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讀后感800字 推薦度:
- 最新論語讀后感 推薦度:
- 論語譯注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 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 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 讀后感1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贝嗽掚m有夸大之嫌,但是證明了《論語》在我國諸子百家著作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及其不可超越的地位,其中至多理論仍被世人視為真理,不但在中國影響深遠,而且名揚四海,被譽為東方的圣經(jīng)。
在《衛(wèi)靈公》里,他說道面對窮困潦倒的局面時,君子與小人就有了顯而易見的不同?鬃诱J為他的生死觀就是將“仁”作為最高標準的。生命是寶貴的,但是還有比生命更加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仁”。殺身成仁自古以來激勵著多少仁人志士為國家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在《憲問》中,孔子講到了言論與道德,勇敢與仁德之間的關(guān)系?鬃诱J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個方面,二者不能劃等號。因此,一個人除了要勇之外,還應(yīng)該修養(yǎng)其他的各種品德,從而變?yōu)橛械赖碌娜。孔子鄙視物理和?quán)力,崇尚樸素和道德。所以他周游列國,宣揚自己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可惜并未受各國國君接納。
在《子路》里,孔子闡述了自己對于“士”的理解?鬃诱J為,“士”首先是有知恥之心、不辱君命的人,偶擔負一定的國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順從兄長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現(xiàn)在的當政者,都是氣量狹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雖然孔子的認識具有時代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認他敢于質(zhì)疑統(tǒng)治者的精神。孔子眼里,統(tǒng)治者做到以“仁”待人待國后才稱的上是“士”。
在《先進》中,孔子極力提倡“慎言”,不該說的話絕對不說。因為,白玉被玷污了,還可以把它磨去,而說錯了的話,則無法挽回,希望人們言語要謹慎。
在《季氏》里孔子談到,交朋友要結(jié)交那些正直、誠信、見聞廣博的人,而不要結(jié)交那些逢迎獻媚、花言巧語的人,要用禮樂調(diào)節(jié)自己,多多地稱道別人的額好處,與君子交往注意不急躁、不隱瞞等等,這些對我們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顏淵》中,孔子談到了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問題。他希望人們按照“忠信”、“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于迷惑之中。他認為要提高道德修養(yǎng)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要過多地考慮物質(zhì)利益;然后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別人;還要注意克服感情沖動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為代價,這就可以辨別迷惑。
總而言之,孔子及其弟子的箴言警句在近日仍然可以作為我們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人們的舉止,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論語》 讀后感2
論’理論,理論人生,理論人生滄桑百態(tài),理論孔子儒家思想,理論學而篇,理論為攻篇,理論子罕篇、先進篇、李氏篇、衛(wèi)靈公篇、子張篇、微子篇等。
自古文學家孔子,受萬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門生隊排長龍。自然理論乎,名言乎,不少矣。例: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去攻讀鉆研邪說,那就有害了。不踐跡,亦不入于室。也有當事人反對之論,唯女子乃小人難養(yǎng)也,可是例時上千年,出了多少女中豪杰,真是多乎,精乎。
論語讀后感三
孔夫子曾經(jīng)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并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jīng)歷使他仁德兼?zhèn),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后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guī)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nèi)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guī)律!安换既酥患褐,患不知人也!笨鬃影言捯呀(jīng)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xiàn)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nóng),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論語》 讀后感3
歌德曾經(jīng)說過:“讀一本好書,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泵總人在追求知識、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有時不免會感到迷茫,我亦是如此。而她就如同擁有了一雙隱形的撥開迷霧的大手,總能引領(lǐng)我沖出一切迷霧,走出一切迷茫和不解。
《論語》一書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感悟一生的種種言行,雖簡短卻總能以一句有一句的話語直扣人心,闡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人說,《論語》是一本十分乏味無趣的書籍,既無小說的通俗易懂,也沒有詩歌的風華韻律,不知從何讀起。我剛開始閱讀的時候也是如此,但之后再深入地閱讀,細細品讀每字每句,就慢慢發(fā)現(xiàn)了樂趣。
在《論語》這本書中,給我感悟最深的一句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是學生,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wù)是學習。我們每天都會學習到一點,每天都要學會積累。在每天晚上睡覺前思考:你今天做得怎么樣:幫助別人做事有沒有竭盡全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誠心相待?老師傳授的知識有沒有用心溫習?這所有的`一切,都在講一個字——心。
個人都會有私心,關(guān)鍵取決于你是否跟著心走,會不會為了一點私心而去欺騙自己,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
這是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個真實的案例。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坐在座位上思考著一道很難的數(shù)學題。臉上的汗水隨著臉頰一顆一顆地流下,滴在了純白的草稿本上,印下了足跡,似乎在證明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想著想著,我靈光一閃,給圖形加上了兩條輔助線,就輕輕松松地把難題給解出來了。之后,我裝出來一副解難題的樣子。看著同學們在低頭苦思的樣子,暗想:待會兒有人問我會不會的時候我就直接說不懂吧,這樣就我一個人會解這題,老師一定會夸我的。想到這里,我不禁暗暗地笑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平時跟我十分要好的同學問我會不會那道難題。不能告訴她!可是她是我的好朋友啊,但是說了,就不會被夸了。對!就說不會吧。我剛要說出口,可好像有什么東西卡在喉嚨里,怎么也說不出口。一抬頭,就對上了她那充滿真誠和渴望的目光。那一刻,我開始猶豫不決了。她平時經(jīng)常幫我解決問題,有什么好東西也會和我一起分享,我不能那么自私!“我來教你吧!边@話一說出口,我的心情也跟著愉悅了,還看到了她眼里的歡喜。之后,又有陸續(xù)幾名同學來詢問,我也都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那一次,我徹底地明白了什么是快樂。朋友間的真誠相待是我在《論語》中學到的最好的一課。
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贊美《論語》,我喜歡這本書。《論語》的點滴,每一頁紙,每一個字總能直抒我的內(nèi)心!胺彩聭(yīng)跟隨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你而去努力”是我在書中上得最好的一課;“隨心”是我在《論語》中最深的記憶!
《論語》 讀后感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蔽覔u頭晃腦地背誦著《論語》。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論語》是兩千五百年前的經(jīng)典語錄,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華,影響中國社會兩千多年!白釉唬骸!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一句話看上去十分平常,我卻認為它就是一條真理,因為我有著深刻的體會呢!
有一天夜晚,我在家里做奧數(shù)班的預(yù)習作業(yè),我的人在書桌旁,可心早已飛到電腦桌旁去了;嘴里雖然念著:“5X+3y=34,X+y=10……”腦子里其實是想著等一會兒怎么把游戲打通關(guān)。都怪媽媽,游戲玩到一半就不讓我玩了,非逼著我預(yù)習奧數(shù)班的作業(yè)。我不停地抖動著手中的筆。書桌摸起來十分不舒服,涼涼的、滑滑的。我的心不在焉地盯著窗戶,窗外黑黑的,平時皎潔明亮的月亮在今天也顯得特別無趣。
我已經(jīng)沒有心思再做題目了,便與爸爸說:“爸!我做好預(yù)習作業(yè)了,去玩會兒電腦!OK?”
“都懂了嗎?”臥房里傳來老爸粗重的聲音,“一定要認真預(yù)習,有些題目老師可能一帶而過,不會仔細講的。你只有理解了考試才能考好。
“哦,知道了!蔽也荒蜔┑鼗卮鸬,心里卻嘀咕著:怎么那么煩的,真是。
“2x+3y=50,3y+3z=54,那么x、y各是幾?”老師枯燥地講著方程式,我卻一點不懂。窗外吹來一陣清風,感覺很涼快。耳邊想起一陣嗡嗡嗡的.聲音,像蜜蜂一樣。我迷迷糊糊的上完了課。
“開始考試了,請大家準備好!边@下慘了。〔粫歼@種枯燥的x、y吧!我還沒弄懂呢!試卷發(fā)下來了,白紙上黑色的字顯得極不協(xié)調(diào),我能看懂每一個字,卻不懂怎樣解。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這可怎么辦??我手里捏著筆,黏黏的,全是汗了。綠色的鉛筆閃著詭異的光,好像在嘲笑我:“誰叫你不懂裝懂,這就是后果,哈哈,知道錯了吧!晚了!”可想而之,我這次考試考得很差
爸爸知道后,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不懂就是不懂,不能因為想做別的事而違心地說:‘我明白了’、‘我知道了’在學習上如此以后在工作上也如此!薄芭。”我似懂非懂地說。爸爸笑著說:“這次考試對你來說,就是這個道理的最好驗證!
隨著年齡的增長,《論語》中許多的精髓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當中,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薄瓕W校的校本課程里編輯了《論語》的經(jīng)典語句,讓我們誦讀。二零零八奧運會開幕式上出現(xiàn)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也出自《論語》。
《論語》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現(xiàn)在,我時刻提醒著自己做一個人格修養(yǎng)完備的人。讓我們共同把這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思想精華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吧!
《論語》 讀后感5
《論語》首創(chuàng)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范性也發(fā)源于此!墩撜Z》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墩撜Z》以記言為主,故稱語。論是論纂的意思!墩撜Z》成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作為一部優(yōu)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yīng)答,點到即止;或啟發(fā)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又善于通過神情語態(tài)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鬃邮恰墩撜Z》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guān)于他的儀態(tài)舉止的靜態(tài)描寫,而且有關(guān)于他的個性氣質(zhì)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鬃右虿氖┙蹋瑢τ诓煌膶ο,考慮其不同的素質(zhì)、優(yōu)點和缺點、進德修業(yè)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xiàn)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jù)《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fù)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務(wù)施于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
顏淵學養(yǎng)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lǐng),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聞斯行之!币驗椤扒笠餐,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墩撜Z》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于戰(zhàn)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并根據(jù)《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jù),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洱R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F(xiàn)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wù)撝Z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wù)撝Z48章!墩撜Z》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nèi)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zhì)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
《論語》 讀后感6
一雙敏銳的眼睛看到了社會的黑暗,一份懷有天下的胸襟容納了世間的一切疾苦。為了拯救蒼生,你創(chuàng)立儒學,宣揚仁道。面對民眾的不解,面對貴族的嘲笑,面對君王的冷淡,你依然帶著你的門徒,周游列國,勸諫君王;到處碰壁碰到頭破血流之后,你依然跌跌撞撞的向前走去,未曾放棄。你做了《論語》,為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傳承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孔子,你以對天下百姓最大的憐憫,在心中雕塑起一尊最美麗最動人的天使,你的天使使命雖未雕塑完成,但已是人間絕美,一如斷臂的維納斯。
——贊孔子
孔子曾說:“言必行,行必果,然小人哉!”這話我不同意。有時我想,會不會是弟子們編《論語》的時候記錯了老師的話呢?“道不行,乘桴浮于!,孔先生若是在船上,是絕對不會丟下那個裝著“誠信”的背囊的。這我相信。
中國本來有“已然諾”的傳統(tǒng),說不定比德國人還守信些。《戰(zhàn)國策》里已不乏其例,何況還有“尾頭抱柱”這樣極端的例子。該足以讓后輩自豪了吧!但是很奇怪,恰恰相反,后來的演變很出人意料。先是韓非子把“誠信”好好消解了一番;后來,好多權(quán)術(shù)家將開頭孔子那句值得懷疑的話奉為圭臬。無怪乎康有為寫了一本《新學偽經(jīng)考》,說《論語》是后世無賴偽造的。這種轉(zhuǎn)變在文學作品里也不乏其例!度龂萘x》里魯肅的誠信有目共睹,到頭來落得毛宗崗一句批評:“忠厚乃無用的別名!庇悬c可悲。悲誰呢?魯肅還是毛宗崗?
話或許說的有點過分,但真是因為有些失望的緣故。新文化運動把這些不好的“文化”都掃除掉了,此乃大大好事,值得拍手。我們接下來面臨的任務(wù),就是盡量那個提倡“誠信為本”、
“一諾千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親自蹈行。在這說一件事,或許是值得深思的。一位大學新生去北大報到,當天事務(wù)確實很多,拿飯票,領(lǐng)學生證,鋪床,買熱水瓶……這位新生帶著沉重的行李,不知如何是好。恰巧對面走來一位老人,新生以為是工友,就說老師傅替我看個行李成么嗎?老頭說行。后來新生就去忙乎了。從早忙到傍晚,新生忽然想起自己的行李還在校門,讓老頭看著呢。他滿心愧疚地往校門口跑,也沒抱多大希望。誰知那老頭顫巍巍地還在那兒等他,白頭發(fā)在風里飄啊飄。新生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第二天開學典禮,新生才知道這老人就是著名學者、北大副校長季羨林。
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了多好的榜樣!舊的糟粕多半剔除,新的風尚正在形成。這時,我腦海里回響著康德的名言:“頭頂?shù)男强蘸托闹械牡赖侣闪睿瑯邮刮覀兙次!碑斎,不能忘記的,還有季老在風中飄動的一頭銀絲啊……
“誠信是人生的支點,是人生最好的渡船。讓我們一起努力,擁抱誠信,擁抱成功,在孔子“仁”的思想引導下,讓自己的人生變的更精彩!
《論語》 讀后感7
近日,一口氣買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書集注》、錢穆老先生的《論語新解》和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準備要好好的讀讀《論語》。不是為了其他的,以前南懷瑾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和于丹大姐《論語心得》也都讀過,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統(tǒng)些。
記得梁啟超老先生在講到讀國史典籍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學案,學案的淺層次就是讀書筆記,所以便欣然從之,既算是對學問的一種自我領(lǐng)悟,也是對堅持的一種自我歷練。我人生第一本真正好處上的讀書筆記正式開始(頗有些感嘆為時已晚,自愧。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上學以來,我們就一向朗誦著,但是我們很多同學往往只記住了前兩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給落下了,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能夠說,此段既有學習方法的闡述,又有學習態(tài)度的思考,更有學術(shù)境界的提煉,切不可膚淺析之。
從學習方法言,學習務(wù)必“時習”,即“當日復(fù)日,時復(fù)時,年復(fù)年”,反復(fù)不已,老而不倦,個性是此中之“習”,不能簡單理解為溫習,其還有“演習”之意,因為孔子個性要求所學務(wù)必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jié)合,即學習務(wù)必與實踐相結(jié)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論、說教。
從學習態(tài)度言,一為“說”“樂”,即務(wù)必對學習感興趣,學為樂,在學習中感覺到快樂,把學習讀書當做是一件快樂之事,有興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遠方來”,錢穆老先生就說:“學者惟當牢守學而時習之初境,斯可有遠方朋友來之樂!倍䴙椤安粦C”,即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什么,不是為了揚名天下,讓人“知”,不是為了追求功利,成為謀生手段,而是為了成為“君子”,何為“君子”,乃成德之名。
從學習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書集注》中有云: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wù)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wù)也!倍灼谝欢危彩侨珪牡谝欢尉蛯W習之要,由此可見學習對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鬃右簧亟蹋鬃又逃种卦趯W,孔子教人以學,又重在學為人之道。列此為篇首,實有深義。
從學習境界言,在此余頗同錢穆老先生言,其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后事;不知而不慍,達于最高境界!苯庵,“朋”之義,不僅僅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學者”或“弟子”;“不知”之義,乃指學日進,道行越深,至于別人已不能領(lǐng)會,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贝硕螌嵞藬⑹鲆焕硐雽W者之畢生經(jīng)歷,實亦孔子畢生為學之自述。
由此所感,《論語》的確博大精神,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此就可見一斑。
《論語》 讀后感8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每天都需要學習大量的新知識,需要了解這個復(fù)雜的世界,需要汲取為人處世的智慧。其中,學習是最關(guān)鍵的前提?墒窃诋斚轮R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什么,為什么學,如何去學,都需要我們細細思考,踏實去做!墩撜Z》一書給予我很多啟迪。
人生在世,必須樹立學習目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笨鬃右才c我們一樣,在十五歲時把追求學問作為人生的志向,并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的志向,終其一生,學而不輟,最終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派?梢娭鞠?qū)σ粋人的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便是從反面論證這個道理。
學習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者學習的效果。孔子一直強調(diào)“學而不厭”,并贊賞孔文子“敏而好學”,說的正是這種態(tài)度與精神。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yīng)該端正學習態(tài)度,主動學習,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為自己而學,為自己的夢想而學!肮胖畬W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此之謂也。
根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我們還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弄清如何去學習。子曰:“學而時習之!备嬖V我們學過的內(nèi)容要按時復(fù)習,經(jīng)常練習,直到把知識理解,并能熟練地運用它為止。即使這樣,也還不能說是真正理解透徹了,還要做到“溫故而知新”,在鞏固與復(fù)習中舉一反三,可以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那么怎樣才可做到“溫故而知新”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強調(diào)就是“學”與“思”的結(jié)合,他認為“學”是“思”的基礎(chǔ),“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這更是驗證了學思結(jié)合的重要性。在新知識的汲取中,我們更要做到這點,不能只學習不思考,一味的記憶與練習,是無法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
學會了學習,學到了知識,孔子更強調(diào)“學以致用”。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落到實處,這就是學習的目的。不要讓知識去支配你!不要做知識的奴隸,古代的掉書袋多半是這樣,我們應(yīng)該讓學習的知識,與品德融為一體。無目的的學習,就如同失去了夢想,讓我們無法向更遠的前方邁進。
這就是《論語》中的“學”,同時也是孔子主張的“學”,我身同感受,作為高中生,應(yīng)該遵循圣賢的學習之道,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學習,同時應(yīng)該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懂《論語》,讀懂《論語》中的“學”,讓你我走得更遠。
《論語》 讀后感9
有幸拜讀了陳家昌教授撰寫的《論語》導讀這本書,覺得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總結(jié)出來的道理,在當今的社會里,又仍然那么實用,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是一種純粹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對當今社會的人,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那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讀論語讓我領(lǐng)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在生活如何去尋找快樂。
苦中作樂
我以為古來善苦中作樂者莫過于孔子。試觀孔子一生,雖心懷天下而不得用世,雖才華絕代而無人能識,先后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陳,在適楚途中始得一覺悟,乃自衛(wèi)返魯,刪詩正樂作春秋以終世,其經(jīng)歷可以說是辛酸悲苦極了,然而孔子始終沒有過怨言。他抱著“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堅定信念;安于“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貧生活;和弟子燕居閑談悠然論道以為樂。這種“嶷巍蕩蕩,隨之自然”的雍容氣度,“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廣闊胸襟,真足以為萬世師表。
既然吃苦在所難免,我們就應(yīng)該樂著吃,而不是苦中吃。換一種態(tài)度對待苦難,生活會少一分苦難,多一分容易;少一分憂愁,多一分快樂;少一分痛苦,多一分甜蜜。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數(shù)十年,若經(jīng)常都是在愁苦中度日,多么不值得呀!即使再苦再累也應(yīng)該學會苦中作樂。有的人感嘆教師的工作又苦又累,錢又少,但是若能幫這項工作看成一種享受,學生的進步是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想我們的工作會開展的更好。
苦中作樂,是做人的積極態(tài)度,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快樂的姐妹。
助人為樂
儒家以“仁愛”為中心,助人為樂當然是儒家所奉行的。在《論語》中關(guān)于這些言論孔子多次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也記載了孔子的“行”。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老夫子提倡助人為樂,并稱之為君子之行?鬃右舱f“大德必壽焉”,這是至理名言。一個人常年行善積德,身心就會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操,必然得到別人尊敬,由此產(chǎn)生心靈的慰藉,就會擁有知足長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的喜悅心情,免疫功能就會大大增強,就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孟子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荀子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也”,幫助別人,別人高興,自己也快樂,所以我們每個人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在每年的捐物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我們共同關(guān)心慈善事業(yè)。
手捧這本散發(fā)油墨清香的《論語》導讀,在一行行一段段雋永樸實的方塊字中神游,心里前所未有的充實,覺得自己的內(nèi)心是如此的平和、快樂。人生短暫,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讓生命充實變得有意義,我們每一個人都需不斷地探索。
《論語》 讀后感10
世界上的真理總是最簡單和令人信服的,就像太陽每天升起和落下一樣!墩撜Z》就像一根看不見的鞭子,它總是提醒我們要努力做得越來越好。
--題詞
《論語十二章》是我們近幾天學來的一篇課文。它選取了《論語》中具有代表性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鬃邮侵袊鴤ゴ蟮慕逃液退枷爰。他創(chuàng)辦了私立學校。在教育對象的選擇上,他主張“沒有階級,只有教育”,即學習不分貴賤,德才兼?zhèn),他給了老百姓學習知識的機會。
這本書充滿了文字,其中我認為最精彩的是:“三個人行,一定有我的嚴老師。”。選擇好的,跟隨他們,改變壞的!倍安⿲W而敬業(yè),問而思”這兩句話。
“三個人,一定有我的嚴老師”,也就是說,三個人一起去,除了我,兩個人,一定有值得學習的東西。去年國慶長假期間,天氣很好。我父母讓我們一起爬山。我遇到一個“雪巴”妹妹。我聽說她媽媽說她是浙江大學大三的學生。她是中學入學考試的第一名學生。我把我妹妹當作我的偶像。我問了很多關(guān)于學習的問題。我姐姐耐心地一一解釋。我在路上遇到了一棵漂亮的植物。我妹妹正準備摘呢。我問她:你知道這是什么植物嗎?我不知道!薄肮抑,”我驕傲地說。這不是我前幾天在百科全書里看到的“豆莢”嗎?它是制造肥皂和潤滑油的原料?伸铕鱿[,治療過敏性皮炎。聽了我的解釋,同齡人的長輩們稱贊我知識淵博,姐姐也稱贊我自卑。事實上,我知道我只是喜歡看課外書。雪巴和她姐姐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我暗自發(fā)誓,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進入浙江大學。
在我的書房里掛著一幅有力的書法作品,上面有四個大字:博學和勤奮。這是張錦江先生小學四年級寄給我的。當時,我不明白它的意思。我跑去問我媽媽。我母親說,一個人必須廣泛閱讀,學好,并努力實踐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我不明白。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論語》的意思。當我在小學的時候,我在鎮(zhèn)上的學校學習。學生不多。我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我有一種優(yōu)越感,覺得自己是不可戰(zhàn)勝的.。進入初中,學校很大,班上的人數(shù)很多,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我的優(yōu)越感消失了。每天的作業(yè)、考試成績,老師都是以優(yōu)勝劣汰的形式來評價的,看到同學們都很積極,競爭激烈,我也給自己布置了一個任務(wù):每天作業(yè)完成后一定要看半小時的課外書,時間允許的話,再看半小時的英語。雖然有點難,我還是選擇堅持,因為我知道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只需要21天。如果我能在21天內(nèi)堅持下去,那就不難了!笔郎蠜]有難事,只要我肯堅持”,我鼓勵自己,我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
《論語》是儒家智慧的精髓,它教會了我們許多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也教會了我們許多修身養(yǎng)性的方法。學習《論語》,智慧將代代相傳!
《論語》 讀后感11
歷史最能檢驗一個人,一部作品,一個國家的成就。中華千年文化,《論語》一書在長河之中洗盡鉛華,煥發(fā)光彩,深深扎根于中華兒女靈魂之中?鬃,巨著的創(chuàng)作者更是在人們心中無法磨滅。文化的傳承者,開啟著被時光塵封的大門,向子子孫孫鋪展一條充滿哲理芳香的坦途。讀《論語》,是一種享受,在千年文化中穿梭,靜立碧水泮,獨坐澗亭溪,體會《論語》之中字字的精華,感受文中令人淵思寂慮的人生哲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最深處實乃做人,回首人生多少事,盡在茫茫一瞬間,人的核心便是為人也?鬃訉τ谌松鸁o疑是樂觀的,人生在世,每一階段都有自己應(yīng)該懂得或者獲得的東西,人生應(yīng)該是在不斷的前行中行進的。孔子一生活了七十二歲,經(jīng)歷萬千坎坷,仍舊對人生保持著一個樂觀的態(tài)度,五十七年的經(jīng)歷使他仁德兼?zhèn),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恃寵不驕,兢兢業(yè)業(yè)。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在論語中,“仁”是思想核心。一是“仁者愛人”;二是“克己復(fù)禮為仁”;三是“仁者人也”。在當今世界,也不見得有人對政治有這么高的見解,以“仁”治國,國家可得以繁榮昌盛,欣欣向榮。一個成功的國家最需要的便是民心,而要得到民心便要“仁”。
在學習上,孔子強調(diào),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在學習中,人們樣樣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要么只學不思,要么只思不學。作為一個大學生,在學習中,要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檢測,自我充實。而不是在宿舍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必須學會學習,一個善于學習的人,會抓住身邊的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向這些平凡卻有著獨特的優(yōu)點的人學習,向別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大海之所以廣闊,是因為它能容納百川,而我們要學的精,就要學會學習身邊人的優(yōu)點。
在孝道上,孔子主張: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個人修身之道。論語呼吁我們要遵崇孝道,敬愛父母。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我們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離家遠行,有的為了工作,有的為了學習,可是,我們始終要記得,在某個遠方,有一根線在牽扯著我們的心,那就是父母,是家。
不管它再遠,再舊,我們都要記得,百善孝為先,父母,永遠不能遠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不斷地進步。即使是在科技發(fā)達的現(xiàn)在,我們也不能忽視了《論語》對我們的重要性,要講孝道,重學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將我們中華的美德傳承下去,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闹腥A兒女。
《論語》 讀后感12
時光像一只蝴蝶,飄啊飄啊,它把我?guī)Щ氐搅?0xx年9月1日,那時候,我剛開始學《論語》。我已經(jīng)學過的國學經(jīng)典有《大學》《道德經(jīng)》《論語》,《大學》教會了我一個人要有目標,《道德經(jīng)》教會了我一個人要遵守天地運行的規(guī)律。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論語》學完了,收獲了非常多為人處世的智慧。
《論語》的主人公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非常喜歡孔子?鬃娱L著一個高高凸起的額頭,一個大大的鼻子,嘴巴也很大,像一口就能吃一碗飯似的,但最有特點的是他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雖然孔子相貌很丑,但知識可不少哦!
當我才剛開始學《論語》的時候,我?guī)缀鯇Α墩撜Z》這本書里面一句最簡單的話也都弄不懂它的意思。比如子曰:“三十而立”,我原本以為是三十歲就必須成家結(jié)婚了的意思呢!其實它的意思是三十歲就要懂得禮儀,要學會如何做人。后來,我還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钡囊馑际牵何覀冏约翰幌矚g的東西不要強加給別人。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币馑际俏覀冏鋈魏我患虑槎家胍幌耄耗憧辞宄藛?你聽清楚了嗎?你臉色和藹嗎?你相貌端正嗎?你說的話誠信嗎?你做的事恭敬嗎?你有問題問嗎?你生氣了給你帶來災(zāi)害了嗎?你看見了想了它的意思了嗎?想到了這里,我就想到了北湖公園里的九思橋,橋下的那九個洞不也是在提醒我們要像君子一樣,從九個方面去思考嗎!
有一次,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我想:這么簡單的題目,難道老師把我當三歲小孩?我剛要舉手回答,突然又想:“這道題一定沒那么簡單!”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了孔子說的君子有九思,特別是那句“忿思難”,如果我不假思索地說出了錯誤答案,惹得老師生氣了,那我不就有“災(zāi)難”了嗎?所以我開始認真思索,直到找到正確答案時,方才舉手回答。
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钡囊馑际牵壕雍先憾慌c人勾結(jié),小人與人勾結(jié)而不合群。
想到這句話,我就想到我生活中的一天,有一天我的幾個同學在做一個讓同學出丑的“陷阱”,我剛好走過去,他們說佳佳你來和我們一起弄吧!我正想答應(yīng),突然想到孔子的這句話:“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蔽艺f不要,即使他們拿不跟我做朋友了威脅我,但我要像君子一樣坦蕩蕩,于是還是我轉(zhuǎn)身走開了。
如今我已經(jīng)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了,我知道了什么是“禮”。走路的時候,要挺直脊梁,背要打直,不能歪歪倒倒的;吃飯的時候,手要扶碗,把勺子拿穩(wěn)等等。
讀了《論語》,我明白了,我們要像君子一樣寬容大度,不能像小人一樣卑鄙。
《論語》 讀后感13
有句話說的好:‘讀史使人明智’論語就是古代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論語》的學習它告訴我們?nèi)绾螌W習,如何做人等為人處世之道,我學到最多的是學習。
論語的第一句就告訴我們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xiàn)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笨鬃诱J為作為教學過程的一方——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應(yīng)該是快樂之事?鬃拥慕虒W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煉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jīng)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xiàn)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chǎn)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各種先進教學經(jīng)驗、優(yōu)秀論文、教學先進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jié)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zhuǎn)化成為實際行動,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之不斷符合社會的需要。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在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那么就可以當老師了!边@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溫故而知新!敝挥袌猿植恍福种院愕呐,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yīng)這個飛速發(fā)展社會的需要。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毕驎緦W,不如向世人學,學習是一種悟性,處處皆學問。人的行為,價值觀,禮俗,知識的傳承,體現(xiàn)在的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一個人的內(nèi)心有智慧,而且愿意好好去學,甚至樂意比自己差的人去請教,這就是一種難得的態(tài)度。
論語可以讓每個人都各有所得,受益匪淺。相信只要我們深刻體會《論語》中的精辟言論和孔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我們不斷努力學習,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去,我們就會更充實。
《論語》 讀后感14
我愛世界上每一本有用的書,我也意識到,任何一本書的精髓只有經(jīng)過反復(fù)閱讀、啃咬和食用才能真正獲得!背浴墩撜Z》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從想吃,到嚼,再回味,香甜可口,清爽爽口,真的很快樂。
合上書,仿佛能聞到芹菜的香味從中溢出,我陶醉在《論語》的話語中。
我第一次讀《論語》的時候,正好是五六年級。當時,我以為《論語》只是一部白紙黑字的古文,真的很無聊。再看《論語》的時候,是大年初一。我覺得《論語》不僅樸素,而且美麗。雖然白紙黑字,寥寥數(shù)語,卻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三軍能勝俊,匹夫不能勝志”,年初,豪邁的氣魄非同尋常,“仁者不相貌,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對這四個字的描寫是金先生的風度;一個仁愛的人愛這四個字,言簡意賅,時時呼喚著人間的真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概括了為別人做事的本領(lǐng)和老師們孜孜不倦的話語。這些簡單而睿智的話語讓我的.心變得干凈而清晰!墩撜Z》也把我?guī)肓艘粋欣欣向榮的世界。我懂得如何對待生活。
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把《論語》吃透,就會感到輕松愉快。《坐以待斃》中有五、六位孔子,有“無春,無春衣,無春衣”之稱。有六七個孩子在彝族洗澡。風吹,舞,霧,唱,還!睂!一個人能和同伴一起跳舞,同時唱歌,輕松愉快地回家,這是最幸福、最簡單的理想!這種理想不同于別人“修身養(yǎng)家、治國安邦”的理想,但這種平凡的理想?yún)s能充分體現(xiàn)我們對省會的熱愛和向往《論語》讓我明白,權(quán)力和地位只是繁榮的一瞬間,只有悠閑舒適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論語》使我完善了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使我的心潤而香。
在我的書房里,《論語》是我的指路明燈。進入初中二年級后,我渴望成功,卻忽視了對概念和定義的理解。這讓我在學習上感到困惑,教輔書中的各種學習方式更讓我眼花繚亂。后來,我又拿起初中課本,仔細回憶了《論語》中的兩條人生格言:“學而不思,學而不學,學而不學,學而不學!薄_@句格言所倡導的踏實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規(guī)范了我的學習觀念,對我有很大的好處。
《論語》的味道就像嚼出苦薄荷的甜味。在甘甜之前的這些苦楚使我明白,我決不能違背做事的次序,在地上前進,否則我將失敗。
《論語》的每一點,雖然都是由許多平凡的文字組成,卻創(chuàng)造了許多人不平凡的生活。我相信他們也會在我們的生活中開一朵更加燦爛絢麗的花。
《論語》 讀后感15
小時候讀《論語》,是因為學校老師的要求,要背會,考試要考。后來讀論語,是對孔子的敬重,想要從中學會什么東西。讀的過程中,逐漸對孔子的思想有所理解,更懂得了《論語》在講什么,F(xiàn)在,我想把自己的一些理解告訴你,讓你也從中了解《論語》的奧秘。
人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相提并論,孔子思想的深度與廣度,他和弟子所著《論語》的影響力,在世界范圍內(nèi)確實可以和蘇格拉底相提并論,在今天甚至還要大于蘇格拉底?鬃拥难孕猩婕懊婧軓V,孝道、治學、治國、為政,幾乎涵蓋了人生中所有的重要場合,你的困擾,你的疑惑,總能在論語中找到答案?赡苡袝r候里面的一些話會顯得有些過時,但是重要的是你自己從中得到的感悟,以及對人生的理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原來說的是不同的人對學習的理解,以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學習快慢好壞的差距。但是我從中也體會到一些有關(guān)為人處世的道理,人應(yīng)該做自己感到快樂,感興趣的事情上,而不是刻意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樣是沒有好結(jié)果的。只有你樂于做一件事情,你才會可以專心、深入的去做,最后有所成就。而在有所成就的基礎(chǔ)上,更應(yīng)該有著“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目標,不枉人生一世。
《論語》也對我的專業(yè)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醫(yī)學是一門非常嚴謹?shù)膶W科,關(guān)乎人命,容不得半點虛假!在學習過程中就要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守則,絕不可以不懂裝懂,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重要的是,將來進入醫(yī)院,這會害了病人。一個不嚴謹,不懂裝懂的醫(yī)生絕不是一個合格的醫(yī)生!
醫(yī)學也是一門不斷進步的學科,而且進步的速度正不斷加快。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yī)生,一名好的醫(yī)生,就要不斷學習,永遠保持一顆求知的心,做到學而不厭。不斷豐富自己,接受新的知識,新的理論,并且適時實踐總結(jié)。我想,這樣的`醫(yī)生,才不會落伍。這次疫情,成千上萬的人民深受其苦,國家真正處于危難之際,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有不少犧牲的戰(zhàn)爭!而在這場戰(zhàn)爭中,第一線的戰(zhàn)士就是醫(yī)生!是他們,不顧前方艱險,毅然決然的沖在抗疫第一線,哪怕有去無回。這些醫(yī)生,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的楷模!
《論語》帶給我的感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完的,不是普通的詞句所能表達的。那一點一滴深厚的人生哲理,慢慢滲透入我的心,陪著我在醫(yī)路上走下去。
【《論語》 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論語的作文02-27
論語的語錄11-13
經(jīng)典論語的語錄11-16
論語的句子02-05
論語讀后感05-21
《論語》讀后感05-15
《論語》讀后感 12-22
《論語》讀后感01-05
論語的讀后感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