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時間之書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時間之書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時間之書讀后感1
《時間之書》被人民網稱為“第一部全面解讀二十四節(jié)氣的國民讀本”,作者以宏大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介紹了節(jié)氣在天文、氣候、農業(yè)、養(yǎng)生、歷史、美學、哲學觀念等方面的常識,一方面從中國的歷史、習俗和生存之道,對每一節(jié)氣的物候以及它們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意義做了精彩介紹,另一方面又從現代人的視野出發(fā),理性地分析了時間的功能,證實中國人將律歷并稱的意義。
二十四節(jié)氣是關于時間的文化,是中國人的“時間簡史”。在古人看來,東風西風、晴空細雨、雷電霜雪都是時間的主人,桃樹梨樹、蟲魚鳥獸、山川河流都是時間的組成。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生活于由萬物組成的自然界中,時間從不只是日歷上的數字,而是藏于候鳥南飛、雪化春來的有趣現象。古人更是根據二十四節(jié)氣來安排農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先民在勞作中,逐漸明白了時間的重要性,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時間從農民那里捕捉、轉移,為圣賢才士所深思、抽象、升華,二十四節(jié)氣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其認知天地、改造自然、追求生活品質的思想軌跡的印證。
二十四節(jié)氣是關于精神的文化,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中國源遠流長的精神氣節(jié),源頭正是時間中的節(jié)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產生活有時,人生社會有節(jié),人身人性有氣,有守有為,方為正道。這是先民立身處世的生活,也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參照,在節(jié)氣的交替中,人要擔負并完成人在時間中的使命、義務和人格。如夏至,萬物生長,君子以自強不息,張耒的名詩《夏至》便是對自強不息者能在苦夏“度一切苦厄”的闡釋;又如大寒,萬物封凍,君子以修省,我們熟知的.“梅花香自苦寒來”便是深得修省之義。萬事萬物應有時,我們切勿急躁,應順時令而作為,所以作者勸誡: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慢慢來,時間總會不負有心人。
此外,本書語言優(yōu)美,畫面清麗。每一節(jié)氣以知名畫家老樹繪制的節(jié)氣畫作和撰寫詩歌為引,作者正文解讀,兩者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如《立春》有詩:“風來傳消息,枝頭晾春衣。江河水乍暖,靜心待花期”;《立夏》有詩:“新荷乍露嫩綠,后園初發(fā)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魚兒游在池塘”;《立秋》有詩:“遠山秋云乍起,平野漸次蒼黃。小院瓜熟蒂落,手邊一茶微涼”;《立冬》有詩:“一世繁華落盡,秋水深處泊舟,江山無邊寥廓,歲月幾度閑愁”。同時書中作者大量引用詩詞、詩歌、諺語和古文,文學氣息濃厚,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如立春章,作者引用農諺“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引用張衡的《東京賦》、陸機的《日出東南隅行》和杜甫的《麗人行》來介紹“春游”習俗;引用了雪萊的《西風頌》和現代歌曲《春之聲》來描述立春生機勃勃的場景。
在浮躁和快節(jié)奏的現代社會,尋一本好書實屬不易,不如停下匆忙的腳步,靜心品一品這《時間之書》。重溫節(jié)氣不僅僅是追憶逝去的田園牧歌,更是溫故知新的尋根感悟之旅。
時間之書讀后感2
一生就像一天,一天也是一生,這就是時間的哲學。小時候我聽過一首兒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我關于“節(jié)氣”最初的印象。雖然從小就會背這首兒歌,可是對于“節(jié)氣”一直并不敏感,就像,空氣一直存在,一吸一呼已經給你成為自然,所以,反而不會去刻意觀察周遭的環(huán)境。
直到看到了余世存老師的《時間之書》,在他的文章中,看到了時間的紋理,突然,對“二十四節(jié)氣”又有了新的感觸。在余老師的書里,一年就像一生,一生就是一天。王陽明說,夜氣清明時,無視無聽,無思無作,淡然平懷,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時,神清氣朗,雍雍穆穆,就是堯舜世界;日中以前,禮儀交會,氣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氣漸昏,往來雜擾,就是春秋戰(zhàn)國世界;漸漸昏夜,萬物寢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盡世界。
一日變成一生,一生濃縮一日。古人講,大道為自然。最自然的,乃是踩著時間的鼓點,做一個合乎“時間韻律”之人。也許就是明陽先生所說的“學者信得良知過,不為氣所亂,便常做個羲皇以上人!
在《時間之書》里,“二十四節(jié)氣”只是科普,比之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自然的領悟,以及,人的傳統(tǒng)與現在,詩詞考據,文化傳承,所以《時間之書》,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作為出發(fā)點,一部真正關于時間的百科全書,至少,他貼近中國人心靈的一部關于時間的書。余老師本人,被稱為“當代中國最富有思想沖擊力、最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知識分子氣質的思想者之一”。我最早知道他,應該是某個編輯的書里,他提到了余世存的《大民小國》。
這也是我第一次系統(tǒng)的讀余老師的書,果然很符合曾經閱讀他人談他的文字。他的《時間之書》是科普文學中講究藝術性、文學性的,又是文化性書籍中講究考據、科學的。余老師知識儲備之之豐厚,可在自序中窺一斑,正文中更是靈光表達比比皆是。人到了一定年齡,是不喜歡華麗的文字里,可是余老師的文字,是豐富兼樸實,美感與詩意并存的。
“生命充滿了勞績,但還要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土地上!绷硪粋對海德格爾引用過荷爾德林的名言心有戚戚焉的學者是蕭春雷,一定是深愛這片土地,才會產生那樣深切的認同感,一定是對時間的紋理心有崇敬,才會把時間的`故事寫得美輪美奐。
人的存在是有時間性的,海德格爾在《存在于時間》中說,其實何嘗不是如此,生有時 ,死有時,一生是一天,一天也是一年。時間是個玄妙的概念,它不僅僅是時間概念。讀了余世存老師的《時間之書》,至少,我們要尊重和誠實對待時間。
想一想,年輕人,晚上睡得太晚是不對的。該怎么樣欣賞“時間的玫瑰”,還是讓我們好好的、如實的面對二十四節(jié)氣開始吧。話說,好多年,我在幾個城市輾轉生活,哪里都沒有秋和冬的界限,也沒有了春和夏的痕跡,一年好像變成了兩個季節(jié),對此,我們現代人麻木了,而像余老師這樣的學者,是痛心的。尊重時間,也是尊重自己只有一天的一生,活成一個羲皇之人。
【時間之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基本禮儀之書信10-26
《叢林之書》讀后感09-01
《叢林之書》讀后感2篇05-04
叢林之書讀后感7篇09-11
叢林之書讀后感(7篇)09-11
《沙之書》讀后感通用2篇10-26
時間02-18
《時間》讀后感10-24
時間讀后感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