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4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柳樹醒了》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1
學《柳樹醒了》一文,我聲情并茂地范讀第三小節(jié)──“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小柳梢啊,綠了!弊x完后,我說:“請同學們模仿老師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好嗎?”大家一聽,頓時興高采烈讀起書來。突然,一個同學猶豫了一會兒舉起了小手,小聲地說“老師,我不想像您那樣讀,我想這樣讀!”
師:說說你想怎樣讀?
。ㄟ@個同學故意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快一慢)
師:你為什么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快一慢呀?
生1:因為春風吹來的時候,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昨天我放風箏的時候,春風就是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害得我的風箏老是掉下來。所以我覺得它在給柳樹梳頭的時候,一定是有時快有時慢,所以我要一個讀得快一個讀得慢一些。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你不只觀察的仔細,而且還有自身的想法,老師為你感到高興,F(xiàn)在老師請你再把這一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好嗎?
。ㄟ@一次他自信多了,讀得更有感覺了。)
師:同學們,請你們再去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你們覺得該怎么讀就怎么讀,但是要說出這樣讀的理由。
(同學們興趣盎然地讀起書來)
生2:我覺得“梳著梳著”應(yīng)該讀得輕輕的,因為春天的風是輕輕的。
生3:我也覺得“梳著梳著”應(yīng)該讀得輕輕的。因為媽媽給我梳頭的時候,就是很輕很輕的,因為媽媽怕我疼。我想春姑娘肯定也怕小柳樹疼,所以她一定也會輕輕地梳。
生4:我覺得這句話應(yīng)該讀出很舒服的樣子,因為我媽媽給我梳頭,我覺得很舒服。
……
師:就讓我們帶著自身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
【反思】
“尊重同學的個性,實現(xiàn)教學民主”這是我在課改實踐中刻意追求的一種教學理念。教學中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了,用欣賞的眼光看同學;“師道尊嚴”的架子放下來了,和同學平等對話;課堂上同學的頭抬起來了,手舉起來了,話多起來了,成為學習的主人;同學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學習方式開始多樣化、個性化。“梳著梳著”是一個籠統(tǒng)靜止的語言符號,但我在課堂上搭設(shè)的平臺卻激活了同學們的經(jīng)驗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
在上面的教學中,同學在我不時地引領(lǐng)下充沛調(diào)動自身的生活、知識經(jīng)驗參與閱讀,對文本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使得靜態(tài)的文本跳動著小朋友靈動的生命。在教師地傾聽和賞識中,同學不只有了充沛展示自我才氣的舞臺,而且教師也從其中受到感染和啟發(fā)。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2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下冊《識字1》的第一篇課文!读鴺湫蚜恕肥且黄巳雱俚耐,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下面是我對《柳樹醒了》的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cè)雽W一學期,很多好的行為習慣還未形成,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約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上總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guān)的東西。傳統(tǒng)的教學把這些特征視為影響學習的特點加以約束,限制他們“動”,強制學生聽課。而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chǔ),智慧從動作開始!睂嵺`活動就是讓學生“動”起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我們教師的任務(wù)就是設(shè)計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過程,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情境中的教學問題,組織他們積極地參與活動、參與學習。
在教學《柳樹醒了》這節(jié)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jīng)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讓施教老師感覺心頭一陣喜悅。隨后在讓學生感悟課文大意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誰讓柳樹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
接著我跟學生說: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風或春燕,你打算怎樣讓柳樹醒來?你喜歡扮演誰呢?請你先仔細讀一讀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讀完后再請你在老師發(fā)下來的紙上畫一畫。于是學生興趣十足地讀起課文來了。不一會兒學生便紛紛舉手要上臺表現(xiàn)自己了。表現(xiàn)時學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畫了幾棵嫩芽,問他原因時,他便說因為春雷喚醒了柳樹,柳樹剛剛醒來,所以才長出幾個嫩芽。多精彩的表現(xiàn)呀!尋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師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動起來了,課堂效果相當不錯。
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yīng)該盡可能讓學生有實踐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柳樹醒了》一文時,我通過課件演示春天色彩明麗的美景,不僅讓學生進入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獲得身心的愉悅,而且巧妙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后面的自主學習做好鋪墊。從整體入手,以讀為主感知課文,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識生字,初悟文章的美。在學完課文后進行拓展延伸,豐富想象:
1、說一說,在春天里,還有什么醒了呢?
2、寫一寫;春天跟()說話了,說著說著()
3、畫一畫你眼中萬物復(fù)蘇的`春天。讀畫結(jié)合,將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使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使朗讀變成一種享受,也體現(xiàn)了學科間相互溝通這一教學思想。文章內(nèi)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4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童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通過對柳樹與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這些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讓學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變化,從而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設(shè)計教學目標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誰讓柳樹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接著我讓學生說: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你打算怎樣讓柳樹醒來?你喜歡扮演誰呢?請你先仔細讀一讀你要扮演的`那一段,于是學生興趣十足的讀起課文來了。
接著,我讓學生說說春雷是怎么跟柳樹說話的,春雨是怎么給柳樹洗澡的,春風是怎么給柳樹梳頭的,春燕是怎么跟柳樹捉迷藏的,整堂課,孩子們各抒己見,給了我太多的感動,聽——
“春雷跟柳樹說話時輕輕的,柔柔的,就像媽媽在我們耳邊叫;”“不對,柳樹睡熟了,春雷的聲音很響;”
“春雨給柳樹洗澡時很輕很輕,生怕弄疼了柳樹;”
“春風給柳樹梳頭就像媽媽給我們梳頭,好舒服好舒服!”
“春燕跟柳樹捉迷藏最好玩了!柳絮飛起來好漂亮!”
課的結(jié)尾,我還讓小朋友展開想象的翅膀:春天跟說話了,說著說著課后安排對文章內(nèi)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教學《柳樹醒了》這篇課文。
這是一首以詩歌為體裁的小課文。講的是春天到了,柳樹的變化。 課文瑯瑯上口,很受孩子們喜歡。特別是在識字課后,我要求學生們畫了一幅春天的圖畫,用投影儀展示給大家了所以這節(jié)課我感覺學生們上課精神多了,讀課文的聲音響起來了?傮w上,沒有出現(xiàn)什么意外,平平順順的上完了。在課文開始,我是以復(fù)習上一節(jié)課中學到的描寫春天的`詞語來導入新課,我覺得這樣既復(fù)習前課的內(nèi)容,也讓學生對春天有個感知,馬上進入正題。 整堂課 “導入——范讀并提出問題引導——帶著問題自由讀——初步解決問題并板書——采取多種方式朗讀練習——指導、評價讀——背課文”的流程,以“課文中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和“柳樹在小伙伴的幫助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兩個問題展開的,讓學生采取多種形式來讀通、讀熟課文,在這基礎(chǔ)上來理解課文。
課堂上,看著課件里柳樹那阿娜多姿的樣子,孩子們露出了天真的笑臉。我腦中靈感閃現(xiàn):詩歌中把柳樹當成人來寫,何不把柳樹當成人來背?于是,我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引導學生進行背誦。
這樣一引導,學生頓時對課文產(chǎn)生了興趣。很快他們就把課文給背下來了。從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中,我感悟到,教材本身有許多的快樂因素,老師應(yīng)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恰當?shù)姆椒,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怆y點,使他們樂學,學得好,學得快,學得有收獲。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6
在進行《柳樹醒了》的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看書上的圖來吸引學生,我問學生:“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學生都能清楚地描述圖片。從中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認字形的`教學中,我先出謎語“三人來日要相會”,學生猜出“春”,用這個謎語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學習生字,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也下到學生當中去做適當?shù)狞c撥,然后在反饋學習方法的時候有機地滲透語言文字的訓練,如說了“春”以后,可以說“小朋友,你喜歡怎樣的春天?”學生會說出“我喜歡美麗的春天……”,然后再進一步問,“你能用帶有春字的詞說一句話嗎?”通過這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在學習生字時,一步一步層層深入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使生字教學和語言文字訓練進行有機地結(jié)合,而不是單單為學習生字而學習生字。
在本節(jié)課我讓學生寫了“說、話、朋”這三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針對我班學生的書寫情況重點指導書寫“說、話”這兩個字。在此環(huán)節(jié)因時間的倉促,而沒有很好的落到實處,沒有時間對學生的書寫做個點評,特感遺憾!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7
第一課時,我主要是進行了生字、詞語、初讀課文的教學以及讓生寫“說、話”兩個字的教學。詞,而且通過“摘花”、“猜字謎”兩個小游戲,讓學生形象感知春天色彩明麗的美景的同時,更快地進入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獲得身心的愉悅,巧妙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梢,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有效地組織小游戲進行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在識字環(huán)節(jié)中,放手的力度不夠,可讓學生依據(jù)以往的識字經(jīng)驗,討論識字,效果會更好。
課文的第二部分,通過圖片出示冬天里沉睡的小柳樹,引導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僅設(shè)計新穎有趣,更能生動且形象地再現(xiàn)了課文的內(nèi)容,給學生以感官上的認識。“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如果你讀得美,這棵柳樹就會為你睜開眼睛。”;“小柳樹有點醒了!;“小柳樹聽了你們的動聽的朗讀聲,他終于醒了。”這些鼓勵性的話語,讓學生進入所創(chuàng)設(shè)的`教學情境中,更好地融入了課文的學習和理解之中。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亮點所在。拓展練習的效果也較好!澳銈冎涝诖禾炖锍诵×鴺湫蚜耍有什么醒了?”“你能不能也像書中的小詩人一樣為這樣的事物編一句小詩呢?
春天跟 說話了,說著說著。”兩個拓展題目,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更加明白了知識目標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我會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向前邁進。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8
筆者在教學《柳樹醒了》第三小節(jié)──“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小柳梢啊,綠了!庇羞@樣一個教學片段:
一生讀得聲情并茂。
師:讓我們像她一樣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
生1:老師,我想這樣讀!”
師:你想怎樣讀呢?
。ㄉx,他故意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快一慢。)
師:你為什么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個快一個慢呀?”
生1:因為春風吹的時候,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我覺得它給柳樹梳頭的時候一定是有時候快,有時候慢,所以我要一個讀得快一個讀得慢。
生2:是的,昨天我放風箏的時候,春風就是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害得我的風箏老師掉下來!焙⒆觽円幌伦佣剪[開了。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看來你是個觀察非常仔細的孩子,而且還很有自己的想法,老師為你感到高興,老師獎勵你再把這一小節(jié)來讀一讀。(這一次,他自信多了,讀得更有感覺了。)
師:小朋友,請你再去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你覺得應(yīng)該怎么讀就怎么讀,當然要有自己的理由。
生3:我覺得“梳著梳著”應(yīng)該讀得輕輕的,因為春天的風是輕輕的。
生4:我也覺得“梳著梳著”應(yīng)該讀得輕輕的。
師:為什么?
生4:我覺得梳著梳著也應(yīng)該讀得輕輕的,因為媽媽給我梳頭的時候,就是很輕很輕的,因為媽媽怕我疼,我想春風姑娘肯定也怕小柳樹疼,所以她一定也會輕輕地梳。
生5:我覺得這句話應(yīng)該讀出很舒服的樣子,因為我媽媽給我梳頭,我覺得很舒服!
師: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反思
“梳著梳著”是一個抽象靜止的語言符號,但教師搭設(shè)平臺激活了他們的經(jīng)驗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在上面的教學中,學生在教師不斷地引領(lǐng)下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知識經(jīng)驗參與閱讀,對文本進行著二度創(chuàng)作,使得靜態(tài)的`文本跳動著孩子靈動的生命。學生的生活體驗越獨特,他建構(gòu)語文意義的方式也就越獨特。不同的學生對文章情感和意境的體味是不同的。但是“哈姆雷特再多也不會變成林黛玉”。雖然有時班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語言、語調(diào)、語速、語音表達方面的“針鋒相對”,但學生始終是在這樣的學習平臺上用生活經(jīng)驗兌換著語言,觸摸、擁抱、詮釋著“梳著梳著”的豐富內(nèi)涵。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眼光發(fā)現(xiàn)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新課
1.春天不知不覺來了,用你喜歡的詞語贊美春天。
2.春天來了,周圍的事物都有哪些變化呢?板書“柳樹醒了”。
二、初讀,掌握字詞
1.師范讀,學生欣賞老師配樂朗誦。初步了解春天到了柳樹的變化。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生詞。
3.哪些生字是你的新朋友呢?大聲讀給大家聽。
4.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1)偏旁識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筆)
多媒體課件輔助:雷,澡(打雷下雨,洗澡用水)
熟字加偏旁:醒,軟(酉+星=醒車+欠=軟)
(2)同桌互相讀生字,比比誰讀的準。教師強調(diào)“醒”是后鼻音,“澡”讀平舌音,“枝,樹,梢,!弊x翹舌音。
(3)小組比賽認讀生字(枝、梳、梢、耍、醒、雷、軟、澡)
(4)讀詞卡(教師領(lǐng)讀,學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
打雷雷雨樹枝樹梢
軟和梳洗玩耍蘇醒
三、細讀,理解課文
學第一節(jié)
(1)自由讀,你從什么地方知道柳樹醒了?用筆畫出來。
(2)同桌讀,想象春雷會跟柳樹說什么話呢?
(3)小組讀,交流柳樹醒了說明了什么?
(4)比賽讀,感受詞語描繪的景象。
學第二節(jié)
(1)輕聲讀,說一說誰給柳樹洗澡了?
(2)師范讀,學生小聲跟讀,想一想柳枝為什么軟了?
(3)看錄像春景圖,學生在活動情景中感受柳枝變得更美了。
(4)美美地讀一讀,在讀中感受春天的美。
四、背誦,感悟文意
(1)自由背(2)加動作背(3)配樂背(4)同桌互背
五、拓展,鞏固練習
1.出示下列生字,讓學生做找朋友的游戲。
說()()()話()()()
朋()()()友()()()
春()()()高()()()
2.說話訓練
用上“———”是柳樹的好朋友。(詞卡貼在黑板上)
3.畫一畫,春天萬物復(fù)蘇的景象。
六、觀察,正確書寫
1.學生觀察“說、話”兩個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師示范寫,邊寫邊提醒注意的筆畫,這兩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言字旁的“點”要寫的高一些,靠右一些,與橫折提的“折”對齊。
3.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4.展示評價。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爛漫、愛玩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上總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guān)的東西。傳統(tǒng)的教學把這些特征視為影響學習的特點加以約束,限制學生“動”,強制聽課。而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chǔ),智慧從動作開始。”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動”起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教師的任務(wù)則是設(shè)計富有情趣的、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情境中教學問題,組織他們參與活動、參與學習。
《柳樹醒了》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在教學這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jīng)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讓施教老師感覺心頭一陣喜悅。隨后在讓學生感悟課文大意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誰讓柳樹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接著我跟學生說: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風或春燕,你打算怎樣讓柳樹醒來?你喜歡扮演誰呢?請你先仔細讀一讀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讀完后再請你在老師發(fā)下來的紙上畫一畫。于是學生興趣十足地讀起課文來了。不一會兒學生便紛紛舉手要上臺表現(xiàn)自己了。表現(xiàn)時學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畫了幾棵嫩芽,問他原因時,他便說因為春雷喚醒了柳樹,柳樹剛剛醒來,所以才長出幾個嫩芽。多精彩的表現(xiàn)呀!尋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師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動起來了,課堂效果相當不錯。
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yīng)該盡可能讓學生有實踐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10
長期以來,我都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喚起他們學習的欲望,學習自然事半功倍。然而,《柳樹醒了》一課的課堂教學卻讓我對課堂的“激趣”環(huán)節(jié)有了新的認識。
一、激趣,應(yīng)通盤考慮
上課伊始,在黑板上畫簡筆畫的柳樹,然后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出柳樹后,我故作神秘地說:“不,你們還不認識它,如果你么能把這三張卡片貼在柳樹相應(yīng)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地認識它!比缓螅夷贸鋈龔埧ㄆ、柳梢、柳絮,教孩子們讀,然后讓孩子們將它們貼到柳樹的相應(yīng)位置上。接著,我又以“一字開花”的游戲引出“春”字帶頭的系列詞語——春雨、春風、春雷、春燕。讀的時候,孩子們興趣高漲。
回到文本,我讓孩子們?nèi)フ摇笆钦l叫醒了柳樹”,開始進行課堂內(nèi)容的具體教學。在教學時,我發(fā)現(xiàn)這幾個詞語掌握得不錯,但其他的生字卻很糟糕,有的幾乎不會讀。
同樣的生字教學時間,我重點教學了三個生字“枝、梢、雷”,卻忽略了其他的五個生字,以至于丟失了整片森林。
所以,激趣,應(yīng)先通盤考慮,在顧及整體知識的同時在進行趣味練習設(shè)計,讓“趣”成為有本之末。
二、激趣,應(yīng)避免噱頭
在《柳樹醒了》的生字教學中,我設(shè)計了很多個游戲,除了常規(guī)的開火車、小老師領(lǐng)讀以外,我還設(shè)計了“我讀重你讀輕”、“石頭剪子布”等游戲,課堂很熱鬧,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高。
其中,在教學“!弊謺r,我是這樣設(shè)計的':
請兩名同學上講臺玩“剪刀石頭布”,其他同學和著石頭剪子布的節(jié)奏念“!。
這樣設(shè)計的目的,一是幫助學生記憶“耍”,二是讓學生理解“耍”的意思,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實際的效果是:孩子們讀得熱好朝天,喉嚨震天響,看課件讀到這個字時依然有一半的同學茫然失措。
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們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兩個玩“石頭剪子布”的同學身上,沒有關(guān)注“耍”字本身,盡管學生們口念“!弊,但他們的心都在關(guān)注游戲的輸贏。如此身在曹營心在漢,游戲便成了浪費時間的噱頭。
而如此噱頭激趣在寶貴的課堂45分鐘里,要不得!
三、激趣,應(yīng)注重持久
我始終認為,長久的語文興趣不是靠一堂課、一次有意思的游戲、幾段精彩的動畫或是優(yōu)美的課件獲得的。教師在課堂的激趣中,也應(yīng)顧及到學生語文興趣培養(yǎng)的持久性。
持久的語文興趣是如何獲得的呢?
首先是文字的魅力。文字是有魔法的精靈,洗盡鉛華后,讓學生發(fā)現(xiàn)文字本身的魔力,感受到文字的美好,興趣方可持久。
其次是不斷的積累。語文學習猶如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經(jīng)歷,形成經(jīng)驗,自身的能力素養(yǎng)得到提升,品味也隨之提高。語文學習也一樣,當不斷積累的文字由量變轉(zhuǎn)為質(zhì)變,持久的語文興趣也就形成了。
無論是洗盡鉛華的文字還是語言文字的積累,都不是朝夕可至的,所以,激趣的目光,應(yīng)該放得更遠一些,從關(guān)注一堂課轉(zhuǎn)向關(guān)注學生長遠的語文學習。
或許,這樣的轉(zhuǎn)變,能改變我們的教學生涯,能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11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下面是我對《柳樹醒了》的教學反思:
理清課文內(nèi)容。這是一首兒歌,講述了在春雷、春雨、春風、春燕的作用下,柳樹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柳樹是在誰的幫助下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這為學習課文內(nèi)容做好了鋪墊。
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春雷轟隆隆,好像在跟小柳樹說話,他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有的說:“小柳樹,小柳樹,快醒來吧,春天已經(jīng)到了!庇械恼f:“小柳樹,快睜開眼睛看看,春天來到了!边@一說話訓練的設(shè)計即深入引導學生感悟春天到了,萬物在春雷的催促下發(fā)生著變化,又訓練學生依據(jù)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說合理的`話。這篇兒歌句式相似,用詞準確豐富生動,是訓練學生準確表達的好例子。學完課文后,在課堂拓展環(huán)節(jié)“春天來了還有什么醒著呢?”同學們根據(jù)課前的觀察,回答的非常踴躍。然后出示句式引導學生說話:×××××跟×××××說話了,說著說著,×××××。如:有的同學說:“春雨給小花洗澡了。洗著洗著,小花喲,紅了。”有的同學說:“春風給小草梳頭了。梳著梳著,小草啊,綠了!睆乃麄兊目谥校篮玫拇禾煲栽姷恼Z言源源流淌。
誦讀與背誦結(jié)合。課文優(yōu)美生動,篇幅短小,段式相似,于是我將讀誦和背誦結(jié)合起來,提高效率。先感情朗讀,引導注意用詞的豐富多樣,如“呀、喲、啊”等語氣詞的變化,然后看著板書,和老師一起背,最后激發(fā)比賽欲望,看誰背得又快又美。
這堂課我將教學環(huán)節(jié)刪繁就簡,整合提煉,縮短教學時間,突出重點,提高實效。當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孩子剛剛開學,還處于收心階段,注意力不夠集中,發(fā)言積極性不夠高,朗讀放不開,感情不到位。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課堂,參與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12
《柳樹醒了》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已散發(fā)出詩意,這是一首詩,又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柳樹醒了,春雷把她從沉睡中叫醒了。她睜開睡眼,春雨給她洗澡,春風給她梳頭,春燕跟她做游戲。柳樹醒了,她是那么柔軟,那么鮮嫩,那么活潑,那么嫵媚動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嗎?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的本質(zhì)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本課第一課時,我讓學生就文本充分地讀。然后我相機出示春風、春雷、春雨、春燕,等詞語,使學生不但認識了春天中的這幾個事物,而且還知道同一個詞還能有很多的朋友,于是在識字,讀文的同時還輕松地完成了課后練習題。其實有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我們要抓住每一個可以利用的契機,為自己的教學服務(wù),為學生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13
《柳樹醒了》是一首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兒童詩。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將柳樹、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都賦予了生命的活力。這些事物和孩子們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在本課一開始,我就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走進”春天,感受到春天美麗的景色,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情境。我引導學生用眼去欣賞,用耳去傾聽,用心去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整節(jié)課,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喜歡新鮮事物,喜歡游戲。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反復(fù)認讀生字,這些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游戲中不知不覺認識了本課的生字。
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復(fù)認讀,采用多種形式復(fù)現(xiàn)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我在課堂上采用了:帶拼音投影出生字詞認讀、不帶拼音,學生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打亂次序指名讀、比較形近字、做游戲、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引導學生讀詞語。最后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我還總結(jié)了識字的方法。我問:“你知道哪些識字的方法?”孩子們馬上說:“多讀字,多拼拼音!薄翱雌!薄岸嘧x書!薄@一問,展示了學生的課內(nèi)外識字方法,途徑。對這些學生又是極大的鼓勵,對其他的孩子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整個課堂中,我非常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如學生在讀書時,我表揚讀書姿勢正確的孩子,激勵孩子們像他一樣認真讀書。寫字的時候,我利用口令“背挺直,肩放平,腳踩地,坐端正!眮硖嵝押⒆拥淖恕_@些看似小的細節(jié),卻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 篇14
成功之舉:
本課主要是讓先學生進行了課下的預(yù)習,學生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生詞掌握的比較好。在識字教學方面我采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與以前認識的字形成聯(lián)想,從而達到識記字的效果。另外,我讓學生單獨讀字的基礎(chǔ)上給學生進行了補充詞語,讓學生在讀詞語的過程中進一步的加深對生字的認識。
敗筆之處:
本課中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是對于漢字的書寫,強調(diào)的.不夠。學生在書寫的時候出現(xiàn)了書寫出格的現(xiàn)象。我對于這節(jié)課的生字只是給學生進了一下漢字的結(jié)構(gòu)和書寫的順序,對于應(yīng)該占哪一格沒有進行說明,我高估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講解本篇課文的時候,多數(shù)學生對于春天的樣子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我在講春天的景物的樣子的時候,學生回答的不夠好。這也說明了我在制做課件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教學機智:
在講春雨給柳樹洗澡和春風給柳樹梳頭這個小節(ji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明白,為什么春雨能給柳樹洗澡和春風為什么會梳頭,我先讓學生自己思考。然后,我再舉下雨了,人們被淋濕了就像是洗了澡,同樣春雨淋在柳樹上也是在洗澡。對于春風為什么會梳頭?也是采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進行理解。同時再播放一下春天風吹柳樹的樣子給學生一個更加直觀的印象。
獨到的見解:
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如果沒有見過文中所描述的景物的話,對于課文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我認為最好是在講這課前讓學生先去到外面觀察一下,這樣可以給學生一個印象在講解的時候?qū)W生便于理解。也能感覺到本文描寫的景物的美好。
再教設(shè)計:
我會讓學生先到外面進行觀察,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同時進行擴展,除了,文中所說的春天的景物外還有哪些景物“醒了”它們又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來說話。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04-06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04-14
柳樹醒了說課稿07-20
柳樹醒了語文教案03-17
柳樹教學反思04-06
《柳樹姑娘》教學反思03-15
柳樹姑娘教學反思03-11
柳樹醒了語文教案15篇03-17
柳樹醒了語文教案(15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