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國藩傳有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曾國藩傳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曾國藩傳有感1
中華上下五千年,滄海桑田,朝代更替,在五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這片黃土大地上不知孕育出了多少杰出人才。像管仲、諸葛亮、左宗棠、毛澤東……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曾國藩!
曾國藩生于一八一一年十月十一日,他從小生活在湘鄉(xiāng)縣的白楊坪村。據(jù)說曾國藩出生的當天,其祖父竟希公夢見一條巨蟒從天而降,在頭頂上幾經(jīng)盤旋,剛醒來,就有人向他報喜。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岳飛出生時天上飛的大鵬鳥,還有王陽明出生時的.仙人。盡管巨蟒只是個傳說罷了,但是這也為后文寫曾國藩晚年時期身上長滿癬疾埋下伏筆。
后來,曾國藩長大成人了,二十四歲就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科舉考試,但卻名落孫山,沒有考上,于是他開始修學儲能,奮發(fā)圖強,終于在他二十七歲那年金榜題名。
不久,曾國藩創(chuàng)立了湘軍,曾國藩被譽為“湘軍之父”,他雖然不如曾國荃那樣會親自上陣殺敵,但卻會指揮,親自率領湘軍轉(zhuǎn)戰(zhàn)大江南北,還迎來了清朝幾十年的同治中興時期。曾國藩率領著湘軍鎮(zhèn)壓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太平天國起義。
曾國藩到了晚年疾病纏身,可他卻依舊在處理事務。處理完“天津教案”的曾國藩實在是撐不住了,最后長逝金陵。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那天當我整理書架,再次看到《曾國藩傳》封面上的一句話時,我不禁又翻起來——“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chuàng)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不就是曾國藩嗎?
讀曾國藩傳有感2
曾國藩回憶自己生平時,曾說:“余生平吃數(shù)大塹……第一次壬辰年發(fā)佾生,學臺懸牌,責文理之淺!彼J為這是自己平生第一大挫折,在我看來這也是一個大的轉(zhuǎn)折點。
一個人在反復經(jīng)歷相同的挫敗,次數(shù)多了就會麻木,產(chǎn)生放棄和絕望的念頭。但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巨大的壓力砸下來,有毅力的人扛住了或許就能找到轉(zhuǎn)機,而扛不住的人就會被壓垮。對于曾國藩來說,這個挫折應該起到了一些引導。引發(fā)他思考“文理欠通”是怎么個不通法?又能夠從以往的經(jīng)驗中學習到什么?因此,他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并且解決了它。
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兩點。首先,我們在學習中被老師指出問題之后,要先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可以通過和同學對比或者找老師請教,然后再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要有條理地去把問題破解,而不是像無頭蒼蠅般焦急。再一個,要學會從失敗中提取經(jīng)驗。與其因為失敗而沮喪,不如讓這次的失敗變得有價值。我想,這也是我們做錯題的理由之一。
曾國藩能夠在科舉考中成功的原因,懂得變通,去找方法是一個,另一個則是他的勤奮。據(jù)說他成名之后,湖南鄉(xiāng)下流傳著一個關于他小時候讀書的笑話。這個笑話我曾在語文老師的課上聽過,老師講得簡單,我也就當個樂子聽,但是認真讀過這本書后,卻有了新的感悟。他背了一個晚上的《岳陽樓記》,我在初三也背過,這也有助于我理解到曾國藩在這一方面的資質(zhì)。但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個比普通人背書還要費勁的人,靠努力圓了自己的科舉夢。這份勤奮和努力,是我自認沒有的。這一種態(tài)度,也是我作為一個當代的讀書人所欠缺的,需要去發(fā)掘的一種精神;叵胱约荷钜贡硶,不管背的順暢與否甚至缺斤少兩都有可能因為勞累就躺下睡覺,的確是少了一份像曾國藩這樣的勤奮。
最后讓我感嘆的,是曾國藩的堅毅,有著明確的目標。他要提著沉重的考籃,徒步走到考場,這是身體上的.考驗。每一次落榜,都需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痛苦的過程,考完后等待結果是一次煎熬的體驗,而看榜時,心情由期待轉(zhuǎn)變?yōu)槭溆忠淮尾ㄕ。更不要說一次次的落榜,還要被他人嘲笑了。身心兩種考驗的壓力下來,還能做到堅持讀書,這一點也同樣值得我們學習。相比他的經(jīng)歷,我學習生涯中為了幾次成績的下滑就哭得仿佛不能自己就顯得十分不夠看了。
因此在讀完第一章,“曾國藩的七次科舉之痛后”,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理解最深刻的就是,“勤能補拙”。笨,愚鈍,不如別人聰明,都不是學不好的理由,一個人若是想要學好,需要的是付諸長期的行動和努力。
讀曾國藩傳有感3
以史為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關鍵是學到領悟了什么,而不要為了一個死人而去計較,陷入我執(zhí)和法執(zhí)。一個人本來就是毀譽參半的,除非他成佛了,但即使是佛祖也被人陷害詆毀過,耶穌也被人背叛過。而且孔子說了“一個人如果所有人都說他好,那這個人有問題,是個鄉(xiāng)黨。”
所以,有人罵曾國藩是鷹犬,有人說曾國藩是完人,是正常的現(xiàn)象。前者可能從階級立場的角度出發(fā)理性分析所得,后者可能因為情感,比如我傾向于佩服曾國藩的志向“不為圣人,便為禽獸”,而卻被后人指為鷹犬,因此心里好不難受。由此看來說到底我還是個凡人。
我個人還比較傾向歷史是過去的政治,歷史為現(xiàn)在服務,所以現(xiàn)在沒必要噴孔老二,而是要建立很多孔子學院為榮;也沒必要噴曾國藩為鷹犬,因為滿漢一家親現(xiàn)在。我們需要的,是學歷史人物的優(yōu)點,比如馬丁路德金有與美國開國領袖華盛頓一樣的待遇——作為美國節(jié)日,但私生活實在不堪,但這不影響他《我有一個夢想》的偉大。
即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華盛頓小時候砍櫻桃樹的故事都是假的,但還是不影響其偉大。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的人對其苛刻咬文嚼字,有的人對其寬厚不求甚解,但都有所得。
古希臘神話是揭示人性惡的,中國神話是崇尚人性善的,這是文化傳統(tǒng)。但這個傳統(tǒng)斷了,總的來說對古代先賢,我們的敬畏心不夠,不過我并不排斥故宮賣萌產(chǎn)業(yè)鏈的發(fā)展,也不排斥“杜甫騎馬漫畫”,但我就是排斥“鷹犬”這樣惡劣的字眼,為什么不能換著用溫和一點的字眼表達觀點呢?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沖:左邊兩點水右邊中,意思是前面說到的“萬物負陰抱陽”的陰陽二氣,要像水一樣融合在一起。要想完全理解一個人,就是成為他的一部分,像一粒鹽融入海洋,與海水融為一體,它因此全然覺知了海水的咸度。從這角度來講,我們誰也沒資格評價任何一個歷史人物,而且對一個死人單一的評價是不公平的,因為他本人是沒有還手之力的。
法律是可以律人,可以律己的,但道德最好只拿來律己,不要站在自己的道德立場上要求別人,康德說“頭頂燦爛星空,心中道德準則”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對別人的錯誤的糾結是對自己的懲罰,何況本來也沒什么真的對錯!迕鞴(jié)記
讀曾國藩傳有感4
最早把這本書列到必讀清單里面,是受到白巖松的影響,白巖松的一段話令我非常好奇。他說:“在《曾國藩》這套書里頭,讓我看到了最為復雜的人性,有讓我最為尊敬的曾國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國藩,也有鉆牛角尖的曾國藩,在一個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復雜,讓我對人,對人性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币驗槲乙蚕肓私庖幌,人性到底是怎么一個復雜法?
讀完《曾國藩傳》,對我啟發(fā)最深的有三個方面:
一是:曾國藩的“笨功夫”和“死磕”精神。他通過超人的努力,走通了科舉之路,曾國藩本人的天資連一般都談不上,更不用說聰慧,秀才就考了7次才考上,他一生做事從來不繞彎子,不走捷徑,總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實的方式去做。涓滴積累,水滴石穿,追求最扎實徹底的功夫,一步一個腳印。做人講究“拙誠”,不玩心眼。他帶兵,講究“結硬寨,打呆仗”,從不依靠奇謀詭計,只憑堅韌踏實,死磕到底。邏輯思維創(chuàng)始人羅胖每天以60秒死磕自己,我們很多007學員,都是以日更來死磕自己。
吳軍說“人的`成就,都不在于開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結了多少次尾”。我們通常定計劃容易,開頭也很多。但能夠有恒心的,有始有終的,做完一件事或者幾件事的情況比較少,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不愿意下笨功夫,不愿意死磕到底,所以你就只有開頭,沒有結果。大多數(shù)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智商。自己也是沒有恒心毅力的人,所以才加入007,來死磕自己。
二是:曾國藩善于自省。年輕時,曾國藩也有很多缺點和毛病,并且知識面很窄,眼界見識也不高,他通過寫日記天天自省,高度自律,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再一次證明了人的能力和自我要求是密切相關的,官場的失利也讓他痛定思痛。寫信給各位好朋友,讓大家給他多提意見,幫助自己總結經(jīng)驗教訓。自己來了一場中年變革,為后面的事業(yè)奠定了基石。
我看得到上的朋友以及我們007的戰(zhàn)友,很多人堅持冥想,也都是善于自省的人,自己也在堅持寫“”每天三件事”,里面有一個小確幸,讓我提升了自己對生活的幸福感,還有個昨日收獲,讓我反省了自己很多需要改進的缺點。
曾國藩也是在自省中了解了人性的復雜,明白了“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行事過于放蕩的人,表面上是強者,實際上卻是弱者,這片土地真正的強者,都是表面上看起來柔弱退讓之人,最后曾國藩用誘之以名,攏之以利,網(wǎng)絡天下英才,擴大鞏固湘軍,完成了他的“中年變法”。
對這一點我感觸最深,最主要是因為自己,在讀這本書之前,也一直是曾國藩說那個方剛之人,做什么就憑著自己的直性子,自以為是的觀點。在工作上,不喜歡公司那些討好領導的人,覺得任何時候以實力說話,以至于在職場中一直磕磕碰碰。在家里,也是暴脾氣,和家人有事商量一言不合,就臉紅脖子粗,說話聲音也很大,方剛之氣溢于顏表,很多時候,也讓家人心理承受很大的壓力。
三是:曾國藩對于詆毀自己,謾罵自己的人態(tài)度。
文中說到了他和左宗棠的恩怨情仇。左宗棠每見一個人都要談論他與曾國藩的前前后后,然后每次談論都必大罵曾國藩。跟部下,朋友吃飯也是頓頓破口大罵他。
對于左宗堂的不斷攻擊,他做出的反應是,第一,要求朋友們及家人不要回擊左宗棠,避免火上澆油,反而鼓勵他們盡量與左宗棠搞好關系。
第二,對左宗棠的攻擊不聞不問,不予回答。
每次都有人聽不下去了,告訴他左宗堂是如何罵他的時候,曾國藩都是不溫不火,你可以說他達觀,也可以說他淡然,也可以說他幽默,他相信自己的拙誠,終能白于天下,不必浪費精力與左宗棠爭這些口舌。
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很多時候,做不到這么坦然。對別人的辱罵,誤解,我們總是要和他辯一個高低,爭下這口氣,更有甚至還會撕破臉。
最后,以曾國藩家書中,本人最喜歡的金句作為結束語自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讀曾國藩傳有感5
如果說出不出兵的糾結,是曾國藩邁入大清國艱難的第一步,那么以后都是步步艱難,步步驚心啊。
咸豐四年(1854)一月,曾國藩帶著皇帝的期望從衡州出發(fā)了。岳州首戰(zhàn),船毀人亡,退守長沙。以此來看曾國藩之前的多次拒絕,不是沒有道理的。此時湘軍建立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而已。
曾國藩湘軍退守長沙時,本該是上下一心團結時,但事實并非如此,有人公開嘲笑他無能無用,有人公開建議解散湘軍,就連湖南巡撫駱秉章態(tài)度也不能不熱。這種境況,在出征之前就想得到的,哪知現(xiàn)實比想象更艱難。
初次帶兵,求勝心切,難免缺乏經(jīng)驗,曾國藩連細作也分不清,在靖港,水師遭遇太平軍,再次遭遇慘敗。曾國藩氣急交加,該如何面對寄予厚望的咸豐皇帝,該如何面對湖南官員的冷嘲熱諷,該如何面對支持他信任他的人,唯死而已,愛將江忠源如此,恩師吳文镕如此,于是曾國藩躍身入水,好在救得及時。
兵敗如山倒,幸好在未倒之際,陸師取得了“湘潭大捷”,暫時拂去了靖港戰(zhàn)敗的愁云。這次勝利,挽回了一些名聲,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官員也不敢小覷,就連湖南巡撫的.態(tài)度也轉(zhuǎn)變了。
如果戰(zhàn)爭一勞永逸該多好,不過,這只是人們的一廂情愿罷了。岳州首敗,靖港慘敗,湘潭大捷,曾國藩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經(jīng)過整頓的湘軍,規(guī)模不斷擴大,作戰(zhàn)實力不斷增強。咸豐四年八月,湘軍再獲佳績,奪取了太平軍據(jù)守多年的重鎮(zhèn)武昌,連咸豐帝都表揚曾國藩:“不意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如此奇功!敝旃P一輝,就賞賜了一個湖北巡撫之職。哪知剛發(fā)出諭旨,咸豐皇帝就反悔了,最終賞賜了一個有名無權的兵部侍郎銜,還被咸豐皇帝警告“嚴行申飭”,不等湘軍修整,就急促命令東下剿匪。
有功受賞,理所應當。國難當頭,滿清需要漢族官員,但又要防他們覬覦大清的江山。曾國藩這次奪下武昌,應該算是湘軍出道以來的一次小輝煌了。他雖然沒有得到湖北巡撫這一實職,但他在大清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奪回武昌,而后田家鎮(zhèn)再次挫敗太平軍,湘軍漸生驕愎之氣,曾國藩對左宗棠的提醒居然以沉默作答。
咸豐四年十二月,湘軍水師在湖口遭遇出征以來的致命打擊,就連曾國藩坐的船都被太平軍俘獲,什么管駕官,監(jiān)印官都被敵人殺死,什么文策卷牘也丟掉了。太平軍重新奪回武昌,曾國藩數(shù)年心血毀于一旦,再次投水自殺未成。
屋漏偏逢連夜雨,行船又遇打頭風。湖口戰(zhàn)敗,武昌又失,皇帝推責,愛將塔齊布病亡,羅澤南離開,胡林翼升遷離開,重建水師......這些困難重重疊疊,就像一道道千山萬壑把曾國藩當成一只猛獸團團困住。
進,太平軍鋒芒正盛;退,江西官員的挖苦和斷餉威脅。無論進退,都讓曾國藩如坐針氈,不知如何收場。
如果說訓練湘軍還未成功之時,曾國藩經(jīng)歷了忠孝的兩難選擇;那么出征之后,曾國藩經(jīng)歷成敗榮辱的高光與暗淡時刻,而此時,正在經(jīng)歷進退失據(jù)的艱難處境。這種艱難和尷尬又該如何化解呢?
讀曾國藩傳有感6
曾國藩被稱為“半個圣人”,是促使我看這本書的原因。古人早已定義圣人的標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同于王守仁幼年立志做圣賢,年少成名,科舉如探難取物;曾國藩為中人之資,連考七次才考中秀才,三十歲才立志做完人,每日寫日記(這個習慣堅持到62歲,去世)。
以上這些,都是我看此書前聽朋友講的,網(wǎng)上看的。雖說他是中人之姿,但半個圣人的稱呼還是讓我心生渺小,一直堅持寫日記自我反省的習慣,還是我佩服不已,自認為是做不到的,他在我印象中是“牛人”。
所謂“牛人”,大抵就像網(wǎng)上所說的商業(yè)牛人,起起伏伏叱咤風云,歷經(jīng)重重困難,然后功成名就。然而事實的確此,卻又沒那么簡單。
不是完人,“完人”就是完美的人,我經(jīng)常把“沒有完美的'人,除非是圣人”掛在嘴邊,以此來顯示“懂得多,境界高”,說的多了,漸漸我自己都信了,我以為曾國藩即便科舉不是最厲害的人,那他在其他方面肯定接近完美,尤其是每天寫日記反省,我一聽忍不住感慨:真牛,了不起,都堅持了30年再多缺點也修正完了呀。
因政治站隊正確和為官清廉,被道光帝賞識,京官八年連升六級,成為年僅37歲的二品大員。母親去世,在家丁憂期間,趕上了太平天國起義軍攻打長沙。在左宗棠等人的舉薦下,奉命幫忙練兵守衛(wèi)長沙,自此湘兵誕生。這段還比較順,符合半個圣人的開端局。
駐守長沙期間,因為為官不夠圓滑,官場處處碰壁,最后被排擠出長沙官場,無奈之下獨自領軍去了衡州,從零開始籌建水師。
擅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擅長一線指揮打仗。出兵之始,其他路湘軍屢戰(zhàn)屢勝,勢如破竹,但他自己領兵作戰(zhàn),大部分時候被打得對盔棄甲。他也會貪功冒進,進入石達開的陷井,最危機的一次被石達開包餃子,其弟弟們帶著父親的求助信,請來了出兵的命令,又帶著自募的兵把他救了出來。因為感到羞愧,想一死了之,期間幾次跳水自殺,后被隨行的人救了上來。 自此,打破我對曾國藩“能力強,小心謹慎,犯錯少”的錯誤認知。
向咸豐帝要權不成以辭職為要挾,這舉動無疑讓我又加深了對曾國藩的認識,他也想擁有權利,不想受制于人。原來我想象中的 遇到困難靠自己能力去解決的人是不存在的,他需要別人的幫助,需要錢需要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攻打太平天國時,每功下一城,其弟曾國荃都會燒殺搶掠,尤其是攻下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太平軍到?jīng)]死太多,老弱婦孺幾乎死絕,湘軍直接失控,真正做到了掘地三尺,滿目蒼涼,金銀財寶以船為單位往家鄉(xiāng)運。他雖然能做到自己清廉,不斷寫信勸阻,但事發(fā)后還是極力遮掩,圣人也有私心,私心同樣不小。當然,我現(xiàn)在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評論,但如果是我估計不會比他老弟好太多,面對金錢我也會眼紅,激動失去理智。
看到此時,曾國藩并沒有給我們圣賢名臣的印象,他不就是解決了太平天國運動嗎?但真實的情況是,假如沒有他,就沒有湘軍,當時的正規(guī)軍兵響補給缺失,毫無戰(zhàn)斗力,幾乎是一觸即潰,在太平天國面前宛如孩童。而湘軍,是曾國藩從招兵,訓兵,到練兵打仗,真正的從零開始,他極擅識人相人之術,從曾國藩幕府走出來的巡撫、總督有三十多人(左宗棠 李鴻章等赫然在列),此事千古未有。包括后面的洋務運動,創(chuàng)辦軍工廠,安排人出國留學,他們延續(xù)了大清五六十年。
圣賢,也會不斷犯錯,也會糾結痛苦夜不能寐,也有私心,有輝煌,有眾叛親離,也需要伯樂賞識,也有無奈背黑鍋的時候,也會疾病纏身,無奈抱憾離世。
讀曾國藩傳有感7
有些人覺得曾國藩是賣國賊,因為他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當年他頂著巨大壓力多次違抗圣旨堅持把湘軍整頓好才上戰(zhàn)場。如果當初為保全自己他大可不必顧全湘軍死活而貿(mào)然回京復命。
當初被別的官員逼到絕境依然扛起大旗對抗太平天國,而那些人還在為權利而內(nèi)斗。
他善用賢才武將,因他人在昏君面前污蔑在急需支援卻昏君無道而舉步維艱。
面對家仇國恨,清朝君主無能下而在耄耋年華之時還被推到風口浪尖跟入侵者簽訂不平等條約。
有人問,為什么要簽?如果你在當時處境,面對不簽可能株連九族,甚至激怒入侵者而其他地方百姓會遭到更凄慘的'狀況下,還能不簽嗎?
一位文弱書生到被時代逼著走上戰(zhàn)場對抗外敵,還要應付內(nèi)斗,可謂里憂外患。
簽訂不平等條約,皇命難違,面對不簽訂的下場,他自知后果,故不得已而為之。
清朝氣數(shù)已盡,而曾國藩在太平天國運動時英勇奮戰(zhàn)而時清朝續(xù)命,外國入侵,清朝閉關鎖國自被挨打也正常不過。曾國藩在當時的歷史車輪中不得已被推著向前走而晚年還被掛上賣國賊的污名,實屬有些偏頗了。
讀曾國藩傳有感8
最近,我在網(wǎng)上讀了《曾國藩傳》。
這篇文章令我感動的是:曾國藩的一生好學和他的忠誠。曾國藩一生忠誠勤儉為根本,靈活多變的處世態(tài)度。
曾國藩 出生于湖南長沙 府湘鄉(xiāng) 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zhèn) 天坪村)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他并不是一個天資聰明的小孩,但他講究學習方法。他要求自己遵守克己之道,不斷地自新和反省自己。最后成為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軍事家。倡導洋務運動 ,創(chuàng)立湘軍 。在治家,治軍,治國,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樹。
我們在生活上要學習他的 勤儉作風。在學習上要學習他的善于積累經(jīng)驗和教訓,日日不斷地反省自己。正如他所說:“人要無一日不讀書。正是他的一生好學,忠誠的品德,造就了他成為中國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
讀曾國藩傳有感9
本周我又成功讀完了一本書,那就是《曾國藩傳》,這本書并不是曾國藩自己寫的,而是現(xiàn)代作家梅寒寫的。此書逐年逐事講透曾國藩61年人生的無奈、復雜與掙扎。
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曾國藩。曾國藩出生于嘉慶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鄉(xiāng)縣白楊坪村(今屬雙峰縣),1816年他開始在家塾讀書,1833年考取秀才,入縣學,1834年又考取湖南鄉(xiāng)試舉人,之后就被二品錄取,開啟了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開始。他幫助清朝將馬上由盛轉(zhuǎn)衰的局面拉了回來,從不會打仗到帶兵打仗,從對戰(zhàn)敵人多次失敗,到最后終于將敵人打敗這些都是曾國藩所有經(jīng)歷過,并實現(xiàn)的事情。
本書要講晚清重臣曾國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為了挽救晚清政府而鞠躬盡瘁,然后成為了一代重臣,深受皇帝的喜愛,可是最終這個為晚清朝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卻只落得了個毀譽參半的結局。我個人認為曾國藩是一個清廉的官,他沒有因為皇上喜歡他就不務正業(yè),而是一直努力想要將他帶領的.軍隊培養(yǎng)好,只是一開始幸運之神并沒有眷顧他。他創(chuàng)建了湘軍后,接連吃敗仗,甚至有一次絕望到投江自盡,只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的去查找原因,最終他終于掃清了叛軍,解救了晚清局面。
曾國藩,一個出身卑微,資質(zhì)平平,卻刻苦讀書,學習,做官,從鄉(xiāng)下秀才走到了權力頂峰的人,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讀曾國藩傳有感10
信仰,一股精神的清泉流淌在每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間,流向燦爛的明天,美好的未來,流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公元1825年的臘月里,一個數(shù)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鄉(xiāng)一戶人家的屋子里頭,有一個14歲的男孩正在點燈苦讀。房梁上蹲著一個小偷,他打定主意等這個男孩背完文章,熄燈上床睡覺了就下來干他的工作。但這個男孩特別笨,這篇文章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來。后來,以至于小偷都會背了男孩還是背不出來。眼看,天都快亮了小偷實在忍無可忍,“蹭”的一下從房梁上就跳下來了。男孩看到從房梁上跳下一個人呆若木雞,然后那個小偷滿腔怒火劈手把男孩手里的書奪過來,往桌上一扔道:“瞧你個笨樣,這么簡單的文章都背不下來”。緊接著,這個小偷很順溜的將這篇文章背了下來,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背完袖子一甩,滿腔激憤的揚長而去。大家知道這個笨小孩是誰嗎?他就是晚清中興的第一名臣曾國藩。
總以為如曾國藩那樣的一代大家都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曾國藩傳》卻告訴了我,他小時候是一個特別笨的笨小孩。那這樣一個笨小孩后來怎么就成就了非凡的功業(yè)?難道真像劉德華那首《笨小孩》里唱的那樣是老天成就了笨小孩嗎?就連國學大師梁啟超的《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中說:“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并時諸賢杰中稱最頓挫”指的就是曾國藩。像這種數(shù)九寒天的夜晚,最幸福、最溫暖的事應該是在被窩里。而對曾國藩來說,在這種夜晚點燈苦讀已是一種常態(tài),是怎樣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著他呢?《曾國藩傳》給我的答案是信仰。
當奮發(fā)圖強的曾國藩中了進士之后,參加朝考,成績極佳,列一等第三名,順利地進入了翰林院,在京為官十年。咸豐二年六月,咸豐帝陰差陽錯當下旨令曾國藩投筆從戎,領兵打仗。從初到長沙辦團練,到編練湘軍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從造就了擁有天下杰出人才,所有人才幾乎都在他的曾幕府,到開辦江南織造局、倡導洋務運動,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出現(xiàn)了同治中興的局面,壽命又延長了六十年。是什么讓他去這么做呢?《曾國藩傳》給我的答案,是信仰。
“讀書以訓詁為本,詩文以聲調(diào)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少煩惱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為官以不要錢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薄皶⑹、魚、豬、早、掃、考、寶”。這“八本八寶”是曾氏家訓的代表。其中六條齊家格言之一不給兒孫留下大筆遺產(chǎn)這一條,我最為欽佩。俗話說“窮則思變”。他不給兒孫留下大筆遺產(chǎn),兒孫們只好自己去拼搏、奮斗。用自己的才華和汗水,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付出所得到的滿足才是幸福,人生的意義在于拼搏、在于奮斗。嘗遍酸甜苦辣,經(jīng)歷風風雨雨的人生,才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那是什么讓他嘔心瀝血去寫這樣一部充滿著教育智慧的家訓呢?《曾國藩傳》給我答案是信仰。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影響中國近代史的第一人,封建歷史上最后一位大儒,傳統(tǒng)儒學之所以延續(xù)他是一個關鍵。在生活中他還能夠?qū)ψ约海瑢ψ约荷钪械狞c點滴滴,對生活中的不足缺陷,所有的方面都能夠認真地切實地反思、反省與學習。那是什么支撐他有這樣一個平常人不具備的優(yōu)點呢?《曾國藩傳》給出的答案仍舊是信仰。
在曾國藩的晚年,曾經(jīng)有一個謎團。至今讓我們這一代人爭論不休,那就是在大家看來萬事俱備不欠東風的情況下,在無數(shù)人的殷切期望之時,他為什么沒有選擇推翻腐敗的清政府,沒有造反呢?《曾國藩傳》中他的兩首對聯(lián)“倚天照;o數(shù),流水高山心自知!薄安粸槭ベt便為禽獸,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备嬖V我的答案依然是信仰。
那是什么造就了原來只是一個笨小孩,后來卻成為了一代大儒,同治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是什么造就了一手開辟了洋務運動使得中國近代史從農(nóng)業(yè)文明開始向工業(yè)文明跨進的曾國藩;是什么造就了擁有天下杰出的.人才,所有的英才幾乎都在他的曾幕府,擁有神州第一幕府的曾國藩;是什么造就了嘔心瀝血寫出了千古第一家訓教育智慧澤被后人的曾國藩。是信仰,那他內(nèi)心的堅守信仰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在他那個年代應該是儒家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處在當今我們應該引以自豪地說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追求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前段時間,我因在中考的語文,數(shù)學兩門學科所犯的兩個低級錯誤而與我一心向往的那所重點高中擦肩而過?挤殖鰜砗笪倚那榉浅>趩,但父母沒有責備我。尤其是處處給我樹立著榜樣的父親。我想,我不能因為這次中考沒有考好就否定自己,而是要堅守自己的信仰,認真地過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努力地追求屬于自己的目標。
信仰,一股精神的清泉流淌在每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間,演繹著歷史的真諦。我愿化作這股精神的清泉,滋潤每一個讀書人的心田!
讀曾國藩傳有感11
從資質(zhì)鄙陋到金榜題名,從文理欠通到名列翰林,從下里巴人到大儒本色。從湖南的一個小鎮(zhèn)走出,出身低微的曾國藩,完成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不斷推動著他的,正是他的三大品質(zhì)。
一為“尚拙”,即崇尚笨拙。這看似遲鈍,實則是一種獨特的人生哲學。“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边@是曾國藩的名言,也是他自身的寫照。漫長的九年,他經(jīng)歷了七次秀才考試,雖有天性鈍拙之故,但也扎實了他的根基。彌補天資的卑劣,唯有超人的努力。他曾回憶,自己讀書“或攜諸途,呼諸枕”,笨拙的方式,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起了超乎常人的勤奮和踏實。憑借這看似笨拙的學習方法,之后的路卻順風順水。不久,他便連中舉人和進士,甚至名列翰林,受道光皇帝的欽點。那些曾經(jīng)看他笑話的同學,有的卻連舉人也沒有考上。這實與他的踏實密切相關。尚拙,則更肯付出,更能虛心,更能一步步拓寬自己的人生之路。涓滴積累,水滴石穿,憑著這股拙勁,他化拙為巧,走上了飛黃騰達的京官之路。
二為“自省”。年方而立,曾國藩便立下了圣人之志,決定要脫胎換骨,洗刷自己身上的庸俗之氣。他堅持著圣人之準,每日痛切自責一番。他在日記中屢次斥責自己的傲慢自是,批評自己的虛偽浮夸,甚至一言一動,一語一行,都要記上幾條自省錄,來督責,規(guī)范自己,言語之間更是針針見血,刀刀剜心。這一封封日記猶如洶涌的浪花,一遍遍打來,不斷沖刷著海灘上的沙石,也洗滌著他心靈的雜質(zhì),使他褪去了狹隘與偏執(zhí)。自省,使他的精神煥然一新,變得大氣寬廣,平實沉穩(wěn)。
三為“有恒”。曾國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質(zhì)便是有恒。“有恒為作圣之基。”耐得艱苦,忍得辛勞,才能馳騁于這天地之間,因此一顆恒心必不可少。曾國藩曾嘗試戒煙,第二天便如同“失乳彷徨”。但他一旦下定決心,便從未退讓一步。在煙癮發(fā)作的`痛苦與煎熬中,他的一顆恒心顯得更加閃耀。他曾說“無事不可變”,而求變所必須的便是不斷堅持的定力。三十天戒煙易,三十年修身難。修身途上,恒字為先。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人的恒心,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長,歷經(jīng)時間的積淀,更加成熟。曾國藩的恒心,驅(qū)動他不在小目標前止步,不在大困難前退縮,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追求。
尚拙,自省,有恒,正是這樣的品質(zhì)使曾國藩成為一位不朽的人物。他以一人之力,渴望為萬世開太平,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境界。他無力挽回晚清的頹敗,但仍用一生捍衛(wèi)著它。他,為我們豎起了一座仰之彌高的豐碑。
讀曾國藩傳有感12
近期了解到一本書《曾國藩傳》,也是讀了這本書才了解到關于曾國藩有許多的說法,這眾多的說法分成了兩個極端。他要么被包裝為成功學的鼻祖,要么被批判為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血腥屠城的儈子手。而《曾國藩傳》,用大量的史料,較為客觀地還原了一個豐富、立體、生動的曾國藩。而在讀過這本書后,我對曾國藩也有了自己的認識。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曾國藩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非常的陰暗,那是晚期的大清王朝,猶如一個行將就木的病人一般。而道光年間所發(fā)生的.鴉片戰(zhàn)爭更是對清政府的毀滅性打擊,完全淪為了洋人的朝廷。但是曾國藩卻在腐爛的蘋果一般的時代鑄就了一座座豐碑。
曾國藩能有這樣的成就我認為有這些原因。
首先,他有寫日記的習慣,雖然在青年時代,他并未很看重這件事,但在向理學巨匠唐鑒請教后。哪怕是再忙也會抽出空來寫日記反省自己,他寫日記的手沒有停過,哪怕是在作古的前幾天他也會寫日記。
其次,他做事情持之以恒,如果讀了他的日志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一生都是在自我磨煉,從未懈怠過,他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zhì)傳承下去,才有了這么多優(yōu)秀的曾家人。
再一個就是曾國藩的育人之道心胸十分寬廣,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都是他的徒弟,曾國藩對他們悉心教導,最終培養(yǎng)成人才。雖然左宗棠經(jīng)常受他點播,但內(nèi)心卻從未真正信服過他,最后甚至和曾國藩鬧掰,叫人四處去說曾國藩的壞話,但是曾國藩卻不以為然,不僅沒有反過去報復他反而在他有困難的時候繼續(xù)幫助他。而這也讓左宗棠切實感覺自己不如曾國藩。
接著,他做事能屈能伸。在湖南時,遭到了處所官的羞辱。本籌算一本奏折上去。但后來經(jīng)由本身深圖遠慮,感覺參奏并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他決意忍辱負重,好好操練湘君,打幾場勝仗。拿出戰(zhàn)果,才是對仇敵最好的還擊。所以,他沉下心來,靜心操練他的湘軍,最后取得勝利
最后一個便是忠。他在做京官期間,只要像同時代的官員那樣茍且偷安,就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守著自己的官位。但強烈的愛國情懷,讓官場得意的曾國藩郁懷如焚。在因循懈怠的政治氣氛下,他數(shù)次上疏諫言,試圖改進官場作風,因此得罪了眾多京官。給自己的仕途增加麻煩。而在自己的軍隊勝利后他還上報朝廷,認為自己的功勞不大不用賞賜。
這便是生活在陰暗時代的一束光——曾國潘
讀曾國藩傳有感13
經(jīng)過一個月的斷斷續(xù)續(xù)的晨讀,我讀完了整本書。曾國藩的奮斗一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視他為我的偶像。讓我分享一下我在閱讀過程中的想法。
1、強烈的使命感
曾國藩六次科舉落第,第七次才考中進士。此后,他年年通過高中入學考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是他面對學業(yè)的目標;堅持下來,30歲的他制定了重生計劃,一直在踐行“學成圣人”。在京為官的十年間,也廣訪賢才,繼續(xù)深造,并晉升十品。這是他自律、求精的目標;他創(chuàng)建湘軍時,遇到了太多困難和阻礙,從未放棄。后又創(chuàng)辦安慶內(nèi)兵工學院江南制造總局,處理天津教案,派學生出國留學,救國救國。保衛(wèi)國家的'目標;回顧自己所做的這些事情,他有強烈的使命感,堅定不移地做、做好。事實證明,這些事情對于當時的社會乃至后世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2、面對困難:從失敗中尋找出路
六年科舉落榜。由于笨手笨腳,曾國藩苦讀求道,終于第七次考上了。 43歲,他幫助組織團訓,并外出練兵。他得罪了湖南官員,差點被痞子兵殺了。前往衡陽,他掉牙吞血,徒手創(chuàng)建了湘軍。湘軍的創(chuàng)建過程非常艱難,沒有資金,也沒有人支持。在困難的情況下,他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他首戰(zhàn)失敗,差點投河自殺。好在湘潭大獲全勝,挽回了面子。后來戶口戰(zhàn)敗,他第二次自殺,被解除兵權。他在家待了兩年,自我反省,完成了“重生”。之后,他在“與光和諧”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處理其他事情的方式也比以前多了。面對困難,他總是總結反思,認真分析問題。他采取的方法雖然不是最聰明的,但有很多甚至是愚蠢的。方法雖然不討人喜歡,但卻很實用,而且緩慢而穩(wěn)定。
讀曾國藩傳有感14
我們這些人,對曾國藩總有一種復雜的感情阻隔。記得小的時候,歷史老師在講述天平天國運動時,眼含淚花,痛斥他的湘軍殘酷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軍,導致了一場偉大革命的失敗。這就是曾國藩給我的最初印象——一個雙手沾滿了人民鮮血的劊子手。
年長以后,我開始對這種印象產(chǎn)生疑惑。因為有許多事實證明,這種單一的社會評價包含著極大的不公正,從而促使我去積極搜索有關文獻和資料,特別是在仔細閱讀了《曾國藩傳》后,對其有了一些客觀正確的認識。
曾國藩出身貧寒,以并不超絕的資質(zhì),完成了偉大的功業(yè)。他的家書、日記、書信、文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許多成名的人物,都受過他的思想熏陶。梁啟超和毛澤東對曾氏就傾心推崇,而蔣介石更是頂禮膜拜,認為曾國藩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曾國藩的個人魅力,由此可見一斑。aa
拋開階級立場而言,曾國藩確實是中華歷史上具有強健人格的少數(shù)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體現(xiàn)著許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譬如說胸懷大志、清正廉潔、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儉節(jié)約之品德,更值得時下我國國民借鑒和發(fā)揚。
曾國藩一生生活簡樸。他自己衣著樸素,布袍鞋襪,都是其夫人、媳婦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飯。即使是官至大學士,每次吃飯也僅一個葷菜,如果不是有客人來,從不增加。因此時人戲稱他為“一品宰相”!耙黄贰,指的就是“一葷”。曾國藩的節(jié)儉還表現(xiàn)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認為,日常持家應當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紙片都要收集起來,以備使用。如他所言:“務宜細心收拾,即一紙一縷、竹頭木屑,皆宜撿拾”。曾國藩不僅自己節(jié)儉,還屢次告誡其家人、屬下、朋友也要節(jié)儉。如他在給四弟的信中寫道:“弟為余料理家事,總以‘儉’字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儉,此居家居鄉(xiāng)之要訣也!睂Υ齼鹤,更是不厭其煩,悉心教導,反對奢華;就是在去世前不久,還在夜間與兒子詳談,講求節(jié)約之法。
反觀當前我們中國,國人似乎在失去中華民族一貫擁有的“節(jié)儉”的傳統(tǒng)美德,奢侈之風盛行。吃一頓飯,花費上萬元;買一部車,支出上百萬;購一幢豪華住宅,耗資上千萬。我們的國人在花錢時,心不跳,面不改色,絕對是出手闊綽、一擲千金。于是,世界各國都為中國富豪驚嘆和折服,各種豪華奢侈品紛紛搶灘中國大陸,名貴珠寶、服裝、汽車等迅速在中國安營扎寨,生產(chǎn)商和經(jīng)銷商賺得“盆滿缽滿”。當然,奢侈不僅僅是富人的權利,許多單位和機關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紛紛斥巨資興建廣場樓宇。廣場變得越來越大,樓變得越來越高,辦公室變得越來越寬敞,裝修變得越來越豪華。
除了奢侈之外,浪費現(xiàn)象更是隨處可見。水龍頭大開,水盡情地流淌,無人理會;日光燈變成長明燈,視若不見;餐桌剩余多多,無人打包。此類例子,不勝枚舉。前不久,傳出的兩則消息實在令人痛心。一則是某地為了再現(xiàn)“滿漢全席”的.盛景,耗費了大量原材料,動用幾十位廚師,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觀賞。但由于展出時間長,展示過程中食物就有點變味,活動一結束,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幾十萬巨資就這樣打為水漂。另一則是某地為了舉辦啤酒節(jié)活動,打算把幾十噸啤酒注入噴泉,搞一個“噴酒”創(chuàng)意,增加活動氣氛。但是主辦方有沒有考慮到,這一“噴”要耗費多少噸糧食,多少噸水,花費工人多少時間和精力,夠多少農(nóng)民吃多少天口糧。
曾國藩身居要職,位高權重,卻對“求富求貴”之念存在畏懼之心。越是后來,越為強烈,簡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幾乎無一日不“儉”,無一日不戒奢。假如時光能夠倒轉(zhuǎn),面對今天的奢華之風,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蛟S一聲長長的嘆息,為我們?nèi)笔Я四撤N優(yōu)秀傳統(tǒng)文明的發(fā)展而憂慮吧!
或許有人要說,勤儉節(jié)約這樣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問題,不值得重視。時代發(fā)展了,多花費一點無可厚非。殊不知,節(jié)儉并非省錢這樣的小事,它關乎一個國家的興旺發(fā)達,關乎一個人的功名事業(yè),甚至身家性命。對于個人來說,奢侈會助長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況下,為了滿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對于家族來說,凡是奢侈放縱的,很少能過兩代,而且都不得善終。勤儉在修身、治家、為官、治國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還是讓我們來聽一聽曾國藩的忠告吧。他說:“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yè)興隆,永世不墮;為官儉,則以儉養(yǎng)廉,居高不敗!币虼,節(jié)儉是永恒的主題,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視。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明自我。曾國藩以“儉”字行之終身,毫無更改。為了無愧于先人,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都應該以曾國藩為榜樣,從小事做起,節(jié)約每一滴水,節(jié)約每一度電,大力構建節(jié)約型社會,讓“節(jié)儉”這朵美麗之花在神州大地處處綻放。
讀曾國藩傳有感15
梁啟超認為中國有兩個半圣人,一個是孔子,因為他是儒家學說的開山鼻祖,也提出了“有教無類”等影響中國的教育理論,他創(chuàng)辦的私學也打破了富家子弟的壟斷。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外的傳播,孔子的儒家,思想傳播到了日本、韓國等地,對這些國家乃至整個亞洲文化,卻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另一個就是王陽明作為新學的創(chuàng)始人,王陽明對中國的思想解放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并且他也幫助朝廷鎮(zhèn)壓寧王之亂。我這辦一個就是中國辦為什么稱他為圣人,看完了他的傳記,我就明白了一切。
曾國藩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毀譽參半,罵他的人說他殺人如麻,喜愛他的人說他平靜了太平天國起義拯救了清王朝搖搖欲墜的統(tǒng)治,又是洋務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帶領中國走向了近代化今天,我們要徹底探討一下曾國藩之所以能成為圣人的原因。
首先每個人有優(yōu)點必有缺點,我們就來一個先抑后揚,先說說他不好的一面,曾國藩小時候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笨大家都曾聽過一個故事,曾國藩小時候在背《岳陽樓記》這時候一個小偷在房梁上面,等他們都睡了以后就下來順手牽羊,可誰知過了許久醒來以后發(fā)現(xiàn)曾國藩還在背第一句話。小偷忍無可忍,從房梁上跳了下來,大罵道你這個笨樣,我聽你背都背下來了,說完就立刻流利的背出了全文便走了。這個故事我們不能看出曾國藩小時候是真的笨,他第6次考試的時候不僅名落孫山,還被學臺“懸牌批責”,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小時候他真不是個讀書的料。
長大之后,他考上了進士,當了官,但他仍有許多不足:靜不下來,生活不規(guī)律;為人傲慢,修養(yǎng)不好;虛偽和好色。等他當上了地方官以后,又立重法,百姓被殺,無數(shù)人送外號曾剃頭。并且他的煙癮也很重。
先抑結束以后,我們來說說他的優(yōu)點。從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曾國藩雖笨,但他卻很勤奮,即便沒考上,他也絲毫不氣餒,分析出了自己為何落榜的原因,最后進行惡補。天道酬勤,他最終也考上了舉人的進入了京城。擔任翰林學士的時候,為了備戰(zhàn)翰林大考,他也是制定了一張詳細的計劃表,并且堅持按照這個行動。在后面的大考中,他也獲得了第6名的成績,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zhàn)役中,他三次失敗想過三次的自殺,但是他都堅持了下去,并且之后結束了太平天國起義。所以勤奮并堅持的人都可以獲得成功。當他面對自己的不足的時候,他立刻深深反省自己的做法,這就是他第二個優(yōu)點自省,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所以曾國藩深受曾子的影響,每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他就會寫日記,告訴自己要改正這些不足,久而久之這些不足慢慢就消散不見。開始寫日記的第21天后他又發(fā)誓戒煙,雖然戒煙的過程很痛苦,但是他依然堅持了下去并且成功將煙癮戒掉。曾國藩的日記也可以看成他的檢討書,日記中他立誓“夜不出門”,但他還是經(jīng)常與朋友一起出玩。如道光二十二年的12月16日,菜市口要殺人,別人邀請他去看熱鬧,他欣然樂從,但在路上他突然意識到這種熱鬧都要去湊,實在是人心喪盡還談做什么圣人。徘徊良久,他最終還是回了家。雖說,曾國藩立誓要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性,但是他還是有破戒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足的時候,但是關鍵看你是否能改正自己的不足,曾國藩就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表率。還有就是他是一個仗義能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他的朋友妻子去世后,他為朋友辦理喪禮,并且?guī)椭麑ふ胰槟,撫養(yǎng)朋友一歲的孩子,競選朋友之一在觀察了他也提交了不少達官顯貴但當其中一些倒臺后,文正也沒有受到牽連,只有他的原則:交友可以,保持距離。朋友雖多,但是文正也和許多人反目成仇。這文正這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一個作為圣人應當有的性格特點,那就是忍讓。左宗棠和曾國藩是老鄉(xiāng),這兩人在平定太平天國起義時也互相幫助,但是左宗棠富有才華為人傲氣,現(xiàn)在也瞧不起曾國藩,說曾國藩的壞話,但是曾國藩也并沒有生氣,反而經(jīng)常提拔左宗棠。忍讓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必備的品質(zhì)。
這些也許就是曾國藩被稱為半圣人的原因,但是僅靠個人性格方面無法證明。他的所做出的貢獻也能證明出他的偉大。在面臨國家危難時刻,他一挽狂瀾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挽救了清朝的統(tǒng)治;在面對國家主權被受到侵犯的時候,他提拔李鴻章等的一眾干將進行洋務運動,雖然無法拯救清王朝,但也讓中國走向了近代化。國藩對兄弟,對孩子們所寫的家書,成為中國的家庭教育的典范。曾國藩也對儒家精神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都引用張宏杰先生的幾句話來做結尾:國藩身上的儒學精神是有活力,有彈性,有容納力的,和那些愚頑淺薄的官僚不同他掌握了儒學的真精神。他做官非常成功,他善于進退,一身出將入相,沒有大的跌挫,在傳統(tǒng)官場上像他這樣成功的并不多見。曾國藩事君至忠,事親至孝,對于兄弟護劍肺腑,毫無芥蒂。夫妻之間相敬如賓,感情深摯。對于兒女,他既慈愛又嚴格,能夠尊重孩子人格,教育孩子總以鼓勵為主,沒有傳統(tǒng)家長那種居高臨下的不平等作風。曾氏家族數(shù)代以來,直到今天依然人才輩出,這和他樹立的良好家風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他被譽為“古今文人”,“功比周公孔孟,名垂萬世千秋”。
但是他的'洋務運動并沒有挽救中國的衰退,所以曾國藩的一生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失敗的,他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衛(wèi)、補天的女媧,然而在垂暮之年,他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一生的奮斗竟然如拔刀斫水,并沒有影響水之東流。雖然他以圣賢自期,然而他遵循圣人之道,一絲不茍的苦學苦修并沒有達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無論如何,曾國藩用一生捍衛(wèi)了他自己真實的文化和信仰。曾國藩是偉大的也是渺小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達到高度,同時也證明了一個人的意志力也是有限的。他的努力在人類的精神征途中,了一座讓人肅然起敬的人生豐碑。
【讀曾國藩傳有感】相關文章:
曾國藩傳讀后感08-24
《曾國藩傳》讀后感06-06
曾國藩傳讀后感08-03
《曾國藩傳》讀后感04-30
員工讀《曾國藩傳》有感1000字08-02
《曾國藩傳》讀后感范文12-08
《曾國藩傳》讀后感1500字05-18
曾國藩傳讀后感(2篇)06-07
《曾國藩傳》讀后感(精選29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