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論文(集合15篇)
在現(xiàn)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論文1
【摘要】
大學生時代是人生中一段既美好又特殊的時期,F(xiàn)在的社會給我們提供了充分施展自我才能的舞臺和多方面的發(fā)展機遇,而他們可憑借的競爭優(yōu)勢已不單單是智力和體力,更重要的是健康和健全的人格。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由青春期向成年期轉變的重要時段,也是自我意識不斷完善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尤其重要,大學生們應加強認識,掌握技巧,積極訓練,不斷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促使自我健康成長。
【關鍵字】大學生心理健康,人格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大學生戀愛心理,大學生自我認識,心理教育。
【引言】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都迅速發(fā)展的階段,也是一個伴隨著個體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由于生活環(huán)境、學習特點、人際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的改變。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
【正文】
一、大學生的時代主題
心理健康是時代的主題,是現(xiàn)在社會進步與人類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全方位開放的新局面為其提供了成才得廣闊舞臺和更多的發(fā)展機會,但同時,激烈的競爭也帶來更多嚴峻的挑戰(zhàn),時代的發(fā)展對大學生提出了更多、更新、更強的要求。提高個人的修養(yǎng),保持心理的健康,增強人格的魅力,優(yōu)化心理素質是每一個立志成才的大學生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
當代大學生面臨著新世紀的挑戰(zhàn)。綜合國力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萍嫉陌l(fā)展,經(jīng)濟的振興,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都取決于人才素質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養(yǎng)。心理素質是人才素質系統(tǒng)中的基礎,同時又滲透在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職業(yè)素質之中。由于21世紀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更高、更全面,與以往任何時期相比,當代大學生更需要心理健康的指導和鍛煉。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tài),即人對內部環(huán)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huán)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shù)男袨橛枰钥朔,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tài)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huán)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tǒng)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tǒng)一和協(xié)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wěn)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jīng)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xiàn)。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xiàn)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shù)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zhí)、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大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fā)展密切相關,并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fā)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方式、環(huán)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fā)展,并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fā)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于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yōu)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三,大學生戀愛心理分析
步入大學,許多的同學都步入了大學戀愛這一人生事業(yè)當中。大學戀愛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現(xiàn)象,而是已經(jīng)從現(xiàn)象轉變成了潮流,就像許多同學說的那樣,在大學戀愛是正常,不戀愛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學生戀愛是個值得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
大學生戀愛,除具有一般青年戀愛的特性外,還具有自己獨有的特點:
1)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
2)主觀學業(yè)第一,客觀愛情至上
3)戀愛觀念開放,傳統(tǒng)道德淡化;
4)失戀態(tài)度寬容,承受能力較弱。
大學生戀愛的利弊并不是戀愛與生俱來的東西,而關鍵取決于我們對待戀愛問題的態(tài)度,以及是否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是否正確選擇戀愛時機,是否能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yè)的關系等因素。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都是因人而異的。處理的當,可以成為學習和事業(yè)的催化劑,使人努力學習,成績上升。而處理不當,則可能分散精力,浪費時間,情緒波動,成績下滑。大學生的戀愛問題關鍵取決于自己,而學校則應當加以正確的引導。
四,大學生自我認識
加強自我心理調節(jié)。自我調節(jié)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tài),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
大學生處于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jīng)歷了從萌發(fā)到成熟的過渡之后,逐漸進入活躍狀態(tài)。從心理發(fā)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jīng)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fā)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難免會發(fā)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和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fā)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fā)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fā)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fā)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和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fā)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
五、對大學生心理教育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于后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進。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fā)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fā)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每年約有10%的新生被約請面談,根據(jù)面談分析,區(qū)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心素質教育既是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學過程都包括著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為教學過程是經(jīng)社會歷史積淀的文化知識、道德規(guī)范、思想價值觀念為內容和主導的。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只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深入挖掘知識內在的教育意義,就能夠把人類歷史形成的知識、經(jīng)驗、技能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即內化成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并在他們身上持久扎根。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tǒng)學習心理、衛(wèi)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掌握心理調節(jié)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fā)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fā)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tài)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fā)展的實現(xiàn)。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應該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未來的建設添磚加瓦。
心理健康論文2
摘要:解決大學生中日益嚴重的心理問題是當前大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人格缺失、人際交往困難、戀愛情感波動和學習、就業(yè)壓力是造成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一些大學生的心理上存在著一系列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危害著青年學生身心健康,阻礙著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建立科學、有效、靈敏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對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字: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方法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能夠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標。一直以來,大學生都被認為是受命運青睞的天之驕子,他們具備了各方面的良好素質,是優(yōu)秀的代名詞。但是,從當前反映的一些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潛伏著心理危機。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強,情緒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有障礙,等等。
楊叔子院士曾經(jīng)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現(xiàn)問題,對社會的危害越大!币虼耍治鼋鉀Q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緩解心理壓力已經(jīng)成為各大高校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從個體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大學生處于青少年向成年的過度轉變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容易出現(xiàn)考上大學的自豪感和處理問題能力不高的自卑感的矛盾沖突,強烈的交往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在遭遇某種刺激時,就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障礙。
.從學校環(huán)境方面來看,高中時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與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不同。高中的學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問題,只重視升學率。而將學生的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品德的教育等問題放在次要位置,有許多中學根本就沒有將學生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心理素質培養(yǎng),品德教育問題列入議事日程。這種高中教育的現(xiàn)狀,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極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當受到過這種中等教育的學生升入大學后,角色、地位及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與高中時期有著極大的改變。必然對大學生活產(chǎn)生極大的不適應;而中學生中又有許多是獨生子女,不論其家庭是貧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寵兒,由于聰明、學習好,受到老師及親友的過多關注。進入大學后,當這一切不復存在時,就會產(chǎn)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靈會變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這個年齡段正處于青春躁動期,渴望友誼、愛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溝通、交往,不會主動地去理解他人。他們也必然會對大學的生活感到很不適應。第一,大學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獨立的處理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問題,但據(jù)調查,有相當多的學生以前在家里沒有洗過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對父母有較強的依賴性。第二,大學中評判學生優(yōu)劣的條件已不再是單純的學習成績,而已包括了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這種標準的多樣化,使部分成績優(yōu)秀而其他方面較差的學生感到不適應,其自尊心受到強烈的震撼,心理上產(chǎn)生失落和自卑。第三,現(xiàn)在的大學對學生學習要求嚴格,若幾門功課不及格就會面臨失去學位,降級甚至遭遇退學的危險,這就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加之大學中主要是靠學生的自學能力來進行學習,與以往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很不一樣。使很多學生不知所措不知怎樣進行學習,而感到茫然,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情緒低落、失去自信、心理失衡、導致心理異常。甚至出現(xiàn)心理問題。
從家庭方面來看,家庭是始終伴隨人類從嬰兒,少兒一直到成人時代的重要外在因素。眾所周知,人類的價值觀,人生觀都以少兒時期的思想觀念為基礎。父母和睦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較開朗,心理承受能力較好,父母關系緊張的家庭,孩子的脾氣也趨向于暴躁。而大多數(shù)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自卑是其共通特點。很多大學生家庭的不幸福,會使他的心理產(chǎn)生陰影,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逐漸顯露甚至演變成嚴重的心理疾病。同時,對獨生子女的溺愛也直接導致了大學生過于依靠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主要問題。
從歷史文化方面來看,受中國悠久的文化和封建歷史影響,使中國人在骨子里有一種含蓄和矜持,形成了內向的民族性格。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對心理學的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層面,造就了西方人張揚個性,提倡人權的特點。然而,進入新紀元后,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和世界性的高度同步,中西方文化在新一代驕子們的思想中匯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對立的文化特點,使大學生在人格與道德方面倍受沖擊,而脆弱的心理防線也隨之崩塌。使許多人產(chǎn)生了浮躁的心理,無所適從,有的人由于某些心理壓力,產(chǎn)生了心理疾病也不懂得去就醫(yī),甚至不敢去就醫(yī)。
同樣的,由于以上原因,也導致了大學生在擇業(yè)是遇到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大學畢業(yè)生在擇業(yè)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一下四個方面
(1)自負心理。這種心理主要集中在成績較好的畢業(yè)生當中。他們往往被社會公認為學習成績優(yōu)秀,勤奮好學的榜樣。因而產(chǎn)生自負心理,擇業(yè)要求過高,在擇業(yè)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
(2)自卑心理。這種現(xiàn)象與自負心理截然相反。一些成績較差或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學生,面對當今社會日益尖銳的激烈競爭,總覺得自己“先天不足”,做事及做人都縮手縮腳。自卑使他們缺乏自信心和競爭力,參加面試時心理忐忑不安,心理承受能力極差,遇到挫折概率較大,容易一蹶不振。
(3)急功近利心理。有這種心理現(xiàn)象的學生往往在擇業(yè)時看重職業(yè)的性質,自己的.地位和報酬,一心只想進大城市,大機關,到掙錢多待遇好、工作輕松的單位,或渴望一步到位,這種心理不僅脫離實際,而且不利于大學畢業(yè)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4)依賴心理。具有這種心理特征的大學畢業(yè)生可分為兩種傾向。一是依賴大多數(shù)的從眾心理,自己缺乏獨立的見解,虛榮心和僥幸心理會使他們改變原有的自我期望,而不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切合自身實際的選擇;二是依賴政策,依賴他人的心理,他們不是主動去選擇積極參與競爭,而是坐等學校給自己落實單位,或者依賴家長與親友走后門、托關系,甚至讓家長出面與用人單位洽談,一切由家長包辦。這會使得這些大學畢業(yè)生失去更多的機會。同時,依賴心理也反映了這些大學生缺乏開拓能力和競爭精神。
根據(jù)上面所述情況,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已經(jīng)刻不容緩。
學校教育方面,需要在反思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理論做指導,重建大學生心理危機的主動干預機制。
第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充實高校課余生活,探索不同路徑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強心理的教育,打破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束縛,走到學生當中去,走進學生生活中去,把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做細,做實,做好,給學生們更多的心理關懷。根據(jù)大學生的特點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講座,普及和增強他們的心理衛(wèi)生知識,以便于他們在產(chǎn)生心理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治療和疏導。
第二,輔導員在加強心理教育這個工程上,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數(shù)同學們的心目中輔導員是他們最可信賴的人,輔導員是他們心靈中的依靠,他們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輔導員。所以,輔導員來做學生們的心里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輔導員應該將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心里素質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因此,輔導員應深入到學生當中去,貼近同學、了解同學,進行大量的調研工作,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做好學生們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疏導,及時解決,是解決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三,要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主管制度。學院要有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的制定、展開以及經(jīng)費支持負責,這樣才能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貫性、持久性、全面性,真正取得實效。
第四,要建立能夠上傳下達信息暢達的危機處理網(wǎng)絡。有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班主任,寢室長(學生干部),家長,是構成這個網(wǎng)絡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建立完善的信息檔案,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平臺,及時掌握患有心理問題學生的狀況和可能發(fā)生的心理危機事件。
第五,要轉換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高校的大學生,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對他們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建立有專家和專業(yè)人員著稱的工作隊伍。根據(jù)我國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由專家制定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并且把它放在學校網(wǎng)頁上,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心理狀況作出判斷。在網(wǎng)頁上設置由專家主持的心理健康論壇,或者采通熱線,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咨詢和幫助。
家庭方面,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因此,構建一個和睦,互謙,互讓,友愛,尊重,和諧的家庭不僅僅是責任也是義務。給子女營造一片美麗的天空,一個健康成長的氛圍是每個家長都應該盡到的職責。此外,家庭的教育也應該趨于科學,不要動輒打罵訓斥,也不應過分溺愛。糾正其不良的言行和錯誤的行為不能手軟,但也要尊重事實不可以妄自決斷,對孩子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尊重。因此,提高年輕家長和即將做家長的青年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知識水平,普及科學育兒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歷史文化方面,轉變思想,老師應耐心地引導學生對外來文化仔細篩選,對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讓兩種文化在大學生的思想中融會貫通。用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即將產(chǎn)生的,或者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使人們認識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一個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體不適一樣,應該及時去就醫(yī)以求得咨詢、疏導,對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會和學校要給予更多的尊重、理解、關愛。
同樣,大學生在擇業(yè)過程中,也要充分認識到心理調適的積極作用,提高自我調適的自覺性,增強承受挫折,化解沖突和矛盾的能力,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順利擇業(yè)。要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覺地調整內在的不平衡心理,增強心理素質,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要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對擇業(yè)要充滿信心,要注意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yǎng)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不要懼怕困難、挫折,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和健康的心理。
總而言之,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不僅僅只應從大學開始,而應該從中學、小學和每個家庭開始早期的教育培養(yǎng),這樣更有利于人的成長。因此,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僅僅是學校的問題,也包括家長,甚至學生自身的調整。只有正確認識并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才能更有效的引導大學生走向成材之路。當今提倡的注重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更符合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進步。同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對不斷地提高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應該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和廣度。和諧大學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的主動干預機制,解除大學生的心理疾苦,調整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讓他們順利畢業(yè),順利就業(yè),既是我們當代大學培養(yǎng)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接班人的工作重點,也是我們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論文3
一、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提高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為了讓學生體驗人與人交往的相互性,可以安排“支撐”活動:讓學生坐在椅子上圍成一個圓,前面的同學倒在后面同學的腿上,以此類推,然后撤掉所有人的椅子,讓大家靠著彼此的力量相互支撐。多數(shù)學生在第一次做這個活動時都會感到很神奇,當成功完成活動時,學生都能夠強烈地體驗到自己沒有倒下是因為有別人在支撐,同時自己也在支撐著別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相互支撐的關系。為了讓學生了解人際吸引的因素和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現(xiàn)象,可以安排“朋友樹”活動:讓學生畫一棵樹,再畫上果實,有幾個要好的朋友就畫幾個果實,并在果實上寫上好朋友的名字,然后思考與好朋友最初是怎樣成為朋友的',友誼持久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后小組分享,最后進行歸納總結,達成課程目標。為了幫助學生學習感恩的態(tài)度,可以安排“互助之旅”活動:一部分學生用眼罩蒙上眼睛,然后讓其他學生引領著通過一系列障礙,蒙上眼罩的同學首先感到行走于障礙中的無助,再感受被人引領通過障礙的溫暖,從而產(chǎn)生對引領的同學的感恩之心。活動后學生分享感受,并由此引發(fā)對更多人的感恩之心。為了引導學生積極解決生活中人際交往的困惑和問題,可以設計生活場景,讓學生來表演,將經(jīng)過小組討論的解決辦法表演出來。這樣,對表演的同學來說強化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其他看表演的同學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二、積極調動學生自身的資源,不斷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自身的資源,使學生在充分參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問題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最多的問題,也是心理健康課學習過程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借助學生自身的資源,為學生的心理成長服務。比如,在培養(yǎng)愛的能力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思考自己的戀人標準,并進行分享,從學生的分享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戀愛觀,并可由此總結什么是愛情,學習戀愛三因素論,使學生對愛情有進一步的理解。在探討愛的能力的內涵時,可以先讓學生討論幾個與戀愛相關的問題,如被一個異性喜歡怎么辦,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自然會列舉出不同的情況。被異性喜歡時可能自己也喜歡對方,也可能自己并不喜歡對方,對前者如何接受,對后者如何拒絕,學生自己的經(jīng)驗中有好的或不好的應對方式,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愛的能力包括接受愛的能力和拒絕愛的能力。
三、結語
教師還可以推薦學生在課外閱讀相關書籍或觀看有關影視作品,推動學生進一步開展學習。
心理健康論文4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某高級技工學校新生,平均年齡16歲。在專業(y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調查人數(shù)為680人,有效問卷631份,占96.7%。其中男生510人,女生121人。
2.測評工具
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和自尊水平評定量表(SES)。SCL-90共90題,10個維度,分五級評分,1分表示沒有癥狀體驗;5分表示癥狀嚴重。該量表是心理健康普查常用的量表。自尊水平評定量表(SES),取總分作為變量,得分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3.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及Spearman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SCL-90統(tǒng)計結
果顯示10個因子分在1.28~1.79之間,各因子分與全國青年常模比較結果顯示,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等4項因子分顯著低于全國青年常模(P<0.01),強迫癥狀、恐怖和精神病性3項因子分顯著高于全國青年常模(P<0.05)。
2.SCL-90因子分
大于2表示被測試者在該項目存在輕度心理問題,因子分大于3表示被測試者在該項目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問題。SCL-90總分超過160分可考慮篩選陽性,632份有效問卷中,有124份總分超過160分,占19.62%。SCI-90因子分≥2分、≥3分的情況(%)
三、結果討論
青少年正處于生理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急劇變化的時期,是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多篇調查報告顯示,技工學校學生相對欠缺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們經(jīng)歷了更多的心理挫折。準確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并加以正確引導有著重要的意義。結果1、2顯示技工學校新生在強迫癥狀、恐怖、精神病性問題上多于全國青年常模。技工學校一年級新生有的背負著父母考高中期望落空的失落感,有的則感覺到從升學壓力中解脫出來的空虛感,心理狀況比較動蕩。學校應密切關注新生的心理狀況和外在行為表現(xiàn),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普查、跟進輔導,及早發(fā)現(xiàn)行為異常、精神狀況較差的學生,及時引導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同時,多組織不同群體的集體活動,通過多種類型的`社團活動讓不同性格特征的學生找到同伴,找到共同的興趣愛好,找到施展才華的平臺,從而緩解心理壓力。結果3顯示技校生的自尊水平偏低,且自尊水平與心理健康狀況關系密切。在632份調查結果中,自尊水平在20分以下的人數(shù)占23%,25分以下的占74.5%,而20xx年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二中學網(wǎng)站上公布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自尊水平25分以下的人數(shù)僅占6.12%?梢,在社會唯成績論的形勢下,技工學校學生在傳統(tǒng)教育中屢屢挫敗,導致自尊水平即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受較差。自尊是個體自我系統(tǒng)的核心成分之一,其發(fā)展狀況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技工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任務是重構學生的自信心,尤其要特別關注自尊水平低于20分的那23%的學生,因材施教,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這部分學生體驗傳統(tǒng)教育以外的成功感,多給予肯定鼓勵,以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傊,社會理應大力宣傳倡導職業(yè)不分貴賤、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平等精神,且在各種工資待遇,職位選拔、晉升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公平的條件,充分尊重技工人才。
心理健康論文5
一、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相關內容
由于教學是教師的工作重點,教學能夠為學生造成極大的影響。教師必須要在學科的教學里找到和心理學相關的內容,從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影響學生的心靈。例如,在教授“理想的風箏”一課時,教師可積極地引導學生,使其充分地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假如大家身邊也有如同劉老師那樣的殘疾人,那么其將會如何面對工作與生活呢?
在思考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堅強執(zhí)著以及積極樂觀的重要性,充分明白心態(tài)才是決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同時幫助學生表達出其心得體會,引導其怎樣面對與處理在學習以及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
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而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學?梢蚤_展專題講座,舉辦多種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以及開展班會等,從而使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提高其學習興趣,使其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鍛煉與發(fā)展。同時,學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積極地創(chuàng)建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借助于電教設備等手段定期向學生普及與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對師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美化生活以及陶冶其情操,使得師生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與融洽。
三、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獲得學校領導的充分重視及支持,必須要有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教師不但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其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會在極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造成影響,所以,必須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yǎng),持續(xù)地提升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有效推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提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四、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
學校應該積極營造家!靶挠钡膬(yōu)良環(huán)境,使家庭以及學校開展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學?梢越柚诩议L座談會等方式,經(jīng)常對家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讓家長了解一些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常識。幫助家長了解到和諧、輕松的家庭環(huán)境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
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表現(xiàn),同時和家長積極配合,充分滿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大量宣傳家教知識的基礎上,應該積極地提升家長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通過準確的方法與良好的行為教育以及影響孩子,保證教師與家長達成一致目標,從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總結
總而言之,新課標堅持的宗旨即為“以人為本”,主張應該充分信任、理解以及尊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變成此環(huán)境下教育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校要積極地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各個家庭也要積極地配合學校工作,營造出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在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共同配合下,充分重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不斷地完善與升華小學生的人格與情操。
心理健康論文6
一、引言
怎么樣看待中職生,乃至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視角,“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fā)展?jié)摿兔赖碌目茖W”。關于心理健康相關學科,按照西方學者的說法,其研究主流依舊是以消極、被動、補救和治療為特征的一種病理傾向。在這種背景下,積極心理學于20世紀末興起,最早可以追述到人本主義,甚至榮格。其倡導者Seligman等人認為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是如何促進個人與社會的發(fā)展,激發(fā)與開掘人的積極力量,幫助人們走向幸福。面對傳統(tǒng)心理健康研究的消極病理傾向,積極心理學主張關注人類積極的品質,挖掘人類的潛能使人們走向幸福和成功。對于心理健康,積極心理健康的核心理念是,心理健康不僅要關注人的各種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還要更多地關注人的積極品質或積極力量。人的積極品質或積極活力的培養(yǎng)過程就是一個克服各種心理問題的過程。面對傳統(tǒng)以病理假設和問題假設以基礎的中職生心理健康研究,積極心理學也為中職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本研究將運用心理測量法和調查法,對鄂爾多斯市400多名中職生進行研究,并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對測量和調查結果進行解讀.
二、研究一:某市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
1.研究方法
用SCL-90對該市三所中職學校不同專業(yè)和年級的460名學生進行分批團體施測。最后回收得到有效問卷403份。并將測量結果與劉恒等人(20xx)制作的'SCL-90中國中學生常模進行比較,并進行t檢驗。
2.研究結果量表的得分高于全國的中學常模
但是,考慮到常模里面包含了一半的初中生,而有文獻證明,高中生的SCL-90量表的得分高于初中生;將這個結果與林東等人對廣西的普高生研究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某市的中職生在敵對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廣西普高生,但是在人際關系和恐懼方面得分低于廣西的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沒有統(tǒng)計上的差異;而與康延海等人對?诘钠崭呱难芯勘容^發(fā)現(xiàn),某市中職生在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方面得分顯著高于海口的普高生,而在人際關系方面得分顯著低于?诘钠崭呱。排除敵對方面的得分,其它分項某市中職生的SCL-90得分與文獻中提到的高中生互有短長,所以,除了中職生有更強的敵對性,可以認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沒有本質區(qū)別,這說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同齡學生中不具有特殊性。
三、研究二:良好的人格對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積極作用
1.研究方法
對研究一中的被試,進行大五人格簡化版(NEO-FFI)測驗。并將測驗到的各維度與SCL-90各分項作相關。
2.研究結果
大五人格中神經(jīng)質、外傾性、宜人性、嚴謹性與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關系,換個角度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人格可以提高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中,通過培養(yǎng)的中職生的積極人格,可以對他們心理健康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這個結果與康延海等人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四、討論與分析
1.對研究方法與工具的討論
資料表明SCL-90一共有10個維度,本研究只用了9個維度,還有一個表示睡眠和飲食的“其它”維度沒有使用,原因是,為了方便與劉恒等人20xx年制作的SCL-90中國中學生常模進行比較,而這個常模里面不包括“其它”這一維度,查文獻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SCL-90量表中,缺少有關“其它”維度的常模數(shù)據(jù)。本研究采用被試內研究,對同一批被試的兩種參數(shù)作出相關。這種做法有利于更一進步的了解影響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為了更直接的說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中學生中屬于正常存在,本應該選擇一批某市的普高被試與本研究的被試比較,然而,由于諸多原沒有選擇普高被試。這是本研究進一步完善這個研究的增長點。
2.對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前人研究中職生心理問題時,多懷著病理假設。本研究,放棄了傳統(tǒng)的病理假設,轉用了積極心理學視角。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上,積極心理學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積極心理學興起的價值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設和規(guī)則,而在于在于它為心理學、為人類、為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和認識的視閾,拉開了心理學為人類命運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大幕,其內在的意義在于詮釋了從社會、人性等角度出發(fā),以穩(wěn)定、始終不變的追求正向價值的立場作為其真正主題和趨向,引領和幫助人類從問題假設病理假設的深淵中擺脫出來,使更多人能夠過上相對幸福、有尊嚴、有意義和高貴的生活。本研究也并未在中職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和其它研究一樣,也發(fā)現(xiàn)中職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問題,甚至相對于同年齡的普高生,中職生的在SCL-90中的敵對維度表現(xiàn)出更強的陽性。然而我們應該怎么去看待和解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3.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討論
首先,前面的數(shù)據(jù)證明,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并不同同年齡的普高生更嚴重,更特殊。甚至,中職生的人際關系可能比普高生更為優(yōu)良。其次,俞國良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年級、學業(yè)和生活多方面的影響,中職二年級最低,中職一年級和三年級很高。這說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未必是內在固有的問題,可能會隨著外部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用發(fā)展的眼光看,隨著中職生們的成長,他們的心理都可能會趨于健康。再次,作好心理輔導,提高中職生的情緒智力水平,培養(yǎng)中職生積極的人格,營造積極的班風,良好的師生關系,都有利于提高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后,關于中職生特有的敵對問題,敵對問題是一種由于低自我價值感和低自我評價產(chǎn)生的防御機制。這與我國當前中職生經(jīng)歷過中考失敗的實際情況相吻合。增加中職生們的成就體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水平,提高中職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接納水平,可以減少中職生的敵對行為。
心理健康論文7
194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進行了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況和社會適應能力!蹦敲,何為心理健康?所謂的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種持續(xù)保持的心理狀況,一方面要沒有心理的疾病,另一方面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做到這兩點,就擁有了我們所說的健康心理。那么,目前我國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是怎樣的呢?體育訓練強度與心理健康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如何調試體育訓練與心理健康呢?接下來我們就一一解答。
一、我國學生心理現(xiàn)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變革,人們的生活步伐逐漸的加快,社會上的競爭也在日益的加劇,人類的情緒已經(jīng)進去了嚴重負重的時代。正是這種社會上的變化,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然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據(jù)資料顯示,我國的大學生身體素質正在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心理問題更是迫在眉睫,1988年的大學生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生患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的人數(shù)已經(jīng)高達99%?梢,心理健康問題已經(jīng)不容小覷,嚴重影響著我國大學生的發(fā)展。另外,在這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中,其中由于心理問題而休學的學生人數(shù)占所有休學學生人數(shù)的64.4%,高居心病休學之首,這也更加說明了心理問題對我國大學生的影響,也更加證明了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性。
二、體育訓練強度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1、適度訓練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適度鍛煉,促進身體發(fā)展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發(fā)展,為心理成長提供扎實的物質基礎。體育競賽是體育活動的常用劃分形式,其中往往伴隨著成功和失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承受失敗與挫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不屈不撓的優(yōu)良品質。體育競賽中,存在著嚴格的規(guī)則與紀律要求,對于培養(yǎng)學生超強的自控力與紀律性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并且還能夠鍛煉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團結協(xié)作的優(yōu)秀精神。另外,體育鍛煉一般都是室外活動,風吹日曬,略微惡略的環(huán)境更能對學生進行考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剛毅的性格。
(2)適度鍛煉,促進人際交往通常情況下,體育鍛煉都是以班集體為單位進行的,師生共同參與,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和更多的同學交流與互動,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體育課堂其實就是一個小的“社會課堂”,課堂的形式和內容都是模擬的社會生,在課堂中,學生會受到勝利,會受到挫折,會受到成功,會受到失敗,會受到優(yōu)勢,也會受到劣勢等等,一系列的體驗,都能夠讓學生對自身的素質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有助于自我認知,也有利于交到更多的朋友。
(3)適度訓練,增強信心體育訓練通常都是激烈、艱苦、競爭的,對學生的情緒和意志力都是很大的考驗。適度的體育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團結友善和愛國主義精神,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沉著果斷、機智靈活的意志品質,這些都是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適度的體育訓練能夠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起到不可比擬的作用。
(4)適度鍛煉,緩解緊張疲勞適度的體育訓練能夠幫助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疲勞是一種綜合性癥狀,和我們的心理狀況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的從事一項令其情緒消極的任務或工作時,他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產(chǎn)生疲勞與緊張。但是,如果保持適度的體育訓練,并且在鍛煉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緒,就能夠明顯的減輕疲勞。與此同時,適度的體育鍛煉對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也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這就是人們經(jīng)常說的“積極休息”。另外,適當?shù)挠柧毧梢杂行У脑鰪娦睦韴皂g性,減輕在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根據(jù)研究顯示,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比不不鍛煉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要強好幾倍。
2、超強的體育訓練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根據(jù)英國專家的研究顯示,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對人的身體或是心理都具有不利影響,過度的訓練會造成體力的大量消耗,形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對免疫系統(tǒng)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在過度的訓練時,會產(chǎn)生大量的負荷,促使機體內產(chǎn)生大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腎上腺素,這些激素對淋巴細胞(免疫系統(tǒng)的前線戰(zhàn)士)會有抑制作用,血液中的抗體數(shù)量也會由于訓練強度的提高而降低。所以,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對我們的身心發(fā)展并沒有好處,并且不利于健康。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以一蹴而就,需要細水長流,有一些人急功近利,想要一舉而成,總是長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導致后天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出現(xiàn),影響了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
3、低強度的訓練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其實這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低強度的訓練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沒有直接的不良影響,不會像高強度的訓練那樣嚴重影響身心發(fā)展,而是對學生有著間接的影響。就比如一個體育生,長期不堅持鍛煉,每天只是跑幾百米的訓練強度,雖說對身體無害,但是長此以往,體育成績會一落千丈,與其他人差出水平,到時候學生自己就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造成心理上的影響,日復一日,心理就會產(chǎn)生疾病,不利于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綜上所述,是我國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與不同的體育訓練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印象,可見不同的訓練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大不相同,其實毋庸置疑的是我們要作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鍛煉,適度的訓練強度對我們的身心發(fā)展都是有利無害,而不管是高強度還是低強度都不利于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望大家都能夠合理訓練,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狀況。
參考文獻:
[1]普照民.云南省體育與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壓力和心理復原力的對比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xx.
[2]邱達明.健美操鍛煉對女大學生身體自尊、整體自尊、生活滿意感及免疫球蛋白、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xx.
[3]翟芳.不同強度、項目的身體鍛煉對男大學生心理健康認知維度若干指標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xx.
[4]吳波.我國心理健康服務方法的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xx.
[5]黃軍建,張沛林,徐玉龍.不同運動強度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以跑步為例[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xx,04:49-50.
心理健康論文8
摘要: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學科教學不僅要完成基本的知識傳授任務,還要發(fā)揮其更多的功能,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素質的目的。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學科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傳授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適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心理健康教育;數(shù)學教學
當前,高中生受社會不良因素的消極影響,他們的心理極易受到?jīng)_擊,面臨著很多的挫折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對他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強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利用高中數(shù)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一、借助數(shù)學中的文化因素陶冶學生性情
數(shù)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數(shù)學的發(fā)展伴隨著源遠流長的數(shù)學文化,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師在備課中可以有意地收集一些有關數(shù)學的歷史故事,一些重大發(fā)現(xiàn)的典故,或者一些數(shù)學家的故事等。在這些資料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努力的重要價值,啟發(fā)學生相信自己,只要努力,沒有過不去的阻礙,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多的數(shù)學家,他們身殘志堅,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鉆研數(shù)學知識,百折不撓,這本身就給了學生努力奮進的精神力量。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數(shù)學家歐拉,他在失明之后,憑著對數(shù)學的強烈興趣和頑強的意志,在數(shù)學上做出來大量重要的研究突破,還陸續(xù)出版了400多篇論文和多部專著。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來自于興趣,來自于使命感,來自于對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強烈愿望。
二、挖掘學科中的德育因子,開展德育教育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心理和異常行為問題的出現(xiàn)跟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著很大的關系。一個學生對祖國、對政府、對家人失去信心,就容易表現(xiàn)出極度的自私自利、虛無和冷漠的態(tài)度。我們知道,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只有在集體中,在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過程中,才不會感到孤單,才會感到歸屬感,其它的社會需要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因此,我們可以從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開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首先,教師要做好自身的工作,把自己良好的心態(tài)展現(xiàn)給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上,教師要精于專業(yè),把自己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也才能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把兢兢業(yè)業(yè)的精神運用到學習上。相反,如果教師對于一些數(shù)學知識沒有做到非常精通,在學生請教的時候,教師對知識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獨到的見解,便會影響到學生對教師和對學業(yè)的態(tài)度。其次,雖然數(shù)學這門學科抽象性強,但其中有很多等待挖掘的教育因素。例如,愛國主義的教育資源,能夠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數(shù)學課中很多的.知識點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展開,讓學生受到德育的熏陶,且這種熏陶是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自然更好。尤其在當前這個數(shù)學知識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的大背景下,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數(shù)學,實現(xiàn)自己內心的抱負,造福于社會和人民,也離不開數(shù)學。作為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讓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為了美好的未來孜孜以求,奮發(fā)圖強。
三、糾正學生異常心理行為有
些高中生會有一些異常的心理行為表現(xiàn),如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看課外書,甚至睡覺,還有的學生考試時候作弊,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負責任的態(tài)度。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仔細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所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必要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單獨與個別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其行為背后的原因所在,幫助他們主動去解決問題。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如果之前的基礎沒打好,很可能會在之后的學習中遇到問題就退縮,認為是自己的智力不行,便放棄努力,消極懈怠。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其識別原因,把以前落下的課程補回來,逐漸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慢慢地,他們的成績就會提高上來。
四、通過和諧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課堂的學習氣氛是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課堂氣氛,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情感和注意力。我們要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tài),讓學生在一種開心的氛圍下學習新知識,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教師。只要教師的心態(tài)積極,對各位學生平等相待,營造出一種鼓勵、互幫互助的局面,學生自然會受到這種正能量的影響,提高突破困難的勇氣。有的教師不注意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使得課堂死氣沉沉,很多學生也因為討厭這種氣氛,而對數(shù)學提不起興趣。更可怕的是,這種消極氣氛會較長時間地影響學生的心情,甚至波及到旁人。從現(xiàn)實情況看來,課堂氣氛差的原因,主要是教師有時教學過于嚴厲,出現(xiàn)過譏諷學生的錯誤,而學生本性是積極的,追求進步的,一次受挫的心理因素很可能導致他們怕出差錯,而不敢于回答問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積極思維的習慣。所以,教師一定要多內省,注意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五、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xiàn)出的憂慮情緒
在應試教育重壓之下,很多學校的課業(yè)任務繁重,這使得學生的心理承受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高三學生,其產(chǎn)生焦慮異常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有些學生更是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不注意休息,導致身心疲憊不堪,情緒波動大,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這種過度焦慮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不自信,由此帶來考試怯場,從而影響考試的正常發(fā)揮。所以,教師要關心學生,幫助他們消除憂慮情緒?傊,我們可以利用好數(shù)學課堂教學,在傳授學生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從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出發(fā),設計安排好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自信心教育、挫折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取得學習的成功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何元慶,馮娟.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途徑[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xx(10):773~774.
[2]李瑞久.高中數(shù)學課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才智,20xx(27):136.
心理健康論文9
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自身的發(fā)展,而且也關系著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wěn)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我們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xù)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fā)展過程。教育提供給我們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于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我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chuàng)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的關鍵。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對于天之驕子的我們大學生來說,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更是在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的心理健康是將來能報效祖國的前提。
我認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yōu)缺點都能作出恰當?shù)、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fā)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蕩、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jīng)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yǎng),使我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zhàn)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qū),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學習,我明白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我們需要時刻保持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適應快節(jié)奏的生活,同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一下需要幫助的和有心理健康障礙的同學,讓大學生活充滿健康,充滿快樂和溫馨的氣息,遠離心理問題。讓大學無憂,讓生活無憂!
心理健康論文10
隨著高校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日漸突出,就業(yè)、生活等多個方面都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因此,通過促進高校體育發(fā)展緩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了眾多高校教師關注的焦點。高校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如何做到通過高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廣大體育教育者的重中之重。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高校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僅僅是就業(yè)壓力,生活壓力和學習壓力也給高校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因此,有些高校生出現(xiàn)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雖然這些問題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它是客觀的存在,仍需學校和教師給予一定的關注。
因此,積極開展體育教育促進高校生心理健康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就此本文與讀者對高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共同探討。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表現(xiàn)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社會上各種競爭日趨激烈,雖然大學生未出校門,但是很多競爭壓力依然給大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再者隨著近年大學生就業(yè)形勢日趨嚴重,尤其高職院校的學生,進入大學三年左右的時間就要進入社會,這使得很多大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感到很焦灼,不知道應該怎樣利用有限時間來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
隨著這種壓力的日益劇增,很多大學生或多或少的都出現(xiàn)了一些心理問題。而且很多大學生在高中時期只關注學習,忽視了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到了大學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給大學生造成了一定的生活壓力。
根據(jù)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緊張焦慮、浮躁、急功近利等,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大學生剛剛經(jīng)歷了緊張的高中時期。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都有了極大的改變,大學生還不能很快的投入到新環(huán)境中。
二、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
(一)體育運動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交際能力
大學生從緊張的高中時代一下跨入輕松的大學時代,雖然沒有學習的壓力,但是由于大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不足,使得一些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而體育運動正是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隔閡的重要途徑。在體育運動中,學生要學會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從而通過這種途徑大學生的交際變得會更加容易。
(二)體育運動有助于大學生完善自我
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形成開朗外向的性格,并且在體育運動中,學生很容易培養(yǎng)自信心和自尊心。這對大學生的性格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高校體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
(一)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體育教育的積極作用
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應該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實施,讓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提升。
比如教師可通過隊列隊形練習如越野等,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和韌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嚴格的紀律和規(guī)則要求下養(yǎng)成一定的自制力。又如競技體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識意識,從而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爭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二)教師應該積極開展體育競技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康心理
體育競技活動并不是教給學生要爭強好勝,而是要學生在體育競技中感受到真正的體育精神。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很多學生已經(jīng)不再是以往的體育盲了。有的學生可能會喜歡籃球,也有的學生可能會喜歡足球,無論是哪種體育活動,學生在實際的參與中不僅能培養(yǎng)健康的身體更能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理。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興趣點,開展體育活動。如籃球比賽,學生在積極參與比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能感受到運動精神,并且比賽是一項團體活動,這就要求每個學生都要以維護集體利益為首要準則。學生通過準備比賽和比賽的過程能夠感受到團體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也能夠懂得如何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悅和煩惱。并且體育競技還能有效的促進學生品格的完善。又如象棋比賽,不僅能促進學生培養(yǎng)冷靜、認真的學習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團隊意思。總之,體育競技比賽能夠消除大學生心理的負面情緒,為大學生的交際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深化高校體育教育,讓大學生在體育競技中學會分享,學會交流從而培養(yǎng)出外向開朗的性格,從而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出正確的指導。因此教師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使得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積極的心理。
心理健康論文11
一、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課程的問題
。ㄒ唬┤狈Χ喾N類的、有效的形式
現(xiàn)階段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和建立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咨詢機構是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兩種主要存在形式。高職院校的心理咨詢機構一般僅僅依靠幾個心理咨詢教師開展咨詢和疏導工作,難以實現(xiàn)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的目標。而開設的心理健康課程注重心理學知識的傳授,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兩種單一形式的教育方式未能實現(xiàn)應有的成效。因此,需要更加多樣化的心理教育活動形式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從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二)師資隊伍薄弱
由于重視程度不足和資金投入缺失,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現(xiàn)有的師資隊伍已無法適應當代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教育需求,F(xiàn)階段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缺乏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常常由德育教師兼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這些教師多是非科班出身,相當一部分教師是經(jīng)過短暫進修或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后就接受工作任務,導致這些教師在開展工作中存在諸多不足。因此,心理學教師的缺乏成為高職院校心里健康教育研究的制約因素之一。
二、改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ㄒ唬┨嵘龑π睦斫】到逃ぷ髦匾缘恼J識
“態(tài)度決定一切”,而態(tài)度發(fā)揮作用的前提是認識到位。改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院校領導要提高認識,從源頭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質內涵,樹立“心理育人”的正確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擺在學生工作的核心位置并貫穿于學校全局工作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教師要轉變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積極推進教學改革,使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ǘ┴S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和途徑
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過程中,要改變單純依靠課程教育和心理咨詢的單一形式,要通過進一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形式,在全校范圍內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讓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自覺參與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品質。例如,相關部門可以不定期開展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宣傳教育工作,如專家講座、主題班會、案例分析等,使心理健康知識在全校學生中傳播和普及,引導學生心理正確發(fā)展,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及優(yōu)秀的品質。
。ㄈ┘訌娊處熽犖榻ㄔO和師資力量培養(yǎng)
在新的時期,高職院校要重視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師資力量的建設,只有良好的'師資力量,才能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首先,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培訓和管理。各院校要建立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師資選拔制度,獲得國家職業(yè)資格的人員或者獲得國家級專業(yè)認可的心理學教師能更好地勝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崗位,引導促進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此外,高職院校還應加強兼職人員的培訓工作,使整個高職院校在心理學教育教學研究方面有足夠的重視并取得相應成果,為科學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傊,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需要出發(fā),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不斷改進和完善新時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有用人才。
心理健康論文12
親子關系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系,它對我們每個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沒有母親或她的代理人的喂養(yǎng)和照料,新生兒便無法生存下去。這就促使嬰兒對母親產(chǎn)生依戀。依戀是人類最初始的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種情感,是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幾乎一切社會情感發(fā)展的基礎。它通常在五六個月至九十個月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而在一歲半至兩歲半達到高峰。如果不是孩子大腦或身體發(fā)育有缺陷或障礙,不出現(xiàn)依戀的原因便是親子關系出問題,例如,母親或她的代理人并不愛孩子,很少接觸孩子,不愛撫孩子,不跟孩子交流情感等。代理人更換頻繁也使孩子無法產(chǎn)生依戀。從來沒有過依戀感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成為只顧自己而對別人毫無感情的人,也可能成為缺乏安全感或對人過分猜疑而不信任的人,還可能成為具有破壞性和攻擊性的人,如此等等。
孩子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親子相互作用之中進行的。親子關系的質量決定著社會化過程是否順利、是否發(fā)生障礙或缺陷,也決定著社會化所可能達到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人格之核心部分或基本結構,是在學齡前即人生的最初幾年里大體上定型的。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親子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
馬斯洛所說的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在人生開始的幾年里就已經(jīng)存在。如果這些需要在童年得不到滿足,精神就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障礙,人格的發(fā)展也會出現(xiàn)障礙。
對嬰幼兒來說,父母親的態(tài)度和行為應具有前后一貫性,這樣,他們才能有把握地預測未來,也才會有安全感。兒童基于昨天什么行為被允許或得到贊許,他們便能推斷今天的什么行為也會得到允許或贊許,他們對自己和未來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我們必須明確,對兒童造成威脅的,并不是毒蛇猛獸,也不是自然災變,而是周圍的人尤其是負有養(yǎng)育責任的人的行為疏忽或失誤。如果孩子今天的什么行為得到贊許,什么行為受到制止,并不取決于父母的一貫態(tài)度,而取決于父母此刻是否頭痛或消化不良,取決于父母今天的心情是否愉快,甚至是取決于父母打麻將牌的輸贏,那么,兒童深埋著的不安全感,是將來患神經(jīng)癥的一個重要根源。
父母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見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難)形成評價事情好壞的統(tǒng)一標準,也就不能發(fā)展無沖突的價值觀。很多青年人的心理沖突可以從父母教養(yǎng)原則的不一至性那里找到根源。
一位大學畢業(yè)生已23歲的女孩子問醫(yī)生:"我現(xiàn)在該不該談男朋友呢?"交談得知,她的父母親一直向她灌輸這樣的思想:學生的任務就是讀書學習,學習好,自然就有人來找你,用不著發(fā)愁找不到對象。這位姑娘在大學四年之中,幾乎從來不跟男同學交往,參加工作近一年來,一遇男同事跟她交談,她就覺得不知說什么好,感到無話可說,十分尷尬。這位姑娘雖然年齡早已成年,可她的社交能力和性格還不如一位健康的初中生成熟。
前面提到了幼兒依戀情感的重要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就必須逐漸"放權",鼓勵孩子在家庭外同齡人交往,鼓勵孩子獨立自主。
依戀的發(fā)展有兩種可能,一是獨立自主精神的發(fā)展,一是轉變?yōu)閷Ω改傅囊蕾,依賴是一種不成熟不健康的心理或性格特點,神經(jīng)癥病人的很多苦惱、困難和心理沖突的根源就是依賴。我們必須明確,一個人從小到大,只有在與同齡人經(jīng)常的'交往中,心理才能走向成熟,一直在父母、長輩羽翼的保護下長大的人,既缺乏社交能力,也學不會平等待人的精神。這一點在獨生子女身上尤其突出,孩子只有通過人際關系交往的實際經(jīng)驗才能學會待人接物,而不可能單純靠父母的說教學會這些。在家中,如果有個蘋果或一塊蛋糕父母照例讓給孩子吃,這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特權觀念,似乎一切好東西理應由他一個人獨享。倒是在幼兒園里,孩子可以學到許多在家里學不到的東西。幼兒園的老師是懂得如何通過日常生活使孩子學會人人平等的道理。吃餅干,每人四片,誰也不多誰也不小;分蘋果,每人一個,大小一個樣。正是這種生活實踐,使孩子們逐漸懂得,所有小朋友都一樣,大家平等。其實,父母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在家里也完全可以進行同樣的教育,產(chǎn)生同樣的效果。母親可以有意選購一個大蘋果,回家與孩子分享,這不僅可以避免孩子產(chǎn)生特權觀念,還可以增添情趣和加深親密感。這樣,孩子從小便會有"獨樂樂不若與人"這種社會情感的萌芽,而不會成為自私或自我中心的人。
有些父母大惑不解:我們對孩子確實是一片真心,關懷愛護備至,為什么孩子越大越變得自私?其實,父母只要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言行,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例如,父母二人在談論機關里分獎金評級別時流露出來的自私心理,無意中卻感染了孩子。又例如,某次來客,父母用較次的糖果招待客人,把較好的留給自己家里人吃,孩子會一點兒也不懂這個"道理"么?父母親本人庸俗不堪,買架鋼琴就想培養(yǎng)出孩子高尚的情操,天下哪有這等便宜事!
有些成人感到這個世界是友好的,他們的心胸開闊,與人相處一般不存什么戒心,也樂意對別人投入情感。有些成人則相反,感受到這個世界是敵視他們的,他們經(jīng)常提心吊膽,或心存戒備,與人交往時從不敢敞開胸懷,怕上當受騙,好猜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世態(tài)度,往往根植于童年時代,是跟不同類型的親子關系相聯(lián)系的。一般來說,父母是否善于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是否善于與孩子溝通,即同時也敞開胸懷讓孩子理解他們,是決定性的因素。
孩子想吃巧克力母親說:"不行,馬上就要吃飯了。吃了巧克力,你還吃飯不?光吃零食不吃飯,對身體不好。"
孩子玩得正歡,父親說:"吵死了,真討厭,到外邊去玩去!"
即使用耐心說理的辦法,態(tài)度也比較溫和,性質并沒有變,還是說服。任何兩個人,只要互相企圖說服對方,就會有一個勝利,一個失。ㄒ粋成為有理者,一個成為無理者)。當然也可能誰也說服不了誰?傊瑳]有溝通。
親子之間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不是說服,而是溝通。
孩子想吃巧克力,父母親首先要理解他有這種需要,也肯定他有滿足這種需要的權利,父母親甚至可以表達自己也喜歡吃巧克力(如果確實如此),這便是溝通。有了溝通,便有可能通過商量就解決問題的途徑達到共識。
如果沒有溝通而采取說服的方式,不論父母說服成功或失敗,總有一方感受挫折,而挫折感的積累,必然導致親子關系不健康。
要發(fā)展良好的親子關系,促進子女健康成長,懲罰和過分保護是兩個最重要問題,必須妥善處理。
對于個人來說,與父母親關系對于將來走出家庭后能否與其他重要關系人發(fā)展健康的關系,有決定性的影響。也許,一切人際關系無不打上親子關系的烙印,這就是人類學家為什么特別重視親子關系之研究的緣故。
一個人如果在與父母交往中學會了溝通(善于理解別人也善于讓別人理解自己),他與同學、老師、朋友、同事、上下級等的關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重要關系人是個人精神生活的有力支柱,如果我們善于與他們發(fā)展親密的關系的話。
當一位親密的重要關系人發(fā)生變故(如生離死別、關系劇變等)時,人際交往能力對維持健康的作用就容易看出來。如果人際交往能力強,通常就會有另外的重要關系人來填補空缺,也就是說當事人會迅速發(fā)展與其他人的關系,把親密程度提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果人際交往能力低下,當事人便不得不忍受精神上的痛苦而無法補償,很可能出現(xiàn)精神障礙。由此可見,人際溝通的能力直接決定一個人對精神打擊的承受能力。
心理健康論文13
一、重活動:形式活潑貼近學生心理
如果我們說心理輔導和咨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點”,通過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條主“線”的話,那么通過開展豐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心理文化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大學生心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載體,其特點是工作繁瑣,全程貫穿,豐富多彩,貼近實際。筆者結合實踐,總結了依托各層次高校學生心理骨干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具體舉措為:
。ㄒ唬﹦(chuàng)新常規(guī)活動指導人
常規(guī)活動包括個體咨詢、團體輔導、現(xiàn)場咨詢、心理講座、心理普查回訪、新生適應活動、心理健康報紙等。常規(guī)活動多,并且多半是帶有指導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但是這些指導要真正走入高校學生的心里,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就必須在內容的選取和活動形式的設計上下功夫。學生有學生的心理特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ǘ┡e辦特色活動塑造人
體驗激發(fā)情感,行為改變認知,習慣積淀品質。特色活動包括心理行為訓練、心理素質大比拼、職業(yè)心理應激干預訓練等。比如通過設置一些工作要求的訓練情境和內容,讓參加訓練的學生在特定情境訓練中體驗心理上的變化。在訓練的過程中和結束時對他們進行相應的認知上的調適。通過反復訓練使受訓者養(yǎng)成良好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應對模式。最終積淀成工作必需的基礎心理素質。
(三)依托節(jié)日活動感染人
依托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母親節(jié),感恩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一些心理活動。這些活動既有節(jié)日的氣氛,又有心靈的觸動,開展的好可以達到一定的心理輔導作用,比單純的認知療法有效果,活動效果很好。
。ㄋ模┕膭罱涣骰顒友杖
交流活動包括心理沙龍、心理主題班會等,交流活動應該因地制宜,緊跟時代特點,話當下心情,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如新生適應為主題的“以老帶新,愉快生活”活動,還有“女生當自強”,“女生身心健康”交流活動等等。交流活動主要是圍繞同學之間的碰撞,老師只是一個引領者,這些話題的引領往往能夠使他們在同輩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思想的共鳴,從而能夠整合和審視自己的視角,然后踏著成長的階梯曲折前進。這些成長都是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的,但是是堅實有力量的。
二、抓隊伍:站在高人的肩膀上依靠高校學生
擁有一支高水平、專業(yè)化、數(shù)量足夠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相關部門都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質量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的現(xiàn)狀都不能滿足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需要。[2(]P.8-9)在負責心理咨詢中心工作的老師看來,專門開展心理工作,全處開展心理工作,吸取師生智慧開展心理工作,是目前形勢下做好心理工作的關鍵。長期以來,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與一批有思想高度、有理論功底、有專業(yè)素養(yǎng),真正服務學生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的師生保持密切聯(lián)系,共同守衛(wèi)安全穩(wěn)定這層底線。心理中心人手少,成員除了心理日常工作,同時還承擔授課任務,有的同時還是輔導員。要完成日常工作和很多活動幾乎是不可能,專職教師更多是發(fā)揮統(tǒng)籌作用,宏觀指導和規(guī)劃設想。
。ㄒ唬┮揽考媛毥處煱l(fā)揮專業(yè)作用
心理咨詢室需要每天安排心理老師值班;心理回訪的高校學生多達幾百人;心理骨干素質拓展活動需要多組教師帶隊等等,這些任務的完成都離不開一個學校其它部門心理學教師或心理咨詢師的大力支持。
。ǘ┮揽枯o導員隊伍發(fā)揮基層戰(zhàn)斗堡壘作用
學生管理人員實行從經(jīng)驗型向科學型轉變,輔導員這支隊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軍。這是因為:一是這支隊伍從事學生管理多年,洞悉學生心理,經(jīng)驗型基礎良好,可塑性強,對他們加以系統(tǒng)的心理知識培訓,就可以向科學型邁進一大步。二是這支隊伍與學生朝夕相處,沒有哪支隊伍比他們更能第一時間接觸學生,了解學生,支持學生,所以他們讓我們依靠。
心理健康論文14
1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相關因素的分析
幼兒的一日生活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這是他們學習與生活的基本場所.家庭的基本結構,父母的關系,家長的教育觀念無一不影響著幼兒自身的心理變化.對學前兒童社會性適應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幼兒在家里依賴父母,在幼兒園依賴老師.因此,如果幼兒所處的環(huán)境是不融洽的.就很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心理的良好發(fā)展.父母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承擔著主要的教育責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關心愛護孩子,使孩子得到足夠的母愛和父愛的溫暖.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忙造成和幼兒的交流時間過少,不夠關注幼兒等問題.并且很少真正從孩子興趣出發(fā)考慮,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從而致使幼兒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和反抗性行為.由此而產(chǎn)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斷出現(xiàn).要幫助其通過合理的方法宣泄出來,減輕幼兒的心理負擔,使其獲得平衡的心態(tài),不至于在心理上或身體發(fā)育上形成障礙.在幼兒園里,教師的行為容易引起幼兒的模仿.教師教育幼兒時的言行舉止非常重要,教師可能覺得是無意的一次訓斥幼兒,動機是好的,但也有可能導致幼兒形成自卑、孤僻的心理.幼兒園的各項活動的規(guī)劃是否符合幼兒成長的需要,也會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形成.教師的病態(tài)人格將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緒不穩(wěn)定的教師所教的班級里,出現(xiàn)人格障礙的學生人數(shù)也較多.這些細微的過程貫穿幼兒成長階段的始終.并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滲透
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內容,因此,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應充分利用一日常規(guī)生活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是貫穿始終的.幼兒園教育倡導玩中學:“活動游戲是獨立性培養(yǎng)和合群性養(yǎng)成的極好手段.”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維護心理健康.并從中學習到如何與同伴和諧相處.通過這種具體且形象的活動方式,幼兒的心理不斷地得到成長與發(fā)展.作為教師也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動當中,并要預防幼兒抵觸情緒的產(chǎn)生.教師也應該多表揚幼兒,幼兒往往渴望獲得老師的贊揚和喜愛.并從中獲得信心“.在有些具有較強規(guī)則的游戲里,孩子們還能夠學會如何對待挫折,面對挑戰(zhàn),這些游戲都有助于孩子們品質和意志的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門獨立的教育活動,教師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于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幼兒每天都在進行多種多樣的活動,教師要牢牢把握住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滲透性教育.將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從原始的在書本上的'教育,延伸至其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利用幼兒園的進餐、午睡等生活活動進行隨機教育.設立生活角區(qū)域角,開展角色游戲.通過做游戲,唱兒歌,講故事等多種多種多樣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通過與同伴在游戲中協(xié)助、分工、合作、謙讓等,鍛煉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對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進作用.讓每個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不放棄任何一個幼兒.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是我們幼教工作者責無旁貸的工作.
2.2良好心理環(huán)境的建構
生態(tài)學指出,要把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放在多個心理系統(tǒng)中并加以整合.而幼兒發(fā)展的環(huán)境并不是在一個家庭中,一個幼兒園中.而是特指那些以人際文化為主要元素的人文環(huán)境.除了必須保障幼兒人身安全的安靜、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對幼兒心理環(huán)境安全的保護.教師、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過多的厲聲責備幼兒.盡管他們的心理年齡尚且還小,但是他們對這種安全的心理氛圍的要求也就尤其重要.我們作為幼兒最依賴的人,更應該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考慮問題.不能僅憑主觀臆斷,覺得幼兒年齡尚且比較小,不懂事.就可以不顧他們的心理想法,做一些傷害他們的事情.而是應該多鼓勵、表揚幼兒,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對于問題突出的孩子還要和家長聯(lián)系,咨詢專家,進行心理治療.
2.3幼教工作者的整體素質
據(jù)筆者了解,現(xiàn)今我國幼兒教師的基本素質還不是很高.很多學前教育缺乏新的師資力量,原有的教育理論還在比較低的水平.幼兒教師一般而言,基本是一些高職?圃盒.厴I(yè)的.相對別的國家來說,還存在十分大的差距.她們對于兒童表現(xiàn)的心理特征不能很好的進行分析與矯正.也更沒有能力來預見和干預了.一些幼兒園教師在解決幼兒特有的心理方面的問題時,則是把有關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用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中.這種狀況帶來的后果,不僅沒有對癥下藥,還有可能惡化幼兒的心理問題.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專業(yè)化水平要求相當高的職業(yè),因此需要專業(yè)化的師資培養(yǎng).進行心理學知識的培訓是解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專門師資缺乏的重要途徑.可以把這種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培訓作為幼兒園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一個內容,通過專業(yè)化的教育,無論是在基礎的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在實際的操作技能方面,都能使幼兒教師得到很好的職后訓練,從而保證其能勝任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然而,心理問題對于幼兒在該階段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這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要壯大幼兒教育群體的師資力量尤為重要.我們要重視幼兒教師的職后培訓工作的開展,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提高他們的基本素質.和自身的心理水平.這也是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不斷學習,提高認識.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系統(tǒng)的教育的途徑和教育的方法等.
2.4加強家園共育
幼兒是在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條件的相互作用中成長起來的.在幼兒期,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辨別力差,對成人依賴性強,教育的作用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人、事、物對幼兒的影響,幼兒生活直接作用于幼兒發(fā)展.家園猶如一車兩輪,只有同向運轉,才能共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幼兒良好心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利用時間等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隨時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并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表現(xiàn),以取得家園一致性教育.同時轉變家長的教育觀.重視對幼兒的個別輔導.對于某些內向的幼兒來說,也許會有一些問題不愿意與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就憋在心里.這時,我們可以采取個案法,給予特別的關注,及時矯正不良的心理行為.必須十分關注個體幼兒的心理健康,實施個別教育.根據(jù)不同,制定出不一樣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然而,正因為缺乏有效的交流,才會引起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其實很多問題,我們通過老師、和家長可以對幼兒進行適當?shù)臏贤?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幼兒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并能及時、積極的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家長應多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作為教師,也應常常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加強家園共育.教師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的.只有在學校與家長的雙方共同努力的條件下開展教育,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其次,多傾聽幼兒的心聲.傾聽并不是簡單的聽,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專注的傾聽兒童訴說的態(tài)度、方式及內容,是兒童對輔導者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當兒童與教師訴說一個他所遇到的問題時,教師必須積極傾聽,并不時給予反饋,讓兒童知道你在專心傾聽,以促進良好的溝通.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并及時引導,才能引導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為學前教育是對于幼兒的一種啟蒙性教育,它又在幼兒教育中起著導向的作用.理論研究表明:幼兒身上表現(xiàn)出的問題,往往源自家庭教育.由此可得,教師要引導家長使用正確的教育手段,確保家園共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應該使雙方達到統(tǒng)一的認識高度,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才能得到科學合理的解決.進一步加強了家長與幼兒園的雙方的主動和創(chuàng)造,使教育一致性原則得到了真正落實.幼兒園多于家長溝通,力求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實施有效的影響和教育,讓家長從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入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來,在觀念上和行動上真正尊重孩子.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深感任重而道遠.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不斷蓬勃發(fā)展,陸續(xù)有很多專家學者開始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
3結語
綜上,幼兒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科學.是一種先進的、科學的教育觀念.促進幼兒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所有教育活動的最終目的.為此,心理健康教育應滲透在幼兒園教育的全部過程中.因為學前兒童的情緒比較明顯,大多數(shù)學前兒童的心理活動沒有掩飾,是很直白的.作為幼兒教育的工作者與踐行者,在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不能機械地一個一個照搬照套,而需結合實際進行.我們應該將幼兒的發(fā)展擺在首位.了解幼兒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應多了解和掌握學前兒童的心理動態(tài),從他們的外顯的行為中發(fā)現(xiàn)其心理所存在的問題,并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最后針對其心理問題進行引導和教育,讓幼兒在我們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從而也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心理健康論文15
一、結果
1.癥狀自評量表(SCL-90)
在326份有效量表中,任一因子分≥2.5即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共計48人(14.7%)。碩士研究生根據(jù)該量表測查出的心理問題多表現(xiàn)在強迫癥狀和人際關系敏感兩方面。經(jīng)Z檢驗(見表1),將本次測試所得因子分和總分與全國常模分數(shù)進行比較,我校20xx級及20xx級涉農專業(yè)研究生除總分和總均分外,各因子分都與常模分數(shù)存在著顯著的差異(P≥0.01)。其中強迫癥狀、焦慮、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得分高于全國常模;而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敵對等因子得分低于全國常模。這說明我校20xx級及20xx級涉農專業(yè)研究生在強迫癥狀、焦慮、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這幾個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狀況差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敵對這幾個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相對較好。
2.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從表2可以看出,我校20xx級與20xx級涉農研究生在16種人格因素測試中反映出來的人格特征。
3.大學生人格問卷(UPI)
在心研究生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凡是符合第一類標準的學生,一般要求約請面談。從圖2可以看出,在20xx級與20xx級涉農研究生中符合第一類篩選標準的人數(shù)共57人,占所有施測人數(shù)的百分比為17.5%。因為這部分學生或在測試問卷試題中對“想輕生”一項做了肯定選擇,或是表現(xiàn)出最近一段時間對任何事情無興趣、經(jīng)常失眠,又或者是表達了想要尋求心理輔導的意愿。
4.家庭環(huán)境量表(FES)
我校20xx級與20xx級涉農研究生大多家庭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良,其中在家庭環(huán)境量表中各因子分除“親密度”這一因子分大多集中于高分段外,其余各因子分都處于中等分數(shù)段,這說明學生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承諾、幫助和支持的程度較高;但同時“控制性”這一因子分則大多集中在低分段,這也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的家庭不會使用固定家規(guī)和程序來安排家庭生活。
二、討論
結合4個量表的.測試結果分析可以看出,我校20xx級與20xx級涉農研究生人格發(fā)展健全,具有良好的樂群性、聰慧性、(情緒)穩(wěn)定性、有恒性、敢為性、獨立性和自律性等,同時在家庭成長環(huán)境方面,大多學生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優(yōu)良,特別是家庭成員間的親密度發(fā)展的較好。其中有48人(14.7%)可能存在明顯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多表現(xiàn)在強迫癥狀和人際關系敏感兩方面。吳小偉等人對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xiàn)上進行了宏觀層面的整體分析,對由心理問題導致的癥狀研究表明,在碩士生中出現(xiàn)癥狀最多的就是強迫癥狀。這與本研究調查的結果一致;同時有57名(17.5%)學生或在測試問卷試題中對“想輕生”一項做了肯定選擇,或是表現(xiàn)出最近一段時間對任何事情無興趣、經(jīng)常失眠,又或者是表達了想要尋求心理輔導的意愿。總體來看,我校20xx級與20xx級涉農研究生在強迫癥狀、焦慮、恐怖、偏執(zhí)和精神病性這幾個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狀況差于全國平均水平;而在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敵對這幾個因子上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相對較好。涉農專業(yè)研究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大多數(shù)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不是十分優(yōu)秀,再加上許多學生是被專業(yè)調劑被迫選擇了這個專業(yè),所以在心理上就不免對自己面對的課程、環(huán)境產(chǎn)生反感,以此更加容易激發(fā)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學校對于涉農專業(yè)研究生應給予較其他專業(yè)更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壞境和條件。
【心理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論文11-03
心理健康的論文11-10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2-24
心理健康論文15篇11-04
心理健康論文(15篇)11-05
心理健康論文14篇02-09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5-17
關于幼兒心理健康的論文08-24
心理健康為主題的論文11-02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