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桃花源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優(yōu)選)常德桃花源導游詞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fā),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常德桃花源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常德桃花源導游詞1
秦人居為秦代建筑樣式,古窗幽壁,雕梁畫棟,飛檐斗角,室內(nèi)陳設極富先秦風味,室外田園桑竹,古意蒼茫。
在這里不妨欣賞一下美妙的楹聯(lián)吧:“豁然敞五百奇蹤,祗山上白云,盡堪怡悅;到此空古今疑案,彼天涯黃綺,未免塵囂。
它是說桃花源突然敞開了神秘境界,像無心出岫的白云,舒卷自由,可以使人留戀、快樂、消憂解愁;到了這里,把心中存疑的.古今關于桃花源的漁樵仙隱種。種說法,都搞清楚了。
想起秦末嵩山四皓夏黃公、綺里季他們,晚年還出山輔太子,未免欲心太重了,只有這兒的"避秦人,才是真正的隱者。
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
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連,結構精巧,造型奇特。
遠觀蛇行龍騰,氣勢非凡,古意野趣,淋漓盡致。
廊內(nèi)高掛詩詞對聯(lián),兩旁栽植各類花竹,一覽可飽平生之眼福。
常德桃花源導游詞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桃花源是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可是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哪里?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個千古之謎?墒菗(jù)文獻資料和實物考證,千山萬壑環(huán)抱中的重慶酉陽大酉洞,才是桃花源真正的活標本。
酉陽桃花源有古桃源區(qū)、新桃源區(qū)和森林區(qū)三大部分。這里阡陌交通,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雞犬相聞,一派和平田園風光,是棲息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
桃源石坊
在大酉洞的懸崖上入目而來的是“桃花源”三個大字,這是四川作家馬識途的題字,在“桃花源”的門前,有一道石碑門坊,上面兩幅楹聯(lián)是巴蜀詩人流沙河的真跡。
跨過這道石坊,就仿佛穿過一千多年前的時光隧道,去領略陶淵明筆下的這片人間凈土,去破譯世外桃源這個千年密碼。
桃花溪
相傳晉朝太元年間,武陵捕魚人沿著桃花溪,穿過桃花林,來到桃花渡,見柳岸花明,山重水復,怕迷失道路,就在溪邊打下標記。
傳說這就是當年漁人設置的路標,漁人曾經(jīng)在此問路。這路標,這桃林,這桃花溪,成了世外桃源和滾滾紅塵的分界線,也留下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追求自由的千年遺夢。
問津亭
相傳武陵捕魚人來到桃花源中,見阡陌縱橫,雞犬相聞,男耕女織,怡然自樂,好一派升平景象和淳樸民風。捕魚人聽說他們的先祖是秦朝的遺民,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已經(jīng)許多年了。
他十分驚訝,回到武陵郡所,向太守報告了這一新奇發(fā)現(xiàn)。太守又派人和漁人一同前往,尋找先前的路標,但終因迷路而未能到達,留下了千年遺恨。這就是漁人問津處。
潛棧(巴人棧道)
桃淵明棄官回鄉(xiāng),開荒種地。雖然辛苦,卻獲得了重歸大自然的農(nóng)家之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歸來,和村里的'農(nóng)家共話桑麻,飲酒作樂。年復一年,他在這草叢荊棘之中,踩出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鄉(xiāng)間小路。
為紀念陶公,后人在這條小路上修了這條棧道,人們叫它“潛!。先前,傳說巴人遷徒到此,所以又叫它“巴人棧道”。
潛村
是為紀念陶淵明而修建的。陶淵明又叫陶潛,東晉時著名詩人和文學家。潯陽柴桑,即今江西九江人。家道原本殷實,后來敗落貧窮,官至彭澤縣令。后來不滿朝政黑暗,棄官還家,息交絕游,隱居田園,躬耕南畝。
這里有曲徑通幽的良田美池,有綠樹掩隱的桃花島,有土家風味的吊腳樓,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常德桃花源導游詞3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
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后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nèi)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臺碑坊裝點,宛若仙境。
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qū),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余處景點。
尋訪桃花源,一般乘車至桃花山牌坊下車。
桃花山牌坊在公路南側,始建于1943年,后傾塌,1973年按原貌修復,坊上石刻,介紹了桃花山的概況。
牌坊橫額上,飾有色彩斑瀾的花和“桃花源”三個遒勁大字。
牌坊兩邊的大柱上,有"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對聯(lián)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
過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條水流不斷的小溪,這是桃花溪。
溪的.右側,長著一片茂密的桃林,窮林橋便隱藏在這桃林的深處。
桃花溪一帶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記》中的描述:“忽逢桃樹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若在桃花盛開之時來到這里,可見桃樹蓋頭,濃淡相間,有的鮮紅如碧血,有的"艷麗如姻脂。
千樹萬樹,如織就的云錦,令人陶醉。
穿過桃樹林,涉過窮林橋,可以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廊廡環(huán)繞的建筑,這便是桃花源內(nèi)著名的菊圃。
菊圃是因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于廊中有歷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
碑廊的盡頭,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體態(tài)渾厚,風格古樸。
常德桃花源導游詞4
大酉洞中有兩個巨大的鐘乳石,一個象鐘,一個象鼓,以石擊打,轟然有聲,人們稱之為“石鳴鐘鼓”。
相傳,明代酉陽州撫使冉公表在洞中修道時,正與人商議鑄鐘制鼓的事情。忽然洞中狂風乍起,飛沙走石,撞擊在石鼓上,發(fā)出洪亮渾厚的聲音,在洞中久久回蕩。冉公表頓然領悟這是神的啟示:不要勞民傷財。不再議論制鐘制鼓,狂風終于停息下來。冉公表精誠修煉,終日以石鐘石鼓為號。
玉盤仙跡
這里有一個鐘乳石盤,直徑三尺六寸,盤面光潔,石質(zhì)堅硬。
相傳有一年,青城山來了一個老道士,在洞里煉丹習法。他面對石盤,口中念念有詞,用手指畫了一個“玉盤仙人承露”的'圖案。不一會兒,圖案清晰可見,仙人從盤中凸現(xiàn)出來,每天清晨,周圍幾丈之內(nèi),草木上的露珠被吸進盤中,玉露瓊漿,香甜可口。后人有詩為證:“寄語他人如學道,滿斟玉液洗凡心!
機織煙霞
相傳大酉洞住著一位勤勞善良的姑娘叫易嫦,她靠種桃為生,侍奉年邁多病的老母,栽下了萬棵桃樹,還培育出了一棵果實累累的桃王樹。由于她善良勤勞,積雨露之精華,桃花之靈氣,十分美麗,面若桃花。
洞里的蜈蚣精時時心存歹意,想加害于她。西王母遂封她為“桃花公主”,賜給她“天機”一座,在每年的元日,以云為梭,以霧為杼,織出萬朵紅霞,把蜈蚣精擋在洞門之外。
龜鶴遐齡
相傳洞中有“靈池”一方,“神田”一塊,據(jù)說喝了這里的水,可以除病祛邪,可以長生不老。
曾有一只大烏龜,一支大白鶴來到這里,乘涼休息,由于飲了這池中靈泉,田中圣水,大烏龜飛出洞外二里多,鉆進了泉孔河的源頭,只留下一方“靈池”(烏龜池)。大白鶴化而為石,立于“神田”之中。后來酉陽州宣撫使冉公表,來此修道煉丹。后人有詩云:“玉盤注水何晶瑩,飲之年如白鶴齡!
觀音坐禪
相傳大酉洞原始初開之時,觀音大士曾在這里座禪講經(jīng)。只見這洞口深處,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寶闋。觀音大士端坐于蓮花臺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童侍立臺下。相傳不少游方高士,曾來這里所經(jīng)講法。
酉陽桃花源的講解就此結束,大家可以隨意四處看看,自由體會世外桃源的感覺……
【常德桃花源導游詞】相關文章:
常德桃花源導游詞07-21
常德柳葉湖導游詞02-14
常德詩墻導游詞范文08-29
桃花源導游詞08-01
(薦)桃花源導游詞09-30
湖南桃花源的導游詞07-12
酉陽桃花源的導游詞02-01
重慶桃花源導游詞11-14
酉陽桃花源導游詞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