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鼠疫》讀后感1000字(通用14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鼠疫》讀后感10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1
死亡,一個嚴肅而不得不面對的話題,任何人都逃不脫的命題。也許,我們一生所有的修行,都在為好好的面對死亡做準備。當今人的奇怪之處,他們活著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仿佛從未活過。
我佩服加繆總能在小說中有哲學的思考和追問,用一個揪心的故事來提出思辨性的主題,這大大增加了文學藝術的深度。加繆是“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可讀《鼠疫》我完全沒感受到荒謬,故事真實入骨啊。
災害肆虐,人類的無助顯得特別突出,人的偉大和無私抗著災難。這是寓言,至于他的象征意義,什么納粹主義,我能力有限未能理解。
對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身體康健的人來說,他怎么能對死亡有那么清醒和深刻的認識!原來他學過哲學,原來他得過肺病。
讀這本書,你能聞到鼠疫的味道,聞得到空氣中飄蕩著的不安,災難真是對人類的懲罰和考驗,而人,通常是經不起考驗的。
這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如同別處一樣,“這座城市既無美景,也沒有草木和靈魂,最終似乎讓人感到安寧,在這里的人終于可以進入夢鄉(xiāng)”“大家沒有時間,缺少思考,不得不相愛而又渾然不覺!
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來是頭等大事。巨大的沖擊下,恐懼控制著每一個人,成為生活的主題情感;你原先牽腸掛肚夜不能寐的事情全都變得微不足道了,保命才是根本。
在“鼠疫”襲擊的城池中,里厄醫(yī)生、朗貝爾、塔魯、科塔爾、格朗,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不困惑也不嘆息,對災難決不妥協(xié)的英雄里厄,想要成為生人的塔魯,時而動搖時而堅定的朗貝爾,跟鼠疫氣味相投的反面人物科塔爾,生活規(guī)律而毫無活力,希望活得越久越好的老氣喘病患者。積極的、負面的、逃避的、投機倒把的、頑強抗爭的,人物是五花八門的。動搖是短暫的。反抗是永恒的。
可貴的是,作者弘揚了災難中的積極心態(tài)。人活得就是一種態(tài)度。小說對氛圍的`營造、故事情節(jié)的塑造,人群的恐懼心里和行動,非常到位。他們一開始還在期盼,“他們沒有失業(yè),只是在休假”,他們尋求宗教的庇護。慢慢,人也會麻木,人心似乎變硬了。
“最初我們內心逃出來有血有肉的肺腑之言,無不喪失其內涵,變成空洞的詞語了,”形同漂泊的幽靈,想要汲取點力量,也只能接受扎根在痛苦的土壤里了!皵[脫這種無法忍受的休息,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想象的空間,重新開動火車,讓頑固保持沉默的門鈴每小時都重復鳴響!
鼠疫的傳染性不容忽視。自我救贖和壓抑,對周圍人的懷疑和躲避,商店停止營業(yè)了,除了醉漢,沒有人歡笑了。所有人都背對背以免相互傳染。
災難結束時,幾個月以來,他們每人守護心靈而積存的生命里,現在要在這一天中耗盡,真把這一天當作他們的幸存之日,等到明天,生活本身才能倍加謹慎地開始。
在所有人物中,我喜歡格朗。他很可愛、鮮活、接地氣,內心豐富而氣質高貴,盡管他不過是個卑微的小職員。“每次提起他寫的書,他都羞羞答答!
他有點實際,又有點看似可笑的理想,他活出了我們普通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他對生活充滿熱情,他愛自己的妻子。
我從頭到尾都充滿耐心和熱情,我想要知道人物的命運。我想要確信好人有好報。
整個城市沒有陽光,光芒在英雄的心里。
鼠疫最終結束了,你可以說它是被戰(zhàn)勝了,也可以說它自動告退了。
“也許有一天,鼠疫會再度喚醒它的鼠群,讓它們葬身于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們在再罹禍患,重新吸取教訓”。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2
習慣絕望比絕望本身更令人灰心喪氣。 ——加繆
瘟疫肆虐,隨之而來的,不是救助,而是令人絕望到發(fā)瘋的——封城。此時,你會怎么做?當鼠疫的陰影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一處避無可避時,你是默然等待死亡的來臨,還是奮起做些毫無用處的反抗?加繆在《鼠疫》中談到的,正是這樣一個命題。
“于是,在這些高峰和低谷間他們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他們在生活中漂過而不是生活其中,在沒有目標的時光和毫無結果的回憶里,像本可以獲得實質的游蕩的影子一樣,選擇了立足在他們不幸的土壤里!碑數却械娜藗兘K于認識到這座城市在也不可能響起車輪碾過鐵軌時響起的“咔咔”聲響,終于意識到遠行的親友再不可能踏入城門時,有的'人妥協(xié)了。他們疲憊地認為他們再也沒了除與未來寂寞的時光和死亡的陰影相妥協(xié)之外的選擇,放棄了想象,放棄了回憶,也放棄了救贖的機會。
也有人,在鼠疫壓倒性的勝利優(yōu)勢面前負隅頑抗。他們正如周國平所說的那樣:“我們不倒下,僅僅是因為我們不肯讓自己倒下。我們以此維護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嚴——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嚴!比欢M管如此,這些勇士們卻仍產生了“從和幽靈般的記憶漫長而無聲的交流中,突然被拉進永恒的寂靜,不再有任何痛苦。這是幸運,還是不幸?”漫長而無盡的等待,毫無勝算的斗爭,以及不得不保持十二萬分的精神來和鼠疫斗智斗勇最終還是打敗了他們。這座小城幾乎成了一座精神的死城。
就算是鼠疫終于結束的時候,人們的內心也還有一種深切的不安定感,這種不安定將困擾他們的一生。當他們午夜夢回,汗涔涔地從床上驚坐而起,他們的靈魂仍然處于那片鼠疫的陰影之中,隨時感受著死神鐮刀的冰冷質感。幸存下來的人們,鼠疫沒有摧毀他們的肉體,卻以一種更可怖的方式摧毀的他們的精神,他們的靈魂。
由此便可以得出了,苦難的力量,從不在于物質上的毀滅,而更在于它對精神世界的破壞。
海明威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會被打敗。肉體的消亡不算什么,只有精神的麻木,靈魂的終日惴惴不安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再直面生活,才算是真正摧毀了一個人,從肉體到靈魂,無一幸免。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3
鼠疫爆發(fā)前,里厄與妻子告別。他對她說“你回家時,一切都會好些。我們需要從頭開始!爆F在鼠疫過去了,這正是從頭開始的時候。但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妻子的死訊。
城門打開時,無數離人瘋狂地擁抱親吻彼此。人們總對重聚之后的情狀浮想聯翩,但當風波帶來的激情遠走,他們迎來的不是重新開始,而是復歸原狀。
“真正體驗愛情”的時刻或許并不存在于世。轟轟烈烈的重逢,瘟疫后感情迎來嶄新的開端,可能只是言情小說里泡沫般的幻想。血溶于水的情感總是默默的,也只是默默的',隨著時間而理所當然地順延,直到某一方離開人世,幸存的一方獲得默默回憶的權利。
解放之夜,萬人空巷,火樹銀花,狂歡一下子沖淡了故人逝去的悲傷,洗去了面對死亡的屈辱和流放感。歡呼聲經久不息,好像人們只需把記錄歷史的職責推給一座紀念碑,自己的創(chuàng)口就能自動復原。記憶被幸存的庸人美化成經歷,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叭擞肋h是一個樣,不變的是他們的精力和他們的無辜!
里厄大夫正是在一刻下決心編寫這個故事。
鼠疫來臨時,即絕境和死亡逼近時,人們被迫直面生命的意義,無法不靠反抗荒謬來保存自身和他人的生命;闹嚤旧硪约皩闹嚨乃伎际橇钊瞬贿m的,因此,當鼠疫離去而人們被松綁后,他們立刻拒絕反思,選擇遺忘,選擇哲學自殺。他們所逃向的看似合理的平靜的生活,本質上也還是荒謬的:人終有一死,就像鼠疫會再次喚醒它的鼠群,使人們再度罹難。
因而,在死亡的脅迫過后遺忘和美化悲痛的記憶是愚蠢的,只有復盤和記錄,銘記,警覺,和思考,才能一貫保持自覺,一貫堅持反抗,唯有此,鼠疫、死亡和荒謬才得以被征服。
加繆憑借《鼠疫》榮獲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下面一段話摘自他的獲獎演說,表達了他對作家這一職業(yè)的認識,不妨當做里厄作為幸存者寫作《鼠疫》的動機。
寫作之所以光榮,是因為它有所承擔,它承擔的不僅僅是寫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憑自己的力量、和這個時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擔我們共有的不幸和希望。
或許,每一代人都自負能重構這個世界。而我們這一代人卻明白這是癡人說夢。但我們的使命也許更偉大,那就是要防止這個世界分崩離析。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4
首先貧窮對我來說從來不是一種痛苦。為糾正自然產生的麻木不仁,我把自己置于貧窮與陽光之間,貧窮使我不得不相信在陽光底下、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而陽光使我知道歷史并非一切。這是加繆在諾獎上的感言。
加繆的一生,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從阿爾及利亞到巴黎這樣的一生,加繆是在阿爾及利亞出生的法國人,是集小說家、哲學家和劇作家于一身的偉大作家。
《鼠疫》講述的是阿爾及利亞小城阿赫蘭的故事,從幾只老鼠莫名其妙地死亡到爆發(fā)全城瘟疫、再到瘟疫逐漸退卻,在災難面前,各色人等各種表現:有只是想做好一個人卻始終恪盡職守盡職盡責的里厄醫(yī)生、有追尋圣人之路為瘟疫畢獻經歷最后卻倒在戰(zhàn)勝瘟疫路上的志愿者塔魯、有想盡辦法出城尋找愛情最后卻留下來做志愿者的記者朗貝爾、有信仰矛盾的帕納魯神甫、有一直耿耿于懷于如何描寫那位女騎士的小職員格朗以及在瘟疫中投機倒把一夜暴富最終瘋癲的罪犯柯塔爾等等。
大多數人從最初的恐慌焦慮、痛苦憤懣、孤單寂寞,漸漸呈現出一種冷漠平淡、沮喪認同、逆來順受,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親人的離世、朋友的離別,甚至可以平靜地談論瘟疫的各項統(tǒng)計數字,仿佛與己無關,鼠疫已經奪走了大多數人正常感情生活的能力,已經感覺不到那種撕心裂肺地離別或久別重逢的.喜悅,整個城市呈現出一種麻木不仁的狀態(tài),而以里厄和塔魯為代表的一直戰(zhàn)斗在瘟疫最前線的那些人從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內心深處也埋藏著思戀,也有困惑和不安,雖然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對愛的追尋,但大難當頭卻毅然拋卻了心中的那份羈絆,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拯救每一個病號身上,做好最簡單最需要做的就是他的追求。
加繆寫這本書時正值法西斯侵略法國之際,法西斯侵略者如同瘟疫一樣,從悄悄侵入到群魔亂舞再到最后的失敗,里厄他們雖然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絕望中蘊含希望、在苦難中尋找快樂、在荒誕中追尋真理,而他們又知道這種荒誕如同瘟疫桿菌潛伏在黑暗角落中,還會再次萌生、再罹禍患。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5
從疫病來襲后,人們突然變得渴求信仰,變得虔誠,開始積極地望彌撒,唱圣歌,還懇請神父為他們布道開惑中我得出世俗生活中的人是假的信徒,他們只有在面對無能為力的困難時才突然變得虔誠,希望這臨時的信仰能讓上帝庇佑他們,其實這不是信仰,而是他們的私欲,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為了順利渡過眼前的厄運而欺騙自己并欺騙不存在的上帝。
從鼠疫降落到一個無辜的孩子頭上這件事我得出神父所說的鼠疫之所以出現是為了警醒并懲戒那些不尊重上帝且犯下罪行的人們這句話是并不真實的。牧師神父等神職人員會嘗試解釋每一件事情使其變得有理有據可現實是上帝并不存在所謂的懲戒只是神父為了宣示上帝的神威并拉攏信徒去堅持信仰的手段罷了。上帝的使者親口說鼠疫是為懲戒罪人而來,可疫病卻帶走了一個無辜且純潔的孩子的生命。這更加證明了上帝并不存在,所以也不會告訴神父所發(fā)生的一切是為什么。鼠疫不是上帝的武器,它僅僅是現實中的一場災難。
從里厄醫(yī)生與眾人開會討論如何采取防范措施,采取怎樣程度的防范措施中我得出,重要的`不是拘泥于形式,而是從實際出發(fā),當眾人在爭論這是不是鼠疫的時候,里厄告訴大家,不管這是不是鼠疫,我們都應該立刻采取行動,因為這和眾人的安危密切相關。當有一種傳染性疫病正威脅公眾的生命時,我們怎么還能去細究它是不是鼠疫呢?當務之急是積極應對才是。里厄直面人生,實事求是的品質是值得學習。
從“這才是真正的不幸,習慣于絕望的處境比絕望的處境本身還要糟”這句話我得出,可怕的不是一時的失敗,一時的困難,可怕的是失去了繼續(xù)前進的勇氣。對一切苦難都逆來順受比苦難本身要糟糕的多,所以應該正確地看待所面臨的困境并努力打破厄運的枷鎖,從而追求光明與幸福。
“當一個鼠疫患者是很累人的,但是要想不當鼠疫患者就更累人了”這句話我得出,當疫病來襲時處于它魔爪之下的患者會發(fā)高燒打寒戰(zhàn)還會全身酸痛難忍地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哀嚎。用盡僅剩的一絲力氣去與病魔斗爭。而那些沒有患上鼠疫的人他們要日日夜夜地被疫魔那血紅的雙眼凝望著,這種不詳的凝望讓他們不寒而栗。一顆心最累的時候不是患上鼠疫的時候,而是清醒地認識到此刻健康的自己正被鼠疫惦記著的時候。所以我得出一場疫病爆發(fā)時,人們的苦難是雙重的,患者要承受疾病之苦,而健康的人則時刻為那未知的明天而忍受著煎熬。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6
網外,是空蕩的街道,把人情味連同呼吸一同吞咽下的藍白口罩。網上,是發(fā)酵的恐慌和焦慮,輿論場喧囂而混亂,一切撲朔迷離。我們的科學武器已經遠比一九四幾年強大,傳播信息的途徑被拓寬、通訊速度被催化著迭代。然而,與我們共同進化著的疾病威脅不減,我們也并不能像過去預期的那樣,離真相和現實更近一點。
帶著悲觀的情緒翻開《鼠疫》,本以為會讀到荒誕的世道、屈辱的死狀,合上書時,卻只感到慰藉和沉靜。全書以顯示的敘述方式成文,如實記載了鼠疫的全過程,既力求詳盡,也不夸大事實,旨在“使英雄主義恢復它應有的次要地位,從不超越追求幸福的正當要求而只能在此要求之后!钡俅尉x人物的對話,咀嚼動作與神態(tài)的細節(jié),那被刻意弱化的英雄形象仍然呼之欲出。在兵荒馬亂的當下,去沐浴這些崇高形象四溢的陽光,筆者又獲得了平復內心,重振勇氣的力量。
里厄是小說的敘述者,也是情節(jié)得以發(fā)展的中心人物。作為大夫,他與其他參與救治的市民不同,對生死有著基于職業(yè)的更冷酷和麻木的認識;作為加繆筆下的西西弗斯式的人物,他又與其他人共同推舉著不斷滾落的巨石;作為幸存者,他記憶,他敘述,他作證,他征服。
冷酷的`悲憫
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行醫(yī)之人是富于同情、慈悲為懷的,而現實中他們通常并不如此。不必說診斷必須在客觀冷靜中進行,不能夾雜個人的情感、親疏與好惡,高強度的工作也早已消磨了他們對傷患的同情心,逼迫他們成為分析、決斷、行動的機器。
最讓他頭痛的是出診。一旦診斷為瘟疫就意味著要把病人立即送走……“可憐可憐我們吧,大夫!”勞萊太太一再說。她這話有什么意思?他當然有憐憫心,但這樣做對誰都沒有好處……便開始對抗、流淚、勸說,總之是抽象活動。
里厄也如此。與其他醫(yī)者一樣,他出于對患者的悲憫而選擇這個職業(yè),而這個職業(yè)又要求他放下悲憫去做無情的圣人。
令人疑惑的是,里厄雖然堅決不幫助朗貝爾出城,但他并不阻止他。如里厄所言,他無法確保朗貝爾沒有攜帶鼠疫桿菌。若鼠疫越過了城門的封鎖,更多人將會因此死亡,這本質上與里厄的信條相悖。與其說這是作者為了削弱里厄身上的英雄光環(huán)而刻意為之,不如說這源于“理解”。就像他并不揭發(fā)嫌犯科塔爾一樣,未來的災禍輕于眼前人的痛苦,而他只活在當下。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7
我想,如何寫一篇讀后感,對得起這樣一部別樣精彩的小說。
《鼠疫》故事是發(fā)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法國的一個小城鎮(zhèn),描寫了從鼠疫初顯征兆到鼠疫瘋狂高潮后的迅速結束。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時都會產生與其實質內容不符的印象,其中也包括了我。鼠疫幾乎完全是個框架和主線,給人印象深刻都是些在這像陰云似的天空下“活”著或死去的靈魂,思想和感受。
“你活在抽象中”是我對這部作品肅然起敬的開始,幾乎每部名著都有令我肅然起敬的開始。它們在開端不久讓你津津有味地繼續(xù)著時突然碰到超出你想象的精彩。在這部小說里,我把它看做兩方面:第一,我不了解你的感受;第二,我“認為”我了解你的感受。這個我時常想到問題,同時存在的問題,加繆告訴我它們可以用來概括,那就是“活在抽象中”。記得在小學學《最后一課》時有印象,法語是世界上最精確的語言,那么這個翻譯過來的“抽象”在法語原文中代表的可能是更精彩,更精準的一個意思。
里厄想,之前20次鼠疫死的'的一億人,作為一個數字“躺”在歷史里,于眼前幾百尸體,擺在廣場上作對比,現在的感受是確切的,而一億人的卻是數字,是抽象。那么一億尸體具體比起來會是比廣場更壯觀的;而現在的自己就不是抽象嗎,自己沒有患上鼠疫,自己在思考,在感受,甚至思考感受出思考感受本身的層次和局限,那么他的整個思考感受活動是不是運行在一個更大的局限,更大的“抽象”中呢。這個“抽象”伴隨了鼠疫的整個過程,并不是只有抽象和不抽象兩種,而是像上面提到的,分不抽象,有點抽象,更抽象一點,比較抽象等等等等。不抽象的感受是什么人呢,是那些已經患上鼠疫,等待死亡的人,即使就是這一點,也并不十分令人確定。
我在想是什么令人脫離了現實,邁出了走向抽象的第一小步。是理解,和想象力。理解在先,它對別人的感受加以理解(不只是痛苦),這里就會出現與現實的出入;第二是想象力,就是想象在自己身上發(fā)生時自己的感受。我忽然發(fā)現這是人下意識不可控制的行為,很難阻止自己這么想。然后自以為那痛苦是那樣的,感受起來一定是那個樣子的。如此種種,往往每個人對這個世界都有一個認識,對陌生的事物,哪怕稍知一點的事物也會做出判斷和理解,實在不行還可以只憑名字想象一個人的長相,一部叫鼠疫的小說有多無聊。所以,我們幾乎對每一個我們知道的但不了解的事物有一個判斷和印象,這好像是我們必須做的,當說出一個你只聽說過的事物時,你的腦子一定會反映出你對它的理解,不會出現沒有意識的情況。仔細想想真的很奇妙,我們生活在巨大的抽象之中。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8
用一天時間看完了《鼠疫》,加繆的慢熱讓我有些不耐煩,但終究也沒有讓我失望。
這并非一個描述苦難中人們如何奮勇斗爭的故事;蛟S在我們土地上,我們習慣于災難發(fā)生地流傳出來充滿正能量的故事,給人以心靈上的安慰,就好像我們十分缺少這些東西一樣。但是在里厄醫(yī)生的日記里,對抗疾病的勇氣是和消極、逃避共存的,責任,愛情,親情,友誼,它們首先是弱小的、微不足道的。
不,這還遠遠不是全部。塔魯在對抗疫病時和醫(yī)生們并肩戰(zhàn)斗,但他心里想的卻是更大的問題。即使不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大家也全都是鼠疫患者——整個社會都生病了。塔魯發(fā)現大多數人——包括他之前最尊敬的父親——都會為了一些“正當的理由”贊同了千萬個人的死亡,就和他自己的所作所為一樣。是的,人們?yōu)榱艘恍┐蟮览,為了愛國,為了正義就贊同殺人,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但是他們都默認了自己的選擇。塔魯想要在鼠疫錯過他們的短暫時間里做些什么,可他還是死在疫病消失的前夜。死前他說,“我輸了”。
他真的輸了么?那些幸存者們互相擁抱著的.時候,得到了許多天以來不曾體會到的歡樂,然而那些有所向往的人卻發(fā)現戰(zhàn)勝了鼠疫卻一無所獲。除了塔魯。塔魯獲得了安寧,一種無意義的安寧,而代價是死亡。那些希求著什么的人們之所以最后覺得即使幸存自己也是一無所獲,那是因為他們在渴求著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物。
我妄自猜測著,卻不愿把它說出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在這種時候每個人面對加繆都會有不同的話要說。
面對苦難時,人不必去裝什么英雄。任何時候人都不應該去裝什么英雄。人應該實事求是。而選擇了實事求是并不意味著就要和城里的居民共進退。朗貝爾的實事求是就是悄悄地離開此地,去堅守自己的愛情,而里厄醫(yī)生卻只能在孤獨中度過這難熬的歲月,隔著一片虛無“等待”自己病重的妻子死去。個人的命運是何其微不足道,死去的人終于無名無姓,而活下來的人也終將無名無姓,因為結尾也說了,鼠疫病菌依然存在,也許某一天就會再次爆發(fā)。當然,不止是這個原因。
不再有揪心、曲折的情節(jié),不再有動人心魄的故事,也不再有感人至深的愛情。這些其實我們都不需要。我們也和鼠疫中的人一樣,最終只能獲得我們力所能及的一切。當我們還在把自己投進那些刻意編排的故事里時,自然不會想到那些其實都是不可能的。然而在鼠疫里發(fā)生的這一切,都是可能的。我們究竟是更愛不可能還是可能呢?或許是前者吧。我們總愛想著我們不需要的東西,忽視了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對于這平凡的世界究竟還要付出多少才可以讓它變得更理想化,更浪漫化呢?究竟要過多久我們內心所渴求的世界才會降臨呢?
永遠不可能的。當你親手去揭開那面紗時,你自然會發(fā)現。這就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我們無法生活在別的地方,無論那會是多么理所應當,我們只能存在在這里,這個鼠疫潛藏的世界里。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9
書讀多了的一個好處是,對書的品味比原來包容些,各種類型的書,像各式各樣的食物都能欣然接受了。絕不只吃那些自己最愛的吃的忽略了其他,而是要合理搭配、均衡營養(yǎng)。讀書也一樣,各種口味的都嘗一嘗,也許會發(fā)現原來以為自己不愛吃的,竟是如此美味!妒笠摺肪褪沁@樣一本書。
是在讀過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后讀的。擱在其他時候,我不會這樣一口氣讀完,或者讀不下去丟在一邊也說不定。不過偏偏就是在讀過一本霍亂時期的故事之后才讀到它。這還得感謝我的舍友的推薦,所以才會在我去圖書館所借的另一本書(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到燈塔去》)旁邊發(fā)現了它。
如果問我《鼠疫》是個什么樣的故事,我只能回答“不過是一場鼠疫悄然來到阿赫蘭這座城市,肆虐了幾個月后又悄無聲息地消退的故事”。重要的反倒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書中僅有的幾個面目清晰的角色:里厄醫(yī)生、他的妻子和母親、外鄉(xiāng)人塔魯、公務員格朗、記者朗貝爾、神甫帕納魯、法官和科塔爾,還有一個哮喘病人。其他人都是面目模糊的,湮沒在鼠疫肆虐的煙幕之下。這幾個面目清楚的人物,無論鼠疫之前他們扮演的是什么社會角色,也無論鼠疫剛來襲時候他們是怎樣的應對反應,在鼠疫不斷升級的過程中,他們漸漸加入到與鼠疫正面抗爭的`隊伍中來。
當一個外鄉(xiāng)人塔魯向里厄醫(yī)生提議要組建一個“志愿者防疫隊”的時候,里厄醫(yī)生說“這工作可能有生命危險,這一點您很清楚。無論如何我都有必要提醒您。您仔細想過嗎?”塔魯沒有正面回答,卻問大夫如何看待神甫的布道。里厄回答說“只要看到鼠疫給人們帶來的不幸和痛苦,只有瘋子、瞎子和懦夫才會放棄斗爭”!澳嘈派系蹎,大夫?”“不相信。但這能說明什么呢?”“既然您不相信上帝,為什么您自己還表現出那樣的獻身精神?您的回答也許能幫助我回答您的問題”。
再后來,一心想逃出城去的記者朗貝爾選擇留下來,“我不走了,我要留下來和你們在一起!币驗槿绻嬉蛔吡酥麜械叫呃,這會妨礙他熱愛自己留在那邊的親人。塔魯如當初大夫提醒他一般提醒朗貝爾,假如他有意要和大家同甘共苦,那他就可能不再有時間去享受愛情,必須作出選擇!澳銈円捕己芮宄@個道理!否則你們到這個醫(yī)院做什么?那么你們是否也作了選擇,是否也放棄了幸福?”
最后,鼠疫終于如同它來時的悄無聲息一般消退了,身體虛弱的朗格邁過了死亡的門檻,一直抗爭的塔魯卻在勝利前夕被瘟神帶走了。朗貝爾最終回到巴黎,與他的愛人相見,而里厄醫(yī)生的妻子卻在遠在幾百公里外的療養(yǎng)院去世。
“那扇窗戶面朝寧靜的街道,每到傍晚,她都坐在窗戶后面,略微挺直身體,雙手平平穩(wěn)穩(wěn),目光十分專注,就這樣一直做到暮色襲如她的房間,把她的黑影從灰色的光線里襯托出來,灰色光線漸漸變成黑色,于是她那一動不動的剪影便融入黑暗里。”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10
2020年春節(jié),“武漢肺炎”出現并傳染性擴大,1月23日,武漢封城。緊接著確診病例一天天增長,因家妹在武漢讀書,18日放假返鄉(xiāng),直至今天社區(qū)、鄉(xiāng)政府、派出所輪番打電話,測溫度、消毒、禁外出成了我們的過年。
報道一萬人都比不上親自經歷一個人。去年12月,有八人提出疑似SARS而被列為造謠者,這是誰的問題?定性并發(fā)布公告仍需要層層上級審批,也不是某個人說了算,某個人不作為,這是誰的問題?封城之前誰也不知道怎么了,隨著春運,武漢500萬人出城回家、旅行、出國,與之而來的是謾罵、詆毀、偏見,這是誰的問題?各地紛紛響應,上飛機回國的武漢人,竟然是國人不允許自己的同胞乘坐,這是誰的問題?如果說一個國家的人都包容仁愛,素質提高,那么還會有人想要長生不老欲求不滿吃野味,那這又是誰的問題?
假使穿越到一個月之前,你努力告訴所有人這是傳染性肺炎,結果是什么?結果就是,你仍然成為了第九個造謠的人。該如何自處?如何解釋?
自消息發(fā)出以來,我家人一步都沒有出過門,然而親戚們打來電話關心安慰,也有長輩竟然斥責為什么從武漢要回來。啞口無言。我看到了莫名其妙的武漢人回不了家回不了國,我看到網絡上攻擊武漢人、武漢政府的骯臟不堪的污言穢語,我看到給醫(yī)生吐痰并說誰也別好過的病患,我看到逃離武漢的攜帶者肆意的`笑,我看到手機前一個個丑陋的嘴臉凝視著這一切。
如果沒有醫(yī)生護士來拯救這一切,如果沒有國家的力量來調控這一切,如果沒有全體人民的意志來抵抗這一切,那么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不是細菌就是病毒。我為奮戰(zhàn)一線的他們熱淚盈眶,我為毅然請戰(zhàn)的他們潸然淚下,我為善良平凡無懼的他們淚流滿面。那天,我看到那張圖,上面寫著“我的城市病了,我們會治好她,等春暖花開時,歡迎你們再來”。止不住的淚泛濫啊,誰不是無辜無奈卻仍然拼死拼活?太多太多的人啊如螻蟻生活在生活里,存在本身又那么毫無意義。
話說回來,《鼠疫》是一場現實的鼠疫,死亡恐怖籠罩全城,尸體堆積,整車整車拉出去火化或掩埋,城門關閉,患者被隔離等待死亡,親人離散,人們幾乎失去所有;以此,更是一場人性的疫病,世界上每個人都是鼠疫患者,都可能給人傷害或致人死亡。神父給人以上帝,而信仰是生活幫助建立的。在艱難的歲月里,人才看清生活和世界的真相,才會在見證美好與歷史時保持批判的力量。同時,對物與文化的世界保持超然的敏感,并形成獨立強大的自我。
加繆并不苛責人性的弱點,他溫柔地理解個體的困境。鼠疫是我們每個人,是每個人身上的妥協(xié)與軟弱。書中提到,和鼠疫斗爭的唯一方式是誠實。若誠實讓你無法加入喧囂,那么就寫下讓你啞默的東西;若誠實讓你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兩難,那么就袒露你徘徊的腳。蝗粽\實讓你將要開口便覺空虛,那就讓虛空自己說話。對未來某個時刻將要經歷“鼠疫”的人群來說,誠實的記錄總是有用的。
書中,神父是他,覺悟者是他,志愿者是他,醫(yī)生是他,那個患哮喘病的、被認為瘋了的老人也是他。鼠疫究竟是什么呢?鼠疫就是生活,不過如此。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11
《鼠疫》帶給讀者哀傷的同時,也帶給讀者思考。小說所描寫的人類生存困境以及困境里掙扎的人們如此栩栩如生,使人猶如親歷。加繆細致深刻地描繪人類在生存困境里的恐懼、焦慮、痛苦、掙扎、斗爭,也刻畫出消沉絕望心理層面之下依然包裹著的期待。
《鼠疫》校者林有梅在《鼠疫》前序中介紹:加繆希望以寓言的形式,描繪出納粹如鼠疫病菌般吞噬千萬人生命的“恐怖時代”。那時的法國人(除了一部分從事抵抗運動者),處于德軍強權統(tǒng)治下,就像歐洲中世紀鼠疫流行期間一樣,過著與外界隔絕的囚禁生活。他們在“鼠疫”城中,隨時面臨死神的威脅,且日夜忍受著生離死別痛苦不堪的折磨。
顯然,林有梅認為小說是以象征主義手法寫出的。筆者對加繆了解不多,更談不上有所研究,自然相信權威者所言。不過我認為,鼠疫可以象征一切人類面對的生存困境,譬如恐怖時代,非典,地震,洪水等等。因為它們有著共同點:個人的'命運和群體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家共同面對死神的獰笑,每個人都絕望著,又都期待著。
相比《局外人》里的默而索,我更加喜歡《鼠疫》中的里厄醫(yī)生。默而索顯得過于理性,對于一切事情都是冷漠的局外人態(tài)度,甚至面對母親去世本人死亡時候也是如此。但里厄醫(yī)生無疑是熱情的生活者,他從不躲避自己應該負起的責任,他很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就是跟那吞噬千萬無辜者的毒菌作斗爭,不過他也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有多么偉大。因為里厄覺得和鼠疫作斗爭就是本分的工作,是在和眼前的客觀事實做斗爭,可能斗爭沒有什么效果,但是不得不下去。這不是英雄主義,這是實事求是,這是一種冷靜又理智的態(tài)度,既不魯莽也不逃避。
當然,里厄的斗爭需要付出代價,那就是時時刻刻體驗著孤單絕望,無依無靠,甚至他無法停止下來喘息一下。他時時刻刻面對死亡,時時刻刻看著病人死在他面前。對此,他唯一的抵御方法就是躲避在這鐵石心腸的外表之下,把他心中用以控制感情的繩索上的結緊緊扯住。許多時候,里厄醫(yī)生所作的措施不是救人性命,而是下令隔離。面對鼠疫,人類如此無奈。
正因為此,里厄感到自己跟失敗者休戚相關,而跟英雄沒有緣分。因此,他對英雄主義不敢興趣,他所感興趣的是做一個真正的人。英雄是帶著光芒登場的,非常稀缺,但是真正的人卻生活在我們周圍,構成一個不讓社會沉淪下去的中堅階層。我尊敬這些真正的人。
當然鼠疫的內涵不僅僅是這些,根據小說的前序,評論家認為《鼠疫》在一定程度上延續(xù)了加繆自《局外人》以來的哲學觀點,即現實本身不可認識,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生孤獨。但二戰(zhàn)中銘心刻骨的經歷畢竟讓加繆重新思考“生存”和“存在”,他自己這樣總結:“《局外人》寫的是人在荒謬的世界中孤立無援,身不由己;《鼠疫》寫的是面臨同樣荒唐的生存時,盡管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但從深處看來,卻有等同的地方!
但是我覺得,加繆雖然在《鼠疫》中描寫了人類的荒謬生存,但是他同時也給出一個積極的: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可以讓人們永遠向往并且有時還可以讓人們得到的話,那么這就是人間的柔情。人類面對生存困境之時,支撐他們活下去的期待就是這個人間柔情。所以《鼠疫》也同時告訴我們:人的身上,值得贊賞的東西總是多余應該蔑視的東西。這說明了加繆一直苦思冥想的“人類出路在何處”的問題,應該在人道主義中去尋求解答。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12
很多時候,我覺得書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現實,多讀書可以更多維了解世界。讀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把現實和小說對比碰撞一下。近幾個月爆發(fā)的新冠疫情讓我們重新認清了這個世界,認識了自我。于是我翻看了這部經典小說《鼠疫》,簡單談一下自己的感想。
書中出現的那些人物在現實中有了完整的印證,而現實甚至更加有血有肉。里厄醫(yī)生,每天忙碌奔波到深夜和鼠疫做斗爭。帕納魯神甫,疫情期間大肆布道,宣揚疫情是不信宗教導致的懲罰。塔魯,四處奔走,積極發(fā)動志愿者組建隊伍協(xié)助抗擊疫情。朗貝爾記者,被困城中,到處打點關系想逃出封鎖的奧蘭城。還有人借著交通中斷,倒賣物資,發(fā)著災難財,大賺一筆。而那些市民惶惶不可終日,在疫情初期仍然尋歡作樂,后期也是精神空虛消磨度日。這些人物,有沒有讓你對照到現實中的那些人物身上?
這本是一本虛構小說,現在卻成了現實主義寫照。作者對人性的洞察可以說是入木三分,有理有據。但是現實永遠比小說更荒誕,現實中存在著那些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連小說都不敢寫,寫了也會被屏蔽。所幸,這個社會上里厄醫(yī)生、塔魯志愿者這樣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發(fā)生的那些荒誕事件,也只是些讓人震驚的個例。世界本就是荒誕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現實本身沒有什么可預測性。在這種不可預測性下,最重要的就是接受這一現實,然后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沉著冷靜,腳踏實地去對抗這荒誕的世界,對抗疫情。我們的'國家正是如此去做的,我們的人民也是如此去做的。
《鼠疫》故事的最后,奧蘭城的人民戰(zhàn)勝了鼠疫,迎來了親人的相聚。但是,也有些人,面對已經走得空空蕩蕩的火車站臺,沒有等來想見的那個人,忍受著生離死別的痛苦。痛苦、焦慮、絕望、斗爭之后,戰(zhàn)勝疫情,或許會成為這一個時代的精神印記。
鼠疫最終只是一個象征,人類歷史上面對的各種災難數不勝數,戰(zhàn)爭、疾病、地震等等。需要看清的是,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而生活不止,斗爭不止。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13
法國作家加繆憑借《鼠疫》這篇文章,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認為這本小說不負盛名,用一個關于鼠疫的故事給我們揭示了很多道理,每個人物都代表著一種人。
首先,主人公之一——貝爾納·里厄。他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小大夫,妻子在外地療養(yǎng),鼠疫卷過這座他身處的小城。他竭力抵抗著鼠疫,極富責任感,每天工作20小時,無暇顧及妻子。直到鼠疫離開,他接到消息妻子去世了。他代表著那些堅守崗位、不斷抗爭的人,是忠于職守的典范。
另一個重要人物是格朗,他是政府臨時的小員工。他薪水少,卻找不到合適的措辭申請加薪,日子過得非常清苦。
他無論當天再忙再累再辛苦都會寫作,這個小愛好他一直沒有放棄。雖然他也沒能寫出什么,每天反復改一句話。這難道不代表著一種美好的理想嗎?他有一段愛情,但他的妻子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他每天和里厄大夫一樣高強度工作,還要統(tǒng)計每天的死亡人數交給里厄大夫。但是高強度的工作并沒有阻止他的'寫作。
有一天,格朗也患上了鼠疫。里厄大夫在他與他妻子訂婚的地方發(fā)現了他,他心里一直想著離他而去的妻子。在醫(yī)院里,他讓大夫把他寫的句子中的形容詞去掉,念給他聽。這代表著一種返璞歸真。格朗有自己的生活、愛情和愛好,但在鼠疫面前,他依然要抗爭。
還有一位塔魯,他一直是一位圣徒,盡量避免有人受到傷害,無論什么原因。他代表著一種有慈悲之心的圣徒。他毫不猶豫地與和里厄、格朗一起向病魔抗爭。
現在,你瞧,一個職責所在的大夫,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一個慈悲的圣徒,在鼠疫到來之時都頑強與其抗爭。
我想這正是作者加繆想要表達的吧。當像鼠疫這樣荒誕的厄運來到,人無法控制的災禍降臨時,人們應該互相幫助,共同抗爭,這才是生命的意義。這并不是英雄主義,是做好本職工作,做好你能做的,返璞歸真,平淡是真。這,就夠了。
這本《鼠疫》,也許我并沒有理解作者的全部用意。但我想我明白了一點,與荒誕抗爭才是生命的意義。
《鼠疫》讀后感1000字 篇14
首先貧窮對我來說從來不是一種痛苦。為糾正自然產生的麻木不仁,我把自己置于貧窮與陽光之間,貧窮使我不得不相信在陽光底下、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而陽光使我知道歷史并非一切。這是加繆在諾獎上的感言。
加繆的一生,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從阿爾及利亞到巴黎這樣的一生,加繆是在阿爾及利亞出生的法國人,是集小說家、哲學家和劇作家于一身的偉大作家。
《鼠疫》講述的是阿爾及利亞小城阿赫蘭的故事,從幾只老鼠莫名其妙地死亡到爆發(fā)全城瘟疫、再到瘟疫逐漸退卻,在災難面前,各色人等各種表現:有只是想做好一個人卻始終恪盡職守盡職盡責的`里厄醫(yī)生、有追尋圣人之路為瘟疫畢獻經歷最后卻倒在戰(zhàn)勝瘟疫路上的志愿者塔魯、有想盡辦法出城尋找愛情最后卻留下來做志愿者的記者朗貝爾、有信仰矛盾的帕納魯神甫、有一直耿耿于懷于如何描寫那位女騎士的小職員格朗以及在瘟疫中投機倒把一夜暴富最終瘋癲的罪犯柯塔爾等等。
大多數人從最初的恐慌焦慮、痛苦憤懣、孤單寂寞,漸漸呈現出一種冷漠平淡、沮喪認同、逆來順受,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親人的離世、朋友的離別,甚至可以平靜地談論瘟疫的各項統(tǒng)計數字,仿佛與己無關,鼠疫已經奪走了大多數人正常感情生活的能力,已經感覺不到那種撕心裂肺地離別或久別重逢的喜悅,整個城市呈現出一種麻木不仁的狀態(tài)。而以里厄和塔魯為代表的一直戰(zhàn)斗在瘟疫最前線的那些人從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內心深處也埋藏著思戀,也有困惑和不安,雖然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對愛的追尋,但大難當頭卻毅然拋卻了心中的那份羈絆,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拯救每一個病號身上,做好最簡單最需要做的就是他的追求。
加繆寫這本書時正值法西斯侵略法國之際,法西斯侵略者如同瘟疫一樣,從悄悄侵入到群魔亂舞再到最后的失敗,里厄他們雖然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絕望中蘊含希望、在苦難中尋找快樂、在荒誕中追尋真理,而他們又知道這種荒誕如同瘟疫桿菌潛伏在黑暗角落中,還會再次萌生、再罹禍患。
【《鼠疫》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鼠疫》讀后感07-29
《鼠疫》讀后感3篇07-29
鼠疫讀后感(精選16篇)07-19
鼠疫讀后感(精選14篇)02-15
《鼠疫》讀后感(精選17篇)05-20
《鼠疫》讀后感(精選7篇)07-13
鼠疫讀后感(通用15篇)08-09
《鼠疫》讀后感: 吾魂兮無求乎永生,竭盡兮人事之所能08-24
讀后感讀后感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