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任何時候都不會召喚人們去做一個墨守成規(guī)的匠人。只會召喚人們去履行天職,完成艱巨的任務。”
————《金薔薇》
在天文學中,兩顆軌道交織的星體會因為相互影響而形成的雙星體系。而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就是個人電腦領域的“雙星體系”,他們同時爆發(fā)出了屬于這個時代的比較強音。
喬布斯有著直覺和浪漫,以一種無法抗拒的人格魅力一次又一次征服現(xiàn)實,掀起數個領域的新浪潮。
喬布斯之所以能創(chuàng)造出如Mac這些高品質產品,是因為他有一種對好的追求,總是要“即使是隱藏的部分也要做得很漂亮”。他曾要求連深藏在Mac內部的電路板都要符合美學。
這份工藝的激情,他是這么解釋的:“如果你是一個木匠,你要做一個漂亮的衣柜,你不會用膠合板做背板,雖然這一塊是靠著墻的,沒人會看見。
……如果你想晚上睡得安穩(wěn)的話,就要外觀和質量都足夠好!
喬布斯追求,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思特里蘭德對藝術的赤忱一樣:有著盲信者的直截了當和使徒的狂熱不羈。
這不由讓人想起G20峰會中,徐堯林團隊為了手工瓷器的高品質,只要有一點瑕疵,就要砸了重燒。
無論是喬布斯還是和喬布斯一樣不懈追求好的匠人,他們都堅信:一個好的產品應當和一件傳世的藝術品一樣,從外到內,從形式到內涵,都應該;當它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時,不只是老師,即便是路過者都會驚艷。
每一位匠人的頭腦里都居住著一位他私人的批評家。這些批評家往往從創(chuàng)作的開始到結束,一次又一次地審視著成形的或是未成形作品,同時一刻不停地責備著。
匠人們忍住外圍世界的沉默和心靈世界的喧囂,把全部的精力與熱情投入到每一次的創(chuàng)作與修改。千錘百煉,只為離心目中的靠近一些些,再靠近一些些。
許多時候,我們會面臨妥協(xié)與堅守的選擇:是為了保全利益而縮手不為,還是為了追求而作出犧牲?剎那間,我們或許無法定奪。
但當我們把眼光從外界拉回,直視自己那顆比較初懷揣著夢想的心時,答案,自然就有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那份吧,縱使舊徑上滿是荊棘,一路月光更使人歡愉。
【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08-25
《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09-09
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02-18
《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09-12
《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08-17
《史蒂夫·喬布斯傳》讀后感04-30
《史蒂夫喬布斯傳》的讀后感11-13
讀《史蒂夫·喬布斯傳》有感精選08-17
史蒂夫《喬布斯傳》優(yōu)秀讀后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