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十年人生路余留芬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在寫觀后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年人生路余留芬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十年人生路余留芬觀后感1
十年光陰,放棄了自己的利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讓幾百村民對其依賴和信任的余留芬,是貴州省盤縣淤泥鄉(xiāng)巖博村里首屈一指的好支書,她用自己的青春譜寫著她與村子生命的華美樂章。
這就是余留芬,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淤泥鄉(xiāng)巖博村村支書。10年來,她憑著一份堅毅與責任把一個地處偏遠的少數(shù)民族貧困村帶入了小康村,談起她,村里人總說“女子也能撐起半邊天”。
2001年春,僅3個月黨齡的余留芬被任命為巖博村村支書!拔要q豫過,但一想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面對組織的信任,鄉(xiāng)親的期盼,我沒有理由推卸!弊罱K,余留芬接下了擔子,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撐起整個村子的發(fā)展。
“就是用雙手刨,也要刨出一條通村路!庇嗔舴疑先魏蟪兄Z要辦的第一樁事,就是結(jié)束巖博人祖祖輩輩人背馬馱的歷史。沒有資金,她四處貸款,拿出自己4萬元積蓄墊上;白天在工地上和鄉(xiāng)親們一起掌鋼釬、掄大錘,晚上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修路期間,她還曾摔下山崖,腰椎跌成粉碎性骨折。三個月后,一條嶄新的公路鋪進村里。路通了,但窮根未除,村民盼望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找項目,籌資金,謀出路,巖博村的.產(chǎn)業(yè)在余留芬的帶領(lǐng)下一個接一個辦了起來。如今的巖博村,村集體資產(chǎn)達到840萬元,人均純收入5800元,擁有大小車輛160多臺,家家住上了漂亮的樓房,森林覆蓋率達65%,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文明村、示范村。
“這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感,既然干了,就要干好!钡恼Z氣中,余留芬透露著堅定。
有人問,你這么任勞任怨圖啥?她說了一個小故事:有次跟丈夫吵架,氣頭上丈夫說要跟她離婚,村民們知道后,一位老大娘專程跑到家里,拉住她的手說:“閨女別怕,巖博村就是一家一碗飯也能把你養(yǎng)活。”提及這些細節(jié),余留芬覺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觀看過《人民的好兒女—余留芬》,幸福社區(qū)黨員的心里百感交集,短短的15分鐘,帶給大家的是無盡的思考。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忠誠、堅韌、奉獻與無私,被余留芬詮釋的淋漓盡致,每一位黨員都反省著自己,用這個榜樣作為標桿,時刻警醒著自己,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意義。
十年人生路余留芬觀后感2
余留芬的先進事跡深深震撼了在座的黨員們,她的執(zhí)著追求、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使人們獲得了心靈上的啟發(fā)和思想上的升華。余留芬是貴州省盤縣淤泥鄉(xiāng)巖博村黨支部書記,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村里的發(fā)展中,僅用5年時間,就將這個地處偏遠的少數(shù)民族貧困村帶領(lǐng)成了一個人均純收入超過5600元的小康村、先進村、文明村。
余留芬的`成功并非偶然。她帶領(lǐng)巖博村村民通過“黨建引領(lǐng)、村企合一、能人帶動、人才強村、股份合作、共同富!钡陌l(fā)展路子,實現(xiàn)了全面脫貧。巖博村的集體資產(chǎn)達到1.22億元,村集體經(jīng)濟積累達1296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萬元。
余留芬的先進事跡不僅是對當代黨員同志的鞭策,更是對全體人民的鼓舞。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反思自身行為、深入理解并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才能真正帶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她的精神風貌和堅守初心的態(tài)度,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十年人生路余留芬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生路作文02-20
人生路的經(jīng)典句子10-13
張德芬的語錄38句03-14
張德芬的語錄38條08-13
風雨人生路作文06-15
書香人生路作文02-25
張德芬的語錄匯編38句09-02
人生路上坎坷多02-20
人生路上挫折作文02-20
人生路上灑滿陽光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