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好課的四個標準》有感
學習《好課的四個標準》有感
原創(chuàng): 幸福不遙遠
總說教師要形成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品牌。是啊,課堂如果沒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能好在哪里呢?每一個好的老師無一不是根據(jù)自己固有的知識、能力、水平、特長,來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定是有自己的的價值認知和價值取向的,他既不會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也不會為人左右,失去自我。好課的藝術,就在于“放得開,收得攏”,這藝術會讓人覺得余音繞梁,回味無窮,會讓師生難以忘懷。
學習了好課的四個標準后,反思自己的課堂,慢慢梳理自己的得與失
一,有激情缺創(chuàng)新
性格使然,不同文章會帶給我不同的激情,高興時候高談闊論,憤怒時候慷慨激昂,悲傷時候也會感同身受,抒情時候詩意盎然,自己也常常沉浸其中。我覺得這是我的一大優(yōu)勢。但是新意上還是缺少很多,比如情景的設置,大膽的根據(jù)需要把表演,辯論,甚至是學生自我講授引入課堂還是不夠,缺少“新”。
反思為什么缺少“新”,無外乎如下幾點:
1..眼界窄,閉門造車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網(wǎng)絡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機會已經(jīng)不單單是領導所給,不單單是外出聽課學習,隨便網(wǎng)上搜索,名師的實錄,視頻,文章無一不是我們提高的基石,一次次感嘆,名師就是名師,特級就是特級,如果一個個感興趣視頻去揣摩,又能不實現(xiàn)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呢?
.2.頭腦懶。其實教師的工作看起來日復一日,但每一日都需要做頭腦風暴,才會使得自己今日不同往日,今年勝過往年。好方法是想出來的,好主意是思出來的,好創(chuàng)意是實踐中來的,好論文是實踐后總結出來的,讓大腦運轉起來,讓課堂實踐多起來,我們增長的才不僅僅是教齡上的數(shù)字,而更多是越來越豐厚的教育底蘊,有了豐厚的底蘊,我們許多問題才可以迎刃而解,職業(yè)幸福感,孩子的幸福感才會提升。
二,有想法缺堅持
我自認為我是一個還算有些想法的人,一些事情也在慢慢的做,但是很多事情卻難以堅持下來。或者是在不停的變變變,卻忽略了許多事情累積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xiàn)質變,
比如古詩的誦讀,比如每日作文周報,比如每日一思等等,堅持一件事情是枯燥的,怎樣讓枯燥有趣?怎樣讓周而復始但是心有目標?在又回到了創(chuàng)意上,有時候機械的讓學生去背詩,粗暴的檢查,不如設置更多的小項目,小目標,或者小游戲讓學生快樂的去學,愉快的去背。如果還有學生沒去參與,一定是我們的辦法沒有引起他的興趣。
堅持該堅持的,在這份堅持中融入思考,融入創(chuàng)意,給孩子枯燥的學習生活加點調料。
三有熱愛缺總結提升
我愛我自己的職業(yè),我愛語文教學,這份愛使得我站在講臺上時刻都像一個戰(zhàn)士,哪怕寒冬臘月也要赤膊上陣,也很多時候為自己的課堂或想法點贊??,可卻疏于動筆,讓很多美好靜靜流淌而過,慢慢遺忘,
拿起筆來,記錄真實,記錄成功,記錄失敗,記錄思考,那樣才會真正與時俱進,提升自我。
希望自己反思了自己“三有三缺”,讓自己的課堂多一些“得意忘形”之境界。
“得教材之意”,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主旨、特點和編寫者的意圖;
“得學生之意”,了解學生的需要,適時調控學生的情緒,使之漸入佳境;
“得課堂之意”,充分認識到教育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而不是一套不變的、機械的程序。
忘掉自己的教師之形,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個層面,認識到自己是學生的合作者、幫助者,要時刻以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
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于某一種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機智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忘掉課堂之形,努力將課堂視為一個小社會和師生互動合作的舞臺。只有這樣,教師才會在與學生的合作中享受到教育的樂趣。
路漫漫,不因年齡而止步,因為我雖然不再年輕,但是我的學生還在成長,所以唯有“求索”才無愧于那一雙雙期待的眼睛。
【學習《好課的四個標準》有感】相關文章:
看語文教學專家的好課標準08-24
評好課學習心得體會08-18
“照”好“標準像”08-16
英語評好課學習心得體會08-17
學生眼中的好課08-17
好課三味08-17
好課拒絕 “ 彩排 ”08-17
學生眼中的好課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