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發(fā)言稿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發(fā)言稿的事情愈發(fā)增多,發(fā)言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怎么寫發(fā)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發(fā)言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雖說從教的年頭也不短了,但是教無定法,這么多年一直沒有摸索出一套既實用又可行的教學方法。因為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是有思想,靈性的,所以教學方法也要酌時而用,不能生搬硬套。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淺顯的認識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我們共同進步。我覺得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既要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又要應對考試,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多注重思想引領,在學生心中注入正能量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所以作為語文老師需要身兼數職,首先要做好學生的心靈導師,喚醒學生的學習激情,平時在班上多表揚、多鼓勵,多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盡可能的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被賞識,獲得成功的喜悅,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即會被點燃,如果這星星之火能成燎原之勢增長,并長期保持,就會形成不竭的學習動力,有了動力,成績的提高就有保障了。
其次要懂得愛學生。愛是人世間最具能量的情感,多關心學生的生活,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心靈動向和需求。還要當好學生的心里醫(yī)生。一次上課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教室的鐘表上用粉筆寫著“打倒老師”四個字,我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不快頓時布滿了身心,當時我發(fā)現(xiàn)有些敏感的學生覺察到了這四個字會惹來麻煩,因為鐘表就放在課桌的中間,為了不影響到上課,我便裝作不動聲色。下課后我反復咀嚼這四個字,終于明白,這四個字的意義不單純,它折射出了我工作中的疏漏與不足。經過深思熟慮,我和孩子們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我終于明白:為了小考能打個漂亮仗,學生的學習負擔太重了,整天像個陀螺似的不停運轉,繁重的作業(yè)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于是開始厭倦學習,逃避老師。就把“打到老師”四個字寫在鐘表上發(fā)泄不滿,其實細細琢磨,學生極其渴望老師聽聽他們的心聲。他們人小鬼大,平時也在琢磨我們,師生相互琢磨,我們不能跟學生比看誰能笑到最后,我們應該柔化自己的言行,蹲下身子走入學生的心里,找準問題的切入點,幫學生排憂解難。
二、備課功在平時的學識積累
作為老師,臺上四十分鐘,臺下卻要準備一生。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領導和教師本來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課后提些意見,可是他們都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課后,鄰校的一位教師向這位教師請教備課花了多長時間?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十五分鐘!笔前,高效的備課需要源頭活水,這源頭,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這活水,就是每天注入思想里的知識。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想提高教學藝術,就需要用學術著作豐盈頭腦,才不至于把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才能靈活自如的駕馭課堂,才能擁有魅力四射的課堂。
三、要注重學法的導引
好的學習方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次接手新班,都會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不會學習:不知道怎么預習課文;課堂上不會聽課、不會做筆記;不懂背誦技巧等等問題,導致學習耗時低效。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尤其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學習技巧的引導:
首先預習的引導可以從兩方面進行。(1)預習內容:預習切記草草了事,需要有價值的任務驅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根據課文內容選擇預習內容:給自然段標序號;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讀通課文;了解文本大意或要點(記事類文章、說明性文章要梳理要點),精讀課文要巧設問題,牽一問而動全文;略讀課文可依據導讀提示嘗試解決,踐行研究;提疑難問題,查資料(包括作者的生平、文章的寫作背景等)。但是預習內容可以因教材學習需要,學情而定。(2)預習方法指導:以上的預習內容都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時完成,但是那么多內容都在預習時完成,學生的負擔就加重了,所以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可以分為兩方面:①規(guī)定動作:②自選動作。這樣既保證了預習的有效性,又展現(xiàn)了孩子獨特的個性。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彼^學問就是學與問的融合,要重視開啟學生的好問之門。預習時可引導學生:讀(從讀中找疑,釋疑);查(可以從有關書籍、報紙、雜志、字典、詞典中查資料;可以從網上下載資料;也可以從生活中尋找資料);問(解惑可以問老師、同學、家長或周圍的人);思(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寫(積累摘抄好詞佳句,作批注,寫感悟)。比如《山雨》,一文中的好詞佳句很多,照抄背誦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還會為寫作打下基礎。
其次還要注重課堂學習的引導:一堂課只有四十分鐘,因此學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聽和理解上。還要教會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課堂筆記可以借鑒以下幾點:記關鍵詞,記老師強調的重點,記疑點,記方法,解題技巧,思路;寫字要快;注意聽課與看書結合,直接在書上批注;用不同顏色凸顯。
總之,盡可能持之以恒地讓學生的語文學習形成自動化的模式,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才會與日俱增。
四、課內、課外雙向延伸
我們不應把自己定位為教書匠,而是要通過教書達到育人的目的,要明確教課文和教語文的區(qū)別。教課文是生搬硬套,學生是知識學習的機器;教語文是活學達到活用,讓學生在學習中的思想、情感、智力等都能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和發(fā)展。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課內知識可根據需要適度延展。旁征博引:(①鏈接相似語段(可以是學法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人文方面的都可以。如講《漁夫的故事》鏈接到《狼和小羊》、《東郭先生和狼》,是情感上的鏈接;講《珍珠鳥》時鏈接到《貓》《白公鵝》,屬寫法鏈接。講《跨越百年的美麗》鏈接到《為人民服務》,屬文章體裁方面的鏈接。)②鏈接背景材料;③鏈接同類文章,(如講《學會看病》課文時鏈接到選學課文《剝豆》、《孩子,我為什么打你》,出自同一作家,宗旨相同,寫法相同。)
2、課外拓展。閱讀應當跟學習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閱讀是學生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因此我們可以把課堂教學作為契機,關注怎樣在講課環(huán)節(jié)驅動學生后續(xù)閱讀的動力,喚醒學生后續(xù)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閱讀,愛上閱讀。長此以往,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形成一種自動化的程度,那么日積月累,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儲備將會大幅度增加,語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了保障。
五、寫作方面不能重長文,輕短文
眾所周知,文章的骨架無非就是字、詞、句、段、篇,由點到面。長文就是一個個小短文的累積,寫好小短文是寫好長文的抓手,循序漸進,長文才能誕生。因此,我們可以教材內容為寫作生長點,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寫作契機,并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學生的心里埋下寫作意識的種子。比如講《凡卡》時,凡卡寫信的部分有很多的留白,尤其是凡卡的夢,讓學生進行想象練筆;講《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時,可以讓學生補充可以證明論點的事例資料,也可以讓學生以此文為范,自選論點,用事例論證。
六、寫作評價要得法
寫作需要方法指導,更需要評價激勵。教學評價能起到反饋和規(guī)范、激勵的作用,每個學生內心都有成功的渴望,通過評價可以點旺這把火,讓寫作成為一種享受。反饋回來的問題一般有個性、共性問題,應該區(qū)別對待,以免形成誤導,對于問題還要趁熱打鐵,及時指導糾正。評價的方式也應該多元化,比如:家長參與、文章發(fā)表、網絡互動、學生互改等,避免評價的單一引發(fā)學生的倦怠情緒。
七、注重錘煉和更新自己的教學藝術
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學生模仿的范例,所以為人師,更要為師表,教師的板書字跡美,給學生美的享受;教態(tài)始終親切自然,語言風趣幽默,保證了課堂氣氛的活躍;教師的激勵性語言能應時隨口而出,及時而新鮮,飽含著真情;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深入淺出,注重細節(jié);人性美徜徉課堂,閃耀著思想感化和教育的光芒;每節(jié)課都充滿了質樸美,雖沒有華辭的雕琢,卻有熠熠生輝的光芒。我想要做到這些不是朝夕的事,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錘煉。我們的教學活動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溪來滋養(yǎng)它,才能永葆活力,教師的教學藝術的錘煉,對專業(yè)知識的研學等等正是這潺潺不斷的小溪。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雖然辛苦,但是也時時有收獲的喜悅,這就是有失就有得,我們擁有了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機會,為了實現(xiàn)人生的意義讓我們共勉吧!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08-18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11-14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材料04-23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推薦】05-19
【薦】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05-17
【精】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05-17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熱】05-17
【熱門】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05-18
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精】05-18
【推薦】小學語文教學經驗交流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