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讀《論語》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論語》有感 篇1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中最著名的的一段話,也是我讀過《論語》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
《論語》的諸多至理名言代代相傳,而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孔子在治學方面的觀點了。
在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在對待錯怪自己的人的態(tài)度上,孔子認為“別人不知道真實的情況而錯怪了你,但是你不發(fā)怒責怪他,這樣的人才是君子!痹诂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被人錯怪,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都會火冒三丈。沒錯,被人錯怪的滋味的確不好受,生氣也是應該的?墒,在這個時候,如果你能理解對方,原諒他,那么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當錯怪你的人了解了真相,并發(fā)現(xiàn)你是如此大度時,他該是多么慚愧,該多么敬佩你。這比你馬上發(fā)火,責怪他效果要好多少倍!
孔子的確是位圣人,在《論語》中,孔子的每句話都可以稱作是經(jīng)典。在《論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時刻檢討自己并改正,那么用不了多久,我們也會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這就是我讀過《論語》之后的最大感想。
讀《論語》有感 篇2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假期里,媽媽買來一本《論語》讓我學習。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徒弟寫的,寫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書中主要寫了怎樣學習和思考怎樣孝順父母。
我還記得孔子有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
孔子周游列國,到處講學,一天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太陽什么時候離我們近,爭吵不休。
他們看見了孔子,就讓孔子評理。
著個問題把孔子也難住了。
就向兩個小孩承認自己不會這個問題。
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實事求是的`承認自己不會,也不怕別人嘲笑。
我們也要向孔子學習,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不會就問。
《論語》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讀《論語》有感 篇3
曾陪著兒子一起去讀他們學校組織的《論語》學習班,請來的是同濟大學的中文系教授上課,課上得很精彩,由此讓我開始了對《論語》的再接觸。大學里曾學習過《論語》,但都沒有這次重讀體會更深。
《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當時,既沒有電腦,又沒有印刷,“書”是在竹簡上刻出文字再用熟牛皮繩一片片串接起來的。這樣,一本《易經(jīng)》之類的書可能要有幾十卷。而孔子經(jīng)常反復翻閱,以至于多次將穿簡冊的牛皮繩翻斷,勤奮學習后又能將所學的化成自己的東西,實踐在自己的人生中。這就是他把學習看成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的原因吧。而如今,幾乎家家都有書架,人們卻不那么愛讀書了,有些書都成了擺設,很少有像孔子那樣讀書如饑似渴,一本書讀上十遍百遍的人了。在這方面我們要向孔子學習,要多讀書、多實踐,繼而從中體會到孔子的“悅”——讀書帶給我們的內(nèi)心愉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F(xiàn)在,人們交往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放棄寫信,而改用E—mail,而且?guī)酌腌娋湍馨炎约合胝f的話發(fā)布到全世界。就算沒電腦,打個電話也能迅速地相互取得聯(lián)系?稍诠糯(lián)系遠方的朋友只能用書信,以兩千五百年前的條件,信使傳遞信件的速度與今日相比可想而知。今天交通便利。地上有火車、海里有輪船、天上有飛機?赡阆胂笠幌驴鬃訒r代人們怎么出行呢?他的朋友要從越國去魯國拜訪他,就需帶上足夠的干糧、盤纏,趕著驢車,歷盡千辛萬苦才能見上一面。當孔子見到他久違的好友風塵仆仆來到他家時,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而且其中的`“樂”一定不僅在于聚會時的互敘衷腸,它也證明了孔子的德行與聲望之高,遠方的朋友才會不辭勞苦來看望他。
尤其欣賞《論語·里仁篇》里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這句話。意思是說:看見賢能的人,要想著向他們看齊,遇見不賢德的人,要想著相對照地在內(nèi)心反省自己。能夠有向好的、賢德的人學習、看齊的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真正落實行動可是不容易。生活中有些人會給自己找借口說“我已經(jīng)盡力了”,“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等等。孔子的學生冉求就說過這樣的話,于是他就給自己畫地為限,不愿再努力進取了。這樣看來孔子所說的“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是多么及時和必要。∷屛覀兙拖裾甄R子一樣,時常觀察周圍而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不賢之處,以便及時改正。我想我們身為教師,既要這樣去教育學生,更應該對自己嚴格要求。大家都努力照老夫子所教誨的去做,我想和諧社會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吧。
讀《論語》有感 篇4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zhì)。仿佛帶我穿越了2500年的時光,來到了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隨著我手中閱讀頁數(shù)的增加,如夢驚醒,《論語》帶我走進精神的家園。
我們的班主任方老師在四年級時就讓全班同學背誦《論語》;初次背誦,我并不懂其中意思,一知半解;但隨著深入地背誦,我漸漸地讀懂了其中的深刻含意,我內(nèi)心甚為歡喜。經(jīng)過兩年來的背誦,日積月累,慢慢品悟,古人思想的精華好似悠悠的花香,迎面撲來,我沉浸在書香之中。
《論語》是一面文化明鏡,我從中覓到了學習的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要我們常常溫習學過的知識,才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了。”這句話激勵著我,有時間就去復習學過的知識,有時我還會去找老師和同學做更深的了解和鞏固,從知識中找到快樂,找到自我,找到內(nèi)心的充實……
《論語》教會了我一套處事的方法。子曰:“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备嬖V我們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求于別人去做。因為每個人的喜愛不一樣,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生活中,你幫助了別人,他會對你感激;但是,如果你強迫別人做他不喜歡的事,別人只會越來越討厭你。當我理解這句話的含意后,我沒有強迫別人做不想做的`事,我和同學的關系也越不越親密。
《論語》帶給我一種美好的生活態(tài)度。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比绻腥瞬涣私饽,不太懂你,因某些事而誤解了你,又何必去斤斤計較與其生氣呢?生活中,難免會被人誤解的時候,需要你去包容,你可以耐心地跟他解釋,讓他知道真相;你也可以慢慢地等,讓他自己去理解,讓時間告訴他一切。
《論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使我學到了行為禮儀,懂得了人生哲理。通過誦讀經(jīng)典,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千古美文,他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精神之花常在我心中綻放。
夏色斑斕,經(jīng)典讓書香更濃。一部《論語》,一種人生,我陶醉其中;《論語》文化榜樣的力量,幫助我們指點迷津;跨越漫漫時空,仍然照亮著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
讀《論語》有感 篇5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非常敬佩他,是因為他視人如己,要求統(tǒng)治者關愛弱者,愛護百姓,他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治國思想,四處游覽、講學!叭省笔撬乃枷氡憩F(xiàn),除此之外,孔子還主張以德教化人們,以禮治理國家,他有一部著作,名為《論語》。
《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之所在,我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在《論語》集里,有許多句子是可以做為我的座右銘的,也有許多句子是終身受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學自己要對別人做什么時,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承受這樣的事,如果自己不愿意承受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我覺得《論語》這種為學的精神也是我們效法的地方,《論語》里面的這種人生修養(yǎng),我認為是永遠年輕的,所以這種學習道德,能“茍日新、日日新”,我還是進步的,隨時有新的境界。
讀《論語》有感 篇6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早晨,我坐在書桌旁,打開了一本叫《論語》的書,并開始我津津有味的國學閱讀過程。國學的閱讀是個艱辛的過程,沒想到幾個簡單的中國字的組成,竟包含了如此深奧的道理。我通過一字一句的'理解,總算讀完了這第一篇文章,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只依據(jù)利益做事,不然的話就會招來許多怨恨。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大哲學家孔子以前這樣告誡一些有貪財欲望的人:“放于利而行,多怨。”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只追求利益,而看不到良好道德品質(zhì)方面的東西,就會遭到許多人的討厭和怨恨。
我將這篇文章的注解及故事看完后,不僅想到,只依據(jù)利益做事,這卻是現(xiàn)代社會上很容易發(fā)生的一種現(xiàn)象。由于金錢和地位對事物的侵蝕和沖擊,讓許多浮躁的人禁不住如此誘惑,便拋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及道德修養(yǎng),品質(zhì)上出現(xiàn)瓦解現(xiàn)象,漸漸地開始不停地抱怨,慢慢的唯利是圖。今日何不然!所以我們做事不能只講利益,還要看做這件事是否在道德的準繩上,是否對大多數(shù)人是有好處的。
想到這里,我不禁面紅耳赤。記得有一次秋游,我同學讓我?guī)退I一支棒冰,他在搞衛(wèi)生,我答應了。但是由于天十分熱,在買回來的路上,我忍不住將他的棒冰也吃掉了,這種見利忘義的行為,讓我吃到了苦頭,這位同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再不理我,也不愿意幫我。
《論語》中的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個幾千年前古人都知道的道理,這也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國學的精華和魅力。幾千年的中華傳統(tǒng)是通過國學世代繼承下來的,所以我們要繼續(xù)將國學深入的理解,將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
讀《論語》有感 篇7
于丹這位作者編寫了一本《論語》感悟,主要講了以下七個道,對我在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幫助。
第一,孝敬之道,孝敬是一種人物,可能從你生下來你就必須孝順自己的長輩,但它不是一種本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人開導,教誨的。
第二,智慧之道,知識可能是生產(chǎn)智慧的基本條件,但小聰明和智慧截然不同,我們成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動歪腦筋。
第三,學習之道,一個人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不同的人,在學習的方法上也是不同的,需取長補短,不恥下問。
第四,誠信之道,人活著是為了正義,不能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孔子道,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說到就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這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第五,治世之道,可能我們小孩談不上什么治世,但我們也要學一學,沒準你長大就是總統(tǒng)呢。如果僅用政令來誘導,來約束那老百姓只能安分守己的`去生活,免去很多刑法,但這不足以上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
第六,忠恕之道,就是忠誠于自己善待他人,不要背叛自己,做人做事都有一個貫徹始終的觀念,盡自己的心去幫助他人,不要把種種是非推及給他人,要跟別人換位思考,假如別人這樣對你呢?
第七,仁愛之道,仁愛是一種人格情懷,它應表現(xiàn)為一種高風亮節(jié),一種胸懷大志的氣度,要幫助別人,鼓勵別人,它是一種身體立行,點點滴滴的行為,不僅讓別人受益,自己也很開心,也有收獲。
這七道,耐人尋味!
讀《論語》有感 篇8
在20xx年寒假中,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其中有幾篇我深有感觸: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說:“學習知識的同時又時常去復習,不是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讓人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而我不去怨恨,不也是一個君子嗎?”!皩W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學習”不只限于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孔子也是這樣認為的,因此,孔子非常重視學習中的“實踐”,就是把所學的東西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并體會到其中的喜悅。因為好學者的心胸是敞開的`,愿意與志同道合的人切磋,既然遠方有人來講道論學,近處的人也向自己請教,這不正是學有所成的快樂嗎?再者,當他人不了解自己時,也不去怨恨他人,這是君子的涵養(yǎng)。
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孔子說:“年輕人在家就要孝敬父母,在外就要尊敬師長,做事情要謹慎,說話要誠實,要愛護眾人,與有仁德的人親近。如果之后還有精力,就去學文化知識”。古代對少年兒童的基本要求正是孔子所說的這段話。在我國古代,書本知識似乎不是教育少年兒童的基本內(nèi)容,而主要是把少年兒童培養(yǎng)成孝敬父母、謙遜待人、講究信用、團結他人而又向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與孔子所處的時代不同了,書本知識的學習成為少年兒童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一個人如果不把精力放在學習知識上,就很難勝任以后的工作。學習做人的品質(zhì)與學習書本的過程是同時進行的。因此,今天的教育要求更加全面,學生要在德、智、體、美、勞這幾個方面發(fā)展。古今社會的發(fā)展給了教育更高的要求。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懂得了孝敬父母、為人處事,這本書真的很好,建議大家來讀《論語》吧!
讀《論語》有感 篇9
老師暑假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看一本好書并寫出讀后感,我看了論語,并寫出了我的感受。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記錄古代著明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其中很多話很有道理。論語1是將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2是講有關思想、修養(yǎng),論語是我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教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特別“溫故而知新”這句話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的知識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的.意思是能這位是各人有各人的長處“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給我的感觸也很深,告訴我們要敏捷而努力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雖然《論語》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不可能完全適合現(xiàn)在的社會,但他畢竟是經(jīng)典,經(jīng)典永遠不會過時。
仁義禮智信我們都按這個標準去做,社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更加昌盛文明。
讀《論語》有感 篇10
在這個充滿歡天喜地的寒假里,我閱讀了眾多名家名作,在這眾多名家名作中里我最流連忘返的肯定非《論語》莫屬了,《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讓我意解難分,每一句理解都讓我知足了,還有每一句名言警句也都讓我精神飽滿了。《論語》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流連忘返,每一句的理解都讓我仿佛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墩撜Z》的主要內(nèi)容是圍繞政治和學習創(chuàng)作的。
曾子和孔子是兩位古代名人,都一直是主張積極參與政治的。他曾說過:“讀書不可以不堅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而路途遙遠。把實現(xiàn)仁德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奮斗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遙遠嗎?他還說:“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給他,可以把一個國家的命運委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卻不動搖不屈服。這樣的人才是君子嗎?是君子啊!孔子之后,曾子勇敢地擔負起推行仁德的重任!
讀完這本名家名作,我懂得了一個令我終身難忘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之間都要講究一個‘禮’字,在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間講了一個‘仁’字,在守實守信的人叫做“君子”,讀后感《讀《論語》有感500字》。只有在人與人之間相互照顧,互相幫助,那我們的社會就會變成一個文明社會,甚至是一座城市,一個世界,都將會是和睦和平的,世界就不會再爆發(fā)出一次有一次的.戰(zhàn)爭了,每次戰(zhàn)爭后,每個國家的士兵都會有所傷亡,是地球母親創(chuàng)造給我們的,所以我們再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動戰(zhàn)爭,讓我們的世界成為一個文明世界吧,讓我們從現(xiàn)就開始努力吧!”
我要再回顧一下這本書,一起和孔子各代歷史偉人去書的海洋里遨游,一探隨其中的奧秘之處,品味其中的樂趣之處。
讀《論語》有感 篇11
說起讀書來,給別人感覺總是"碧紗待月春調(diào)瑟,紅袖添香夜讀書"這種朦朦朧朧的詩意感覺,我記得讀紅樓夢的時候,賈寶玉也有一聯(lián),"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我覺得這個閑字說的特別好,把這層詩意的窗戶紙給捅破了。
以前應科的書生,確實有一些些閑人。尤其是那些"中產(chǎn)階級"的讀書人,他們不誤農(nóng),不經(jīng)商,雖專工科考卻不那么用心。閑暇之余,偶爾搞個《聊齋志異》談談精神戀愛,好不快樂。但是也有些寒門子弟,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就如賈島賈先生,只能寫寫苦吟了。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就如賈寶玉這般閑處的并不太多。正經(jīng)的讀書人,有些真是因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講究格物致知窮理。而像我等只希望讀讀專業(yè)書,提高下業(yè)務能力,能養(yǎng)家糊口的,根本就不入方家之耳目。
閑讀書,讀閑書,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讀書的地點就是花前月下濃蔭處,尋一所竹子造起的精舍,點燃一盞青燈紅豆,四周一定要清掃的整潔,最好的是布置一些簡單的書柜,柜子里的圖書不暇是皇皇巨著,還是稗官野史,越多越好。不消雕檻朱窗,不必美酒盛饌,不用絲竹亂耳,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亦佳。
古代的書目講究經(jīng)史子集,紀昀等人編輯的《四庫全書》也是按照這個系統(tǒng)去整理的。中國的`古代文字博大精深,對于習慣用白話文的現(xiàn)代人來說,顯得晦澀難懂。所以王國維、章太炎、黃侃之類的國學大家在現(xiàn)代真是寥若星辰。而且現(xiàn)代的書籍業(yè)在應用機械后發(fā)展的迅速,書籍也遠遠沒有以前那么珍貴,大家對書籍也不那么重視,藏書也都變?yōu)榱怂饺藢哦奈锏氖詹兀踔潦谴齼r而沽,所以那些如"天一閣""萬卷樓"的藏書盛事也不浮于世了。
大話說了一大篇,我們現(xiàn)在轉入正題。今天我是第一個給大家讀《論語》,所以我選擇的是論語的開頭——"學而第一".在我的印象中,對孔子總覺得他是個溫和的老者,而且是一個絮絮叨叨的老者。不知道為何,每次提及孔子,我總是想起自己的啟蒙老師邵珠合。他前幾年因病去世了。
學習論語大概在小學四五年級,而且是當時必背的篇章。老師對我們要求很嚴格,而我一個是腦袋笨,再者實在調(diào)皮,背誦這幾句的時候總是丟三落四,每次都被老師用教桿敲打一頓。后來漸漸地,提起論語,都覺得冷冰冰的,有一些陰影存在了。
作為我們認知的源頭,《論語》應該算是我們最早背誦過的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典籍之一了。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反而覺得有些論語的話兒非常的貼近人心。所以自己也覺得,是時候通通徹徹的讀一遍論語了。所以,身邊同事說廣告人為何讀論語,我并不是那種實用主義的立場,我倒覺得如今而立之年讀一讀《論語》也是人生的必經(jīng)階段。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很簡單,習在古代的寫法是"習",鳥兒數(shù)飛也。學了新鮮的事物,就應該和初飛的鳥兒一樣不斷地實習,這里的"習"應是指實踐的意思。所以孔子是一個務實派,而不是后人對"腐儒"的偏見那樣。
第二句,樂在我老家的方言里,是讀洛的,我的老師也喜歡讀洛。程子說,"說"是內(nèi)心的,而樂則是由內(nèi)而外的歡喜。這總讓人聯(lián)想起曹孟德說的"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歡樂場面。
第三句,程子曰"雖樂于及人,不見是而無悶,乃所謂君子". 《孟子·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對別人指指點點好像是每個人最常見的根性。我樂于把知識、技藝等與你分享,但你不接受,所以就衍生出許多的不滿和憤懣來。而這種樂于及人,不知不慍絕對需要君子的那種坦蕩的胸襟和德行。
至于此,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對"為學"的一番善言。而我今天讀這一篇,反而覺得這三句,更像是孔子對我們一生的訓誡。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人在年輕時,就要多學習多實踐。而在中年,更多的任務應該在于去結交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打開自己心靈的窗戶,擴大自己看待事物的視野,從而做一番自己喜歡而且利于社會的事業(yè)。而年老之時,則更需要闊達的氣度起理解"天運循環(huán),無往不復"的道理,去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和培養(yǎng)年輕的一代,去關照自身,達到自己與整個世界的共融。
當然了,以上也只是我獨斷的片言只字?鬃邮莻ト,每個人都孔子的教誨都會有自己的理解。
讀《論語》有感 篇12
這學期,我們背誦了聞名中外的《論語》。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里面的許多話,都讓人受益匪淺。
其中,讓我深受啟發(fā)的是曾子說的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我一天中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夠不夠盡心呢?與朋友交往夠不夠誠實呢?老師教的知識夠不夠熟練呢?
背了這句話,我想到了自己。在老家的.時候,佳志哥哥把乒乓球打到門上面去了,他怎么也弄不下來。我見了,對他說:“我來幫你!蔽蚁肓艘粫䞍,便拿起掃帚,可是,弄了半天,球不但沒弄下來,反倒把握自己給弄得頭暈眼花。我想:做什么事不能靠蠻力,要動腦筋想辦法。站在地上太低,站在樓梯上不就高了嗎?于是,我站在樓梯上。果真一下子就把球給弄下來了。
我不僅能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還很講誠信。二年級的時候,我背著媽媽,偷偷拿了一塊錢,買了個筆。我想:要是被媽媽發(fā)現(xiàn),那不是得挨一頓嚷嗎?而直接對媽媽承認錯誤,媽媽一定會原諒我,并告訴我以后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我選擇了主動承認錯誤,果然和我的想的一樣,媽媽原諒了我。
以后,我要每天反省兩次,這樣,我就會更優(yōu)秀。
讀《論語》有感 篇1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聽!這是我們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和我早晨起床的必修課。
說起我的家庭成員,我得向大家介紹介紹了。我媽媽是小學教師,爸爸是體育教師,我呢,就不用自我介紹了。媽媽崇尚儒家學說,算得上是孔老夫子的“粉絲”了。平時,說話總時不時蹦出幾句“之乎者也”來;而爸爸呢,就只有“婦唱夫隨”了,也跟著“吾呀爾呀的”;我當然也在他們的熏陶下,對這些難學的古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就這樣,我們家庭的'《論語》之旅就出發(fā)了。先從稱呼開始吧!古時候不是都把有學問的人尊為“子”嗎,于是,我尊爸爸為“老子”;爸爸尊稱媽媽為“妻子”;我就被爸爸媽媽尊為“孩子”。哈哈!我們?nèi)齻都帶“子”,也算是“文化人”了吧。
早晨起床,在“老子”的催促下開始晨練,節(jié)奏由“一二三四”變成了《論語》名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知之為知之”……中午飯桌上,老媽端上香噴噴的菜:“此乃紅燒雞也,趁熱快吃矣!”于是,我們便在這“熱騰騰”的“古文餐”中完成了午飯。晚上,我們?nèi)胰司统两凇墩撜Z》中,“老子”問,“孩子”答,可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妻子”讀,“孩子”誦,可謂“溫故而知新”。
“老子”、“妻子”有時也為了孔子的學說爭得面紅耳赤;“孩子”有時也為了這難記的古文而垂頭喪氣;而“老子”“妻子”“孩子”更多的是為我們的學習成果而欣喜若狂。
哎呀!真沒想到,難學的《論語》竟給我們家?guī)砹诉@么多的歡聲笑語,我真得感謝你呀——經(jīng)典《論語》。
讀《論語》有感 篇14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困惑:
父母對孩子關愛得無微不至,卻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卻常常做出彼此傷害的事情來;
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系,卻常常適得其反。
為什么會這樣?
怎樣的關系才能稱作“好”呢?
孔夫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tài),所謂“過猶不及”。為什么兩個人很親密卻不是相處的'最佳狀態(tài)呢?
孔子的學生子游說:“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保ā墩撜Z·里仁》)“數(shù)”是“屢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讀《論語》有感】相關文章:
讀《論語》心得01-31
讀論語心得05-21
讀論語有感03-31
讀《論語》有感04-24
讀《論語》有感07-01
學《論語》有感08-24
讀于丹《論語》有感04-14
讀《論語》有感【優(yōu)】09-18
讀論語有感[優(yōu)]09-02
讀《論語》學做人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