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書讀后感 推薦度:
- 情書讀后感 推薦度:
- 《情書》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情書讀后感(精選11篇)
細(xì)細(xì)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rèn)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情書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情書讀后感 篇1
據(jù)說,沒有誰的青春不會和巖井的小說摩擦出火花,因為他的文字里承載了關(guān)于青春的全部記憶,任何人都可以在那里找尋到、回憶起自己曾經(jīng)的青蔥歲月。所以,本文與其說是一篇讀書心得,莫不如稱作是作者對青春的感悟和獨白。在簡短地回顧了小說的干凈、溫暖、甚至憂傷之后,文章旋即過渡到青春意義的追問。巖井的答案會告訴你:青春是美好而短暫的,唯有我們自己才能把握這段精彩,所以,努力的人生態(tài)度是值得期待的。巖井的小說仿佛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和青春。
適用話題:“我喜愛的一本書”、“青春的記憶”、“生命的意義”……
偶然的一個機(jī)會,我在家里的書櫥里發(fā)現(xiàn)了一本小書,粉色的封面配上白色的雪花,給人一種溫暖。封面上小小的“情書”二字,映襯著整本書,有種特別的味道。“巖井俊二”四字映入眼簾,印象中,有不少朋友曾提起過他的作品,在談笑之間,無一不流露出對他的贊許。此時無聊,我拿起這本小書,開始翻閱。
從翻開第一頁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徹底吸引了。干凈得甚至不留一絲華麗修飾的文字,在每一句言語和每一個字符里,透露出一種久違的溫暖,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喝溫水,雖然沒有一點刺激的滋味,可靜靜品味一番,覺得那是最可口且長久的東西,不會膩煩。
故事的開端彌漫著濃濃的憂郁與惆悵。雪花飄白的時候,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藤井樹與另一個藤井樹,他們之間的純真回憶,就埋藏在這個只有天知地知,甚至還未能你知我知的世界里。常常會想,如果沒有這份純純的情感,那青春的年華該要怎樣追憶,才算得上完整?而你我這等凡人,要如何握住巖井俊二先生信筆涂鴉下的華美時光,如何讓自己這片樹梢的葉片,不至于在微風(fēng)拂面時黯然凋落?
一個人的生命,怎樣才算是精彩的,有意義的,這我無從訴說。但在巖井俊二的'小說里,我卻分明看到了那種樸實中的閃光,那種不用刻意灌溉,卻會無心插柳般萌生的美好情感。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短暫而脆弱的,我們可以拿著它看似漫長的表象肆意揮霍,也可以讓自己沉浸在莫名其妙的所謂享受中而任它流淌,還可以無所事事卻毫無畏懼地直面時間。所以真正能把握這種精彩和意義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無從選擇自己的生活,卻可以選擇對生活的態(tài)度。我們不能決定成敗,但至少可以努力付出以期待美好的結(jié)果。
巖井俊二先生是一個杰出的導(dǎo)演,但他的文字絕對不比他的電影遜色。一個出色的歌手,或許會跳舞,但鮮有會跳芭蕾且功底過硬的。巖井俊二的“歌”十分悅耳,而他的“芭蕾”則在很大程度上更耐人尋味。《情書》,便是“歌手的芭蕾”了。
情書讀后感 篇2
看罷《百年情書》,這亂世之中的愛情、親情與革命所演繹而成的紀(jì)念辛亥革命的一部電影,總是無法忘懷,“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人都成眷屬”,然,“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之不當(dāng)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計數(shù),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边@是怎樣的一種大情大愛,因為明白自己對妻子的深愛,所以理解“天下人”生離死別的苦難,所以愿意犧牲自己去成全更多后來人的幸!
“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
亂世中的愛情,終是不忍獨善其身,也方顯其愛之深,思之切,然終是無法兩全,國家不幸,個人之安逸又來自于何方?這是必然,但又是無奈的,如斯亂世,身為一名中國人,你又能如何,為了革命大業(yè),縱使煩亂又怎樣,傾吾所有又何妨?相貌如玉,然肝腸如鉄,心底光明如雪,為了自己心中的光明,愿意為之而赴湯蹈火,萬死不辭,還記得黃興說的:“我們就是要用我們的血去澆灌自由之花”。覺民也曾言:“吾輩此舉,事必敗,身必死,然吾輩身死之日,距光復(fù)起義,必不遠(yuǎn)矣!庇谑菑V州起義,于是武昌起義,于是辛亥革命。
明明就還在用文言,明明還在清廷的壓迫下,本是書生一輩,卻能扛起國家大任。
還記得你說“死有何懼,我等莽撞書生,奮起一擊,喚醒億萬炎黃胄裔,雖頭斷血流,暴尸街頭,但華夏大地少了一干英杰,黃泉路上多了一群鬼雄,我等一死,死得其所,血灑神州,快哉,快哉”家與國之間,你選擇了國;筆耕與槍戰(zhàn)之間,你選擇了為國而槍戰(zhàn),而犧牲,只因一句,良心未泯,國事不平,何以為家?是的,死有何懼?當(dāng)林文喊“新軍兄弟們,當(dāng)同我們戮力同心,推翻清……”廷字都還沒說出就被打死的時候,你們就應(yīng)該已經(jīng)真正無畏了,當(dāng)新婚的聲洞執(zhí)意要參加敢死隊時,當(dāng)驍超與元棟雙雙就義,元棟的眼鏡被踩碎,珺瑛在城門外留下了傷心的眼淚,同生共死的誓言,得到了熱血的.回應(yīng)。
還記得你們兩人,意映與你在院中跳舞,放著sakura的音樂盒;海邊放紙鳶,意映說你是高高于天的鳶,但你卻把舵放入其手中;還記得你們一起相擁于竹林;你給她梳頭,看京劇,意映等著你,從初為人婦,到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從齊劉海到頭發(fā)長長,不梳劉海。
還記得待你如親生的父親,雖然氣你在考試中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但其實心里何其慶幸你不愧于祖宗社稷,雖然打你打在手上,但卻也痛在心里,雖有些迂腐,希望你好好念書,但在我看來,卻有更多的開明,愿意放你走……
情書讀后感 篇3
先看完了電影,然后找到了這本書?磿倪^程中,腦海里總是會浮現(xiàn)藤井樹(男)倚在窗臺邊看書,微風(fēng)拂動窗簾,陽光恰好落在少年的臉上,坐在書桌旁的藤井樹(女)抬起頭,正好瞥見少年低眉的模樣。這也是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幕。關(guān)于書籍,于我而言,給予了我更多遐想的空間。關(guān)于青春,關(guān)于純真的愛,關(guān)于兩個藤井樹…
一封錯寄的信,兩個人對一個人的懷念,年少的愛和成年的愛逐漸變得清晰明朗。阿樹錯過了藤井的愛,而博子對藤井的愛卻抱有懷疑,人總是這樣,錯過了覺得可惜,擁有了又覺得患得患失。
我們的體驗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間接影響了我們以后得人生軌跡。在男女交往中也是這樣吧,初戀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大了,也許分手以后會說我以后不要再找他(她)這樣的,然而事實上,在某些層面上,還是有很多相同點的。這很難避免,但是人與人之間除了特殊性,總是會存在一些普遍性的。
博子和阿樹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也是藤井選擇阿樹的原因之一。如果博子是阿樹的替代品,藤井是不是太渣了?我想博子不是替代品,日久才能了解一個人的品行心性,如果藤井真的覺得博子不值得他疼愛,那么也不會在一起那么久。但是還是有點心疼博子,沒有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只能自己揣測心上人的想法。也許是年少的喜歡無疾而終,留有遺憾?至于藤井的真實想法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回想青春,男孩子總喜歡對喜歡的女孩子做一些惡作劇,來表達(dá)他們的喜歡。而女孩子則會嘰嘰喳喳的傳各種小道消息,當(dāng)事人則表示煩死了,老是欺負(fù)我。單純稚嫩而又青澀純真的愛戀,總是讓人唏噓不已。同學(xué)們的起哄,也讓這兩棵“樹”漸行漸遠(yuǎn)。十年之后,阿樹依舊清晰的記得發(fā)生在教室,圖書室,運動場的那些事情,倘若這個人對自己無關(guān)緊要,可能早就記不得了吧。他寫過“藤井樹”的卡片也想留念,他給自己的畫像想要默默欣賞,阿樹終于認(rèn)清了年少時自己對藤井的喜歡。這封隱晦的情書終于發(fā)揮了它的價值,表達(dá)了藤井對阿樹的喜歡。
博子和阿樹都是幸福的,她們都有可以想念的人,博子想念自己的愛人,阿樹惦記離去的父親,兩個人的心理陰影都還未曾消失。人活于世,沒有想念的人,是孤獨的一生。正是有了羈絆,我們才會走的更遠(yuǎn)。
在最后,我想摘錄我在書中最喜歡的一段話:他那個人,經(jīng)常眺望遠(yuǎn)方。那雙眼睛總是清澈的,是我迄今為止見過的最漂亮的眼睛。可能因為我喜歡他,才這樣覺得吧。
可能因為我喜歡他,才會想念吧。
情書讀后感 篇4
在這長達(dá)兩個月的暑假里,讀書成了我唯一的愛好。當(dāng)我在書海中眼花繚亂不知該選哪本時,《校園情書》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本書。
名不虛傳,《校園情書》寫的是在每一所中學(xué)學(xué)校都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感故事,是用青春書寫的情書。里面有同學(xué)之間的友情,老師與學(xué)生的親近,青春期朦朧的戀愛感覺?催@本書,與其它書不同的是,它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最與眾不同的是,《校園情書》中的班主任“達(dá)達(dá)”老師,他的開朗、另類的教學(xué)方式、通情達(dá)理、孩子氣等等能與學(xué)生們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師。這樣的老師應(yīng)該是所有學(xué)生都夢寐以求的吧。當(dāng)然,我也不例外,我十分向往這樣的老師。
《校園情書》中的第一張“志形燕歸樓”是我記憶中最深的一章。原因就是與我相近,感觸大。對呀!每一個女生宿舍總有一個最懶的.,一個最吵的,一個最安靜的,一個最貪吃的,一個做老大……宿舍就是我們另一個家,同學(xué)之間的友情就是在宿舍培養(yǎng)的。當(dāng)我看完這章時,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宿舍所發(fā)生過的事。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瘋狂,嘴角的弧度慢慢擴(kuò)大。我們的宿舍也曾鬧過“減肥”的風(fēng)波,不同的是,書中是做瑜伽,而我們則是做一些零星稀奇的動作。最使我感動的莫過于最后一章“你一路都在”。同學(xué)之間的友誼多么深厚啊,它往往會超過你的想象。我也是料及不到的,他們?yōu)槿阋鹜瑢W(xué)寫的兩篇日記,辦紀(jì)念會,讓友誼成為彼此心中的永恒?粗粗,使我想起《朋友》這首歌,多么適合呀。
《校園情書》寫出了我們中學(xué)生的學(xué)校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讓人歡笑,讓人流淚,讓人深思的勵志故事!缎@情書》的確是一本屬于我們的青春期指南,將伴隨我們,在青春之路上越走越遠(yuǎn)!
情書讀后感 篇5
早前一個中午在圖書館看完了《情書》,也許看得太快,很多地方的味道還未嚼清便已翻過貫穿始終的淡淡的情愫,小小的傷感,不同于一般的生離死別,陰陽相隔,人鬼情未了,但就是那般輕輕縈繞在你心頭,你無心拂開,也無力拂開,或許根本就不想拂開。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探究,也無需探究主角們的情感歸屬問題,你如果真要問男藤井樹到底有多喜歡女藤井樹?女藤井樹對男藤井樹可有過一絲喜歡?
博子走出藤井樹的陰影沒?藤井樹是真的愛過博子嗎?還是把對女藤井樹的愛轉(zhuǎn)嫁到了博子身上?很可能就陷入一個回答問題的死循環(huán),答完一個問題,扯出下一個問題,再繼續(xù)回答問題,一串串的問題在我看來沒有深究的意義,有時候看書是看一種感覺,而有些感覺更是無法言喻的。
兩個藤井樹,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原本不相干的兩個人,因一個相同的名字綁在了一起,但這不意味著就一定要碰撞出什么大火花,一樣可以平平淡淡,無波無瀾地度過,所有事物總在相交后分離,沒有例外,中間是毫無聯(lián)系的幾年,在后來便是一個已在地下,一個還在地上,仍舊沒有太強(qiáng)烈的情感,只因一封陰錯陽差的`信才又勾出了以前的事,我至今還記得博子寫給藤井樹的第一封信,藤井樹:你好嗎?我很好。
渡邊博子那是在一種怎樣的心情下寫的呢?還是無法描述,只知道原來簡簡單單幾個字就已勝卻長篇大論。
書中有很多小情節(jié),印象最深的就是男主喜歡在空白的借書卡上添上藤井樹這三個字,開始覺得不過是無聊的小把戲,可最后還是有那么一點感動的,特別當(dāng)流行“尋找藤井樹”時,發(fā)現(xiàn)心里被什么東西堵著,很壓抑,很難受,很沉悶,很抑郁,反正都是些消極的詞。
情書讀后感 篇6
說起讀巖井俊二的《情書》的感受,猶如我對書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時候被凍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樣:美麗、浪漫、哀婉。
透過晶瑩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純凈。少年時期暗戀的往事是那么的純潔、那么的純真!坝幸粋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钡恼J(rèn)知又是那么的純樸、那么的純粹。認(rèn)真寫信給天國的阿樹的博子是美麗的,陷在與阿樹相遇相知相愛的回憶中的博子是美麗的,在雪地中央沖著大山放聲呼喊的博子是美麗的。同樣,認(rèn)真回信給博子的藤井樹是美麗的,明白自己也喜歡阿樹的藤井樹是美麗的,佯裝平靜想把畫像放進(jìn)兜里的藤井樹是美麗的。因為純,因為不做作,所以《情書》很美麗。
定格在最美麗時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詩意。小說中男藤井樹對女藤井樹表達(dá)愛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沒人借過的書的空白書卡簽上“藤井樹”名字;繼續(xù)要求做圖書管理員;在《追憶逝水年華》的圖書卡背面畫著女藤井樹的樣子。我能體會男藤井樹在圖書卡上簽名的心情,他簽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歡的人的名字。繼續(xù)要求做圖書管理員是假公濟(jì)私,是為了能與喜歡的人名正言順單獨呆在一起,即使沒有言語。而讓喜歡的人幫自己還那本夾著有她樣子的畫的書,其實也就是間接的表白?上н@些做法浪漫,但太過含蓄,兩人只能是擦肩而過。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麗,也透著哀婉,即使浪漫,也透著悲傷。對于女藤井樹來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她不該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對于渡邊博子來說,還君心思雙淚垂,恨不相逢更早時。她不該是另一個人的影子。
當(dāng)一切真相大白,當(dāng)博子與藤井樹都面對了自己的感情,當(dāng)書中潔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的時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為了我記憶中永恒的標(biāo)本。
情書讀后感 篇7
這本書是巖井俊二寫的《情書》,在十月的一個無聊的下午,獨自在圖書館靜下心來把這本書讀完。其實,作者把這本書翻拍成的電影我在高中時候已經(jīng)看過了,當(dāng)時也是一知半解;那天下午,懷著重溫故事的心翻開了這本《情書》。
男主人公叫藤井樹,有著一個同名同姓的同班女同學(xué),而在長大后,跟一個跟女藤井樹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渡邊博子在一起。隨著故事的展開,博子慢慢探索自己死去的丈夫的過去。而在畢業(yè)相冊里,她找到了藤井樹的地址,她把這個藤井樹的地址誤當(dāng)成自己丈夫過去的地址,于是寄了一封通往天國的.情書。而女藤井樹莫名收到這封信則是一頭霧水。當(dāng)她們兩個女生多次書信來往后,博子知道了這個藤井樹是跟自己丈夫同名同姓,決定去看一眼這個女生。過去后發(fā)現(xiàn),這個女生跟自己長得很像,又回去看了一眼畢業(yè)相冊,漸漸地,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書信,博子感受到了曾經(jīng)跟自己說一見鐘情的丈夫,是因為他喜歡的是這位藤井樹小姐;而,藤井樹,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書信之后,去了趟學(xué)校,后來學(xué)生給她一本男主角借過的書,書里的登記卡寫著藤井樹,而背面,是她的畫像。
一篇純愛的小說,寫出了校園時單純的愛情的美好,年少時的暗戀無人知曉,卻在多年后隨著這么多的巧合公之于眾。小說最后,女藤井樹的爺爺說,其實,門前有一棵樹,它也叫藤井樹,它在你出生的時候種下的。有些愛,不需要人盡皆知,做到了自己該做的,心情愉悅,就好了。
很多的偶然和巧合都不可思議,就像男藤井樹遇到了博子并且在一起,就像博子找到了跟自己長得很像的女藤井樹,就像女藤井樹拿到了那張男藤井樹留給她的那張畫著她畫像的借書卡,就像那棵與男藤井樹一樣不被知曉的樹,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妙。生活里我們沒辦法去左右這些巧合,這些人生中的每個故事情節(jié),都值得我們回憶,都讓我們往成熟邁步。
情書讀后感 篇8
在書店淘書的時候,因為封面隨手將這本書塞到了口袋里,3個月后的今天終于完成了本書的閱讀。碰巧今天迎來了北京的初雪,坐在出租屋里面看書,別提有多愜意了。
正如書名想要表達(dá)的那樣,情書貫穿了整個故事,勾起了他人中學(xué)“苦澀”的回憶,勾起了愛人之間相互的思念,即使已陰陽兩隔。女主博子本是約定了和藤井樹結(jié)婚,但藤井樹登山失足而死,博子就此失去了摯愛的人。在翻看遺物的時候偶然方向相冊中他中學(xué)時候的住址,抱著沒有回信的態(tài)度寫下了對愛人的思念。
可就是巧合,那個地址屬于中學(xué)時期同名同姓也叫藤井樹的一個女孩。一個是對男生藤井樹的無限思念,一個是對他所造成的痛苦中學(xué)回憶而懷恨在心。就這樣兩個人誤打誤撞的完成了一段美好的回憶,安撫了博子悲傷而遺憾的婚姻,化解了女生藤井樹中學(xué)時期刻骨銘心的矛盾。故事到最后,女生藤井樹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中學(xué)時期的那個男生原來是喜歡她的,而博子收到的“你相信一見鐘情么”是男生藤井樹彌補(bǔ)了自己錯失的愛情。
男生總是這樣,即使像我已經(jīng)到了大學(xué)畢業(yè)的年紀(jì),為了自己喜歡的女生也總是準(zhǔn)備了一些小驚喜,就像書中男生給女生藤井樹在書簽后面畫的那個畫像一樣。即使這個動機(jī)在女生眼里被認(rèn)為是奇怪的舉動,即使禮物被輕易地女生忽略了,但在男生心里就仿佛完成了一項壯舉,畢竟,“這種事偷偷地做才有意義”。
我發(fā)現(xiàn)我逐漸喜歡上了日本文學(xué),那種安安靜靜的看完,然后慢慢遺忘掉,在以后的某個時刻突然回憶起來,就仿佛變成了自己過往的回憶。還記得上大學(xué)的`時候看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國》,后又拉著我妹一起回看了這個電影,都是很不錯的作品,但總感覺書中所描述的世界更令我向往,更像是一個真實發(fā)生的事件白紙黑字的呈現(xiàn)在我眼前,而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揣測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去豐富自己的生活。
合上了書,博子的心中永遠(yuǎn)的留下了屬于藤井樹的位置,而女生藤井樹更有可能當(dāng)作無事一樣回到自己的正軌,但當(dāng)以后再有人叫起藤井樹這個名字的時候,不知道她會不會突然的想起中學(xué)時期喜歡過她的那個藤井樹呢。
情書讀后感 篇9
一本書,兩個愛情故事,三個人的情感歸屬。喜歡回憶那些一去不復(fù)返的往事,深沉且充滿眷戀。更喜歡作者那字里行間那股回憶中的憂傷與美麗。每一個人都會有初戀,在初戀之前也許會有那么一個暗戀的對象。你也許會把他變成初戀,也許會讓他成為你心中永遠(yuǎn)的珍藏。這種感覺簡單而純粹,如櫻花般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百轉(zhuǎn)千回直達(dá)心底最深處,鮮明而深刻。
“你相信一件鐘情嗎?”藤井樹說!拔蚁嘈乓患娗!辈┳诱f。這是第一個愛情故事的開端,但是好的開始不一定有好的結(jié)局。好的結(jié)局中間也許摻雜了許多的辛酸。藤井樹的死亡對博子是一個打擊,也意味著這段愛情是沒有結(jié)局的。但是博子的深情使我感動,兩年后的她來到藤井樹的墓前,雖心如止水,但是最深的愛是可以在靜默中沒有任何聲響的存在。書中有這么一句話“最深情的男子,總是沉默的像棵樹”。我想說博子的愛更勝于此,無法忘記已逝去的人,就牢牢的記住。她之后寄出第一封信的瘋狂,還包涵了深深的思念。收到第一封回信后博子的激動,才真正開始見證她兩年后一如既往的情感。同時也見證博子將要退出這場愛戀,因為此后一切她都不再是主角,真正最幸福的是另外一個藤井樹。
秋葉在故事中是作者的一條線索,因為他是使?jié)撛诘陌祽倜魑囊粋轉(zhuǎn)折。他喜歡博子,他對博子和安代有著愧疚,在登山過程中,在發(fā)生意外之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他放棄了他的好友,卻救了更多的人。他必須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有生機(jī)。他一直默默的在背后保護(hù)著博子,所以博子也有自己幸福。
在與女的藤井樹通信時,博子想要了解更多有關(guān)他男友的事情;貞浺惨虼寺恼归_,和這段回憶只關(guān)乎于兩個同名同姓的人。博子只是一個回憶的見證者。以前的藤井樹與藤井樹在一個班上,他們一起接受了很多的.嘲笑,他們一起去做圖書管理員,還因為名字而拿錯試卷,因為試卷他們又發(fā)生了一寫很溫馨的事情,還有最后男藤井樹離開時交給女藤井樹的那本書。都體現(xiàn)了男生的情感表達(dá)方式。而書中最浪漫的事是最后在校園中掀起的“尋找藤井樹”游戲,他默默的做著這些,卻不曾用言語表達(dá)過。在博子看過藤井樹本人與之后從她的書信的字里行間漸漸的明白了一些事情。最后她把所有屬于他們的回憶都寄回去了。當(dāng)年那本書也浮出水面,里面有著一張畫著藤井樹的卡片。
有一個可以想念的人,是幸福的。所以博子在明白一切后,能夠很平靜的接受。同時相信秋葉與博子最終能得到幸福。
雖然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但真摯的感情沒有磨滅,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恒的。藤井樹的暗戀是最單純,唯美,無暇的。就這樣靜靜的回憶,就這樣細(xì)微的回憶。勾勒出的情感也是細(xì)水流長的。這樣一段宛轉(zhuǎn)曲折的心意,感動的應(yīng)該不僅僅是當(dāng)事人,同時還有博子,有作者,還有我們。
情書讀后感 篇10
“巖井俊二以不動聲色的干凈筆觸,將一去不復(fù)返的往事寫的深沉眷戀”,這段簡介讓我很心動,對這本書也滿懷期待。讀完,很滿足,但覺得簡介寫得美則美矣,與我心中的意象卻并不吻合,人各有異吧。
一如很多日本小說,是極其平和細(xì)膩的講述一件事。沒有夸張的呼天搶地的愛恨,也沒有玄之又玄的人生大道理,就那樣剝絲抽繭慢慢的講,一下又一下輕輕戳你的心,像那個《敲鐘》的故事一樣,不覺間鐘已呼呼生風(fēng)。
故事里的人們過得似乎都不太好。男樹默默的深愛著女樹,可他直到死都沒敢表白,他把心中熱烈的愛,寄托在酷似女樹的博子身上。他恨自己怯懦,但繼續(xù)怯懦;他飲鳩止渴,又為得非所愿痛苦不已;他不想傷害博子,只好繼續(xù)欺騙,然后繼續(xù)傷害…死亡從來是不幸的,但之于他,或許會有那么一絲解脫的'意味吧。博子深愛著男樹,男樹去世兩年,她仍不能徹底忘懷。但她知道路還是要往下走,所以,她決定用一種很傻的方式跟他告別,她寫信問他“你好嗎?”,然后還告訴他“我很好”。收信地址是不復(fù)存在的,收信人也是不復(fù)存在的,她做好了這封信被打回的準(zhǔn)備,她只是需要一個告別。但竟然有了回信。陰差陽錯,機(jī)緣巧合,撥開層層迷霧,她發(fā)現(xiàn)她以為深愛自己的男樹并不愛自己,她跟男樹的媽媽說“那樣的話我永遠(yuǎn)都不能原諒他”。她故作輕松的繼續(xù)寫信向女樹“討教”,她急切而卑微的希望找到推翻自己設(shè)想的證據(jù),但敏感聰慧的她騙不了自己,他真的不愛自己,他愛女樹。對于博子來說,男樹的這個秘密如果一直是秘密多好,沒有如果。而女樹,是一個極其鈍感的人,她從來都沒有察覺到男樹的愛,直到博子借她的口把過往和愛一點一點講給她聽,直到博子絕望的反問“你以為他寫的真的是自己的名字嗎”,直到新的圖書管理員小可愛們一波波助攻,她終于看到并相信,他那么愛她。有人說,女樹也深愛男樹,只是她自己不知道。但我覺得她不愛,她是感動,然后“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男樹給女樹的“情書”,是他在借書卡上一遍遍寫下的他和她的名字“藤井樹”,更是他的未婚妻博子。
盡管各有各的不如意,但好在他們的內(nèi)心都溫暖善良,他們的不如意也隨著故事的發(fā)展(生活的繼續(xù))一點點被安撫,女樹明白了男樹的愛,男樹遺愿得償,博子在雪地里再一次也最后一次喊出她的告別詞“你好嗎?我很好”,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原諒他。這樣很好,希望所有善良的人,都可以被生活溫柔以待,也被自己溫柔以待。
這故事,悲傷來得慢條斯理,治愈也緩緩的不著痕跡。電影還沒看,但我想電影的男女主一定是男女樹吧。我不喜歡這個設(shè)定,在文學(xué)的世界里,我更相信博子是大女主,她敢愛敢恨,敢直面命運的戲弄,敢原諒釋懷,敢一往無前,她有一種悲壯的英雄主義!另外,這個故事在寫女樹視角的部分的時候,常常有點魔幻詭異的氛圍,還不懂是否有深意,存疑吧。很喜歡這些描寫,覺得很貼切,很妙!
情書讀后感 篇11
今年七月,似乎是多年來最熾熱的一個月,馮亦代和黃宗英二人十幾年前的情書結(jié)集出版并在七月上市,那一封封滾燙的情書,比七月的天氣還要熱。寫情書的馮先生令我感到十足的陌生但也十足驚喜,我看到了戀愛中的馮先生的另一面。這個有著二十歲小伙子激情的情圣和閱盡人間滄桑、醒世冷峻、待友寬厚的馮亦代是同一個人嗎?這是我們高山仰止的文壇耆宿馮伯伯嗎?
先生在世時,我作為出版社編輯接洽過他的文稿,作為記者寫過先生的訪談錄,作為晚輩作者和譯者得到過先生指教,自以為對先生比較熟悉,但那些接觸和印象似乎都止于理性和智識。馮先生在我們這些本該稱他爺爺卻隨著其他長輩稱他為伯伯的后進(jìn)面前一直是一座理性的豐碑,只是偶爾在采訪中談到兒時失去母親時略露一絲感傷,但那絲哀愁轉(zhuǎn)瞬即逝;只是談到忙于事務(wù)耽誤了自己的文學(xué)夢,歷盡劫難后多次中風(fēng),想寫本自傳小說卻“寫不動了”時,眼角里泛起過瞬間的晶瑩;只是在等待迎娶黃宗英的那個秋天,先是振臂一揮告訴我“我要結(jié)婚了”,然后和我談起“黃媽媽”還有幾天才能來時不安地在屋里踱步。除此之外,我認(rèn)識的馮先生是不茍言笑,不動聲色的,是操著濃重的江浙口音費力地說普通話的'智者長輩。
但是在黃昏戀中,馮伯伯真正釋放了自己豪情奔放的一面,那如同沉寂多年的火山爆發(fā)般的愛欲,讓馮伯伯再次重返弱冠。我們這些熟悉先生的晚輩,終于因了這些公開發(fā)表的情書而認(rèn)識了整個的馮伯伯,盡管是在他去世之后,為此感到十分欣慰。馮先生在他的情書中告訴黃宗英說不想在他在世時發(fā)表這些情書,深怕有對年輕人“教唆”的嫌疑。這個可愛的馮老,他哪里知道,他這樣學(xué)貫中西,以中西合璧的表達(dá)方式寫出的情書,真是給華語年輕人寫的情書呢。多年前我編輯過一本英文書信大全,里面有一類情書,但即使找了雙語俱佳的譯者翻譯出中文對照文本,還是翻譯腔十足,很難讓戀愛中的人照抄不誤,關(guān)鍵時刻還得原文照搬英文,才覺得朗朗上口,以求打動芳心。而馮先生是把西洋的表達(dá)融化到他的中文表達(dá)中了,一篇篇似水柔情和似火激情的愛欲之書,字字珠璣,行云流水般的無不浮現(xiàn)著西洋文化的意象,透呵著中國文化的浸潤。如果說這樣的情書是“教唆”,戀愛中的年輕人倒不妨受一受,那是一個中西文化天衣無縫地融合于一身的人真性情的表達(dá),果真能偷得其一縷真諦并能亦步亦趨,那也需要某種天資和學(xué)養(yǎng)而不可。
當(dāng)然,能激發(fā)馮先生聊發(fā)少年狂做了“愛哥哥”的那個“小妹”則是馮先生這些激情傾訴文字的動力來源。我們的大明星兼大作家黃宗英,抱著嫁過高山(趙丹)只能嫁大海(馮亦代)的信念,在年近古稀時向馮先生發(fā)出了愛的信號,本是情理重于男女之愛的,卻不料激起馮先生如此噴薄的愛情火山爆發(fā),最終黃宗英自己也被這座火山融化,寫出了“深深深深地親你”和“吮你我的愛”這樣的句子。一對“愛哥哥”和“渴望共枕的小妹”,就這樣魚雁傳情八個多月,為廣大讀者留下了一本火熱而厚重的愛欲之書,這是一段美麗的戀情佳話,讀了,除了感動,除了感染,更為這一對老愛人感到幸福。他們分別與自己心愛的人(安娜和趙丹)度過大半生后又才子佳人牽手黃昏,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愛情生涯,是才女明星的黃宗英使學(xué)富五車的老夫子馮亦代煥發(fā)青春,是熱烈智慧的馮亦代成了黃宗英心靈的港灣,珠聯(lián)璧合,欲罷不能,這是他們前生今世修下的福分,而他們的情書必將造福于戀愛中的男男女女,無論長幼。
【情書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給情書的情書11-04
給情書的情書5篇11-28
給情書的情書(5篇)02-06
經(jīng)典的情書05-08
表白情書_極度浪漫的告白情書08-10
初戀情書的作用_情書大全08-28
200字感人表白情書范文_情書10-19
初戀的情書08-12
表白的情書08-12
給男友的情書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