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1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哥哥、爸爸一起去中山紀念堂玩。
一進中山紀念堂的大門,一股廣府的氣息撲鼻而來,遠遠望去,“孫中山”一手拿著拐杖,一手叉著腰,筆直地站在那,看起來很有精神。
我們先去看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木棉樹和兩棵廣州最大的白蘭花樹,如果你仔細看那些樹,上面卻有一些被人刻過字的痕跡,我曾看過一個叫《小銀杏》(好像不是叫這個名字)的故事,上面說小鳥從一棵老樹知道小銀杏是一個很有名的樹,小鳥馬上把消息傳遍了整個森林,許多小動物在小銀杏的身上刻字,掛上牌子,幾天后,小銀杏從一個活潑的小樹變成了枯樹(內(nèi)容有點不完整)?套值娜藗,你們難道不感到羞愧嗎?難道你們真想讓這三棵有名的樹從此從世界上消失嗎?算了,不說這個了,我們又走向了中山紀念堂里。
聽導游說紀念堂的每一個材料都是很珍貴的,而且沒有一個螺絲釘,我找了找,果然一個螺絲釘都沒有,進了禮堂,舞臺上有一個紀念碑,上面刻有孫中山浮雕頭像和總理遺囑的`內(nèi)容。據(jù)介紹,“曹全碑體”的總理遺囑碑刻是吳子復的手跡,由廣東端州的梁俊生先生鐫刻。
看完這些景物,時間也不早了,我和哥哥、爸爸,坐上了公交車回家了。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2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于孫中山當年的總統(tǒng)府舊址上,由我國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結構的結合。主體建筑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筑空間內(nèi)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xiàn)了非凡的建筑特色。
廣州中山紀念堂由近代的'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廣州傳統(tǒng)城市中軸線上的重要節(jié)點、廣州的標志性建筑,主體建筑采用西方先進鋼結構建筑技術,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中國古建筑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成為世界建筑寶庫中的瑰寶。
堂外三面為寬闊石階,正門石階前有一座白色花崗石臺基,基座上立著青銅色孫中山全身像,兩旁植翠柏鮮花。像前廣場開闊,綠草如茵,一對花崗巖雕成的云鶴華表,聳立其中,顯得格外雄偉和莊嚴;四周紅棉高屹,綠榕成蔭,寧靜又肅穆。廣場前是圓拱門歇山頂藍琉璃瓦的門坊。
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遺囑碑“祥瑞多姿慶豬年”菊花布景。祥瑞多姿慶豬年,多姿菊花綻新顏。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遺囑碑前以品種各異、姿態(tài)多樣的菊花作為主體,整體設計采用弧形,猶如祥云,給人祥瑞之感。遺囑碑多姿的菊花通過祥瑞之感的設計讓觀眾在撫今追昔中,感受孫中山先生實現(xiàn)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除了在以上兩大主要景點擺放菊花外,中山紀念堂各景點區(qū)域都有菊花擺設。春節(jié)過后,中山紀念堂的七彩菊花將通過我們的精心養(yǎng)護繼續(xù)精彩綻放。我們將適時舉辦“我與菊花仙子有個約會”繪畫活動,普及菊花文化。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3
今天,我去了中山紀念堂,那里的建筑物雄偉壯觀,園內(nèi)綠草如茵。
聽媽媽介紹,中山紀念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但很多人不知道,這里原先是清代的的督練功所,孫中山逝世后,廣東革命政府決定在此建立一座永久性的建筑物,紀念孫中山。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正面檐懸掛著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金字匾,大堂中間是30米跨度的鋼架,內(nèi)部沒有柱子,整個建筑富有民族風格。紀念堂的整個建筑物的.屋頂全部采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nèi)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廣州市重要集會和文藝演出的場所。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曾7次撥巨款對中山紀念堂堂體進行修繕和進行周圍環(huán)境的維護,使這里變得更為幽靜、舒適,是中外人士游覽之勝地。
中山紀念堂不僅有廣州最老的木棉王,它還有廣州最大的兩棵白蘭樹。它們是紀念堂奠基、竣工時栽下的,它們與紀念堂一起度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坎坷歲月,終年常綠、亭亭如蓋的碧綠樹冠可蔭地數(shù)百平方,如同兩個高大忠勇的衛(wèi)士守衛(wèi)著紀念堂。每年的初夏和深秋,濃香四溢、潔白無瑕的小花掛滿枝頭,香飄數(shù)里,象征著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nèi)f古流芳。
走出中山紀念堂,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為自己能生活在廣州感到無比的榮幸。羊城真的有太多的歷史故事,讓我們感動和自豪。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4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于孫中山當年的總統(tǒng)府舊址上,由我國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結構的結合。主體建筑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筑空間內(nèi)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xiàn)了非凡的建筑特色。
廣州中山紀念堂由近代的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廣州傳統(tǒng)城市中軸線上的重要節(jié)點、廣州的標志性建筑,主體建筑采用西方先進鋼結構建筑技術,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中國古建筑手法,以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成為世界建筑寶庫中的瑰寶。
堂外三面為寬闊石階,正門石階前有一座白色花崗石臺基,基座上立著青銅色孫中山全身像,兩旁植翠柏鮮花。像前廣場開闊,綠草如茵,一對花崗巖雕成的云鶴華表,聳立其中,顯得格外雄偉和莊嚴;四周紅棉高屹,綠榕成蔭,寧靜又肅穆。廣場前是圓拱門歇山頂藍琉璃瓦的門坊。
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總理遺囑碑“祥瑞多姿慶羊年”菊花布景。祥瑞多姿慶羊年,多姿菊花綻新顏。中山紀念堂大堂舞臺總理遺囑碑前以品種各異、姿態(tài)多樣的菊花作為主體,整體設計采用弧形,猶如祥云,給人祥瑞之感?偫磉z囑碑多姿的'菊花通過祥瑞之感的設計讓觀眾在撫今追昔中,感受孫中山先生實現(xiàn)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政治理想。除了在以上兩大主要景點擺放菊花外,中山紀念堂各景點區(qū)域都有菊花擺設。春節(jié)過后,中山紀念堂的七彩菊花將通過我們的精心養(yǎng)護繼續(xù)精彩綻放。我們將適時舉辦“我與菊花仙子有個約會”繪畫活動,普及菊花文化。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5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去廣州旅游,中山紀念堂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11月建成。它是一座八角形的宮殿式建筑,外形莊嚴宏偉,屋頂全部采用的藍色琉璃瓦,富麗堂皇,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主體建筑大會堂呈圓形,直徑達71米,而且不設一根柱子,視野遼闊,它共有4700多個座位,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會堂。
大會堂四周墻壁上有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特別是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天下為公”字匾,金光閃閃,更是引人注目。
中山紀念堂四周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廣場正中央矗立著高大的紀念堂,氣勢恢宏,在它的前方不遠處,有孫中山先生的銅像,他深沉的目光,炯炯有神,凝視著遠方,他在盼望著理想的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yè)。
站在中山先生像前,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孫中山先生是革命先驅(qū)者,為實現(xiàn)理想矢志不移、終身奮斗。他帶領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他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國精神和一心為公的思想,現(xiàn)在努力學好文化科學知識,將來為建設繁榮、富強的祖國貢獻力量。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中山紀念堂導游詞02-05
【精選】中山紀念堂導游詞07-27
中山紀念堂導游詞9篇02-08
中山紀念堂導游詞(9篇)02-08
中山紀念堂導游詞7篇04-18
蘭州中山橋?qū)в卧~07-10
甘肅中山橋?qū)в卧~09-05
廣州導游詞01-12
廣州塔的導游詞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