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讀后感2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新世界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1
太陽既出,群星隱沒。刺目的光芒撕碎了空間,爭先恐后地涌入世人的雙眼,內(nèi)心的窗戶卻悄然關閉。
真理永遠處在由相對向絕對轉化的路上,物質生活總是從好變得更好,人心也在愈加貪婪的路上一去不返了。這本身并無不妥,上進和發(fā)展不就是舊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再提出新需求嗎?
但是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物質需求都得到滿足,我們難道就真的迎來了極樂世界時代嗎?衣食無憂、隨意性交、唆麻美夢......所有感官享受和生理需求應有盡有,在這個美麗新世界里,每個人都屬于彼此,穩(wěn)定的幸福、平和的快樂成為了永恒。
一艘船更加高大雄偉的代價是吃水更深;冰山一角是個很酷的詞兒,但它意味著水下部分要習慣暗無天日......而美麗新世界是一個萬丈光芒暈人眼的天堂,它的水下又是什么?我想:是內(nèi)心的.死寂。
死寂是直線,是穩(wěn)定;波動是動蕩,是激情。
當縱欲和穩(wěn)定成為社會的最高宗旨,誰還會銘記在愛情中嘗盡相思苦,在愛而不得中抱憾終生的傻瓜;誰還會詠嘆“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詩句;誰還會在深淵里掙扎出哈利路亞的絕響;誰還會在雙耳失聰后和命運負隅頑抗;誰又會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馳騁雪山......苦難造就偉大,放縱磨平激情。
而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破壞,若是沒有美好的東西,便也沒有了悲劇,正如美麗新世界里不會有圣索菲亞大教堂的慘案與圓明園的大火。
沒有苦難,未嘗不是最大的苦難。
死不僅是生的對立面,也是作為生的一部分而永遠存在。
物質與精神同樣對立統(tǒng)一,物質上毫無苦難的另一端或許是精神上的萬劫不復。
夕陽的余暉有些蒼老,群星若隱若現(xiàn),嘰嘰喳喳。
像是一群少不更事的小孩兒圍在一個老人身旁,好奇地問詢著那個他窮盡一生也沒想好的問題:
極樂世界是什么?
一個不是地獄和人間的地方。
如今,我們在人間。
但是,已整裝待發(fā)。
一個小孩兒如是想到。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2
這個“美麗新世界”,難道不是人們一直心心念念向往的生活嗎?難道不是社會發(fā)展正在努力實現(xiàn)的宏愿嗎?“世界穩(wěn)定,人民幸福(不必為土地和主權爭論不休了,沒有了戰(zhàn)爭)。人們要什么有什么(不必為生存發(fā)愁了)。決不會想要得不到的東西,人們富足、安全(每個人都無條件相信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不會生病,不害怕死亡(解決了人類終極難題)。對激情和衰老一無所知(永葆青春、性無禁忌,絲毫不用壓抑本性了)。沒有父親、母親的煩惱事,沒有妻子、孩子或愛人讓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免去了多少人七情六欲的枷鎖)。如果有問題,有嗦麻幫忙(不必再為壞情緒苦惱了,分分鐘到達“彼岸”)”。偉大的作者啊,將人類的理想國、烏托邦,用文字勾勒出來后,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這個美麗新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沒有了信仰,沒有了割據(jù)之戰(zhàn),世界便成了君主的城池,人們則淪為了玩物任人擺布;沒有了生存壓力、沒有了欲望,便失去斗志,亦然體會不到擁有的快樂;沒有了激情澎湃的心潮、沒有了對青春永駐的向往,沒有了提防和忍耐的病痛、也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區(qū)別。至于情感,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我一邊看著文章…一邊打著寒顫,因為我覺著我們已經(jīng)走在新世界的路上了……
向文末自殺的野蠻人致敬,敢于堅守做自己的人都是勝利者。像極了當今社會那些擁有鮮明個性的人,不認命,敢于活出真實的自己,當然也要能背負的起相對的責任。最近特別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這個信念:“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口碑一路飆升,說明人的潛意識是渴望獨立自主,掌控命運的。無可奈何,大多數(shù)人只能在心里澎湃一番,回歸現(xiàn)實依然無力改變。
回顧這本書,突然感覺我身上所有的缺點,像失散多年的老友,慶幸它們還在,至少能讓我感覺,自己還活著;慶幸現(xiàn)在的世界,有紛爭、有欲望、有激情、有愛…才有日新月異不斷進步的時代!吧趹n患,死于安樂”一點沒錯!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相關文章: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03-26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2篇03-27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3篇02-15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3篇)02-15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精選15篇)01-03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3篇09-20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3篇)09-20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精選14篇)04-12
美麗新世界讀后感(通用18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