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感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感言2篇
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感言
尊敬的校領導:
你們好。
我是長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0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11001班的沈永剛,此次榮獲湖北省2011-2012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這是我第二次獲得此項獎學金,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唯有用拙筆陋文,以謝國家、政府和恩師。
2007年,我國政府首都設立國家勵志獎學金,旨在資助品學兼優(yōu)而家境貧寒的莘莘學子,這對于農(nóng)村廣大寒門子弟而言,無異于雪中送炭,而我再度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自古"將相本無種,白屋出公卿".竊以為,出身寒門的子弟,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將來必大有可為。
一、家大口闊糧少,父母委實不易
我家位于全國紅色革命老區(qū)同時也是著名的國家級貧困縣——麻城,坐落于麻城市夫子河鎮(zhèn)蘆柴坳村新屋垸,是一個典型的山溝溝里長大的孩子。幼年時,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父親是一個老實本分的農(nóng)民,后來來到城市務工,成為億萬農(nóng)民工大潮中普通的一員。父親念書時,智力超群,成績優(yōu)異,有望成為"精英".然而由于無法提供學費和生活費,他選擇了輟學,16歲便獨自一人養(yǎng)家糊口。父親十分尊重爺爺,2001年春,爺爺因肺癌踏鶴西歸,留下他的大兒子——國家二級殘疾人——我的大伯。大伯早就過天命之年,父親幾十年如一日,對其不離不棄,想到在這個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的社會,這般的兄弟情深,委實難能可貴。母親是一個大家閨秀,家境較為殷實,外公曾為村支書,母親沖破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的桎梏,執(zhí)意要委身下嫁給父親,母女倆為此矛盾不前。由于年輕時勤奮學習,用眼不科學,視力受到嚴重損害,下嫁到父親家后,獨自一人守著一畝三分地,務農(nóng)數(shù)十年。幾十年來,父母伉儷情深,相濡以沫。
二、恩師諄諄教導,兄弟姊妹情深
2007年,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到麻城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習,相對于其他同學而言,我成績平平,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講,我是我們那個班級最勤奮的學生之一。然而,愛因斯坦在就警告過知識分子,成功等于少說空話加勤奮再加正確的方法。我所缺乏的正是"科學的方法".老實說,高考之后,我仍不理解何謂"科學的方法".現(xiàn)在我明白了,我所缺乏的正是"健康的心態(tài)",在中學時代,極度的虛榮心和巨大的壓力使得我屢次吃力不討好。當我在每本高考資料的封皮上寫下"志在清華"時,事實上決定了我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吸引我的眼球正是長江大學那一群勇敢的學長用"人鏈"挽救落水少年,還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進入到長江大學后,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怕吃苦,莫入此道;想成才,請進斯門"這句標語。這讓我聯(lián)想到燕京大學的校訓——"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務"(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我想到,進入這所大學,將來必定大有可為。大一的時候,在經(jīng)過一年級教學工作部的魔鬼訓練,國家英語四級對于絕大部分新生而言,不過爾爾。我們的輔導員黎傳穩(wěn)老師,對我有知遇之恩,雖然他不再擔任我們的輔導員,但我對他一直念念不忘,各種情節(jié),冷暖自知。后來,我結識了一批很要好的朋友,但,終究沒有生成愛情的火花,實為一大憾事。
三、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理學家張載這四句名言經(jīng)久不衰。知識分子的"救世"情結莫過于此。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應當具備"鐵肩擔重任,妙手著文章"的覺悟。進入大學以來,我認真學習理論,除了馬列著作外,還廣泛涉獵西方哲學、政治學和社會學著作以及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大家的著作。劉軍寧、秦暉、胡適、徐友漁、王紹光、許紀霖、楊奎松、余杰、弗里德曼、哈耶克等諸君的著作。正如商務印書館所言,"只有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全部知識財富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設成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而現(xiàn)代化的首要條件是人的現(xiàn)代化,不能僅僅局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所感興趣的領域大可深入研究。然而,只顧既要埋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只待在書齋里,不去參加社會實踐,知性不結合,學到的知識只是死的東西。所以,我特別注重實踐,先后去中山市做了暑期實踐,湖北省"挑戰(zhàn)杯"以及國家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此外,"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一直是我的人生信念,我也是這么做得,凡事要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被謠言蒙蔽雙眼,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注定不會暢通無阻,過了這些坎坷,前方風景秀麗無限。
此次5000元的國家勵志獎學金,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但對于我家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如何合理利用這筆資金需要多動腦子,但絕不會鋪張浪費。
寥寥數(shù)語,誠表謝意。
此致,
敬禮!
沈永剛
于2012年11月21日
2015-2016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獲獎感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作為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的代表在此發(fā)言。
我是軌道交通系機電1152班的臧冀,我能得到國家勵志獎學金,首先,要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青年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感謝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栽培、鼓勵,感謝家人、朋友、同學對我的幫助和支持。正是有了你們的關心與支持,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
在這個莊重的頒獎大會上,我的內心充滿了激情與自豪,有一份喜悅與鼓舞,也有一份壓力。喜悅的是自己可以為父母減輕一些經(jīng)濟上的負擔,感到壓力的是拿到國家勵志獎學金不是那么的輕松,不是那么的心安理得,他意味著更多的是未來的責任、感激、回報、進取和希望!雖說是發(fā)言,但更多的是我個人在學校這四年多時間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想法與感受。
我是來自農(nóng)村的孩子,父母是用汗水賺取微薄收入的農(nóng)民。我的家庭沒有給予我厚實的財富,但卻給了我改變命運的品質。父母賺錢的艱辛,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是知識更新的階梯,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有努力才有美好的未來。父母教會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所以不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我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每件事,不斷奮進、拼搏。因為我深知,"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機遇只會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辛勤的汗水。入學幾年來,我在各方面都有不少的收獲。2013-2014學年榮獲甲等獎學金,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常州市"校園技能榜樣"稱號,201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城市軌道交通運用與檢修賽項銀牌等。在思想上,我積極向黨靠攏,以"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為人生信條,十分榮幸地成為了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2012年,我加入了學生會這個大家庭。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我逐漸熟悉了部門工作。在學生會工作以來,我策劃組織了8次大型校園活動,這個過程是艱辛的,我們沒有叫苦叫累,每當看到同學們臉上開心的笑容,我就會覺得很快樂!
2014年我離開學校踏上了上海鐵路局南京機務段實習崗位。我深知,與企業(yè)的優(yōu)秀員工相比,我在校所取得的成績實在是微不足道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管曾經(jīng)取得怎樣的榮譽和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不能代表將來。掌聲終究會消逝,奮斗的腳步還要繼續(xù)。古希臘寓言作家伊索曾說,"人不可因名聲與榮譽而成為盲目,因為所有得來的東西都是外物".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從零開始的精神去開拓,樹立更緊迫更高遠的目標,而非滿足于停滯和安于現(xiàn)狀。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將會一如既往地不斷努力,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tài)和高度的責任心去對待鐵路工作的每一件事。扎實學好業(yè)務知識,提高崗位技能,虛心向企業(yè)導師學習,為祖國新時期鐵路事業(yè)做貢獻。
"國家勵志獎學金"不僅僅是一種榮譽,它的設立,寄托了黨和國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一種責任,它促使我們學會高效學習,給與我們繼續(xù)前進的動力,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們學會感恩,回報社會。我們享受著黨和國家的關心、照顧,我們更應熱愛我們的祖國,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養(yǎng)社會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用辛勤的汗水煥發(fā)生命的光彩,以卓越的智慧折射生命的璀璨,用一顆感恩的心不斷奮進!
最后,衷心祝愿學校越辦越好,祝愿老師們身體健康,祝愿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飛得越來越高!
謝謝大家!
【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感言】相關文章:
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感言08-18
國家獎學金獲獎感言08-24
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感言(精選10篇)05-27
大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感言08-08
國家獎學金獲獎感言2篇08-08
獎學金獲獎感言08-24
獎學金獲獎感言精選08-23
大學獎學金獲獎感言08-15
獎學金獲獎感言2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