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草根教師的粉筆生涯
一個草根教師的粉筆生涯作者/胡明道
扎著兩根小辮子,活躍在校內外文藝舞臺,又深得數(shù)理老師寵愛的我,怎么也沒想到會邁進語文教學的殿堂。1959年,校黨總支書記的一次談話,倍感恩寵的我就不無自豪地留在母校任教了。五十多年的粉筆生涯,并不全是鮮花坦途,五十多個寒暑春秋,并不都有夸獎贊揚,其間也不乏惶恐與困惑。因為不是科班,自然就常常為底氣不足而惶恐;因為沒系統(tǒng)學過教學法,自然就往往為害怕自己是否不符“章法”而困惑;炭质桥撤虻耐x語,而困惑則常常成為懶漢的托詞。我于是拼命啃,拼命趕,學習了找得到的教育學、心理學讀本,為的是充實底氣,沖出困惑。同時,許是受了白居易就教子老婦人的啟發(fā),我開始向學生咨詢,走路問,開會問,問哪節(jié)課你最懂,哪節(jié)課你過得最快活,哪種老師你最討厭,哪種講課方法你最喜歡。我想,要從做“不讓人討厭的老師”開始,要從體會學生的感覺開始。就這樣,我便“開始”了。開始琢磨每一節(jié)課的教法,琢磨如何讓自己最受人歡迎,如何讓學生最受益。備課時想,休息時也想,甚至睡覺、坐車、走路也念念有詞,于是有人笑我是“教書瘋子”,有人戲謔“著了魔”、“癡迷了”……
我確實著魔了,確實癡迷了。
有人曾戲言:你就是奮斗、再奮斗,直至成功的典型,但是,生活的色彩永遠是豐富的,挫折與機遇并存,失落與鮮花同在。我也曾有過不該進“教門”的委屈,我也曾有過失意的痛苦、冷寂的孤獨,我不敢妄言有前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聊以自慰的是,我能經(jīng)常以此為箴言,警策自己,鼓勵自己。
對于“憧憬”,人們格外鐘情,因為它絕對含著甜蜜;對于“回憶”,人們有時卻不愿涉及,因為它可能帶有苦澀。然而我想,甜蜜固然是前進的動力,苦澀也未必不是營養(yǎng)。有感于此,在全國上下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的今天,我對過去的日子進行了一下盤點,聊作青年朋友趕路時的談資吧!
一、就這樣,“一”變成了“十”、“百”
偌大的禮堂黑壓壓的一片,臺上卻光禿禿的一個伴也沒有。5分鐘前我突然接到來臺上作20分鐘發(fā)言的通知,雖然兜里裝著在學校寫好的文章;雖然從做學生起就是個“賊大膽”,多次參加過辯論、演講,但不知怎么,此時心里仍像揣著個兔子:突突的,蹦蹦的!空氣好像凝固了,大腦也一片空白,僅僅幾秒鐘,我仿佛過了一個世紀!我心一橫,怎么做的就怎么說!撇下了文稿,我一口氣向臺下的前輩及同行們匯報了我是如何與學生同讀、同寫,變著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及水平的。“嘩!”臺下響起了一片掌聲,我終于在全省的教學講壇上第一次發(fā)了言。這是1981年,改革開放后省里召開的第一次教學研討會。
說起這次發(fā)言,還頗有些戲劇性。開學時教導主任在施政演說中規(guī)定一學期每人要交一份總結,但到期末回應者寥寥。歷來有不欠作業(yè)習慣的我按期交了一篇。新學期伊始,我忽然接到要去區(qū)里交流論文的通知,嚇了一跳的我才知道是那篇作業(yè)“惹的禍”。就這樣,我在區(qū)里把文章念了一遍,誰知被在場監(jiān)聽的老教授點名到了市里,接著又被在場的省教研室主任點名到了省里,成了武漢市出席全省大會兩名正式代表中的一個。就這樣,我第一次來到了省里,第一次登上了令我仰望的講壇。
發(fā)言后,我的論文被與會搜集情報的山西師大及華中師大的記者一分為二。前者將我總結的后半段以“我是如何指導學生閱讀世界名著的”為題,刊登于《語文教學通訊》1982年第4期;后者則取了我的中間段,以“我如何指導學生記日記”,刊登于《語文教學與研究》1982年第4期。后來,前一篇文章又被全國中語會會長張定遠選入了《閱讀教學論集》,我的名字不僅第一次變成了鉛字,而且忝列于諸位大師之中。
帶著“第一次”的興奮,憑著與生俱來的熱情,我開始對教學藝術、教學研究著迷了。我自己給自己提出專題,擬定方向,進行了原生態(tài)的教學科研。
1983年前我研究了“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及“如何運用多種途徑提高學生寫作水平”;1983年至1986年,我著迷于“如何藝術地教讀小說”,歸結了小說教學十法;1986年至1988年,我的專題則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及“如何進行單元教學”。我思考了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概括了創(chuàng)造性課堂的標準:氣氛的民主性,教法的多樣性,思維的節(jié)奏性,應變的靈活性。
于是,這個“第一次”就變成了二,變成了十、百;于是,就有了1985年暑期在河南一連五天的講學展示,就有了1986年7月在全省大會講“如何藝術地教讀小說”;也就有了1986年8月在曲阜杏壇全國研討會上的掌聲……
憶起二十多年前這些碎片,我重新領悟了“第一”這個序數(shù)詞的含義,它可以等于“一”,也可以等于“十”、“百”乃至更多。耳旁經(jīng)常聽到“沒碰到機遇”的抱怨聲,我想,如果能將每次的“第一”都當作“機遇”——來前積極地等待,來時熱情地擁抱,認真把握好每個“一”,它就可以變成“十”、“百”。反之,它當然就只能是“一”。
我想,當初如果我不與學生一起折騰,不帶頭寫下水文章,不記下三言兩語的“教后記”,我就完不成作業(yè),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第一次發(fā)言、第一次發(fā)文了;如果我沒上好第一次校外課,也就不會有后面數(shù)百次的市外課、省外課了。
二、原來,課題就藏在困惑之中
我怔住了!萬沒想到我精心準備的“設問”會引來如此非議!雖然,非議者聲音極小,說完后還惴惴地望著我;雖然,不少“護師派”正用眼瞪著那些“異端”,以示對我的維護,對我的撫慰;我仍然怔住了!
這是發(fā)生在《簡筆與繁筆》學習中的一幕。課前我自學了此篇課文,對作者為了辯證論理而將發(fā)論的針對性放在文末這一構思頗感興趣,于是設了一問:“一般議論文總在開篇部分擺出社會現(xiàn)象以示議論的針對性,本文卻在文末才出示,仔細讀讀全文,你認為這種構思妙不妙,為什么?”誰知話音剛落,就聽到了不滿的聲音:“怎么又是妙?”“誰知寫文章的人有沒有構思?…‘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課,下了,尷尬也過去了,但這一幕卻一直揮之不去,好奇的我想了很多,蒙嚨中似乎感到課堂是活的,學生心理是變化的,還有很多待研究的問題!斑@大概就是‘課堂心理’吧,對!就把這作為下一個研究專題!”為了給困惑找到答案,我找來了《課堂教育心理學》(美·林格倫)、《教育心理學——學與教的原理》(邵瑞珍)、《閱讀心理學》(張必隱)等理論書籍,進行了專題閱讀,做了大量的筆記。這一段時間,我?guī)缀趺刻煜挛缍荚诮淌依,學生們上課、上自習,我也“上課、上自習”。
經(jīng)過大量的閱讀及大量的調查研究,我大膽地對傳統(tǒng)心理學中有關結論進行了質疑,提出“當代中學生是思而后信、思而后行的一代,他們不再在意成年人的評價,而更關注同伴的認可”。他們富有逆反精神,這一心態(tài)反映在語文課堂上則是“懷疑心態(tài)”及“饑渴心態(tài)”。為了把握課堂的心理流向,教師應在“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課堂焦慮心理的調節(jié)”、“課堂問題行為的應對”等方面加以把握。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我總結了調節(jié)課堂心理的諸種策略。
1991年我完成了論文《課堂心理流向的把握》、《撳動課堂的旋鈕》,1992年我?guī)е耙黄撐某鱿嗽诼庙樥匍_的“全國中語會年會”并在大會上發(fā)了言。已故前中語會理事長張鴻苓在總結報告中說:“大會發(fā)言的內容很豐富,尤其是洪宗禮、胡明道等同志已將研究的觸角深入到了課堂內部,這些老師將來一定會成為出色的教育專家。”會后,陳金明教授給我發(fā)了紅紅的“全國中語會論文評比壹等獎”的獲獎證書。以后,這篇論文又相繼獲得了省、市各級大獎6項。
正是不斷直面困惑,不斷產(chǎn)生好奇,不斷探索對策,才使我能在世紀之交提出“學長式教學”,能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進行“預設與生成的和諧達成”、“三維目標的整合推進”、“學習方式的變革與倡導”、“生本教學價值觀的確立與思考”等課題的研究,并歸結出具有操作價值的教學策略。
三、有意思的“一日兩江三地游”
右手抓牢扶手,左手護著書包,顧不得去擦滿臉的汗水,我側歪著,擠在公交車上的人縫中。雖然偏著的頭、扭曲而立的身子很別扭,但我必須這樣,否則就會分享到右邊那個小伙熱干面的美汁了?墒牵筮叺墓媚镆膊皇悄馨D的,她不停地擺頭,扭身,并頻頻送來白眼,以示對我侵占“領土、地盤”的抗議!鞍!”隨著一陣猛剎,車廂里的“資源”好似又進行了一次重組,占據(jù)最佳位置的既得利益者伴隨著慣性運動的壓擠,給我挪出了一點空,我終于可以站直了。
這是我每天早起的第一門“功課”——乘公交車進行免導游的“一日兩江(長江、漢水)三地(武昌、漢陽、漢口)游”,自從把家搬到武昌后,我就一直享受著這種“自導游”。雖然公交車車廂內擁擠、嘈雜,但我每天都眼巴巴地盼著它開來,祈禱著它在路上不壞,不罷工,不拋棄我。
有人奇怪,我何以如此執(zhí)拗如此傻。有人認為每天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卻能在清晨七點多出現(xiàn)在課堂簡直不可思議。我卻覺得這剛好是晨練,是思考的黃金時間。就是在車上,我無數(shù)次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記下突然迸發(fā)出來的火花(車上擬、想關鍵詞,到校立馬錄、記);就是在車上,我初擬了《語文學習100竅》的大部分“竅門”;就是在車上,我設計了80萬字的《作文操作詞典》的部分詞條;就是在車上,我拿出了25萬字的《聽名師胡明道講語文》的文本框架。
耳旁經(jīng)常聽到“教師真是太苦了”,“別人9時才上班,工資卻是我們的3倍”,“每天都是這些事,一點刺激也沒有”等哀嘆聲。是的,教師這份職業(yè)的確很苦,它需要不倦,需要甘守寂寞,有時甚至需要有自虐的勇氣190年代初有朋友勸我,已經(jīng)“成名”了,不要再到外省講課了,而我不知為什么仍然堅持去了,而且還將課上到了湘鄂黔的山區(qū)!進入新世紀,又有人問我為何連軸轉似地在天上飛、地下跑,講學、聽課、評課、爬格子,不覺玩命,反樂此不疲?我想,“執(zhí)著中有快樂”可能就是答案吧!
自2001年,我開始參與新課程教師培訓工作,直至現(xiàn)在成為“國培計劃”專家?guī)斓囊粏T。在培訓現(xiàn)場,我與青年同行一起,解讀新理念,暢談新困惑,探索新思路,概括新策略、、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的生命擴展了,延伸了。
人們常把教師比作“紅燭”,譽為“春蠶”,其中蘊涵了悲壯的奉獻精神、偉大的人生價值。然而,我卻覺得自己并非僅僅是燃燒自己的“紅燭”,貢獻韌絲的“春蠶”,一方面,我燃燒著,奉獻著;另一方面,我卻又吮吸著,索取著。即使是“紅燭”,我也在憑借改革的“圣火”燃燒、閃亮;縱然是“春蠶”,我也要仰賴教學的“綠桑”養(yǎng)育、成長。
擱筆憑欄:窗外,很好的太陽,視線盡極處,又是一片開闊地。
送給青年朋友的話——我對生命的感悟
生命屬于你,它需要熱情:
而機遇卻不一定屬于你,它拒絕冷漠、
職業(yè)屬于你,它需要執(zhí)著:
而事業(yè)卻不一定屬于你,它拒絕功利
大腦屬于你,它需要敏銳:
而創(chuàng)新卻不一定屬于你,它拒絕墨守
成績屬于你,它需要平靜:
而成功卻不一定屬于你,它拒絕驕躁。
【一個草根教師的粉筆生涯】相關文章:
粉筆08-24
粉筆的作文08-24
粉筆贊08-24
粉筆的自述08-31
粉筆的作文09-24
粉筆的作文10-20
粉筆的作文(經(jīng)典)10-20
淘氣的粉筆08-24
健康粉筆08-24
我的教師生涯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