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與做的演講稿
關于說與做的演講稿
李富民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今天我和大家談一談“說與做”的話題。說與做,幾乎是我們?nèi)粘I詈凸ぷ鞯娜俊?/p>
我們每天每時都在說話。工作中,我們隨時要與人溝通交流,編輯記者要聯(lián)系作者,發(fā)行廣告要洽談客戶,做下屬要請示匯報工作,當領導要作指示、解決問題。同樣是說話,效果大不同。比如面對復雜問題,有的人說話,問題迎刃而解;有的人說話,問題更加復雜。比如洽談客戶,有的人一談就成;有的人不但談不成,還把客戶得罪了。再比如兩個人產(chǎn)生分歧,會說話的,煙消云散,甚至成為朋友;不會說話的,雞飛狗跳,甚至大打出手。那么如何提高說話水平呢?
說話要看對象、要符合身份,還要看話題、要區(qū)分場合,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話,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懂得。
說話要達到目的,關鍵看你講的有沒有道理,能不能服人。常聽人說,某某口才好、會說話,這不只是特長和技巧,因為“言為心聲”,最根本的,還在于人的思想、文化、能力、人品和修養(yǎng)。
說話有沒有道理,能不能服人,首先在于你知識的積累、思想的深度。人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只有你講的道理高于他的道理,人們才可能接受。其次還在于你的立場和角度,符不符合聽眾的利益和需求,否則你講的道理再好,對方也不會接受。我們常說,領導講話的水平就是高,高就高在領導站得高、看得遠、思考深、講得透。我們要提高說話水平,必須加強學習,增加知識積累;努力修煉,提高思想深度。說話之前,還要充分考慮對方的立場和感受。我們開展工作、洽談業(yè)務,都要牢記這一點,爭取雙贏。
說話還體現(xiàn)人性,“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就不僅是水平問題了。生活中確實有一些容易樹敵的人,我認為關鍵是缺乏修養(yǎng),不懂得人性的真諦。其實人性是本善的,決非生來就有惡意;但人性又都有弱點,都需要別人的尊重。了解了這一點,只要我們心存善意,加強修養(yǎng),凡事尊重他人,常懷克己之心,保持低調(diào),我們與人說話溝通就會一路暢通,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說話的更高境界,還有智慧、幽默和藝術。舉一個例子。當年尼克松訪華,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就問周恩來總理:我們西方人走路昂首挺胸,你們中國人怎么低頭走路?這既是玩笑,也是嘲諷。周恩來回答:因為我們在走上坡路,你們在走下坡路。這既是幽黙,也是反擊。當然,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大智慧和長期的歷練。
我們再來談談“做”。曾經(jīng)有一位教授的講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教室一進門地上有塊香蕉皮,有的同學差點踩上,就埋怨:誰這么缺德。大家繞開香蕉皮都進了教室。這時教授進來,也看見香蕉皮,就開罵:誰呀這么沒公德,這要是踩上了就得摔跤呀;香蕉皮也是,你應該呆在垃圾桶里,不應該躺在路上呀。足足罵了3分鐘,有的同學不耐煩了,就喊:教授,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這時教授起身,把香蕉皮扔進垃圾桶,面對大家說:是的,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這正是我今天講座的主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比說更重要。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干事業(yè)的任何業(yè)績,都是做出來的;不做,就會一事無成。所以我們常說,要多做少說。
做事,要靠能力、態(tài)度和責任心。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成績也有大小,要看你是不是盡心盡力、認真做事。這話沒錯。但人的能力是怎么來的?人生下來差距并不大,為什么后來差距越來越大,就在于人生態(tài)度、努力程度不一樣。人的本性,都愿意享福、不想受累,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日之因必是明日之果,這是個規(guī)律。你要想成功、體現(xiàn)人生價值、對社會多做一些貢獻,就要多付出、多受累,尤其是年輕的時候。態(tài)度決定高度。
有些人長期不用心做事,最后什么都不會做了,工作壓力大一點,馬上叫苦不迭、怨聲載道;有些人長期不愛動腦子,最后就不會思考了,讓他發(fā)表意見,就會辭不達意、不知所云。有些年輕人拈輕怕重、躲避責任,不愛學習、荒廢青春,實在令人痛心。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智的家長會對孩子嚴加管教,決不放縱;負責任的領導也會加強教育,促其進步。但最重要的,還在于自己省悟、嚴于律己。
做事,首先要做人。我們黨要求干部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我理解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要做好事、別做壞事;另一層,是要認真做事、不偷懶;。做不做好事是品德問題,認不認真做事也是品德問題。我們常說同舟共濟、團結奮進,就要看每個人的實際表現(xiàn)。好比一艘航船,風平浪靜時,有一部分人出力就行了;一旦風高浪急,就得大家一起上了。如果這時你還在袖手旁觀,甚至仍然不想付出、只圖索取,是不是品德上存在瑕疵?大家自有公論。
前面我們講“說”很重要,后面又談到“做”更重要。那么說與做究竟是什么關系呢?我想借用一句北京老話做一個小結:“光說不做假把式,光做不說傻把式,又說又做真把式”。我們屬于什么“把式”,不妨自己對號入座。作為一個單位,我想,對這三種“把式”,應該有區(qū)別對待的政策:對“假把式”,進行教育和轉(zhuǎn)化;對“傻把式”,給予關照和鍛煉;對“真把式”,予以培養(yǎng)和重用。我祝愿并堅信,我們的所有同志都能成為既會說又會做的“真把式”!
謝謝大家!
【說與做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我說你做》教學反思04-06
我說你做教學反思(通用10篇)09-26
你說,我說,他說08-23
說老實話 辦老實事 做老實人08-17
《觸龍說趙太后》(說課)08-16
用不必說也不必說造句08-23
說好話08-15
《說勤奮》08-15
它們說08-15
你說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