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禮記·大學》讀后感900字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禮記·大學》讀后感9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它的意義簡釋如下: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
其中格物理解為:
格,就是確實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后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致知理解為
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xiàn)在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fù)光明,有了真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了然。
他們的關(guān)系是:
《大學》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贝税藯l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礎(chǔ)和方法,后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于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認識才能意念誠實,然后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備了以上的條件,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又是治理國家的必要條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最后達到天下大治。
在生活和教學中,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學生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fā)點。
在工作中,齊家就是要經(jīng)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學生。
【《禮記·大學》讀后感900字】相關(guān)文章:
禮記大學讀后感11-07
《禮記·大學》讀后感09-27
禮記大學讀后感2篇02-22
《禮記·大學》讀后感5篇02-22
《禮記大學》讀后感(通用8篇)11-29
《禮記》讀后感11-23
禮記讀后感02-04
禮記讀后感(精選31篇)11-17
詩經(jīng)和禮記讀后感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