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3-02-06 08:38:57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jié)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5篇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

  《千米的認識》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千米這一度量單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難點是將千米這一概念與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形成正確的認知觀。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一直在擔心,因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讓學生用手比劃,學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么辦呢?學生既不能用手比劃,也不能用眼睛來看?嘤谡也坏浇鉀Q的辦法,所以就一直拖著沒有上。最后征求高老師的意見,我決定在上這節(jié)課時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1、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

  我們的教學樓到校門口一個來回剛好100米的距離,我就讓每一個學生從教學樓走到校門口再走回來,體驗100米有多遠,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個100米那么遠。學生聽說要走路,高興的都舉起了小手,生怕老師把自己遺忘,當?shù)弥總人都要體驗時,有學生條件反射性的一躍而起,看到學生們笑容燦爛的面孔,我知道我這樣安排是正確的。學生只有對這件事真正的感興趣了,才會用心的去學習它。走路這個環(huán)節(jié)取得了成功,學生把自己走的步數(shù)記下,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從而建立起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用“搶做小老師”的游戲方式,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這節(jié)課在學生明白了“1千米=1000米”這個單位換算的基礎上進行鞏固練習,為了不讓學生機械地做題,我們?nèi)嘁黄饋碜觥皳屪鲂±蠋煛钡挠螒。(到黑板上做題的同學,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其他同學就可以主動來搶改。)一經(jīng)公布,下面立刻沸騰起來,每個人都想做小老師來給別人修改錯誤,被點到做題的學生也憋著一股勁,我就是不讓你們來改錯。這樣一來,課堂就很活躍,學生也在游戲中鞏固了“1千米=1000米”這個單位換算。

  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難點也基本克服了。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從作業(yè)情況來看,正確率也是可以的。但是,整節(jié)課各部分的銜接,內(nèi)容的過渡等等存在許多不足。在這方面我將會進一步的加強與提高。厘米的認識教學反思分米和毫米教學反思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2

  成功的地方:

  本節(jié)課所要接觸的千米,是學生生活中一個常用的長度單位,相比較前面所學的毫米來說千米在學生的生活中應該是經(jīng)常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比如在課前了解,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就了解了千米的認識,在路程很遠的時候用,有的學生說在高速公路上見到過等,應該說學生對于千米的認識比較早,更有利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當然相比較與其它幾個長度單位來說,離學生的“可視性”的體悟和自身感受的經(jīng)驗比較遠,再加上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單位,所以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學生不好去想象,也就意味著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這也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難點。所以本節(jié)課在學習時,首先利用學生手中的工具復習前面學過的幾個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后,帶領學生進入操場,因為學生知道操場一圈是400米,先讓學生走一圈感受400米的距離,然后讓學生走兩圈后,再加半圈即200米,進行感受1000米的距離,同時引出千米的感念,此時學生能馬上意會到比較遠的距離要用到千米,同時也能很快的使學生聯(lián)系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千米,比如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等,這樣較好的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學生很容易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學生對于千米的認識通過之間的親身體驗印象會更加深刻。然后再接著教學與米的關系,以及單位間的換算訓練就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足之處及對策:

  千米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在一段時間的練習中慢慢掌握,還需慢慢等待。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3

  本課學習是在認識公頃的基礎上學習的又一個土地面積單位。課前我先讓學生回憶幾個常見的面積單位以及其含義,板書1平方厘米=1厘米×1厘米,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平方米=1米×1米,1公頃=100米×100米。隨后,我再問學生:“有沒有比公頃還大的面積單位?”學生通過預習知道“平方千米”,也知道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10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

  當學生初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后,我又繼續(xù)引導學生進行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推導。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公頃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課堂中學生有點困惑,我提示學生:能不能利用上面算式1公頃=100米×1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進行變形?這時學生受啟發(fā),變形計算如下:1公頃=100米×1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又因為1公頃=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所以又得出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結(jié)論:1平方千米=100公頃,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經(jīng)歷推導的過程,體驗面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再把他們的體驗用語言描述出來。這節(jié)課上讓學生感知的比較多,從看例題的圖片,到自己說說對平方千米的認識,到揭示新知。但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還不夠多,只會拿學校、操場比較。練習中,學生對是選擇公頃還是平方千米拿不定主意。同時對于換算中,因為進率比較大,所以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問題也比較多。這節(jié)課上我還給學生復習了之前的面積單位,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記憶時出現(xiàn)了混亂,在后來講解、練習時我多次強調(diào),效果稍微好一點。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4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礎上學習的。但是“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它不象之前學習的那些長度單位一樣看得見、摸得著。建立“1千米的表象也比較困難,往往上課時只能照本宣科,讓學生知道1000米=1千米,然后就是一大串的練習。其實,正因為這部分知識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就成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而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就是老師要創(chuàng)設讓學生體驗的過程,引導體驗生成。如何把千米的認識真正建立在學生的經(jīng)歷和體驗基礎上呢?我主要分成了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時段來達成目標的。

  課前,我?guī)е鴮W生來到操場,首先告訴學生從哪里到哪里是100米,走一走需要幾步,看看需要幾分鐘,記下你走的情況。然后要求學生沿著學校操場跑道走4圈(一圈250米),讓學生記下走完后的感覺。

  課中,告訴學生昨天我們沿著操場跑道走了四圈,跑道一圈是250米,算一算你一共跑了多少米?學生列式250×4=1000米。告訴學生就是1千米。然后讓學生說說走完1千米的感受,初步體驗到1千米的長度。接著讓學生思考“如果跑道一圈是200米、400米,那么分別要走多少圈才是1千米。再讓學生回憶昨天出走100米的情況,讓學生思考幾個100米是1千米,根據(jù)昨天走100米所用的步子數(shù)和時間來推算走1千米需要幾步、花多長時間。這一系列的活動意在讓學生在課前走一走、量一量的基礎上,再通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等豐富的活動中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長度。為了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千米”的應用,我收集了一些有名的山峰、河流、公路及大橋的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

  課后,我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yè),讓學生到書本或網(wǎng)絡上去查找一些資料,如馬拉松長跑比賽的全程、轎車在高速公路上的時速、磁懸浮列車的時速、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的`千米數(shù)、世界上最長的三條河流的長度。通過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深入生活,感受到長度單位“千米“的廣泛使用。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長度觀念的時候,選用的是操場的跑道,由于跑道是環(huán)形的,學生最容易感受的是1圈,而 4個一圈的長度是1千米,還是不容易感受。能不能把跑道拉直?于是我想到了最好拿錄像機把學校門口到某處(選取學生都熟悉的建筑)之間大約1千米的路程拍攝下來,課堂上讓學生清楚地看到1千米的直線距離。這樣可能比繞跑道4圈感受更好。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5

  課前我先讓學生回憶幾個常見的面積單位以及其含義,板書1平方厘米=1厘米×1厘米,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平方米=1米×1米, 1公頃=100米×100米。隨后,我再問學生:“有沒有比公頃還大的面積單位?”學生通過預習知道“平方千米”,也知道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10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

  當學生初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后,我又繼續(xù)引導學生進行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推導。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公頃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課堂中學生有點困惑,我提示學生:能不能利用上面算式1公頃=100米×1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進行變形?這時學生受啟發(fā),變形計算如下:1公頃=100米×100米,1平方千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又因為1公頃=10000平方米,那么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所以又得出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結(jié)論:1平方千米=100公頃,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經(jīng)歷推導的過程,體驗面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再把他們的體驗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習活動中,學生愿意自己去經(jīng)歷、去實踐,這就是一種“體驗”。但是,課堂中盡管體驗過他們的推導過程,還相當一部分學生體會不到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究其原因?qū)W生的年齡小,另外像1000000這樣的數(shù)學生還沒有學到,根本不會讀,再者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單位太大了,學生想象不到它們的`大小。比如:我們的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大約多少個教室是1公頃?大約多少個教室是1平方千米?

  在練習中,學生對于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換算非;煜枰馊ブv和練。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6

  上《千米(公里)的認識》一課有感:今天這節(jié)課上得很開心,孩子們都不愿下課了。首先我讓孩子們回憶我們以前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同學們答得很快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然后我再讓他們用手勢表示這些長度,幾乎全部同學都能有手勢表示這些長度;再來一個搶答有關毫米、分米的換算練習,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

  這時候進入新課,讓孩子們認真仔細觀察第七頁的主題圖,在圖上了解了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1千米的長度對剛上三年級的孩子而言還是很陌生的,于是我就帶著孩子們到操場體驗一千米,課前我已經(jīng)向體育老師了解了我們學校操場一圈大約有200米。我就告訴他們操場一圈大約是200米,然后讓孩子們自己討論得出:一圈是200米,兩圈就是四百米,三圈…..五圈就是一千米。接著就讓孩子們根據(jù)自己體質(zhì)選擇跑步或者走行,體驗一下一千米有多長。

  然后讓孩子們觀察書上介紹的標準的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百米,思考1千米運動員要在運動場上跑幾圈呢?孩子很快算出(1圈是400米,2圈是800米,加上半圈200米就是1000米。)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板書:

  1千米(公里)=1000米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了解1千米和1000米之間的關系,并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整節(jié)課下來,大家都很輕松,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我的一點體會就是:把開心給孩子,你會更開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你會有意外的收獲!這就是幸福!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ǘ┻^程與方法: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1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愉悅心情。

  二、目標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gòu),在建構(gòu)中實踐,在實踐中內(nèi)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感受,圍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gòu)“千米”,應用“千米”。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

  3、會用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四、教學準備:課件,皮尺,課前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周的長度。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1、復習舊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教師板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僖恢︺U筆長18()。

 、谝幻1分硬幣厚約1()。

 、劢淌依锏恼n桌高8()。

 、芙淌业孛婕s長8()。

 、荼本┑近S山市的距離是1316()。

  2、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北京到黃山市的路程很遠,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簡單的回顧中引入新課,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探索新知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系統(tǒng)性。提出測量北京到黃山市的路程,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讓學生產(chǎn)生認知上的沖突,使學生感受到認識千米的必要性。

 。ǘ┞(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說一說: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jié)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

  2、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結(jié)合課前測量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周的長度,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shù)據(jù)。)

  課件出示:我們學校運動場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2)出示標準化跑道的圖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課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米,走()的長度正好1千米。

  3、實際感受1千米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此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在課前完成)

  (2)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15秒。

 。3)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課件出示指路標志、珠穆朗瑪峰主峰高度、汽車速度表等圖片,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lián)系生活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活教材,具有時效性,使數(shù)學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學生能感受其存在的價值。讓學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印象更深刻。

 。ㄈ⿲嶋H應用,鞏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頁練習六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設計意圖】綜合練習題讓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在解決問題中強化對千米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長度觀念。

 。ㄋ模┱n堂總結(jié),明確目標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ㄎ澹⿲嵺`應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

  在老師或家長的陪同下完成此題,不要流于形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一千米的`長度,建立一千米的長度概念。并通過觀察、推究等方法明確1000米=1千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并且通過教學內(nèi)容能夠喜歡體育,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積極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親身體驗1000米長度,建立1千米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建立聯(lián)系

  1、在之前的學習中,咱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能從小到大背出來嗎?并且用手表示每個小單位。

  教師板書: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我們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

  二、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

  1、同學們,觀看過體育盛事——奧運會嗎,在奧運會中有些什么比賽?學生思考回答。

  2、那么跑步比賽中有一些什么項目呢?學生列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

  3、跑步比賽中都是在規(guī)定的跑道內(nèi)完成,你們試跑過這些長度的鍛煉嗎?在跑步比賽中最長的運動是什么項目?——馬拉松(ppt展示)

  4、教師簡介馬拉松比賽。馬拉松為什么用千米作為單位,而千米是比米更大的單位,大多少呢?

  5、學生推想:1千米=1000米(因為1000g=1kg)通過孩子們已知的知識構(gòu)架能夠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切身體驗,感受長度

  1、聯(lián)系實際,提示咱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大約是200米,那么如果我們要跑1000米的話需要跑幾圈呢?

  2、估想:1000米是多少個100米,那么在操場上會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W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計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總結(jié)出正確的圈數(shù):200+200+200+200+200+200=1000(米)

  4、那么平時我們在操場上跑操正好是5圈,也就是1000米的真實長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感受,繼續(xù)探究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然后教師組織班上交流。

  2、那么我們再次來從小到大把咱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整理一遍。

  教師板書: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總結(jié):在計量比較遠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為單位。

  3、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們的操場上跑多少圈?學生思考后得出結(jié)論:200米一圈得15圈才能完成3000米。

  那么,3000米有多少個1000米呢?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jié)論:3個。

  4、算一算

  6000米=()千米  5千米=()米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  3500米=()千米+()米

  5、小結(jié):

  整理板書: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看書質(zhì)疑,鞏固練習

  1、看一看書,想一想還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2、我們一起把今天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下,看看今天我們班上誰最勤勞,回答的問題又多又正確,我們將給予獎勵哦!

  《千米的認識》是在學生掌握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它不象之前學習的那些長度單位一樣看得見、摸得著,能比劃。建立“1千米的表象也比較困難,往往上課時只能照本宣科,讓學生知道1000米=1千米,然后就是一大串的練習。其實,正因為這部分知識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就成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我經(jīng)過課前準備、課中實踐和課后鞏固三大步驟,較好地突破了這一難點。

  一、課前準備。

  在上千米的認識前一天,我專門抽下午自習的時間,帶著學生來到操場,用測繩和同學們一起測量了10米和100米,并讓學生分別走一走10米和100米,數(shù)一數(shù)要走多少步,大約要用多少時間?然后指出:10個100米就是1千米(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長),我們的操場一圈大約是100米,繞操場走上10圈大約就是1千米,讓學生明確: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在計量較遠路程的時候,通常要用到千米。

  二、課中實踐。

  讓學生回憶走100米的情況,讓學生思考幾個100米是1千米,根據(jù)昨天走100米所用的步子數(shù)和時間來推算走1千米需要多少步、花多長時間。這一系列的活動意在讓學生在課前走一走、量一量的基礎上,再通過估一估、算一算、說一說等豐富的活動中更充分、更深刻地理解1千米的長度。然后,為了更準確的體驗1千米有多遠,我?guī)ьI全班同學帶上測繩,從學校出發(fā)往丁家坑方向測出了1000米,和同學們一起走這1千米,再回來的時候,和同學們一起數(shù)步數(shù),看時間。通過這一實踐,學生總算是對1千米有了比較感性、準確的認識。

  三、課后鞏固。

  為了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千米”的應用,我收集了一些有名的山峰、河流、公路及大橋的長度資料和步行,騎自行車、小汽車,飛機,宇宙飛船1小時的速度(以千米為單位的),通過多媒體投影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長度單位“千米“的廣泛使用,并讓離家較遠的學生在下一次回家的時候,估算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通過這些活動,最終使學生建立了比較明晰的“千米”概念。突破了教學難點。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8

  今天學習《認識千米》,課前學生完成了一份任務單,主要是調(diào)查了解學生對長度單位的已有知識以及體驗100米有多長,為學習千米做好準備,這個準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的準備,一是教的準備,而教的準備是以學的準備為基礎。

  課堂上反饋任務單,對于了解長度單位的已有知識來說,學生能夠通過課前調(diào)查知道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比如像兆米、微米、納米等單位;對于體驗100米有多長的任務,有學生說,一步是0.5米,走200步就是100米,也有學生說,走2分鐘就是100米。有了這些課前體驗與感悟,教的過程就有了可靠的階梯,順著走200步是100米,走20xx步就是1000米,而走20分鐘大概就是1000米,后者的'認識與感悟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是間接的經(jīng)驗,也是保證推理正確的心理因素。

  我相信,很多人都認識到,對于1千米到底有多長的問題不是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就行的,而需要讓1千米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與建立基本上穩(wěn)定的表象,表象是豐富的,但是1千米不是600米,也不是3千米,因而豐富的背后也有相應的穩(wěn)定性,這個穩(wěn)定性需要從多種角度和方式展開體驗的過程,累積理性的認識。很顯然,課堂的時間與空間都不足以讓每一個孩子完成體驗、累積與建構(gòu)1千米到底有多長的表象,因此需要拓展學習的時空,這時候任務單的完成就顯得那樣重要了。

  日常教學中,每一個問題我們都強調(diào)學生認真思考再回答,其實很多時候就抹去了學生的數(shù)學直覺,雖然得到了嚴謹而精致的答案,但失去的可能就是一種對數(shù)學的敏感,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數(shù)學直覺中隱藏著思維的秘密。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9

  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這個片斷中可以作出一些教學反思。

  1、課堂教學中的“放”與“收”的關系如何處理?

  目前,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放得很開”,目的是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然而,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放得很開,收得匆匆;時間難控,拖堂屢屢;看似熱鬧,效果平平。這位教師讓學生猜想1千米有多長,這個環(huán)節(jié)應該是放得很開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充分領會、認識1千米究竟有多長,因此,教師應該在這里著力引導學生從“亂猜”過渡到“有具體長度的可比事物”上來,如:學校操場的跑道長200米,1千米是在跑道上跑5圈的長度。校園的長度大約是120米,1千米是校園長度的8倍多一點。學生家里的承包田長度大約是80米,1千米是承包田長度的12倍多。等第。條件許可,還可以帶學生實地去“體念”一下。可惜的是,教師在這里“匆匆而收”,學生在這里沒有真正感受到“計量較長長度時應使用‘千米’”,以下還影響到“進率的認識”,因此,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出現(xiàn)了“哈爾濱——北京——昆明”的路程計算中使用“米”的錯誤,并且不是個別學生。

  2、教學方案設計和教學方案實施的關系如何處理?

  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常常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案設計得相當理想,但在實施過程中常常事與愿違,設計中的`“活”演變成授課時的“死”,甚至導致課堂教學的失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兩點值得我們思考:一是備課時考慮不全,沒有充分估計到課堂教學時師生交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種種情況;二是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偏弱,即“教育機智”欠缺。如這位教師在一學生對嘗試題的說理過程中,由于學生沒有按教師設計的要求回答(教師要求學生回答嘗試題1,學生卻回答嘗試題2,可能是教師交代不明,也可能是學生領會不清),教師急急打斷學生回答,強制學生回答嘗試題1,不能不說是課堂教學的“敗筆”。如果教師不存在上述兩點“思考”中的問題,那么他就會順著學生的思路,允許學生任選一題說理,把課上“活”。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0

  關于千米的認識,是建立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厘米、米、分米和毫米的基礎上的,而千米對小學生還是一個比較抽象的長度單位。他們可以用手勢表示出千米以外的幾個長度單位,但千米只能靠感知、體會。教學中只能告訴他們千米用于比較長的路程,如武漢到北京的距離等等。

  在學習《了解千米》之前,利用體育課之便,我讓學生首先感知100米的路程有多少步,在估計要幾分鐘,然后又讓他們繞學校操場跑一圈,回來告訴他們一圈是200米,幾圈是一千米?然后,讓學生走一千米的路程,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感受。

  1千米=1000米,這是一個規(guī)定了的知識,只要通過自學或講授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并記住就行了。學生通過課前的鋪墊,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因此能很快得出1千米=1000米的結(jié)論。但老師僅停留于此,沒有想到學生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的知識構(gòu)建和記憶,如果問學生,你怎么知道1千米=1000米?你怎么記住1千米=1000米?你發(fā)現(xiàn)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有什么特點?這種深層次的追問,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多方位的對知識的把握和構(gòu)建。

  課前讓學生走一走1千米,記一記走1千米所用的時間,數(shù)一數(shù)1千米共要走多少步,走完1千米累不累等生活經(jīng)驗的綜合,學生能基本判斷生活中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梢哉f這個課前體驗為本節(jié)課奠定了基礎。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1

  看著眼前的這份教案,很容易發(fā)現(xiàn)它與其他教案的不同,因為修改的痕跡特別多,也寫得特別詳細。的確,當知道有人來聽課時,準備得會更充分。這種無形的壓力,會迫使自己對課做深入的思考。

  《認識千米》這一課的知識目標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單位換算和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對學生而言并不困難,而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這也是我在備課時重點要考慮的問題。

  在課前,我了解到學校最里圈的跑道正好是100米,所以帶著學生在操場上走一圈,對100米的長度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為學生認識1千米作一個鋪墊。為了知道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是1千米,我利用數(shù)步子和計時間兩種方法實際走一走,從中我也體會一下1千米的長度究竟有多長。此外,我在電子地圖上找到學校周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了解它們與學校之間的距離。(說明:在試上時,有孩子猜測學校到某一地方是1千米,由于我也不知道有多遠,不好判斷。后來有老師提醒我,可以在電子地圖上量距離,這讓我豁然開朗。)

  上課的流程分為四個部分:

  一、復習導入。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二、初步感知1千米。在交流和觀察有關“千米”的圖片時,讓學生體會在計量路程或鐵路、公路、河流等比較長的長度時,通常用千米作單位;

  三、認識1千米。先了解100米有多長,再了解1千米有多長,并知道估計1千米長度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以書上的練習為主,補充了一些判斷題。

  最后介紹了一些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整節(jié)課上得還算順暢,只是最后有關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沒有來得急介紹。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2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gòu)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jīng)驗,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教材通過情境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圖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題?紤]到學生對學校比較熟悉,所以我告訴學生我們在開運動會時,50米的迎面接力,一個來回是100米,需要跑10個來回。然后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通過猜一猜、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長,教學反思《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然后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大約相隔1千米?對于1千米和1米之間的進率,學生通過自己看書能說出來,就直接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通過討論、匯報,使學生了解:測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測量,還可以步測、看摩托車上的里程數(shù)等等。體育館的環(huán)形跑道長400米,跑幾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過實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相互轉(zhuǎn)化,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使學生明白:計量路程等的長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長度單位,從而比較自然地引入“千米”。

  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是比較積極的,參與面也是比較廣泛的;就瓿闪私虒W任務。學生也覺得比以往有趣多了。但是,由于條件有限,沒有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只是讓學生在課后,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算出100米所需的時間大約是幾分鐘。然后算一算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約需要幾分鐘,這樣學生在做一些連線題時就不會出笑話了。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3

  上午,縣校長培訓班在學;顒樱狭艘还(jié)研究課“千米的認識”。自我感覺,總體來說還是達到了自己預想的效果,但是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幾點想法,暫且記下:

  1、不可低估孩子。在預習單中,設計了提問的環(huán)節(jié),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希望提高學生預習時思考的深度。從兩次上課來看,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多還是很有價值的`。比如,千米和噸有什么區(qū)別?有沒有比千米更大的長度單位了?1公里等于多少里?說明我們的學生是帶著思考在學習的。孩子的知識面也不可小看,兩個班都有學生知道比米更大的單位是納米,追問怎么知道的,回答是看《新聞袋袋褲》知道的。還有學生知道世界上最高的樓是800多米。這些都是備課時沒有考慮到的。而且,對其他孩子來說,這些知識由同學口中講出來,比老師講給他聽,留下的影響更深。所以,備教材,更要備學生。

  2、充分建立學生的表象。今天兩個閉眼想象的效果挺好,在很安靜的氛圍中,隨著老師的口令,走了1千米的路程、疊了1千米的大樓,又通過隨后的一組圖片加以強化,應該說孩子的體驗是充分的,表象的建立是成功的。

  3、從學生看課堂。一節(jié)課的主要衡量標準要看學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其次是學生參與的質(zhì)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態(tài)度是否積極認真、情感是否投入。今天的課堂上,應該說后一點是做到了,孩子們的發(fā)言基本很完整,很自信。更讓我高興的是,這種語言的完整性表達已經(jīng)不是停留在淺層面了。

  4、心中有學生,眼里有小組。課堂教學中真正能做到這兩點,我想,離“以學定教,先生后師”的目標就更近了一步;蛟S“尋根課堂”的“根”也就在此吧。

  一點感慨:

  高效課堂,形式在課堂,功夫在課外。無論是導學單、預習單,還是學生座位的改變,都是形式上的改變,關鍵在于教學觀念的改變。沒有這個本質(zhì),任何教學改革都是一句空話。但是,對普通教師來說,真正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啊。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4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成功之處在于以下幾點:

  1.復習舊知,引入新知的內(nèi)容設計起到溫故知新、承前啟后的作用。

  《認識平方千米》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和常見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以及掌握了它們之間的進率并且會進行單位間的換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為此復習題:口答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和求邊長為1厘米、1分米、1米、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讓學生發(fā)現(xiàn)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邊長分別為1厘米、1分米、1米,為接下來的“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或“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邊長是1千米(1000米)”的新知的學習搭建了一個階梯,使知識能夠順利遷移和過渡。

  2.過渡自然。

  如:欣賞美麗的風景圖,找找新的面積單位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看著優(yōu)美的大自然,感受著九寨溝、杭州西湖的美麗,三峽水庫的遼闊,體會著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的同時,發(fā)現(xiàn)新的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進而探究平方千米這個大的土地面積。知識雖新、雖陌生,可伴隨者優(yōu)美的音樂和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的感官享受中出現(xiàn),一切卻變得那么的自然與深刻。

  3.感受“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設計,教學素材就在學生的身邊,具有情感化和生活化。

  “1平方千米”比較大、比較抽象,要感受它的實際大小并不容易。通過地圖、衛(wèi)星導航圖去舉例、分析校園附近的路段及大家熟悉的建筑物之間的距離,從而想像由這些路線所圍起來的圖形的面積。這里教學手段鮮活、具有科學性,吸引了學生的目光,激發(fā)了他們探討的興趣。

  教學中不管從時間的長短去感受面積的大小,還是閉上眼睛去想像,還是到最后的以大家熟悉的中山體育場為參照,想像它的4倍的大小,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能深刻認識1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同時這一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反映出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從而營造出生動活潑且富有意義的課堂氛圍。

  4.利用本節(jié)所學的知識去比較、感受一下世界國家領土排名前三位和領土最小的國家的面積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再現(xiàn)新知識的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面,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需改進的地方:

  由于是借班上課,不了解學生的基礎,也沒考慮到平方米與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比較大,要轉(zhuǎn)換它們的大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導致在做單位的轉(zhuǎn)換這一練習時用時較長,部分學生感到吃力。為此以后上此課時,復習中該增加:一個數(shù)擴大或縮小整十、整百、整千等等倍時,小數(shù)點該如何移動這類題。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5

  課后,聽課教師對我的課進行評析,讓我對這節(jié)課和自己教學本身有了更深入地認識和反思,總結(jié)如下:

  1、要適時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出示有關“千米”的圖片時,要指導孩子去觀察圖中關鍵的信息。因為一幅圖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較多的,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適當?shù)奶崾,可以讓孩子迅速找到有用的信息并進行分析。

  2、學會引領學生的思維。在讓學生猜測從學校門口出發(fā)走到哪里是1千米時,有孩子說從校門口到南京圖書館大約是1千米(實際上只有400米左右)。當時,我否定了他的猜測,再請別的孩子猜。后來幾個孩子都沒猜出來,最后由我揭曉了答案。其實,當?shù)谝粋孩子猜完之后,可以接著他的話,繼續(xù)問:“到南京圖書館大約是400米,還要往前走600米,那會到哪兒?”這樣一說,會給后面猜測的同學提供了一些線索,更容易猜出來了。并且,這樣問,更能激發(fā)他們?nèi)ニ伎,他們的體會也會更深刻。

  3、盡可能增加體驗的過程。在介紹估計1千米的方法時,由于孩子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所以對兩千步有多長沒有概念?梢栽谡n上請一個孩子實際跨一步,估計有多長,再實際量一量。然后再讓他走10步,看看有多長。經(jīng)過這些活動,再去想象20xx步有多長可能會好一些。

  4、多給孩子一些說的機會。當孩子說得不夠好時,我總是急于幫他補充,或者干脆自己示范,其實可以再請其他孩子補充的。當補充得差不多了或出現(xiàn)困難時,再講也不遲。總結(jié)之后,再請一些孩子說一說,從而滿足不同認知水平的孩子的認知需要。

  5、加強對孩子的激勵。在整節(jié)課中,對孩子的激勵還嫌少。還要多鼓勵孩子,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整節(jié)課上完,感覺自己教的痕跡比較重,因為在上課得時候,腦子里會總想著教案,希望孩子能按著自己設計得思路走下去,覺得這樣上得會比較塌實。如果按著學生的思路走下去,很怕自己會收不回來,或者出現(xiàn)無法應付的情況。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學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在這方面會做得好一些吧。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01-24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8篇04-16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2篇01-24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認識千米教學反思02-04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2-16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04-16

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