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推薦度:
-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推薦度:
-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當(dāng)細(xì)細(xì)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
如果一個孩子有這么一個能干的爸爸,那是多么幸運的事?如果一個孩子,有這么一個勇敢的爸爸,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如果這個孩子的爸爸,又有出眾的音樂才華,那是多么可愛的爸爸?《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里,就有這么一位能干的爸爸、勇敢的爸爸、可愛的爸爸,他就是書中主人公羅蘭的爸爸。
羅蘭的爸爸有多能干呢?羅蘭一家因為原來居住的森林被濫砍濫伐,他們被迫千里迢迢地到西部的堪薩斯州大草原建立了新家,一路上,都是羅蘭能干的爸爸駕駛著馬車在寒冬里帶領(lǐng)著一家人來到目的地。到了目的地,羅蘭爸爸沒有怎么休息,立刻為家人扎營露宿搭帳篷,拴馬、點火、去溪邊取水忙得一刻也不得閑。為了讓家人吃到新鮮的肉,一大早,又不辭辛苦地帶上槍去打獵,每次都能大豐收,給家人帶來豐富的食物。羅蘭的爸爸還會造房,“他用腳步量出房子四邊的界限,用鐵鍬沿著兩條相對的邊線各挖出一道淺淺的溝槽,把兩根最大的圓木滾進溝槽里······”雖然中間有別人的幫助,可更多是他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這個新家里,爸爸造了地板、做了椅子和床很多家具、安上了壁爐、搭上了煙囪,打好了水井,羅蘭的爸爸就是這么一點一點地造起了新家。你說他能干不?
羅蘭的爸爸有多勇敢呢?羅蘭爸爸為家人出去打獵時遇到狼,他很鎮(zhèn)定,沒有慌亂,機智地逃離狼群。打水井的時候,幫忙的朋友一時疏忽,吸進了有毒氣體,昏倒在井下。羅蘭爸爸不顧個人安危,冒死下井救出了朋友,他真是勇敢!
羅蘭的爸爸有多可愛呢?書中描述的是,時常在晚飯后,皎潔的月光下,羅蘭爸爸會很開心地拉小提琴!八研√崆贁R到肩頭上,琴弓輕觸琴弦,幾個音符像清冽的水珠滴落進夜幕的寂靜中······”每當(dāng)這個時候,全家的氣氛就會變得活躍起來,家人和朋友會和著羅蘭爸爸的琴聲一起跳舞。羅蘭的爸爸還會一邊拉琴一邊唱歌,聲音低沉美妙。我猜想,這樣的時刻,羅蘭看著爸爸,心里一定會覺得自己的爸爸非?蓯郯?
讀著書中羅蘭爸爸的故事,我想起我的爸爸。我的爸爸雖然不會造房子,雖然沒有機會去打獵和面對狼群、不會拉小提琴,但我爸爸也很愛我們家,為家里做很多事情,喜歡說笑話逗我和媽媽開心,時常帶著我到處玩,和我一起運動,一起聊天······我也和羅蘭一樣,有個好爸爸。
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爸爸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為家里奉獻著,努力表現(xiàn)著他們自己的能干、勇敢和可愛!對吧?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2
《草原上的小木屋》,本書講述了羅蘭。瑪莉和她們的爸爸查爾斯,媽媽卡洛琳,還有小寶寶琳琳,他們一家的故事。這本書我覺得寫的非常好,她并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和太多的美句,成語,但她寫的語句通順,看起來非常流利,不像有的書只能一字一句的看。還有這作者就是這本書的小主人公,羅蘭。
好了,現(xiàn)在先讓我介紹下他們吧!
羅蘭是個調(diào)皮,可愛的小女孩。她有一頭棕色短發(fā),她很開朗,活潑,逗人喜愛,而且她非常勇敢。
瑪莉是個文靜,乖巧的女孩兒。她一頭長長金發(fā),她懂事,聽話,愛受人夸獎,不過她還有些膽小。
她們的媽媽,卡洛琳,很嚴(yán)厲。她經(jīng)常在屋里做家務(wù),還有一頭棕色的長發(fā),比較瘦,是中等偏高的個子。她把孩子教的很有教養(yǎng),是個很有素質(zhì)的女人。
羅蘭和瑪莉的爸爸,查爾斯,也很嚴(yán)厲,他常常出去打獵,不讓自己和她們餓肚子,他偶爾也去鎮(zhèn)上用動物的皮毛換東西。他很愛講故事,講小時候的故事。羅蘭和瑪莉的爺爺?shù)墓适,講他自己的冒險經(jīng)歷和編一些故事。查爾斯,他還會拉小提琴,他喜歡邊唱邊拉,他拉的很好的。他能很英勇的把那些兇猛的動物給殺了,而且她的手很巧,能做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特別是木頭。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他們介紹完了。下面再講一點關(guān)于他們的故事。
有一次,房子的煙囪著火了。沒想到一個燒著的木棍掉到了瑪莉的裙子下,正好瑪莉坐在椅子上,羅蘭什么也沒想就把椅子使勁往后拖。從這個事情我知道羅蘭很愛自己的.家人,才這樣勇敢地這樣做,我想人在特別害怕的時候會有特別大的勇氣,不會做的都會做了,我也要向羅蘭學(xué)習(xí)這樣勇敢的精神。
還有一次草原上突然起了大火,動物們嚇得四處逃竄,眼看就要燒到自家的房子了。爸媽使勁撲火,打火,羅蘭和瑪莉幫不上忙,嚇得發(fā)抖,沒有過多久,火滅了。這里體現(xiàn)了他們愛生命,愛家,我想如果我在現(xiàn)場,我已經(jīng)跑去滅火了。
一次爸去鎮(zhèn)上買東西,回來的路上下了暴雨,村民都勸他別趕路了,等雨停再走,可他想著孩子妻子在家里盼望等待,他還是毅然冒著大雨和不怕野獸的風(fēng)險回家了,這里說明爸爸是一個愛家人不怕困難,有責(zé)任心的人。我的爸爸也是這樣的人,我也有這么溫馨和睦的家。
媽媽有次不小心被修房子的橡木砸到了腳,縮成一團,可媽媽為了不讓家人擔(dān)心,就說沒事,可見媽媽很顧家人,我的爸媽也這樣,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懂事的孩子都不讓父母操心,家人操心,我想有時候我還很讓父母操心呢。
這本書總的說來,體現(xiàn)的是羅蘭一家團結(jié)友愛,樂于助人,不怕困難,敢于面對挫折并勇敢地解決問題,我還很向往他們那種在森林里與自然和諧相處,就地取材建木屋的生活。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3
今天,我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心中涌出了一股暖流 。
這本書講述了勞拉一家從大森林向西部大草原拓荒的故事。在途中,他們碰見了即將開裂的密西西比河,陷入了一條水位突然漲高了的小溪。但爸爸,媽媽機智應(yīng)對,成功將勞拉和她的姐妹帶到了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并開始了幸福生活。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他們即將被美國軍隊趕至別處,因為這兒是印第安人的土地。他們只好去往鎮(zhèn)上。
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十分美好,不用四處奔走。而在19世紀(jì)后半期,美國的拓荒者們卻像侯鳥一樣,從一個地方搬至另一個地方。勞拉·英格爾斯·懷德就是其中的一員,她告訴我們:災(zāi)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大家的團結(jié)。書中多次寫出拓荒者遭遇不幸,但通過愛與希望的傳遞,將困難化險為夷。生活中,我們覺得蔬菜和肉似乎吃不完,可拓荒者們卻不能如此。他們需要去獨立鎮(zhèn)小心翼翼地把種子保護回來,還要通過艱辛地勞作才能吃上食物。肉類食品對拓荒者們來講取之不盡,但在打獵時會發(fā)生許多意想不到危險,讓人膽戰(zhàn)心驚。我們體會不到那種沒有食物而外面又有危險,家里還有人等著吃飯時進退兩難的心情。
愛與希望還在傳遞著,甚至經(jīng)過每一個人手中。雅安大地震時,在國內(nèi)外引起了一陣轟動。無論是誰,學(xué)生也好,職員也好,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捐款,寄出生活用品,食物和帳篷。這雖然只是一點貢獻,但卻是我們的'心。大家不怕困難,毅然加入救援隊,救出我們的兄弟姐妹。有一個還在休產(chǎn)假的女兵,聽說這件事后,直接來到了雅安。這難道不是愛與希望嗎?萬眾齊心,將雅安重建,使他們過上好日子,這多么令人感到開心!
愛與希望,這是兩個相互依存的詞語。有了愛,便有了希望;有了希望,也就有了愛。讓我們攜起手來,傳承愛與希望!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4
中國的古人言: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凈土。外國的智者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而我們現(xiàn)在說:讀書既能提高修養(yǎng),開拓視野,又積累知識,發(fā)展各種能力。書籍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學(xué)校號召假期中多讀書,其目的也就在此了。而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又加強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于我們而言,百益而無一害。
今年暑假,我與女兒共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這套書。此書是美國兒童文學(xué)家羅蘭·英格斯·懷德的自傳。在書中,作者以細(xì)膩溫情的文筆,描寫了美國西部拓荒背景下,一家人艱苦而又充滿愛的生活。
書中有諸多關(guān)于大自然美景的描述,如:在黃色的草叢中,小鳥們歡樂地嬉戲鳴叫著,連蝴蝶們也抵不住誘惑,飛過來湊熱鬧。雛菊零零星星地散布在草叢間……,這么質(zhì)樸卻又生動的描述,使我和女兒忍不住贊嘆又心生向往,真想能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一下呀!
更使人贊嘆的是,即使夜宿野外,爸爸在勞累一天后,也會拉起心愛的小提琴,“小提琴和夜鶯在月光下一唱一和,傳遞著溫暖和美好。”我想,這幅畫面,這幅即使在艱苦環(huán)境下,也保持美好與體面的生活畫面,必將深深地印在每個孩子的腦海中,無論是當(dāng)年的小羅蘭,還是現(xiàn)在坐在我身旁閱讀的孩子。
站在我的角度,以為人父母的眼光來看,這本書在家庭成員如何相處,養(yǎng)育子女方面也很值得學(xué)習(xí)。在書中,羅蘭的父母互相尊敬與愛護,從不在孩子面前爭吵,營造了一個舒適又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重要的。而對孩子們的養(yǎng)育方式,又各不相同。羅蘭好動勇敢,就讓她多做室外的活,瑪麗生性安靜,就讓她多做室內(nèi)家務(wù)。這種因人而異的方式,不正是我們現(xiàn)代教育所提倡的嗎?
站在我女兒的角度,她更關(guān)注書中同為孩子的小羅蘭,閱讀間,常聽她喃喃自語:“羅蘭真棒,真堅強呀!”后來,合上書,她總結(jié)說:“環(huán)境很艱苦,但羅蘭在堅強而又快樂地生活,我很佩服她!”我不禁問她:“若是你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下,會怎樣做?”女兒回答:“我要向羅蘭學(xué)習(xí)!
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fēng)順,我不知道生活的艱難險阻會何時出現(xiàn)在女兒面前,我只能希望,當(dāng)那一天來臨時,她能憶起20xx年暑假中我們讀了又讀的這套書,憶起我們之間關(guān)于這本書的,關(guān)于小羅蘭的交談,哪怕只是只言片語。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5
在一個帶有春意的寒假里,我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蘭英格斯懷德,寫了羅蘭一家離開威康斯大草原,來到了另一個她用樸實、純真的筆調(diào)大草原的經(jīng)歷。他們曾遇到印度安人,遭受到狼群包圍,大火襲擊等。
讀了這本書,讓我眼淚婆娑。羅蘭的爸爸是那么愛他的妻子和孩子,一手在草原建見了一個小木屋。
羅蘭爸爸的音樂一直在我腦海中蕩漾。每當(dāng)我憂傷時,一想起這動人的音樂,這一連串的音符,就使我感到很欣慰。他的音樂使整個家充滿希望充滿愛。羅蘭的媽媽試想一個愛笑的'小天使,用她靈巧的雙手裝飾著美好的生活,那顆善良的心滋潤著整個家。而羅蘭和勞拉是個懂事又孝順的孩子,她每天不是幫媽媽掃地,就是幫媽媽做這個做那個。
有些人與勞拉和羅蘭比起來,還相差十萬八千里。瞧瞧羅蘭她們是獨立生活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不依賴父母!而我有一個同學(xué),他整天懶洋洋的的,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事都依賴父母。就連學(xué)生最基本的作業(yè)他都不做,都還要爸媽幫他做。
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的,多少都會有一些坎坷和沼澤等著我們?nèi)タ朔。讓我們在困難面前披荊斬棘,知難而進,有堅強戰(zhàn)勝困難,把勝利當(dāng)成金錢,去克服種種困難!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6
羅蘭·英格斯·懷德從六十五歲開始寫小說,寫了一套《小木屋》系列,《草原上的小木屋》寫的是一個拓荒女孩的真實故事,而這個女孩,正是羅蘭·英格斯·懷德的故事。
暑假中,我有幸擁有了這本書!讀著讀著,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書中著重講述了羅蘭和瑪莉、小寶寶琳琳以及爸、媽、狗狗阿吉去草原拓荒的事,他們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終于度過難關(guān),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其中的故事是那么充滿刺激,曲折生動而有趣。比如,他們渡過河后,發(fā)現(xiàn)阿吉不見了,怎么叫也叫不應(yīng),大家都很傷心,要知道,在這樣一個地方生活,沒有一條好狗是困難的。夜晚,他們聽見幾聲怪叫,都驚醒來,發(fā)現(xiàn)暗中有一雙綠眼睛盯著他們!突然,綠眼睛一閃,那東西撲向羅蘭——是阿吉!大家都?xì)g呼起來!真是有驚無險哪!
我放下書后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好羨慕羅蘭有這樣一個美滿的家庭!好羨慕羅蘭有這樣一只忠誠的狗,以及她和阿吉之間深厚的友誼!好多次危險,都是她與阿吉化險為夷,羅蘭真勇敢。
我欣賞瑪莉的尊重他人,待人和善,佩服羅蘭勇于犧牲,充滿智慧,更醉心于他們這個充滿溫馨和甜蜜的幸福之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不太可能再現(xiàn)那樣拓荒的情形了,但我們依舊能做到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很慶幸,我就生活在一個溫暖無比的幸福家庭里。我們一家三口,充滿智慧的老爸總是最愛逗我玩,使我成了朋友們的開心果;而看到我有些許進步,老爸那雙因連續(xù)設(shè)計制圖而勞累得布滿血絲的小眼睛便會睜得大大的,似乎沒了疲憊,更多的是欣賞:“女兒,你真棒!”而平時關(guān)心我最多,呵護我最多的自然是我可愛的`漂亮老媽咯!我遇到困難了,媽媽會鼓勵我勇敢面對;遇到煩惱了,媽媽會盡心接納我的傾訴;獲得成功了,她更是與我歡呼雀躍,分享快樂!我們一家相親相愛,其樂融融!
猛然,我想到了另一個家——我生活和學(xué)習(xí)的班級、學(xué)校、社區(qū)!就拿班級來說吧,我的班級可是全校赫赫有名的成功班:同學(xué)們團結(jié)友愛,親如姐妹;學(xué)習(xí)上互相鼓勵,賽過親兄弟;我們的老師或慈祥,或溫柔,或幽默,或博學(xué),真像大家的可敬長輩,更是我們的親密朋友!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還有什么坎過不去,什么關(guān)攻不破呢?
啊,我生活的家庭與羅蘭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又捧起了這本書——每一次靜下來,走進“小木屋”,走進羅蘭的世界,我都會被深深地感動:在那樣艱辛的拓荒過程中,羅蘭的世界里總是充滿爸爸的小提琴聲和媽媽溫柔的笑容。那琴聲,那笑容,是多么讓孩子安心,讓家充滿愛與希望!啊,家的感覺真好!我愿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生活的家庭都是那么的幸福、美滿!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7
從一個拓荒女孩到赫赫有名的兒童文學(xué)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經(jīng)歷了人生無數(shù)的悲歡離合、艱難困苦,最終迎來生命中美麗花朵綻放的那一刻……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詳細(xì)描寫了一個典型的拓荒者家庭的故事。揮別溫馨安逸的生活,去大草原開墾。高大剛強的父親,能干賢惠的母親,可愛的孩子,幾只牲口,還有一條忠實的狗,每個人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就連犬也融入家庭,也可以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在危險來臨時感到安全。
令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渡溪時的情景:起初還很平穩(wěn),但突然溪水漲潮,一撥撥打在篷車上。水里冒出三個頭,兩匹馬和爸爸又濕又小的頭。爸爸握緊拳頭,用力抓住馬韁繩。與大自然的搏斗就此展開。每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最后只聽到了爸爸的鼓勁聲:“平平加油,安安加油!爬上來,爬上來!”他們成功了!但那只狗——跟隨了他們數(shù)年的阿吉,卻沒能上岸。那種傷心、那種后悔、那種不舍、那種依戀……可是太晚了……
讓我難忘的還有那面對草原大火時父親的表現(xiàn):反應(yīng)靈敏,動作迅速,又有條不紊。對于一個家庭,父親如同房子的頂梁柱,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設(shè)想。如果羅蘭的父親面對突如其來的大火不知所措,恐怕如今我們也看不到這本真實記錄拓荒歷程的`書了。
歷經(jīng)滄桑,最終羅蘭一家雖然揮別了大草原,但她的人生還是擁有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幸福的生活,完整的家庭,可愛的孩子……拓荒的經(jīng)歷也是她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讀了《草原上的小木屋》一書,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堅強,鼓起勇氣面對所有的困難,就可以迎來曙光。每次的困難過后總有欣慰的笑容,有付出就會有回報。這就是《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所帶給我們的啟示!恫菰系男∧疚荨愤@本書正完美地詮釋了“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這句膾炙人口的話之深刻含義。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8
這些天,我看了一本名叫《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還沒看幾頁,我就被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住了。
書中的大概內(nèi)容是:勞拉的一家生活在一座大森林中,可是人們不保護環(huán)境,大森林已經(jīng)所剩無己了。勞拉的爸爸喜歡待在有花,有草,有動物的`地方,于是他們打牌搬家,到遼闊的大草原去生活。
經(jīng)過好幾天的奔波,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他們在草原上搭起了小木屋,爸爸又給它裝上了門和玻璃窗,還在屋頂上砌了一座小煙囪。
在小木屋里,爸爸給媽媽做了一個壁爐,這樣媽媽就可以生火,使屋子里溫暖起來。后來,爸爸給媽媽打了一口井,這樣媽媽就不用到很遠(yuǎn)的河邊去打水了。
爸爸經(jīng)常出去打野味,所以勞拉一家的食物每天都很充足。有一次,爸爸沒在家,草原上著起了大火,小動物們都紛紛逃跑,正巧爸爸也趕回來了,于是爸爸和媽媽一起救火,終于把大火撲滅了。
這幾天,草原上來了好多士兵,當(dāng)?shù)卣f要把草原上的活的白人趕走,勞拉一家只好告別了大草原,踏上了新的征程。
讀完了這則長篇小說,我體會到了勞拉家自力更生,敢于斗爭,不放棄生活的精神。
他們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9
著名作家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是的,自從讀了《大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作者是美國作家羅蘭·英格斯·懷德,書中講述了主人公羅蘭一家原本生活生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里,那里人口密集,大樹被人亂砍濫伐,野生動物被嚇跑了許多,美好的大自然遭到破壞。羅蘭的爸爸不喜歡這樣,大家也不喜歡這樣。他們喜歡住在野生動物不會受到驚嚇的地方,喜歡看到小鹿和鹿媽媽在樹蔭下散步的樣子。于是,出于對新生活的向往,羅蘭一家人決定離開已遭人類破壞的小木屋之家,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西部去生活。
一家人在羅蘭爸爸的帶領(lǐng)下,坐著馬車,一路奔波來到了堪薩斯州印第安人居住的大草原。他們決定在這里自已蓋房子、挖井,自給自足。雖然有時要與森林里的狼群作斗爭,有時要應(yīng)付闖進來的印第安人,但這里沒有人滿為患的城鎮(zhèn)危機,沒有大氣污染的惡劣環(huán)境,沒有喧鬧嘈雜的生活場景。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合作下,她們自己動手建造了一座可愛的小木屋,爸爸媽媽開墾荒地,種菜種糧,孩子們在美麗的森林里做游戲,一家人生活得溫馨甜蜜,其樂無窮。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多么向往書中羅蘭一家子的清新自然、健康快樂的生活啊!因為在我生存的都市里,人類已建起了很多的工廠,往河里、溝里亂排亂放污水,部分居住區(qū)的人們不講衛(wèi)生,往路上、空地上亂扔臟物,使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水變得渾濁不堪。在鄉(xiāng)村、原野里,人們肆意砍伐樹木,殘害生靈,使原本茂密的森林,變成了貧瘠的沙漠。由于我們?nèi)祟惒蛔⒁獗Wo環(huán)境,破壞了大自然,造成中國北方數(shù)次被漫天黃沙襲擊,內(nèi)蒙古、寧夏、山西等省飛沙走石,出現(xiàn)了嚴(yán)重的沙塵暴天氣,西南地區(qū)嚴(yán)重缺水,造成干旱,旱災(zāi)未消停,四川、蘆山地區(qū)又發(fā)生地震,真是災(zāi)旱連連啊!
記得有一次,我聽見家中的奶奶說:“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可是現(xiàn)在的日子就像過三季,沒有冬季了。”我聽了好奇地問:“奶奶,為什么沒有冬天了?”奶奶向我解釋:“地球上生存氣候變暖了,溫度不斷地增高,原因是嚴(yán)重的空氣污染,加上二氧化碳的極度增加,人類又亂砍濫伐,大氣層遭到破壞,紫外線入侵嚴(yán)重,導(dǎo)致地球快變成大火爐了!
聽了奶奶的話后,我若有所思。我想:為了也能像書中所寫熱愛大自然的羅蘭一家人那樣,能在清新自然、沒有污染的環(huán)境里健康快樂地生存,我們每個人應(yīng)該做到:保護環(huán)境,種植樹木,防風(fēng)固沙,節(jié)能節(jié)水,與動物做朋友,讓地球的環(huán)境變得更好更美更綠!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0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講述了勞拉一家坐著敞篷車離開威斯康星大森林跨越800多公里,遷徒到人跡罕至的堪薩斯大草原。他們一路顛簸,經(jīng)過了明尼蘇達州、衣阿華州和密蘇里州,試過結(jié)冰的湖面,渡過驚險萬分的激流,到了大草原,又遇到了印第安人,遭受狼群圍攻、草原大火和熱病的侵襲,最后他們住進了爸爸親手搭建的溫暖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過了一段幸福美好的時光。
當(dāng)他們一家子離開了喧嘩的小木屋,來到小溪時,小溪的水那么湍急、深不見底,但他們?nèi)匀粵]有退縮,反而沒有任何猶豫地坐著馬車走向河對岸。走到河中央時,罵著劇烈顛簸。那兩只矮馬堅持不住時,小主人公勞拉的爸爸跳入水中,在水里緊緊抓住兩只矮馬的籠頭,拉著它們上了岸。救了一家人的命;當(dāng)他們來到大草原,只有一輛馬車時,爸爸英格斯伸出他那勤勞的雙手,為家人做了一件小木屋、壁爐、桌椅床和井。讓大家生活更方便;當(dāng)他們發(fā)現(xiàn)草原被燒了起來,快燒到小木屋時,是他指揮大家我周圍的草燒掉、撲火,家人才沒被大火所困!看到這些,我多么欽佩這位偉大的父親所做出的舉動。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的小主人公勞拉她多么有愛心,多么堅強,多么懂事!大家渡過了湍急的小溪后,把狗狗杰克忘記了,怎么也找不到它。杰克是勞拉最好的朋友,勞拉傷心欲絕,但她使勁咽了口唾沫,不讓自己哭出來。來到大草原有了小木屋后,兩個印第安人向小木屋走了過來,他們頭上插著根羽毛,長得黑不溜秋的`。忠實杰克被爸爸拴在了木樁上,它看到“侵略者”走了過來,狂吠起來。勞拉害怕印第安人,躲藏在杰克身后。杰克用祈求的眼光看著勞拉,想讓她將繩子解開。但勞拉想起爸爸走之前說不管發(fā)生什么情況,都不能解開繩子!所以沒有這么做。如果她解開了繩子,杰克就會沖上去,印第安人會殺了他們的。由此看出,她,是多么的有愛心,多么堅強,多么懂事啊!
這就是勞拉·英格斯·維爾德寫的小木屋故事系列之一,令我們懂得了許多,也學(xué)到了許多——怎么在空無一人的草原上生存;一定要聽大人說的話。我們要學(xué)習(xí)《大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的小主人公勞拉的堅強,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沒有流下眼淚。我們要記住——哭,并沒有什么用!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1
花開花落,是大地對它們的愛;潮起潮退,是海浪對它們的愛;而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是親人和朋友最誠摯的愛。
《草原上的小木屋》講述了美國第一代拓荒者勞拉一家,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和掠奪,不得已離開了威斯康星州大森林,駕著小篷車經(jīng)歷了危險的旅程,來到堪薩斯州大草原上生活的故事。
在美麗而危險的大草原上,他們遇到了赤身裸體的印第安人,遭遇了狼群的包圍,熊熊燃燒的草原大火和可怕的熱病的侵襲。智慧能干的爸爸查爾斯,堅強溫柔的媽媽卡羅琳,樂觀歡樂的二女兒勞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其中爸爸查爾斯很能干,他有一雙能工巧匠的手,草原上的小木屋被他裝扮得既溫暖而又漂亮。他更是一個有著優(yōu)秀品德的`人,比如他對鄰居的關(guān)心,拯救鄰居不顧個人安危等等,無不體現(xiàn)著他草原一般廣闊的胸懷。小主人勞拉,則是一個天真爛漫,無拘無束的女孩。而更有趣的是,勞拉喜歡印第安小孩的原因竟是可以赤裸裸地坐在馬上,她希望自己也可以不穿衣服,騎在小馬上,沐浴在陽光里。他們雖然個性各異,但都頑強地奮斗著,浪漫地生活著。
我掩卷而思:是什么支撐著他們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努力工作?當(dāng)然是—愛。愛與愛相織,苦與苦相融,這是一種偉大的愛,一種無私的愛;這是一種極致的苦,一種絕望的苦。有一種愛叫“奉獻”,有一種愛叫“付出”,還有一種愛叫“不求回報”。父親的愛是壺清茶,清香宜人,令人回味無窮,母親的愛是杯咖啡,香醇可口,使人無限向往。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創(chuàng)造出一片天地,為了我們能夠幸福地生活,而我們只有用自己最好的成績來回報父母。只有每個人傳遞愛,付出愛,才能使這個社會洋溢愛,使這個世界充滿愛!
一百多年過去了,勞拉爸爸建造的這座小木屋,依然屹立在大草原上,它見證了人類的勇氣,智慧與自強不息的精神。對于我來說,這本書已成為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勵志讀物,你不妨也去體會一下吧!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2
佩特和帕蒂拉著篷車,大步慢跑著;爸爸拉著小提琴,琴聲悠揚綿長,令人如癡如醉;媽媽、羅蘭和瑪麗圍著火爐,緊緊依偎在一起,輕輕吟唱著,歌聲輕柔而美好,在空中久久回蕩……一幅溫馨的畫面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就是《草原上的小木屋》中幸福的一家。
書中羅蘭一家人為了追求美好的未來,去西部大草原開發(fā)。他們冒著被河水淹沒的危險強渡漲勢兇猛的大河;用一根根圓木辛苦打造起屬于他們自己的小木屋;毫不畏懼地與饑餓的狼群展開殊死搏斗;艱難撐過瘧疾的威脅;熊熊的.草原大火時不時有可能將他們一切的辛勞化為一片灰燼……總之,羅蘭一家人經(jīng)歷的磨難太多太多了,他們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拼搏換來了美好而又安寧的生活。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羅蘭一家人的頑強的意志。在困難面前,他們沒有放棄,沒有氣餒,選擇了堅強面對。日子過得雖然艱辛,但他們的小木屋里,充滿了幸福,充滿了愛。
現(xiàn)在我們許多人從小嬌身慣養(yǎng),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舒適的生活養(yǎng)成了我們懶惰,不思進取的壞習(xí)慣,遇到困難不努力一下就放棄了,缺乏了一種拼搏的精神。就像我以前,一遇到難題,還沒做心里就發(fā)毛了,腦子一片空白,總想著逃避?戳舜藭,我學(xué)會了積極面對,經(jīng)過不懈地努力,我終于學(xué)會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了,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退縮了。我相信,只要不放棄,再大的困難也會迎刃而解。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給我的啟迪比任何一本書都多,他會使我鼓起勇氣,去拼搏,去奮斗。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3
羅蘭·英格斯·懷德從六十五歲開始寫小說,寫了一套《小木屋》系列,《草原上的小木屋》寫的是一個拓荒女孩的真實故事,而這個女孩,正是羅蘭·英格斯·懷德的故事。
暑假中,我有幸擁有了這本書!讀著讀著,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書中著重講述了羅蘭和瑪莉、小寶寶琳琳以及爸、媽、狗狗阿吉去草原拓荒的事,他們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終于度過難關(guān),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其中的故事是那么充滿刺激,曲折生動而有趣。比如,他們渡過河后,發(fā)現(xiàn)阿吉不見了,怎么叫也叫不應(yīng),大家都很傷心,要知道,在這樣一個地方生活,沒有一條好狗是困難的。夜晚,他們聽見幾聲怪叫,都驚醒來,發(fā)現(xiàn)暗中有一雙綠眼睛盯著他們!
突然,綠眼睛一閃,那東西撲向羅蘭——是阿吉!大家都?xì)g呼起來!真是有驚無險哪!我放下書后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好羨慕羅蘭有這樣一個美滿的家庭!好羨慕羅蘭有這樣一只忠誠的狗,以及她和阿吉之間深厚的友誼!好多次危險,都是她與阿吉化險為夷,羅蘭真勇敢!我欣賞瑪莉的尊重他人,待人和善,佩服羅蘭勇于犧牲,充滿智慧,更醉心于他們這個充滿溫馨和甜蜜的幸福之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不太可能再現(xiàn)那樣拓荒的情形了,但我們依舊能做到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很慶幸,我就生活在一個溫暖無比的幸福家庭里。我們一家三口,充滿智慧的老爸總是最愛逗我玩,使我成了朋友們的開心果;而看到我有些許進步,老爸那雙因連續(xù)設(shè)計制圖而勞累得布滿血絲的小眼睛便會睜得大大的,似乎沒了疲憊,更多的是欣賞:“女兒,你真棒!”而平時關(guān)心我最多,呵護我最多的自然是我可愛的漂亮老媽咯!我遇到困難了,媽媽會鼓勵我勇敢面對;遇到煩惱了,媽媽會盡心接納我的傾訴;獲得成功了,她更是與我歡呼雀躍,分享快樂!我們一家相親相愛,其樂融融!猛然,我想到了另一個家——我生活和學(xué)習(xí)的班級、學(xué)校、社區(qū)!就拿班級來說吧,我的班級可是全校赫赫有名的成功班:同學(xué)們團結(jié)友愛,親如姐妹;學(xué)習(xí)上互相鼓勵,賽過親兄弟;我們的老師或慈祥,或溫柔,或幽默,或博學(xué),真像大家的可敬長輩,更是我們的.親密朋友!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還有什么坎過不去,什么關(guān)攻不破呢?啊,我生活的家庭與羅蘭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又捧起了這本書——每一次靜下來,走進“小木屋”,走進羅蘭的世界,我都會被深深地感動:在那樣艱辛的拓荒過程中,羅蘭的世界里總是充滿爸爸的小提琴聲和媽媽溫柔的笑容。那琴聲,那笑容,是多么讓孩子安心,讓家充滿愛與希望!啊,家的感覺真好!我愿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生活的家庭都是那么的幸福、美滿!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它名字叫《草原上的小木屋》。這部小說主要講的是勞拉一家到大西部遷移,在草原上發(fā)生的種種故事。
勞拉是一個活潑可愛、聰明善良的小女孩,她有一個文靜的姐姐瑪麗和一個妹妹卡麗。勞拉的爸爸查爾斯是一個精明能干的父親,勞拉的媽媽卡羅琳是一個勤快、心靈手巧的母親。小木屋是勞拉爸爸親手搭建的,它是愛的巢居。小木屋承載了家的希望以及堅毅的拓荒精神,我們總是可以從小木屋里找回簡樸,勇敢,堅韌和愛。
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那段“煙囪起火了”。當(dāng)煙囪“噼里啪啦”地響起來時,瑪麗緊緊抱著小妹妹卡麗,媽媽用力地?fù)浯蛑,勞拉——這個勇敢的小女孩,費力地拖走坐在搖椅上的姐姐和妹妹,那得用多大的力氣呀!
這部小說是美國作家奎爾特的作品。她先后寫了《草原上的.小木屋》、《普拉姆河的堤壩》、《銀河岸邊》等九部兒童系列小說,統(tǒng)稱《英加爾一家的故事》。
在草原上,面臨著種種危險,不僅要隨時面對印第安人的襲擊,還得躲避野獸的攻擊。他們遇到的困難也是非常多的。這時,只要智慧與體力共存,才能克服困難,走向前方!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5
《草原上的小木屋》這本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勞拉.英格斯.懷德的代表作之一。雖然懷德六十五歲才開始寫小說,但她的一系列作品都遠(yuǎn)近聞名,十分有趣,深受國內(nèi)外讀者的喜愛。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懷德以自己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為藍本寫的一部小說,主要講述了勞拉一家人離開威斯康星州大森林,來到堪薩斯大草原上生活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勞拉一家遇事沉著冷靜,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在路上,還有到達以后,他們都經(jīng)歷了重重困難,但他們一點不害怕,最終都很好解決了問題。如在草原燃燒起大火時,勞拉一家迅速控制了火勢,避免大火燒到小木屋;在小木屋被狼群包圍時,爸爸和獵狗守衛(wèi)著家,并關(guān)上了所有的門窗,有效防止了狼群的入侵;在印第安人進入小房子時,爸爸緊緊拉住獵狗,讓印第安人隨便走動,才沒有招惹到他們……他們用行動和智慧克服了種種困難。我們現(xiàn)在有些人,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逃避,真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xí)勞拉一家沉著冷靜、迎難而上的精神。
說起迎難而上,我想到了現(xiàn)在。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fā)肺炎疫情,這次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僅僅武漢市就有幾萬人感染。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困難。那么是誰在迎難而上呢?對,就是那些“逆行者”,那些醫(yī)護人員,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與武漢人民、湖北人民在一起,與病魔進行較量。雖然疫情可怕,但我相信,有這些可愛的醫(y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有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我們一定能夠共渡難關(guān),取得最后的勝利!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01-06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5篇10-18
讀《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14篇(集合)10-29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感悟12-20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書心得04-02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3-30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6-13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3-20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