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通用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 篇1
對于陽明先生,其實我是慕名已久,記得幾年前看到一個著名的網(wǎng)絡小說家在文中提及,中國的很多歷史小說家,在涉及明朝歷史的時候,無論是對于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是英明如永樂大帝朱棣,亦或是明朝歷代賢臣名將的事跡,都能毫無顧忌,信手拈來,唯獨對于王陽明先生的生平卻諸多避諱,不敢述諸筆端,生怕寫得不好,冒犯先賢。由此我便對陽明先生的生平與學說有了最初的向往,直至近期公司開始大力推崇和宣揚陽明先生的各種理論和學說,讓我在耳濡目染之下終有所獲。
首先接觸到的陽明先生的文獻便是《教條示龍場諸生》,可能是接觸了十幾年的ISO理念已深入骨髓,第一次看到文中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PDCA,即策劃、實施、檢查、改進,除了檢查和改進的順序換了一下,其他理念簡直如出一轍?墒羌毤毱纷x之后又會發(fā)現(xiàn),原來陽明先生的.文獻,其含義要豐富許多。
首先陽明先生所說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一場策劃,雖然作為普通人,我們無法個個都立志成為圣賢,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惡,所謂吾心安處即吾鄉(xiāng),那么又要怎么讓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為從事的是公司EHS的日常管理工作,那么如何減少公司的環(huán)境污染,讓公司更好地承擔起友好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如何消除安全隱患,防范安全事故,減少職業(yè)危害因素對員工健康的損害,充分承擔起公司關愛員工的責任,這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應該立的志向。
在勤學的篇章中,其實陽明先生并沒有教人如何懸梁刺股,寒窗苦讀,而是告誡眾人要保持謙遜,觀人所長,咎己之短。自從幾年前我通過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后,便有些沾沾自喜,覺得在安全管理上頗有心得,于是去年又報名了注冊消防工程師的考試,誰知幾場考試下來,猶如當頭澆了一盆冷水,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在很多專業(yè)知識上都只是一知半解,勤學之路當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再說改過,我上個星期剛犯過一個錯誤,當時集團內一家公司的領導來找我,告訴我已跟徐總說好,有兩噸多的廢藥品要交給我們,由我們轉交危廢處置單位處置,事后按實結算費用。我聽他說得言之鑿鑿,就沒有向徐總確認信息的真實性,直接答應了下來。可事實是,徐總僅僅答應了讓我告訴他危廢處置單位的聯(lián)系方式,與他所說出入甚大,所以我在事后也深深檢討了自己不夠嚴謹?shù)墓ぷ鞣绞,今后一定要對聽到的信息做進一步的求證,不能盲聽盲從。當然,由此也更證明了,陽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態(tài)度確實需要在集團內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讓大家在交流時,能更多一些真誠。
至于責善,陽明先生強調的是指出別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讓人容易接受,這也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需要注意的。我開展EHS管理工作時,經(jīng)常需要指出一些員工做的不對的或是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果我的態(tài)度惡劣,勢必讓人難以接受,就起不到很好的改進作用。只有用讓人容易接受的語言、態(tài)度、方式,才能讓對方"有所感而無所怒".
最后,想吐槽一下的是,由于陽明先生的"心學"有大量唯心主義學說,而在中國的正統(tǒng)教科書中,唯物主義是萬法難破之真理,凡與之抵觸者,皆尸骨無存。所以王陽明先生在歷史教科書中被冠以唯心主義思想家的頭銜,其理論也更多地受到批駁而非褒揚。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儒家四圣之一,王陽明的學說卻少為人知,應該說和這種有失偏頗的評價體系不無關系。幸而現(xiàn)在公司乃至整個康恩貝集團所營造的學習范圍,使我們有了大量接觸其學說的機會,而我們也有幸成為其部分學說的承載者,通過自身知行合一致良知來將其發(fā)揚。
以上就是我近期所學之陋見,望諸位同修批評指正。
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 篇2
《教條示龍場諸生》是他在龍場落難期間,對跟隨他學習的儒生的一番教誨。這篇文章一開頭就開宗明義,“諸生相從于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guī),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曰改過;四曰責善。其慎聽,毋忽!”
翻譯成白話文的大致意思是,“有感于諸位儒生相隨于此間,盛況空前。但我的教學對于各位可能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我想到人生之中有四件至關重要的事情,說與大家聽,以答謝各位相隨之情。這四件事,一是立志,二是勤學,三是改過,四是責善。請大家用心琢磨,不要聽過且過。
其中,關于“立志”,他說道“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翻譯成白話文的大致意思是:“不能樹立志向,那么天下就沒有可成之事,即便對以手工技藝謀生的工匠而言,也沒有在最初不立志向的人。但是,比工匠們的社會地位更高、將擔負未來更重大社會責任的學子們卻整日懶惰散慢、空度時日而一事無成,這都與當初沒有樹立正確的志向有關。立志成為圣人,那么就會以圣人為榜樣確立人生的方向;而立志成為賢人,那么就會以賢人為榜樣確立人生的方向。而不能確立一個明確的志向,如同船無舵,馬無銜,隨波逐流,精神將無從依托。
他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關于“立志”的一番教誨,放在當今社會中也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在他看來,立志是任何事業(yè)的開端。
但是,對于他的教誨要正確理解,不可無限放大并產生誤讀。而要正確理解,必須注意他在說這一番話的具體對象和場景。比如,將文章中的“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翻譯成“故而立志成為圣人,就能成為圣人;立志成為賢人,就能成為賢人”,就屬于誤讀。天下哪有心想事成,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事情,而都是秉承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原則。
他以及他的弟子都是當時的一些高人,不僅是精通儒學的學者,更是從政治國的儲備人才,而他的教誨又較為簡潔直白。但總體上仍延續(xù)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原則,因此沒有高深的儒學基礎,可能不太好理解。也就是說,他說這樣的一番話是面對怎樣的一個知識群體和社會階層,必須首先搞清楚。
明代就寫《了凡四訓》的袁黃(號了凡)曾受教于他的弟子王畿(汝中,號龍溪)。袁黃的父親袁仁也與他,及其弟子王艮(字汝止,號心齋)、王畿有過學術上的交往。袁仁曾說“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貴者為下”(《庭幃雜錄》(明·袁衷等錄,《叢書集成新編》第33冊179頁,新文豐出版公司)這對于了解“志”的具體含義有一定的參考作用?鬃右苍f:“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因此“志于道”才是立志的本義。
陽明心學體系中有“百姓日用即為道”(出自陽明弟子王艮)的說法。他本人也說過“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德,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他全集》卷三《傳習錄》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1頁,吳光等編校)。清代學者焦循揭示陽明心學的特點時曾說:“紫陽之學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陽明之學所以教天下小人”([清]焦循《雕菰集》卷八《良知論》,《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23頁)。其中,紫陽是指朱熹,而陽明是指他,即王守仁。
那么,從普通人所接觸的日常生活常識來看,即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角度,又如何來理解“立志”這件事呢?
當珍貴的木材被無知的人當柴火燒掉的時候,我們一般的直覺反應就是太浪費了。用文謅謅的詞語來描述,這就是“暴殄天物”。
雖然,珍貴的木材也能為做一頓飯作出貢獻,但是所付出的成本遠遠超出了普通木柴的價值,故而讓人覺得不值得。
為什么會覺得不值得?這是因為能做一頓飯的珍貴木材按其同等重量,可能可以換來十倍以上重量的普通木柴。也就是說,做一頓飯所用的珍貴木材只能燒一頓飯,但換成普通木柴后可能可以燒十頓飯。
也就是說,珍貴木材與其十倍重量的普通木柴的價值相當。但當在普通木柴都可以承擔的燒火領域中,珍貴木材只能落得與普通木柴一樣的使用價值。
因此,珍貴木材要充分彰顯其價值,就一定不能選擇在燒火的領域中發(fā)揮作用,而是應該在其它最適宜的領域中,比如制成家具,或其它精巧的器物。
基于這樣的認識,人的才能也是一樣。當我們無視自己的潛力,不去挖掘自己的才能和價值,滿足于混跡于普通的人之中,那么我們只能成為普通人。在這個語境下,我們倡導立志,無疑有積極的人生意義。
但是,這一切都是基于對自己有充分認知的基礎上。假如,自己原本只是一個庸才,那么盡管成天不切實際地想著不要做普通人,并且還長期堅持超高志向而矢志不改,也終將一事無成。在中國歷史中,一些儒生自視清高,但窮經(jīng)皓首、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的例子俯拾皆是。而《儒林外史》等中國古典小說也栩栩如生地對這些人給予露骨的譏諷,一針見血,毫不留情。
畢竟,立志是為了確立一個未來的精神走向,讓自己的價值在現(xiàn)實社會中得以充分展示。不能成為圣賢,成為一名工匠也可以,成為一名教書匠也可以,這些都能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也就是說,自己的才能必須要與可能施展的環(huán)境相匹配,這就是“命”,這就涉及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而當所處環(huán)境有朝一日突然改善,使得自己的才能有更廣泛的施展空間,這就是“運”。雖然“命運”是相對于“立志”的約束條件,但千萬不能陷入宿命論的觀念之中而失去自我奮發(fā)的勇氣,而應立足于天時、地利、人和等相關條件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這一客觀認知,開展實事求是的理性分析,設計最適宜的自我發(fā)展路徑,同時隨處補充自己的不足。
《周易·系辭》說“生生之謂易”,就表明發(fā)展的條件是變化的、不絕的,人應依此建立起一種基于客觀的生存自信和文化自信。
凡是古代圣賢的立志,不僅要對現(xiàn)實社會做出貢獻,達成一些具體、務實的目標,更要達到一種心境,或一種精神境界,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也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忘勢》)。而儒學的較高精神境界就在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
中國歷史上,有才能的人如過江之鯽,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懷才不遇。人盡其用,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雖然,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邁詩句,但觀其一生,除了會寫一些向皇帝和官吏獻媚,以及抒發(fā)牢騷的詩句以外并無大的建樹,最終淪落為一個酒鬼而已,對社會并無一點積極的`作用,其道德境界也不怎么高,故而不在古代圣賢之列。
因此,“命運靠自己把握”的真正含義就在這個節(jié)點上。也就是說,當處于不利的環(huán)境中時,從不氣餒,而是韜光養(yǎng)晦,務實準備,耐心等待。一旦機會來臨,迅速反應,當斷則斷,不拘泥于社會地位和身份認同,要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己任,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這也是寫《了凡四訓》的袁黃從云谷禪師處得到“命自我立”開示的真義。
因此,立志并不是僅僅是自我激勵,而是對于未來發(fā)展相關條件和相應結果進行務實分析的結果。超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的立志,就是好高騖遠?樟⒅静蝗绮涣⒅,常立志不如立常志。
從行為學分析來看,“立志”僅僅是一個具體的行為,并不涉及善惡與好壞!傲⒅尽背鲇谧晕艺J知,以及自我預期和自我需求的實現(xiàn)。并不是為了給別人看,或為了獲得別人的贊揚。因此,以務實的態(tài)度,審視自己的預期目標和人生定位,量力而行,不斷、逐步、漸進地完善自我,這就是“立志”的本義。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于自己的人生,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因而,每個人的立志也都應該是有益于人生價值的立志。立志也應該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高處立意,低處立足。從完成小目標起步,逐步累積成大目標。隨著人生閱歷的不斷豐富,再進一步完善自我的目標定位,由物質境界的完善向精神境界的完善躍進。也就是說,在他看來,立志、勤學、改過、責善,皆立足于“自我完善”這一基本原點,而且是四位一體的事情,相互裨益,故而不可分割對待。
當一個人志大才疏,德不配位,那么這個人一旦獲得了權力,一定將成為對社會有害的人。例如,一些大搞政績工程的官員,不可謂志不大,但對于社會的整體進步而言就是一種損害和破壞。
因此,對于“立志”而言,既要反對碌碌無為,不思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更要反對好高騖遠、迎合世俗的浮夸。這也符合儒家所堅持的“中道”理念和原則。袁黃的《了凡四訓》中說,“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這與他所提出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有相通之處。
作為題外話,對于閱讀他的著作,應結合當時的文化和社會背景。這是因為任何思想一旦失去具體語境,就會失真。
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 篇3
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書,在不同的時期閱讀,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取得不一樣的收獲。學校將《教條示龍場諸生》這篇文章作為我們致良知學習的第一篇,是非常合適的。陽明先生的“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這王門四規(guī),寄托了陽明先生對世人的良苦用心,這看似毫不出奇的八個字,闡釋了貫穿指導一個人一生的基本理念。深刻正確認識,反復領悟精髓,行之必定對我們今后的工作、生活、學習等產生巨大促進作用。
首先陽明先生所說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一場策劃,雖然作為普通人,我們無法個個都立志成為圣賢,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惡,所謂吾心安處即吾鄉(xiāng),那么又要怎么讓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為從事的是學校學籍管理和招生工作,這項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中心,是政府貫徹以民為本原則,執(zhí)政為民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那么在學校學籍管理和招生工作讓學生、家長滿意,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應該立的'志向。
至于責善,陽明先生明確指出:責善就是互相監(jiān)督、提醒。一個人在工作中,難免會犯錯,就拿我來說,在學籍管理中出現(xiàn)不少失誤,給學校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就到今天,還到教育科修改高中學籍。知道過錯,就要有勇氣改正,敢于承擔責任,所以,為了避免今后給學校工作帶來影響,前天向學校提出了工作變動申請。外在的監(jiān)督、提醒,不僅僅指好朋友之間的互相糾錯,一個單位的制度,也是對人的一種監(jiān)督、提醒。在好的制度下,壞人也能變好人;在壞的制度下,好人也能變壞人。凡是好的制度,都是一些人在良知命令下做出來的。陽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態(tài)度確實需要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讓大家在交流時,能更多一些真誠。
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 篇4
跟隨盤子老師學習陽明心學接近1年,這段時間經(jīng)常去坂田學堂學習。2個月前在官總的坂田學堂參加《教條示龍場諸生》的共學,當時感受不深,印象中僅有立志、勤學、改過和擇善這8個字,心中只覺得這8個字實在過于淺顯。
然后最近1個月,我突然對于這8個字有了重新的解讀,原來這八字戒律我條條都違背,實在是自以為是加上自欺欺人。
立志不清,望塵莫及
7月下旬參加了呂錚老師的簽售會,看了一些呂老師的簡介。他年近30,傳媒出身,做過一段時間記者。現(xiàn)在以文字為生,寫出了銷量百萬的天機破,他還出版了關于顧準和袁世凱等人的書籍。
8月份中旬一個新媒體小姐姐離職,她說自己的時間很寶貴,在這里耽誤不起,也不喜歡品牌中心的管理模式。我做離職文件整理和清理電腦時,發(fā)現(xiàn)她在電腦里面存了一些小說篇章,我把內容和標題放在百度搜索,居然找不到,原來這位小姐姐在眼皮底下勤筆不綴。
回頭看看自己,少女時代倒是每年拿作文一等獎,可是畢業(yè)以后,很早就轉攻品牌了,目前為止一周寫不了兩千字,可惜了一張國家編輯記者從業(yè)資格證,沉睡了快10年了。
今天想到寫一本書,策劃了一周篇章,就翻篇忘記了。明天想賺點塊錢,搜集下資訊看看什么項目和行業(yè)熱門。后天想去練拳,每周去武館打卡喝茶。外后天去學室內設計,掛了2門課程…
沒有恒定的志向可真不是好事,這樣下去實在不妙,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形成的…
點到不止,屢教不改
點到即止,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總在電視里看到。我自認為這句話說的很對,自以為對人也是友善和不太計較的,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有時候是得理不饒人的,沒有做到點到即止。有些話因為直接和真實,才會讓人接受不了。縱使對方有錯,多留點情面也是好的。
剛入職1家連鎖餐飲集團,手下的新媒體運營不出活。平均每月發(fā)布2篇軟文,自媒體賬號沒有注冊完成,寫報價單看不出費用怎么合計來的。
我在部門從7月開始實行每周工作制,發(fā)現(xiàn)他的工作量偏少,每周工作量不到3天,于是我對他進行了1個多月的引導,收效甚微。他說自己文案不擅長,公司可以再找1個,它主要不負責寫東西。我也是震驚了。
原本計劃帶他去湖南參加培訓,再給點時間看看效果,實在不行調崗做媒介。結果調查發(fā)現(xiàn)這小伙確定好下家,還來占用培訓名額,我挑明了這件事情,我說重了幾句,他就自我放棄加上心生怨念了。這小伙在基層聚眾造謠了不少莫須有和添油加醋的事情,平白招惹了不少麻煩。
其實這個事情,我應該用懷柔政策。有些人類似圣人的兄弟“象”,只能感化,用直接剛硬的方式反而不能促使事情好轉。
縱使我自問心中無愧,也應該點到即止,這點確實是我的過錯。
擇善無度,過于剛直
我現(xiàn)在單身,除了緣分和挑剔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責善無度”。有時候工作中受到他人的攻擊,也是這個原因。
勸勉向善本來是件好事,但是需要用委婉適當?shù)姆绞。如果一上來就揭露他人的過惡,說人家怎么不好,擺事實說各種問題,令他無地自容,他將羞愧難看,憤怒不已。到這一步,其實就是在刺激和引導人家作惡了。
那么我這哪里是在擇善呢,我又怎么會又好果子吃呢。
有時候有些朋友做了一些小惡,比如老婆即將臨盆的朋友,晚上玩得太晚,我會去不客氣的'指責他,讓他早點走,然后他就會漸漸退出我的朋友圈。
有些男生追求我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和其他女生走的太近,或者過于膚淺無力。我就直接把話挑明,質問對方并指出他的貪心或者膚淺,然后追求者就無疾而終了。
每個人都是希望被寬容相待的,沒人喜歡自己的短處比攻擊。試想自己若是被人家不客氣的質問時候,又會如何呢?到30歲我才終于明白了這么一點道理。
從心出發(fā),時刻修行
500年前的《教條示龍場諸生》確實講出最質樸也最博大的真理,他的致良知真是中國偉大的力量。以后的路還很遠,我要在心學這條路上時刻修行,不斷向前…
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 篇5
“立志”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先生用兩句簡單的話說明了立志的重要性。心中有志、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即人要有一個既定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有明確的目標和理想,才會有前進的動力。“立大志”離不開“立小志”。我要求學生在每個階段“立小志”,寫“立志勤學卡”,其實也是讓學生要明確近期的學習目標。當階段性目標逐漸實現(xiàn)就會促成質的飛越。當然,“大志”就是我們的遠期目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所有的“小志”都是為實現(xiàn)“大志”做準備。求學時,我立志成為一名教師;現(xiàn)在我成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思考要成為一名什么樣的教師,心有所思是不可小覷的`力量,心有所思還要付諸于實踐,朝著立定的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標,達成目標。
“勤學”
“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有了既定的目標,還要通過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抱怨,盡己責。不要好大喜功,更不要因小小成就就沾沾自喜、洋洋自得。時刻以謙虛勤學的態(tài)度習他人之長,清自身之短。尤其在教學過程中,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學習,以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改過”
“故不貴于無過,而貴于改過”。在工作中應當做是去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藏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折射出自己的問題從而改之。虛心聽取別人的教誨,在教學中汲取經(jīng)驗,不斷的完善自己。
“責善”
“‘責善,朋友之道’,然需‘忠告而善道之’”。責善是朋友相處之道,也是互相提升之道,扶持之道。在工作中,對別人建議和意見應注意語氣,避免傷害到他人的自尊心,盡量的采用委婉的方式代替強硬的方式。
【讀教條示龍場諸生有感】相關文章:
教條示龍場諸生讀后感(精選7篇)09-10
示兒08-15
語文 - 《示兒》08-16
古詩《示兒》08-16
示兒的作文08-20
讀房龍《〈寬容〉序言》08-16
讀名利場有感03-25
讀兩場鬧有感08-24
《示兒》 之一08-16
訓儉示康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