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進信息化面臨的五個現實問題
應用主體對信息化的認識不平衡回顧近年來互聯網發(fā)展的起起伏伏,一個深刻的教訓就是應用主體沒有到位;ヂ摼W是上個世紀末最偉大的發(fā)明,互聯網的發(fā)展打破了推進信息網絡化的技術瓶頸,為推進信息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的確很偉大,它的發(fā)展必將極大地促進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但是相對于應用主體來說,互聯網無論怎么偉大,也不過是偉大的“工具”、偉大的“仆人”,畢竟不可能替代社會主體、社會經濟本身。網絡泡沫時期,一個巨大的失誤就是過分夸張了網絡的“主導”作用,過分神化互聯網的作用,而忽視了經濟主體——企業(yè)信息化、政務信息化及整個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建設,甚至盲目貶低實體經濟地位,神話了虛擬經濟,搞了一場“越俎代庖”的信息革命,制約和挫傷了信息化應用主體參與信息化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隨著網絡泡沫的破滅,業(yè)界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開始落到地上,逐步認識到:互聯網只是工具,它對于提高信息化水平、促進工業(yè)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互聯網會促進創(chuàng)新,因為它能夠加快知識和信息在社會中的傳播速度,但是政府、企業(yè)、行業(yè)才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主體。
可是,業(yè)界的反思和社會的認識不同步,不同應用主體的認識很不平衡,上面和下面、行業(yè)和行業(yè)、企業(yè)和企業(yè)之間的認識差距很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輪互聯網的起伏中,一些不切實際的“越俎代庖”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和無效投入,也像陰影一樣影響著很多社會應用主體參與信息化的熱情。
推進信息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應用,推進信息化的根本動力應來自應用主體的選擇。應用主體,對于信息化認識的不平衡必將制約信息化的全面推進。
推進信息化跨越的戰(zhàn)略投資不足
信息化是社會經濟發(fā)展方式的一次跳躍式變革。從窄帶網到寬帶網的轉變也是通信技術的一次跳躍式變革。要實現這種跳躍式的變革,單單靠產業(yè)自身的資本積累和簡單再生產是很難實現的,必須有資本的催化。
回顧互聯網勃興,資本功不可沒。沒有風險資本的大量投入和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互聯網的崛起和迅速普及。但是曾幾何時,業(yè)界對于資本的熱情不夠珍惜,沒有抓住風險資本熱情投入的機遇,腳踏實地地做好產業(yè),而是用炒作概念“圈錢”代替實實在在的經營,把網絡化搞成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燒錢”運動——編夢、融資、燒錢、上市、再燒錢……所以一旦納股泡沫被“微軟壟斷案”戳破后,“沒有鋼筋的大廈”般的網絡業(yè)便立即傾倒。有人埋怨:先是“火上澆油”,后又“釜底抽薪”,互聯網泡沫都是資本惹的。其實這是不公道的。泡沫的內因是產業(yè)的浮躁,而不是資本。資本的本性就是盈利,風險資本的本質是用眼前的投入去冒險購買未來的超額利潤,我們不能要求資本“炒股炒成股東”。
泡沫落定、冷靜思過,人們逐步認識到這個導致網絡泡沫的主要內因,并開始腳踏實地地開發(fā)經營網絡。但是此時資本熱情已經完全錯過了,F在,付出過一萬多億美元沉痛代價的資本市場,對互聯網行業(yè)提心吊膽,整個資本市場談“網”色變?梢灶A料,在網絡領域狠狠跌了一跤并深知股民從眾心態(tài)的資本市場,在互聯網整個行業(yè)沒有明顯好轉之前,是不可能青睞網絡的。
一方面網絡復興需要資本的支撐,另一方面資本必須看到網絡的復興才會恢復投資網絡的熱情。這種近乎悖論的現象已成為困擾推進信息化和網絡發(fā)展的又一個突出的現實問題。
在資本“不在”的日子,靠什么來支撐互聯網的跨越式發(fā)展呢?
信息有償服務的收費體系不健全
一味免費的經營模式,同樣是造就了互聯網泡沫的重要原因。我們知道,供方可以創(chuàng)造消費需求,但決定其生存的最終還得靠市場的回報!俺跗诘拿赓M”對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推廣功不可沒,但一味免費必然葬送產業(yè)。免費的早餐、免費的午餐,最終必然導致“最后的晚餐”。這是網絡泡沫破滅的另一個重要的悲劇因素。
經過互聯網泡沫的破滅,業(yè)界對于這個問題的認識逐步回到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guī)則上來。經過近幾年的調整,網絡收費的概念逐步建立起來,據CNNIC最新統計報告顯示,47.6%的人將獲取信息作為上網最主要的目的,超過40%的網民表示最近一年內打算申請收費郵箱,58.5%的用戶對電子郵箱服務由免費轉向收費表示“完全接受”或“可以理解”。
但是,“消費不可逆”。要把一個免費的市場恢復為一個收費的市場,比直接培育一個收費的市場要難得多。263郵箱收費的舉措,甚至被用戶告上法庭。在信用體系尚不健全、收費與免費長期并存的市場上,要把這個夾生的市場做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懸在半空、而又得靠內容換飯的ICP們,普遍缺少與目前消費水平相適應的收費的渠道和收費的手段。這又是困擾網絡復蘇的一個現實問題。
縱向合作產業(yè)鏈運作尚不夠緊密
信息通信服務與傳統通信服務的一個重大的區(qū)別就是產業(yè)鏈延長了。傳統的通信服務,一般只要運營業(yè)和設備制造業(yè)合作就可以完成,但要提供現代信息通信服務,還必須有服務業(yè)、軟件業(yè)和集成商的密切參與。搞好互聯網是一種內容信息服務,它要求產業(yè)鏈各方必須合作,尤其是服務業(yè)、運營業(yè)和制造業(yè)之間的縱向合作。
互聯網大潮涌動之初,來自信息產業(y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力量迅速介入其中,聚集了人類經濟史上罕見的人氣。遺憾的是,參與各方缺乏分工定位和產業(yè)合作的意識,“大而全”、“小而全”滿天飛。于是,分工被搞亂了,伙伴搞散了,產業(yè)鏈搞斷了。
經過網絡泡沫的教訓,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逐步趨于理性,開始了一些產業(yè)合作的嘗試,但是這種縱向產業(yè)合作的機制還很不健全,合作還很不廣泛。曾幾何時,大家競相為“王”:“網絡為王”、“內容為王”、“軟件為王”、“IT為王”。現如今由于財力普遍不足,大家都無力為王。就好像撒了一地的珠子,沒人穿針引線將他們連成項鏈。在現有條件下,怎樣才能推進縱向合作、形成一個個充滿生氣的產業(yè)鏈,成了網絡復興的另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
信息業(yè)大環(huán)境積重難返
互聯網是在“自由與開放”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而有人把互聯網形容成沒有政府、沒有法律、沒有警察、沒有國家的“自由王國”。但過度的“自由與開放”,也正在使互聯網自食其果,陷入雜亂無序的泥潭。這種過度無序的網上宏觀環(huán)境極大地制約著網絡地位的復興和網絡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家相關部門和產業(yè)各界簽訂了無數的條約和盟約,可是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的效果。
互聯網信息服務本來就是信息有償服務。而要實現信息的有償交換,保護網上信息的知識產權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墒,這個關乎網上信息服務業(yè)能否生存的大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雖然郵箱收費已成共識,但一盤散沙的互聯網業(yè)界很難協調推進。郵箱收費剛一起步,馬上有人出來大呼:把免費進行到底;郵箱收費剛成氣候沒幾個月,一場降價戰(zhàn)又開場了。更何況,在網上建立法制秩序和道德文化本來就十分困難?磥,要想在短時間內對大環(huán)境進行綜合治理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推進信息化面臨的五個現實問題】相關文章:
應用信息化手段推進內審工作再上新水平08-15
面臨時間08-17
面臨中考的作文11-08
當面臨選擇的句子03-06
經貿委主任在商務領航企業(yè)信息化工程推進會議上的講話08-15
人類面臨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08-17
人類面臨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08-17
農村學校面臨的挑戰(zhàn)08-17
我們面臨怎樣的知識世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