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十三邀》有感1500字
觀《十三邀》有感1500字
--龐大
十三邀片頭--許知遠身材不錯,十三邀寫的很棒
《十三邀》是一個名人訪談類節(jié)目,近兩天觀看了三集分別是采訪蔡瀾、羅振宇和賈樟柯。之所以選擇觀看這三集,是因為對蔡瀾和賈樟柯的作品有所涉獵,想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思想和觀點;而選擇觀看羅振宇的采訪,是近來突然發(fā)現羅振宇的名字已經很響亮,而我還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借一集《十三邀》作為一個直觀的了解渠道。
再回歸到為什么選擇觀看《十三邀》這個節(jié)目,其實完全是因為這個節(jié)目名稱的吸引,我對這個節(jié)目的策劃人和采訪人許知遠更是只是甚少。
做人當做蔡瀾--邊吃邊喝邊聊順帶把收視率和Money賺了--何其樂哉!
然而在觀看第一集時,對許知遠的節(jié)目開場白留下很深印象,感覺他首先一定是個很有想法和有自我認知的人。我觀看的第一集是采訪蔡瀾,不同于其他訪談類節(jié)目主持風格的是,許知遠是與蔡瀾約在一條街山碰面,在許知遠見到蔡瀾到達后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打招呼和問候,而不像有些節(jié)目主持人表現出來的對被采訪者的誠惶誠恐或者說是畢恭畢敬。我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并不是說許知遠不夠禮數,而是贊嘆和推崇許知遠這種不卑不亢、自然而然的禮遇方式。當然能做到這一程度必定需要有強大的自信和內涵。
羅振宇--自信的力量很強大
隨后觀看的其他兩集,許知遠與被采訪人之間的開場也近乎是同樣的方式。訪談過程中他在嘉賓表述的某一段話之后會偶爾出現無言可敘轉而用泯然一笑代替,這一笑的背后或許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就嘉賓的觀點繼續(xù)展開聊下去,亦或是他對嘉賓的觀點持保留意見但不直面回應。僅憑一個人可以面對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進行約訪和侃侃而談已經足以說明采訪者本人也是某個領域的佼佼者。
抽雪茄也是門藝術--賈樟柯抽雪茄的感覺怪怪的,賈導得導一導
今天觀看了采訪賈樟柯的一集。說起對賈樟柯的認知,是在大學時代經由被藝術熏陶良久且有向藝術方向發(fā)展的同學介紹的。不過當時也僅限于觀看過一兩部賈樟柯的電影。對他所拍攝的影片,憑觀感覺得是與其他影片差異明顯,當時同寢室?guī)孜煌瑢W給他的影片歸類為紀實類紀錄片電影;蛟S有些許對藝術抱有興趣的人都會特別愿意觀看這類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影片。賈樟柯的電影在國內連通過審核上映都難,但是在國外卻會屢獲殊榮。
《十三邀》中的賈樟柯已經在2017年趁躲避霧霾之機從北京回到了老家山西臨汾賈家莊過起了隱居性的生活。訪談過程中,賈樟柯自顧自的燃著雪茄,面對鏡頭毫不避諱,甚至表達觀點時偶爾還會爆出幾句粗口。我能感覺到這是他現實生活狀態(tài)的一種真實展現,不是裝模作樣更不是做作。(www.gymyzhishaji.com)根據他所描述的遠離了都市,在家鄉(xiāng)的房屋內,夜晚獨自觀望一輪冰月,想象著或總結著一些自己的新觀點或舊想法,好不愜意、好不令我艷羨。
人到某個時間點會發(fā)生一些質的改變。正如賈樟柯通過一年的"家鄉(xiāng)隱居"已然變化巨大——他不再刻意追求別人的認同和共識,反而背道而馳,轉向獨裁。用他的話說,是精英就應該有著與普羅大眾不同的思想認知,否則精英就不再是精英。
節(jié)目中賈樟柯還表述了自己對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好奇,他已然在向科幻方面思考和預設場景。他有一個想法對我有所觸動,即我們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或許像VR虛擬世界或游戲場景中的一樣,我們也正在被外太空中的某群生物控制著,像游戲操作一樣,每個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通過工作,積累財富,建造起一個又一個新的領域。
通過觀看《十三邀》這種類型的訪談類節(jié)目,在對被訪談者有所了解的同時,感觸更深的是每個被訪者都有屬于自己的思想和某種專長,在自己專注的領域內充分發(fā)揮和釋放自己的能力并悠然沉浸于其中,樂此不疲。愿我們都能夠在人生的某個節(jié)點,尋得一個興趣支點,點燃自己的激情,釋放自己的能量,溫暖和豐富自己同時照亮和影響他人。
【觀《十三邀》有感】相關文章:
觀《第十三宗罪》有感08-23
《狗十三》觀后感08-25
《狗十三》觀后感11-02
狗十三觀后感12-13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08-24
神舟十三號觀后感12-04
舉杯邀明月作文03-20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精選11篇)09-20
電影《狗十三》觀后感(精選34篇)08-03
神舟十三號返回觀后感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