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論文【匯編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yè)基礎。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論文1
1.數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的益處
1.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教學場景,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學習“分數”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教學情景:烏龜和兔子進行賽跑,在一分鐘內,兔子跑了200米,烏龜爬了10米,試問烏龜爬的距離是兔子的幾分之幾?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把枯燥的分數運算變得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度也大大提高。
1.2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入門階段,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學習思維能力較弱,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強。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概念性的知識讓小學生感覺無從下手,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學生從學習的困惑中走出來,學生面對的不再是冰冷的課本,而是充滿活力和趣味的數學知識。學生能夠輕松地接觸和了解數學知識,大大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
1.3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生活中處處都滲透著數學思想,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情境創(chuàng)設,把生活和數學結合起來,長期以往,學生就養(yǎng)成了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好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4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數學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解題思路靈活多變、解題方法多種多樣是它的顯著特征。在進行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要注重探究性情境的'選擇,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靈感。
2.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情境地創(chuàng)設
2.1情境創(chuàng)設需要有明確的目標每一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一定要把握這一重要原則。在學習“乘法運算”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進行如下情境創(chuàng)設:全班40名同學一起去動物園玩耍,已知門票價格是20元/張,求一共花了多少錢?
2.2情境創(chuàng)設要聯系現實生活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一定要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貼合生活實際。在學習“除法運算”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情境:小明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和他共六口人,媽媽買了一個西瓜回家,試問怎么切才能保證每人所吃的塊數一樣?每人能吃西瓜的幾分之幾?
2.3情境創(chuàng)設要以數學知識為依托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謹記:情境創(chuàng)設要以數學知識為依托,試問,如果脫離了數學知識,那么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有什么意義呢?如果教師將這樣的教學情境引入課堂:小明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奶奶讓座,這一舉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樣的教學情境在數學教學中就完全沒有意義。
3.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情境地創(chuàng)設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完成的,教師需要經過慎重地考慮,以便選擇合適的、恰當的教學情境。具體來說,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納入考慮范圍,在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保證所創(chuàng)設情境中的知識能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其次,情境創(chuàng)設要為數學教學服務,在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要保證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情境中,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數學學習;再次,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標就是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把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活潑、生動起來,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要注重所創(chuàng)設情境的趣味性和針對性,使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真正學習到數學知識。
4.總結
總之,情境創(chuàng)設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常用手段,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小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有效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改進了教師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效地促進了小學數學教育的發(fā)展。
數學論文2
數學是一門需要深入思考和邏輯推理的學科,而論文則是展示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初中數學學習中,論文寫作也逐漸成為一項必備的技能。本文筆者將分享自己在初中數學論文學習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認真審題,理清思路。
在初中數學論文學習中,首先要學會認真審題,理清思路。通讀題目,弄清論文的要求和限制條件,明確自己需要回答的問題。然后,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思考解題的方向。思維的開展需要有條不紊地進行,不能單純死記硬背公式,而是要通過理解和掌握原理,將所學的知識組織起來,用合理的方法和推理路線來解決問題。
第三段:分析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在審題和理清思路的基礎上,接下來就是分析問題,尋找解決辦法的過程。要善于從各個角度、不同的`層次去分析問題,并將問題拆解成多個較小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進行解答。有時候,可能需要借助圖表、圖形或例子來輔助分析,幫助解決問題。同時,要靈活運用已學的數學方法和技巧,挖掘知識的深層次和應用的廣泛性,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第四段:邏輯清晰,行文有條理。
初中數學論文的寫作也需要邏輯清晰,行文有條理。在寫論文之前,可以先制定一個寫作計劃,將要表達的觀點和結論序列化,確定好每一部分的內容和順序。在論文中,可以用實例來引入問題,層層遞進地論述,用圖表來配合文字解釋,通過細致的分析對比和推理,得出清晰且有力的結論。
第五段:結論。
初中數學論文學習是一個提高自己數學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過程。通過認真審題和理清思路,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辦法,以及邏輯清晰和行文有條理,我們可以在數學論文中展現自己的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我們應該始終堅持勤奮學習和不斷思考的態(tài)度,不僅在數學課堂上,更要在論文寫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相信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我們每個學生都能在初中數學論文學習中有所收獲,不斷突破自己的思維邊界,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
數學論文3
高中一年級的新同學們,當你們踏進高中校門,漫步在優(yōu)美的校園時,看見老師嚴謹而熱心的教學和師兄、師姐深切的關懷時,我想你們會暗暗決心:爭取學好高中階段的各門學科。在新的高考制度“3+x+綜合”普遍吹散全國大地之時,代表人們基本素質的“3”科中,數學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反應敏捷能力和聰明程度的學科。數學直接影響著國民的基本素質和生活質量,良好的數學修養(yǎng)將為人的一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高中階段則應可能充分反映學習者對數學的不同需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學習適合他們自己的數學。
一、高中數學課的設置
高中數學內容豐富,知識面廣泛,將有:《代數》上、下冊、《立體幾何》和《平面解析幾何》四本課本,高一年級學習完《代數》上冊和《立體幾何》兩本書。高二將學習完《代數》下冊和《平面解析幾何》兩本書。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學習完高中的所有高中三年的知識內容,高三進行全面復習,高三將有數學“會考”和重要的“高考”。
二、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差異。
1、知識差異。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容易、知識面笮。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將對初中的數學知識推廣和引伸,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如:初中學習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范圍內的,但實際當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為此,高中將把角的概念推廣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負在內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學習《立體幾何》,將在三維空間中求一些幾何實體的體積和表面積;還將學習“排列組合”知識,以便解決排隊方法種數等問題。如:①三個人排成一行,有幾種排隊方法,( =6種);②四人進行乒乓球雙打比賽,有幾種比賽場次?(答: =3種)高中將學習統(tǒng)計這些排列的數學方法。初中中對一個負數開平方無意義,但在高中規(guī)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為±i。即可把數的概念進行推廣,使數的概念擴大到復數范圍等。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將逐漸學習到。
2、學習方法的差異。
。1)初中課堂教學量小、知識簡單,通過教師課堂教慢的速度,爭取讓全面同學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課后老師布置作業(yè),然后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反反復復理解,直到學生掌握。而高中數學的學習隨著課程開設多(有九們課學生同時學習),每天至少上六節(jié)課,自習時間三節(jié)課,這樣各科學習時間將大大減少,而教師布置課外題量相對初中減少,這樣集中數學學習的時間相對比初中少,數學教師將相初中那樣監(jiān)督每個學生的作業(yè)和課外練習,就能達到相初中那樣把知識讓每個學生掌握后再進行新課。
。2)模仿與創(chuàng)新的區(qū)別。
初中學生模仿做題,他們模仿老師思維推理教多,而高中模仿做題、思維學生有,但隨著知識的難度大和知識面廣泛,學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學生全部模仿訓練做題,也不能開拓學生自我思維能力,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只能是一般程度,F在高考數學考察,旨在考察學生能力,避免學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勢思維,提倡創(chuàng)新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初中學生大量地模仿使學生帶來了不利的思維定勢,對高中學生帶來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閉了學生的豐富反對創(chuàng)造精神。如學生在解決:比較a與2a的大小時要不就錯、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數學生不會分類討論。
3、學生自學能力的差異
初中學生自學那能力低,大凡考試中所用的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在初中教師基本上已反復訓練,老師把學生要學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問題,都集中表現在他的耐心的講解和大量的訓練中,而且學生的聽課只需要熟記結論就可以做題(不全是),學生不需自學。但高中的知識面廣,知識要全部要教師訓練完高考中的習題類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較少的、較典型的一兩道例題講解去融會貫通這一類型習題,如果不自學、不靠大量的閱讀理解,將會使學生失去一類型習題的解法。另外,科學在不斷的發(fā)展,考試在不斷的改革,高考也隨著全面的改革不斷的深入,數學題型的開發(fā)在不斷的多樣化,近年來提出了應用型題、探索型題和開放型題,只有靠學生的自學去深刻理解和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現代科學的發(fā)展。
其實,自學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個人生活的需要,他從一個方面也代表了一個人的素養(yǎng),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時間是有導師的學習,其后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學習,靠的自學最終達到了自強。
4、思維習慣上的差異
初中學生由于學習數學知識的范圍小,知識層次低,知識面笮,對實際問題的思維受到了局限,就幾何來說,我們都接觸的是現實生活中三維空間,但初中只學了平面幾何,那么就不能對三維空間進行嚴格的邏輯思維和判斷。代數中數的范圍只限定在實數中思維,就不能深刻的解決方程根的類型等。高中數學知識的多元化和廣泛性,將會使學生全面、細致、深刻、嚴密的分析和解決問題。也將培養(yǎng)學生高素質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遞進性。
5、定量與變量的差異
初中數學中,題目、已知和結論用常數給出的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數和定量。學生在分析問題時,大多是按定量來分析問題,這樣的思維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決問題,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我們將會大量地、廣泛地應用代數的可變性去探索問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我們采用對方程ax2+bx+c=0 (a≠0)的求解,討論它是否有根和有根時的所有根的`情形,使學生很快的掌握了對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外,在高中學習中我們還會通過對變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題所用的數學思想。
三、如何學好高中數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數學課即將開始與初中知識有聯系,但比初中數學知識系統(tǒng)。高一數學中我們將學習函數,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它在高中數學中是起著提綱的作用,它融匯在整個高中數學知識中,其中有數學中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點,近年來,高考壓軸題都以函數題為考察方法的。高考題中與函數思想方法有關的習題占整個試題的60%以上。
1、 有良好的學習興趣
兩千多年前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昂谩焙汀皹贰本褪窃敢鈱W,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愛好它就要去實踐它,達到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數學學習中,我們把這種從自發(fā)的感性的樂趣出發(fā)上升為自覺的理性的“認識”過程,這自然會變?yōu)榱⒅緦W好數學,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學習數學興趣呢?
(1) 課前預習,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產生好奇心。
。2) 聽課中要配合老師講課,滿足感官的興奮性。聽課中重點解決預習中疑問,把老師課堂的提問、停頓、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視為欣賞音樂,及時回答老師課堂提問,培養(yǎng)思考與老師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師對你的提問的評價,變?yōu)楸薏邔W習的動力。
。3) 思考問題注意歸納,挖掘你學習的潛力。
(4)聽課中注意老師講解時的數學思想,多問為什么要這樣思考,這樣的方法怎樣是產生的?
。5)把概念回歸自然。所有學科都是從實際問題中產生歸納的,數學概念也回歸于現實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標系的產生、極坐標系的產生都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只有回歸現實才能使對概念的理解切實可靠,在應用概念判斷、推理時會準確。
2、 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wěn)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yǎng)自己再學習能力。
3、 有意識培養(yǎng)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共五大能力。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中得到培養(yǎng)的。在平時學習中要注意開發(fā)不同的學習場所,參與一切有益的學習實踐活動,如數學第二課堂、數學競賽、智力競賽等活動。平時注意觀察,比如,空間想象能力是通過實例凈化思維,把空間中的實體高度抽象在大腦中,并在大腦中進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養(yǎng)都必須學習、理解、訓練、應用中得到發(fā)展。特別是,教師為了培養(yǎng)這些能力,會精心設計“智力課”和“智力問題”比如對習題的解答時的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訓練歸類,應用模型、電腦等多媒體教學等,都是為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開設的好課型,在這些課型中,學生務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參與,最終達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四、其它注意事項
1、 注意化歸轉化思想學習。
人們學習過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識去理解、解決未知知識。數學學習過程都是用舊知識引出和解決新問題,當新的知識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決更新知識。初中知識是基礎,如果能把新知識用舊知識解答,你就有了化歸轉化思想了?梢,學習就是不斷地化歸轉化,不斷地繼承和發(fā)展更新舊知識。
2、學會數學教材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教材是采用蘊含披露的方式將數學思想溶于數學知識體系中,因此,適時對數學思想作出歸納、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數學思想一般可分為兩步進行:一是揭示數學思想內容規(guī)律,即將數學對象其具有的屬性或關系抽取出來,二是明確數學思想方法知識的聯系,抽取解決全體的框架。實施這兩步的措施可在課堂的聽講和課外的自學中進行。
課堂學習是數學學習的主戰(zhàn)場。課堂中教師通過講解、分解教材中的數學思想和進行數學技能地訓練,使高中學生學習所得到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組織的科研活動,使教材中的數學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如初中學習的相反數概念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有以下理解:①從定義角度求3、—5的相反數,相反數是 的數是_____。②從數軸角度理解:什么樣的兩點表示數是互為相反數的。(關于原點對稱的點)③從絕對值角度理解:絕對值_______的兩個數是互為相反數的。④相加為零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嗎?這些不同角度的教學會開闊學生思維,提高思維品質。望同學們把握好課堂這個學習的主戰(zhàn)場。
五、學數學的幾個建議。
1、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guī)律,教師為備戰(zhàn)高考而加的課外知識。
2、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 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癥下藥;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記憶數學規(guī)律和數學小結論。
4、與同學建立好關系,爭做“小老師”,形成數學學習“互助組”。
5、爭做數學課外題,加大自學力度。
6、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后忘。
7、學會總結歸類?桑孩購臄祵W思想分類②從解題方法歸類③從知識應用上分類
同學們在高中有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有一群樂于事業(yè)的熱心教師,全體教師經驗豐富,他們甘愿為你們做鋪路石直至你們走進高等學校大門。我們數學組的全體教師一定會使你們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
數學論文4
LaTeX是一種格式化的排版系統(tǒng),它是在PlainTEX的基礎上,由美國計算機學家萊斯利.蘭波特(LeslieLamport)開發(fā)的。該系統(tǒng)提供了一組生成復雜文檔所需要的高級命令,在排版含有大量數學公式的科技論文方面,顯示出了獨特的優(yōu)越性^aTeX遵循傳統(tǒng)的排版規(guī)則,以排版質量為最重要的目標,以其超常的穩(wěn)定性、高度的靈活性、強大的可移植性而聞名于世。隨著傳播和展示手段的不斷更新,LaTeX的輸出方式也趨向于多樣化,除了傳統(tǒng)的紙質媒體輸出外,也可以通過電腦屏幕,以PDF電子文檔的格式輸出到投影儀上,還可以把LaTeX的源文件直接輸成HTML格式,以便在網上公布。LaTeX歷經時間的考驗,并且還在發(fā)展更新,它已成為信息時代發(fā)布和交流數學思想的重要工具。
1.LaTeX的排版過程
在LATEX環(huán)境中,LATEX根據作者提供的附加信息,用于描述文檔的邏輯結構和表現方法。這些信息是以LATEX命令的形式寫入文章中的1ATEX要求作者明確說明其文檔的邏輯結構,然后再根據文檔結構選擇最適當的版面格式。很多現代排版處理程序都采用“所見即所得”的方式,例如大家所熟悉的Word,作者可以利用這些應用程序,在輸入內容的同時,通過與計算機互動的方式決定整個文檔的排版形式。在整個過程中,作者隨時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文章最終顯示出來的效果。而在使用LATEX的時候,是不能在輸入內容的同時看到最終的輸出效果的。作者通過輸入LATEX命令完成對文章格式的排版,并隨時通過編譯命令在屏幕上預覽當前的輸出效果,這顯然與所見即所得的方式是不同的。
LaTeX包含多達300多條基本命令和600多條擴展命令,顯然令普通用戶無法記憶。因此把這些命令代碼封裝在一個模版,利用預先設置好的頁面格式和排版設置以方便用戶使用,就顯得非常必要。應用LaTeX系統(tǒng)從輸入文本到在打印機上得到排版結果,其主要步驟為:①利用計算機的編輯器創(chuàng)建或修改文本文件。這個文本文件由實際的文本混雜LaTeX命令組成。文本文件的全名由基本名加上擴展名.tex組成。如果用CCT中文LaTeX,文件名后綴就為.ctx,但要用另外的程序把它翻譯成.tex文件,②用LaTeX處理文本文件,當LaTeX結束了這一過程后,它會生成一個新的文件,其基本名不變,后綴為.dvi;③在.dvi文件中的信息要被轉化成可以在指定打印機上輸出的形式,這一過程是由打印機驅動程序完成的。
2.LaTeX強大的數學排版功能
數學論文同一些文字性的文章相比,具有符號繁多、公式復雜的特點,傳統(tǒng)上,很多作者還是用Word軟件結合Mathtype數學公式編輯器來排版數學論文。但是,Mathtype數學公式編輯器進行的數學公式排版是以圖片形式保存的,若當公式很多而又需要調整格式時(比如數學公式和符號在某行中時行距被撐得很大),不僅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排版效果也不是很美觀。若作者對編排要求比較高,或期刊社對數學論文的收錄格式比較高,Word和Mathtype將顯得力不從心。
與之相比,LaTeX系統(tǒng)則提供專業(yè)級的排版設計,可以輕松生成精美的數學公式和復雜的圖表,在較高層次上實現數學論文的美感,LaTeX系統(tǒng)對數學公式排版也被認為是最好的。LaTeX中數學公式是通過輸入特殊的描述性文本來生成的。不必像Word那樣每次打開公式編輯器。在輸入數學公式時,只需要使用LaTeX數學環(huán)境告訴編譯器,把相應的文本解釋成一個數學公式。此外,模版在排版中架起了用戶和LaTeX之間的一座橋梁,因此使得作者不需具體考慮文章的版面設置,而只要完成一些簡單命令或代碼的輸入就可以了。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定義適合自己的新命令或建立新的環(huán)境。由此,使用LaTeX系統(tǒng)不僅已是一種工作手段,也成為了一種探索的樂趣。
LaTeX系統(tǒng)具有強大的分欄功能,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分欄數目laTeX系統(tǒng)的自動編號功能也給作者帶來很大便利,論文的章節(jié)、公式、圖表、參考文獻、頁碼等均可自動編號,同時增添或刪除一個帶有編號的公式,不用修改任何段落和格式,所有編號都會自動改變,對編號及其所在頁碼的引用也都會自動同步改變。此外該系統(tǒng)還可以自動生成目錄頁,可以自動生成索引目錄。LATEX相對于所見即所得的排版方式看似麻煩,但其排版效果和效率顯然非Word等所可比擬。
3.論文全文上網的實現
因特網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播范圍和對外影響越來越廣。作為新的信息載體,各種期刊的網絡出版如火如荼,影響力日益深遠。PDF格式是當前電子期刊全文上網采用的主流格式。PDF是英文PortableDocumentFormat的縮寫,意為便攜式文檔格式文檔,同時也是該格式的擴展名。它是由Adobe公司所開發(fā)的.獨特的跨平臺文件格式,可把文檔的文本、格式、字體、顏色、分辨率、鏈接及圖形圖像、聲音、動態(tài)影像等所有的信息封裝在一個特殊的整合文件中。它在技術上起點高、功能全,功能大大強過了現有的各種流行文本格式,很多產品說明書、技術文檔、科研論文等資料都采用了PDF格式,PDF格式已成為互聯網中電子文檔分發(fā)所廣泛使用的格式1DF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卓越的跨平臺特性。這種跨平臺的特性支持其可以不依賴于任何的軟、硬件而獨立瀏覽。使用者可以使用任何操作平臺、任何瀏覽器、任何顯示器創(chuàng)建或瀏覽PDF文檔,PDF將忠實保持源文檔排版風格和字體、格式、圖像、色彩不變。
(2)可以導航閱讀和鏈接。PDF也擁有超文本鏈接、內部和外部的鏈接、書簽、每頁標簽和導航閱讀的特色。與HTML一樣,PDF也是多姿多彩的網絡文件,而PDF體積只有同類HTML的1/5左右,擁有更快的傳送速度,更方便在Internet上傳輸。
(3)強大的安全保護措施。在創(chuàng)建PDF文件時,可以設置對文件的讀、寫、修改權限,從而有效防止文本、圖像等信息被非法復制和拷貝。這有力抑制了網絡上肆虐的盜版行為,保護了原創(chuàng)作者的利益。
(4)支持全文搜索。作為現在最流行的網絡出版的標準格式,PDF文檔支持全文搜索。
(5)把數學文檔轉換為PDF格式非常簡便。利用LaTeX可以將先生成DVI(DeViceIndependent)的格式文件,轉化為PDF格式,當然也可以利用AdobeAcrobat提供的AcrobatDistiller或AcrobatPDFWriter,虛擬打印出相應的PDF文檔。具體步驟是:安裝好Acrobat,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兩個PDF虛擬打印機(AcrobatDistiller和AcrobatPDFWriter)。轉換pdf格式,正是借助AcrobatDistiller或AcrobatPDFWriter實現。打開源文檔,然后執(zhí)行“文件—打印”命令調出打印對話框,在打印機名稱下拉列表中,選擇AcrobatDistiller或AcrobatPDFWriter,再像真正打印一樣進行一些設置,然后單擊“確定”按鈕,在彈出一個另存為PDF的對話框,輸入文件名并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其它轉換PDF文件的軟件,也能實現相同的功能,在此不再贅述。正是由于PDF格式具有上述優(yōu)點,所以它完全可以勝任數學論文上網的要求。
(6)強大的數據庫功能。在全文上網的實現過程中,數據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計算機科學中,以某種形式構架組織的信息整體被成為數據庫。它建立了數據庫到文章全文的鏈接,并為檢索提供關鍵數據。因此需要建立一個關系數據庫來存儲論文的重要信息。比如這里選用SQL數據庫來實現信息存儲和中文全文檢索功能。在該數據庫分別建有標題、作者名、地址、摘要、關鍵詞、期刊名、圖書分類號、卷期等重要字段,為檢索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為了減少數據庫和服務器的空間容量,一般是把論文地址存放在數據庫中。具體做法是:在數據庫內設置一特殊字段來存儲相關論文的地址,用戶可通過該地址來訪問論文的信息,進行瀏覽或下載。這樣便于網絡上的快速查詢,有效提高了存儲和檢索的速度。最后只需要把論文分門別類存放在遠端服務器的特定目錄下即可。利用Dreamwaver軟件可以實現網頁的設計與制作,采用Embed命令就可以將論文地址嵌入到HTML文件的相關代碼當中。可見,在網絡上發(fā)布論文的關鍵在于PDF電子文檔格式的選擇,以及數據庫信息存儲和檢索技術的實現。
數學論文5
初中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在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獨立思考,不斷追求新知,發(fā)現、提出、分析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使數學學習成為再發(fā)現、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學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經歷一次知識的發(fā)現、創(chuàng)造過程,重新發(fā)現前人已經發(fā)現的數學結論。這樣一個重新發(fā)現的過程,對學生來說,擺脫了單純地接受他人結論、跟著他人走的思維模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意識是有重要意義的。
一、為學生探索發(fā)現新的公式、法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條件和機會
探索,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運用比較、抽象與概括、分析與綜合、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方法或直覺思維及實際操作,探索獲取新的知識。代數中的公式、法則、方法等是建立在已有知識基礎之上的,教師可以用舊知識求解舊問題或舊知識解出新問題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探索發(fā)現新的公式、法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條件和機會。
在數學教學中可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以設疑、激疑、導疑、釋疑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意,置學生于“憤悱”情境之中,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例如,教同類項時,先讓學生觀察一些單項式,如5a、7b、3a2b、-2b、-a2b、-4a2b、3a2b、3xy、-2xy,接著,學生思考、操作、議論:
1、請從這些單項式中,按你自己觀察發(fā)現的規(guī)律或特點,每次選取兩個單項式,求出它們的和。
2、你發(fā)現什么樣的兩個單項式的和很好求?結果怎樣?
3、你用的法則是什么?你的做法可以嗎?有什么依據?你在小學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
提供這樣的問題,學生在做的過程中,首先感覺到有必要構建同類項概念,發(fā)現同類項的特征,尋找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及其依據、應用范圍。學生在運用舊知識的基礎上,也就發(fā)展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他們今后在遇到新問題時,就會先觀察或聯想已有的知識、經驗中類似的問題,發(fā)現解決新問題的方法、途徑。
二、設計學生重新發(fā)現的過程,以訓練他們觀察、思考的能力
在幾何教學中,許多定理的發(fā)現、習題的多種證法的獲得,都可以設計為學生重新發(fā)現的過程,以訓練他們觀察、思考的能力。比如,《圓的周長》教學可這樣設計:①設疑引入: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系? ②實驗操作:分組測量圓形學具的周長,填表后計算。③猜想結論:引導學生根據計算結果,猜想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④驗證猜想:學生確定任意一個,用直徑與圓周長比較進行驗證。⑤教師介紹祖沖之和圓周率。⑥歸納總結:利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沒有任何一個創(chuàng)新行為能離開直覺活動,幾何教學要十分重視直覺思維的作用,因為幾何圖形能為重新發(fā)現數學結論提供有力的支持,學生能夠在圖形的直覺作用下,探索出新的'結論。因此,許多幾何概念、定理的教學都是從圖形出發(fā),讓學生在此情境中探討問題的答案。在幾何證題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從圖形的特征中思考證明的思路,發(fā)現獨特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周圍環(huán)境中發(fā)現與提煉數學知識,發(fā)現問題的解答方法
初中數學中有些定義、定理、方法直接源于實際,應該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周圍環(huán)境中發(fā)現與提煉數學知識,發(fā)現問題的解答方法。如相反數、數軸、絕對值、兩點間的距離等概念,都可以在生活實際中找到它們的原型,可以此設計生動的情境,讓學生重新發(fā)現這些概念的內涵。一些重要的數學方法,也可從生活實際中找到類似的東西,學生就能夠由此及彼,掌握數學方法。比如,在教學平面幾何中的“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公理時,我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犯罪分子從一棟大樓的陽臺上試驗射擊,子彈穿過另一棟大樓的一戶人家的玻璃窗直射到室內墻壁上。公安干警沿著墻壁內的彈頭和玻璃上的彈孔所確定的方向觀察過去,直接找到了犯罪分子的準確位置。你能說說公安干警是如何判定的嗎?學生通過分析描述,透徹地理解了“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道理,并深刻體會到這一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數學論文6
作為工科類大學公共課的一種,高等數學在學生思維訓練上的培養(yǎng)、訓練數學思維等上發(fā)揮著重要的做用。進入新世紀后素質教育思想被人們越來越重視,如果還使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失去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以現教育技術為基礎的數學建模,在實際問題和理論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高數老師以課后實驗著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使用數學建模解決實際問題。
一、高等數學教學的現狀
( 一) 教學觀念陳舊化
就當前高等數學的教育教學而言,高數老師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過于重視,一切以課本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作為一門充滿活力并讓人感到新奇的學科,由于教育觀念和思想的落后,課堂教學之中沒有穿插應用實例,在工作的時候學生不知道怎樣把問題解決,工作效率無法進一步提升,不僅如此,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讓學生漸漸的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 二) 教學方法傳統(tǒng)化
教學方法的優(yōu)秀與否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高數老師在授課的時候都是以課本的順次進行,也就意味著老師“由定義到定理”、“由習題到練習”,這種默守陳規(guī)的教學方式無法為學生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獨自學習、思考的能力進一步下降。這就要求教師致力于和諧課堂氛圍營造以及使用新穎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參與學習。
二、建模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對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發(fā)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數學建模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最近幾年,國內出現很多以數學建模為主體的賽事活動以及教研活動,其在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突出的作用,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建模還能培養(yǎng)學生不畏困難的品質,培養(yǎng)踏實的工作精神,在協(xié)調學生學習的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等上有突出的'作用。雖然國內高等院校大都開設了數學建模選修課或者培訓班,但是由于課程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差異較大,所以課程無法普及為大眾化的教育。如今,高等院校都在積極的尋找一種載體,對學生的整體素質進行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而最好的載體則是高等數學。
高等數學作為工科類學生的一門基礎課,由于其必修課的性質,把數學建模引入高等數學課堂中具有較廣的影響力。把數學建模思想滲入高等數學教學中,不僅能讓數學知識的本來面貌得以還原,更讓學生在日常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數學建模要求學生在簡化、抽象、翻譯部分現實世界信息的過程中使用數學的語言以及工具,把內在的聯系使用圖形、表格等方式表現出來,以便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實際的學習數學建模之后,需要檢驗現實的信息,確定最后的結果是否正確,通過這一過程中的鍛煉,學生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主動地、客觀的辯證的運用數學方法,最終得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因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建模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將建模思想應用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 一) 在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
在高數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公式,也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之一。為了讓教師的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在課堂上老師不僅要讓學生對計算的技巧進一步提升之余,還要和建模思想結合在一起,讓解題難度更容易,還讓課堂氛圍更活躍。為了讓學生對公式中使用建模思想理解的更透徹,老師還應該結合實例開展教學。
( 二) 講解習題的時候使用數學模型的方式
課本例題使用建模思想進行解決,老師通過對例題的講解,很好的講述使用數學建模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清醒的認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怎樣使用數學建模。完成每章學習的內容之后,充分的利用時間為學生解疑答惑,以學生所學的專業(yè)情況和學生水平的高低選擇合適的例題,完成建模、解決問題的全部過程,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
( 三) 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數學建模競賽
一般而言,在競賽中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競爭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要求學校充分的利用資源并廣泛的宣傳,讓學生積極的參加競賽,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數學建模解決問題,讓學生獨自思考,然后在競爭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今后也會努力學習,改正錯誤,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結束語
高等數學主要對學生從理論學習走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高等數學中應用建模思想,促使學生對高數知識更充分的理解,學習的難度進一步降低,提升應用能力和探索能力。當前,在高等教學過程中引入建模思想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高校高等數學老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的同時也需要學生很好的配合,以便于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提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謝鳳艷,楊永艷. 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J].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xx ( 02) : 119 -120.
。2] 李薇.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的探索與實踐[J]. 教育實踐與改革,20xx ( 04) : 177 -178,189.
。3] 楊四香. 淺析高等數學教學中數學建模思想的滲透 [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 ( 30) : 89,95.
[4] 劉合財.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思想 [J]. 貴陽學院學報,20xx ( 03) : 63 -65.
數學論文7
一、把握時機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課程教學背景下另外存在的教學模式,重點在教學中學生會不會接受,能不能適應。作為小學教師,不要為合作學習而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緊貼教學的內容選擇適當時機開始進行,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實際教學活動中,筆者覺得兩個方面值得注意:
1.設計問題,答案過多時
當教學一年級“認識人民幣”的時候,教師準備了6個壹角、3個貳角、1個伍角,我會設計題目要求學生從中拿出6角錢,可以用什么方法拿?部分學生可以拿6個壹角,也有一些學生說可以拿3個貳角等等方法,出現很多答案。此時我會提問:“你們覺得自己的答案夠全面嗎?有什么方法才能找出完整的答案呢?”借助這個時機及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讓每個小組把完整的答案展現出來,然后再在組里找到這類解決問題的關鍵進行有序的探索。通過準確的把握時機,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了思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方法。
2.意見不一,發(fā)生爭論時
當今的小學生不善于根據理論和依據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出現意見不統(tǒng)一,就以表面的意思爭論不休,沒有說服力,存在一邊倒的現象。這時教師應該把有爭論的疑點恰當的融入小組中去,讓有相同意見的學在一起合作,與其他組進行爭辯,在討論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位置”這一課時,目的是讓學生準確的掌握左右的相對性,教師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跟著老師做將手鏈戴在同樣的手上。首先,教師面對學生把手鏈戴在左手,接著會發(fā)現,部分學生戴在右手,部分戴在左手。教師隨之提問:“你們誰戴的是正確的呢?”在問題的推動下,全班同學會迅速分成兩組。教師先不裁決,是讓有不同意見的雙方合作商量在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雙反同學,經過激烈的討論后,各自選出代表,順其自然一個小小的辯論會就形成了。
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維系好關系
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中,處理好學生的個性獨立意識和集體合作意識、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
1.處理好師生的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中的最重要的活動就是以學生為主的多動。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應該以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出發(fā)點,把整個教學當作一部戲劇,教師作為“導演”,學生當好“演員”,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將娛樂、游戲帶入課堂,給學生帶來一個全新的感覺、強烈的刺激,從而才能夠有效的組織他們的愉快情緒!睂ⅰ皩А迸c“演”分工合作,將大量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師生有機會相互交流溝通,共同進步。教師也可以通過樂趣中對自身的工作做到減壓,有更多的時間研究教學問題,人性化設計教學模式,做好教學改革。
2.處理好學生獨立學習與集體合作學習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要使學生明白個人與集體的正確關系,加強自身的責任感,積極參與討論學習,不能帶有不良情緒。在總結學習成果時要設立中心發(fā)言人。中心發(fā)言人要學會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認真聽取小組意見,將整個交流情況做到適時報道,準確表達小組的意見,并導入競爭機制,將每個發(fā)言的機會留給每個小組成員。
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實施正確的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依照尊重學生、遵照自愿的原則,了解學生的知識情況、學習動力、心理素質、業(yè)余愛好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然后將學生分成一般4到6人的學習小組。
1.以成員關系分組
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好朋友,將好朋友分到一個小組其作用可以讓他們相互鼓勵、共同提高。缺點就是部分學生沒有好朋友,內心就會孤獨,所以,教師在分組之前應該讓個別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能主動邀請孤獨的同學與自己一組。有時同組的好朋友也會出現一些矛盾,教師應該參與其中,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們相互競爭、相互糾正。
2.以臨時情況分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會有部分學生無法融入小組的學習中去。動態(tài)性小組的建立有助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針對性輔導。例如在教學奇偶數時,教師提出:“在2、4、5、6、8這些數中,其中那一個數會與其他不同,理由是什么?”學生們爭先恐后的自由組合開始討論起來。會有部分學生離開自己的位置,跑到跟自己想好的坐到一起討論。這類情形,不但不會阻止,反而會使學生自己感到高興,這是學生自己組合的小組,也是動態(tài)性小組學習的表現。這樣臨時組合的小組非常符合小學生的性格,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不受束縛。
3.以上課內容分組
教學課堂中會有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對此教師有兩種不同的分組方法:一種當然將共同看法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討論,談談想法;第二種是將不同看法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辯論,目的是讓一方說服另一方,然后站在統(tǒng)一立場。這樣分組的形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從而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只要秉承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才能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運用。
數學論文8
今天,我在做題時被一道應用題給難住了。這道題的題目是:小華今年3歲,今年爸爸26歲,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媽媽回來了,我就請教媽媽。媽媽幫我分析:根據這個題目的條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華的“年齡差”是26-4=24(歲)。再根據“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這一關系,畫張圖試試。我們倆就開始畫了起來。
畫了圖之后,我馬上明白過來了:他們倆過了幾年后,“年齡差”還是24歲。再根據差倍問題的解法求出幾年后小華的年齡,用幾年后小華的年齡減去2歲,就可以求出中間經過了幾年了。
解是:26-2=24(歲)
24÷(3-1)=12(歲)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
媽媽又讓我驗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齡是不是小華的3倍。
數學論文9
一、導入技能
一個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基礎,而導入不僅要自然、直接,更要讓學生能夠抽象出概念。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復習導入、直接導入、激趣導入等。具體用哪種方法,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導入要跟新知識自然銜接。有的教師為了開頭能夠出彩,而使導入的部分與新知識脫節(jié)。例如,低年級的數學教材中情境圖比較多,很多教師會利用情境圖導入,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為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對任何學生觀察到的內容都持表揚、鼓勵的態(tài)度,導致學生觀察主題圖時只是觀察出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而不是觀察到新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利用情境圖導入,切不可喧賓奪主。很多人認為,復習導入或者直接導入比較枯燥,但有的學習內容需要使用這兩種導入方法才有效。例如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可以通過復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導入,這樣不僅可以復習先前所學的相關計算方法,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所以,知識之間有緊密關聯的最好用復習導入。直接導入的優(yōu)點在于迅速進入主題,節(jié)約時間,讓學生一下子知道這節(jié)課要學習什么內容。導入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導入只有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才是有價值的導入。例如,在學習“認識圓”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有關圓的圖片,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還可以讓學生觀看在車輪不是圓形的情況下車子運動情況的視頻,初步讓學生感受圓形的奇妙,主動去探索關于圓的知識。
二、提問技能一堂課中應始終貫穿著提問,有效的提問能使教學事半功倍。
提問要有針對性。教學中,有時出現教師提問一個不算難的問題,而學生卻回答不上來的現象。這并不是因為學生水平低,而常常是因為教師提問得太泛,學生不知道怎么回答。這就要求教師提問的內容要明確、準確,讓學生明白教師到底要問什么。例如在教學“十幾減9”時,有教師一直問學生能不能根據以前學習“9加幾”時使用的“湊十法”,來想想“十幾減9”可不可以也用類似的方法呢?這樣提問,學生一定很難想出“破十法”。這時,教師可以提問:以前學“9加幾”時,是把9變成10,那計算十幾減9是不是也可以把其中一個數先變成10再拿去減呢?這種提問方式比前一種提問方式更有針對性,能幫助學生思考。又如《認識圖形(一)》這堂課,在讓學生說一說每類物體的特征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第一類物體———長方體的特征時會說:“長方體有四個尖尖的地方,還有六個平平的長方形。”這樣的回答體現了學生的認知起點及初始經驗處于“生活數學”范疇,不足以反映數學的本質特征。如果教師不及時加以糾正和引導,學生便不明白觀察的側重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從哪些方面進行描述、怎樣描述才算完整準確,然后讓學生描述第二類物體的特征。這樣,學生就會根據之前的經驗進行描述,并且為以后學習其他物體的特征打下基礎。提問要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提問是幫助教師更好地將教學活動進行下去的.有效方法,所以提問要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讓課堂學習層層深入。例如在教學《路程、時間與速度》這課時,可以先安排路程一樣、所需時間不一樣,讓學生分辨誰跑得快;接著安排所需時間一樣、跑的路程不一樣,讓學生分辨誰跑得快;最后安排在路程和時間都不一樣的情況下,問學生誰跑得快。這樣提問,就引發(fā)學生認知沖突,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問形式多樣化。課堂上,教師提問學生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但有的時候一直是教師在提問,難免會讓學生產生疲勞感。如果課堂上夾雜著學生提問學生,小組之間互相提問,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層次更豐富,還可以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例如當一節(jié)課快要結束前,讓學生針對這節(jié)課給同學提出問題,讓同學們解答。又如在上新課之前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再在課上向別的小組提出問題。在學生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總結,不經意間學生就獲得了知識。
三、講解技能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大一部分內容要教師細心講解。20xx年版《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處理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交流合作。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良好的講解技能,幫助學生學習。舉一反三,適時歸納總結。講解知識點時,不僅僅講其中一種情況,而要講多種情況,注重“變式”的作用。例如在講解梯形時,學生可能很容易就理解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但教師在黑板上要畫出幾個大小不一樣、視覺角度不一樣的梯形,讓學生明白這些圖形看上去不一樣,但都滿足梯形的定義,所以它們就是梯形。教師不應一味地追求正確答案,而要關注學生認識上的錯誤,巧妙引導學生回到正確的認識上。所以,講解時不僅要舉一反三,還要適時歸納總結。講解要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是教師一味地講,也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提倡讓學生自學,但這不意味著教師完全放手,而是要教師適時指導、點撥。例如在教學《直線、射線和角》時,教師可以先拿一點時間讓學生自學,再提問學生直線、射線和角各有什么特點并進行講解。講解要有條理性。講解的線索要清晰,對先講什么、再講什么了然于心,要抓住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就要求教師熟悉教材內容、備課充分。講解的條理性不僅僅體現在順向思維上,還可以充分利用逆向思維輔助教學和學生學習。例如,在《認識人民幣》一課中,學習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時,除了強調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外,還要強調10角等于1元,10分等于1角。這樣講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三者的關系,并為后續(xù)學習作好鋪墊。講解是一堂課的中心,教師講解技能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師必須掌握必要的講解技能,方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
四、課堂組織技能
課堂組織技能是一堂課有序進行的保證。教師要調節(jié)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還要考慮細節(jié)問題,因為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處理不當都有可能破壞課堂的秩序,這需要教師在長期教學經歷中積累經驗。精心設計數學活動。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數學活動。小學一年級必不可少的學具就是學具盒,在認識各個數、數的加減法等內容的學習過程中,都應用到了學具盒里的小棒,這需要教師先利用小棒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例如《9加幾》這堂課,學習“9+5”時先要讓學生擺兩堆小棒,一堆9根,另一堆5根,接著從5根小棒中移動1根小棒到9根小棒中湊成10根,最后讓學生理解“湊十法”。這兩堆小棒的顏色如果沒有區(qū)分就不容易理解“湊十法”,所以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時,往往一堆小棒用一種顏色,另一堆小棒用另一種顏色,這樣學生可以一眼看出9變成10是從另一個數中拿了一個1過來湊的。這雖然是個小細節(jié),但如果忽略了,學生擺小棒時顏色多種多樣,就容易造成思路混亂。學生有了“湊十”這個基本思維活動經驗后,學習后面的《8、7、6加幾》時,會自然而然地運用湊十法。合理掌控課堂局面。在數學課堂上,很多教師喜歡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造成混亂。所以,小組合作前教師要講清楚規(guī)則,越是低年級越要講清規(guī)則。例如上《9加幾》這堂課,教學第一個知識點“9+4”時,不能一下子放手讓學生擺小棒計算,教師要一步一步指導,一邊示范一邊講清楚左邊擺幾根小棒,右邊擺幾根小棒,讓學生跟著一起擺,到了第二個活動時就可以直接放手讓學生去擺小棒計算了。這個過程必不可少,越是低年級越要重視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只有在第一個數學活動中,學生有效完成、積累了基本的操作活動經驗后,后面的數學活動才能順利展開。顯然,教師只有經過精心設計數學活動、合理掌控課堂局面,才能組織好一堂課。
五、結束技能
一堂課即將結束,以什么方式結束值得深思。總結式結束。很多教師喜歡在一節(jié)課的末尾提問學生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這雖然有利于讓學生注意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但并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更不能激發(fā)學生的熱情。留有懸念式結束。如果在一堂課快結束時,教師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繼續(xù)提問學生以后要學的相關知識,這樣留有懸念的結束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例如,教學完三位數乘兩位數后,可以提問學生三位數乘三位數怎么解答。這樣就達到活學活用以及拓展延伸的效果,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而不是孤立的。這種結束方式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完全理解本堂課的知識基礎;叵胧浇Y束。教師讓學生回想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將整堂課的線索連成一條線,脈絡清晰地展示給學生。例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放慢語調向學生介紹這節(jié)課先學習了什么,然后學習了什么,最后學習了什么,使整堂課的脈絡牢牢地印在學生腦海中。這種結束方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要跟上教師的思路方能領會整堂課的重點知識。各種結束方式都有其優(yōu)缺點,需要教師審時度勢才能決定具體用哪一種方式結束本節(jié)課的教學。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的掌握對有效教學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教師能夠做到簡潔明了的導入、有效的提問、課堂講解有的放矢、課堂組織有條不紊、結束教學時游刃有余。掌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是每個小學數學教師終身奮斗的目標,教師應加強對數學課堂教學技能的訓練。職前訓練是針對高等院校的師范生,職后訓練是針對在職的數學教師。職前訓練,可以通過微格訓練的方法讓師范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評價,并把教學過程錄下來。通過觀看錄像,分析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而分析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然后,一次次改進教學,一次次提高課堂教學技能。職后訓練要求在職教師積極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針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多年一成不變,不能真正掌握數學課堂教學技能,有條件的學校應該注重對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訓練。例如,可以讓一個教師上全年段的同一節(jié)課,每上完一個班級就分析這堂課上得怎么樣,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設計恰當。接著修改教案,然后再上下一個班級的同一節(jié)課。這樣,能夠全面剖析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課堂教學技能。除了加強對數學課堂教學技能的訓練,教師還應加強對備課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備課充分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備課不是備一堂課,而是備一類課。不僅要注重整個單元的整體設計,還要注重這堂課在整個數學知識體系中的作用。同時,應定期開展教研活動,針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進行評估和評價。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站在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高度,努力與學生一同實踐,在教學中開展一切有意義的數學活動,為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從“雙基”向多元發(fā)展貢獻力量。
數學論文10
(一)營造一種影響力較強的思維氛圍
營造一種較好的氛圍對學生朝著積極地、健康的、樂觀的方向發(fā)展起著較強的作用,因為它作為一種潛在的運動形態(tài)對學生的心緒和情感進行感染和影響,以此來達到作用學生的行為和認識的目的。加強對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摒棄過去的只傳授數學知識的培養(yǎng)的觀點,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求知欲、學習獨立性以及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上來,只有在學校內部營造一種良好的思維氛圍,創(chuàng)建良好的思維環(huán)境,營造學生專心學習的課堂氛圍,保證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擁有無限的思維空間,才能以此來達到開闊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目的。
(二)引導學生具備良好的思維習慣
首先,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勤于想象的能力想象力往往比知識更重要,對于學生來講,擁有寬廣的、自由的想象力,具備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是培養(yǎng)思維的關鍵所在。另外,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能夠用數學的`知識來科學的解釋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和問題,這樣就能夠在鞏固學生書本知識的同時又提升學生思維自覺性,增強學生基本的推理能力。
(三)增強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還應該多設置一些一題多解的題型和教學案例,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充分的將自己的思維方式體現出來,并對學生提供的多途徑的思維方式給予肯定和贊同,以此來為學生打開進入思維大門的鑰匙.例如,一個長方體容器內盛有水,水面高2.5厘米,容器底面積是72平方厘米。在容器中放入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鐵塊后,水面沒有淹沒鐵塊。這時水面高多少厘米?常用的方法是:設水面升高了X厘米。列出方程:72X=36(X+2.5),解得X=2.5。2.5+2.5=5(厘米)。另一種方法是先算出鐵塊的底面積6×6=36(平方厘米),72÷36=2,這就說明鐵塊底面積占了容器底面積的一半,因此鐵塊和水的底面積是1:1關系,那他們的體積也是1:1關系。如果把鐵塊當成水,那么水的體積就變成(72×2.5)×2=360(立方厘米),360÷72=5(厘米)。還可引導學生當鐵塊放進容器后因為鐵塊和水的底面積是1:1,所以水的底面積就變成72÷2=36(平方厘米)水的體積是72×2.5=180(立方厘米)180÷36=5(厘米)。通過一題多解的變化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思考。
(四)增強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思維
中高年級小學生的思維剛剛脫離對教師的依賴性,不過,稍微不注意,就會被教師牽著思維走,所以應該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堅持己見的能力,并能夠向權威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打破定向思維的能力,推陳出新,并鼓勵他們多思考、多提問。例如,甲、乙兩地的鐵路長240千米,一列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3/5小時行駛36千米。照這樣計算,這列火車行駛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按常規(guī)行程問題是:先求出火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速度=路程÷時間,即36÷3/5=60(千米)。再根據路程÷速度=時間,得出240÷60=4(小時)但我班有位學生是這樣做的:他先求出火車行駛1千米要多長時間?3/5÷36=1/60(小時),再算出行駛240千米需要的時間,240×1/60=4(小時)他這種獨創(chuàng)性的解題方法受到全班同學的贊賞。
(五)注意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與總體發(fā)展性的關系
學生擁有了獨立思維能力以后,就會出現個體差異,數學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向學生講述數學知識,還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差異性,針對這些差異性展開教學,保證每位學生都在過去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傊W生隨著知識的累積,其思維品質也在過去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這也就為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能力進入成熟階段打下了基礎。教師也需要依照學生不同階段的個體差異性,培養(yǎng)其特有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數學課堂學習質量。
數學論文11
一、 走出編排體系的慣性思維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材中,應用題是一個獨立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們開展教學研究時關注度最高的內容。應用題的內容通常集中編排,有著嚴謹的知識體系和清晰的結構,許多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形成了一套與之相適應的、高效的教學模式。特別是應用題一課一例的編排形式,使教師在教學時有例可舉,有類可歸。對于學生來講,例題有很強的示范作用,便于學生模仿,F在的教材中,以往應用題嚴謹的編排結構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結合各個領域內容分散安排的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數與代數”領域的實際問題,有的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有的單獨安排例題,應用題完整的序沒有了,而且,在重點教學某一實際問題時,又有很多變化,讓人難以把握。
不可否認,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做法是有難度的。特別是,部分教師對傳統(tǒng)應用題的教學已經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改變起來就更難。但是,冷靜地分析現在教材對應用題的處理方式,顯然問題的呈現更具有靈活性,能有效地避免學生嚴格按照問題類型、機械模仿的弊端。對新教材中實際問題的編排,感覺有點“散”也是正常的,因為我們不提倡學生模仿類型去解決問題,而是要充分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重視學生對問題本身數量關系的分析。試想,如果學生拿到一個問題,都能自動化地與某個問題模式嚴格對應,給出解答,那么,這樣的問題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幫助嗎?會不會引發(fā)“熟能生笨”的擔憂呢?
二、 匡正淡化數量關系的錯誤認識
數量關系是從一類有共同規(guī)律的數學問題中總結出來的,能揭示某些數量之間的本質聯系。傳統(tǒng)的應用題教學中,抓住數量關系是提高解題能力的“法寶”。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就會有意識地讓學生積累并強化一些常用的數量關系式:單價×數量=總價、速度×時間=路程等。這些被濃縮、提煉出的數量關系也確實能幫助學生解答應用題?墒,現在的教材中,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似乎被淡化了。
其實,《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庇纱丝梢,新課程以及新教材沒有舍棄數量關系,倒是我們教師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中忌談數量關系,把數量關系看作禁錮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框框”。實際上,許多常見的數量關系是學生經常接觸并且也容易理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分析各種數學問題,概括這些常用的數量關系。因為,在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時,能夠搜索出已有的解決相關問題的必要模型,也是一種經常使用的策略。完全舍棄數量關系,僅僅讓學生憑借生活經驗思考問題,不是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的初衷。
三、 改變單純文字敘述的呈現方式
傳統(tǒng)的應用題,基本上是以純文字的形式呈現的.,問題結構清楚,文字敘述簡練概括。教師只重視讓學生通過閱讀應用題的文字,來分析和理解數量關系,甚至有時還總結所謂的“抓關鍵句”解決問題的經驗。雖然有的問題也有一些變式,但只是人為增加了一些數量的隱蔽性和復雜性,有的甚至是無聊的文字游戲。
其實,現實世界信息呈現的方式是千姿百態(tài)的。人們所接觸到的問題更多的是以表格或圖文結合的形式出現的,純文字的問題很少。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問題,形式比較單一,因此,我們完全贊同教材中適當增加一些用情境圖、表格或對話等方式呈現的問題。并且,有些問題需要學生自己收集信息,有些問題中的信息是多余的。只有讓學生經常解決接近實際生活本原的問題,經歷這種真實情境下的學習,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至于遇到一些平時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就束手無策。
四、 理性分析解題模式的弊端
傳統(tǒng)的應用題往往有許多類型,并且各種類型都有專門的名稱,如歸一應用題、歸總應用題、相遇應用題、求平均數應用題……教材通常就是按類型編排這些應用題,并且一節(jié)課中只教學一類典型的問題?陀^地說,這樣的編排便于學生的學習,但同時,這也使得學生有相對比較固定的解題模式可以套用。甚至學生讀完題后不假思索,就列式解答,完全憑借對解題模式的記憶在解題。比如,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教學,有的教師是讓學生按下面的步驟“分析”問題的:找到含有“單位1”的條件句,找出“單位1”的量;判斷單位“1”的量是已知還是未知;如果“單位1”的量已知,可用乘法解答,如果未知,可列方程或除法解答。
顯然,傳統(tǒng)應用題教學過分強調應用題的類型和解題模式,不利于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雖然一部分學生具備了熟練的解題技巧,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未真正提高。在解題能力很強的表面現狀下,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并沒有得到切實提高,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熟視無睹,不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思考、提出或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其實,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還負載著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教學目標。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套,需要學生自主地經歷對信息的收集、整理,對解題思路的猜想、嘗試和推理,對解題方法的反思等復雜的過程。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下,學生解決問題時不是把問題和類型相聯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問題與數學意義的聯系,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對數學概念的進一步理解,獲得解決問題的一般經歷與體驗。
數學論文12
一、培養(yǎng)高職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
1.將所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
數學本身就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師在教授學生一門數學理論基礎知識的時候,如果能夠引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貼合生活實際的實例,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門知識的應用,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是極為有益的.比如在學習立體幾何的時候,教師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找出生活中一些常用或者常見的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等,讓學生對這些物質的結構進行剖析,更好地理解長、寬、高的區(qū)別與聯系,把握虛線與實線的區(qū)別,這樣在將來的知識講解中就能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形成良好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在引入實例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物質,更易于學生理解,能夠加深他們的印象,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師生之間建立感情,形成良好的互動.
2.將所學知識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相結合
我們都知道,高職生作為定向培養(yǎng)的專業(yè)技術人才,他們往往在心理上更愿意學習專業(yè)知識,掌握專業(yè)技巧,以便將來找到專業(yè)對口的'工作.那么,針對高職生的這一心理,教師就應該在教授數學這門基礎課程的時候,將數學知識與他們的所學專業(yè)知識緊密結合起來,讓他們能夠學以致用,提升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把所講的數學知識滲透到學生的專業(yè)知識中去,對于與專業(yè)相關的知識點,教師要盡量講解得細致一些、深入一些,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知識,同時能夠將這門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中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職業(yè)技能.這種帶有目的性的學習會促使學生提升對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數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在主觀上更愿意主動去學、深入去學.
3.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通過比較直觀的圖、文、像、動畫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保證教學內容有一個全方位的反饋和互動.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啟發(fā)式教學、視聽強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改變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并且能夠涉獵一些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更加靈活、主動,不受教材的限制.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能夠近乎逼真地模擬出所需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以高質量、高水平的視覺沖擊和音頻沖擊來刺激學生的腦部,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的思維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改革傳統(tǒng)數學教學手段的必然趨勢,不僅可以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枯燥的問題生動化、趣味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靈活化,而且可以大大彌補傳統(tǒng)教學手段給數學活動帶來的局限性、不便性.同時運用多種形式,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教學過程充滿生機和活力,自然地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學得好.多媒體技術采用音像結合的教學方法,具有新穎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可以寓教于樂,更能引起高職生對數學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小結
總之,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多多反思,站在學生的立場來看待教學中遇到的現象和問題,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致力于打造高職數學的高效課堂,為把高職生培養(yǎng)成高科技復合型人才而努力。
數學論文13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部分小學的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觀察,以及在課下與教師們的溝通,筆者發(fā)現,在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上有不少問題亟需改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不少教師較少運用教學設計,沒有備課階段,采用現成的參考資料直接講課,上課時完全憑著自己的經驗,沒有具體的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二是教學時所涉及的內容設計太過籠統(tǒng),內容不夠充實,流于形式。授課要素之間的表述極為簡單,各個知識環(huán)節(jié)處于分割和游離的狀態(tài)。各要素之間沒有必然的內在關系。三是在教學設計在主次排序上缺乏嚴謹度,亂而無序。
二、微型實驗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為:探尋出教師“唯經驗第一”這一教學問題的根源所在,發(fā)現問題,對其進行深入剖析,找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讓教師“唯經驗第一”的思維得到徹底的改變。研究的最終意義在于幫助教師找到切實可行的`教學設計方式,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設計,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樣的優(yōu)化設計更加便于他們快速學習新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也希望可以借助這次研究為豐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三、教學案例微型實驗實踐與分析
研究案例以“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為題,來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本次微型實驗的教學設計共分五步。第一步是設計階段,目的是為了提升教學的可操作性,對教學目標進行排序。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商是一位數,除數選擇兩位數,且整十”的筆算除法,或“除數是兩位數,且不整十”的筆算除法。教師以此為例讓學生進行練習。第二步是開發(fā)階段,教師拿出一張紙,紙上畫有圖畫,一個框內裝著140個蘋果,接著提出問題:要把這些蘋果分給20個人,該怎樣分呢?在這一階段促使學生自己動腦,自己判斷,對題型進行分析,同時教師注意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糾正。之后教師可再列出一種題型,如“141÷30”“467÷20”等,要求學生詳細寫出計算的每一步驟,鍛煉學生的腦部思考與手部記錄同時進行的能力。第三步是實施階段,要求教師根據課堂需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進行啟發(fā)式、誘導式教學。第四步是評價階段,通過再次進行習題檢測和對教學效果的測驗,評判學生的學習質量。
通過上述實驗發(fā)現,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以明顯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易到難,從單一學習拓展到了多角度學習,數學學習質量明顯上升,這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的改善也有積極影響。可以說,教師教學設計的優(yōu)秀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需要從抓緊教師的教學設計入手。課后有教師反映整個教學設計還是顯得稍有復雜之感,剛上崗的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而無法準確地理解、把握整個教學設計的授課節(jié)奏,年長的教師也因為受長期的舊式教學法影響短時間內無法適應。鑒于上述問題,教育工作者還應就如何簡化整個教學設計進行探究,以便實現各個階層的教師都能快速地適應這套教學模式。
數學論文14
摘要:小學數學是數學系統(tǒng)教學的起始階段,重點在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以及數學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脈絡,增強學生在接觸數學問題時的數學分析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而數學問題教學法就是實現上述教學目標的重要教學手段,通過做好對教學問題的選擇與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地分析與知識點地對應,實現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以及數學思維方式的訓練,是擴展學生數學思維范式與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法;教學問題設計;小組合作
學習模式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出發(fā)點,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建模、知識點運用、解決等過程實現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一方面增強對知識點的適用范圍加以說明,另一方面提高知識點與實際案例之間的對應與整合,進而實現對知識點邏輯的擴展與運用。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法運用時,一定要做好對問題本身的設計與控制,增強問題難度與學生學習能力之間的對應,讓學生能夠分析、思維、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實現問題教學法的教學目的。
一、加強對數學教學問題的設計,控制好數學問題的難度、數量
1)做好學生的基本學情以及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整理,增強學生學習能力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適應度
小學數學問題教學法的實施應該建立在對學生基本學習情況以及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整理的基礎上,讓數學問題教學法與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之間對應起來,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問題進行理解與分析,才能保障實施數學問題教學法的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的聯動,保障數學教學活動可以順利進行。
2)控制好數學問題教學法中數學問題的難度與數量,做好數學問題的設計與延伸
老師應該主動控制好數學問題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難度與問題數量,要避免所有學生都難以解決數學問題的情況出現,也要避免因為數學問題的數量多而造成的教學重點不明確、教學意圖不突出的情況,因此老師在進行問題教學法時一定要做好對數學教學問題設計工作,讓學生可以充分融入到數學問題教學情境中來,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與認知能力。
二、開展多樣化的數學問題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興趣性
1)采用多媒體進行數學問題的說明,增強學生是分析數學問題過程中的形象化
老師應該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進行數學問題的說明,增強學生對數學問題邏輯關鍵點與思維要求的側重點的認知,進而增強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中的導向性與目標性。比如在進行相遇問題的講解時,老師可以通過動態(tài)圖片或者是視頻的方式進行相關數學參數的展示,同時通過多媒體軟件中的標記作用加強對路程與速度的標記,進而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邏輯關鍵點。
2)利用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模式開展數學問題教學,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思維廣度
老師應該積極采用小組合作討論學習模式開展數學問題教學,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對某一個數學問題的討論,讓學生自己進行數學思維過程,梳理解題思路并在相同思維能力的學生群體之間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分析,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思維效益。比如老師可以將“雞兔同籠”的問題交給學生來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自己尋找解題方法與解題思路,發(fā)現與整理兩個重要的.數學關系式,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分析能力與擴展能力。
3)使用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問題邏輯的理解與分析
老師需要充分利用生活場景進行數學問題的情景創(chuàng)設,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以及數學問題的理解與認知,進而幫助學生迅速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邏輯關鍵與思維突破口,提高數學問題教學法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比如老師可以將梯形的面積計算與堤壩表面積的計算結合成一個數學問題,通過設計需要多少平米的草坪進行裝飾作為數學問題的終點,加強學生對長方形面積、梯形面積、堤壩裝飾面積以及四則運算的理解與掌握,進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講解,幫助學生完成對數學解題思路的總結,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計算能力,老師應該主動將數學問題的分析講解過程安排給學生來進行,讓學生自己來分析數學問題并通過數學公式、運算來解決數學問題,增強學生對數學解題思路的鞏固,提升學生在問題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數學能力,全面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思維操作能力。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不在于讓學生解決多少的數學問題,而是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擴展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范式,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思維邏輯與思維重點,進而以思維為出發(fā)點增強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實現學生綜合數學技能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素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小學數學教育20xx(z1)59-61
[2]徐兵玲《淺析問題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xx(11)
[3]石萬義《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教學法的具體運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xx(9)194-194
[4]張來香《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分析》[J]教育20xx(11)220-220
數學論文15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重要的學科,數學論文的撰寫對于數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與其他學科不同,數學的論文撰寫有著一些特點,需要有著特定的結構和格式。在本文中,我將分享一些我在撰寫數學論文時所積累的心得與體會。
第一部分:選擇主題。
選擇合適的主題是進行數學論文撰寫的第一步。首先,應該選擇已經被證明的定理或研究領域的擴展。其次,在選擇主題時,應該考慮到自己的研究興趣和所學的數學領域,以便能夠更好地擬定研究目標和更好地理解現有研究成果。最后,在選擇主題時,應該盡量避免對自己來說過于復雜或難以理解的題目。
第二部分:制定論文結構。
一篇合格的數學論文需要有著特定的結構。文章應該以一個摘要或介紹開始,介紹研究內容和結論,并指出自己想要探討的問題或定理。要包括類似后面章節(jié)的章節(jié)標題,總結論和參考文獻。在完成引言和總體結論之后,文章應該有一個細分層次清晰的正文,以證明或分析研究的結論。
第三部分:掌握數學符號和公式。
數學論文需要使用大量的符號和公式,這需要對相關符號和公式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并能夠正確地使用它們。在撰寫論文時,應該注意符號的命名規(guī)則和使用,避免產生歧義或錯誤。同時,在使用公式時,應該正確標注符號的'含義,并遵循數學公式的優(yōu)先級規(guī)則。
第四部分:清晰簡潔的表述。
數學論文的表述需要精煉,避免冗長。千萬不要把文中重點分散到晦澀難懂的原理和事實中,避免使用口語化或含糊不清的語言,以免產生歧義。合理運用秩序和段落形式,設計條理清楚、連貫流暢的文字結構,使論文表現豁然開朗。
結語:
撰寫數學論文是一個長期、復雜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過程。從選擇主題到最后的編輯和校對,每一個步驟都需要仔細地考慮和精煉。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需要持有一顆鉆研精神,不斷學習與實踐,以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理解能力。相信有了這些心得體會,撰寫數學論文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精選】數學論文09-05
數學論文09-05
數學論文精選09-06
數學論文05-15
【必備】數學論文09-04
【精品】數學論文09-06
【必看】數學論文09-05
小學數學論文09-04
【熱門】數學論文09-05
美感數學論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