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教師》有感:讀,然后有所思
讀,然后有所思
——讀《中國教師》有感
趙霞
有人說教師的職業(yè)是一個神奇的職業(yè),要做好這個職業(yè)不僅要有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育人方法,更要有無窮的教育智慧和不盡的耐心細致,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形形色色、性格各異的孩子,而這些孩子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各種復雜的小狀況:頂撞老師、經常遲到、沉迷游戲、叛逆暴力等各種問題不一而足,教育這些學生,需要耐心,更需要用心和智慧,而《中國教師》就是一本為我們提供各種教育智慧的書籍。
第一次讀到《中國教師》心中有著一種隆重的儀式感,更有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里面的一篇篇文章行文流暢、語言簡潔卻又說理清晰,闡釋得當。不論是專業(yè)的模式探討,還是動情的教育故事,讀來都是那么朗朗上口、欲罷不能。讀別人的文章,更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回顧讀到的近十期《中國教師》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有以下幾點思考和收獲。
中國教師
一本屬于教師的雜志
丨思考要細丨
細致是教師工作的一大特點,我們面對的是有思想的學生,是心理脆弱、易受傷害的青少年學生。有人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們的工作卻是比這還要復雜,不但問題學生各有各表現(xiàn),同樣的問題表現(xiàn)還各有各的原因,只有像書中那些老師老師一樣,細致的分析學生犯錯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才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則只是治標不治本,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一種表面的平和,而這平和之下可能醞釀著下一次更大規(guī)模和程度的爆發(fā)。
丨行動要緩丨
雷厲風行并不適合解決學生問題——這是我讀《中國教師》的第二個感觸。教師解決學生問題越快越容易犯錯誤,解決得越快,效果也往往越差。給學生一段反思的時間,也是給自己一個緩沖、沉淀的機會,避免我們因一時沖動而做出過激的處理。學生畢竟是學生,犯了錯誤之后再壞的學生內心深處也是害怕的,表面的強硬與頂撞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為了掩飾自身膽怯的一種表現(xiàn),這時,我們可以先不急著批評或處理他,讓他的多忐忑一會兒,教師利用這個時間調查一下事情的全過程,或像書中提到的那樣多問幾個"為什么",或想想怎么開口說第一句話,這些對有效地解決問題都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丨語言要活丨
說話是一種技巧,更是一門藝術。一句恰到好處的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句言不得體的話,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教師的語言尤其重要,切不可說得過于絕對,一是要給自己留有余地,諸如:"你要是下次再犯,就不要再進教室了。"以我的經驗,需要老師這么"威脅"的學生他肯定做不到下次不犯,下次他犯了,我們還真沒有權利總不讓他進教室;而他一旦再次犯了同樣的錯誤,(www.gymyzhishaji.com)最后又進了教室,那對他的教育就算失敗了,以后他會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二是要給學生留下空間。一次去市場,正好趕上幼兒園放學,家長都接了孩子回家,突然一個小男孩指著前邊一個小女孩對他奶奶說:"奶奶,她考試得0分,我們老師說她是個大笨蛋。"小男孩很天真,他說這句話可能沒有太多的嘲諷意味,可是老師的一句話卻給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貼上了"笨"的標簽,并且讓別的孩子對她形成了同樣的認識,這個小女孩將來的發(fā)展空間很可能讓老師的一句話就給堵死了。可見,老師的語言一定不能絕對化,要說的靈活、可變通,這樣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
丨方法要多丨
讀了書中好多文章之后受到的啟發(fā)是:方法是由思路決定的,思路是分析學生問題的成因形成的。要想做到方法多,就要事先勤思考,即使處理同一種問題,原因不一樣,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切忌千篇一律、方法單一。
總之,我們所從事的是需要用心來做的事業(yè),是一個需要智慧和思考的職業(yè),面對層出不窮的學生問題和各具特色的問題學生,我們要多一分細致的思考,少一些粗略的判斷;用耐心的涓涓細流代替急躁的狂風驟雨,深入挖掘學生問題的根,追究問題學生的源,循循善誘、有的放矢,以求突破表象,標本兼治。只有耐心細致、充滿智慧的工作,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教師".
【讀《中國教師》有感:讀,然后有所思】相關文章:
讀《中國教師》有感:讀 然后有所思05-13
讀中國教師有感01-13
讀《中國教師》有感01-02
讀中國教師報有感03-02
讀中國教師有感13篇01-14
讀《中國教師》有感13篇01-02
讀《中國教師報》有感01-02
讀中國教師有感(13篇)01-24
讀中國教師有感合集13篇03-01
讀《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有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