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共6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游記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游記讀后感1
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中,我最愛看的是西游記,因為里面的故事離奇,情節(jié)十分扣人心弦。最近,我又把青少版西游記認(rèn)認(rèn)真真地重新看了一遍,讓我回味無窮。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個主人公,在第一回我感到他是一只非常帥氣的石猴,在后面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lǐng),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就比不上孫悟空,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于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怕困難,還時不時挑拔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lǐng),豬八戒的'活絡(luò)、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經(jīng),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他們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干心當(dāng)好后勤,不好出風(fēng)頭,大家各有各的長處,才能渡過重重難關(guān)。
書中唐僧師徒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些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我常常半途而廢、虎頭蛇尾以后不能這樣。
西游記讀后感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我輕輕地翻開《西游記》這本書時,一開始非常的新奇,這是我第一次讀這樣的書,我知道唐僧是一個很善良的人,而孫悟空有著無窮法力,豬八戒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沙僧是一個非常老實的人。
我漸漸長大了,再讀《西游記》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解不夠全面。唐僧不僅善良,他還對取經(jīng)有著堅定的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孫悟空它不僅有著無窮法力,他還敢與妖魔戰(zhàn)斗,同時,他又是那么知恩圖報。唐僧念了多次緊箍咒,多次不相信他,他還是愿意護送唐僧去西天。還有豬八戒,不是吃那么簡單了,也敢與妖魔斗爭,是孫悟空的好幫手。一樣不會忘記沙僧,他不僅僅默默地挑著擔(dān),從不喊苦喊累,而且仔細(xì)看一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每次孫悟空和豬八戒吵架的時候,都是沙僧讓他們和好的。
讀著這本書,我喜歡唐僧的不怕死,不迷財物,堅定地把取經(jīng)當(dāng)成自己的使命。我喜歡孫悟空的'獨自一人外出求學(xué),甚至能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練成了火眼金睛。沙僧可以說是徒弟中取經(jīng)信念最堅定的了,只要努力了一定會成功的,他們真的取經(jīng)成功了。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話——“成功是給有準(zhǔn)備的人。”
西游記讀后感3
假期里我讀了《西游記》,讀完后深有感觸,尤其是唐僧師徒曲折離奇的經(jīng)歷讓我印象深刻。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主要講述了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千辛萬苦降妖伏魔,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
這本書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師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經(jīng)路上所遭遇到的重重難關(guān),一場與妖魔鬼怪的重重對決,斗智斗勇,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書里的人物性格不同,各具特色。有誠實的,有善良的。有一心向佛的唐僧,善惡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踏實可靠的沙僧。情節(jié)精彩極了,高潮跌起。特別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也是讓我愛不釋手的故事。
唐僧師徒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堅強執(zhí)著,不畏困難,鍥而不舍的精神,對我觸動很大。在未來的歲月里我一定改掉做事馬虎的壞習(xí)慣,雖然我我無法像他們那樣神通廣大,但我相信努力總會有結(jié)果的。
西游記讀后感4
我喜歡看很多書,比如《101個經(jīng)典童話》《一千零一夜》但我最喜歡看的是《西游記》。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早看的一本書。里面的主角是孫悟空,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機智靈巧,有七十二變的本領(lǐng),可真讓我佩服。豬八戒,別看他懶惰貪吃,以前可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呢!沙和尚,忠心善良,任勞任怨。還有可愛的白龍馬,他也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西行路上最長的一個,默默承擔(dān)托唐僧這個艱巨的`任務(wù),唐僧沒有什么本事但他人敬佩的是超出常人的執(zhí)著。三個徒弟都有上天入地的非凡本領(lǐng),而唐僧沒有讓徒弟借助本領(lǐng)直接飛去取經(jīng),而且一步步走到西天。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詭計多端,一心想吃唐僧肉長生不老。她借助孫悟空不在的機會對唐僧下手,白骨精接二連三的變化,制造了唐僧與徒弟孫悟空的種種誤會。孫悟空被逼回花果山,但她得知師傅被抓的消息,立即趕回去救了唐僧。唐僧安全了,知道誤會了孫悟空,感到很后悔,師徒又言歸于好重新踏上了取經(jīng)的路。
讀完西游記,我才明白了感恩的意思,不要去計較別人給予你多少,然后再去衡量給別人,要學(xué)會包容。
西游記讀后感5
俗話說“要知天下事,先讀古人書”,假期里,我讀了《西游記》,它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吳承恩,這本書主要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沿途遇八十一難,一路降妖除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dá)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書中栩栩如生的刻畫了神通廣大能力非凡,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善良執(zhí)著的唐僧,好吃懶坐的`豬八戒,以及任勞任怨的沙僧。
我十分佩服孫悟空的大度。白骨精三次化作人來迷惑唐僧,唐僧肉眼凡胎,不知她是妖精,見孫悟空三次打白骨精,不禁大怒,趕走了悟空。妖精見悟空走了,便把唐僧捉走了。當(dāng)孫悟空得知師傅被妖精捉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毅然挺身而出,救出了師傅。此后孫悟空并沒有因此怨恨唐僧,依然像以前一樣忠心耿耿的伴隨唐僧。
讀完了《西游記》,再想想我自己,真是小肚雞腸,一點也不能包容別人。記得三年級時,同桌向我借橡皮,我猶豫再三才把橡皮借給他,誰知他沒接穩(wěn),橡皮掉到了地上,粘上了一點土。我生氣了,對他大吼大叫,還叫他賠,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后悔莫及呀。
西游記不僅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還讓我明白了要有一顆像孫悟空一樣寬容的心,千萬不要小肚雞腸。
西游記讀后感6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其中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和鮮明的人物形象你一定不陌生。
《西游記》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內(nèi)容是“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取經(jīng)路上,白骨精運用法術(shù)三次變成村姑、美女、老翁迷惑師徒四人,但最后都被聰明的孫悟空一眼識破,妖怪只好留下假身,化作一團青煙逃走了。
成長的途中會經(jīng)歷很多困難,很多艱險,但在腳步蹣跚時,我們不能退縮,而是要勇于面對困難,堅持不懈,才會取得成功。
想想自己,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看完《西游記》后真是慚愧萬分。我小時候?qū)W吉他,學(xué)時很喜歡,但彈時間久了,手指便很疼。又因為吉他太大,不好掌控,我忍受不了按弦的痛苦,沒學(xué)幾首樂曲就放棄了,F(xiàn)在,看別人彈吉他,又不禁十分羨慕,可惜為時已晚,現(xiàn)在想學(xué)都來不及了。
我們該向唐僧師徒四人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們堅定的信念;學(xué)習(xí)他們冷靜鎮(zhèn)定的心態(tài);學(xué)習(xí)他們善良的品行……不斷提高、完善自己,從而求取自己學(xué)習(xí)之旅中的"真經(jīng)"!
【西游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精選)07-12
(精選)西游記讀后感08-08
《西游記》讀后感(經(jīng)典)07-29
《西游記》讀后感【精選】08-05
(經(jīng)典)西游記讀后感08-06
西游記讀后感[精選]08-12
(經(jīng)典)《西游記》讀后感08-27
西游記讀后感【經(jīng)典】08-21
[精選]西游記讀后感07-07
(精選)《西游記》讀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