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理工論文>計算機信息技術>開發(fā)利用地方文獻為新修志工作服務

開發(fā)利用地方文獻為新修志工作服務

時間:2023-02-22 15:59:49 計算機信息技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開發(fā)利用地方文獻為新修志工作服務


[摘 要]:本文通過對檢索工具的查找利用,開發(fā)利用舊方志和解放前后地方文獻資料,為新修方志服務的實踐與認識進行了論述。

編纂地方史志,我國由來已久,淵源流長延綿逾千年。從80年代以來,我國各地先后開展了新編地方志的工作。雖然我國過去有編纂地方志工作的傳統(tǒng)和習慣,但這次新編地方志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工作。這是一項浩大而繁重的任務,也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尤其是對地方文獻資料的開發(fā)與利用,更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情況復雜、難度極大,F(xiàn)根據(jù)我們過去的一些實踐和認識作些簡要論述。不妥之處,請有關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1 充分利用檢索工具

這次編纂新的地方志,主要是從1840年到80年代以來有關本地各方面的歷史情況和歷史事實。因這些情況和事實已經(jīng)過去,今天我們后人要寫過去的歷史情況,必須查找過去遺留下來的文字記載和有關圖象材料,而這些材料又分散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獻資料和檔案材料中,要想了解當時的情況,必須首先收集大量的文獻資料。正如武衡同志在全國15省市區(qū)科技史志研討會上的講話時指出的那樣:“收集資料很重要,沒有資料都是空的。”而這些文獻資料又從那里去查找和收集呢?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檢索工具去查找,人們通常指目錄、題錄(索引)、文摘等累積性的檢索工具,從檢索工具中找到相應的文獻資料線索,然后再去查找文獻的原始材料。

為了解決地方志中資料查找的困難,前人作了很大的努力,其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編撰地方志目錄。要想了解我省地方志情況,我門可以先查《中國地方志綜錄》,該目錄由朱士嘉編,是近百年來方志目錄的總結(jié)。它于1934年初版,1956年補訂改版,1958年增訂重版。增訂版將我國41家主要圖書館所藏的地方志7413種,109143卷,按地名、卷數(shù)、纂修人、版本、收藏地點等列成表格一一著錄,依清代行政區(qū)劃省、府、州、廳、縣的次序排列,一地而有數(shù)志者,再依時代先后為序。書后有《補遺》、“書名索引”和“人名索引”,查找較為方便。

另外,書后還附有國民黨從大陸運到臺灣的稀見方志232種,3487卷,美國國會圖書館有我國方志4000種,國內(nèi)稀見方志80種,這些方志也編成簡表附于書后。 譬如,要查找我省交城縣志,可先查該書的“書名索引”,得知《交城縣志》有3種:一種是清康熙八年趙吉壬、武攀龍合修,日本東洋文庫藏,國內(nèi)缺藏;二是康熙48年洪景所修;三是光緒8年夏肇庸、許星南合修。再翻該書正文26頁,進一步知道兩種交城縣志,國內(nèi)僅北京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等6個單位收藏;北京師大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等,只收藏其中的一種。根據(jù)作者洪景等的姓名,利用“人名索引”,亦能了解上述情況。

在《地方志綜錄》的基礎上,中國天文史料普查整編組于1978年又新編了《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初稿)》,該目錄收集了全國主要公共圖書館、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圖書館和部分博物館、檔案館、文化館等共180個單位入藏的我國現(xiàn)存8500多種地方志。每種方志下著錄有卷數(shù)、纂修人、修志時間和版本、收藏單位、備注等項。版本包括單刻本、抄本、稿本、叢書本、影印本、膠卷、靜電復印、油印各項及收藏單位簡稱表。

該書著錄內(nèi)容較《中國地方志綜錄》更為詳盡具體,便于選擇使用,書末附有《日本稀見中國地方志目錄》和《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稀見中國地方志目錄》。

另外,山西省圖書館編印的《山西省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館藏地方志文獻目錄》;山西省檔案館編印的《革命歷史資料目錄》、《革命歷史檔案目錄》以及省公安廳編印的《敵偽資料目錄匯編》和劉偉毅編的《山西文獻書目》等,都是查找地方志文獻資料的重要檢索工具書。

地方報刊也是編寫地方志的重要參考資料,要想知道過去當?shù)爻霭孢^哪些主要報刊也可通過有關目錄、索引進行檢索。

1961年北京圖書館出版,全國圖書館聯(lián)合目錄編輯組編的《全國中文期刊聯(lián)合目錄》、收集了全國50個圖書館入藏的從1833~1946年9月的16115種中文舊期刊,絕大部分是在反動統(tǒng)治下出版的期刊,革命性的期刊未收。該目錄對每種期刊的創(chuàng)刊、停刊、歷史沿革等均作了簡明的記載。按刊名筆劃排列,書末有《補遺》。

有關報紙的收藏情況,可利用上海報刊圖書館1958年編印的《中文報紙目錄》(1861~1958),該目錄收藏報紙2085種。

查近代期刊及其資料可利用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圖書館編的《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匯錄》,該書分3卷6冊出版,收集了從1857~1918年我國出版的,重點是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期刊。著錄項目有刊名、編者、發(fā)行者、出版地、刊期、創(chuàng)刊及?瘯r間,期刊簡介及所出卷期等。

由科學出版社和中華書局出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北京大學歷史系合編的《中國史學論文索引》,分上、下篇,共出4冊。該書收集了從1900~1949年出版的1960余種期刊與發(fā)表的史學論文60000余篇。按類編排,書后附有按筆畫順序排列的輔助索引。

該書名為《中國史學論文索引》,實際上包括了各個學科的歷史論文。因此,不僅為查找中國歷史資料提供了檢索工具,而且對其他各學科查找資料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在黑暗的舊中國,革命的進步書籍常常遭到查禁,他們把這些被查禁的書編成《禁書目錄》秘密印發(fā)。但這些禁書目錄中的大部分書籍是很有價值的革命文獻與進步書刊。因此,《禁書目錄》中也能為編寫地方志提供一些資料線索。

此外,《辛亥革命時期期刊總目》、《“五四”時期期刊介紹》、《十九種影印革命期刊索引》、《(晉冀魯豫)人民日報索引》以及《全國報刊索引》等都是我們查找有關地方文獻資料線索的重要檢索工具。

有關的檢索工具還很多,除了已編印好的書本式目錄或索引之外,還有各圖書館、檔案館的卡片目錄,以及相關的文摘,題錄等等。限于篇幅這里只能作一些重點介紹。人們往往把檢索工具比作打開文獻資料寶庫的一把鑰匙,如果我們切實能真正了解并掌握了這些相關的檢索工具,對廣泛收集利用文獻資料既能開闊思路又能盡快找到所需的文獻資料。

2 開發(fā)利用舊方志

山西省地處我國黃河中游地區(q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曾是我國古代中原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素稱“文獻之邦”。在我國豐富的文獻典籍中,我省的地方志占有重要的地位。歷代山西編修的地方志多達582種,其中亡佚的141種,傳世的441種。目前,僅山西省圖書館就收藏有368種。據(jù)《中國地方志綜錄》統(tǒng)計,我省僅清代修纂的地方志多達363種,占我省全部地方志的85%,除平魯縣以外,做到了縣縣有志,州州有志,府府有志,而且有的縣在清代268年中修了三、四次之多。

地方志是記述一個地區(qū)的歷史沿革、政治經(jīng)濟情況、地理形勢、名勝古跡、風俗習慣、當?shù)匚锂a(chǎn)、人物、掌故等情況的史書。地方志一般都卷帙浩繁,輯存了大量的原始資料,人們往往能從地方志中找到蘊藏特別豐富的自然和社會歷史資料。因此,它被人們譽為“史料的寶庫”。譬如,明萬歷年間的《潞安府志》記載:“山川原濕異,而氣候早晚因之,故物產(chǎn)異宜地,作息異齊也!宵h山高,惟夏令不爽,冬令常侵入春秋之事,甚有入秋即霜,盛夏而雪者。試憑太行觀之,中州之綠野鋪茵,山中之黃芽始甲。追夫千巖葉落,而山趾之樹稍尚青。其氣候之相懸蓋如此,是以麥帷一熟,亦惟添稷為宜!边@段文字的記載,正確地反映出上黨地區(qū)的氣候變化與地理的關系,是研究上黨地區(qū)氣候與地理的好材料。

地方志中有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資料,對總結(jié)我省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寶貴經(jīng)驗,為研究農(nóng)業(yè)史和企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提供了借鑒。如《萬泉縣志》,不僅記錄了本縣70余種農(nóng)作物的名稱,并對多種物產(chǎn)的種類、特性,生產(chǎn)技術,以至病蟲害的防治都一一加以敘述。耿步蟾修的《靈石縣志》中,采摘了勞動人民中流傳的140多條農(nóng)諺,并歸納為“耕地及施肥法”、“中耕及間苗法”等10個類型的生產(chǎn)經(jīng)驗。乾隆《曲沃縣志》記載的明末由福建傳入曲沃種植煙草的資料,是我省煙草起源的最早記錄。

又如,乾隆《長治縣志》關于潞綢的記載中提到“明季長治、高平、潞州衛(wèi)三處共有綢機13000余張”,“順治每歲造綢三千匹”,并提到蠶絲來自四川、浙江等地。這是研究山西絲綢工業(yè)的重要史料。光緒《平定州志》反映陽泉一帶村民采煤的經(jīng)驗說,看一看山上的“石脈”,就知道有沒有煤;敲一敲炭,就知道火力是否耐久。這充分說明了當時采煤工人采煤的豐富經(jīng)驗。耿步蟾修的《靈石縣志》還詳細記載了本縣煤、鐵、石膏、硫磺等礦物的分布和開采情況。所有這些都是研究地方工業(yè)史和編修科學技術史志的寶貴資料和重要證據(jù)。

另外,還應指出的是,我們在參考地方志的時候,還應注意參考有關的考證史料,以便幫助我們更好地參考和借鑒。如北平天春書社于1930年印行了翟宣穎著的《方志考稿(甲集)》,本書是對江蘇、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遼寧、吉林和黑龍江8省方志的考錄。作者僅就現(xiàn)存方志,編輯提要,“辨其體例,評其得失”,指出每部方志史料精華之所在。這對我們查閱參考我省方志將有一定的幫助。

任何工作都有它的繼承性。今天的修志工作也應在前人的基礎上,學習前人的長處,借鑒前人的經(jīng)驗,吸取前人的教訓。從蘊藏著豐富的自然和社會歷史資料的地方志中查找線索,提供依據(jù),這對編修好當代新的地方志無疑是非常必要和十分有意義的。

3 對解放前后地方文獻資料的開發(fā)與利用

解放前后這一時期的史料除在報刊中查找外,較重要的有:1919年太原金聲館出版的《大中華地理志》,由閩候、林傳甲、奎云撰寫。全書共5篇,分總論、位置、地文地理、人文地理、地方志等。地方志中將當時全省105個縣的位置、沿革、山脈、水系、物產(chǎn)、實業(yè)、人口、教育、城市、鄉(xiāng)鎮(zhèn)、交通等項都作了概括的介紹,對我們了解當時全省的概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937年出版,實業(yè)部國際貿(mào)易部編纂的《中國實業(yè)志·山西省》,該書資料全面,內(nèi)容豐富。全書分緒論、山西經(jīng)濟之鳥瞰、都會商埠及重要城鎮(zhèn)、農(nóng)業(yè)畜牧、礦產(chǎn)、工業(yè)、特種商業(yè)、金融機關、交通等九部分。

1940年~1942年出版的日文書《山西省大觀》(五部七冊),是日本侵華期間,陸軍山岡部隊本部編,參謀本部監(jiān)修。該書全面反映了我省的情況,收集了當時山西省105個縣的基本情況,包括每個縣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地勢、宗教、財政、人口、產(chǎn)業(yè)、交通、名勝等十個部分。

1985年由山西省計劃委員會等編輯出版的《山西國土資源》,全書分上、下兩冊六個部分。對山西省的自然概況、自然資源、經(jīng)濟資源、社會資源、旅游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等各方面的歷史概況、現(xiàn)狀及前景較為全面地、翔實地進行了描述,對主要國土資源的數(shù)量、質(zhì)量、分布及賦存狀況,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對資源進行了綜合評價。該書編寫時注意到科學性,準確性和實用性。

另外,解放前出版的《山西統(tǒng)計年鑒》、《山西經(jīng)濟統(tǒng)計》、《山西礦務志》、《山西省公報》、《山西省——六周年施政紀要》、《晉政輯要》等?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抗戰(zhàn)八年來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八路軍百團大戰(zhàn)特輯》、《晉察冀邊區(qū)現(xiàn)行法令匯編》、《晉冀魯豫邊區(qū)法令匯編》、《晉西北法令輯要》、《太行區(qū)社會經(jīng)濟調(diào)查》等,以及解放后出版的《山西資料匯編》、《山西經(jīng)濟資料》、《山西省三十年物價統(tǒng)計資料(1928~1957)》、《山西省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三十年》、《山西省礦產(chǎn)志》、《太原工業(yè)史料》,近年出版的《山西經(jīng)濟》、《今日太原》等,都值得今天編寫新地方志參考和借鑒。

從上述文獻資料來看,解放前后及革命根據(jù)地出版的各種地方性的統(tǒng)計年鑒、年編、年報、圖表、政策、法令、法規(guī)匯編、輯要、政府施政工作報告、紀要、會議實錄等等,是對編寫新地方志極其有用的寶貴資料來源。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具書,如《辭!、《辭源》,各種人名、地名辭典,各個時期出版的地圖、職官表、年鑒、年表、歷表、資料匯編等,都是編寫地方志必須查找和參考的資料。

總之,地方志是一項承前啟后,流傳后代的一項重要工作,它屬于科學研究的范疇,是一項軟科學研究工作。正如著名方志學家朱士嘉教授所說:“編修方志一事,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一部方志就是一部地方史,它記載了某一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科技方面的史料。因此,對方志的發(fā)掘、整理和研究,將有助于今天的四化建設!碧貏e是新的地方志中又新增加了《科技志》這一部分,這是前人從未做過的事業(yè),它是填補歷史空白的一項創(chuàng)新工作。這就更需要我們圖書情報工作者積極配合,努力開發(fā)館藏文獻,為修志工作大力提供相關的文獻資料,為編修好新的地方志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朱天俊、陳宏天《文史工具書手冊》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

2.谷維龍《中文社會科學工具書舉要》上海師大出版社,1980

3. 楊庭祥《我們是如何為全省地方志的編纂工作服務的》圖書館通訊,198l(3)

4.劉偉毅《山西古代刻書考略》山西大學學報(哲社報),1979(2)

〔出處〕 地方文獻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1998)



【開發(fā)利用地方文獻為新修志工作服務】相關文章:

略談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08-09

地方文獻綜合開發(fā)利用的設想08-09

開發(fā)利用地方文獻資源的思考08-09

山西地方文獻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08-09

論地方文獻的收集和開發(fā)利用08-09

談地方文獻的收集和開發(fā)利用08-09

地方文獻中傳遞的品牌信息——兼談對云南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08-09

試析圖書館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08-09

論我國西部民族地方文獻的開發(fā)利用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