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1
蘇州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國首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中國最大的工業(yè)、金融和貿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轄區(qū)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積1650平方公里。20xx年全市戶籍總人口達826萬人,其中市區(qū)戶籍人口238.21萬人。暫住登記人口586萬。蘇州下轄7個市轄區(qū)、代管5個縣級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倉市、吳江市、吳中區(qū)、相城區(qū)、平江區(qū)、滄浪區(qū)、金閶區(qū),以及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蘇州高新區(qū)。
蘇州境內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蘇州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水網密布。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蘇州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也是4個全國重點環(huán)境保護城市之一。蘇州是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yè)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境內文物古跡有487處,其中國家級15處、省級101處。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門——盤門就坐落在蘇州古城南面的盤門風景區(qū)。
蘇州是東方水城。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42%,湖泊河流星羅棋布,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內,東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風景區(qū)分布其間,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fā)祥地。歷史上文壇賢能輩出,繪畫、書法、篆刻、詩文流派紛呈。評彈、昆曲、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蘇繡、緙絲、玉雕、泥塑、宋錦和木刻等精湛工藝品享譽海內外;古寺、古塔、古橋等古典建筑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
蘇州是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典范,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莊、錦溪,吳中的木瀆、甪直,吳江的同里。這些古鎮(zhèn)完整地、大量地保留著明、清兩代的古宅,保持著原有的古樸風貌、水鄉(xiāng)特色、民俗風情和田園風光,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社會人文研究價值和歷代建筑藝術價值。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2
蘇州,是江南的漁鄉(xiāng)、米鄉(xiāng)更是水鄉(xiāng)。
清晨,天邊剛剛泛起紅暈,鳥兒都沒鳴唱,山也靜靜的,蘇州人家就提著油燈,架著小木船在湖泊中輕輕蕩漾,趁魚蝦都沒醒來之時,拿著大網叉,挖起一網泥漿,在湖水中分揀出小魚小蝦,給水田里的大魚吃。太陽露出半邊臉時,小木船上就有了一小堆魚蝦了,回到自家的田地里,在種水稻的綠色水田中放養(yǎng)著的魚已經開始活動了。這時,男人們扛著一桶桶魚蝦,用大鐵叉往水田中撒,大魚們就沖上來翻滾著,把魚料一搶而空,吐出幾個打泡泡,大概是在表示感謝吧。
當太陽完全升起時,湖邊往往會有一群水娘們劃著一個個圓圓的大木盆,在水中拉起一種綠色和紅色相間的植物,摘下上面的果實,那是水菱。她們的動作是那么的輕快,還不時發(fā)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倘若你走過去,她們會用一種方言熱情的跟你打招呼,或是剝出幾個剛采的小水菱遞給你。白嫩的水菱,就像那些蘇州水娘們的笑臉一樣可愛,咬一口,一股清涼的.感覺直沁肺腑!
他們的屋后假使有一條小溪,那么在夏天月明人靜的夜里,常常會瞧見一些孩子,拿著小手電,提著根木棍,在消息中捉青蛙。蒸、爆、炒......無論哪種燒法,孩子們捉回來的青蛙,被水娘們一做,就成了一道美味。
蘇州,不論什么,都與水有關,是名副其實的水的故鄉(xiāng)。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3
從古到今,許多人向往江南水鄉(xiāng),千百年來,蘇州水鄉(xiāng)幾乎成了江南水鄉(xiāng)的代名詞。
蘇州就是江南水鄉(xiāng)最美的地方,那的美景如煙如霧,如詩如畫。有溢翠流全的田野,寧靜安祥的水村,更有園林野臺樓閣太湖之美景。蘇州古城里,小橋,流水,人家這般清新寧靜是從古城骨子里傳出來的,蘇州城到處是橋,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誰也不清一路上經過多少座橋,所以在蘇州“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長”就失去了夸張色彩了,蘇州城大概有橋三百,在水陸頻繁割據的地方飛起一道道彩虹。
橋是了解姑蘇風土人情最好處,佇立橋頭,看傍水人家,綠樹掩映。水巷女子在河旁浣衣,一杵起落聲音遠遠傳來,慢了半個節(jié)拍,如空谷回音,使人恍如隔世?刺K州姑娘上橋來了,對襟小衫幾盡是絲綢,瀟瀟灑灑。琵琶扣盤得雅致古樸,一級級石階走過來,風情萬種,還有挽滿籃沾露香花的賣花姑娘,大橋走來,空氣中飄流這一路的花香,你看,小橋上的姑蘇風情是如此的美,橋走多了,生命的步伐調便會從容自在,所以蘇州人都悠哉游哉的,好像生來就有一種閑情逸志。姑蘇人有了好心情,便有了消受美好自然的幸福感。
蘇州城最讓人難忘的是水巷,覺得它是城里最大方最自然的,房子一幢幢清水出芙蓉般在河邊亭亭玉立著,河水想流就直截了當的流下來,想出門就訪友了,走出家門踏上河埠在跳上船就凌波而去。每天看到河里的是來來回回的船。甚是一番熱鬧。閑下來,安安靜靜對著窗外的.水和天讀書,讀唐詩“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讀宋詞“過盡千帆皆不是”。蘇州的水巷里的河上沒有帆,只有櫓,那就改成“過盡千櫓皆不是”吧。你想起許多發(fā)生在蘇城里纏綿悱側的故事,對著靜靜的流逝的河水發(fā)呆,有丁丁冬冬的評彈索弦聲。隱隱傳來不知唱的又是哪一對才子佳人的命運。蘇州的水巷是萬千變化的,神奇莫澈,春秋晨昏,各有不同,蘇州水巷的寫不盡,畫不完的!水巷還有低低的河埠和高高的風火墻,還有石庫門,石井和河畔人家…。那都是一道道優(yōu)美的風景。
我們開始踏進蘇州小巷,人們會感覺一種靜,一種深入骨髓的靜。是的,比起其它城市,蘇州顯然少了一份浮躁之氣,多了幾份清幽之氣。這清幽之氣就來自蘇州小巷,來自小巷里散發(fā)清韻的青石板,來自小巷里簡潔的石庫門,來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古民宅。這讓人靜的蘇州小巷的清幽之氣由來已久,是從許多宋版線裝書飄逸而出的,或從明清青花瓷里盤旋而至的,或從古城庭院深深的園林里散發(fā)出來的。那伴昆曲票友們咿咿呀呀的笛聲里回環(huán)往復的,是窮極一樓閣廊臺之變化的蘇州園林里修煉而來的,在茫茫的夜里,看月光下故蘇城,千家燈火匯成古城的溫馨。
看著河里劃過的船,感覺從“夢中搖來,向夢漂去”蘇州的橋。水巷,小巷讓我在蘇州城里踏這靜謐與愜意?催@枕河的尋常百姓家的花也枕河,再看到村池里的鴨就知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古宅上空的綠樹與繁花,讓姑蘇城更加的靜謐。
柔情蕩漾的故蘇水鄉(xiāng)讓你感受活在當世的人間天堂,是最美,最靜,最清幽的地方。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4
吳江區(q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鄉(xiāng)澤國”。大小數百個湖泊點綴在城鄉(xiāng)間,吳江境內河道縱橫,水域面積占全區(qū)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特別是古鎮(zhèn)同里,路由橋通,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被譽為“醇正水鄉(xiāng)、舊時江南”。京杭大運河、太湖以及汾湖、九里湖等自然景觀各具特色。
吳江區(qū)適合農作物和水生作物生長,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的美譽。
吳江土壤以壤土質的黃泥土和粘土質的.青紫泥為主,其次為小粉土。吳江耕地面積70萬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麥子、油菜和蠶桑、苗木等,水生作物有席草、蓮藕、芡實、茭白、莼菜等。
吳江的民間文學源遠流長,蘊藏豐厚,尤以蘆墟山歌的高亢嘹亮、感情真摯樸實、曲調優(yōu)美清新、鄉(xiāng)土氣息濃厚,在吳中獨樹一幟。流傳的民間舞蹈、戲曲曲藝、民間工藝流派紛繁,各呈千秋。吳江人主食以大米為主,雜糧僅用作調節(jié)口味,其中盤龍糕、閔餅、麥芽塌餅、熏豆、震澤黑豆腐干等都是體現(xiàn)吳江特色的名吃名點。
截至20xx年底,吳江區(qū)擁有文化館1個,鎮(zhèn)文化站8個。全年舉辦各類展覽會(區(qū)博物館)30次,組織各類文藝演出3055場次。擁有區(qū)級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量138。87萬冊,借閱人次60萬人次。擁有影劇院3家,席位2885張。有線電視入戶率102。3%,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均達到100%。
自春秋起至明清的二千多年間,吳江涌現(xiàn)了一大批著名的歷史人物。屬吳江籍或長期生活在吳江的歷史人物有140多名,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范蠡,西漢詞賦家嚴忌、嚴助父子,西晉文學家張翰,南朝梁陳間文學訓詁學家、畫家顧野王,唐代文學家陸龜蒙,宋代進士謝景初、謝濤,明代詩文家史鑒、沈顥、園林建筑師計成,清代天文學家王錫闡、文學家吳兆騫、詞曲家徐曦、醫(yī)學家徐大椿等。到了近代,又誕育了辛亥革命風云人物陳去病,民主主義戰(zhàn)士、愛國詩人柳亞子,革命烈士張應春,國學大師金松岑,文學家范煙橋,社會學家費孝通,原財政部長項懷誠,武警政委許耀元上將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5
同里,對很多人來說仍很陌生,但在江南一帶,她已是顆燦爛耀目的水鄉(xiāng)明珠、旅游新熱點。如果你一起向往周莊那東方威尼斯的韻味,那就更加不能錯過同里。同里鎮(zhèn)位于太湖邊、運河旁,四周為五湖環(huán)抱。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她是江蘇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將全鎮(zhèn)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鎮(zhèn)。1995年更被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zhèn)。目前正積極申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同里,絕對是塊不可多得的江南“富土”。歷史上,同里鎮(zhèn)真的稱為“富土”。但“富土”之名,過于招搖,故把“富”字不出頭,去掉一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yōu)椤袄铩,同里之名,由此而來?/p>
現(xiàn)在的'同里,在“保護古鎮(zhèn),開發(fā)旅游”的規(guī)劃下,先后完成了“一園”、“二堂”、“三橋”和同里湖旅游度假村的項目。目前正積極恢復耕樂堂、計成故居、丁字河道、南園茶樓、珍珠塔等景點,務求以最佳旅游風貌,重現(xiàn)千年古鎮(zhèn)的風姿。歸納各景點特色,同里主要有三多:橋多,明、清建筑多和名人雅士多。我們不妨逐一尋訪。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6
吳江市位于中國江蘇省的最南端,緊傍上海、蘇州、杭州中國南方三大著名城市,是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會的金三角地區(qū),是中國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中心區(qū)域。
境內的`318國道和附近的滬寧、滬杭甬高速公路連接中國的東西南北,千年京杭大運河和太浦河寬闊的河道直通上海港和長江幾大主要港口,距上海虹橋機場僅60公里,吳江擁有極為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中間就是吳江”。吳江市總面積為1176平方公里,人口78萬,下轄23個鎮(zhèn),556個行政村。現(xiàn)有耕地70萬畝,水面40萬畝。自古以為就被譽為太湖之濱著名的“魚為之鄉(xiāng)”、“絲綢之府”。吳江歷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中晚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從事漁獵耕織,吳江桃源的馬家浜文化遺址距今6000多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即公元909年)吳江建縣,至今已有1089年的歷史。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吳江撤縣設市,揭開歷史篇章新的一頁。改革開放以來,吳江面貌巨變,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加快,取得了矚目的成就。1997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1。5億元,比上年增長13。3%,自1993年以來,年均遞增32。1%。財政收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4。8%,自1993年以來,年均遞增26。4%。全市職工平均工資收為76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元。吳江市連續(xù)十多年位居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前列。
【蘇州水鄉(xiāng)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水鄉(xiāng)導游詞09-12
(集合)水鄉(xiāng)導游詞01-27
水鄉(xiāng)烏鎮(zhèn)導游詞02-02
蘇州經典導游詞01-02
蘇州的導游詞10-25
蘇州導游詞03-19
江南水鄉(xiāng)導游詞【經典】08-29
蘇州導游詞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