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樂山龍舟會》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樂山龍舟會》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語文老師將近7年了,和其它學科比較,我總是感覺孩子們在語文課上的眼神不夠明亮,自己講課時那種“心跳的感覺”也不多。是什么原因昵?想來想去,覺得這并不是語文課本身就缺少趣味的問題,也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老師的問題。老師的問題就在于,我們把本應情趣盎然的語文課,簡單化為機械地灌輸和繁瑣的分析。這樣遠離現(xiàn)實、不食人間煙火的語文課學生當然不喜歡,課堂氣氛當然會死氣沉沉,因為這一切距離童心太遙遠了。
一、“投入地‘講’一次,忘了自己”
擅自改了一句歌詞,因為覺得它能代表一個語文老師的心聲。老師要想讓學生投入,自己必須先放下架子,率先投入到文本當中,然后才能帶領學生投入其中。比如:我在我們班里講《樂山龍舟會》第一課時的時候,就完全把自己當成一名在場的觀眾,帶著學生激情昂然地讀書。因為我“忘”了自己是老師,在范讀“立刻喊聲乍起”時,學生們竟然也忘了自己是學生,情不自禁地跟我大喊:“鴨子在那兒呢!快抓!”整堂課,我們就像置身于搶鴨現(xiàn)場一般,“玩”得不亦樂乎。也正是因為有了第一課時朗讀的基礎,上第二課時,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才比較深刻,也有得可說。
當然,我們不可能把每節(jié)語文課都上得熱熱鬧鬧,應該思考感悟的時候就得引導學生要靜下心來,潛心體會,語文課才會張弛有度,文味十足。但無論如何,教師都要真實地投入。
二、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挖掘文本中“好玩”的“寶臧”
《樂山龍舟會》課文中的場面描寫堪稱典范,我設計了讀寫結合的環(huán)節(jié),在充分感悟課文的基礎上,我注意聯(lián)系了學生在不久前參加的鏟雪活動,指導學生借鑒課文中的搶鴨子場面來修改自己的習作,體驗在感悟課文后創(chuàng)作的快樂。讓語文課既“好玩”,又實用。
回顧這堂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如何讓學生之間的交流更自然、更自由,如何讓全體學生的思維都活躍起來等等我引導得還遠遠不夠。但我想,在語文課動念的生成中,只要教師敢于突破固有思維這塊“頑石”,在準確把握文本的前提下,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思維火花的碰撞和靈感的相互啟迪,才能享受到語文中的靈動與詩意!今后我還要繼續(xù)在語文教學中探索下去,力爭把語文教得“好玩”一些!
【《樂山龍舟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賽龍舟教學反思08-25
會走路的樹教學反思07-18
會爬的玩具教學反思02-07
游樂山作文08-28
《快樂的音樂會》教學反思03-29
《春天音樂會》教學反思03-31
樂山之行_小學作文05-03
樂山大佛作文01-31
樂山大佛作文06-09
樂山導游詞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