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偏遠山區(qū)小學生寫作興趣與思維的培養(yǎng)
淺談偏遠山區(qū)小學生寫作興趣與思維的培養(yǎng)
王涂偉
(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高卓營小學,四川馬邊614606)
摘要: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有名言:“教師教是為了不教。”在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該金玉良言仍然適用。尤其在彝族偏遠山區(qū)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寫作興趣與思維的培養(yǎng),一直都是難以攻克之處,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小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彝族偏遠山區(qū)小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小學生寫作興趣與思維的培養(yǎng)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希望使山區(qū)的語文教學質量提升。
關鍵詞:偏遠山區(qū);寫作興趣;思維與培養(yǎng)
作者簡介:王涂偉(1987-),男(漢族),大學本科,馬邊彝族自治縣高卓營鄉(xiāng)稀泥溝小學全科教師,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語文,數(shù)學的教學工作。
根據筆者觀察,學生對寫作較為抵觸,抵觸原因有三,一是作文寫作耗時長,學生缺乏耐力,二是寫作文時,不知從何寫起,不知如何下手。三是彝族語言與漢族語言在寫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語言障礙。而要解決該問題,唯有先通過各種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小學生對寫作感興趣了,才愿意克服寫作路上的難點。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激發(fā)偏遠山區(qū)小學生寫作興趣
。ㄒ唬┏Vv賞識,多激勵
課堂上要經常用激勵的話語讓學生充滿自信,讓其思維迸發(fā)出火花,使其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發(fā)現(xiàn)并致力于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造。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要用心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的優(yōu)點進行賞識點評。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將會勇于挑戰(zhàn)下一次蛻變。
但有一點廣大教師需要注意,在彝族地區(qū)對學生進行賞識和激勵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平等公正,對每個學生都應當關注到位,都應當向他們表達教師的深切希望,用愛心澆灌他們的信心。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明確存在,但教師應當盡心盡力做到對每個學生予以相同的關注,相信每位學生都有其特別之處。
。ǘ┒喾N趣味教學方式相結合
彝族偏遠山區(qū)小學生的課余作文活動有限,其寫作積極性的調動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課堂,因此,教師要更加注意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從而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例如,在班內定期舉行作文朗讀比賽、作文展覽等,評選出優(yōu)秀的作文進行朗讀,學習。朗讀比賽舉辦時,分小組進行評選,鼓勵學生內部進行討論和自我評比,作文展覽鼓勵學生通過積極觀察借鑒他人的優(yōu)秀寫作方法,看到自己在寫作中的不足,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為了豐富寫作課堂,可以將表演動作與寫作結合,對生活中常見的事件,編成小故事,讓一些寫作比較好的學生作示范,組織學生用表演的形式將事件的整個過程展現(xiàn)給大家。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熱情會快速點燃,這樣在寫作的過程中就不會不知從何寫起,寫作能力的提高將會十分快速。
(三)鼓勵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是優(yōu)秀作文的基礎,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當通過各種途徑予以激發(fā),其中想象作文與幻想作文不失為好方法。鼓勵學生多寫作童話故事、幻想作文等,這類文體讓學生盡情想象,描繪心中的未知世界,也是每個天真爛漫少年的愿望。
二、激活偏遠山區(qū)小學生寫作思維
。ㄒ唬┕膭顚W生觀察生活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偏遠彝族小學生的作文普遍有脫離實際的短處。主要原因可能是這里的小學生和外界接觸不多,對外面的世界還不夠了解。對一些知識只是耳聞,在使用過程中,顯得僵硬,作文內容詞句稀薄,不夠充實。即便是通過大量的閱讀進行寫作培訓,寫出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而要改變該現(xiàn)象,筆者認為應鼓勵學生積極結合自身生活經驗進行寫作,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以峻青的《海濱仲夏夜》為例,在文中,作家寫晚霞為橘紅色,大海為紅色!跋﹃柭渖讲痪,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該晚景的色彩,只有在海上才能見得到,晚霞在海邊才能夠成為橘紅色,而海水的顏色也只有在那樣的晚霞下,才染出紅色。能夠描繪得如此真實,必是來源于作者的親身體驗,并且對該景觀察入微,有自己深層次的思考,才讓讀者對該景色產生如臨其境的感覺。因此,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對生活積極觀察,并且賦予視角以廣度和深度。用心感受生活帶給自己的感悟,不管是遇到的景物還是所處的境遇,相信那些直接和心靈相關的言語才最打動人的心靈,最能夠引起他人的共鳴。正如“必須尋到源頭,方有清甘的水喝”,而生活就是永遠不會枯竭的源頭,不斷賦予學生創(chuàng)造的靈感。
。ǘ┒酱俜e累材料
應試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的主流形態(tài),為了獲得分數(shù),題海戰(zhàn)術仍被廣泛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理科較為重視,對文科不夠重視的情況,仍然存在。很多學生形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理科書”的狀態(tài),此種現(xiàn)象在偏遠山區(qū)彝族小學生中也有。在課后時間里,小學生很少去接觸課外讀物,沒有充分的積累,在作文過程中,很難下筆,也很難提起興趣。而要改善該現(xiàn)象,就需要讓學生課余多積累寫作素材,多看些文章。正如著名詩人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逼渌磉_的意思便是要寫出好文章,平時應當多積累多看,才能夠胸有成竹,運用起來才能夠得心應手。但是如果認為僅僅依靠讀書,就能夠寫出好文章是錯誤的。當學生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之后,還應當鼓勵他們多運用,唯有運用才能夠將死知識變成活知識,正如韓愈所言:“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這就要求學生對學到的知識能夠進行有效遷移,運用在自己的作文當中。
三、提倡模仿作文
。ㄒ唬┠7伦魑
作為人類學習的重要方式,模仿是人們掌握技能的途徑之一。(www.gymyzhishaji.com)模仿有其特性,一是針對性,二是重復性。該特性應用在學習上,使學習十分簡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效果十分不錯。小學生剛剛接觸寫作,為了奠定他們的寫作基礎,模仿是他們最先要學習的步驟。當然最開始,小學生的模仿會顯得比較生硬,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夠氣餒,而是應當對其加以肯定。如知名學者吳增祺所言:“文章之體,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則仿而為之,雖通人不以為病!痹撗渣c明了模仿在文章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v史而觀,不少不朽之作,也是在模仿中誕生的。如王勃的家喻戶曉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便是源自庾信“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的模仿!蹲髠鳌返淖髡咦笄鹈,運用對話方式闡述事實,該形式為后人采用,并形成了不少著作,而《史記》作者司馬遷,較為善于運用語言和動作,彰顯人物特色,也常為后人所模仿。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模仿只是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不能夠單純模仿,而應當在模仿的基礎之上,加上自己的特色并予以創(chuàng)新,寫出屬于自己的作文特色,牢記“先與古人合,其后必與古人離”。用活古為今用的原理。
(二)采用說作結合
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平時一些學生口才好,說話頭頭是道,但是在寫作文時,卻不知道如何下筆。究其原因,大概是平時學生說得很多,但是卻“作”得少。如果只是口頭言語,沒有落實到筆下,缺少實踐,又怎么能夠寫出好作文呢?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可以要求這類學生先用語言說,把自己想寫的東西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組織好語言,理清思路。然后將所說的內容寫在紙上。為了將“說”與“作”結合,還可以進行演講,演講過程中,使得口頭作文的能力得以提升,隨后鼓勵學生在說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這種“說”與“作”的結合,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得語文作文生動精彩。
。ㄈ┡c實踐相結合
如今的學生課余時間都被課外作業(yè)或者家務活占用,很少有時間和心情去觀察周圍的實物。這就需要老師們多組織學生去野外進行郊游,多觀察周圍的景和物,然后通過寫日記的形式把自己的靈感寫下來。這樣在進行寫景的作文時,就不會普遍通過“借鑒”課外書,千篇一律。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ㄋ模嬎紝懽
1. 小學生作文最初應當以記敘文為主的方式寫作,作文框架結構形成應當明確主題、提綱、內容。寫作的方法應當以開門見山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想直接表達出來。在寫作結構上應當以一段、二段、三段、結尾等分段的思路方法,層次分明,結構清晰。
2.寫作的內容放進框架。當寫作的思路框架形成后,應當把每一個段落的思緒放進所要寫作的思路框架里面去,這時,所寫的文章就初步形成了。
3.由簡到繁,形成作文。在寫作時應當引導學生開始寫一句話,寫一段話的內容,寫一個段落的完整的基本內容。同時,還要注意作文中標點符號的正確應用。
4.教師指導作文。當小學生的作文形成后,教師的任務就要及時地評講作文,同時加入語文修辭,及時地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名詞、動詞、形容詞、重疊詞等詞匯。
四、結語
彝族偏遠山區(qū)小學生有著其特殊性,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實際,從彝族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及寫作思維訓練入手分析,積極開拓靈活方式并輔以輔導,能夠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麗。淺談小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2012.
[2]段順敏。怎樣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2012.
[3]李明芳。怎樣搞好低年級作文練習[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2012.
[4]孫艷霞。農村作文教學之我見[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2012.
【淺談偏遠山區(qū)小學生寫作興趣與思維的培養(yǎng)】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08-13
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08-17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興趣06-14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在的思維培養(yǎng)08-17
淺談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08-17
淺談語文思維能力培養(yǎng)08-24
淺談物理教學中的興趣培養(yǎng)08-17
淺談幼兒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08-15