光.流行音樂元素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中,20xx(6)
小學音樂論文4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2 0 1 1 版) 中明確指出: “ 器樂演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薄皹菲鬟M課堂”是深化音樂改革的一大舉措。然而有些教師認為:樂器進課堂占用了本來就為數(shù)不多的音樂課時,學生在一節(jié)音樂課上要歌唱、要欣賞、要創(chuàng)造,還要學習音樂知識,如果再學習樂器的演奏方法,一節(jié)課下來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樂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里,演奏屬于表現(xiàn)的范疇,并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審美情趣,而且還能全面提高學生協(xié)調能力,識譜能力和合作精神,開拓音樂視野,不斷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沿著樂器的階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樂殿堂。
一、樂器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參與音樂欣賞、音樂表演和音樂創(chuàng)作等實踐活動。小學低年級要求認識簡單的節(jié)奏符號,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xiàn)簡單的節(jié)奏。中高年級則要求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樂記號。但由于每周只有兩節(jié)音樂課,再加上使用循環(huán)課本,學生平時接觸的樂譜的機會很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識譜能力的提高。于是通過樂器演奏提高學生識譜能力的作用就凸現(xiàn)出來。
學生學習五線譜的時間不長,每個音的.位置還不是很熟悉,如果讓學生一味的重復認唱,一定很枯燥而且音也很難唱不準。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口風琴、豎笛等樂器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的進行練習。先認出唱名,然后用樂器幫助找音高,再唱一唱,直至把音唱準,這樣“一認一吹一唱”,不僅鞏固學生對五線譜的識別能力,而且能把音唱準、唱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樂器教學能輔助學生學習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xiàn)形式。中低年級歌曲旋律簡單,起伏變化小,樂句相對較少,因此樂器可輔助新歌教學。
例如《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這首歌,一共四個樂句,旋律起伏不大,且節(jié)奏相似,便于學生演奏。首先我們借助柯達伊手勢認識樂譜,找出相同旋律和節(jié)奏規(guī)律,并請學生拍一拍節(jié)奏,第二步聽教師范唱歌譜(只出示歌譜),并用口風琴范奏。教師范奏是最直觀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進行模仿。然后學生分句唱歌普,同時進行“無聲練習”,即嘴唱歌譜,手按唱指法。練習時不可以連貫完整地練習,而應當分樂句進行。猶太人格言說:“學習就是重復”。所以教學時要分樂句,反復練習,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演奏第一句最難,而后會越來越容易。其實不是旋律變簡單了,而是學生的演奏能力在不斷地增強。分樂句練習完成之后再輕聲完整吹奏旋律。教學中我還采用師生對奏接龍的方法進行練習。即老師吹奏1 、3句,學生吹奏2 、4 句, 并交換, 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由于旋律簡單,節(jié)奏變化有規(guī)律,大部分同學在很短的時間便可以完整地演奏樂曲。通過口風琴的吹奏,學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為歌曲教學做好了鋪墊,這時再來學唱這首歌便十分簡單了。教師在范唱時,同學們一下子便會發(fā)現(xiàn)這首歌曲,就是我們剛才演奏的旋律,孩子們看著歌詞可以直接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鋼琴、口風琴、豎笛、長笛、小提琴等不同樂器演奏復雜的旋律,學生利用口風琴演奏簡單重復的旋律,同樣也能達到熟悉旋律輔助新歌教學的目的。
三、樂器教學有利于學生共同發(fā)展
一個班級4 0 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 有很大的差異,他們對音樂的興趣以及感受力各不相同。有的樂感很強聽幾遍歌曲就能跟著音樂歌唱,有的在老師的指導下也能很快學會歌曲,但也有的樂感較差,老師一句一句的教唱都很難接受。要實現(xiàn)音樂課程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從中受益。”的目標,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我們可以實施個別化教學。這時小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的優(yōu)勢就顯現(xiàn)出來了。對全體學生來說,我們無法降低難度讓學生演唱歌曲,如果編配簡單二聲部學生更難掌握,因為合唱比齊唱音準更難把握。但是樂器合奏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興趣特長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 分別給以任務。感受力強的同學演奏主旋律或復雜的旋律,同時教師為那些音樂感受和表現(xiàn)力較弱的同學重新編排簡單的旋律,他們只要指法和節(jié)奏正確,就可以與主旋律配合的很好。在器樂合奏中他們可以感受音樂的魅力和自身的價值,不斷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小學音樂論文5
提高小學音樂教師能力的主要途徑
影響小學音樂教師能力構建的主要因素:在教育理念上與新課改的要求有差距,在教學環(huán)境上與新課改的需求有差距,在教師素質上與新課改的要求有差距。既然小學音樂教師的能力構建面臨許多問題,那么,尋求解決之道就是一種必然。我以為,提高中小學音樂教師能力構建水平應重點把握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加強學習態(tài)度決定一切。教師的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動方向。作為新形勢下的一名小學音樂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就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領者和促進者,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合作者和交流者,從修剪枝杈的“園丁”轉變?yōu)閱⒌蠈W生智慧的研究者和開發(fā)者,把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師生關系轉變?yōu)樾滦偷呐笥殃P系、伙伴關系。
二、把握課堂教學,提高組織能力課堂是教師施展本領、展示才華的地方,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完成既定的任務,教師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如對教學內容、重點、難點、課程標準的準確把握;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充分了解;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對教學用具的精心選擇;對課堂突發(fā)事件的預見等等。同時,通過制定規(guī)則、及時鼓勵、協(xié)調關系、樹立威信、紀律控制等各種措施對課堂實施有效的管理,從而保證學生學習的效率。這些工作,既是教師的必修之課,也是教師能力構建的必由之路。
三、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拓展音樂教學渠道敢于嘗試,勇于創(chuàng)新,對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可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小學音樂教育自然也不會例外,F(xiàn)在的時代是網(wǎng)絡的時代,作為網(wǎng)絡時代的小學音樂教師,就要及時學習、掌握、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勇于“觸電(電腦)”、“觸網(wǎng)(網(wǎng)絡)”,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來武裝自己,不斷拓展音樂教學的途徑和渠道。
四、注重教學研究,反思問題成因長期以來,教師一直囿于教科書、參考書的圈禁,很少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施展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研究似乎只是專家的事情。然而專家并不處在教學的.第一線,并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課堂上的問題。因此,培養(yǎng)和造就專家型的一線教師就成為改革和改進小學音樂教學之必須。而新課改的實行,為專家型教師的成長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也為教師的能力構建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平臺。研究的途徑之一是反思,而反思在本質上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對話,是兩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因此,及時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彌補缺陷,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能力構建的途徑和渠道。
小學音樂教師的能力構建看似一個簡單問題,實則需要深鉆之功。有句話說得好,功夫在詩外。當教師把功夫下到的時候,能力自然構建起來。換言之,當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上游刃有余的時候,他的努力、奮斗、積累,即他的能力構建就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小學音樂論文6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正確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還能夠讓課堂教學更加形象化,把抽象的音樂知識轉化成為直觀的視聽感受,從而讓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得以進一步提升。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就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意義
首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xiàn)學科知識整合。小學生對于音樂課的學習有自身鮮明的特點,音樂教師應該積極更新教學理念,聯(lián)系課本內容,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我們在使用電子教材如PPT開展教學時,要將網(wǎng)絡中選取的素材和課本內容結合起來,堅持在以課本為主的基礎上擴展學生的視野。
其次,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對色彩以及聲音較為敏感,我們在要求學生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依靠多媒體技術的音畫結合功能,讓學生被直觀美麗的畫面以及悠揚的旋律所吸引,營造一個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更加直接的感受音樂。通過多媒體對學生的思路進行擴展,營造一個音畫并茂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潛移默化的受到啟發(fā)。
最后,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形成現(xiàn)代教學觀念。我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對教學設計進行不斷優(yōu)化,給學生營造出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另外,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也要求教師應該熟練掌握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了解現(xiàn)代教育觀念,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建議
(一)營造音樂氛圍
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努力讓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產生好奇心,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對某一事物產生了興趣,那么其行為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主動,因此我們必須要創(chuàng)設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教學情景。就如同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那樣,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所在。我們應該要科學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來營造出聲樂兼?zhèn)涞囊魳氛n堂環(huán)境,讓音樂的時空效應得以提升,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比如說我們在教授《春來了》這一樂曲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首先視聽“鳥語花香”的錄音,隨著音樂聲的響起,再向學生播放春天的畫面,當學生看到綠色的草地、滿山的野花、飛翔的小鳥、藍藍的天空,隨著音樂而流淌的小溪,孩子們自然就會對春天產生一種美麗的向往。利用這種方式學生對《春來了》這首樂曲的理解就更加容易,很快的就可以進入到春天美麗的意境之中。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其展示出的自然美麗的畫面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說我們在聽賞《鐵匠波爾卡》這首樂曲時,我們按照課本中樂曲所描繪的內容來制作多媒體動畫,編制成PPT課件。首先要求幾名學生上臺表演出他們心中鐵匠的形象,再伴隨著樂曲的音樂進入課堂。此時向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視頻,視頻中朝陽慢慢升起,森林中非常寂靜,不一會兒有小鳥開始唱歌,各種小動物在草地上玩耍,這一幕美麗的景象讓同學們都陶醉其中,好像他們自己就成為了期間的小動物在歡樂的玩耍。當我們第二次播放這一樂曲時,我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將自己想象出的內容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很多學生的音樂與之前畫面的啟發(fā)之下,都紛紛的開始隨著音樂節(jié)奏而模仿打鐵、拉風箱的動作。學生們的表現(xiàn)將它們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地體現(xiàn)了出來,也將他們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展示在我的面前,整節(jié)課的氣氛非;钴S,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的目的已經達到。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
音樂聽賞主要和器樂欣賞、戲曲聽賞、樂曲聽賞等內容息息相關,關系到從古至今各種樂曲的音色及特點。那么教師應該怎么進行教學才能夠讓學生獲得最好的音樂欣賞效果呢?利用多媒體技術,像學生播放電視中著名交響樂隊的演奏視頻,學生能夠非常直觀的看到演奏的規(guī)模,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們的震撼,雖然學生并不會了解各種樂器的基本特征,但是可以從視頻中聽出不同樂器所發(fā)出的聲音。例如說我們在欣賞《義勇軍進行曲》的過程中,就可以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現(xiàn)場演奏版、天安門升旗儀式直播版、奧運會冠軍頒獎版以及合唱版等不同的版本,讓學生感受這些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讓他們一邊聽的同時放映出抗戰(zhàn)時的英雄片段,我認為這樣開展教學的效果絕對要比單純的讓學生聽音樂,講述愛國故事好得多,學生不僅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樂曲帶給他們的情感體驗,同時又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
。ㄋ模┘ぐl(fā)學生共鳴
音樂欣賞是小學音樂課的一個主要內容,它是讓學生通過聆聽、感知音樂,從而理解音樂,提高其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它對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情操、提高音樂的審美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讓學生廣泛的接觸音樂作品,從而讓他們更快的增強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比如說我們在教授音樂童話《龜兔賽跑》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圖像展示來向學生介紹這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人物故事,之后簡要的說明單簧管和大管這兩種樂器的基本特征,讓學生聆聽單簧管與大管演奏的龜兔賽跑音樂,同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出直觀的形象來讓學生對這兩種樂器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讓他們從音樂中能夠分辨出哪些部分是用哪種樂器演奏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不但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手段,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音樂、愿意參與音樂學習,這樣一來音樂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也得到了切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潘文俊.巧用信息技術讓音樂課堂煥發(fā)生命力――小學音樂創(chuàng)作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J].小學時代,2014,(11).
[2]姜瑩.多媒體視域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談[J].教師,2014,(05).
小學音樂論文7
摘要: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探索的能動性,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文章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的策略,包括自主性音樂實踐活動;合作性音樂實踐活動;探究性音樂實踐活動。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實踐活動
當前,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大都不重視開展實踐活動,小學生未能實現(xiàn)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也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此,音樂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實踐教學的科學性,怎樣引導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感受學科知識的魅力,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本文思考音樂教師開展高水準學科教育的策略,以期為音樂教學改革提供助力。
一、自主性音樂實踐活動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的責任是負責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1]。為此,音樂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自主權,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給他們提供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機會,積極釋放學生在音樂知識探索中的天性,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成長的需求[2]。例如,在開展《柳樹姑娘》教學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設置多個探索問題,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自主思考!霸诟枨,柳條有著怎樣的特征?”“通過對歌曲題目進行思考,請分析歌曲采用哪種手法?描繪怎樣的情境?”“歌曲中的環(huán)境美不美?你有著怎樣的情感體驗?”“歌曲旋律又有著怎樣的特征?曲調節(jié)奏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小學生會依照組別對其進行探索,增加對歌曲知識的理解,以此鍛煉學生的探索及分析能力,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合作性音樂實踐活動
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實踐教學時,必須要對教學內容及方式等進行思考,以合作互助為實踐指導原則,引導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交流與思考。音樂教師應該給小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放手讓學生大膽討論,積極交流,從而使其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除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之外,還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使用競爭機制,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在開展小組合作競爭學習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充分調動音樂課堂的學習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開拓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其儲備知識,有助于未來學習和成長。例如,筆者在教學《我們的田野》時,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根據(jù)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音樂水平,筆者把學生分成6組,每組6人左右,讓組內推選出小組長。然后分解學習任務,并且要小組內推選或指名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通過學生小組的合作學習和討論,每組都各自有了交流展示成果的方案。有的小組發(fā)揮了他們器樂方面的優(yōu)勢,把各自的樂器都搬到了音樂課堂上,一人擔任指揮,全組進行器樂合奏,盡管樂曲簡單,但有模有樣;有的小組利用他們自己優(yōu)美的.舞姿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有的小組每人一幅畫,用圖畫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有的小組用配樂朗誦,聲情并茂,富有激情,把音樂和朗誦結合的天衣無縫。他們精彩的表演,帶動了班級學習音樂的氣氛,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展示中,學生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最為可貴的是,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特長和優(yōu)點,學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喜歡學習音樂。
三、探究性音樂實踐活動
課程改革指出,學科教師必須要改變之前的教學觀念,合理改進教學方式,對學生開展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教學發(fā)展需求下,音樂教師就應該實施綜合性的音樂探索活動,重視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及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實現(xiàn)全面的提升[3]。在學習《森吉德瑪》這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伴著《森吉德瑪》的歌曲,進行以“我愛的草原”為主題的繪畫作業(yè),要求全體學生將對草原的情,對蒙古族人民的愛,對歌曲展現(xiàn)的美,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與抒發(fā),讓飽滿的感情凝聚于筆端,展現(xiàn)到畫紙之上。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做到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為目標,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f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岳宏.音樂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運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xx(3):168.
[2]王芳.欣賞音樂,體驗音樂的美妙:從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J].新課程(下),20xx(4):97-98.
[3]萬亞.小學音樂綜合實踐活動中生成性資源的研究[J].新課程(下),20xx(7):86-87.
小學音樂論文8
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電教手段如錄音、錄像、投影、計算機、電子白板等進入了我們的音樂課堂。它們的進入,豐富了我們的音樂課堂教育教學手段,使音樂教育朝現(xiàn)代化的方向跨進,使抽象的音樂形象化、具體化,零亂的知識條理化、枯燥的音樂理論趣味化。它們以增大教學密度和容量,用聲、形、光、色等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知識的傳輸量,開闊學生的音樂知識視野,從而在我國音樂教育領域全面鋪開,并進入到音樂課程的教學之中。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如果注意合理選擇,靈活運用各種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育結構。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有了興趣才會去學,喜歡學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多媒體音樂課一開始就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因為它具有呈現(xiàn)客觀事物的空間結構、時間順序和對場面創(chuàng)設的能力,能立刻引起學生的情緒反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在感情上的參與,給新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下冊《學戲曲》這一單元的教學中,首先可以向學生介紹這節(jié)課是用多媒體演繹中國京劇的發(fā)展歷史,應重點了解它的發(fā)展概況、行當角色、京劇的唱腔、京劇的表演藝術以及京劇的臉譜等。接著,在屏幕上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京劇產生的歷史背景,并配以解說: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后來與來自湖北的漢劇融合,又吸收了昆腔、秦腔的精華和許多民間音樂,形成了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劇種——京劇。從而揭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京劇的行當、京劇的唱腔、京劇的表演藝術以及京劇的臉譜。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時間里,通過多媒體以藝術的手法和形象生動的演示,使學生對中國京劇的起源、發(fā)展等內容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欣賞是創(chuàng)造性的形象思維活動,它對于啟智益能、觸發(fā)靈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把視、聽緊密結合,再輔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引導,誘導學生在聆聽中去感知、認識、想象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給學生以真實的情景體驗,從而提高審美能力。
例如,在管弦樂合奏《彼得與狼》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覺音樂形象,我通過PPT分別播放小鳥、鴨子、貓、老爺爺、狼和彼得的音樂,同時屏幕上依次出現(xiàn)他們的音樂形象,讓學生在觀察與鑒賞中去歸納、總結這些樂器的音樂特點。接著老師根據(jù)性格化的動物和人物介紹樂器:小鳥—長笛,鴨子—雙簧管,貓—單簧管,老爺爺—大管,狼—圓號,彼得—小提琴。學生通過聽、說、看、想多種感官的參與,步步深入,深刻地領悟了作品的內涵,提高了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是以音樂的愉悅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獨特形式來表現(xiàn)美的,所以提高同學們的音樂欣賞能力是欣賞教育的關鍵。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音樂教學,變抽象為形象,加強學生的記憶,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可有效地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例如,在欣賞《牧童短笛》時,先介紹樂曲的內容,然后播放課件:隨著優(yōu)美淳樸,富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鋼琴旋律——屏幕上出現(xiàn)了流水潺潺,楊柳依依,牧童騎牛吹笛,神態(tài)怡然自得,悠揚的笛聲在春風中飄蕩著的一幅田園風光的景象。同學們被這圖文并茂、聲像一體、情景交融的美陶醉了、感動了,有的兩眼注視著畫面,有的輕輕拍打著節(jié)奏,聚精會神地傾聽著。這樣學生便對作品的音樂形象有了初步的感受。繼而,再通過預先設置好的程序,讓學生分段欣賞樂曲并提出問題,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
四、集成播放,為課堂節(jié)時省力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輔助手段是多功能且具有高度集成性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常常免不了要在黑板或紙張上密密麻麻地書寫節(jié)奏、樂譜、視唱曲,甚至抄寫歌詞,這樣既煩瑣又耗時費力。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集媒體的多項功能非常方便地解決以上問題。
例如在《我們的田野》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既能看到清晰規(guī)范的歌譜,聽到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又能看到歌詞所反映的美景,如粉紅的荷花,碧綠的河水,起伏的稻田。教學中,教師只要選擇課件中的相應區(qū)域,一按鼠標,就可以把圖、文、動畫等清晰規(guī)范地呈現(xiàn)在同學們的面前,這樣不但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還有利于學生對識譜視唱能力的提高和所學音樂知識的掌握。
五、便于多元化文化的滲透
音樂的多元化不僅在于它的演唱方法、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作手法,同時它還包含著豐富的文化背景。拿中國的民歌來說,各個民族有各自不相同的風俗、語言、服裝、建筑、舞蹈等,許多文化都滲透于其中。如果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的話,教師就可以把可能涉及的內容做成課件,讓學生自己去學習。
總之,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有很多的優(yōu)勢,在音樂課中采用多媒體技術實施教學,對優(yōu)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的時效性,能起到巨大的作用。隨著多媒體技術不斷的發(fā)展,它將會更好的為音樂、其他教學以及其他各個領域服務。它必將會成為未來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我們的教育發(fā)展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小學音樂論文9
一、重視音樂課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
雖然教學體制改革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推進的腳步,但是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依舊占據(jù)當今教育體制的主導地位。小學教學工作一般來說,重視語文、數(shù)學等科目,對于音樂、自然、勞動、美術、品德等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這些科目。筆者認為,首先要重視音樂課程在教學中的地位,并不是要求教學安排上同語文、數(shù)學等核心文化科目相對等,至少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要為了應付期末考試來犧牲音樂這種文化課。其次,要糾正對于音樂課的一些誤解。不少的教學工作者對于音樂等科目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這種科目無非就是打開嗓子嚎兩句,每個學期教學生唱會幾首歌就行了,不用投入過多的教學精力。到了期末考試等重要時刻,犧牲音樂課也是適宜的。種種錯誤的認識,是與小學音樂課教學的精神背道而馳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當盡量避免出現(xiàn)這些不當?shù)慕虒W觀念。再次,要加大對于小學音樂教學設備的投入。城市小學大部分都有電子琴、手風琴、專門的音樂教室等優(yōu)秀的教學設施,而相當一部分農村小學則沒有這么好的條件,往往就是在一個教室里邊學習文化課和音樂課,沒有這些器材,單靠音樂教師用自己的教學魅力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要把教學資源適當?shù)叵蜣r村小學傾斜,增加它們的教學設備,配備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全方位地刺激學生感官,讓他們快樂地翱翔在音樂的領域里。
二、教學過程要傾注情感教學元素
音樂本來就是一門藝術,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精神財富,能夠有效的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和思維能力。據(jù)科學研究證明,人類對于歌詞的記憶力往往比一些古詩詞、大篇幅的文章要深刻得多,而且過了很久學生依舊不會忘記。通過不同的曲調練習,無形之中增強了學生的歌詞識記能力。情感教學的元素,在于不斷地追尋美好,在于不斷地付出,在于堅持,在于走向生活的快樂。作為成年教師,我們不能因為學生尚處年幼,忽視了音樂對他們心智發(fā)育的影響,應當看到小學生在平時音樂課的練習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和感情。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教師傾注的情感教學元素主要表現(xiàn)在耐心地糾正每一個學生不當?shù)陌l(fā)音,糾正他們的音準,一遍又一遍的教他們如何用自己的嗓子發(fā)音,一絲不茍的對音樂教材進行理論講解,抓實踐練習細微細致,聲情并茂地為學生做教學示范。這些都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元素,只要音樂教師投入其中,這些學生會與我們產生良性互動,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能感覺到我們傾注之中的情感教學。
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微妙變化
音樂課是小學生表達情感教學的一門課程,他們在繁重的文化課中解放出來,自然會在這么課程中找到一種宣泄的渠道。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就需要在教學中多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感教學變化,不能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胡亂的湊完每堂課的四十五分鐘。學生在唱歌的時候,也是他們最放松的時候,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表達出來的微妙情感;蚣,或亢奮,或疲憊,或厭倦,或渴望,或壓抑,我們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這些情感教學并加以適當?shù)?引導。當學生有些過于激動的時候,我們要讓他們平復下來,回歸到理性的層面;當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厭倦疲憊的時候,我們應該嘗試著找到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幫助他們找到音樂的樂趣和靈感,幫助他們養(yǎng)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的良好習慣;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音樂渴望的眼神,或者是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天賦靈感的時候,我們不要無情地加以忽視,而是多多鼓勵和褒獎,讓他們在音樂的領域中找到自信心,并把這種自信心帶到生活中,帶到其他科目中去。
四、結語
總而言之,要以積極奮發(fā)的精神來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只要我們認識到小學生的情感思維中的微妙變化,并傾注教學情感,對于有靈感天賦的學生積極加以引導,小學音樂課教學工作必定能呈現(xiàn)一個良性循環(huán)和最佳互動的局面。小學音樂課是一門陶冶情操的藝術課,需要廣大的教學工作者不斷努力,重視這么課程,傾注教師的教學情感,以耐心細致的情感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和生活的熱愛。
小學音樂論文10
一、音樂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基本概況
1.1音樂教育的內涵
對于音樂教育來說,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組織的樂音對自我情感進行表現(xiàn),如何能夠通過美妙的音樂來進行自我心靈的展現(xiàn)。對于學生的“心靈”而言,它所展現(xiàn)的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文字”,而音樂教育則主要是通過音樂對學生進行心靈上的引導,通過音樂所展現(xiàn)的一種美育的功能性特點去對人進行良好的教育。
1.2創(chuàng)新教育的基本內容創(chuàng)新則
主要指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產生新的且具有價值的事物的一種發(fā)展過程。而對于音樂中的創(chuàng)新而言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首要力量、巨大杠桿,意思是對人們內心深處正在沉睡的內部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從而對人們的創(chuàng)造欲望進行激發(fā),加強人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人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不斷進行加強和提升。對小學音樂課堂進行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就是運用這種具有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的典型特點,在對兒童進行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同時,對其內心深處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火花進行點燃,從而開發(fā)潛在的智力進而思維模式,啟發(fā)創(chuàng)造,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終達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二、小學課堂中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施對教師的具體要求
2.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對于教師而言,要想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教師首先要進行自我提高,成為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隨著現(xiàn)今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如何去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構建全新的知識結構、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方法已經對小學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對于傳統(tǒng)教學當中的對知識和技能進行訓練、灌輸?shù)姆绞揭呀浐茈y再適應現(xiàn)今的教育教學的發(fā)展。雖然對于教學知識的整體結構來說,音樂依然具有一種規(guī)律性的理論需要直接對學生進行傳授,而音樂所具有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種典型的性質,則更需要學生依靠自我的想象力去進行自我的再創(chuàng)造。
2.2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
對于音樂的教學方式而言,應當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構建一種無權威的教學、學習機制,在課堂中體現(xiàn)一種自由、和諧且具有師生雙向交流的教學形式。體現(xiàn)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審美信息,在真正意義上體現(xiàn)教學之間的平等關系。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逐漸將自己從一個“教書匠”演變?yōu)椤敖虒W設計師”、“指導者”、“促進者”和“合作伙伴”,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融洽的人際環(huán)境。
2.3增強教學中的民主意識
在小學音樂課堂當中應當著重體現(xiàn)教與學之間的民主意識,教師應當最終學生的人格,能夠更好的維護學生自身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不管學生對音樂是否具有一定的天賦,也不管是否能夠具有良好的優(yōu)勢,都應該接受他們所具有的被音樂教育的權利,去真正熱愛和關愛每一個學生。
三、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基本策略
3.1創(chuàng)設自由、開放的學習和探究環(huán)境
想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其基本前提條件就是要有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果在課堂教學當中不能基于學生自由、寬松想象的空間,則很難實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據(jù)有關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學生如果在沒有一定的壓力、負擔的情況之下,其心理及思維活動方式都會相對比較活躍,而這時候便很容易產生一定的聯(lián)想。因此,對于教學而言,教師應當主動的營造一個良好的、輕松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與學生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進一步消除學生心理的緊張情緒,使得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通過愉快的方式更好的學習和想象。
3.2對學生的認識興趣進行激發(fā)
“興趣”是人體當中帶有一種趨向性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只有某個人對某件事物具有興趣的時候,才會進行自我主動的、積極的探索,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要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良好的設計,在最大程度上讓學生對音樂課程產生一定的興趣,從而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興趣去主動的對課程進行學習和探頭,激發(fā)起學習的積極性。
3.3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強調學生的主動性
在教學當中應當確定學生的主動性,將課堂交給學生,教師在教學當中更重要的是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依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設定一定的目標和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的進行鉆研和學習,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運用良好的方式進行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擺脫原有的困難,達到一定的突破。
3.4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和普及,特別是在教育方面,因其具有良好的傳輸功能和獨特的優(yōu)勢,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學方式逐漸活躍開來,而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轉變的都比較快,對一些新鮮的事物都會極為感興趣,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同學當中最先發(fā)現(xiàn)的人之一,而對于計算機教學方式而言,他可以幫助學生將音樂教學變得更為具體話、立體化和形象化,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思維受到阻礙,這時便可以利用多媒體適時巧妙演示,通過誘導、點撥,使學生溝通遇阻的思維,從而沖破障礙。
作者:衛(wèi)家根 單位:通州灣東余小學
參考文獻:
[1]孫佳賓.論音樂創(chuàng)造思維中的哲學意識及其思想屬性[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xx(02)
[2]劉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唱歌教學的目標定位、內容構建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xx
[3]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xx
[4]佟賀.小學音樂創(chuàng)造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xx
[5]劉欣.當代小學音樂活動課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xx
小學音樂論文11
我國教育改革已經進行了多年,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并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對比我國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的教育情況,仍然處在落后地位。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育水平難以滿足。因此,如何持續(xù)教育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成為重中之重。小學是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對教育的全過程而言極為重要。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音樂教育不可缺少,如何在音樂教育中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成為了教育界一個十分有代表性和意義的課題。
一、小學階段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音樂教師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缺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老師為上課的主體,由老師向學生傳達知識。這樣造成老師沒有辦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不能全程參與學習的過程,最終使小學音樂教育成為了音樂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慢慢在這種被動式的學習中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重新定位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老師需要放棄過去高高在上的形象,與學生更多的交流,并通過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全部參與,改原來的傳達式學習為參與式學習,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教育目標。
二、小學階段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要針對小學生特點
創(chuàng)新教育旨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以此作為最根本的目標。創(chuàng)新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適應愈來愈多元化的社會需求應運而生的教育模式,也是推進素質教育和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結果。在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過程中,要始終注意以人文本的原則,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具有“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活潑”等特點,小學音樂老師在音樂教學時就要注意并利用這些特點,采用創(chuàng)新教育,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思考能力、觀察能力,也可以幫助開發(fā)智力,促進學習其他課程。
三、小學階段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要以良好的課堂氛圍為保障
小學生比較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被束縛,難以真正的感受學習的樂趣,更不會展現(xiàn)出創(chuàng)新方面的才華,而在進行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構建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將直接提升教學效果。小學音樂教師要誘導學生展現(xiàn)創(chuàng)新思維,教育學生掌握創(chuàng)新思維,教會學生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要對學生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予以鼓勵和支持,給學生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解放學生的天性,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四、小學階段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要運用
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方法不注重學生的自身特點,采用“一刀切”,對所有學生都采用教唱的方法進行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基礎、水平、理解能力等不盡相同,應因材施教,使所教授的知識能夠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引起他們的興趣,運用靈活多變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并且還要注意創(chuàng)新和突破,不能一成不變。讓小學生們產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從而自發(fā)的產生學習興趣,這樣才會使小學生真正的提升對音樂的感知,掌握所學習的知識,提升音樂素養(yǎng)。
五、小學階段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要保證
創(chuàng)新思維的始終貫穿創(chuàng)新教育中,要鼓勵小學生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他們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摒棄傳統(tǒng)教育中禁錮學生思想,不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想法的做法,要將創(chuàng)新思維貫穿教育的全部過程,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音樂具有美的特質,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和魅力,在美的享受中學習音樂知識,提升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加強小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激發(fā)對音樂的興趣,對音樂教育效果有促進作用。在開展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時,對音樂教室進行合理的布置,可使小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其快速進入音樂角色,理解音樂內容。具體做法包括:按照音樂會方法布置桌椅,讓小學生更深層次的傾聽音樂;在音樂教室擺放音樂照片或在教室墻壁懸掛音樂圖畫,讓小學生對音樂加深了解;合理擺放樂器,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等。小學音樂教師是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一員,想要開展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教師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必須達到一定水平,并且要不斷提升,總結相關經驗,以達到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
六、結語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開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小學階段就開展音樂創(chuàng)新教育,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本文通過對創(chuàng)新教育的探討為開展小學音樂教育提供參考。
小學音樂論文12
一、善于利用樂器教學,提高合唱能力
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是廣泛的,內容是萬象的,對形象的塑造更是靈活的。新課改下,將樂器引進小學音樂課堂是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識譜能力的必然需要。尤其是在教唱二聲部合唱教學時,器樂這個學具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音準和音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多向性,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歌曲《送別》時,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送別》的豎笛演奏視頻,分聲部互相聆聽,接著合奏,然后要求他們把合奏時的音準和音程感覺轉移到合唱中去。對于合唱教學樂段,第一句較難進入,可以先做音程和聲練習后再練習合唱,第一聲部,也可以由教師用鋼琴擔任,學生唱第二聲部襯詞“嗚”,在合唱過程中,每個聲部指定幾個同學伴奏,輪流交替進行,以解決合唱的音準問題。在上述過程中,教師將樂器引進小學音樂課堂,可以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齊奏、合奏、領奏等形式中來,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識譜能力以及合唱教學的音準。
二、理解歌曲精神實質,提升合唱水平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每首歌曲都有它的生命和感染力,決不能忽略它的精神實質。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在對音樂作品內涵有所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合唱,這樣才能使學生受到感染和共鳴,主動地想唱,獲得審美滿足,創(chuàng)造出近乎完美的音樂。例如,歌曲《七子之歌———澳門》,多么深情而誠摯的音調,學會歌并不等于會唱歌,在學唱歌曲之前一定要讓學生體會歌曲的意境,為此,筆者結合地圖和歷史,幫助學生了解所謂的“七子”。然后在讓學生聽范唱、跟唱的基礎上,介紹詩人聞一多,為學生朗讀《祈禱》,這不僅豐富了音樂課堂,也能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這是他對中華民族深沉的愛。再讓學生結合歌詞,讀出語氣和感情,抓住輕聲地“訴說”、熱切地“期盼”、深情地“呼喚”等核心詞匯讓學生擁有豐富的音樂體驗。在合唱過程中,從“三百年來……”一句入手,訓練有氣息支持地模唱發(fā)聲(急吸急呼):過渡到急吸緩呼的“母親啊母親……”一句,注意幾個休止處做吸氣處理;第一部分分析樂句,提出一個樂句一口氣,深吸緩呼(勻呼)的要求。最后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聲部。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以情為主導,讓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內涵有所了解,注重演唱中氣息運用為情感表達服務,從而讓學生用適當?shù)乃俣、力度、音色去表現(xiàn)熱愛祖國的赤子之情,用心唱好歌曲。
三、注入生活氣息,努力完善合唱課堂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把音樂問題生活化,豐富音樂課堂。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就是教育。”把生活融入課堂,符合小學生積極好動的天性和接受新知識的邏輯思維,更能激發(fā)學生合唱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模仿各種動物叫聲后請學生說出動物名稱并跟著模仿叫聲節(jié)奏,邊讀叫聲節(jié)奏邊劃拍,如:狗:汪汪青蛙:呱呱知了:知了牛:哞上面四種節(jié)奏拼貼成節(jié)奏譜練讀:汪汪呱呱汪汪呱呱知了汪汪哞通過模仿各種動物叫聲來對學生進行節(jié)奏感的訓練,這樣的方法顯得高效、有趣。同樣在最基礎的發(fā)聲訓練中,教師一樣可以運用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唱歌時要保持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和姿勢,狀態(tài)要做到:全身保持松弛、興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但小腹要收緊;面部表情要做到:眉毛抬起來、眼睛亮起來、顴骨飛起來、天牙板撐起來。以生活化的教學語言使學生充分理解教師的意圖,在多次實踐后就能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和姿勢,以達到和諧的和聲效果。
四、尋求多樣化練唱方式,提高合唱
教學效率對于小學生而言,剛剛接觸二聲部視唱,再加上學唱方式過于單一,花費時間也較長,學生很難體會到和聲所帶來的美感,學習興趣難以持久。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尋求多樣化練唱方式,如小組對唱、二人重唱、師生合唱等多種形式,為學生積累“快樂愉悅”的合唱體驗,從而提高合唱教學效率。例如,學習一首陌生的兩聲部歌曲時,教師可以把歌曲中的兩個聲部作為兩首歌曲來學習,待學生熟悉后再形成合唱,以“并駕齊驅”的方式降低合唱的難度,提高學生對音準、節(jié)奏的準確度,增強學生的信心。也可用輪唱做過渡,即單聲部歌曲由兩組人演唱,在第一組開始唱幾拍或幾小拍后,第二組加入唱同一旋律,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guī)則地相互模仿,為兩聲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礎。還可以采用聽唱結合的'方式,學生唱一個聲部時,用琴伴奏另一聲部;或是遇到音程跳躍大、節(jié)奏不規(guī)整、變化音出現(xiàn)等情況,教師可適當用鋼琴伴奏提示;或老師范唱一個聲部,用琴伴奏另一個聲部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聽、唱能力,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可見,多樣化的練唱方式,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和聲的美感,也能提高整體的二聲部合唱水平和能力,興趣更持久。但無論是哪種演唱方式進行合唱,都要注意節(jié)拍的整齊,做到正確演唱自己聲部的同時能傾聽另一聲部。
五、結語
總之,二聲部歌曲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度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卻也是小學中高年級唱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們教師應尋求多樣化的練唱方式,努力完善合唱課堂,以激發(fā)學生合唱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合唱綜合能力,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步入真善美的音樂殿堂,讓合唱魅力融進每位學生的心靈。
小學音樂論文13
1實現(xiàn)互動教學設計的對策
1.1做好教學準備,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才是音樂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將音樂課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完善的教學準備是實現(xiàn)互動音樂課堂的先決條件,教師的教具、教材準備的是否充足直接影響上課質量,而在音樂課堂的教學設計也直接影響著師生的互動性,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自身特點設置互動環(huán)節(jié),在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學習任務的設計,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在準備課堂的時候多注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小活動中去,其次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和樂器來輔助音樂課堂教學,增加課堂的新鮮感,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中和學生科學互動,比如說對唱、伴奏和使用科學軟件為學生歌唱進行系統(tǒng)打分,這都是互動環(huán)節(jié)設置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方法。
1.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是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以放松享受的狀態(tài)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不斷增加對音樂課堂的喜愛,更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課堂任務。最重要的是,課堂氣氛是否融洽直接影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效果。眾所周知,良好的情緒可以使人發(fā)散思維,進行超常的記憶,要在音樂課上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音樂課上的到放松,積極參與到互動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生理心理發(fā)育都還不夠成熟,具有注意力不持久,貪玩好動,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的特點,因此,教學活動要立足于小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狀況,學生都喜歡輕松、平等、愉快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身心舒暢,思維才會得到解放,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就被調動起來,師生互動教學才能發(fā)揮課堂的生命力。教師要讓尊重學生,以耐心、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注意保護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另外,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不要過分限制他們的個性發(fā)展,師生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平等、和諧、尊重、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努力地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音樂的課堂環(huán)境,這樣,不僅學生學的開心,也能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師生共同參與音樂課。
1.3進行有效地課堂討論,精心設計提問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互動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過去“一個老師一張嘴,一個黑板一支筆”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今天的音樂課堂,教師要勇敢創(chuàng)新,敢于顛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建立合作小組,經常以小組或全班的方式展開討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融入課堂,參與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討論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并且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深學生對音樂教材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在與他人討論、爭辯、思考的過程中更深刻的認識理解教材內容,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精心設計提問也是實現(xiàn)互動課堂的最佳途徑之一,就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教師要重視提問的效果,同時更要注重提問的有效策略,真正做到優(yōu)化課堂的效果,實現(xiàn)“互動式”的音樂課堂,學生在聽音樂的同時積極思考教師的提問,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設計想象的場景,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又使學生對歌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學會全方位的欣賞一首音樂。
2結語
互動是聯(lián)系師生的紐帶也是師生交流的橋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互動設計對音樂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把握小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特點,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課中,把提高小學生的互動意識作為課堂的重點,使小學生在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音樂論文14
中小學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音樂人類學把音樂作為文化來研究,它既研究音樂的聲音、概念、行為,也研究與此相關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當今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教育宗旨應該改變學生中存在的音樂等于唱歌、演奏、作曲的狹隘觀念,重新認識音樂學習的文化屬性。并且,學生關于音樂學習的考核,也應該有相應的改善。
【關鍵詞】音樂;文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xx)08-0091-1.5
音樂人類學是將音樂作為一種文化或文化中的音樂來看待的。音樂其實是人類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音樂人類學又稱音樂民族學或民族音樂學。在20世紀50年代被稱為“比較音樂學”,完成這一學科名稱的更換主要是荷蘭的音樂學家孔斯特。美國在音樂人類學的發(fā)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從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音樂人類學家胡德提出了“雙重音樂能力”的觀念,梅里亞姆的《音樂人類學》被視為該學科的經典之作,當代音樂人類學的研究范圍已擴大到人類所有社會的音樂文化,具有明顯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觀。
一、從人類學看音樂文化
音樂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詞,但是把它們結合在一起來研究、探討和認識卻是近五十年以來的論題,是人類音樂思想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促使這個思想或觀念轉折的動力并不是來自音樂領域本身,而是人類學。音樂不只是音樂本身,音樂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內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這樣就解釋了為什么不同地域產生不同的音樂,不同時期有不一樣的音樂,那都是因為不同的社會時空和傳統(tǒng)經緯中的不同文化所致。
音樂人類學學科建立之初,音樂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學科的影響,如人類學、民族學、民族音樂學、古典進化論、比較音樂學、文化相對主義、田野工作和參與者觀察、文化區(qū)域和音樂文化、傳播主義、功能主義和結構功能主義、心理人類學、行為主義、文化變遷、文化生態(tài)學、新進化主義、都市人類學、認知人類學、象征人類學、演奏經驗及交流、反思論的人類學,此時,音樂成了文化。音樂與文化合為一個詞語成為“音樂文化”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詞語復合行為,而事實上是體現(xiàn)了一個人類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或者更嚴格地說是“回歸自我”的過程。雖然“音樂文化”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概念出現(xiàn)只有半個多世紀,但它代表了人類文明發(fā)展歷程進入了一個質的飛躍。中國音樂源遠流長的歷史性,形成了無比深厚的文化積淀,它們?yōu)橐魳返陌l(fā)展和繁榮提供了豐富的給養(yǎng)。時至今日,通過存活的傳統(tǒng)音樂,我們仍然能強烈地感受到穿越數(shù)千年歷史傳遞給我們的所有關于音樂的信息,仍然那樣富于活力、息息相通、連綿不斷。沉潛久遠的中國音樂,帶著歷史的厚重感,蘊藏著豐厚的音樂資源、繁復的題材、多樣的風格,猶如千百年來堆積而成的無際礦藏,供世人開采挖掘,進發(fā)出璀璨的音樂之光。我國音樂一方面貪婪地吸取著一切可觸及的外國音樂,一方面又顯示出自身磅礴的氣勢,體現(xiàn)了中國音樂的巨大融合性。無論在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中國音樂和世界各國音樂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終不曾止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交流和融合將會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廣泛,這不僅是歷史潮流的推動,也是順應時代的大勢所趨。
二、從人類學看音樂教育
當今的音樂人類學采用當代人類學的視角,其研究對象包含從人類生涯開端到目前為止的全部人類社會的音樂行為。將音樂教育與人類文化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這種人類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種文化。
英國民族音樂學界的泰斗,已故的約翰﹒布萊金倡導了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樂教育這種新概念。國外的多元文化教育體現(xiàn)了對社會問題的一種回應,他們在比較音樂學、音樂民族學、音樂人類學以及國際比較音樂教育等領域學術研究的歷史,至少包含了上千名學者、教授、博士生對世界上非西方音樂所進行的嚴肅認真的研究所產生的成果,揭示了人類音樂文化資源的豐富多彩,促進了發(fā)達國家音樂教育中歐洲音樂中心主義觀念的改變,使音樂教育從單一音樂視野轉向全球多元文化音樂的視野。其次,國外音樂教育在多元文化人類學的背景中不斷發(fā)展本土音樂文化教育,如美國黑人音樂、爵士音樂等,他們還不斷加強世界文化意識,積極學習世界各國不同文化,為美國的音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創(chuàng)了許多新的音樂教育領域。另外,音樂教育與社會音樂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因此,將民族音樂、流行音樂、民俗民間音樂引進并融入中小學音樂課堂,讓當代青少年學生更為全面、更為直接地接觸中國社會音樂文化,感受其博大精深,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有利于培養(yǎng)更多、具有深厚社會音樂文化底蘊的優(yōu)秀人才,有利于弘揚和發(fā)展社會音樂文化,更快地促進音樂教育的發(fā)展。
經過走訪和調研,我發(fā)現(xiàn)長期以來我國音樂教育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固定的教育模式,教學內容單一、呆板,學生對教學內容陌生、不喜歡。而社會音樂文化卻是一種音樂現(xiàn)象和文化精神的綜合體,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而變化,這種變化必然要在音樂教育中產生映射。這就說明,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只有二者的協(xié)同發(fā)展,才能使社會音樂文化不斷得以傳承,只有改革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模式,才能使音樂教育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
柯達伊說過: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嚴、民族意志的標志,民族音樂具有民間意義,而且更具有民族意義的一項財富,它是屬于全體人民的。如果以一種嚴肅的態(tài)度去追求有機、發(fā)展的音樂文化,就必須通過教育,使其為全民所有。只有首先讓兒童生活在音樂的母語環(huán)境中,才能使兒童深切地感受到民族的歷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感。民族音樂保留在音樂課堂是二者協(xié)同發(fā)展的基礎,它對我國音樂教育發(fā)展的作用是長久的、永恒的。特別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歌民樂,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獨特風格,是我國社會音樂文化的寶貴財富,因此,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必須重視民族音樂的傳承,才能體現(xiàn)音樂教育的民族性。音樂心理學專家告訴我們:興趣的形成與人的認識發(fā)展、與社會音樂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梢,凈化中小學校園音樂文化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民族音樂學習氛圍,大力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民族音樂興趣,是促進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可行之舉。這種社會音樂的環(huán)境主要還得靠中小學音樂教育者來改變。如果把一些優(yōu)秀的民族歌曲保留在中小學音樂課堂,讓青少年學生了解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既能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又能陶冶情操;既培養(yǎng)了他們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又增強了民族自豪感,使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這不僅體現(xiàn)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傳承了我國社會音樂文化。
那么,除了要繼承和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以外,流行音樂也是當今社會音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對我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流行音樂中有不少優(yōu)秀的進步的音樂作品,是可以適當引進中小學音樂課堂的,很多流行的公益性的歌曲內容就非常健康,這些流行歌曲為公益行動、公益慈善事業(yè)提供服務,提倡社會主義新風尚,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倡導以社會公德觀念為根本,立足于使更多的公民樹立健康文明的行為規(guī)范。它們主要以宣傳關愛他人、渴望世界和平、保護地球環(huán)境,提倡文明公德等社會公益性內容為主,不以牟利為目的。因此,適當?shù)卦谝魳方逃腥谌肓餍懈枨鷮W生的身心成長是極其有幫助的。
我們再次審視音樂人類學中的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其實無論是哪方面,它們的動態(tài)和走勢的舵就掌握在人們自己的手中。要想將音樂真正融合在人們的生活和教育里面,我們就必須知道我們真正要的人類文化是什么,只有這要,音樂才能真正成為人類生活中的美好。
【參考文獻】
管建華,編譯.音樂人類學的視界——全球文化視野的音樂研究[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小學音樂論文15
一、提高對音樂課在小學教育中作用的認識
(一)小學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的提高。在不斷加強對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基礎上,需要不斷提高小學音樂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小學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直接決定了小學音樂教育的質量,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對于音樂課程質量提高將會發(fā)揮出重要作用,而不能由其他教師進行兼任,除此之外,小學音樂教育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影響很大,在師資力量的基礎上,還需要有配套的設備,各個發(fā)展狀況不同的學校,可以配備不同的音樂設備,最基本的保障是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基本的設備配置。
(二)音樂課程的課時量的適當增加。目前,我國小學音樂課的課時安排存在的狀況比較不樂觀,對于中外音樂做到簡單賞析就會顯的十分困難。然而,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對于中外音樂的賞析能力需要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在此基礎上,需要就音樂的基本理論知識、洗耳教學以及線譜簡譜試唱對小學生進行教育,這些也是音樂教學課程的最基本內容。如果在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做不到不充分和不全面,就不會達到根本的教學效果。
。ㄈ┘訌娦W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的開展。首先,保證教學內容的充實性,不能對教學內容進行縮減,更不能對于教學課時進行壓縮占用,需要嚴格按照新課程所設置的目標進行教學。其次,在基本音樂知識的傳授、洗耳以及試唱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民族性需要有意識的突出。在我國小學音樂教材中,涉及到我國各個民族優(yōu)秀的音樂,與此同時,小學音樂課堂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時代性,對于一些健康的,內容積極向上的歌曲進行學習和賞析,這就為提升學生積極性與對于新課標設計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四)加強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音樂課程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僅僅通過課堂上的學習,不加大在課下的練習,是不會達到效果,在進行教師教學計劃中,需要留出一段時間用于學生的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的開展主要可以通過重奏、合唱、獨唱等方式進行,需要保證實踐的質量,不能只是為了完成實踐活動而進行實踐,搞好這些活動,可以對于學生的`團隊合作,學習壓力緩解和調節(ji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加大小學音樂教育情感的培養(yǎng)
音樂的內涵需要有情感和技巧的投入,需要教會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需要用心去感受,這也可以促進小學生真善美的一面。通過音樂教育,能夠啟迪他們的智慧,培養(yǎng)其個性,采取活潑的教學模式,用音樂所具有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其自身的修養(yǎng)和自信。下面從三個方面對于小學生的音樂教育情感的培養(yǎng)和提升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
。ㄒ唬┘哟髮η楦械呐囵B(yǎng)。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技巧等音樂基礎訓練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加大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對于音樂情感的培養(yǎng)需要采取多種手段,學生在對音樂作品學習研究中,需要加大對學生在小學音樂情感以及表現(xiàn)小學音樂情感的習慣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演唱時對于小學音樂情感的調動以及控制達到準確和真切。
。ǘ┰谛W音樂表達中教師需要扮演重要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對于教學內容的選定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對于所選的曲目需要循序漸進,針對不同的題材都需要訓練到位,以耳熟能詳?shù)母枨鸀槭滓x擇。其次,教師在對于學生二次創(chuàng)作的指導,需要在原創(chuàng)的基礎上展開充分的想象力,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在表演時與臺下觀眾的互動,調動臺下觀眾的興奮度,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使得演唱的曲目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ㄈ┘訌娦W音樂訓練中咬文吐字。在小學音樂表演中,表達思想和語句的關鍵是能夠準確的吐字和咬字,而小學音樂表演藝術存在的真諦就是能夠利用聲音技巧塑造旋律的音樂形象。表演者對于一個作品做到完美的表達,需要做到三點:首先,需要有一副好的聲音,其次,作品表演中情感的充分表達,最后,需要清楚的咬字,三點缺一不可。
三、總結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音樂教學中,學生能夠在音樂音響中體會蘊含其中豐富的情感和美,能夠真正的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吸引,陶醉,并且產生心靈與情感的共鳴,因此,音樂對于人類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學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國家、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順利的進行改革。
【小學音樂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論文06-22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1-08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24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6-08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7-20
小學音樂論文【集合】06-23
小學音樂教學論文15篇11-08
(合集)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6-10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必備]06-09
民族音樂傳承與發(fā)展小學音樂論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