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卡夫卡》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卡夫卡》讀后感1
小說沒有寫完也可以成為世界名著,這樣的作者可能只有卡夫卡了。有些人會說,這就是斷臂的維納斯,但與雕塑不同的是,要從他的文字里面找到美要難了許多。
與眾人對于其作品的追捧相比,作者卻是一個更加追求完美的人,那些人后人奉為經(jīng)典的作品,在卡夫卡眼里被棄之如垃圾。還好,他的朋友沒有遵其遺囑一燒了之,而且呈現(xiàn)給了愛他的讀者。這其中不乏村上春樹這樣的大家。
當然說這話的前提是因為我知道他是名著,而事實上我把這本書看過一遍之后,最大的感覺是有無依無靠。你是可以看到做者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的與眾不同,也能感覺到作者對于人性、社會雕刻的入木三分,可是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總感覺有什么東西在壓抑著我,沉重地壓抑著我,甚至讓我經(jīng)常有些郁悶。
很多時候小說就像是你曾經(jīng)做過的`夢一樣,奇奇怪怪,林林總總,可越是這樣的夢,醒來的時候越是倍感難受,就好像被拖入了別外一個世界里虐了一宿。而卡夫卡最擅長的恰恰就是用正常人講故事的方式,講一堆夢一樣的東西。讓你看不明白,卻又想知道個結果,或者其它什么東西。
《卡夫卡》讀后感2
身上的某個開關被打開了,或者說這本書與這個時空的我相遇,恰恰好。我的腦海中能夠勾勒出一幅幅畫面,因中田我的行為方式莞爾一笑。我有時是卡夫卡、是大島、是佐伯、是中田,更多時候我誰也不是,只是靜靜聆聽他們的故事。在大島講“田村卡夫卡君,我們的人生有個至此再后退不得的臨界點,另外雖然情況十分少見,但至此再前進不得的點也是有的。那個點到來的時候,好也罷壞也罷,我們都只能默默接受。我們便是這樣活著!睍r悲痛不已,也對他所說的“不單調的.東西讓人很快厭倦,不讓人厭倦的大多是單調的東西”時點頭不已。對于自己不知道、迷惑的事竟也學著他們的方式去尋找答案—“看畫”“聽風”。
只有一點耿耿于懷,像中田這樣,幼時聰明,因一場無端事故而改變人生走向,這樣的人生,真的可以做到心平氣和嗎?
但再也不想去改動誰的命運一分一毫。一切都,順其自然就發(fā)生了。
陪伴完朋友走了一場,要告別啦!卡夫卡依然是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你必須這樣做,叫烏鴉的少年說到。我也要成為現(xiàn)實世界上最頑強的二十二歲少年,或許是青年!
《卡夫卡》讀后感3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觸動了讀者最細膩的情感他最大的價值就在于簡單、直接的將一股巨大力量注入讀者的內心深處。
我不知道,卡夫卡是怎樣決定將自己搖搖欲墜的生命以如此大的熱情投入為小女孩艾希編織奇跡的過程里的'。也許僅僅是因為在他與艾希相遇的那一刻,哭泣的艾希讓他覺得一個小女孩和她的洋娃娃之間的友誼,仿佛是全世界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像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震撼著、驅使著義不容辭得當上了獨一無二的洋娃娃郵差。在三個星期了,將快樂、希望和幸福重新送回到一個小女孩的生命中。
卡夫卡如此投入的為艾希精心編織了一個夢,艾希也完全投入的真心相信著這夢。卡夫卡為艾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勞動,艾希則對卡夫卡給予了徹底的信任和依賴。也許在給予艾希希望同時,卡夫卡的生命也被艾希點亮了。
《卡夫卡》讀后感4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身患重病的作家卡夫卡去公園去散步。忽然,他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傷心地哭泣。當卡夫卡問明白小女孩是因為丟失了心愛的洋娃娃后,決定以洋娃娃的名義給她寫信。天真無邪的小女孩真的以為洋娃娃出去旅行了,還給自己寫了20封有趣的信?ǚ蚩ㄒ宰约旱姆绞桨参苛诵∨⒌男。
這就是西班牙作家法布拉在《卡夫卡和旅行娃娃》中告訴我們的一個美麗故事。令人驚奇的'是,這居然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就發(fā)生在1923年的柏林,卡夫卡給這個失去洋娃娃的小女孩寫了三個星期的信。第二年,卡夫卡就因為肺病去世了。據(jù)說,這些珍貴的信件至今還保存某個博物館里。
這個故事讓我感動。充滿愛心的卡夫卡,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在身患絕癥的情況下,付出自己很大的精力,給女孩帶去了一個個溫暖甜美的夢。我發(fā)現(xiàn)小女孩在讀信的過程中也在慢慢長大,她懂得了如何勇敢地去理解和面對人生。
卡夫卡是世界聞名的文學家,他被稱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但是很不辛,他只活了41歲。我非常希望有人能將博物館里卡夫卡當年寫給小女孩的信翻譯成中文,讓我品味一下卡夫卡的那份愛心和才能。
《卡夫卡》讀后感5
一開始你或許會覺得一篇述說著活生生的人變成一個甲蟲的小說是如此的虛幻,甚至是不可思議的,這種不現(xiàn)實的事情也會為某些人所鄙視,就猶如有些人不喜歡看魔幻片,動漫片一樣,但是諸如此類的作者又為為什么把這些不現(xiàn)實的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呢?
筆可以讓我們構造出無數(shù)的可能,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生活中的缺陷,也就是我們的追求,只能靠我們的幻想,而我們所認為的不現(xiàn)實其實是現(xiàn)實的前奏,因此,我會熱衷于不現(xiàn)實的事物,但是同時承認現(xiàn)實。
變形記,一個支撐著家庭生活的忙碌男人,突然一天早上醒來變成了人人唾棄的甲蟲,而且還是像一張床般巨大,結果卻出意料的簡單,后來他的.家人遠離,甚至嫌棄他,還覺得他會破壞她們的生活,家人的生活比以前差了很多,但是她們永遠不會想起以前主人公的辛苦以及他的付出,最終,她們選擇拋棄他,尋找更美好的生活,甲蟲死了你一定會覺得她們很無情,但是,我認為倘若生活中真有這么一件事,我們大眾必定會拋棄他,甲蟲就是甲蟲,動物就是動物,就算我們知道它的靈魂是一個人,但是,我們就是本性的排斥,所以,任何人都不應該得到責怪,這就是現(xiàn)實,而卡夫卡只是用了不現(xiàn)實的事件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罷了。
《卡夫卡》讀后感6
世界萬物都是隱喻。當你用一顆體味生活的心去看待周圍每一件事物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身邊的一切都在向你傳達生命的真諦。
我們都在毀滅,都在喪失,是因為世界本身就是建立在毀滅與喪失之上的.,我們的存在不過是其原理上的剪影而已。作為這個世界上的微小存在,我們無從對周圍的世界做出許多改變。在這個世界上只有適應而沒有征服,但適應也不是屈服,屈服于身邊的一切,而是將自己變得堅強,堅強的足以征服身邊的一切,然后才能夠適應,才談得上適應。我們就是在這種屈服與征服的邊緣,尋求著中庸的適應。因為,無論是征服還是屈服,最終的結果只是毀滅,唯有讓自己的世界無比堅強,才有在毀滅當中的新生。
例如風,既有飛沙走石的狂風,也有舒心愜意的微風,但所有的風終究都要消失。風不是物體,而不外乎是空氣移動的總稱。側耳傾聽,其隱喻即可了然。
《卡夫卡》讀后感7
一直想寫《海邊的卡夫卡》的讀后感,思緒沒來也就擱淺至今。
第一次讀村上春樹的文字,我很佩服他那有血有肉的寫法,創(chuàng)意、想象力的結合和運用使整部小說妙筆生花,讀者所看、所思盡在腦海的聯(lián)想中。真真切切,實實在在,讀得令人煩悶的,內容血腥惡心的,心情隨之激動或平伏的……
就像自己受了無形的牽制,獨自闖進、穿越幽深的山林,所有的預想,可能或不可能發(fā)生,但它總存在于你的`浮想聯(lián)翩的大腦中,難怪村上春樹的作品這么受歡迎了。
如里面十五歲的主人公——田君卡夫卡君,他有一點像我的是,喜歡圖書館,終日喜歡沉隱于書海之間,尋找隱藏其中的隱喻(metaphor)。
長長的小說,我記下了許多有味道的句章,只得短短的感言。
文字,有她的魅力,正是作者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與譯者厚實的功底,才成就了一部佳作華章。
《卡夫卡》讀后感8
叫烏鴉的少年最后跟卡夫卡說了一句,這是你做的最為正確的一件事了,卡夫卡15歲離家出走,少年被母親拋棄,又被父親的語言詛咒著,為了逃脫語言,卡夫卡離家出走了,當他走到社會中去,遇到了好心的大島,總之一切都還蠻順利。就是卡夫卡跟靈魂最深處的自己對話時,一面是魔鬼,一面是天使,最后,卡夫卡還是決定繼續(xù)回學校接受教育。
村上用這種雙線的'寫作方法,剛開始的確是讀的懵懵懂懂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在講什么,讀到中間一點發(fā)現(xiàn),其實這兩條線是有很大的聯(lián)系的,直到最后真相大白的時候,那基本上整篇小說差不多也看完了了,雖然自己看得也是有很多的疑問,就像大多數(shù)讀者問的一樣,卡夫卡到底有沒有殺死自己的父親,父親的預言是否真的實現(xiàn)了…… 這些都不重要了,就像前篇說的,要以一種你,我的身份來做一個讀者,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這個說的有些多了,我覺得 這是一本很有必要去閱讀一下的文學作品,就算這其中的很多哲學哲理不清楚,但是村上的這種寫作境界,佩服,深深的佩服。[可愛]
【《卡夫卡》讀后感】相關文章:
卡夫卡語錄12-30
卡夫卡語錄13篇12-30
海邊的卡夫卡語錄12-30
卡夫卡語錄8篇01-23
卡夫卡語錄(8篇)01-23
卡夫卡城堡讀后感09-19
海邊的卡夫卡的讀后感07-02
《海邊的卡夫卡》讀后感09-11
海邊的卡夫卡讀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