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江蘇虎丘導游詞介紹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蘇虎丘導游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蘇虎丘導游詞介紹1
虎丘山,位于蘇州城西7公里,海拔34.3米,面積282.3畝!盎⑶稹币幻麃須v已近2500年,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犯破傷風死,葬于此山,入穴三日后有白虎蹲踞墓上,故名虎丘山。春秋時吳王闔閭葬在這里,公園里有許多名勝古跡。
云巖寺塔(也稱虎丘塔)為國家級文物,斷梁殿為省級文物,梁的中間為兩根梁斷開接起來的,可以看到斷縫。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早已在一千多年前就說過“到蘇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千年以來,虎丘山依托著秀美的景色,悠久的歷史文化景觀,享有著“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鐫刻著四個大字:“虎丘劍池”,據(jù)說這四字出自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手筆。另有傳說,現(xiàn)在的虎丘四字已非顏氏原書,而是后人補書刻上去的,所以在當?shù)赜小罢鎰Τ亍⒓倩⑶稹钡恼f法。所謂劍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長劍的水池。吳王闔閭墓可能建在這里,因入葬時把其生前喜愛的“扁渚”、“魚腸”等金劍作為殉葬品同時埋在墓里,是為劍池。篆文“劍池”二字傳為王羲之所書。池深約6米,終年不干,清澈見底,可以汲飲。山上有一石井,傳為唐代陸羽所挖,稱為“陸羽井”。陸羽是我國第一部茶書《茶經(jīng)》的作者。據(jù)《蘇州府志》記載,陸羽曾長期居虎丘,一邊研究茶葉,一邊寫作《茶經(jīng)》。他發(fā)現(xiàn)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評為“天下第五泉”。
虎丘山經(jīng)歷代名人在山上營造,規(guī)模宏大、日趨完美、亭臺樓閣、園榭軒館,聳金疊翠,虎丘山寺宇均沿山而筑,名冠吳中,甲于江南。虎丘山雖小,而幽美的景色卻能與錦繡名山大川相媲美。游覽虎丘,古人有“九宜”之說。即春、夏、秋、冬、風、雨、雪、晴、四時皆宜游覽;⑶鹕綒v有前山十八景,后山十八只之稱。頭山門、海涌橋、斷梁殿是虎丘山的'入門三景。登臨虎丘山沿途可見“憨憨泉”,吳王闔閭得“干將”、莫邪”劍后試劍所致的“試劍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二仙亭”、“點頭石”等,每個景點都富含著美麗的傳說。巍巍聳立天際的虎丘塔更有中國“比薩斜塔”的盛名。
虎丘山有著“前山美、后山幽”的說法,后山腳下清清河水環(huán)繞,河中水菱浮面、河旁古木參天,大量的古樹名木,樟、杉、柏、松、銀杏、玉蘭長勢茂盛。掩映在叢林中有分翠亭、玉蘭山房;攬月榭等景點!捌阶斡[遍天下,游之不厭惟虎丘”,就是人們對虎丘山最美好的贊嘆。
四周環(huán)水,山境幽奇;⑶鹕浇(jīng)歷代名人在山上營造,規(guī)模宏大、日趨完美、亭臺樓閣、園榭軒館,聳金疊翠,虎丘山寺宇均沿山而筑,名冠吳中,甲于江南。虎丘山雖小,而幽美的景色卻能與錦繡名山大川相媲美。入虎丘,過海涌橋,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見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枕頭石、真娘墓、千人石、劍池、第三泉、孫武亭、望蘇臺等著名的虎丘十八景,每一勝景古跡都有引人入勝的歷史傳說和神話故事。
十八景首推山頂“云巖寺塔”,俗稱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始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級八面,內(nèi)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檐,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檐均遭毀壞,現(xiàn)塔身高47.5米。1956年在塔內(nèi)發(fā)現(xiàn)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shù)群币姷乃囆g(shù)珍品。
現(xiàn)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于400年前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拒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
江蘇虎丘導游詞介紹2
宋朝詩人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當年詩人的贊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廣告詞。
到虎丘,過去有兩條路,一條是我們今天走的汽車路,過去趁乘馬車可抵;另一條是水路,從閶門下船,經(jīng)過唐朝刺史白居易開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輝”水碼頭前靠岸。
一般的寺廟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卻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詩就形象地點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點:“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鎖寺門”。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虎丘山門“海涌潮輝”。這四個字點出了虎丘的來歷;⑶鹪S可,遠古時這兒是一片枉洋,幾個綠色的島嶼在潮漲潮落時隱時陷,當時稱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卻美麗,如浩淼碧波中閃爍的明珠流輝至今!昂S苛鬏x”水墻門是照壁的一種,蘇州拙政園舊大門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樸的水墻門,體現(xiàn)了水鄉(xiāng)人家的門面和臉面。
我們知道,吳王闔閭在蘇州建闔閭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時的'中國正是春秋時期,各小國之間戰(zhàn)事不斷。正當我國大部份地區(qū)還處在青銅器時代,吳國因為鑄鐵、鑄劍而出名,出現(xiàn)了歐治子、干將、莫邪等著名鐵匠。公元前496年,吳國對越國宣戰(zhàn),吳王闔閭受傷死于返程途中。為了修建吳王闔閭墓,吳國動用了十萬民工,并隨葬三千把寶劍于墓中。為了保守吳王墓的秘密,盛傳吳王下葬三日之后,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說為吳王霸氣凝聚而成。從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的稱謂,至今已兩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頂上建了七層八面磚塔一座。如今虎丘塔身已經(jīng)嚴重傾斜,偏離中心2.34米,虎丘斜塔日益著名,并且因為它和吳王墓撲朔迷離的關(guān)系令科學家和游客控密興致倍增。照理說,吳王墓建于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于公元961年,前后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該有什么瓜葛。但如今山上山下兩個古跡卻休戚相關(guān)。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到了虎丘山上之后我再作出詳細介紹。
【江蘇虎丘導游詞介紹】相關(guān)文章:
江蘇虎丘的導游詞01-13
江蘇虎丘導游詞范文01-27
關(guān)于江蘇虎丘的導游詞03-05
虎丘的導游詞01-13
虎丘導游詞講解02-19
介紹浙江蘇堤的導游詞01-14
介紹江蘇莫愁湖的導游詞范文10-15
介紹江蘇尚湖的導游詞范文01-14
介紹江蘇龜山漢墓的導游詞范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