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單元整體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單元整體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單元整體教學反思1
“小數(shù)乘整數(shù)”
小數(shù)乘整數(shù),例題出示了買風箏的情境,3.5*3,對于例題,學生學的不難,算理也能理解。接著的做一做1,是筆算,整數(shù)都是一位數(shù)。做一做2的第3題,整數(shù)是兩位數(shù),2.3*12,教材上呈現(xiàn)的是豎式的形式。學生基本上會做,但是課堂上我忽略了對位的'問題,沒有讓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疑問嗎?”因為此時學生與小數(shù)加減法的對位混淆了起來。當做練習的12.5*42讓學生獨立去列豎式時,有10個光景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對位。其實做一做是對例題的一個提升、一個補充,在教學中我們不能輕易讓它就這樣過去,有時它也存在著新的知識點,所以要謹慎對之。
“小數(shù)乘小數(shù)”
1、小數(shù)乘小數(shù)這一課時是教材的例題3、例題4,我覺得兩個例題應合并為一課時比較合適,因為例題3小數(shù)乘小數(shù)讓學生講算理,明白怎樣去算?接著做一做練習3題,例題4是選取做一做的1和3作為例題,讓學生進行總結小數(shù)乘法是怎樣算的?這樣的安排是在學生解決了例題3,再通過3題的練習,歸納方法,因而不能割裂成兩課時。另外,我覺得例題3及兩個做一做的6道題目,都有它的局限性,每題所呈現(xiàn)的兩個因數(shù)的小數(shù)位數(shù)都是一樣的,因此,當學生在練習中做到如:4.25*2.3就不知道如何去對位了,因此我們可以對教材進行修改,把做一做一的0.56*0.04改成0.56*0.4,做一做二的0.29*0.07改成0.29*0.7。
2、對于練習中的第5題,單價1.60*7.5,讓學生獨立去做,有的學生略了小數(shù)末尾的0去乘,有的學生沒有,我們可以讓這兩位學生板書,說說為什么一個要在積中點出三位小數(shù),一個只要點出二位小數(shù)。你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練習第8題,150*25.9,指名學生板書,有的末尾的0先不乘,有的乘,讓他們說說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小結出其實與整數(shù)的乘法一樣,可以進行簡便,把150看做15個十。再與第5題的1.60*7.5比較,說說為什么一個可以省略末尾的0,一個為什么不行?
單元整體教學反思2
單元的整體教學課,接著根據(jù)自己的備課進行了實驗班級的同步教學。從教學整體情況來看并不理想,在匆匆中基本的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仔細分析有課的設計問題(課堂容量大以及教學重點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也有對學情分析和處理安排耽誤時間的原因,更重要的我想還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習慣問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投入狀態(tài)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效益高低。無論你設計教學再精心(原則上不現(xiàn)實的,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是沒有完美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總有許多的問題。準備再全面,只要學生主體性學習不動起來,你的教學就是空。分析學生學習不主動,參與學習意識不強,原因是多元的。早期沒有培養(yǎng)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濃厚興趣,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學生對學語文沒有正確的認識,便沒有對語文學習正確的態(tài)度。
其實語文學習是富有魅力的。無關的幾個字、詞組合到一起去,就會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展現(xiàn)多彩的畫面、演繹精彩的故事。從一年級起作為每個語文教師就應該以此為目標。善于挖掘教材中課程標準要求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重點,以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為保障,積極引導學生品讀精彩語言(包括字詞句段),滲透文化教育、品德修養(yǎng)教育以及能力方法訓練。注重實施賞識教育,從點滴處學習閃光處入手,放大學生語文學習細微的優(yōu)秀做法,使學生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到看似枯燥的讀書生活中。多一些人文關懷,少一些功利的教學成績思考,更多關注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為根本。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多一些學生學習體驗機會,多為學生提供與課文對話交流的空間,少一些機械式分析講解,少一些嚴格按照教案教學的刻板,讓學生更多經(jīng)歷語言學習的過程,體驗語言實踐的快樂所帶來自身成長的快樂。
總之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愿望,激活學生學習熱情,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真正徜徉于書海,沉醉于語言,此謂語文教學之大幸也,也是每位語文教師肩上神圣的歷史使命。
附文
給學生一個愛上語文的理由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一千次的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fā)展”,德國詩人荷爾德林也有名言:“人充滿勞績,但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痹娨獾厣,就是那種在生活里到處都能感覺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這當是我們生活的永恒的美好的追求。但是,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語文。在課堂上,我們卻很少關心這種詩意的享受。每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有多少老師能夠叩問自己:在我的這節(jié)課上,學生學得快樂嗎?他們在我的課上學生得到了什么,享受到了些什么?
回眸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教師是占有知識的絕對權威。課堂是傳授知識的場所,學生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在這樣的課堂中,老師和學生都在為完成自己的任務而各自運轉。試想,即使再有詩意的語文也被我們“技術高明”的語文老師肢解得支離破碎;再美妙的語言,也僅從技術上對它進行分解、排列、組合,使語文的詩意日益匱乏。學生學得很沒勁,老師教得也累。如此的語文課堂,成了師生共同的負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比宋男缘恼Z文呼喚詩意,人文性的語文課堂也應該成為學生的享受。
同時,語文自身的魅力無窮:內容上,它有精彩的故事,有趣的人生,多彩的生活,神秘的自然;形式上,它有看起來如小精靈一般跳動的文字,讀起來如音樂一般縹緲的韻律,品起來如詩畫一般的優(yōu)美意境。語文充滿了情,真摯的友情,深厚的親情,博大的愛情,這些無一不震動著讀者的心靈,敲擊著我們內心深處那根最敏感的心弦;語文充滿了智,神秘的大自然,有趣的動物王國,氣象萬千的世界給予了我們多少豐富的知識;語文充滿了趣,一個個精美的童話故事仿佛又把我們帶回到了那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多彩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綿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對學生而言,能啟迪心智,增長見識,陶冶情操,誘發(fā)不盡的遐想;對老師而言,讀著語文,仿佛就是在和歷史對話,和大師傾談,那深入淺出的道理,那五光十色的美景給了我們多少美好的享受。師生的心靈沉浮于語文的字里行間,浸染著墨韻書香,揚起率真靈動的生命激情,語文本身應是給予師生共同的一種生命享受。
但是,走進眼下的語文課堂,我們卻發(fā)現(xiàn)了這樣幾組啟人深思的鏡頭。
鏡頭一:學生的質疑往往成了“作秀”
每當導入一篇新課文時,老師總愛向學生提這樣的問題:“讀了這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這時,學生的積極性都會很高漲,有的甚至挖空心思,提出了一大堆的問題。面對林林總總的問題,老師頻頻點頭,夸獎學生愛思考,會提問題。末了,卻仍舊拋出了自己在備課時準備的幾個問題,而且無非也都是那“三步曲”:為什么?怎么樣?結果如何?久而久之,學生大都也猜到了老師的用意,再讓學生對課文內容質疑的時候,他們的問題便出奇得統(tǒng)一,“三步曲”一步不差。于是乎,課堂教學順利開展下去,皆大歡喜。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但不能僅停留在一句口號,一種形式上,不能“巧借”學生之口說出老師要提的問題,利用學生這個“虛假”的主體裝飾課堂。試想,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怎能得到真正的心靈上的滿足,情感上的愉悅呢?老師,主宰著課堂,操縱著課堂,看到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一個個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心里難道也快樂嗎?這種虛假的和諧,只能是教學中師生彼此間的一個善意的謊言罷了!
鏡頭二:所謂合作學習常常流于形式
新課改后的語文教學,提倡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同桌合作,四人小組合作,自由選擇伙伴合作,形式紛繁多樣。透過這種熱鬧的,給予學生充分能動性的學習方式,我們卻遺憾地發(fā)現(xiàn),有時,它流于形式了。課已經(jīng)上了一大半,老師和學生都有了些疲勞。為振奮一下精神,同時也再一次活躍課堂氣氛。老師出示了一個問題(哪怕這個問題很簡單,根本就沒有討論的價值),“下面請四人小組討論!睂W生自覺地迅速組成四人小組,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看場面,蔚為壯觀;聽聲音,煞是熱鬧。但是,老師,你有沒有去認真傾聽學生的討論?他們的合作愉快嗎?他們的合作卓有成效嗎?有時,學生的分工尚未完成,教師已擊掌示意他們停止;有時,學生嘻嘻哈哈一番,在里面濫竽充數(shù),教師卻還蒙在鼓里呢!
反思:課堂是一個互動的交際場合,有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生生之間的交流。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是單純的旁聽者。小組合作的生生互動學習方式把學生從單純的旁觀者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積極參與者,為他們提供了更多自主參與的機會。但在具體操作時卻有許多細節(jié)值得我們注意:老師給予學生討論的時間充分嗎?要討論的問題有價值嗎?學生在討論時分工明確嗎?是否每人都參與了討論?學生都動起來了嗎?
要避開討論時的熱鬧場面,我們需將目光投向這一過程本身。讓每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都積極參與進來,自信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虛心地傾聽他人的意見,集思廣益,在生生互動中享受被尊重,被肯定的喜悅。
單元整體教學反思3
一、整體把握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本次教學,我深入研讀教材,明確了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我不僅熟悉每個單元的課文,還關注了各篇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我制定了合理的教學計劃,將單元整體教學與單篇課文教學相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我也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和語感培養(yǎng),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多讀、多背、多寫,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三、
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思考。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時,我也注重問題的層次性和連貫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思考,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四、
四、及時反饋評價,調整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我及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反饋評價,肯定了學生的進步和優(yōu)點,同時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我及時調整了教學策略,優(yōu)化了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教學效果?傊,本次單元整體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提高閱讀效率;進一步拓展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單元整體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英語單元教學反思04-20
圓單元教學反思01-30
《圓》單元教學反思04-15
英語單元教學反思03-28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04-20
第一單元教學反思04-12
第八單元教學反思04-22
小學語文單元教學反思07-17
語文第三單元教學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