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哈姆萊特》有感 推薦度:
- 哈姆萊特讀后感 推薦度:
- 哈姆萊特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哈姆萊特讀后感4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哈姆萊特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哈姆萊特讀后感1
《哈姆雷特》,印象不深刻。
后來看了電影,不知為何只對美麗的奧菲利亞感興趣。
她有一頭金色的長發(fā),從鬢角兩側(cè)向上分別攪成兩個麻花辮,垂在耳后,她長的美如天仙,有著一張最純潔的臉,和最燦爛善良的笑容。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年輕的逃跑一直都是把長長的頭發(fā),在耳側(cè)攪成兩個麻花辮。
再后來,看了一幅油畫,奧菲利亞落水時,她巨大的裙裾和著鮮花野草樹枝托著她,像小船一樣悠悠的飄向遠方,飄向再也沒有痛苦的地方。
可愛的奧菲利亞,還張著她美麗的小嘴,幽幽,幽幽的唱著歌,從容,從容的赴天國。
那印象太深了,至今鮮明歷歷。
甚至癡想,如果一生中,有值得像奧菲利亞那樣牽掛的人,讓自己牽掛,讓自己在乎,他也一樣牽掛在乎自己,哪怕自己垂垂老也,也不會擔(dān)心紅顏消失,即便走盡紅塵之路,也會如美麗的奧菲利亞一樣,從容赴天國。
奧菲利亞,給了我那么多美麗的.聯(lián)想,因為她的美麗和純情。
奧菲利亞甚至讓我覺得死也是可以如此美麗動人的。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對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奧菲利亞只能如一條自生自滅的小船,能讓她從容美麗的香消玉損,已經(jīng)是作者的仁慈了。
在那樣的時代,在那個特定的典型的環(huán)境里。
奧菲利亞的命運只能維系在王子身上!王子愛她,至少曾經(jīng)愛過。
她也確信王子愛她。
連她的哥哥、父親都看得出來。
可是,王子背負著替父報仇,為母雪恥,為國除害的大任!這些都比對一個女人的愛情來的重要!他在復(fù)仇的火海中掙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構(gòu)陷中抗?fàn),他在對母親的失望中奮斗,他在對周圍人的圍追堵截中,像個獵豹一樣左躲右閃,伺機反攻,這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再去關(guān)心愛情,關(guān)心一個愛著她的女人。
這個女人甚至成了試探他的籌碼,這個單純的姑娘被人利用了來試探自己的愛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親,而父親是受新國王的指使。
不得已中,王子殺掉了偷聽的老臣——他心愛的姑娘的父親,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
可想而知,奧菲利亞,這個孤苦無依的姑娘,在父親被情人殺死、情人不在身邊,哥哥在外流浪的情況下,瘋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過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斗花,這是給您的蕓香。
這兒還留著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
啊!您可以把您的蕓香插戴的別致一點。
這兒是一支雛菊,我想要給你幾朵紫羅蘭,可是我父親一死,他們?nèi)贾x了!
作為大臣的女兒,她必須謹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還要她跟王子保持距離,她這樣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孩。
父親讓她試探王子是否真的瘋了,她也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兒。
現(xiàn)在,她可以說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
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所愛的人采花,跟他對話,在王宮里出出進進。
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編織花環(huán),爬到高高的樹枝上,唱歌遠望,那結(jié)果是,樹枝斷了,連同她一起,順水漂流、順水漂流,帶著這個美麗的姑娘回到了天國。
沒有她的世界里,男人們的血腥的角斗,更加肆無忌憚!
哈姆萊特讀后感2
《哈姆雷特》是著名的悲劇之一,是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偉大劇作家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
《哈姆雷特》講述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大學(xué)密友霍拉旭所說的:“ 你們可以聽到奸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借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jié)局!
主人公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nèi),本該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然而,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不但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并且目睹了母親和他叔叔克勞迪斯也就是新任國王的婚禮。最敬佩的父王的死去已經(jīng)使年輕的王子倍受打擊,母后對父王的背叛更使他感到痛心不已,并且疑竇在心。雷雨交加之夜,在王宮城堡的露臺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的哀訴,使哈姆雷特知道這樁暴行是他的叔叔所為,他發(fā)誓要為父報仇。至此,哈姆雷特就開始了艱難的復(fù)仇歷程,和叔叔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激烈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fā)出了復(fù)仇之劍,與此同時,哈姆雷特也難逃一死??
哈姆雷特不是那種意志堅決、激情澎湃的人:他思想深邃,情感細膩;他遠不是英雄的角色:他年輕、純真,充滿理想與熱情,擁有一顆敏感的心靈。然而他卻又成了命運的玩偶,特殊的處境扭曲了他的天性。他似乎沒有周密籌劃的能力,他的行動都是在情境的逼迫下無暇考慮時所采取的極端之舉,他錯殺波洛涅斯就是例子之一。而在最需要行動的時候,他卻感到迷惑、猶疑、彷徨,從而錯失良機,他又會編出借口,重新沉入恍惚的思慮之中??他永遠都在只是下決心卻始終沒有任何行動。
我感到很奇怪的是,為什么他可以毫無顧忌地送兩位大臣上黃泉路,可以干凈利落地除掉雷歐提斯,卻遲遲不肯殺死叔叔為父報仇?甚至錯過了能夠殺死克勞狄斯的機會呢?哈姆雷特說:“顧慮使我們都成了懦夫”那么他的顧慮是什么呢?我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引用弗洛伊德主義者的看法:哈姆雷特有俄狄浦斯情結(jié),他不能采取行動,是因為他也有過弒父的念頭,在他靈魂的天平上,他和克勞狄斯的罪孽是同等的。在他眼里,鬼魂代表了善的'父親,克勞狄斯代表了惡的父親,而它們都是他母親的丈夫。只有當(dāng)他的母親喝下為他而準備的毒酒的時候他才真正有了殺死克勞狄斯的勇氣和決心,也許正是這種情結(jié)讓他對女性產(chǎn)生了厭惡和失望,他才會狠心地拒絕了奧菲利亞。
哈姆雷特是一個可憐的人,他被鬼魂纏繞,他被復(fù)仇包圍著,他是痛苦的,他是無助的。為了復(fù)仇,他犧牲了許多。但是,他確實是一個難以理解的人,這就是為什么哈姆雷特能夠成為莎翁眾多劇作中最具魅力的人物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至今會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哈姆萊特讀后感3
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闭f明《哈姆雷特》這本書的影響力巨大。
的確,《哈姆雷特》取材于12世紀丹麥歷史中“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學(xué)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僅代表了莎士比亞的最高戲劇藝術(shù)成就,也代表了文藝復(fù)興時期歐洲文學(xué)的最高成就。細細讀來,慢慢咀嚼,愈發(fā)讓人感到內(nèi)心的震撼。
本文最初的哈姆雷特是天真、單純,也是幸福的一個王子,他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希望。后來,父親的暴死、母親的改嫁,讓他覺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開始憂郁了,他無目的地,渾渾噩噩地生活著。
恰在此時,父親的鬼魂告訴了他事情的真相,這下,哈姆雷特憤怒了,他從渾噩中覺醒過來――他要為父報仇。
哈姆雷特憑著自己的智慧,驗證了事情的真實性之后,他開始平靜下來,并認真地沉思著自己是否應(yīng)該擔(dān)起重任。最終,哈姆雷特做出了決斷,他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放棄了許許多多安逸的物質(zhì)生活。然而,就當(dāng)一切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做好安排的時候,卻中了國王的奸計,被毒劍刺傷,但他最后還是殺死了國王。他雖然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卻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鋪平了道路。他的靈魂因為自己的抉擇而走得更遠了,直到消失在那條通往天堂的大道上。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愛情。正因為如此,他能對母親發(fā)出心底的憤怒,面對奧菲利婭的死,他悲痛欲絕,而當(dāng)他面對自己的仇人、國家的仇人時,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猶豫不決、遲遲不愿行動。如今讀來,我仍能感受到他當(dāng)時內(nèi)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掙扎。他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過來”這句豪言壯語,到“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句話中,我從中體會到了深深地?zé)o奈。他一系列的語言表明他是一個純潔,高尚,有道德,有知識,有決心,欲挽救世界,而又無能為力的.人的人,但他卻不停地與不平抗?fàn)帲?/p>
什么才是英雄?我認為,像哈姆雷特這樣能拋棄個人情感,維護大眾利益,做出正確選擇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文中有許多經(jīng)典的句子,我對它們的印象很深刻,也由此引發(fā)了我的一些思考。文中哈姆雷特說人類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那么作為“靈長”的我們,為什么要破壞供給萬物食物的森林,又為什么污染給予我們甘露的河流,這難道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的所為?哈姆雷特譴責(zé)了人類的黑暗,而我卻對人們?nèi)员в泄饷鞯男判,畢竟那些丑陋的人們只是少?shù),多數(shù)的人們都窮盡自己的一生來造福萬物,造福地球,為社會的和諧而作出努力,我相信人類終究會有一天,會真正當(dāng)?shù)闷稹坝钪娴木A,萬物的靈長”這個光榮的稱號!
莎翁的這部劇本,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但當(dāng)我們完全吃透了這個劇本,會有許多人抬起頭仰望燦爛的天空,從其中汲取深刻的感受,從時代的悲劇中警醒起來,為我們理想的生活奮發(fā)前進!
哈姆萊特讀后感4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義思想家的悲劇。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亞曾借人物之口表達自己的戲劇主張:"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自然,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一看演變發(fā)展的模型。"悲劇《哈姆雷特》正是劇作家這種現(xiàn)實主義戲劇觀的生動體現(xiàn)。
哈姆雷特是悲劇的中心人物。他是一個典型的人文主義者。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fù)興時期文學(xué)的核心,它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世界觀,是資產(chǎn)階級與封建貴族、教會進行斗爭的武器。人文主義著反對以神為中心的封建神學(xué),宣傳人是宇宙的主宰,是萬物之本。哈姆雷特對世界和人類抱有巨大的熱情和美好的希望。他說:"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物品!理性是多么高貴!力量是多么無窮!行動多么像天使!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⑺隙ㄈ说默F(xiàn)實生活,渴望純潔的友情和真摯的愛情。他聰明熱情、敏感善思、能文能武。他的戀人峨菲利亞說:"啊,一顆多么高貴的心就是這樣隕落了。⑦@樣的王子自然得到民眾的擁護,連他的敵人克勞迪斯也承認:"他是為糊涂的群眾所喜愛的"。可是他一接觸社會的現(xiàn)實,他所崇拜的父王突然死去,而自己所愛的母親連為丈夫送葬的鞋子都沒有穿舊,就匆忙嫁給了從前受人恥笑的克勞迪斯。他感到憂郁:"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么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經(jīng)過一番深沉的思考,把個人問題與整個社會聯(lián)系起來,發(fā)現(xiàn)"時代一切都脫節(jié)了","丹麥是一座監(jiān)獄","我決心擔(dān)負起重整乾坤的責(zé)任"。這樣為父報仇實際上成了改造社會的一個具體行動。他有意安排了"戲中戲"以便進一步證實奸王的罪行。當(dāng)罪行的真相確證以后,便立即行動。但為了尋找正義的手段,他放棄了在奸王祈禱把他殺死的機會,接著又誤殺了波洛涅斯,這樣就招來被放逐的命令。最后,他雖然逃了回來,在決斗中殺死了奸王,自己也因中了毒劍而犧牲,"重整乾坤"的責(zé)任也落空了。
《哈姆雷特》在藝術(shù)上也能集中體現(xiàn)作者的創(chuàng)作特色。劇作的生活畫面廣闊,情節(jié)的展開生動、豐富。劇作所反映的生活畫面,從皇宮到家庭,從深閨到墓地,從軍士守衛(wèi)到民眾造**,從劇場到比劍場,構(gòu)成了劇中人物活動的廣闊的`背景。莎士比亞非常注重情節(jié)的安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復(fù)仇的情節(jié)之外,還配合諸如愛情、友情、親子關(guān)系等,對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了推動的作用。與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豐富性相聯(lián)系,作者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戲劇場面。如"戲中戲"演出的那一場,是一場重點戲,又是過渡戲,是哈姆雷特的思想和行動的轉(zhuǎn)折點。
莎士比亞是語言大師。他的戲劇語言豐富多彩,富有詩意。他的劇作主要是用自由的無韻詩體寫成,還有民間歌謠,其人物的語言也變化多端。
刻畫哈姆雷特時,多次運用獨白,詩體與散文交相使用,哲理與抒情相結(jié)合,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哈姆雷特》是一部巨作,它給我很多很多,值得一看!
高中讀后感 | 讀一本好書讀后感 | 好書推薦
【哈姆萊特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哈姆萊特的讀后感10-05
哈姆萊特讀后感10-05
《哈姆萊特》讀后感08-18
讀《哈姆萊特》有感04-28
《哈姆萊特》讀后感3篇05-23
哈姆萊特讀后感(精選23篇)11-09
哈姆萊特讀后感(11篇)06-10
《哈姆萊特》讀后感(3篇)09-07
《哈姆萊特》讀后感6篇08-18
《哈姆萊特》讀后感(通用4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