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心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母的心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1
《父母的心》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頗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它是日本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說。文章充分體現(xiàn)了小小說的寫作特點:情節(jié)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結構嚴謹,而且也展示了作者的個人寫作風格:濃濃的愛心,淡淡的哀愁。
一、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充分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tǒng)一。課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師 而是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感受、品味。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品味感悟為主導,盡展學生的心聲。
二、開發(fā)教育資源,激活學生思維
學生的思維是由感知向感悟過度的',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情感升華來來獲得新的感悟。當然在此過程中,以一些感性知識作為依托,借助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情感的感染,便于學生理解。且使學生在品讀文本方面有所收獲;诖耍竟(jié)課按照“層層剖析、梯級感悟、情感升華”來設計。達到工具性教學和人文性熏陶的雙重目的。
三、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
1、引導學生通過 “如果文章開頭就寫貧窮夫婦拒絕財主夫人的要求一個孩子也不送,好不好?”這一問題的討論,體會文章構思的精巧。
2、拓展延伸,仔細體味課文中所寫的“當?shù)鶍尩男摹保鶕?jù)情境,用一兩句話說出“那位父親”和他的妻子的心理。讓學生進一步去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濃濃愛心。
3、仿寫訓練,口頭小創(chuàng)作:父母的愛是??
4、在學生理解父母之心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能力,文中窮夫婦三次換送子女時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從眼含熱淚到無精打采,再到失魂落魄最后痛哭失聲。思考:若有第四次換子女,窮夫婦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又會怎樣把孩子要回來讓學生寫下此時此刻最想對父母說的話,進而讓他們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理解文章的深層內涵,體會文章所表達的真摯感情。
5、課堂練筆
讓學生為文章續(xù)寫一個結尾,注重對學生情感的熏陶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但本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課堂上沒有照顧到盡可能多的學生, 在教學中,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教師在課堂上只起到了組織、引導的作用,教師的點撥、傾聽、矯正的作用沒有真正發(fā)揮出來。另外,由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受、體驗不同,對課文的理解自然也不同,他們常有許多問題,需要質疑問難。教師在講課時缺少激情,教學內容設置過多時間緊張。
在今后的學教中,我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傊,我會用汲取本節(jié)課總結的經驗和教訓,用于以后的課堂教學中。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2
1、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充分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tǒng)一。課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師
而是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感受、品味。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品味感悟為主導,盡展學生的心聲。是我們今后教學的一個發(fā)展趨勢。
2、開發(fā)教育資源,激發(fā)課堂
本課在設計的時候,把整篇文章從結構到主題以及語言特色、美好的祝愿融為一體。便于學生把握主脈,透析內容。要求學生在感悟親情的基礎上,表達親情,傳遞親情,并生通過三節(jié)課關于親情的學習,已經對愛并不陌生,也對通過各種文體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已具備了一些自主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學生的思維也由感知向感悟過度,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情感升華來來獲得新的感悟。當然在此過程中,以一些感性知識作為依托,借助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情感的感染,便于學生理解。且使學生在品讀文本方面有所收獲;诖,本節(jié)課按照“層層剖析、梯級感悟、情感升華”來設計。達到工具性教學和人文性熏陶的雙重目的。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3
帶著壓力上了這堂公開課,盡管課上得只是差強人意、并不完美,但收獲確實挺大的。它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教育教學中的錯點:課程改革的力度不夠,課堂中的小組合作未能充分地發(fā)揮作用,仍舊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整個上課的流程就是由一連串的教師發(fā)問組成,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教學智慧不足,個別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為被學生牽著鼻子走,不能因勢利導,很好的來引導學生,在續(xù)寫結尾這一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被自己的課前預設所支配,尤其是事前設計好的ppt,很多時候學生的回答讓我靈感一現(xiàn),或者說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省去不講了,但往往被ppt束縛了手腳;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不夠凝練自然,有為了過渡而過渡的生搬硬套之感;教學評價比較單一,缺乏個性魅力和感染力,極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聽課和發(fā)言的熱情。同時,語文課堂是否上出了真正的語文味,這也是本人值得考慮和深思的問題。
當然,不堂課也不是一無是處的`。例如:課堂的教學內容比較充實豐富,各個教學流程銜接有序,本人偶爾的詼諧幽默,學生的精彩發(fā)言,同樣贏得了聽課老師的認可和好評。
我想,今后的課堂上,信息技術如何真正為我所用,如何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的長處,如何夯實教學基本功,這是本人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案锩形闯晒,同志仍需努力”,借孫中山先生的話聊以自勉。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1.學習小說的一波三折的寫法,并體會這種寫法的好處。
2.理解父母在送孩子時候的心理活動,感悟一家六口的不離不棄的摯愛深情;
3.體會作者字里行間的淡淡的哀愁,濃濃的愛意。
教學難點:
品味字里行間的情感;
教學重點:
1、理解父母送孩子的心理;
2、學習小說一波三折的寫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放映《我的兄弟姐妹》的剪輯視頻,教師講述畫外音:
《我的兄弟姐妹》講述的是在寒冷的冬天,母親咳血,父親背著病重的母親上醫(yī)院,臨走前囑咐大兒子:“憶苦,你是哥哥,照顧好弟妹”,誰知,意外發(fā)生了,天黑路滑,父母跌落山崖雙亡,留下四個年幼的孩子成為孤兒。大哥齊憶苦無奈之下把親愛的弟弟妹妹們送給他人撫養(yǎng),自己卻流浪在外。當憶苦把最后留在他身邊的大妹妹送給人家后,他一路狂跑,瘋狂的叫喊弟妹仨人的名字,面對著充滿寒意的陽光,他跪倒在茫茫的大雪地里,一遍又一遍的大聲叫喊:“爸、媽,我對不起你們!思甜,齊天,齊妙,哥對不起你們……”這絕望的吶喊,那是一個略帶童聲的稚氣的孩子、歇斯底里的吶喊,既是對弟弟妹妹們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的難以割舍,又是向父母懺悔身為一個家庭長子沒有承擔好的責任落空,也是對老天命運安排的不滿和控訴,更是一個孩子發(fā)泄諸多愛與恨的表達。
導入:命運總是捉弄多難、貧窮的家庭。當一個家庭面臨著分離,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更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親情是血濃于水的。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去體會那血水深情。
二、朗讀課文
合作朗讀:老師讀旁白,男生讀父親的對白,女生讀財主夫人、女傭、母親的對白。
朗讀要求:
1、正音
襤褸(lán)(lǚ)嗓門(sǎng)一妥百妥(tuǒ)
爹媽(diē)酬謝(chóu)失魂落魄(pò)
2、揣摩人物心理,帶著情感朗讀。
3、用一句話概括小說的主要內容
一對窮夫婦最終拒絕優(yōu)越的條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個孩子給貴婦人的故事。
三、構思探究
1、“最終”只是故事的結局,這個故事,如果只是一句話,就沒有感染力了。試梳理概括情節(jié)。
送走大兒子——用次子換大兒子——用女兒換次子——要回女兒
明確結構特點: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2、想一想:如果文章一開始就寫窮夫婦拒絕了財主夫人,不同意把孩子送給她,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與原文相比,哪個更好些?課文這樣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安排有什么好處?
一波三折的寫法的好處:
1、符合生活真實;2、能把貧窮父母曲折復雜的內心活動表現(xiàn)出來;3、更富于感染力、更能打動人心;
四、小組合作探究
仔細體味課文中所寫的“當?shù)鶍尩男摹,根?jù)情節(jié)找相應的表情詞句品析,用一兩句話寫出那位父親和他的妻子的心理活動。
情節(jié)表情詞句心理活動
財主要求送孩子給她十分猶豫這樣雖好,可是……還是和孩子媽商量后才決定吧。
送走大兒子眼含熱淚難分難舍,但認為對方條件優(yōu)越,送走一個孩子,可以讓他過好好日子,自己的負擔也要輕些。
用次子換長子無精打采舍不得長子,要把他要回來,怎么要?
拿老二去換老大吧,就說老大是接班人,不論怎么窮,也不能把長子給人。
用女兒換兒子失魂落魄次子也舍不得呀,也要將他要回來,怎么要?用女兒去換吧,就說老二長得和去世的婆婆很像,扔了就像扔了婆婆似的,這是不孝呀!
要回女兒痛哭失聲女兒太小,也舍不得。現(xiàn)在拿了她的錢怎
么辦呀?如數(shù)奉還吧,哪怕餓死也要一家
六口在一起。
五、走進作者,體會情感
1、川端康成經歷:三歲失去父親。不久撫養(yǎng)他的祖父母又相繼去世。所以,他特別渴望父母之愛。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大師,亞洲第二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小說和散文。其中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1968年因《雪國》、《千只鶴》、《古都》獲諾貝爾文學獎。
2、讀讀他的作品選句:
《十六歲的日記》
“我自己太不幸,天地將剩下我孤零零一個人了!”
《文學自傳》
“我自幼是孤兒,受到人們過多的幫助。因此,我成了一個決不會恨別人,生別人氣的人……”
《致父母的信》
祖父母去世以后,自己能活下來是不可想象的。在祖父母的愛撫之下,我有著一顆充滿傻勁的赤誠的心,任性得如同發(fā)了瘋一樣,這可能是殘留的一點愛的火焰吧。
你們是不是想看看留在人世間的兒子?你們是不是毫不遲疑地安詳?shù)亻]上眼睛?連你們的獨生子也想不起你們了,故去的父母啊,安息吧!
評論家:川端康成的作品——淡淡的哀愁,濃濃的愛心
3、父母的心到底深含著什么?
可自由說,圍繞“眷愛子女之心”展開。
4、放映《我的兄弟姐妹》結尾視頻。畫外音:長大之后的兄弟姐妹,隨養(yǎng)父母出國的思甜成為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回國后尋找哥哥弟弟妹妹,哥哥憶苦因為在找思甜的過程中,因誤會與人爭執(zhí),在追趕的過程中,導致一人被車撞受重傷。哥哥因而被警察追擊。演奏會當天,盡管憶苦在到音樂廳的路上被警察發(fā)現(xiàn)并逮捕,在懇求之下,在原先父親創(chuàng)作的音樂中,齊家四兄妹又緊緊擁抱在了一起……他們是齊憶苦、齊思甜、齊天、齊妙。父親生前所說,一家人是從天上飄下來的雪花,落到地上,化成水,便再也分不開了。
六、親情分享
1、收集反映父母關愛子女的兩則故事,也可以是諺語、格言、民謠、詩歌等,與大家分享。
2、文中說“與其舍掉一個孩子,還不如爹媽兒女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好”,設想一下,這家人在團聚以后命運會怎樣,繼續(xù)運用這樣一波三折的寫法,為文章續(xù)寫一個結尾,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分享。(字數(shù)150左右)
教學反思:
此篇為參加區(qū)級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評比的教學設計。因是第一次借班上課,對學情不熟,便有了諸多的擔心。在設計上反復斟酌,終有定稿。明確了課堂的教學重點放在學習小說一波三折的寫法和品析表情詞語從而理解父母的心理上。在課堂教學時,面對昆明十一中初二(五)班的學生,我有太多的糾結,終成了一堂有遺憾的課:
一、關于視頻的啟用。當初選用此視頻一是為了在開篇吸引學生的眼前,預想通過畫面及動情的畫外音,讓學生深深地感觸到,親人分離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二是為了渲染氣氛,使學生帶著情感走進文本,朗讀時能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在送——換孩子時難割難舍的情感。三是想在結尾時呼應視頻內容,兄弟姐妹經歷千辛萬苦終在一起,守護親情的完整與父母不舍送走孩子終于團聚相一致,從而得出親情的可貴——父母對子女的眷戀可以勝于一切。然而,實踐中,設備的音響效果不佳,對開篇時的氛圍渲染有所影響。好在我課前對學生有一定的溝通,加上我的極力描述,學生尚且動容,對朗讀的效果確有些情感的促發(fā)。但終是效果不明顯。最后的總結聯(lián)系,也有些倉促,整體說來,這個視頻所起到的作用沒預設的好。對于視頻的啟用,因為是費勁周折找來,課前向劉翥師傅請教時,師傅曾建議我舍棄,但終因不舍,沒能割愛。
二、關于心理活動的揣摩。此環(huán)節(jié)在預設中,曾認為,給一定的示例,且?guī)ьI學生找到相應的詞句,講解轉述的方法后,應該能很快呈現(xiàn)。誰知,在給足思考及討論交流的時間后,呈現(xiàn)并不完美。學生對心理活動的闡述局限在課本的詞句,或是游離在課本之外。在做適時的點撥指導后,生拉硬拽將此呈現(xiàn),F(xiàn)在想來,還是在于沒能更清晰地講解轉述的技巧,單純地將心理活動說成是以第一人稱闡述,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真的不足以理解。示例的.呈現(xiàn)有一定的指導和啟示,但對個別學生而言,依然二丈摸不著頭。似乎他們的心思并不在課堂之上。這正是我應該深刻反思的地方。不論是什么層次的學生,如果老師的課堂魅力足夠存在的話,就不會存在沒有吸引力。
三、關于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本是相銜接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推進,應該有層遞性,可是預設和生成本不是一回事。在一波三折情節(jié)安排的好處分析時,本來在問題提出來之后,就有學生積極地想回答,并已經將其中的一兩個要點說出來了。我有意的壓了一下,想給其他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就讓學生在充分思考后在學案上寫出答案。我在學生中巡視了一圈,學生的答案幾乎和之前學生所說的一致,再無創(chuàng)意。大都是說,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更吸引讀者,更有效的表達父母對子女的深情。這便是人與亦云的效果了。好在終有一兩個學生有不同的答案。最后還有一名學生能說出之前我都沒想到的!斑@樣的安排能更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能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辈贿^這樣的精彩答案出來已在我預設的時間范圍外了。明知道在此環(huán)節(jié)浪費了時間,在后面的心理活動環(huán)節(jié)中又沒能很快呈現(xiàn),導致在品析川端康成的語言風格“淡淡哀愁、濃濃愛意”時就顯得特別倉促,在主旨探究時也沒能深入。最后還是拖堂兩三分鐘。
當然,這樣的課堂也讓我收獲了不少。課堂上,我盡量地照顧大多數(shù)學生,以達到教育的面最大化,雖然有些力不從心,但還是盡力而為了。我很重視課堂的反饋,讓學生盡可能地表達自己并給以肯定。自認為,自己的情感投入較多,對于親情類文章的教學,教學語言的風格是把握得較好的。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5
滿意之處:
這是第二次認真磨這一課了,上次本來已經覺得上得不錯了,這次備課時由于年齡的增長,忽然感覺到“財主夫人”其實也是一位既善良也可憐的人,不知她何時才能圓上做母親的夢;而那對貧窮的夫婦也是既善良而有骨氣的人。
又想到余秋雨的“兩難之境”理論,發(fā)現(xiàn)很切合此文,使得對文章的分析上升了一個境界,更理解了文章的魅力。
再有就是由分析課文從結尾入手開課,由結尾入手收課。授課本身也做到回環(huán)呼應,還是有點妙處的`。
對文章結構的劃分,引導得很有層次。
板書設計也還不錯。
對情感的理解比較到位,愛的主題渲染明晰。
遺憾之處:
因為聽課老師來得很多,而且很早,所以我就提前開始上課了,上課時學生略微受了一點約束,我的上課語言也一精再精,幾乎一句廢話沒有,所以上課節(jié)奏就快了些,課已講完,卻留下了五分鐘的時間。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6
《父母的心》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一對貧窮的夫婦把子女送給貴婦人,又索回來的至親至愛的故事,說明了優(yōu)厚的條件,也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表達了天下父母對子女的一顆偉大的愛心,F(xiàn)將本次試講做以下幾點的反思:
一、教學設計的反思
播放歌曲《天亮了》,讓學生們體會歌中之詞,并且講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以創(chuàng)設情境法,導入主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接著講述了做閱讀的方法,將自創(chuàng)的小寶典“三步走”依次進行解釋說明,(第一,分析標題,預測主旨。第二,瀏覽考題,巧記在心。第三,精讀課文,解答問題。)此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做閱讀時,做到有條有序,避免無從下手。大致閱讀方法介紹完之后,便以本篇閱讀具體問題進行講解。例如,第一小題: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先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再回答。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明確、總結。在這道題中,要強調“概括”與“復述”的區(qū)別,防止學生混淆二者概念。
由于時間關系,以上是我本次試講的大概內容。教學流程還沒有講述完整,請允許我將教學思路補充完整,在進行完第二道小題的主要情節(jié)分析后,會進入課堂難點。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水平虛線,上方代表貴婦人,下方代表窮夫妻,出示課前準備的小卡片(長子、次子、小女兒),讓學生上黑板演示文章情節(jié)結構。根據(jù)學生演示的次序畫出路徑,至此引導學生以此圖形概括出本文的 情節(jié)結構特點:一波三折。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使學生從理性角度把握文章情節(jié)變化,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寫作特點,用板書變得直觀,易于理解。再啟發(fā)學生,如果一開始這一對窮夫妻便回絕了貴婦人的請求,那文章會是怎樣的,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于“一波三折”寫作手法魅力之處的思考。與此同時,列舉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郎》的情節(jié)結構,其結尾都是灰太狼:“我一定會再回來的!"但就是這樣的.故事,為什么成為了近幾年最成功的國產動畫片呢?明確其也是“一波三折”的精妙功勞。
將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教學,不僅易于學生理解,而且會活躍了課堂氣氛。最后一題是開放性探究:你認為把孩子送走是愛,還是不送是愛。這一道題,我將轉變?yōu)椤靶⌒∞q論會”的形式,讓學生根據(jù)個人觀點,分成兩組,進行辯論。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達到了教學目標。在學生們激烈的辯論中,便可以得到:其實送與不送都是一種愛!這時,本篇閱讀的全部考題講述完畢了。在結束時,一定要讓學生學有所得,這里的“得”并不是技巧知識學習,而是個人情感及其價值觀的收獲,要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學會理解父母,學會感恩。(本想給學生播放一個CCTV的公益廣告感恩父母,但是由于條件關系,試講前已用錄音機錄到了手機中。)當音頻播放完畢以后,進行總結“別讓愛來的太遲”,一定要體會父母之心,感恩父母。隨之布置“愛之行動”小作業(yè)。表達自己對于父母的愛?梢允且痪溆H切的問候,可以是一杯沁人的熱茶,可以是一個溫暖的擁抱等等。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
通過本次試講,我從中收在接到復試通知時,已經知道是十五分鐘的試講。但是還是沒有把握好時間,導致后面的兩個板塊沒有講,真的非常遺憾。其次,本次試講未準備相應的閱讀講義,造成課堂氣氛相對沉悶,不夠活躍。再次,板書不夠整潔、美觀。最后,在語言表達方面,感染力不強,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在本次試講中,有很多同學都值得我去學習,尤其是講化學的巫艷君同學,短短的十幾分鐘便感染了我。嚴謹?shù)慕虒W設計、清晰的教學思路、大方得體的教學手勢、干凈利索的教學語言、以及完整的教學流程。這些都是我應該去學習的。
三、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的反思
說到這里,真是深感慚愧。還是專業(yè)不扎實啊,當時太慌張,沒有經過冷靜、理性的分析便隨口說出。哎!這也給我了一個教訓,還是應該停下來,靜下來,努力扎實個人的專業(yè)基本功,努力提高個人心理素質。
我想,雖然我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是我決不會放棄成為一名優(yōu)秀老師的信念。當然,我知道,這需要不斷的充實,不斷地努力,不斷的成長。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成功的。 必須有勇氣面對和足夠的努力爭取我想要的。不是嗎?就像有位朋友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有做“乞丐” 的魄力,那么終有一日他(她)便會成為至高無上的“王者”。加油!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7
《父母的心》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頗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它是日本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說,作者以他慣有的柔膩的纖細筆觸,懷著淡淡的哀怨,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發(fā)生的至親至愛的故事,通過父母幾次將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節(jié),告訴我們再優(yōu)越的條件也割舍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縱然有千萬個理由,也不能把自己的親生骨肉送給別人,進一步體現(xiàn)了父母之愛的偉大,崇高,讓我們窺見的是一顆真摯的愛子之心,平凡的故事,催人淚下。前四篇課文已對學生進行了父愛、母愛、兄弟之愛的親情教育,本文被選為第五篇課文一是想讓學生學習用一波三折的手法有力表現(xiàn)人物內心情感;二是想讓學生通過情感升華獲得新的感悟。 因為目前的初中生雖然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著,但往往忽視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很少真切地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因此我希望讓他們通過本文的學習能切身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能去試著理解、體諒父母。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我主要分三大塊: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導入新課這環(huán)節(jié)我提出一個學生很喜歡討論的問題,即你們最崇拜的人是誰?提了一些學生日常關注的問題,引起了學生對父母的注意,喚醒了他們在生活中對“父母之愛”的親身體驗,我覺得到他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動起來了。從而架起了文本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橋梁。
二、品讀課文,反彈琵琶激疑
這一塊我安排了四個步驟:
第一步驟:“初讀,理情節(jié)。”理清故事情節(jié)——本文是一篇小說,在小說的教學目標要求來看,這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近5分鐘的`時間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第二步驟“二讀,抓神態(tài)”在老師 引導下學生找出了文中在送換孩子時描寫父母神態(tài)的詞語如“難割難舍”、“無精打采”、“失魂落魄”、“ 痛哭失聲”。討論這對父母是否“心狠”,并結合文中這些關鍵的詞語談了自己的看法。通過分析這些描寫神態(tài)的詞語學生可以感悟人物內心世界。
第三步驟“三讀,析語言” 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在送換孩子時描寫父母語言的詞語。我自己認為學生解讀文本還是比較到位的,有學生能夠從父母的話中分析出換回,要回孩子的理由都出于對孩子的不舍,而且抓住了較關鍵的詞句,如“我覺得他一定會永遠記得我們的,想到這兒覺得他可憐的不得了”中的“可憐”一詞,這是對孩子的憐愛之情,如“總擔心她是不是這樣那樣”一個“總”字體現(xiàn)了父母時刻對孩子的牽掛。學生找出了能夠表現(xiàn)父母內心的語言描寫,通過語言、神態(tài)去揣摩人物的內心,父母的心不僅是一顆依依不舍之心,濃濃的愛子之心,而且還是一顆痛苦矛盾的心。
第四步驟“四讀,明主旨” 學生們討論,并找出了相關的語句。感受到了這對父母的可憐又可敬。
這一塊我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本,通過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對文本的理解立體起來了,大多數(shù)學生們走了進這對父母深沉的內心去感受、品讀父母親對子女那難以割舍的至愛真情。
三、拓展延伸,講故事談感想。
讓學生講有關父愛、母愛的故事,目的是讓他們通過對文本的學習內心深處受到情感的熏陶,達到情感的升華即要珍視親情、珍愛父母。是情感教學目標的落實,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我能夠感受到,這篇課文對他們來說還是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的,最后一個教學目標也基本達到了。
這堂課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在語言的表達上還不夠簡潔,對學生的鼓勵上還缺乏技巧,在個別問題的總結上做的還不到位,學生展示的面還不夠廣,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 但我相信,只有反思才能提高,才會有進步!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8
《父母的心》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自讀課文,要求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這篇教學設計是我的教學過程的實錄,課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對整體設計的反思
這節(jié)課的設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能針對當今中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理解、體諒父母的現(xiàn)狀,通過故事《背簍里數(shù)媽媽的白發(fā)》引導學生進入父母的內心世界,通過分析揣摩課文中父母的心理體會父母的不易,通過續(xù)寫表達學生的愿望,通過觀察日記《懂你》教育學生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濃濃的愛心和深切的期望,做一個懂事的孩子,走好成長路上的每一步,既是教書,也是育人。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層層鋪墊,循序漸進。如導入中的復述故事為后面的理解課文主題創(chuàng)設了很好的情境,導學過程中的每個問題也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fā)現(xiàn)與探究。教師的話無需多說,學生知識的獲取自然水到渠成。學生的學習也不會感到什么困難,并能在探究與發(fā)現(xiàn)中找到自信,學習的興趣也會倍增。
備課時,有好多相關的故事都涌上心頭,因為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可課堂時間有限,最后只好忍痛割愛。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分析整堂課的教學過程:引入情境——整體感知——探究情節(jié)特點——體會語言風格——深情領悟。不難看出,這個過程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能根據(jù)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設計問題,讓學生借已有的`生活經驗,構建新的學習內容,既注重思維訓練,又注重語言表述。從細節(jié)體現(xiàn)教學理念,教師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進步的賞識者,而教師的引導和賞識正好又成了學生學習的動力。根植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將語文與學生生活自然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教學的目標也就很順利地達到了。
三、教學技能和教學策略運用的反思
在這堂課的組織中,我也意識到了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能說出的教師不說,學生可以做學生的老師,學生也可以做學生的學生,課堂上人人都可以是老師,誰都不必怕說錯,要允許學生出錯,因為錯了我們大家才有發(fā)表見解的機會。事實證明,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主動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在不斷地糾錯中實現(xiàn)了飛躍。
【父母的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父母心教學反思04-05
《父母的愛》教學反思03-21
父母的愛教學反思11-16
《父母之愛》教學反思04-04
心的翅膀教學反思04-09
《心的翅膀》教學反思03-09
《心的翅膀》教學反思02-11
我與父母交朋友教學反思03-28
孝敬父母教學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