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富論》讀后感20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富論》讀后感20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富論》的首次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亞當·斯密反對政府干涉商業(yè)和商業(yè)事務、贊成低關稅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并延續(xù)至今。今年寒假,我拜讀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確實深受啟發(fā),明白了為什么它的出現標志著經濟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在書中,亞當斯密首先闡述了他的勞動價值論。他認為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節(jié)生活必需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國勞動的直接產物,或是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進的物品。而勞動的生產率要受下述兩種情況的支配:
第一,一般地說,這一國國民運用勞動,是怎樣熟練,怎樣技巧,怎樣有判斷力;
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是什么比例。不論一國土壤、氣候和面積是怎樣,它的國民每年供給的好壞,必然取決于這兩種情況。
緊接著又論述道,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他認為分工有以下的好處:勞動者的技巧因業(yè)專而日進;勞動置換的時間減少;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發(fā)明,使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當論及分工產生的原因時,斯密認為勞動或者說職業(yè)的差異并不是分工產生的原因,而是分工所帶來的結果。分工起因于交換的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總是受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換言之,要受市場廣狹的限制。市場要是過小,那就不能鼓勵人們終生專務一業(yè)。因為在這種狀態(tài)下,他們不能用自己消費不了的自己勞動生產的剩余部分,隨意換得自己需要的別人勞動生產物的剩余部分。他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針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讓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天恐怕連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協作,每人負責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卻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來如此神力?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工可以使勞動專業(yè)化,可以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
至于交換產生的原因,亞當斯密認為,主要源于人們的利己心,希望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去換取別人的,對自己有用的物品。既然有了交換,那么就必須有交換的媒介。這時亞當斯密介紹了各種交換媒介,如牲畜、貝殼、煙草、鞣皮等,當然還有貴金屬。那么這些媒介與交換物之間的交換價值比例是如何確定的呢?亞當斯密把這個問題分成三點進行闡述:
第一,什么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即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么;
第二,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
第三,什么情況使上述價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時高于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有時又低于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換言之,使商品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有時不能與其自然價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亞當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于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么,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边@就等于說,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勞動。但是亞當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yè),或是土地變?yōu)樗接,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雇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亞當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fā)生之后,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比N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一直影響到了后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
我認為,亞當斯密在書中也表達著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在勞動中,要確定兩個不同的勞動量的比例,往往很困難。兩種不同工作所費去的時間,往往不是決定這比例的唯一因素,它們的不同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也須加以考慮。一個鐘頭的困難工作,比一個鐘頭的容易工作,也許包含有更多勞動量;需要十年學習的工作做一小時,比普通業(yè)務做一月所含勞動量也可能較多。但是,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的準確尺度不容易找到。誠然,在交換不同勞動的不同生產物時,通常都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上述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但在進行這種交換時,不是按任何準確尺度來作調整,而是通過市場上議價來作大體上兩不相虧的調整。這雖不很準確,但對日常買賣也就夠了。
亞當斯密淵博的知識和對事物細致入微的觀察絕對能讓任何人折服。它涉及到勞動價值理論、分工理論、貨幣及價格的解釋,以及利潤、工資、地租、資本、稅收、貿易等等的分析。再看書中提到的行業(yè),從英格蘭的制造業(yè)、到蘇格蘭的牧業(yè),到印度的種植業(yè),到北美的金銀礦業(yè),還有海上運輸業(yè)、造船業(yè)、農業(yè)、建筑業(yè),林林種種。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社會的現象,如政府的法令、貿易的限制、工會、壟斷等等。亞當斯密在闡釋自己的推斷的時候,總會旁征博引,讓讀者不得不信服。
亞當斯密的推斷從實踐的觀察中來,往往一句話就能點明背后的規(guī)律,而又給人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試舉一例,“什么東西增加了生產食物的土地的產出力,它就不僅增加了被改良土地的價值,而且也給許多其他土地的生產物創(chuàng)造了新的需求,從而使其他土地的價值也增加了!边@句簡短的話一下子就點出了市場的多個規(guī)律。
所以,《國富論》真的是一部巨作,我感覺閱讀它的每一句話都需要經過認真的思考,整個寒假我就主要閱讀了前兩章。在開學之后,我會繼續(xù)把它看完,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閱讀上的極大的享受,更是對我的專業(yè)學習和未來生活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國富論》讀后感2000字】相關文章:
國富論讀書筆記08-24
國富論讀后感10-25
《國富論》讀后感06-30
國富論讀后感02-21
《國富論》讀后感08-20
國富論讀后感04-18
國富論讀后感07-08
《國富論》心得體會03-21
《國富論》讀后感范文08-28
國富論讀后感7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