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文史論文>新聞傳媒學論文>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

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

時間:2023-02-23 21:24:27 新聞傳媒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關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

 【內(nèi)容提要】本文是對國際和國內(nèi)傳播學界有關虛擬社區(qū)研究的簡要介紹。通過研究統(tǒng)計和分類,國內(nèi)外的虛擬社區(qū)研究可以劃分為四大部類。第一,宏觀上對虛擬社區(qū)、網(wǎng)絡社會的研究。第二,從固有的傳播學理論的角度研究虛擬社區(qū),這些研究既驗證了傳統(tǒng)理論在這種新語境下的適應性又從這種研究過程中探索舊有理論新的可能;第三,從社會學角度研究虛擬社區(qū),多采用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的方式;第四,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虛擬社區(qū)的傳播方式。本文的介紹為相關人員了解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應有所幫助。
【關鍵詞】 虛擬社區(qū) 傳播學角度 社會學視角 語言學角度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research situation concerning the issue of virtual community studies. By systematically categorizing and deliberate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general research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virtual communities can be stated as follows: Virtual communities studies from such perspectives as information society, cyber-culture, sociological and linguistic.

Key words: Virtual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Sociological horizon Linguistic perspective
一、引介
國內(nèi)外對虛擬社區(qū)的研究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解釋:虛擬環(huán)境和社區(qū)。也就是說,社會學視角的社區(qū)研究是虛擬社區(qū)研究的淵藪,社會學角度的社區(qū)研究已頗有歷史,從騰尼斯對社區(qū)的概念的厘清、對社區(qū)進行分類研究開始,社區(qū)的研究在諸學者多種研究方法和多重研究視角下已蔚為大觀,衍生出眾多論著、發(fā)展出諸多流派。社區(qū)作為社會學研究的最基本單位,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對社區(qū)的研究以及社區(qū)理論的梳理將有助于我們對一些復雜問題的求解,比如說社區(qū)的組織形式與結構、社區(qū)的屬性、社區(qū)的互動、社區(qū)與生態(tài)、社區(qū)與社會發(fā)展等。社區(qū)研究資料卷佚浩繁,這當中既有微觀的分析也有宏觀的把握,比如:R·帕克的《城市社會學》、威廉·福特·懷特的《街角社會:一個意大利人貧民區(qū)的社會結構》,陳一筠的《城市化與城市社會學》、張鴻雁的《侵入與接替――城市社會結構變遷新論》等等。相比較社會學角度的社區(qū)研究而言,傳播學角度的虛擬社區(qū)研究只是剛剛起步,嚴格的講,從傳播學角度研究虛擬社區(qū)的論述是比較有限的。
研究當中筆者主要查找的數(shù)據(jù)庫有《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Quarterly)》,《新媒體與社會(New Media & Society)》,Communication Institute for Online Scholarship,《網(wǎng)絡傳播雜志(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與此同時,還搜索了國內(nèi)的傳播研究期刊如《現(xiàn)代傳播》、《國際新聞界》、《新聞大學》、《新聞戰(zhàn)線》,查閱了《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的社會學卷和新聞傳播學卷。
總體而言,現(xiàn)有的虛擬社區(qū)研究囊括于整個網(wǎng)絡傳播研究當中,并沒有對虛擬社區(qū)進行細致的梳理,這也使得該論題有較寬廣的研究空間。宏觀上網(wǎng)絡傳播的研究可以做如下的分類,這種分類主要借鑒了金兼斌在《現(xiàn)代傳播》發(fā)表的“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研究述略”一文,該文對網(wǎng)絡傳播的國內(nèi)外研究做了比較詳盡的概括(《現(xiàn)代傳播》2002年 第四期 總第117期)。按照金兼斌的觀點,網(wǎng)絡傳播的研究按照歷時性的線索和研究主題的橫向線索可分為四大類: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研究,互聯(lián)網(wǎng)效果研究,互聯(lián)網(wǎng)采納研究以及其它研究。具體概述如下:
第一,不同的人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除了一般的使用行為和使用動機的研究,學者們對于特殊群體的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也比較關注。第二,互聯(lián)網(wǎng)在不同領域的使用。指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技術手段在選舉、教育、商業(yè)宣傳、新聞傳播等領域的使用。第三,互聯(lián)網(wǎng)的本質(zhì)及其他傳播媒介的使用比較。這方面的研究是該課題研究的熱點。如Flanagin & Metzger (2001)從功能和需求滿足的角度比較了電子郵件、網(wǎng)上信息的獲取與其他媒介的異同。第四,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的影響方面的研究。美國卡耐基大學的Kraut (1998)等區(qū)分了傳播科技對社會兩個層次的影響,即初級影響和次級影響。通常初級影響是個人和微觀層次上的,而次級影響是宏觀和社會層次的。

   
有關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  
二、現(xiàn)有研究方法的簡述
研究方法上,國內(nèi)外的相關研究各有所特點,總體說來,國外的研究的跨學科性較強、注重定量和實證性研究,研究出現(xiàn)了多元的分化,不少的研究已經(jīng)涉及哲學和解釋學乃至現(xiàn)象學的范疇。相比之下,國內(nèi)的研究比較單一,研究的方法大量的是定性研究,當然這當中也不乏實證研究的精品之作,但總體而言,學科視角比較偏狹,多學科和跨學科的研究比較稀少。
研究方法采用最多的是“信息或人為導向研究”,這種研究方法,著重檢查和解釋信息,例如人們對于網(wǎng)絡信息、網(wǎng)絡議題和網(wǎng)絡事件的態(tài)度和意見。這種方法主要有兩種類型:檔案或文件研究以及調(diào)查和訪談研究,較為常見的主要是前一種,通過談話分析、文本分析和內(nèi)容分析來發(fā)現(xiàn)、檢查和解釋傳播的信息。一般而言,為了進行分析,研究者首先要收集談話的樣本,將信息歸類并分析信息內(nèi)容以及類別的結構。在此基礎上得到談話者談話的目的、規(guī)則和互動效果。談話分析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Rogers & Farace的“相關控制編碼方案”(Rational control coding scheme), 用來分析人際關系中的對話力度與效果;另一種是Bales的交互作用過程分析(International process analysis),用來追小團體中人員的互動階段,及其日常交談中形成和使用的規(guī)則。此外,文本分析法也較常被學者們采用,通過這種方法來閱讀網(wǎng)絡交談的文本,分析文本與讀者的關系,并以此來解釋內(nèi)容的意義。
論文有關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來自

第二類常用的方法可稱之為“人物和行為導向研究”。這種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人的行為和反應,而不是依賴于人行為的自我報告。這種研究方法有兩種主要形式:觀察法和實驗法。這類方法中第一種是人種論(ethnography),通過對社會規(guī)范和發(fā)生事件的客觀性描述,闡釋傳播的環(huán)境并進而解釋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社會規(guī)范和寫作規(guī)范。與此同時,通過觀察虛擬社群里不同成員之間的互動,了解他們之間的互動規(guī)律和行為模式。除此以外,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法使用也較頻繁,在研究的進行當中,作者親身參與到網(wǎng)絡的虛擬傳播中去,系統(tǒng)地紀錄,并將觀察的結果分類,通過親身觀察來進一步描述網(wǎng)絡族群之間的組織和環(huán)境,以及基于此的網(wǎng)絡傳播的規(guī)律。
三、虛擬社區(qū)的研究述略
對于虛擬社區(qū)中的傳播行為,國內(nèi)的研究從數(shù)量上說已經(jīng)很多,基本上形成了對虛擬社區(qū)和網(wǎng)絡傳播這一課題的概要性研究。研究的思路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把網(wǎng)絡傳播作為一種新媒體,這樣一來,原有的傳播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條件地移植到新的研究對象中來;第二種研究思路是強調(diào)這種新的傳播技術的特殊性,以一種批判精神和開放性的思維方式對這一問題進行新的整合,在移植傳統(tǒng)理論的同時,提出新的假設和概念,通過具體的分析研究進行驗證。
在本選題進行的當中,我廣泛地對傳播學術資源做了相關的搜索,并在此基礎上,對虛擬社區(qū)的研究文獻做了分類,從內(nèi)容和主題上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宏觀上對虛擬社區(qū)、網(wǎng)絡社會的研究。從哲學和現(xiàn)象學角度論證虛擬社區(qū)的獨特屬性,總體上對網(wǎng)絡、社會、虛擬、實在等問題的探討,從信息社會的角度進行的研究皆從此類;第二,從固有的傳播學理論的角度研究虛擬社區(qū),這些研究既驗證了傳統(tǒng)理論在這種新語境下的適應性又從這種研究過程中探索舊有理論新的可能;第三,從社會學角度研究虛擬社區(qū),多采用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的方式;第四,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虛擬社區(qū)的傳播方式。這種分類方式,雖然在類屬上存在重合之處,但基本上可以概括筆者已經(jīng)掌握的文獻資源,以下是對這四種分類的詳述。
第一類,宏觀上對虛擬社區(qū)、網(wǎng)絡社會的研究。 Manuel Castells 的《信息時代:千年之結》(The Information Age Volume III End of Millennium)可謂這類研究的代表著作,Castells從政治學、經(jīng)濟學的角度廣泛論述了全球化時代信息社會對政治、經(jīng)濟、社會組織結構的深刻影響;該論著綜合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和統(tǒng)計資料,對信息社會的多種維度進行了詳實的闡述。本書在最后的章節(jié)中論述了這種信息社會的組織結構,他論述的這種信息社會統(tǒng)合了多種因素并構建了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虛擬文化,這種崛起的網(wǎng)絡社會在信息化的時代有著自己的制度肉身,信息社會的諸多邏輯逐漸使得工業(yè)社會的社會形式趨于瓦解。
類似Castells 的論著國內(nèi)也有不少,筆者認為較完備的一本是熊澄宇教授主筆的《信息社會4.0----中國社會構建新對策》,熊教授在書中提到網(wǎng)絡媒體下的受眾交往方式的特點:“網(wǎng)絡媒體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們交流的人際障礙,傳統(tǒng)的社會交流的最大障礙在于人的差異性,即社會地位的懸殊、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層次的高低等等,往往成為阻礙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因素。網(wǎng)絡媒體排除了上述因素的困擾,建立起人們之間普遍和平等的交往。”(《信息社會4.0----中國社會構建新對策》 124頁 )熊教授這里對交往方式特點的界定,筆者認為,失之寬泛。實際上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人的差異性和層級性并沒有消除,網(wǎng)絡媒體只是技術上的平權化的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交往出現(xiàn)了高度的分化。

   
有關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  
實際上,對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使得人的主體性喪失這個問題,包德里亞在《完美的罪行》當中有相當深刻的闡述,在包德里亞的眼里,虛擬世界當中的模擬物取代了真實物,擬像比真實的事物更加真實,虛擬的社會現(xiàn)實變成一種“完美罪行”。雖然,這里討論的具體事物并不是網(wǎng)絡媒體和虛擬社區(qū),但是包德里亞的敘述卻非常適合用來分析當下的主題。正如他在書中談到的:“高清晰度標志著越過所有正常決定通向一種實用的――確切地說視“決定性”的公式,通向一個參照元素的實體越來越少的世界。信息的最高清晰度和事件的最低清晰度對應――語言的最高清晰度與觀念的最低清晰度對應――他事物的最高清晰度與這事物的最低清晰度對應!保ā锻昝赖淖镄小 51頁)事實上,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交往呈現(xiàn)類似的特征,正因為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交往的關鍵詞是“虛擬”一詞,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許多高清晰度的技術措施反而使得信息的交互高度的失真和虛擬化,包德里亞說過,虛擬世界的核心概念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虛擬,還有時間的虛擬(實時),音樂的虛擬(高保真),性的虛擬(淫畫),思維的虛擬(人工智能),語言的虛擬(數(shù)字語言)”(同上 51頁)。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信息交互呈現(xiàn)出“曳出性”。信息的寫作方式是有中心、有等級、單線性的組織下進行的超文本的、多序列的寫作。

從哲學和解釋學角度對網(wǎng)絡環(huán)境和虛擬世界進行闡述的文章還有很多,比如說Michael Fegan 發(fā)表在JCMC的文章“The Performance of Cyberspace: An Exploration Into Computer-Mediated Reality”在這篇從現(xiàn)象學角度探究網(wǎng)絡世界的文章里,作者試圖將賽博空間視為一種隱喻,一種為大眾所分享的概念物,在這個隱喻世界里,整個虛擬空間是由“文本和讀者”的關系構建起來的。
其實,虛擬世界不僅是Michael Fegan所說的隱喻性的概念物,虛擬空間的文本也具有一種獨特的屬性。同樣是在JCMC 發(fā)表的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WW Text: Tracing Discursive Strategies”一文就從網(wǎng)絡文本的文本屬性角度進行了透徹的分析,該文的作者Ananda Mitra認為,網(wǎng)絡文本的突出特點是,沒有任何文本具有中心性,這種“去中心化”的網(wǎng)絡文本屬性又可以稱之為“交互文本間性”(reciprocal intertextuality)。但是網(wǎng)絡文本雖然在表面上充滿了游戲性,去中心化,網(wǎng)絡文本在層級上、意義相關性上仍然存在著所屬關系。這也就是網(wǎng)絡文本的文本屬性的問題。網(wǎng)絡文本的相關性和散漫性(discursive formation)構成了高度相關性的解釋性社區(qū)(interpretative community)以及充滿負相關的散漫性社區(qū)(discursive community)。
除此以外,Ananda Mitra還在文中對社區(qū)做了重要的定義,社區(qū)必須是為一整套標準所塑型的,這些標準必須是長期虛擬經(jīng)驗下的產(chǎn)物。也就是說,社區(qū)的核心意義之一是時間,其二是制度。( “Both ways of exami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have presumed that communities can be, and need to be, defined around a set of criteria that have "work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JCMC 5 (1)September 1999 )但是這種說法有一點是值得商榷的,這里所說的時間概念,我認為,不應該指絕對的時間,而應該指一個社區(qū)的相當時段的文本堆積,一個時間很長的社區(qū)可能非常冷清、毫無故事和事件,即使它擁有制度,也不能稱之為社區(qū)。真正的社區(qū)是擁有歷史維度的,而這種歷史的標識就是大量的文本堆積。
有關虛擬社區(qū)的研究,其熱點之二是從舊有的傳播理論的角度研究虛擬社區(qū),著重分析這種新現(xiàn)象對傳統(tǒng)媒體、傳統(tǒng)理論的挑戰(zhàn),強調(diào)分析虛擬社區(qū)對實在社區(qū)的改造作用,以及這種變革之后的媒體環(huán)境,比如說關于公眾新聞學的研究,雖然這個概念已經(jīng)有十年左右的歷史,但是人們對這一理論研究的熱情絲毫未減。比如David D. Kurpius 發(fā)表在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上的文章“Sources And Civic Journalism: Changing Pattern Or Reporting”,作者認為公眾新聞學的核心意義在于拓寬新聞源,更多地反映不同社區(qū)的生活,更多地理解社區(qū),在公眾生活當中發(fā)展新的新聞源。研究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虛擬社區(qū)的許多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信息的交互功能,其中當然有不少的新聞性信息交往。

   
有關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  
研究熱點之三,社會學視野下的虛擬社區(qū),這種研究多采用案例實證研究的形式,定量化使得這些研究更顯客觀。這當中有發(fā)表于《社會學》月刊 2003/2 期的關于網(wǎng)絡生活的研究文章“基于BBS的網(wǎng)絡交往特征”,作者為白淑英,通過社會關系矩證法,作者對BBS電子空間中的交往特征進行了測量。并得出結論“網(wǎng)絡技術為BBS電子空間中交往的規(guī)模、點出度、點入度、連接度的最大化提供了技術支持,但是網(wǎng)絡交往方式仍受到日常行為慣例的制約,從而表現(xiàn)出交往空間的最大化與交往范圍有限性的矛盾統(tǒng)一。”除此以外,相關的研究還有余紅的“性別隱匿的賽博空間”一文,發(fā)表于《社會》(滬),2002.10.57—59,文章認為,賽博空間的匿名性、交互性、實時性使得性別得到隱匿,從而重構了思想與身體的關系。虛擬空間中的自我不再具有諸如年齡、性別、種族等文化烙印。本論文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上述觀點。這方面論述較為完備的一本著作為《結構博弈》一書,書中詳述了網(wǎng)絡空間標識物的轉化問題,“網(wǎng)內(nèi)空間的互動與網(wǎng)外世界的互動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在于,身體共同在場的共同空間的缺失,這種共同空間的缺失除了使得結構標識物缺席之外,還導致了第三者的不在場!保ā督Y構博弈》 52頁 和 61頁)

Martin Vystavil的相關論述圍繞著虛擬社區(qū)如何在現(xiàn)實空間產(chǎn)生影響這一主題而進行,發(fā)表于www.isoc.org的論文“Virtual Community: Seeking the Real Influence”,這篇論文分析一個常住人口為200人的社區(qū),研究這個社區(qū)如何發(fā)布消息,并通過這些“虛擬”的消息產(chǎn)生現(xiàn)實的影響。
研究熱點之四,從語言學角度分析虛擬社區(qū)的傳播方式,這當中較常使用話語分析法,在本論文當中,筆者使用了敘述學和符號學的部分理論來分析網(wǎng)絡文本和網(wǎng)絡談話,試圖通過這種方法理解虛擬社區(qū)當中的特殊傳播方式。研究傳播當中的語言問題的論文往往并非出自傳播學的期刊而是語言學、外語研究方面的期刊。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研究雖出自其它學科的研究但是這些論文在思想上極富啟發(fā)性,不少傳播學的論述都得益于這些文字。
重要網(wǎng)址:
【1】www.cjr.com.cn China Journalism Review
【2】http://datas.ncl.edu.tw 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tǒng)
【3】www.mediachina.com 中華傳媒網(wǎng)
【4】www.zijin.net 紫金網(wǎng)
文獻參考:
第一部分:網(wǎng)絡資源
[1]. Jones, Q. (1997). Virtual communities, virtual settlements and cyber- archaeology: A theoretical outlin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3(3) . Retrieved January, 1998: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3/issue3/jones.html
[2].傳播理論的模型Available: http://www.worldtrans.org/TP/TP1/TP1-17.HTML
[3].Gerbner的傳播理論模型
Available: http://www.cultsock.ndirect.co.uk/MUHome/cshtml/
[4] 杜駿飛 關于泛傳播的理論模型—一個總體的提要和圖說Available: www.zijin.net/05it_critic/dujunfei/2001/net/theoritical%20model%20of%20pan-communication_a%20.htm
[5] Transformations in the Mediation of Publicness: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in the Network Society http://www.ascusc.org/jcmc/vol7/issue2/holmes.html
[6]Weinreich, F(1997) Establishing a point of view towards virtual communitie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3, (2). Available:http://www.december.com/cmc/mag/1997/feb/wein.html
[7] Turkle, S.(1996) Virt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The American Prospect, 24, 50-57. Available: http://epn.org/prospect/24/24turk.html[8]Smith, M. (1992) (HTML-Index 2, 3, 4) Voices from the Well: The logic of the virtual commons. Master's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CLA. Available: http://netscan.sscnet.ucla.edu/csoc/papers

   
有關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  
[9]Scime, R., and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Howard Rheingold-meet Amitai Etzioni. Available: gopher://gopher.well.sf.ca.us:70/00/Community/cyberville
[10]Reid, E. M.(1994). Cultural formations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ies. M. A. Thesi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vailable: http://www.ee.mu.oz.au/papers/emr/work.html
[11]Reid, E. M. (1991). Electropolis: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ty on Internet Relay Chat. Honors Thesis,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vailable: http://www.ee.mu.oz.au/papers/emr/work.html

[12]Paccagnella, L. (1997). Getting the seat of your pants dirty: Strategies for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virtu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 [On-line], 3 (1).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3/issue1/paccagnella.html
[13]Newhagen, J. E., & Rafaeli, S.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1), 4-13. See also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 (4).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1/issue4/rafaeli.html.
[14]Kollock, P., & Smith, M. (1994). Managing the virtual common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omputer communities. In S. Herring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Available: http://netscan.sscnet.ucla.edu/csoc/papers/virtcomm/vcommons.htm.
[15]Johnston, E. The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cs.ucalgary.ca/~dabrent/380/webproj/commun.html
[16]Haupt, P. What is a virtual community? [Online]. The Fielding Institute. Available: http://www.dartt.com/resources/papers/HauptP_0597.htm
[17]Gurak, L. (1995, Jan.). Cybercasting about Cyberspace. CMC Magazine [Online], 2, (1). Available: http://www.december.com/cmc/mag/1995/jan/gurak.html
[18]Gurak, L. (1996, Feb). Toward broadening our research agenda in cyberspace: Special focus on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CMC Magazine [Online], 1. Available: http://www.december.com/cmc/mag/1996/feb/gurak.html

   
 
[19]Abort,retry, failure? Originally presented as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ctivity: The dimensions of a community within cyberspace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buquerque, New Mexico. Available: http://www.well.com/user/hlr/texts/VCcivil.html
[20] Lombard, M. and Ditton, T. (1997). At the heart of it all: The concept of telepresens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Online]3, (2).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3/issue2/lombard.html

第二部分:專著
[1] McLuhan, Marshall. (1962). The Gutenberg Galax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Signet
[3] Jacques Derrida (1992) Hypertext and Critical Theory Pages 8-10 in print versi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 Baudrillard, Jean.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Translated by Bernard and Caroline Schutze. Edited by Sylvère Lotringer. New York: Semiotext
[5](法)尤瑟夫/庫爾泰 著 懷寧 譯 《敘述與話語符號學:方法與實踐》 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5
[6](德)萊因哈德/澤爾騰 著 黃濤 譯 《策略理性模型》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 2000.3
[7] (美) 保羅/魏里希 著 黃濤 譯 《均衡與理性》—決策規(guī)則修訂的博弈理論 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 2000.12
[8] 雅克/德里達 《多義的記憶—為保羅/德曼而作》 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9.7
[9] 李幼蒸 著 《結構與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9
[10] 熊澄宇 著 《信息社會4.0:中國社會建構新對策》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11
[11] 周曉虹 著 《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多維視野中的社會行為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2] 胡申生 李遠行 等 著 《傳播社會學導論》上海大學出版社 2002.8
[13] [德] 蓋奧爾格·西美爾 著 林榮遠 譯 《社會學:關于社會化形式的研究》華夏出版社 2002.10
[14] [法] 米歇爾·福柯 著 莫偉民 譯 《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02
[15] John C. Merrill and Peter J. Gade.(2001) Twilight of Press Freedom: The Rise of People’s Journali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Lodon
[16] Drew Mcdaniel (2002) Electronic Tigers of Southeast As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7] Klaus Bruhn Jensen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irst Published 2002 by Routledge
[18] Lawrence Lessig (2001) The Future of Ideas: The Fate of The Commons In a Connected World Random House New York

   
 
第三部分:期刊
[1]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場域理論簡析 李全生 (2002第7期 社會學 《人大復印資料》)
[2] 社會分層與社會秩序――對當代中國的現(xiàn)實考察 王小章 (2002第6期 社會學 《人大復印資料》)
[3] 國外社會學關于城市社區(qū)權利的界定 (2002第6期 社會學《人大復印資料》)
[4] 美國社區(qū)建設的幾個問題 丁元竹 (2002第1期 社會學 《人大復印資料》)
[5] 城市社會的時間地理學研究 柴彥威 龔華 (2002 第1期 社會學 《人大復印資料》)
[6] 現(xiàn)代社區(qū)何以可能 馮鋼 (2002 第7期 社會學 《人大復印資料》)
[7] 網(wǎng)絡新聞傳播結構的構建與分析 彭蘭 54-60 頁 2003.1《國際新聞界》
[8] 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的傳播研究述略 金兼斌 82-87 頁 2002第4期 雙月刊《現(xiàn)代傳播》
[9] 基于BBS的網(wǎng)絡交往特征 白淑英 3-10頁 2003/2《社會學》月刊 《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10] 性別隱匿的賽博空間 余紅 11-14頁 同上
[11] 虛擬與現(xiàn)實:對“網(wǎng)戀”現(xiàn)象的理論分析 曾堅朋 同上
[12] Gender and the Internet Madeline Zavodny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84, No 1, March 2003
[13] Post-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s and cyber-space: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Kristopher Kyle Robison and Edward M. Crenshaw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1 (2002) 334-363
[14] Sources and Civic Journalism: Changing Patterns Or Reporting ? David D. Kurpius J&MC Quarterly Vol.79, No.4 Winter 2002 853-866
[15] Joan M. Mazur Applying Insights from Film Theory and Cinematic Technique to Create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a Distributed Video Environment JCMC 5(4) June 2000
[16] Tanja Oblak Boundaries of Interactive Public Engagem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itizens in New Political Platforms JCMC 8 (3) April 2003
[17] Geoffrey Z. Liu Virtual Community Presence in Internet Relay Chatting JCMC 5(1)SEPTEMBER 1999
[18] José L. Abdelnour Nocera Ethnography and Hermeneutics in Cybercultural Research Accessing IRC Virtual Communities JCMC7(2) January 2002
[19].Wright, K. (2000).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support, older adults, and cop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3), 100-118.
指導老師:杜駿飛(南京大學新聞傳播系副教授)
論文作者:周雷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新聞傳播系2001級碩士研究生,霍普金斯大學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學員)
研究方向:網(wǎng)絡傳播 虛擬社群研究
通聯(lián):南京市漢口路22號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系2001級研究生 210093
電子信箱:jxzhoulei@sina.com

   

【虛擬社區(qū)的傳播研究述略】相關文章:

國外數(shù)字鴻溝問題研究述略08-05

20世紀唐詩研究述略08-07

公共關系傳播策略研究08-18

創(chuàng)立大眾傳播史:中國新聞傳播研究的新課題08-11

出版物國際交換述略08-05

儒家生態(tài)倫理思想述略08-05

當下公共傳播和培訓單位的研究論文08-18

美國生態(tài)文學批評述略08-07

海外語文課程述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