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長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上的講話
文章標題:校長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上的講話
這次戰(zhàn)略研討會我們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請各位院長、系主任發(fā)言,總結一下成績,對今后尤其是2008年的工作作一個說明。之所以作這樣的安排,就是希望通過這個形式請各位院長、主任對本單位的情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工作有一個通盤的考慮。年前,我給諸位信中的內容也是這個意思。我在信中說,希望大家不要做“維持會長”,就是有感于學校現(xiàn)在有些學科氣度不夠,小進即滿、小富即安的思想還很嚴重,缺乏侵略性和大局觀。對于這些問題,作為校長,我有責任,但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各位院長、各位主任,既然大家承擔了這個職務,就應該對學科、對學院、對學校有所貢獻。今天,借這個機會,我想講兩個問題,一是談談我心目中的大學院長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二是講講大學院長最重要的工作。
一、大學院長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
記得當初我剛來到大學,有人曾問我,“作為大學的校長,你對的哪一句話印象最深刻”。我回答說是“天下為公”。這些年來,我本人對這四個字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想即使我們做不到“為公”天下,起碼應該讓自己保持一顆“公心”,這或許應該是我們作為大學領導、學院領導應該具備的一個最基本的素質。
什么是“公心”呢?我理解,“公心”就是先生所說的“為社會福、為邦家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公心”要求我們應該具有“胸懷天下”的大氣度和“公正誠實”的道德心。
天下為公”這四個字出自《禮記·禮運》,原來的意思是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只有消除家天下帶來的弊端,才能使社會充滿光明,百姓得到幸福。正因為如此,先生曾不止一次地題寫“天下為公”這四個字,并一生持有一顆“公心”,將畢生力量貢獻國家、貢獻社會。我想,大學作為先生親手創(chuàng)辦的大學,我們每一位中大人都應該謹記先生的教誨,按照“天下為公”的意蘊去身體力行。
《孔子家語》中有一個“楚王失弓”的故事。故事講到,春秋時楚恭王出游打獵,不慎將自己的一只十分精美的弓弄丟了,手下人四下尋找都找不到,楚王說,“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又何求之”,意思是我楚王雖然丟了弓,但畢竟是在楚國的境內丟的,最終還是被楚國人撿到,不用找了。后來,孔子知道了這個事情,說楚王的氣度是很大了,但還不夠,如果說“人失之,人得之”就好了,何必一定要局限在楚國呢。
楚王和孔子的態(tài)度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但是他們在認識層面確實存在不同。在楚王的心目中,他自己與他的臣民一樣,都是“楚人”,“楚失楚得”從一個方面體現(xiàn)了氣度和“公心”,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認識上的飛躍。我想,從學校到各個學院,都可以看作是大大小小的“楚國”,如果負責人都能達到楚王的境界,都能持有一顆“公心”,那么學校就會營造一個更加寬松和諧的人際氛圍。
孔子“人失之,人得之”的評價,比楚王更勝一籌,因為他的視野更寬了,體現(xiàn)了一種更廣泛的人文主義的關懷,或許可以將其理解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我們一直提倡大學的科技成果“零轉讓”的理念,目的就是希望促進大學更好地服務社會,從而能為學校的發(fā)展營造一個和諧的外部環(huán)境,這里面也就有“天下為公”的意思了。
大家知道,現(xiàn)代大學自其存在的第一天起就肩負著人類傳承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的社會責任。作為追求真理的象牙塔,大學總是要以培育人才、創(chuàng)造知識為根本使命,作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發(fā)動機,大學又要以服務社會、造福國民為己任。大學肩負的使命與責任歸根到底也就是要使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因此,大學必須具有“公心”。
大學作為一個由眾多學者構成的學術共同體,其“公心”體現(xiàn)在學者的“公心”上!皩W術乃天下之公器”,學者就是手持公器的人。學者的言行對培育人才、引導社會理念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國內外許多大學者的成長經(jīng)驗表明,沒有“公心”的學者是做不出大學問的,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做學問先做人”的道理。因此,學者必須擁有社會的良知,擁有“天下為公”的胸懷,對社會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這里,我要特別強調的是,目前學校施行了教師聘任制,大學與教師簽署聘任合同,雙方存在著合同關系,但是,這種合同關系并不是大學與教師之間關系的全部。大學老師所從事的知識創(chuàng)新與傳播是一項神圣的事業(yè),而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種普通的職業(yè)。如果把學者簡單地等同于企業(yè)中的雇傭工,那就大大降低了社會賦予學者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責任,從而也就失去了學者持之以恒地勤于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的內在驅動力。所以,對于學者來說,有“天下為公”的胸懷,才有做大學問的抱負。這是我對我校教師的一點希望。
我認為,大學任命的院長,同時也是優(yōu)秀的學者,應該具有學者的“公心”,還需要擁有“胸懷天下”的大氣度,“公正誠實”的道德心和“追求卓越”的進取心。
中大是中國的中大,我們必須放
眼全國,在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積累,我們就應該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發(fā)揚“亮劍”精神,積極地展現(xiàn)自己,在學術圈里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則,如果教授們只是陶醉于有限的學術小圈子,整天奔波、忙碌于承接一些小項目,是不會有大作為的。這樣,我們的教授、我們的學科又怎能“揚名天下”呢?所謂的“十年磨一劍”又怎知不是一把銹劍呢?
此外,我還想提醒各位,作為一院之長,必須持有一顆公正、公平之心,這也是我從事多年大學領導的體會。院長要帶領學院發(fā)展,除了要有目標、有思路之外,還必須讓別人信任你,愿意為你做事?渴裁?靠給別人好處,靠封官許愿行么,你這次給了好處,他愿意聽你的,你下次不給好處,他不但不會支持你,還會反對你。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作為一個領導,有眾多目光在期待,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群眾都在關注。
因此,要得到絕大多數(shù)人的信任,跟著你做事,你就必須有一顆“公心”,如果院長們真正地做到公正誠實,言而有信,堅持原則,我想,即使觸犯了別人的利益,也會逐漸得到別人的體諒,自己也會問心無愧。人們是不是信任自己的領導,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他的決策對自己是否有利,而是取決于他的決策是否公正。
因此,我希望院長們葆有這顆“公心”是葆有一種“胸懷天下”的大氣度,“追求卓越的”進取心和“公正誠實”的道德心。這是我心目中的大學院長應有的基本素質。
二、大學院長最重要的工作
我覺得院長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兩個字:找人;蛟S有人會說還應當包括“找錢”,但我認為還是“找人”最重要,因為只要找到了合適的人,他們就能拿到項目,找到錢,組織起好的研究團隊。對于學校來說,學科發(fā)展的關鍵就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可以說,大學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過分,這里我就不必過多論述。
其實,找人也要有“公心”,《禮記·禮運》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意思就是懂大道理的人,一定具有公心,高明的人最重要的就是選擇有才能的賢人,發(fā)揮其作用,同時要講誠信,懂得與他們和睦相處。
那么,大學究竟要找什么樣的人,我們如何才能找到要找的人?這是我主要想講的內容。
我們要找什么樣的人呢?我曾講過,一流的院長找一流的教授,二流的院長找三流的教授。前面的一句容易理解,一流的院長愿意而且能夠招募那些學術水平比自己還高的教授,并組織、支持教授們開展科研工作,承擔研究項目,這對于一個學院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院長除了要善于找人進門落戶,還要善于找人與自己合作。我深有感觸的是學校幾位長江講座教授的例子,比如,生科院聘請的吳仲義教授、數(shù)計學院聘請的許躍生教授,都與學院積極組建團隊,培養(yǎng)科研梯隊,這樣我們的學者才能進入國際學術前沿領域,加強國際學術交流,而學院的學科也才能生機勃勃地發(fā)展。
二流的院長找三流的教授,這是個十分糟糕的事。這樣的院長是“武大郎開店”,容不得比自己強的人存在,只能聘任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或者只知道招募自己的弟子徒孫。希望大家不要做這樣的院長。
有一位教授對我說,找人應當重點找兩種人,一種是比現(xiàn)有優(yōu)秀教授還優(yōu)秀的人,一種是與優(yōu)秀教授的學生年齡相仿甚至更年輕的人,我覺得很有道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找到這樣的人呢?我想,我們目前施行聘任制的目的就是找這樣的人。
到去年9月,我們學校的教師聘任制已經(jīng)施行了三年,也就是一個聘期?赡苓有很多人到現(xiàn)在還沒弄清楚學校為什么要施行這個聘任制度,聘任制其實是一個選擇過程,或者說是一種淘汰機制,學校聘任一個教師,并不是給他一個稱號,更不是一種待遇,而是認為他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授,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學者。
聘任制的目的就是要最終選擇一個好的老師,一個好的教授。所以,有人說“我不愿與別人爭教授,不當教授行不行”,我就告訴他,不可以。對于大學的教師而言,講師和副教授都應該是過渡階段,學校之所以會聘一位教師,是在于認為他是一個人才,最后可以當教授,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學者的。
如果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大學所聘的學者還沒有展示他的學術才華,從講師升不了副教授,那就應該知道自己并非做學問的料,應該有自知之明了,應該離開了,而學校也就不會簽繼續(xù)聘任的合同。那這“一段時間”應該多長呢,我想,這與“知識的生產(chǎn)特點”,或者說與創(chuàng)造知識的周期有關,根據(jù)國際大學選人的普遍體制,應該是六七年。六七年內應該可以表現(xiàn)出來他的學術水平,是否具備從事大學教師的條件。我想,這與我們學校施行的聘任制的規(guī)定也是吻合的。
我們實施聘任制的初衷是希望在全球招聘到一流的人才,起碼也應在國內的范圍內招聘,但是,有的院系教師職位招聘信息的宣傳不夠廣泛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難于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士應聘教師職位;一些院系發(fā)布招聘信息的時間很短,留給校外人員應聘的時間不充分;個別院系甚至不公開發(fā)布招聘信息,只是在院內教師中發(fā)通知,甚至對申報者的資格審核把關不嚴,將教師聘任作為解決學院遺留問題的一個手段。
我認為,我們必須改變這種不好的文化,如果說上一個聘期是作為學校教師聘任的“緩沖期”,是聘任改革階段性的探索和嘗試,個別學院利用這個機會處理一些“遺留”問題還可以理解,那么,請各位注意,從這個聘期開始,我們將不會再容忍以所謂的“遺留問題”為借口去為某個人解決待遇問題了,不會再容忍學院“搞平衡”或者“內部繁殖”的要求了。
我們必須要形成這樣的文化,教授不是靠時間“熬”出來的,而是憑真本事得到的,到那個時候,我們的教師就會同國外大學的一樣,既使在副教授時退休也看作是一個很高的榮譽。
作為本單位教學、科研工作的組織者,我希望院長、系主任們能夠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術氛圍,但和諧的氛圍并不等于“搞平衡”,因為和諧的氛圍是為了學院、為了學校進一步發(fā)展,而“搞平衡”最終只會阻礙學校的發(fā)展。
各位,目前的中大正處于學校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有人問,學校能否在目前的基礎上再邁進一個臺階,擺脫十名左右的“怪圈”,向更前面的目標挺進。我想,這也正是所有關注學校發(fā)展的人們共同關心的問題。我認為,以我們目前的發(fā)展態(tài)勢,中大在我國高等教育的地位繼續(xù)向前邁進是完全可能的,關鍵就要靠在座諸位了,希望我們齊心協(xié)力,共同迎來我們中大更加美好的明天。
《校長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上的講話》來源于范文先生網(wǎng),歡迎閱讀校長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上的講話。
【校長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上的講話】相關文章:
校長在師德培訓會上的講話08-19
經(jīng)營管理研討會上的講話08-24
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研討會上的講話08-21
在兩校交流座談會上的講話08-20
副市長在銀行成立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07-20
校長在師德師風反思交流會上的講話08-23
校長在優(yōu)秀學生表彰大會上的講話08-24
有關校長在慶祝教師節(jié)會上講話08-24
高中家長在家長會上的發(fā)言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