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兩件外交禮品見證香港回歸重大事件
兩件外交禮品見證香港回歸重大事件文/孟紅
20世紀80年代世界風云激蕩之時,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審時度勢,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形勢作出了重要判斷,并指出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世界的兩大主題。鄧小平毅然在經(jīng)濟上采取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給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和平環(huán)境,在發(fā)展經(jīng)濟同時相應地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作出了重大調(diào)整。這一調(diào)整給中國帶來了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友誼。期間,鄧小平的諸多外事交往自然也帶來了許多珍貴禮品。這些禮品可謂五彩繽紛、寓意深刻,它們是改革開放后新中國外交大事的歷史物證。這一點,僅從中英交往的兩件禮品背后蘊藏的一段耐人尋味的史實上,即可略見一斑。
銀煙盒:中英開始關(guān)于香港問題談判的見證
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來華與中國政府進行關(guān)于香港問題的談判事宜。期間,撒切爾夫人贈送給鄧小平一件漂亮的銀煙盒。
這只銀煙盒,從外表看并不起眼,風格平實無華,與造型奇巧、鏤雕精絕、鑲金嵌寶的煙具相比,顯得頗為平常。但是,正是這樣一只看似尋常的煙盒后面,卻有著一樁極為不同尋常的事件,它發(fā)生在中國和英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兩位人物之間,發(fā)生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讓我們沿著時間的隧道回到公元1982年。
1982年8月24日,一條極具爆炸力的消息從英國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傳出: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將以政府首腦的身份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夜之間幾乎整個世界都開始關(guān)注起大名鼎鼎鐵娘子的一舉一動。這是因為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鄧小平已找到解決香港問題的金鑰匙,只等著英國首相前去面談。所以,撒切爾夫人的中國之行將關(guān)系到香港的前途和命運,在她還未離開倫敦時,香港問題早已“處在了世界各國政治家手中放大鏡的焦點上”。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lǐng)土,但在19世紀中葉被英國侵占。香港地區(qū)位于廣東省南部海岸,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香港島面積75:6平方公里,鴉片戰(zhàn)爭后因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九龍半島面積11.2平方公里,據(jù)1860年簽訂的《中英北京條約》割讓給英國;新界面積975.1平方公里,據(jù)1898年簽訂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給英國,租期99年。1843年4月5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親自簽署《香港憲章》,正式宣布香港劃歸英國管轄,并設香港總督職位,代表英國政府對香港實行全面統(tǒng)治。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考慮到香港作為中國通向外界的商業(yè)貿(mào)易門戶,出于對她的愛護和關(guān)心,采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暫時不予收回,將香港問題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待時機成熟時再通過和平協(xié)商加以解決。由于祖國大陸對香港的“穩(wěn)定”政策,使得香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經(jīng)濟騰飛,迅速繁榮起來。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國際形勢的緩和,國內(nèi)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被提到了具體日程上來,而收回香港就是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第一步。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gòu)想,為解決香港問題開創(chuàng)了一條可行之路。為了實現(xiàn)香港的平穩(wěn)回歸,必須對很多具體問題妥善處理。為了提高中國的國際聲望,最好的途徑就是中國與英國兩國政府協(xié)商,通過和平方式成功解決香港問題。而開展正式外交談判之前,兩國高層領(lǐng)導人之間的會談和溝通是少不了的。所以就有了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中國之行。而她此行最重要的安排就是與鄧小平舉行會談。其實,撒切爾夫人并不是第一次訪華。1977年4月,她曾以英國保守黨領(lǐng)袖的身份應邀訪華。1982年9月16日,撒切爾夫人開始了遠東之行,陪同者中有丈夫丹尼爾·撒切爾、香港總督尤德、英國外交部和貿(mào)易部官員、新聞秘書、首相私人秘書等,另有16名記者獲準同行。撒切爾夫人在日本停留了6天,于9月22日來到北京。下午1點20分,一架英國皇家空軍的VC10型飛機在首都機場徐徐降落,舷梯落穩(wěn)后,撒切爾夫人精神抖擻、儀態(tài)萬方地走下飛機,再次踏上了東方巨龍的土地。鐵娘子的干練和效率有目共睹,她先在中國外交部長黃華、副部長章文晉等的陪同下榻釣魚臺國賓館12號樓,緊接著參加中國總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的歡迎儀式。儀式一結(jié)束,就投入到中英政府首腦第一輪會談中,23日上午,又參加第二輪會談。
14日上午,密切關(guān)注鐵娘子行蹤的人們,終于等來了鄧小平會見撒切爾夫人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撒切爾夫人第一次訪華時,由于鄧小平還沒有出來工作,因此兩人無緣相見。而她此次中國之行,最重要的安排就是與鄧小平舉行會談。當撒切爾夫人出現(xiàn)在人民大會堂時,身穿裁剪得體的藍色絲質(zhì)套裙,頸戴珍珠項鏈,腳蹬高跟皮鞋,臂挽黑色手袋,從她的神態(tài)中可以看出,她對即將到來的重要會談躊躇滿志。兩位重要人物的會面地點被安排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參加會談的中方人員有黃華外長、章文晉副外長、駐英大使柯華等,英方有港督尤德、首相私人秘書巴特勒、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等。賓主雙方一番寒暄過后,很快轉(zhuǎn)入正題。鐵娘子先發(fā)制人,想挾不久前英國與阿根廷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zhàn)役中取得的勝利向中國叫板。她傲慢地表示,維持香港的繁榮,需要英國人留下來,香港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會有災難性的后果。她萬萬沒想到,鄧小平的回答會這么迅疾干脆,這么斬釘截鐵:“香港是中國的領(lǐng)土,我們一定要收回來的!”一向以強硬著稱的鐵娘子,這回算是碰到難征服的對手了,相當自負、盛氣凌人的她,在鄧小平的敏銳犀利和堅定立場面前,碰了一個硬釘子。鄧小平清楚地向她闡述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主要包括三個問題:一是主權(quán)問題;二是1997年后中國采取什么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xù)保持香港繁榮的問題;三是中國和英國兩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在1997年以前的十五年中不出現(xiàn)大波動的問題。鄧小平說,中國在主權(quán)問題上沒有回旋余地!疤孤实刂v,主權(quán)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F(xiàn)在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商討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辦法。”談到保持香港的繁榮問題時,鄧小平明確指出:“香港繼續(xù)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于中國收回香港后,在中國的管轄之下,實行適合于香港的政策……我們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廣泛交換意見,制定我們在十五年中的方針政策以及十五年后的方針政策。這些方針政策應該不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資者首先是英國也能夠接受的,因為對他們也有好處!贬槍θ銮袪柗蛉颂岢龅娜绻袊际栈叵愀郏欠駮o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鄧小平充滿信心地回答說:“至于說一旦中國宣布1997年要收回香港,香港就可能發(fā)生波動,我的看法是小波動不可避免,如果中英兩國抱著合作的態(tài)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就能避免大的波動!编囆∑礁嬖V撒切爾夫人,中國政府在做出收回香港的決定時,已經(jīng)將各種可能都估計到了。“如果說宣布要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希望從夫人這次訪問開始,兩國政府官員通過外交途徑進行很好的磋商,討論如何避免這種災難……我不擔心這一點。我擔心的是今后十五年過渡時期如何過渡好,擔心在這個時期中會出現(xiàn)很大的混亂,而且這些混亂是人為的。這當中不光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而主要的是英國人……我們進行磋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撒切爾夫人從鄧小平的話里聽出,中國希望通過外交途徑和平收回香港,通過中英兩國政府的磋商妥善解決中國收回香港前和收回后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并表達了如果談不成也要收回的決心。撒切爾夫人起先的鋒芒畢露和咄咄逼人,碰上鄧小平的綿里藏針和堅決態(tài)度,只能是備受挫折,頓感心灰意冷。事后有媒體描述鐵娘子一敗涂地,難以自持,“以致神情恍惚”,在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摔了一跤。關(guān)于撒切爾夫人跌的這一跤,有關(guān)細節(jié)被媒體大炒特炒,成為鐵娘子和鄧小平初次見面時不可遺漏的重要插曲。據(jù)說,會談結(jié)束后撒切爾夫人走出人民大會堂北門,也許是遇到的對手太強,英國政壇女強人的威風施展不開,顯得有些神情落寞,滿腹疑慮。她心事重重地邁步下臺階時,突然意識到下面還有很多記者在等著她,立刻裝出一副笑容滿面的輕松樣子,一邊邁步一邊轉(zhuǎn)頭向記者示意,努力要表現(xiàn)得鎮(zhèn)定自若?刹辉胧屡c愿違,腳下一閃高跟鞋在石階上絆了一下,她頓時失去平衡,歪倒在臺階上,皮鞋、手袋都摔到了一邊。幸好這一跤摔得不重,一旁的隨行人員和工作人員擁上來將她扶起。鐵娘子不愧為女中豪杰,處驚不亂,起身后面不改色,若無其事地走完剩下的路,彎腰鉆進汽車,消失在記者們驚詫不已的視線中。下午,撒切爾夫人向中外記者宣讀英國政府的聲明時,上午的短暫失態(tài)已不見了,但只有她自己最明白是懷著怎樣一種心情宣讀這份她此次中國之行的惟一收獲的。聲明的全文僅幾十個字:“今天兩國領(lǐng)導人在友好的氣氛中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雙方領(lǐng)導人就此問題闡述了各自的立場,雙方本著維持香港的繁榮和穩(wěn)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這次訪問后通過外交途徑進行商談。”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于1982年9月訪華,在兩國關(guān)于香港問題會談期間,贈送給鄧小平的,煙盒上配有英文:“在這為簽署聯(lián)合王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關(guān)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而專程訪問北京的重大時刻……瑪格麗特·撒切爾首相贈鄧小平”字樣。
撒切爾夫人贈送給鄧小平的禮物,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這只銀煙盒。至于當時贈禮和受禮的情形,似乎沒有留下更多更詳盡的資料。20余年過去后,所有當時的饋贈語言和歷史信息,只能全部依賴器物本身所蘊涵的語言和信息來表達了。這只銀煙盒,盒蓋四邊鏨刻米紋,中央微微隆起,此外別無雕飾。煙盒以含量較高的銀制成,符合歐洲人喜歡使用銀器的傳統(tǒng);器表簡潔,造型明快,與東方金銀器的繁縟裝飾風格迥異,也符合英國工藝的審美趣味;鄧小平喜歡抽煙,這似乎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偉人的個人愛好,贈煙盒給一位煙民,似乎是不錯的禮物。
銀銘文圓盤:記載著中英簽署聯(lián)合聲明的重要歷史時刻
1984年12月撒切爾夫人送給鄧小平的一只銘文銀圓盤,以純度91%的白銀制作而成,通體光亮無飾紋,平底出淺沿,依盤沿弧度按順時針方向刻有一行花體英文,中文意思為:“在這為簽署聯(lián)合王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關(guān)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而專程訪問北京的重大時刻,瑪格麗特·撒切爾首相贈送給鄧小平!庇纱丝梢,盤上的銘文記載的是多么重要的歷史時刻啊!而銀盤成為對這一歷史時刻的最好紀念。
1982年9月,隨著撒切爾夫人應邀訪問中國,中英兩國政府正式開始了談判解決香港問題的進程。自1982年9月至1983年6月,兩國主要就原則和程序問題正式保持外交接觸,被稱為會談的第一階段。撒切爾夫人訪華后,英國在香港的主權(quán)問題上與中國政府對抗了近半年時間。在中國方面始終堅持“主權(quán)問題不容討論”的情況下,英國終于有所松動,在主權(quán)問題上做了有條件的讓步,但不肯做出1997年交還香港的承諾。對此,鄧小平從大局出發(fā),為了推動談判的進程,采取一些靈活的策略,中國同意暫時擱置主權(quán)之爭。接下來的第二階段的談判為正式會談。1983年7月12日開始第二階段的第一輪會談。撒切爾夫人在6月舉行的英國大選中再次登上首相寶座,因著連任取得的巨大勝利,鐵娘子在正式會談開始后,向中方發(fā)起了新一輪進攻,想方設法要使中國同意1997年以后繼續(xù)由英國保持對香港的治權(quán)。中國政府立場堅定、態(tài)度鮮明,經(jīng)過二十多輪的艱難談判,徹底打破了英國人“以主權(quán)換治權(quán)”的幻想,否決了撒切爾夫人想讓香港“走向盡可能多的自治”、保持港英特殊聯(lián)系的目標,迫使英國政府丟掉幻想開始合作。雖然在合作的基調(diào)下也出現(xiàn)過一些爭議,但是到了1984年9月,在撒切爾夫人第一次以首相身份訪華兩年后,中英第二階段談判第22輪會談在釣魚臺國賓館落下帷幕并圓滿結(jié)束。消息傳到香港后,股票一下子漲了33點,北京也為迎來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而歡欣鼓舞。
1984年9月的北京,到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人們興高采烈地忙著歡慶新中國誕辰35周年。早就期盼著要為共和國的生日添上一份厚禮的人們,終于看到9月26日上午10時中國歷史的篇章上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英兩國政府關(guān)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草簽儀式。
兩個多月后,12月18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前又一次懸掛起中英兩國國旗,撒切爾夫人的身影再一次成為全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北京時間晚上8時30分,寒冷的夜色早已籠罩大地,首都機場卻是燈火通明,暖意融融。撒切爾夫人乘坐的專機在停機坪上剛一停穩(wěn),身著厚厚冬裝的撒切爾夫人和英國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就先后腳走出機艙。英國首相一行這次訪華只在北京停留36個小時,主要目的就是參加中英關(guān)于香港問題聯(lián)合聲明的正式簽字儀式。
12月19日上午,歡迎儀式結(jié)束后,中英兩國政府首腦進行會談。鄧小平首先評價中英兩國領(lǐng)導人就香港問題達成的協(xié)議,是“為各自的國家和人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說,香港問題已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這個問題不解決,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總存在著陰影,F(xiàn)在這個陰影消除了,兩國之間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合作和友好將會前景光明。撒切爾夫人對此表示非常贊同,她還特別贊揚了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構(gòu)想。鄧小平闡述了“一國兩制”構(gòu)想產(chǎn)生的理論依據(jù)和實際基礎,他指出:“就香港問題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國兩制’,允許香港繼續(xù)實行資本主義,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沒有其他辦法……這個構(gòu)想在解決香港問題上起了不說是決定性的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作用。這是三方面都接受了的構(gòu)想。再過十三年,再過五十年,會更加證明‘一國兩制,是行得通的!贬槍θ藗儞闹袊诼(lián)合聲明簽署后能否始終如一地執(zhí)行“一國兩制”,鄧小平非?隙ǖ貙θ銮袪柗蛉苏f:“我們不僅要告訴閣下和在座的英國朋友,也要告訴全世界的人:中國是信守自己的諾言的!
會談結(jié)束時,撒切爾夫人送給鄧小平一只銀銘文圓盤,作為對當天晚些時候即將到來的重要時刻的紀念。一直焦急等待著隆重簽字儀式到來的人們,終于盼來了歷史性的時刻:1984年12月19日傍晚5時30分,中英關(guān)于香港問題聯(lián)合聲明正式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至此,撒切爾夫人此次中國之行到達了高潮。簽字儀式結(jié)束后,西大廳里一片歡聲笑語,觥籌交錯,酒香飄溢。鄧小平等中國領(lǐng)導人走到撒切爾夫人面前,舉起手中的香檳酒杯向她致謝,中外攝影師們及時留下了兩國領(lǐng)導人舉杯同賀的珍貴歷史鏡頭。鄧小平當場表示,如果1997年香港回歸時身體允許的話,他一定要到香港去看看。后來,鄧小平未能實現(xiàn)他的這個愿望,成為中國人民特別是香港人民的一大憾事。時光匆匆流逝,回歸后的香港,在保持繁榮穩(wěn)定的同時,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發(fā)展勢頭,事實勝于雄辯,所有的懷疑和不信任都悄然讓步給嶄新的歷史發(fā)展,證明了“一國兩制”偉大構(gòu)想付諸實踐的成功。這只珍貴的銀盤上面,同時鐫刻著為解決香港問題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中國領(lǐng)導人鄧小平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名字,也鐫刻著中英關(guān)系史上重大的歷史時刻,是彌足珍貴的歷史證物,也必伴隨著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而承載史冊。
以上這兩件國禮珍品,正是中國經(jīng)過長期努力: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quán)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紀念意義,它們見證了鄧小平為祖國統(tǒng)一和和平發(fā)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ㄗ髡邌挝唬荷轿魇分巨k)
【兩件外交禮品見證香港回歸重大事件】相關(guān)文章:
見證成長:成長的見證08-13
見證08-13
《兩件寶》08-15
見證的作文05-19
兩件傻事作文05-28
語文 -兩件寶08-15
見證優(yōu)秀作文09-13
見證優(yōu)秀作文10-06
見證成長作文08-08
友誼的見證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