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讀后感(精選1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心》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心》讀后感 篇1
我讀《文心雕龍》時被里面的句子被吸引了:“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存著,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道之文也……”
剛讀幾句,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這是多么大氣的文筆,多么宏偉的.站位!拔摹,自古以來就被人們重視,它的產生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一產生,它就產生了;天地多久,它就會有多久。仰望蒼穹,有日月交相輝映,天空就是紙張,日月就是最美好的文字,流淌出圣潔,照耀千古;俯瞰大地,有山川競相爭秀,大地就是紙張,山川就是最美好的文字,勾畫出錦繡,美麗萬載。讀著讀著,心胸都變得闊大了,思想都變得遼闊了。讀這樣的文章,才會讓人有寫文章的沖動。
《文心雕龍》是一部好書,不僅對為文,對做人,對思想都是大有利處的,值得一讀。
《文心》讀后感 篇2
兩位老先生雖然沒有教過我,但是我感激他們留下這么好的作品,指導著幾十年后像我這樣的后生的生活。欣慰的`是,這部作品將來還有可能指導更多后代的人走過迷茫。有時候我們的天空被烏云遮住了,這些經典的作品就是黑暗中的微微亮光,使我們總不至于徹底失望。
另外,關于這部作品,朱自清先生還寫了篇序。從這篇序文中,我明白了自己的當前狀態(tài)。
這種狀態(tài)叫茍且。
朱自清先生說:總想創(chuàng)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沒有忍耐而求近功,實在是茍且的心理。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今天我告訴自己,一件件去做,一件做成了再去做另一件。去真正經歷一下做成一件事要經歷的時間和步驟,去鍛煉一下耐性。
《文心》讀后感 篇3
剛拿到這本書時,有點驚訝于它的行文結構竟然是小說形式的,通過一個個小場景中人物的思考或者對話,向讀者闡發(fā)一條條關于寫作的經驗。如此讀下來,二老的筆風給我的感受是既細膩又莊重。
細膩在于,每一章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時注重其思考和成長的過程,而不只是為了說教去直白灌輸;莊重在于,對于寫作涉及的每一個要素主題都有著詳盡的闡述和清晰的舉例,每一處都透露著老一輩教育家嚴謹的治學姿態(tài)。
我本來以為這本書會講很多寫作的奇技淫巧,但是讀完后才發(fā)現,二老其實通篇一直在表達這樣的態(tài)度:寫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注入,文字只是表達工具,切忌華而不實,雕琢表面形式。這也給自己敲了一個警鐘。
寫作很普通,沒有什么高大上的,同吃飯、睡覺一樣,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項目,也可以說就是生活本身;但同時寫作也很重要,同吃飯、睡覺一樣,離開了就會覺得渾身難受,似乎缺少了某種類似靈魂一樣重要的東西。所以說,藝術是源于生活的。
那么作文情感如何獲得與豐富?只能靠多讀書多體驗多思考。你所讀過的書就是在收集燃料,你當下的體驗就是在制造氧氣,你腦海中的思辨就是在摩擦火花,這一刻就能夠燃起熊熊大火,也許一部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此誕生!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這一切都是屬于你的。忠于自己,而不要囿于模板范式,失去了原則的作文必然食之無味。所以說,藝術更是高于生活的。
當然了,寫作的基本功也是極其重要的`,是需要持續(xù)練習的。樂華的父親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訓練方法,那就是將自己隨時的想法用小品文的形式記錄下來,加以整理以供日后查閱與參考,這就是鮮活的作文素材。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這個恰好的背后,別人看不到的卻是日日夜夜的積累。
再重申一遍,不要忘記了,寫作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其它任何學科也是這樣的。所有學科的學習都是為了整個生活的改進,你要做的,是將所有學科與你的生活融為一體,你覺得呢?
《文心》讀后感 篇4
《文心》一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書,一艘載著國文知識向現代行駛的小船;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沉到了時代的底部,卻總是會浮出水面,永不被埋沒。
《文心》之中的精華,是教育。朱自清說過,“它不單是中學教師的書,還是學生的書!
有人說,這是一本教人作文遣詞的書。這種說法并不貼切。它有線索,有時間,有故事,它是一部真真切切的時代小說,有著寫法、讀法、作法的輪流交織,既有發(fā)人深省的國文教學問題,也有令人學習的人物可貴的品質,將道理鑲嵌在現實情境中,踩合了時代的精粹。
《文心》中的許多道理,到現在還適用!皩Υ枷肱c學術與時代、思想的關聯時,有人視作珍寶,有人視為骸骨,但學習的.應是自己的,獲得深入的探究成果才可視為真的‘自己的’東西!蓖跹鲋壬脑捒偸歉删殹⒂辛、生動,有著自己的時代性。
同時,我們也應該借鑒樂華的朋友——大文。他與同學們總是好學上進,踴躍積極;志清、錦華等人物的形象也躍然紙上,生動,活潑。有一個地方挺有意思,慧修勸說他的爸爸接受“新體詩”。開始,爸爸認為“唯有這新體詩不是詩”,“只是幾句話語拼湊起來的韻腳不工整的東西罷了!比欢c女兒談了一次新詩體后,竟使他破格接納了新體詩。這其實是一種時代性的交流與體會,讓他沉吟著想:有點意思。想今天,學生如以往般努力,可是按部就班地照葫蘆畫瓢,老師邊寫他邊記,連質疑一下也不敢。抒發(fā)的感情又遭到了“標準答案”的抨擊。夏、葉二老約摸是想表達這個吧。這是語文的魅力中另外的缺點。
我們隔著八十多年的門縫,透過《文心》窺探到時代的感慨。主人公——樂華與大文兩個人,也走了兩條不同的路。樂華的父親,周枚叔先生曾是語文教師,卻因教育體制的種種漏洞失業(yè),致使樂華曲廠里當工人。然而,樂華卻保持一顆國文的學習之心,晚上的燈光下,他幫同學看作文。
這本書的時代是有局限的——可是,這更讓我們讀懂了歷史,讀出了那顆“文心”——對文學探索永遠不停止的心。
《文心》讀后感 篇5
《文心》是夏丏尊先生和葉圣陶先生共同創(chuàng)作的、為提高當時中學生國文水平的經典作品。作品雖是民國時期創(chuàng)作,但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不會過時,什么時候讀起來都大有裨益。
說起夏丏尊先生,我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葉圣陶先生,《爬山虎的腳》就不自覺地在腦海里蹦了出來。經年累月,文章內容已不再清晰,但是高中時候我們學校有座小樓,樓里面陳列著學校歷史,外墻上就鋪滿了爬山虎。所以一提起葉圣陶先生,腦海里首先被關聯上的是小樓爬滿爬山虎的畫面。
兩位老先生都做過多年的中學教師,因此作品讀起來處處能體現出老師對于學生的那種獨特的關切之情。書的內容也是圍繞中學生的日常生活的,使學生讀起來倍感親切。即使是離開學校多年的我,也不禁回想起中學時代的'一些趣事兒來。
本書布置了中學生在校園里的多個小場景,通過在不同場景里的討論,將各種文學知識娓娓道來。讀起來,我既感嘆于書中各位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又欣喜于各科老師對于學生觀點的補充。感嘆是因為如今我已畢業(yè)多年,但思考分析能力似乎還是不足,無法切實服務于我的生活;欣喜是因為老師的話語如此簡單易懂又切中要害,讀起來有恍然大悟之感。
《文心》讀后感 篇6
今天中小學正式開學,聽說有好多小朋友把作文留到了最后,昨天晚上才完成,新的學期開始了,嬌艷明媚的春季又開始了,作文又要寫起來了,繼續(xù)學習走起,反思感悟走起。
今天我們學校也開學,教務處組織老師們進行教學培訓,老師說,面向信息化的時代,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改變,理論和實踐要相結合,理論也要一改以往全、大、深的方式,對于基礎尚薄弱,自我學習要求也不高的初中生來說,尤其值得借鑒,理論應以短小精悍、易于理解和掌握來達到高效,特別是寫作這種“打腦殼”的事,更應該這樣引導孩子,盲目買很多的作文參考書不如好好讀好一本,學深悟透。
《文心》每個篇目不長,容易讀完,每個篇目一個寫作主題指導,值得讀后深思!坝∠蟆逼饕獙懹斡浀膶懛ā姓劦剑骸坝斡洷緛碛袃煞N寫法。把走過哪里,到達哪里,看見什么,聽見什么,平平板板地記下來,這是一法。依了自己的感覺,把接觸到的景物從筆端表現出來,猶如用畫筆作一幅畫一般,這又是一法。前一法是通常的‘記敘’,后一法便叫做‘印象的描寫’”。
讀到此處,結合一直以來對女兒作文的關注,從小學到初中作文需得邁過的坎不正好了,除了能用好“記敘”的寫法,也能用好“印象的描寫”嗎?“描寫”對比“記敘”具有更強的感染力,這就是老師通常說說的文章思想的深度,對初中生作文深度的要求造成了為什么作文扣分比較多的原因。
描寫該怎樣去習得?通過背誦經典名著的語句嗎?那得話分兩頭,文筆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背誦,可以增加自己寫作的語言優(yōu)美性,但如果單單希望通過背誦這些語句去提升自己的描寫能力,肯定是不夠的。能夠自如甚至達到有深度的描寫,第一是需要有敏銳的視角,能觀察到身邊能激發(fā)我們感受和情緒的點,比如,春天的詩詞最多,那是因為春天有豐富的激發(fā)詩人感受的事物。第二是需要有豐富而充沛的感情,一顆柔軟而敏感的心,大自然的教育必不可少,“玩物”的.興趣不能一味打擊,特別是讀書還要有更豐富的方式,文字的優(yōu)美不僅在于神韻,更潛藏在它背后的形象、思想等更可以提供給讀者的更廣闊的空間,因此除了讀、背,更多的是要理解。第三是需要有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能力,這點不容易,關于這點,我總覺得兩個人比一個人強,團隊比個人強,一定要多和別人交流,嘗試打開新的門,才會看到新的世界。
《文心》讀后感 篇7
朱自清先生在本書的序言中寫到:“本書寫了三分之二的時候,丏尊、圣陶做了兒女親家。他們倆決定將本書送給孩子們做禮物”。這讓我毫不猶豫買下了這本書,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共同的殷切勉勵用文字記錄下來,留給孩子,這不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份答案、一份期許。是智慧的父輩對孩子們即將面對的未來的回答,讓我不禁想起古時候能決勝千里的軍師的錦囊,讓我充滿了好奇!
細讀序言,知道這錦囊原是可以惠及中學生家長的。夏丏尊、葉圣陶兩位先生用自己豐富的國學知識和多年的優(yōu)秀從教經驗,用一個個故事詮釋和解答國學知識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困惑,尤其深刻而精妙地梳理了初中生應該怎么讀?怎么作?對我來說,正好實用!《文心》雖初版于1934年,其中的故事以當時的.社會情況為背景,但兩位先生在書中討論的語文教學上的問題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現實意義。我初略翻看了一下,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通過玫叔的循循善誘,樂華和大文慢慢解開了心中對初中國文學習難度大幅提升的困擾,仿佛在迷茫中摸索到了進入國文學習世界的入口。
對于我們今天的初中生來說,這不也是首當其沖的問題嗎?很多孩子因為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現實意義無法提高學習熱情,因為找不到學習的竅門和方法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一份溫暖的禮物,一個精彩的錦囊,給了我閱讀的興趣和探索的企圖。不希望對孩子的指導僅僅停留在“口號式”的鼓動上,希望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能讓自己對學習語文的根本和要義有更深刻的感悟,畢竟,細細想來,也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慚愧!
《文心》讀后感 篇8
《文心》由夏丏尊、葉圣陶兩位老先生所著,這是一本專門談論“讀”和“寫”的書。讀書和寫作大概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文心》中提出的“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卻是大多數人忽視的。通過《文心》這部著作,我能夠學習很多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知識。
1、了解部分文字的意義和用法
本書作者之一夏丏尊先生,其名字中的丏做“遮蔽”解釋;又比如文中出現了“就近取譬”這個詞,可以解釋為:列舉身邊的例子;又比如文中出現了“奇崛”這一詞,本意形容草木奇特挺拔,用在文章里便是夸贊文字新奇剛健的意思。而我們閱讀其他書籍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我們平時比較少見的詞語,我們可以將這些詞語記錄下來而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這同時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途徑之一,運用更加準確而少見的詞語,這需要我們教師督促學生積極地做讀書筆記。
2、知與情與意
在《知與情與意》這一節(jié)當中,作者借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之口道出了文章的三種分別,即“知的文、情的文與意的文”。所謂“知的文”指的是平時教授我們知識與技能的文章,比如我們學習接觸的教科書、優(yōu)秀文章;“情的文”與“意的文”是指引起讀者情感共鳴,寄予作者意愿的文章,比如馬丁路德金那篇人皆盡知的演講稿《我有一個夢想》。
在我們寫文章時,應當注意情意與知識是彼此關聯的,情意若不經知識的駕馭,就會變成盲目的東西。這讓想起過去幾年暢銷的“心靈雞湯文”,“雞湯文”打著“讓心靈茁壯成長”的旗號,販賣給普通大眾“安貧樂道”、“努力一定會成功”之類的廉價價值觀。而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生不能全篇都停留在情感的抒發(fā),要指導學生將情感與事實進行聯系,做到情感有所出,而不是浮夸地抒發(fā)。
3、讀書原則及寫作態(tài)度
全書第五章有一句話這么說:“課外讀書,原是好事。但亂讀是不但無益而且有害的……故讀書非力求經濟不可”。我們讀書不能盲目,得了解自己興趣和需求,分清楚這一階段閱讀剛需,預估讀某本書給自己帶來的`認知改變,并平衡好讀書與生活的關系。這是我們讀書之前必做的功課,是挑選書籍、節(jié)約時間效率的首要之事。因此,我們需要對學生根據“中學生必讀書目”進行督促,同時積極地做好讀書筆記。
書中還表達了另外一個觀點:“作文”并非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作文”是生活中的點綴。我們寫作,原本就是為了記錄生活,是為了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是為了消解心中的愁苦。寫作應當同吃飯、說話那樣,是生活中缺少不了的事情。優(yōu)秀的作文來自于生活,這樣情感的抒發(fā)不是盲目的,這一點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文心》讀后感 篇9
洗漱完畢安靜地讀一會書,不知不覺竟陶醉其中!段男摹窞橄膩D尊和葉圣陶所做,一本講述國文寫作的書,原以為又是空洞無用理論,越看越發(fā)覺它的趣味了。
印象中作文是一種呆板的東西,為了拿高分,人們?yōu)樗O定了各種條條框框。但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不一樣的理解,醍醐灌頂一般,又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它說“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同吃飯,說話一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而不是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
從前上學的時候,每次寫作文都是一個令人苦惱的事情,以為作文就是完全靠想象無中生有的文字表述。我們通常把它當成一個定期任務,不得已而為之,也許是年齡小,觀察不仔細,也許是閱歷太少,不理解生活中的諸多事情?傊畬π『⒆觼碚f,很難就對了。
如今才明白,作文不過是將看到的事情,心里的感受表達出來罷了。這樣一想似乎寫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啦,哈哈。
最后一點感觸是,終于理解了老師曾說的文章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這句話的意思。詞語,句子包裝的無論多華麗,都是空洞無用的,對別人來說沒什么感染力。只有將真實的感受,比如怎樣美麗,怎樣歡喜,怎樣悲傷描寫出來,才有真實的感受。
《文心》讀后感 篇10
初讀20世紀國學大師顧隨的著作《中國古典文心》,就被他的才情和文筆而深深折服。這部著作總是能夠將學問與人生哲理融為一體,使得讀的人能夠在為人處世和修身養(yǎng)性方面得到很大的啟示。
顧隨大師在《中國古典文心》中對《論語》中的觀點不斷地進行提煉,認為我們在生活中要不斷踐行“身體力行,知行合一!边@告誡我們做人的時候一定要信守承諾,言行合一,絕不可表面說一套,背后做一套。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提點我們,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要懂得反思自己的不足,積極向上和不斷進取。
“人處世是隨波逐流,還是逆流而上,還是中流砥柱?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焙芏嗳瞬⒉幻靼咨詈凸ぷ鞯囊饬x,常常覺得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價值觀有諸多沖突之處,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圓滑世故。而顧隨大師在書中的一席話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終日忙碌的意義。在日益加快的生活節(jié)奏中,通過閱讀《中國古典文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變慢一些,也可以看作迷茫無助時的一絲清風。
“在求經驗時必須要親自參加,而在書案前寫作時也要及時撤出來,所以要隔離。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边@一席話恰好和當下年輕人在基層工作的情況聯系在一起。很多年輕人在下基層工作之初都有喊苦喊累的情況,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斷地逃避挫折。而如果想要獲得進步就一定要在實踐中、在犯錯中不斷地獲取經驗,從而獲得成長。
“事之起始也許困難,而必要以毅力和練習達到‘可樂’的地步,說到深處是要‘好之’和‘樂之’”。但凡成功之人,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有著樂觀的'心態(tài)。那些能夠在工作中做出好成績的人,正因為他們能夠在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難中品味到其中的樂趣。好是一時的,樂是永久的。在生活中,樂觀的心態(tài)是一個人能夠“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利”的利器。
歷史的腳步從來不會停止,文字以涓涓溪流記錄下過往的點點滴滴。顧隨大師在《中國古典文心》中旁征博引,所道出的人生哲理即便時光變換,卻依然歷久彌新。
《文心》讀后感 篇11
《小小的書柜》這個章節(jié)是講怎樣給孩子選書的,書里為孩子挑的書籍對于現在的孩子顯得過時了,今天就來梳理一下自己對于“為孩子選書”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信息量爆炸的時代為孩子挑書仿佛成了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對于挑書這事我到認為不必那么煩惱,現在的圖書出版業(yè)已經比較發(fā)達,城市里的書店也各具特色,基本每一個大型的商業(yè)綜合體都能找到像樣的書店。無論站在任何一個書店的童書專區(qū),選上一本適合孩子又讓孩子喜歡的童書是非常容易的,現在的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喜歡閱讀。
讓我們對挑書產生煩惱情緒的是父母內心對“閱讀”構建起的利益追求,我們希望孩子們今天買書,就要迅速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就能答對更多的閱讀題,就能寫出50分以上的`優(yōu)秀作文。平心而論,這事兒擱我們自己身上也困難有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話放在父母對孩子閱讀的希望上尤其合適。
為孩子選書不難,難的是“能否參與”,更重要的是“能否堅持參與”孩子的閱讀?僅僅是“共讀一本書”沒有意義,關鍵在于讀完之后的交流分享,在討論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如果父母也能動筆寫一寫,在共同練筆中分享見解的靈光。保持心態(tài)平和,堅持慢讀精分享,厚積薄發(fā),著眼未來。
對于現在的初中生來說,學校教育已經過快過寬過廣,我反而覺得家庭應該擔負起“減速”的任務,落實好細節(jié)教育的職責。
【《文心》讀后感】相關文章:
《文心》讀后感09-27
《文心》讀后感07-26
《文心》讀后感(精選25篇)04-14
《文》讀后感04-03
文簡愛讀后感06-26
《從文自傳》讀后感02-06
增廣賢文讀后感07-07
《增廣賢文》讀后感09-02
文言文讀后感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