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心得體會>讀后感>格言聯(lián)璧讀后感

格言聯(lián)璧讀后感

時間:2022-08-18 20:31:2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格言聯(lián)璧讀后感

  格言聯(lián)璧讀后感

格言聯(lián)璧讀后感

  珍重

  《格言聯(lián)璧》并不是一部小說或者是說理性的文章,它是古人經(jīng)典言論的總結(jié),其前言說得好:"《格言聯(lián)璧》一書,是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鐘之醒".它警醒著我們要做竭忠盡孝之人,要有安危定變之才,要存霽月光風之度,要做治國經(jīng)邦之學,要寫經(jīng)天緯地之文,要存萬物一體之仁,心懷坦蕩、忠信篤敬。雖然沒有明顯的邏輯,很難一口氣讀完,而在慢慢的品鑒欣賞中,我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珍重一詞往往是在朋友依依惜別時刻有感而發(fā)的,而此時卻是我讀完《格言聯(lián)璧》后第一個冒出的詞語:無論做什么事情,學問,人事,養(yǎng)生,從政,待人接物……請珍重!珍重你的身體,珍重你的智慧,珍重你的工作!

  東營區(qū)法院 周艷飛

  浮躁的社會,浮躁的人群,浮躁的每一個人……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高速的信息傳播,巨大的工作壓力,作為歷年來應屆畢業(yè)生最多的一代,我們面臨的就業(yè)壓力可謂空前,工作之前日夜奔波,到處面試,工作安定之后則面臨著熟悉新環(huán)境、熟悉新工作的境況,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努力工作,努力學習,還需要使自己的心理、想法安定下來,"多靜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養(yǎng)心,玩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少思慮以養(yǎng)心氣,寡色欲以養(yǎng)腎氣,勿妄動以養(yǎng)骨氣,戒嗔怒以養(yǎng)肝氣,薄滋味以養(yǎng)胃氣,省言語以養(yǎng)神氣,多讀書以養(yǎng)膽氣,順時令以養(yǎng)元氣。"這正是我此刻所需要的,將心靈、靈魂好好安放在應該在的地方,踏踏實實、兢兢業(yè)業(yè)的開始我的新工作、新人生。所以珍重我的身體!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可以使人明理,使人向善,使人愉快。工作之后,短短幾個月而已,我已經(jīng)深刻領會,學生之時不想讀書,覺得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參加社團活動、到喜歡的單位實習,這些更重要,但是現(xiàn)在逐漸明白,讀最多的書,了解最多的知識才是最重要的,F(xiàn)在繁忙的工作給予自己的讀書時間越來越少,但是我堅信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所以我要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閱讀各色書籍,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

  古人常常將讀書與修德聯(lián)系在一起,"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wěn)心安。"可見,讀書與修德的關系既可以是以圣賢之道教育別人養(yǎng)成高尚品德,"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賢第一等學問;盡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賢第一等工夫",也可以是并列的關系,讀書與修德同樣重要,同樣需要我們用耐心,用智慧去獲取。"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惡,最難得一個悔字",教會我們不要居高自傲,要知錯能改;"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實處著腳,穩(wěn)處下手"教會我們要寬宏大量,踏實穩(wěn);"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教會我們要自我反省,要自我發(fā)奮。良好的人際關系、恰當?shù)奶幨路椒▽τ谖覀冊谟淇斓姆諊泄ぷ鞫际侵陵P重要的,而這些經(jīng)典的言辭啟發(fā)著我遇事時怎樣處理才是最合適的,我一定要認真研習古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時的樣態(tài)和方法,努力將其應用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所以珍重我的智慧!

  進入法院工作之后,我漸漸了解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身上的重擔。身處于社會矛盾最多、最復雜的法院中,我們所要做的不僅僅是盡一切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要時時處處、設身處地地為百姓著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法院在處理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中的作用。"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謀之;利在一時勿謀也,利在萬世者謀之",雖然身處法院綜合部門,依然是法院重要的一份子,進門出門都代表著法院的形象;雖然不面向群眾,為群眾服務,依然心系群眾,想著為群眾謀福;雖然不接觸審判業(yè)務,依然時刻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準備著……所以珍重我的工作!

  所以珍重!

  格言聯(lián)璧摘選

  山陰金蘭生先生,姓金,名纓,山陰人,清代學者,其所編《格言聯(lián)璧》一書,自咸豐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廣為傳誦,所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貧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誦習讀".

  其中,不乏為人處事的智慧法則,治家教子的諄諄教誨,修身養(yǎng)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璣,句句中肯,雅俗共賞,發(fā)人深省,堪稱立身處世的金科玉律,修心養(yǎng)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1.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

  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

  【譯文】從大事難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責任心;在逆境順境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胸懷和氣度。從他如何處理自己的喜怒哀樂,可以看出他個人涵養(yǎng)的深淺;從他同眾人一起行動一起休息的時候,可以看出這個人見識的高低。

  【感悟】喜怒最易使人心動而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喜不得意忘形,怒能明白事理,有涵養(yǎng)的人往往不易為喜怒所動。一般人容易隨別人的行止,而和他們做出同樣的事,但別人所做的事不一定是對的,真正有識見的人心中自有取舍,而不會盲目地追隨。

  2.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譯文】天地萬物忌諱茂盛到極點,事情忌諱完美無缺,個人生活忌諱十全十美。

  【感悟】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禍患隱藏在福分之中,災難中也往往蘊藏著生機的萌芽。因此,有智慧的人,順境中不會得意忘形,逆境中也不會喪失信心,常常保持謹慎謙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3.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灑脫是養(yǎng)心第一法。

  【譯文】謙恭退讓是保護自身的最好方法,安靜平和、從容不迫是處理事情的最好方法,有涵養(yǎng)能容忍別人是待人接物的最好方法,瀟灑而脫俗是培養(yǎng)心性的最好方法。

  【感悟】遇到大事難事時,有擔當;遇到逆境順境時,有襟度;遇到臨斗臨怒時,有涵養(yǎng);遇到群行群止時,有識見。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4.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勢不可倚盡,福不可享盡。

  【譯文】事情不能做盡,說話應當留有余地,不應當什么都依靠權勢,更不能把人世上的福氣享盡。

  邵康節(jié)詩云:"美酒飲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5.

  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圓,行欲方。

  【譯文】膽要大,心要細,智慧要圓潤,行為要方正。

  【感悟】這是孫思邈對于良醫(yī)的要求。其實,何止于醫(yī)者,僅從為人的角度上來講,恐怕要做一個有氣度、有擔當?shù)娜,也不悖此道?/p>

  6.

  才不足則多謀,識不足則多事,

  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勇不足則多勞,明不足則多察,

  理不足則多辯,情不足則多儀。

  【譯文】才能不足的人遇事應多加考慮,學識不足的人應多處事多體驗,威勢不足的人就多些惱怒,誠信不足的人就多些話語,勇氣不足的人就多些辛勞,精明不足的人就多加審察,道理不足的人就多些爭辯,情分不足的人就多些禮儀。

  7.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

  做得完,看得破,撇得開。

  【譯文】做人要有器量,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猜算得到。做事要做得完美,看事要一眼能看穿真相,麻煩事想撇即撇得開。

  【感悟】有見識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到,看得破及撇得開。此大丈夫所為。

  8.

  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

  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

  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

  以靜氣養(yǎng)身,則夢寐恬。

  【譯文】以和氣待人,則災難和禍害就會很快排除。以正氣接物,則妖氛邪氣就會自然消失。以浩然之氣處理事情,就能消除心中疑懼。若能用靜氣養(yǎng)身,那么做夢也會甜美。

  9.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譯文】肉體,即人的身軀處在自然萬物之后,但是精神,即人的心靈卻處在自然萬物之前。肉體身軀雖處于自然萬物之中,但精神心靈卻處在自然萬物之上。

  10.

  接人要和中有介,

  處事要精中有果,

  認理要正中有通。

  【感悟】我們進入社會,常會感到把握不了處事待人的分寸和尺度。不是過于熱情遭冷遇,就是過于保守受挫折。常由此走極端,覺得只有家人可以信賴,但根本離不開社會。"接人要和中有介,處事要精中有果,認理要正中有通。"待人不發(fā)愣,處事不發(fā)呆,講理不發(fā)橫。

  11.

  心慎雜欲,則有余靈。

  目慎雜觀,則有余明。

  【譯文】心里嚴防產(chǎn)生私心雜念,那么精神就會更加充沛,內(nèi)心更加清醒,做起事來游刃有余;觀覽自然,眼睛只有避開那些雜亂景象,才能使眼睛更加敏銳,從而看清楚那些重要的東西。

  12.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感悟】慎言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穩(wěn)重和淡定。慎言是指謹防口無遮攔,適時適度適情的說話。"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體現(xiàn)的正是"慎言"的智慧和"口無遮攔"的后果。

  13.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譯文】靜坐的時候應該想想自己有什么錯誤,閑談時不要議論別人的毛病和過失。

  【感悟】盡管,做人難,難做人,誰背后不說人,誰背后不被人說。但人活著,避免是非,此乃至高境界。當你聽到他人在談論人是人非時,你最好保持沉默或借故躲開。盡量避免背后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盡量避免是非問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4.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

  這是涵育以養(yǎng)深;

  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

  這是渾厚以養(yǎng)大。

  【譯文】自己有優(yōu)點,一般不要自己來宣揚,這是培養(yǎng)自己深沉的涵養(yǎng)所需要的。

  別人有缺點,要多加掩飾,這是培養(yǎng)自己寬宏的器量不可缺少的。

  15.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欲則閑。

  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欲則平。

  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欲則樂。

  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欲則剛。

  【譯文】人的心胸,欲念多就狹窄,欲念少就寬廣。人的心境,欲念多 就忙碌,欲念少則閑暇。人的心術,欲念多就險惡,欲念少就平和。人的心事,欲念多就憂愁,欲念少則快樂。人的心氣,欲念多則軟弱,欲念少則剛強。

  16.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感悟】氣,有情緒、氣勢、表情等不同意思。盛氣,就是血氣方剛,浮躁傲慢,盛氣凌人,情緒沖動,這些都是修養(yǎng)不足的表現(xiàn)。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修養(yǎng)想要成就,必須戒除這些。

  17.

  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讓。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譯文】人有聰明與智慧,應該用愚笨的方法進行保持;人若功勞蓋世,應該用忍讓的方法進行保持;人有勇氣和力量威震天下,應該用怯懦的方法進行保持;人若富甲天下,據(jù)有四海,應該用謙虛的方法進行保持。

  18.

  經(jīng)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

  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經(jīng)營,多一分道義。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

  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過。

  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

  【譯文】經(jīng)過一次挫折,增長一分見識;遭受一次磨難,增加一分氣量;減少一分營私,增多一分道義;學會一分忍讓,多討一分便宜;減去一分腐化,減少一分罪過;對別人多一分體貼,就多懂得一些人情事理。

  19.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實處著腳,穩(wěn)處下手。

  【譯文】處理事情要寬宏大量,做人要把腳跟站穩(wěn)。為人要在踏實的地方落腳,最穩(wěn)當?shù)牡胤街帧?/p>

  20.

  能容小人,是大人;

  能培薄德,是厚德。

  【譯文】能容忍小人的人,是胸襟寬廣的君子;能幫助品行差的人,是品德高尚之人。

  【感悟】有人說成功有四要素:一是高人指點,二是貴人相助,三是小人監(jiān)督,四是個人奮斗。高人指點,能幫助你找到方向;貴人相助,能助你克服困難;小人監(jiān)督,能使你防微杜漸;個人奮斗,則是將你推向成功的內(nèi)生動力。

  21.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

  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

  【譯文】心底要以光明坦誠篤厚誠實為第一;儀容要以正大老練成熟穩(wěn)重為第一;說話要以簡潔明白真誠親切為第一。

  22.

  語言間盡可積德,妻子間亦是修身。

  【譯文】平時與人談話時,也可以積累德行;平日與妻子兒女怎樣相處,也是修身。

  23.

  聰明者,戒太察,

  剛強者,戒太暴,

  溫良者,戒無斷。

  【原注】古人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譯文】聰明的人,對待別人不會太苛細;

  剛強的人,對人不會太粗暴;

  溫和善良的人,遇事不會優(yōu)柔寡斷。

  24.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譯文】用原諒自己的心去原諒別人,那么朋友就會越來越多;

  以責備他人之心來責備自己,就會很少出現(xiàn)錯誤與過失。

  25.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譯文】上士品德高尚,忘記名聲;中士品德一般,喜歡追求名聲;下士品德低下,不擇手段地竊取名聲。

  26.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

  處難處之人愈宜厚,

  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處至大之事愈宜平,

  處疑難之際愈宜無意。

  【譯文】處理難以處理的事情,胸懷應當寬廣;同難以相處的人相處,行為應當寬厚;處理緊急的事情,在抓緊時間的同時應當舒緩穩(wěn)妥;處理重大的事情,心態(tài)應當平和;處理疑難的事情,不要先入為主,努力做到客觀公正。

  27.

  無事時,戒一偷字,

  有事時,戒一亂字。

  【譯文】沒事的時候注意戒除偷懶,有事的時候不能陷入忙亂。

  【感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循度日、安逸享樂不但消磨意志,使人養(yǎng)成懶惰的毛病,更會讓人的能力智慧下降,心理承受力薄弱。防患于未然,常常保持警覺心,深思遠慮,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日日這樣充分準備,真正有事情發(fā)生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忙而不亂,條理清晰,井然有序。

  28.

  無事時,常照管此心,兢棘然若有事;

  有事時,卻放下此心,坦坦然若無事。

  無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變;

  有事如無事鎮(zhèn)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譯文】沒事的時候要時時警惕如同有事發(fā)生一樣;有事的時候反而把心放松,坦坦蕩蕩,如同事情沒有發(fā)生似的。平時無事的時候要當有事提防,意外事情發(fā)生時才能從容應對;有事時如能像無事時那樣鎮(zhèn)定,這樣才能消除危急的局勢。

  29.

  緩事宜急干,敏則有功;

  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

  【譯文】對待可以緩辦的事情抓緊時間快辦,因為敏捷可以立見功效;

  急迫的事情處理時可以緩慢些,因為匆忙來不及慎重考慮往往會做出錯誤處置。

  30.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煩者,做不成一件事業(yè)。

  【譯文】不自我反省的人,看不到自己一身的毛。粵]有耐心的人,做不成一件正經(jīng)事業(yè)。

  31.

  居處必先精勤,乃能閑暇;

  凡事務求停妥,然后逍遙。

  【譯文】為人必須精于勤奮,才會于百忙中找出空閑時間;凡事只有處理妥當,然后才能逍遙自在。

  32.

  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譯文】與人相處千萬不能任性,要了解人情;

  與人交往不能固執(zhí),要明白事理。

  33.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

  人用術,我以誠感之。

  人使氣,我以理屈之。

  【譯文】他是個性格剛強的人,我就用柔弱來制服他。他是個愛施心計的人,我就用誠實和善意來感化他。他是個喜歡動怒,愛發(fā)脾氣的人,我就用實實在在的道理耐心地說服他。

  34.

  何以息謗?曰無辯。

  何以止怨?曰不爭。

  【譯文】怎樣才能平息別人的毀謗?即不去辯白;怎樣才能消除別人的怨恨?即不去理睬。

  【感悟】唐代著名詩僧寒山子問拾得大師曰:世間有人,打我、罵我,辱我、欺我,嚇我、騙我,謗我、輕我,凌辱我、誹笑我,以及不堪我。如何處置乎?拾得對曰:只是忍他,教他、畏他、避他、讓他、謙遜他、莫睬他、一味由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35.

  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

  【譯文】處理事情應留有余地,勸人改過從善不要把話說盡。

  36.

  對愁人勿樂,對哭人勿笑,對失意人勿矜。

  【譯文】面對愁苦的人不要表現(xiàn)出快樂,面對哭泣的人不要發(fā)笑,面對失意的人不要表現(xiàn)出夸耀的樣子。

  37.

  安詳恭敬,是教小兒第一法;

  公正嚴明,是做家長第一法。

  【譯文】安詳恭敬,是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原則;公正嚴明,是做家長的應該遵守的第一要義。

  38.

  毋矜清而傲濁,毋慎大而忽小,毋勤始而怠終。

  【譯文】做官的人不要自以為清高而傲視那些所謂的濁流,不能只謹慎處理大事而忽略小事,不要只重視事業(yè)的開始而懈怠于結(jié)尾。

  39.

  要好兒孫,須方寸中放寬一步。

  欲成家業(yè),宜凡事上吃虧三分。

  【譯文】要想有優(yōu)秀的兒孫,自己做事時必須寬宏大量;想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豐厚的家業(yè),遇事就得能吃得起虧。

  40.

  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終身不辱;終身不恥。

  【譯文】知足就會常常感到滿足,以至終身不受屈辱;知道停止往往才能適可而止,于是一生不會遭受恥辱。

  41.

  倚勢欺人,勢盡而為人欺;

  恃財侮人,財散而受人侮。

  【譯文】依仗權勢欺凌別人,權勢失去后就會被人欺凌;憑借財富侮辱別人,財富盡時就會被人侮辱。

  42.

  暗里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兒孫;

  空中造謗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譯文】喜歡暗地里算計別人的人,結(jié)果暗算了自己的兒孫;喜歡無中生有誹謗別人的人,到頭來造成了自身的罪孽。

  43.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

  種種皆薄,未免災及其身;

  設陰謀,積陰私,傷陰鸞,

  事事皆陰,自然殃流后代。

  【譯文】說薄氣話,做薄氣事,存薄氣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全是薄氣,那么自身就難免招致災禍;心里設計陰謀,行為積累陰私,結(jié)果傷害陰德,事事離不開"陰"字,那么殃及后代亦屬必然。

  44.

  多事為讀書第一病。

  多欲為養(yǎng)生第一病。

  多言為涉世第一病。

  多智為立心第一病。

  多費為作家第一病。

  【譯文】讀書的第一個毛病是雜事多。養(yǎng)生的第一個毛病是欲望多。涉世的第一個毛病是言語多。立德的第一個毛病是智謀多。持家的第一個毛病是費用多。

  45.

  交一個讀書破萬卷的邪士,

  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的端人。

  【譯文】如果一個人心術不正,那么,他讀書越多,越博識多見,那么他做壞事的手段越多,陷害你的方法也越多,相反,如果是一個心術端正,品行高尚的人,即使他文化水平不高,也還是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

  這兩種人對比,你就知道自己到底該選擇誰了。

  46.

  事當快意處須轉(zhuǎn);

  言到快意時須住。

  【譯文】事情到了非常順利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想一想,有沒有紕漏,往往事極必反,非常順利的地方也是不順利的起點。說話說到非常爽快舒適時就要停下來,不能再說下去了,再說下去往往會犯錯。

  47.

  博弈之交不終日,飲食之交不終月,

  勢力之交不終年,惟道義之交,可以終身。

  【譯文】因為利益而結(jié)識的朋友過不了一天,因為聲色酒肉結(jié)交的朋友過不了一月,因為權勢攀附結(jié)識的朋友過不了一年,只有因為真理道義結(jié)交的朋友才可以一輩子。

  48.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寬。

  【譯文】極力向前走的人,前邊的路就會越來越窄;時不時向后看的人他的眼界就會更開闊。

  【感悟】無論做學問、學做人,既要想著為了理想而努力,又要時刻提醒自己不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及時回顧,眼界越放越寬廣,心胸越放越博大。

  49.

  拙字可以寡過,

  緩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遠禍,

  茍字可以養(yǎng)氣,

  靜字以可益壽。

  【譯文】"拙"可以使人少過錯,"緩"可使人免后悔,"退"可遠離災禍,"茍"可使人養(yǎng)福,"靜"可使人長壽。

  50.

  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

  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

  【譯文】交朋友貴在淡,止息誹謗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去理那些流言,監(jiān)督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對自己尖刻點,抵御侮辱的最好方法是向別人示弱。

  【感悟】人不能離開人群而獨立存在,自然會有各種原因和各種境界的人,人際交往中有善緣有惡緣,有順境有逆境。怎樣應對紛繁復雜的人事環(huán)境,保持心態(tài)穩(wěn)定,涵養(yǎng)德行,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非常關心的話題。"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值得借鑒!

【格言聯(lián)璧讀后感】相關文章:

廉政格言08-23

經(jīng)典格言句子03-22

從政格言11-07

守信的格言09-14

《朱子治家格言》讀后感(通用11篇)04-17

人生格言座右銘08-25

英文格言警句08-23

人生智慧格言08-23

廉潔格言警句08-23

有關格言的作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