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農村建設中節(jié)約集約土地的調查及思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節(jié)約集約土地的調查及思考
如何節(jié)約集約用地,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需要著力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對××縣近年來的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從中受到了一些啟發(fā)。一、我縣村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縣農民的建房數量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但是,由于村莊規(guī)劃滯后,多數農村的新房都修在交通便利的村莊外圍,造成了諸多的“爛心村”、“空心村”。全縣農村人均建設用地面積145.0平方米,最多的××鄉(xiāng)人均村莊建設用地面積已高達276.4平方米。據調查,全縣有300多個村存在空心村現象,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農村居民建新不退舊。二是村鎮(zhèn)建設缺少統(tǒng)一規(guī)劃。三是超占現象嚴重。據調查,我縣有近100多個村莊戶均宅基地在2.5分地以上,部分村莊村民占地達到3分甚至5分。四是土地利用率低,有的自然村住上一兩戶,就占地十幾畝。
二、我縣建設新農村的一些好做法
由于鄉(xiāng)村土地資源的嚴重低效利用,一方面是鄉(xiāng)村閑置土地星羅棋布“曬太陽”,另一方面,急需建房農戶又無用地指標。為此,我縣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縣舊村改造形成以下三種模式。
(一)經濟條件較好的×××村整村改造模式
××村有××戶,×××口人,全村土地總面積×××畝,其中耕地××畝。1989年該村已擁有煤礦、鐵廠、鑄造廠等×個村辦企業(yè),全年實現工農業(yè)總產值××萬元,人均純收入×××元。有了錢就要建新房,截止1998年,全村共建新房×××間(眼),占地××畝。這樣村莊占地達到了××畝,而許多村民仍無房住,要徹底解決,村委估計至少還得占地××畝,這樣望川村占地將達到××畝,而且將形成名副其實的“空心村”。
從1988年開始,該村決定進行舊村改造。在改造中該村通過大力宣傳,并采用群眾出小頭,集體出大頭的辦法和村集體收回的舊房有償使用、村集體資金投入等方式解決了舊村改造資金問題。在新樓房的安排上,該村堅持群眾要住,優(yōu)先群眾,群眾不住,優(yōu)先黨員,黨員不住,干部帶頭住。通過舊村改造,望川村騰空了所有舊宅基地,建起了17棟新樓,村民全部住上了3至5層新樓房,并且節(jié)約了120畝建設用地,保證了村辦企業(yè)用地,壯大了集體經濟。2008年,××村全村實現經濟總收入×××萬元,是1989年的××倍,人均純收入××××元,是1989年×倍,而村莊占地由原來的××畝變成了現在的××畝,實現了節(jié)約集約用地與發(fā)展經濟雙贏的理想效果。
(二)經濟條件一般的××局部改造模式
××村集體經濟較弱,全村××戶,××口人,由××、××、××三個自然莊組成。該村村內建筑多為四合院,出入道路狹窄,僅容一個人進出,而且村內排水又不暢。九十年代后期,該村四合院基本已人去院空,一個四五分地大的四合院,僅僅住了一兩口人,而且村民因這些房子的排水、占地、建筑等問題經常打架滋事。
××村1998年開始舊村改造。該村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對舊房進行評估。評估組人員主要有以下人員組成:黨員、村委干部、村民代表、一般群眾、群眾中有威信的人、對房屋修建有經驗的工匠。評估中,該村將評估組分為三組,每組對每宗拆遷房屋進行逐戶逐間評估,并將三組的評估價相加除以三,作為最終的評估價款。在拆舊中,從黨員和村委干部居住較多的地方開始撤遷,堅持村委干部和黨員先拆,一般群眾后拆,無房戶尋下住房再拆的辦法。同時堅持量力而行的辦法,采取今年拆一畝的面積,建四戶居民住房的辦法,使當年拆房的無房戶,年終就能回遷。在分配住房問題上,采取無房戶先挑,一般群眾后挑,黨員和干部最后輪的辦法。
2008年,該村完成13.5畝30院的拆遷,修建了21套占地6.3畝的住宅樓房,用原來一半的土地使拆遷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住房。而且村內道路縱橫有序,街面由原來的不足2米,變?yōu)?米多寬,長期困繞村內的小學校建設也在此次舊村改造中得到了解決。2008年,全村總收入××萬元,人均收入××元。
(三)山莊窩鋪拆遷××模式
××村位于××縣城西北,××公路旁,××河北岸。全村共××戶,××口人,共有耕地×××畝,人均××畝,分布在×個自然莊,其中××等六個自然莊居住著××余戶村民,由于長期交通不便,就醫(yī)難、上學難、吃水難、找對象難,使得多數自然莊人口外遷嚴重,有的莊甚至只剩下幾位孤寡老人。向村委遞申請到中心村建房的多達××余戶,而該村由于村莊零星分布,村鎮(zhèn)建設嚴重超標,到2010年已無農宅用地指標,面對這樣的困難,該村制定了通過土地置換進行拆點并村,解決農戶建房指標的方案,即復墾××等×個自然莊的農宅占地47畝,在中心村××規(guī)劃用地××畝進行新村建設,通過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農宅用地問題,還規(guī)劃出院敬老院、幼兒園、學校
等公益事業(yè)設施用地,而且擴大了有效耕地面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幾點思考和啟示
通過對我縣新農村建設的調研,我認為××縣上述村新農村建設的三種模式對我縣乃至××省不同經濟地區(qū)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深刻的啟示,值得我們大力推薦。這些村之所以能完成舊村改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堅持自力更生進行舊村改造。舊村改造利國利民,但是我縣許多地方的村莊,總有一些依賴性,總想靠舊村改造向鄉(xiāng)鎮(zhèn)、縣政府要錢、要物、尋求幫助,不敢放開手腳、自力更生進行舊村政造。
二是堅持群眾路線進行舊村改造。進行舊村改造,涉及老百性的切身利益,我們必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智慧和力量,依靠他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完成舊村改造。
三是必須有一個科學的規(guī)劃。××、××、××舊村改造的成功所在,關鍵是有一個科學的規(guī)劃,這對一些農村在舊村改造中出現的“計劃沒有變化快”問題,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是進行舊村改造,必須有一個團結的領導班子。在舊村改造中,必須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有一大批沒有自己私利,做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的黨員干部,才能順利完成舊村改造。在舊村改造中,舊村改造的規(guī)劃一經確立,各個村莊就要做到“換領導不變規(guī)劃,變人不變規(guī)劃”,從而不斷增強村級班子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創(chuàng)造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領導保障,進而促進新農村和諧發(fā)展,確保新農村建設順利進行。
【新農村建設中節(jié)約集約土地的調查及思考】相關文章:
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思考08-24
新農村建設中消防工作的調研報告范文08-19
工程建設中兩類合同的法律思考08-18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點建議和思考08-17
選拔干部力度的調查與思考08-24
關于職工思想狀況的調查與思考08-17
縣村務公開的調查與思考08-17
對改進機關學習問題的調查與思考08-17
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范文06-02
新農村生態(tài)壞境調查報告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