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美國本土主義運動評析
〔內(nèi)容提要〕美國本土主義運動是美國歷史上一場以排外思想為理論根基,以反對天主教、猶太教、亞洲和拉丁美洲移民為主要任務(wù),以一些兄弟會性質(zhì)的組織為骨干,以維護美國白人主流文化為主要目標的運動。這場運動斷斷續(xù)續(xù)存在多年,至今余波未盡。它從下層開始,逐漸波及到上層,是美國社會政治運動中的重要事件,也對美國政府政策的制訂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美國本土主義運動與移民問題緊密相連,與美國社會多元文化的存在和發(fā)展息息相關(guān),同時還與美國白人種族主義、美國民族主義、美國主流宗教等問題不可分割。
關(guān)鍵詞:美國社會文化 移民 本土主義 主流宗教 種族主義 民族主義
18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美國曾經(jīng)有一場白人發(fā)動的“本土主義運動”(Nativism Movement)。在沉寂了半個多世紀以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本土主義這個詞得以復活。從政府政策的制訂者到普通公民,從利益集團到大眾傳播媒介,在限制移民和各種政策制訂等問題上頻繁而又廣泛地使用本土主義這個詞,學者們也開始重新界定這個詞的真正含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美國歷史上的本土主義運動到底是怎樣一場運動?為什么現(xiàn)在又得以復活?本土主義思想和運動對美國社會有何影響?本文將著力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一
18世紀70年代,美國出現(xiàn)了一些特殊的組織,這些組織尋求認定美國民族的特征,并由此證明哪些人是外國人,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馬薩諸塞移民與報道協(xié)會”(Massachusetts Society for the Information and Advice of Immigrants) “聯(lián)邦黨華盛頓受益者協(xié)會——湯姆馬尼”(Tammany, the Federalist Washington Benevolent Society) “紐約技工和商人總協(xié)會”(the General Society of Mechanics and Tradesmen) “紐約湯姆馬尼協(xié)會”(New York?s Tammany Society) “美國印地安象征協(xié)會”(the American Indian Symbolism of the Society) “賓西法尼亞民主協(xié)會”(the Democratic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紐約市華盛頓受益者協(xié)會”(New York?s Washington Benevolent Society)等等。最初,上述組織主要是一些具有反對歐洲移民情緒的地方性互助團體,其出發(fā)點也主要是想保護美國本土居民的利益不受外來人的侵犯,所以,本土主義還沒有被廣泛使用和接受。從19世紀40~50年代開始,這些組織逐漸以反對外來移民,特別是歐洲天主教和猶太教移民為主,并開始參與國家政治,美國本土主義運動也開始為美國人所承認!咀⑨尅緿ale T. Knobel, “America for the Americans”: The Nativist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An Imprint of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1996), pp.20~29.【注尾】
如果說美國本土主義運動在最初的幾十年間還沒有什么大的影響和起色,那么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期,美國本土主義運動曾經(jīng)掀起3次高潮:第一次是19世紀40~50年代以“一無所知黨”為代表的本土主義組織掀起的反對大量貧困愛爾蘭天主教移民的運動;第二次是19世紀90年代由以“美國保護協(xié)會”為主的本土主義組織掀起的反對東歐和南歐天主教和猶太教移民的浪潮;第三次是20世紀20年代以新三K黨為代表的反對天主教、猶太教、亞洲移民,以及南部黑人遷居北方的浪潮!咀⑨尅緾arol M. Swain and Russ Nieli, Contemporary Voices of White Nationalism in Americ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17.【注尾】
“一無所知黨”(the Know Nothings) 又稱“美國本土黨”(American Native Party)或“美國黨”(American Party),成立于1849年,是在“美國人聯(lián)合社團”(the Order of United Americans ,1844年成立)等秘密社團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耙粺o所知黨”的名字源于19世紀40年代的一位新聞工作者霍勒斯·格里利(Horace Greeley)在揭露一個秘密組織時的說法。當時,該組織的成員發(fā)誓,如果被問到有關(guān)該組織的活動,就說“一無所知”。該黨的骨干成員都是本土主義者,他們認為,美國是美國本土居民的美國,所以,美國各級政府必須控制在本土出生的人手里!咀⑨尅緿ale T. Knobel, “ America for the Americans,” p.89.【注尾】19世紀50年代,該黨試圖作為民主黨和共和黨之外的第三黨勢力競選美國總統(tǒng)。在當時美國眾所關(guān)注的黑人奴隸制存廢問題上,該黨因內(nèi)部意見不統(tǒng)一而持中立立場,但在奴隸制問題上則無法中立,于是該黨在1855年的會議上決定采取贊同南方民主黨的立場,因此引起黨內(nèi)反對奴隸制成員的憤怒。這就注定了“一無所知黨”的競選是不可能成功的!咀⑨尅縀arl R. Kruschke, Encyclopedia of Third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1991), pp.27~29; Ronald J. Hrebenar, Matthew J. Burbank, Robert C. Benedict, Political Parties, Interest Groups, and Political Campaign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9), pp.24~25.【注尾】所以,盡管該黨在一些大城市和部分州的競選中取得很大成功,例如,在紐約州議會33個席位中占有19個,在該州參眾兩院占有1/3的席位,在馬薩諸塞等州立法機構(gòu)取得控制權(quán),并取得費城、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市長和6個州的州長職位,使“一無所知黨”大出風頭,一時間“一無所知糖”、“一無所知茶”、“一無所知牙簽”充斥市場!咀⑨尅縇ouis Dow Scisco, Political Nativism in New York St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01), pp.105~106.【注尾】 但是,該黨還是曇花一現(xiàn),隨著內(nèi)戰(zhàn)的發(fā)生,“一無所知黨”如同他們那么快地興起一樣又很快衰落下去,競選失敗后該黨逐漸退出了政治舞臺。但是,一無所知黨被擊敗并不意味著種族主義色彩濃厚的本土主義的失敗,而是意味著更大范圍的白人種族主義取代了較小范圍的白人種族主義,盎格魯—薩克遜美國人擴大為歐洲美國人!咀⑨尅縈ichael Lind, The Next American Nation, The New Nationalism and the Fourth America Revolu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 p.53.【注尾】
'p>
1887年在艾奧瓦的克林頓鎮(zhèn)成立的“美國保護協(xié)會”。ˋMERICAN PROTECTIVE ASSOCIATION)是19世紀晚期一個最重要的本土主義組織。該協(xié)會1894年公布的一些基本原則多數(shù)與其他本土主義組織相同,例如:作為一個組織,該協(xié)會的目標是針對那些對美國民族特征的威脅;忠于真正的美國生活方式;反對外國教會勢力;支持無派系的公立學校;反對資助教派代表;支持對與教會相關(guān)的機構(gòu)進行公開檢查;反對在聯(lián)邦或州兩級給任何宗教派別以立法優(yōu)先權(quán)等等。同時,該組織還有兩個特殊的規(guī)定:一個是要求在軍隊和國家軍事機構(gòu)中排除外國出生的人;另一個是為自己組織成員規(guī)定秘密條款來確定該組織成員的行為準則:成員要履行一個宣誓儀式,保證不為天主教工作、不參加天主教的集會或其他勞工運動、不參與任何天主教機構(gòu)有關(guān)的活動!咀⑨尅緿ALE T. KNOBEL, “AMERICA FOR THE AMERICANS”:THE NATIVIST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213.【注尾】19世紀90年代美國發(fā)生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美國保護協(xié)會認為,危機是由天主教在銀行系統(tǒng)大肆活動造成的,天主教徒竊取了本來為真正的美國人所急需的工作,所以他們是“工作小偷”。這個時期,該組織的成員發(fā)展到50萬之多,美國保護協(xié)會也成為本土主義組織中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但是到了20世紀初期,經(jīng)濟危機過去,對西班牙戰(zhàn)爭的勝利都增加了美國民族的自信心。隨著美國進入“進步時代”,樂觀主義在美國社會生活中占上風,盡管在1910年美國移民再次達到歷史新高,但只有少部分人追隨本土主義,本土主義組織這個時期沒有太大起色。對于所謂天主教威脅問題最為關(guān)注的是一位名叫塔姆·沃森(TAM WATSON)的前南方“人民黨”(POPULISM)領(lǐng)導人,他在1911年建立了一個新美國保護協(xié)會性質(zhì)的組織,名為“自由衛(wèi)士”(THE GUARDIANS OF LIBERTY),但也同樣沒有大作為!咀⑨尅緿AVID H. BENNETT, THE PARTY OF FEAR, FROM NATIVIST MOVEMENTS TO THE NEW RIGHT IN AMERICAN HISTORY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8), PP.172~174,179~182.【注尾】論文美國本土主義運動評析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wǎng)'p>
新三K黨是1915年10月15日由威廉·J.西蒙斯(WILLIAM J. SIMMONS)在佐治亞的亞特蘭大建立的。西蒙斯是兄弟會組織者,曾為巡回牧師、美西戰(zhàn)爭中的老兵,亞特蘭大本土出生。其父親曾經(jīng)是內(nèi)戰(zhàn)后三K黨成員,在南方重建中曾經(jīng)極力主張恢復秩序,實質(zhì)上反對黑人權(quán)利。西蒙斯宣稱:愿共享“世界上最偉大的、秘密的、社會的、愛國的、兄弟的、受益者的秩序”的人都可以參加三K黨,他有把握取得成功。【注釋】WINFIELD JONES, KNIGHTS OF THE KU KLUX KLAN ( NEW YORK: TOCSIN PUBLISHERS, 1941),PP.74~89; CHARLES O. JACKSON, “WILLIAM J. SIMMONS: A CAREER IN KU KLUXISM,” GEORGIA HISTORICAL QUARTERLY, VOL. 50, DECEMBER 1966, PP.351~354.【注尾】新三K黨提出的兩個問題正是傳統(tǒng)本土主義者所擔憂的:第一,外國人群體的人數(shù)將超過本土出生的人;第二,外國因素正試圖奪取美國的政權(quán)。這種外國威脅論成為三K黨新本土主義活動合理合法的托詞。他們開始襲擊猶太人、東方人和黑人,后來集中攻擊天主教徒、猶太教徒和與天主教有聯(lián)系的教會和外國人。從三K黨的宣傳品可以看出,該黨是“一無所知黨”、美國保護協(xié)會等本土主義組織的繼承者。三K黨的一個發(fā)言人E.H.拉夫爾(E.H. LAUGHER)曾解釋說,三K黨不是一個寄宿處,也不是一個社團或政黨,而是一場群眾運動,一場美國人的十字軍東征,這些美國人已經(jīng)開始認識到自己忽略了為美國化而活的世俗和宗教責任。請不要忘記,美國是由北歐人發(fā)現(xiàn)的、清教徒殖民的,美國是純粹的盎格魯—薩克遜和歐洲種族的,所以,我們要保持我們的純潔,要防止種族混雜,政教分離是專橫的,因為新教主義是美國生活方式信條的保護者,而羅馬天主教主張使用多種語言,那些人對美國這個良好的純潔的社會是一個威脅,必須阻止那些人進入美國權(quán)力機構(gòu)和毀掉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注釋】DAVID H. BENNETT, THE PARTY OF FEAR, FROM NATIVIST MOVEMENTS TO THE NEW RIGHT IN AMERICAN HISTORY, PP.210,214,238.【注尾】但是,新三K黨也僅僅活動了不到10年的時間,1929年大蕭條以后,特別是羅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美國社會發(fā)生了變化,這就注定本土主義再也不會以同樣的面孔出現(xiàn)了。
【美國本土主義運動評析】相關(guān)文章:
美國民族主義的悖論08-17
MBO本土化02-20
立法法評析02-24
《認識鐘表》 與評析08-15
論貝克的布魯斯本土理論02-21
美國Napster案評析——兼論我國著作權(quán)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02-20
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02-24
本土資源與外國史研究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