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4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1
在這封信中,他沒有直接指出女兒的錯誤之處,沒有說“你的做法是不對的”這類直截了當的話。他寫出了女兒的種種錯誤做法,將女兒和自己的做法作對比,含蓄婉轉,意在使女兒能自己主動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加以改正,這可比嚴肅的說教管用多了。
劉墉是位大作家,他滿腹經文,所見、所聞可比很多人都多,人生的閱歷也更豐富。但在他的女兒面前,他并沒有擺出大作家的架子,高高在上地向女兒灌輸大道理,更沒有一味地批評,字里行間里,充滿了一位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在他向女兒提要求、提建議時更是蘊含了他對女兒無限的期待。如果我有一位這樣的父親,我一定會感到無比地幸福。他的女兒今天所創(chuàng)造的.輝煌也是與她開明的父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讀完這篇文章,我也開始反思自己,是否自己也像劉墉的女兒那樣,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走馬觀花地讀書?讀書是否從未溫習、從未思考?
從小,父母和老師就要求我們每天讀書,我卻總是把讀書當做一種負擔。我?guī)缀趺看巫x書,夸張地說,一目十行,只求了解文章的大意。不管是雜志、報紙,還是名家名著,我都以“瀏覽”的方式進行閱讀,很少對文章進行思考。所以,如果有人問我關于一本書的一些問題,我只能講出整本書的大意,卻很難說出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是什么?我讀這段話時的感受是什么……這不就相當于沒讀么?讀書是為了什么?為了學習書上作者描寫的精妙之處,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只了解個大意,難道就能提高語文學習能力、語文表達能力么?
從今以后,我要按照劉墉先生的讀書方法,多思考,多溫習,做個快樂的讀書人!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2
大多高產的暢銷書作者都難免不了非議,尤其是劉墉先生寫的這種類型的書,一不小心就淪為雞湯文了,還好我并不是一個嚴謹的反雞湯讀者,再濃的湯我也喝的下去。讀書是為了什么呢,在我看來不是為了嚴格按照作者規(guī)劃的框架去生活,而是從里面尋找到對當下的自己有所幫助的.地方。長長見識也好,鍛煉思維也好,甚至只是博一下開心,鼓勵以下自己,都是可以去讀的書。況且劉墉先生這本書里還藏著怎么寫書這樣實操性的內容,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這本書是劉墉寫給自己孩子,如何寫作文的一本合集,順道告訴以下我們這些可能做了家長或者即將要做家長的,該如何看待孩子的學習和功課。比如講到說要勇于改正,歌德寫《浮士德與魔鬼》,修修改改六十年才完成,可是我們大家呢?很多人的書評甚至寫完了自己都不會看第二遍,這樣的文字會對別人產生幫助嗎?如果有人指正,卻跳出來說:“你懂什么”,對于這種人,真的不想有任何的交集,連一個小學生基本的素養(yǎng)都達不到。
上面說到書里提到了書寫的技巧,比如冷筆和熱筆,熱筆就是毫無保留的把內心的話說出來,沒有修飾和雕琢,卻能直指人心。而冷筆呢,就是先謀劃好段落,怎么引入主題,引入論述等等,各有優(yōu)劣。再比如說套路上的,破題、正面論、反面論、結論是一種方法;開門見山、格物致知、迂回引帶,這也是一種方法,看似很簡單,但是要應用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微信讀書上有很多書友在公布自己讀書成績,17年要讀完100本,200本,但是能記住多少呢?能感受到書里那些細膩的情感嗎?能身心沉浸的去享受那些悲喜的故事嗎?很難。除非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劉墉用筆的四德來形容人,尖是專精,齊是廣識,圓是敦厚,健是風骨,專精而不廣識,難有大的創(chuàng)造;博學而不專精,力量便難集中;敦厚而無風骨,則易頹;勁拔而不敦厚,便易折。學習了。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3
以前也看過劉墉的書,沒想到他突然轉換了畫風。沒曾想,遇到一個如此溫柔細致的父親。將那些需要明白需要,越早掌握越好的道理一一掰開來講解?吹倪^程中,耳邊回響的是溫柔低沉的男聲,彷佛影視作品中為孩子朗讀睡前故事的角色。
例如,第一篇—說到心靈的深處。與對方說話的時候,一定要看著他,把話說清楚,說到他聽見了,也說到他的心坎上。這一點,我們到現(xiàn)在都沒能好好做到吧。有些時候,嘗試一次就說已經盡力了呢。所以有些事情在他們人生剛剛開始的時候是不是就應該開始進行反復的引導呢?
也更像是記錄女兒成長過程中的點滴。參賽了卻沒能得獎,專注于比賽卻丟掉了閱讀本身的樂趣。有些可能當時就馬上為她進行了解答。然而有些問題,以小見大,所牽扯到的不僅僅是那么簡單的一個道理;蛘哒f,在他女兒的這個年紀沒辦法很好地領會到,因此需要好好想想,細致地進行引導。
可能看著有些幼稚,然而對于小朋友來說可能是很好的語言風格(原諒我沒有進行過該項教育實踐)。
序言中,劉墉寫道:人在少年時受到傷害,會影響一生。的'確如此呢。
最近處于考慮婚姻及相關的階段。因此不斷反思自身,希望能對未來的不確信少一些。然而,越剖析越發(fā)現(xiàn),少年時受到的影響會始終伴隨左右。因此對于未來,如何組建婚姻并維系,如何教育子女,有越來越多的疑惑。因此,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學習。雖然越努力學習,具體的疑惑就越多,但總比一無所知的情況要好得多。記得前段時間與母親聊天,關于子女的教育,我認為她和父親其實做得不夠好。她沉默一會兒后,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因此送你去讀大學,希望你將來可以做得比我們好。
愿我在未來能夠成為更好的母親。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4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覺是:讀書的心態(tài)很重要。如果一心求快,往往欲速不達,可能從機械的狀態(tài)中理解許多遍也不一定能弄懂書本的意思;如果只是為了物質需求,將讀書視為任務,讀完一本書“如釋重負”,讀書就會成為一塊磚頭,冷、死,還得費好大力氣搬動。
古來圣者,多向往幽深的山林,在那兒悠然地彈琴、賦詩、讀書……自然與生態(tài)洗去了世俗功利的塵埃,手捧一卷閑書席地而坐,聞著新鮮泥土的溫濕氣息,聽著啁啾之響,他們的心里不過是品味詞句、享受故事、學而不厭的豁達,卻如臨仙境般快樂。
現(xiàn)代的'我們可能很難體會到古人的心態(tài),卻能換一種方法獲得讀書的快樂。每當猜成語他人咬牙切齒的思考中,自己在書上看到的那個詞語突然閃現(xiàn)在自己的腦海,感覺像步于云端一樣飄然和自豪,學以致用的成就感讓我們獲得更多讀書的樂趣。
如果說學以致用需要思考,有的人會不滿地說:“我看書既然要快樂,何必費力地思考啊?”但不思考的輕松之樂像漣漪微微,思考的發(fā)掘之樂似洪波逐流,我們更要舍小利以逐遠,思考書中的關鍵句,琢磨作者的真實意,“作者為什么用這個詞?”“這句話在這里有什么作用?”這樣的金鑰匙能讓我們層層地發(fā)掘深意,也許人物的性格情感更顯深刻和復雜,在這樣一片大海中我們滿載而歸,而思考就是在挖掘書中的寶藏。
如果只是光思考就想一展才華、學以致用,恐怕連孔子都要教訓“學而時習”的重要了。獲得大量知識之后,溫習就是一把精致的小刀,將思索的“寶藏”清楚地刻在大腦中。在溫習中,往往能找到被遺忘的“寶藏”,我們要保護好它們不被丟失,在需要的時候,便能靈活取用,筆走龍蛇,心中便被自豪的快樂填得滿滿的。
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把書變成一個伙伴,閑適地交談,傾心地思考,反復地溫習,活學活用,在知識的海洋中體驗無窮樂趣。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做個快樂讀書人讀后感04-04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01-27
《做個快樂讀書人》讀后感09-05
做個快樂讀書人讀后感3篇04-04
《做個快樂的讀書人》讀后感6篇04-28
做個快樂的自己心理健康教案08-26
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作文02-14
《做個快樂的小書蟲》讀后感賞析09-20
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作文7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